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说明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81385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豆说明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土豆说明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土豆说明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土豆说明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土豆说明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土豆说明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土豆说明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土豆说明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土豆说明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土豆说明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土豆说明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土豆说明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土豆说明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土豆说明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土豆说明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土豆说明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土豆说明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土豆说明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土豆说明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土豆说明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豆说明文.docx

《土豆说明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豆说明文.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豆说明文.docx

土豆说明文

(说明文阅读)

【基本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说明文是三大实用文体之一,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明过程和事理的,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或事理有所了解,给人以知识。

【说明文阅读步骤及技巧】

首先要明确说明对象、掌握为说明对象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和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还需要掌握文章中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以及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

另外说明文阅读中也会考察说明文的结构形式,如总分式(总—分、总—分—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科学知识为根本任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

因此,阅读此类文章,自然也应该抓住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看看它是如何来“说”的。

【说明文阅读结构思路】

(一)、把握说明对象,辨识说明方法

1.常见题型:

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征。

如: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

拟标语、提建议等。

2.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①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一般事物说明文的对象可以从标题上找。

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好的说明文往往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文的事物和特征。

(二)、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文章结构

1.常见题型有:

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整体和局部的说明顺序;或理清说明文的层次,直接划分全文的结构或划分某段的层次。

2.常见说明顺序有三种: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

4.抓逻辑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

常见方法有以下两种:

①看内容,辨顺序。

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功用等,一般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一般用空间顺序。

②找重点词句辨顺序。

空间顺序一般用方位词;时间顺序一般用时间名词;逻辑顺序一般用“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总之”、“综合所述”等词语。

理清了说明顺序,说明结构就可根据顺序来划分。

(1)时间顺序:

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技术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2)空间顺序:

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如课本中的《核舟记》就是按照船体――船头――船尾――船背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3)逻辑顺序:

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递进,或概括到具体,或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

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

(三)、说明方法——是写说明文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的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引资料、作诠释、打比方、摹状

貌、作假设,这11种。

中学常见的有: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引资料、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

说明方法的作用及意义:

(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以便读者理解,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

(举什么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2)列数字:

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

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具体。

(列举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3)作比较:

把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

(把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注: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4)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四)、体味说明语言,概括语言特点。

常见题型有如下两种:

1.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句中加点词“xx”能否去掉,为什么?

2.答题时语言要规范:

句中加点词“xx”能否去掉或更换,为什么?

答题步骤:

a.表态,明确表示“不能去掉”或“不能换”;b.结合语境解释该词;

c.与改换或去掉加点词后的语义进行比较,扣住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真题演练】

(一)你被核辐射过吗?

①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自然的生成与演变,大千世界中的所有物质形态,都离不开原子内部微小粒子的相互作用,这些作用有两种极端的情况:

核聚变与核裂变,也就是原子核聚合在一起形成新核或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新核。

每伴随微小粒子的相互作用,都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化。

宇宙,就是在无尽的微粒运动中,走向新生或者毁灭。

②核辐射是一种能量,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能量状态向另一种结构或能量状态转变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或电磁波,能产生核辐射的物质被称为放射性物质。

③科学家们说,宇宙间放射性物质有很多,但所产生的核辐射对于人类而言危害都不太大。

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造成伤亡。

核爆炸、核泄漏,还不都是科学家们带来的!

④太阳的光和热,就是最常见的核辐射,不过,这个辐射是太阳恒星的内部由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时产生的能量,而且,大部分“厉害”的太阳辐射都被大气层过滤掉了,被我们大多数人所接触到的辐射,也早就参与了人类进化的过程,成为了人类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⑤人类在把核辐射用于做武器或发电之前,早就开始利用它们改进人类的生活。

⑥核辐射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有近百年历史了。

现在,全世界每年50%以上的放射性核元素并不是被做成了核武器,而是进入了医院的放射科,x射线照相、ct、放射性核素诊断等,都是利用放射性核元素来诊疗疾病的。

放射性诊疗对人体有没有伤害?

