海尔发展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1068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尔发展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海尔发展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海尔发展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海尔发展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尔发展史.docx

《海尔发展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尔发展史.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尔发展史.docx

海尔发展史

名牌战略发展阶段(1984年—1991年)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1992年—1998年)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1998年—2005年)

全球化品牌战略发展阶段(1998年—2005年)

特征:

只干冰箱一个产品,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海尔集团前身为青岛电冰箱总厂,这个名称启用于一九八四年二月。

1984年12月26日,张瑞敏带领新的领导班子来到小白干路上的青岛电冰箱总厂。

当时的冰箱厂亏空147万元,产品滞销,人心涣散。

张瑞敏是到农村大队借钱,才使全厂工人过了一个年。

85年12月的一天,有用户反映海尔冰箱存在质量问题。

海尔公司在给用户换货后,对全厂冰箱进行了检查,发现库存的76台冰箱虽然不影响冰箱的制冷功能,但外观有划痕。

他让全厂职工轮流参观后当众宣布:

由生产这批产品的直接责任人亲手砸毁这些冰箱。

当时一台冰箱800多元钱,而职工每月平均工资只有40元,一台冰箱几乎等于一个工人两年的工资。

很多职工在砸毁冰箱时都流下了眼泪,平时浪费了多少产品,没有人去心痛;但亲手砸毁冰箱时,感受到这是一笔很大的损失,痛心疾首。

产品质量是当今市场竞争的焦点和根本手段,是企业的生命,是产品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取胜的一个关键性的决定因素。

1985年、琴岛——利勃海尔牌、亚洲第一代四星级电冰箱投放市场,很快便以高技术,高质量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

1987年,海尔被全国48家大型商场联合推举为最受消费者欢迎产品电冰箱类第一名。

海尔的发展逐渐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1988年荣获中国冰箱史上的第一枚国优金牌,从此奠定了海尔冰箱在中国电冰箱行业的领头地位。

1990年青岛电冰箱总厂获国家质量管理奖。

童年海尔在家电行业第一家通过ISO9001国际认证和美国UL认证、德国VDE认证、加拿大CSA认证等10余项认证,被公认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

张瑞敏率员工挥锤砸冰箱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

张瑞敏正是通过这一具有震撼作用的手段扭转了海尔人的观念,树立了他们“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和“先卖信誉,后卖产品”的思想,并在日常管理中坚持不懈地予以实施。

在这期间,中国的许多企业都是急功近利的扩大产量。

1988年,万宝的产量达到100万台,而海尔只有10万台,不是海尔没有能力和条件扩大产量,而在于他看到了未来的市场趋势是抓质量,等到消费者挑剔产品质量的时候,海尔的高质量就凸现出来了,其他冰箱厂的产品出现了积压

,海尔的产品却供不应求。

海尔正是通过质量,在国内创出了名牌形象,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征:

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

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创立了海尔的品牌形象后,张瑞敏已不满足于单一产品的小规模生产的局面,他知道:

品牌加规模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从1992年开始,海尔从一种产品开始向多种产品扩张,全面实施多元化战略。

通过兼并、收购、合资、合作等手段,迅速由单一的冰箱产品进入冷柜、空调、洗衣机等白色家电领域;1997年,以生产数字彩电为标志,海尔从白色家电领域进入黑色家电领域;1998年,海尔又涉足国外称之为米色家电领域的电脑行业。

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在兼并、收购、合资、合作其他企业时,海尔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扩张,所谓“休克鱼”是指那些硬件比较好,但是软件不好,管理不行的企业,对于这种企业,吃下来之后,输入管理就可以把他激活。

一般企业兼并另一个企业,派出的第一个部门是财务部门,先要就是企业文化部,负责讲述海尔的企业文化,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即以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海尔特色的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盘活被兼并企业的员工,进而盘活企业的闲置资产。

既保证了资本运营的成功率,又实现了低成本扩张,达到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海尔的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的目的。

1995年12月海尔集团收购武汉希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从84年到98年十六年来海尔集团通过资产重组、资本重组、资本盘活的方式兼并了青岛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希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莱阳家电总厂、合肥黄山电视机厂等亏损总额在5.5亿元的十八大企业、盘活了15.5亿资产。

随着海尔集团的日益壮大,无形资产的比重不断加大,海尔“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这种资本运营观念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无法估量的发展。

1997年7月海尔集团与莱阳家电总厂签订合资合同,举行签约仪式

这一阶段,海尔开始实行OEC(OverallEveryControlandClear)管理法,即每人每天对每件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清理,目的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这一管理法也成为海尔创新的基石。