科学家们说,一切都控制在人体可接受的范围内。

⑦我们每天接触的食品,早就被核辐射过了。

⑧食品辐照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运用x射线、γ射线或高速电子束等电离辐射产生的高能射线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达到杀虫、杀菌、抑制生理过程、保鲜的目的。

目前,全世界500多种辐照食品已在53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了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每年的辐照加工量在30万

吨以上。

⑨从1958年起,中国就开展了辐照土豆、洋葱、大蒜、蘑菇等蔬菜、水果、鲜猪肉、牛羊肉、鸡鸭肉及其制品,水产、鲜蛋、酒和中成药、中药材等的实验研究。

目前,我国批准的适宜辐照的食品已达6大类57种,几乎涵盖了在超市里能找到的所有种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辐照食品的累计数量已近60万吨。

⑩大家最熟悉的辐照食品是大蒜、土豆和洋葱,这三种食品在收获后生命活动并没有终止,代谢活动仍然在进行,仍然会发芽、长根。

而如果将收获后的大蒜、洋葱或土豆用很低剂量的钴-60γ射线照一下,就可以抑制芽细胞的发育、抑制长根。

现在市场上不发芽不失水的“激光蒜”,就是利用核射线辐照处理后贮藏的大蒜。

辐照处理后还可使香蕉、苹果、芒果、草莓等水果延缓成熟,像苹果、梨辐照后甚至可以保存8个月而色香味完全不变。

⑾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2003年正式宣布:

“辐照是一种处理食物的物理加工过程,如同用加热和冷冻保藏食品一样。

”这个结论使辐照食品的安全性有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⑿科学家不仅在果实成熟后打核辐射的主意,在种子阶段,核辐射技术就已经捷足先登了。

核辐射在育种方面利用的是它能诱发基因突变,突变成功的概率比自然界自发的突变高出1000倍。

现在全世界利用辐射育种培育出的新品种已经超过2000种,播种面积达几十万公顷,我国用辐射育种培育的作物新品种有620多个,数量、种植面积和经济效益都排世界第一。

上世纪70年代,我国科学家利用γ射线和电子束诱变,就培育出“鲁棉一号”、“原丰早”水稻、“铁丰18”大豆,还分别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

⒀科学家近年热衷航天育种:

让种子坐上航天飞机,利用太空中的强磁场、微重力、强宇宙射线辐射以及高真空等综合物理因素,让种子的遗传基因发生诱发突变。

等返回式卫星或飞船把种子带回来后,科学家们再培育和筛选,已经培育出了水稻、小麦、油菜、大豆、棉花等多个新品种。

⒁尽管科学家们沾沾自喜,太空物种同样遭到了公众的质疑。

⒂核辐射对于生命世界而言,可说是一种催化剂、一种推动力,它既有功于这个多样性丰富的大千世界,又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功过相较,是非难断。

⒃但可以肯定的是,为了满足人类无休止的欲望,被“滥用”的核辐射无疑变成了魔鬼。

1.本文以“你被核辐射过吗?

”为题好不好?

请简述理由(3分)

2.从文中看,人来利用核辐射改进自身生活的举措及目的有:

(6分)

②③3.

(1)第④段采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2)第⒃段中“滥用”一词加引号,是用来表示。

(a.引用b.特殊含义c.着重指出)其理由是:

(3分)4.对选文内容理解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核辐射是一种能量,能产生核辐射的物质被称为放射性物质。

b.目前,全世界每年有超过50%的放射性核元素进入医院和放射科来诊疗疾病的。

c.现在全世界利用辐射培育出的新品种已达2000种,播种面积超几十万公顷。

d.核辐射对于生命安全而言,功过相较,是非难断。

5.【相关链接】1986年,前苏联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造成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

据传,上世纪90年代,一支9人科学考察小组进入切尔诺贝利时,曾遭遇一群巨鼠袭击,只有一人生还,最后当局集结大量军队、轻重型武器,将所有能发现的巨鼠群消灭,传闻中出现的巨鼠就被称为“切尔诺贝利巨鼠”。

请问:

这个传闻有一定可信度吗?