1993年,在德国《TEST》杂志一年一度的家电抽检结果报告中,海尔冰箱获得了8个“+”号,在受检的冰箱中名列质量第一名,比德国、意大利的冰箱评价还高1996年,海尔产品在市场

上连续获得“最受消费者信赖的轻工产品”称号,是消费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与首选品牌1996年6月,海尔获得美国优质科学协会颁发的“五星钻石奖”,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个人被授予五星钻石终身荣誉。

海尔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消费者的忠诚与美誉1998年3月25日,海尔总裁张瑞敏应邀前往哈佛大学讲课,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案例成为哈佛工商管理学院的教材

特征:

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有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Haier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誉度与美誉度。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世界经济日益向国际化、区域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一个有着更为广阔意义上的全球市场正在形成。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的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进入世界经济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面临着“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局面。

为了与国际市场接轨,振兴民族工业,海尔提出了创国际名牌的战略,并于1998年全面开始实施。

海尔国际化市场战略的独到之处,是“先难后易”。

所谓“先难后易”,就是先打开发达国家的市场,然后再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海尔这样推理:

如果能在现已成熟的市场中,竞争过那些知名企业,如GE、松下、飞利浦,就一定能占领发展中国家市场。

先强后弱,战胜了强者,弱者就会随风而倒,就好比在国内市场上,海尔冰箱先占领了北京、上海的市场,有了一定的名牌效应,再攻其他中小城市便所向披靡。

“先难后易”的具体操作是,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在国际上占有大的份额。

1999年4月30日,海尔美国工厂动工仪式在南卡州坎登市举行,包括中国前驻美大使李肇星,南卡州州长JameHodges在内的众多政府官员参加了此次仪式。

2000年3月27日正式投产,目前主要生产适合美国市场的电冰箱产品,今后还计划将产品线扩展到空调、洗衣机等领域

2001年7月,海尔集团跨国并购意大利一家冰箱厂。

异於美国设厂的手法,海尔在意大利合并了一间制造冰箱的工厂,并设立海尔意大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将海尔品牌植入欧洲市场,并且合用当地文化原有的工厂,将原本不良的家电全部汰换成海尔所生产的家电,塑造与欧美著名品牌的平等的高级。

这是海尔继美国之后在发达国家实施本土化战略的又一个重大壮举,是海尔实施国际化名牌的又一成功标志和新的里程碑。

2006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

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

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美国海尔大厦2002年的海尔巴黎广告

2003年8月20日,海尔霓虹灯广告在日本东京银座四丁目这一黄金地段点亮。

特征:

海尔在当地的国家创造自己的品牌,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

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有很多类似,但是又有本质的不同:

国际化战略是以中国为基地向全世界辐射,但是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是在当地的国家形成自己的品牌。

国际化战略阶段主要是出口,但现在是本土化创造自己的品牌。

2007年,海尔在中国家电市场的整体份额达到25%以上,依然保持份额第一;尤其在高端产品领域,海尔市场份额高达30%以上,其中,海尔在白色家电市场上仍然遥遥领先。

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创新驱动”型的海尔集团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

2007年,海尔累计申请专利7883项(其中发明专利1736项);仅2007年,海尔申请专利875项(其中发明专利502项),平均每个工作日申请2项发明专利。

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海尔已参与9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中3项国际标准即将发布实施,这表明海尔自主创新技术在国际标准领域得到了认可;海尔主持或参与了152项国家标准的编制修定,制定行业及其它标准425项。

海尔是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

2008年,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进入第三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突飞猛进,海尔开始了信息化流程再造。

海尔通过从目标到目标、从用户到用户的端到端的流程,打造卓越运营的商业模式。

海尔的信息化革命,意味着“新顾客时代”的开始。

海尔通过流程机制的建立和卓越商业模式的打造,创造和满足全球用户需求。

海尔已经启动“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通过无边界的团队整合全球化的资源,创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

2009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243亿元(182亿美元),品牌价值812亿元,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已发展成全球营业额超过1000亿元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海尔集团(Haier)是中国大陆最大、也是世界上10大综合家电厂商之一。

创业27年来,坚持创业和创新精神创世界名牌。

产品从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在

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和地区。

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在中国市场,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四大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达33%,海外销售营收28亿美元。

2011年营业额1509亿元。

海尔集团现有设计中心18个,工业园10个(其中国外2个,分别位於美国和巴基斯坦;国内8个,其中5个在青岛,合肥、大连、武汉各有一个),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22个,行销网点58800个;在海外市场,海尔产品已进入欧洲15家大连锁店的12家、美国前10大连锁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