请用文中获得的相关信息加以分析说明。

(4分)

(二)闲话膏方

①膏方,又称膏滋、煎膏,是一种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加蜂蜜等制成的半流体状剂型。

膏方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为基础,强身与疗疾相结合,疗效明显,服用方便的中医特种保健品,乃我国传统医药学之瑰宝。

②膏方有着悠久历史。

我国现存最早医方书——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考古发现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膏方的记载,如肪膏、脂膏、彘膏等,所治病症多为外伤。

战国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中保存11个方,其中包括2个膏方。

③唐宋时期,朝廷开始重视并组织编写医方药书,使中医膏方的加工和应用逐渐发展。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的膏方制剂有水煎去渣,取汁,浓缩及内服的特征。

明清时期,中医膏方上至宫廷御用下至民间,纷纷用于滋补养生,促进膏方完善成熟,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制作规范,数量大大增加,临床应用更加广泛。

④近代,。

如《张聿青医案》非常强调要针对病人的体质与病因,因人、因病而施,这种观点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又如《丁甘仁医案》中列举了大量使用膏方的案例,几乎每个案例都有对服用膏方者的具体体质和病因的分析,配方也更加复杂和细致。

⑤膏方的作用涵盖补虚和疗疾两方面。

其药物组方有别于单纯“强身健体”的方法,也有别于一般“补品”,强调根据个体差异立法组方,合理配伍扶正药与祛邪药之间的比例和轻重,讲究“固本清源,攻守适宜”,“阴平阳秘,以衡为补”,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⑥进入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要求增加;而生活压力过大、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缺少运动等,使亚健康状态者增多。

疾病谱改变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这些因素让膏方在现代获得更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⑦目前,开展膏方工作的医院越来越多,各地膏方节、膏方论坛开展得有声有色,膏方培训班举办越来越好,出版膏方专著越来越多。

现代膏方发展速度惊人,尤其在南方地区,膏方为广大患者的接受程度较高,如江苏、上海等地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2011年上海使用膏方近30万料。

⑧膏方在增强人民体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国内膏方市场一哄而上的现象令人担忧。

有些医院为了谋求经济利益,一味追求膏方数量及门诊量,不惜牺牲膏方质量。

⑨此外,目前膏方开方医师水平参差不齐,各地各级部门专家培训不到位,能开好膏方的专家明显不足。

而膏方的生产也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以至膏方的生产良莠不齐,一些专家甚至表示,现在膏方

的合格率不会超过50%。

⑩为使膏方健康有序发展,要□□制定出《膏方应用规范》、《膏方生产监督规范》等一系列标准。

各地区应□□建立医院及开膏方的医生准入制度,建立加工单位准入制,□□加强膏方生产各环节监督,□□开展专家培训,对开方医生规范考核。

1.根据第①段内容,膏方的制作方法是:

(3分)2.第④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根据此段内容,横线上填写的句子应该是下面的第句,理由是。

(5分)

(1)膏方的配方更加复杂而细致;

(2)膏方的配方更注重针对性3.第⑧段中加点词“有些”能否删去?

请说明理由。

(3分)

4.第⑩段四处□□中依次应该填入的词语是()(3分)

a.尽快逐步严格广泛b.严格尽快全面逐步c.立即全面尽快广泛d.严格全面逐步尽快5.文章第②-⑨段依次介绍了膏方的历史、和。

(6分)篇二:

说明文阅读

八年级(下)说明文专题训练

(一)

①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氯离子和钠离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氯离子具有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

钠离子在人体水量恒定上起主要调节作用,钠多则水也多,钠少水也应当减少。

因此盐摄入过多时,可能发生水肿,过少时,可能引起脱水。

②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

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

结果秋田县居民中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是日本有名的短命县。

③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

研究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

也就是说,人体盐分多了,对水分的需求也要相应的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血管内血浆容量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

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质“racl”在摄取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如果开发出抑制racl的药物,就能够治疗因摄取盐分过多而导致的高血压。

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以5克为宜,不宜超过6克。

事实上人们的盐摄入量往往高于此推荐值。

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摄入盐9.7克,农村居民为11.1克,并且中老年群体盐摄入量明显高于青少年。

⑤减少盐的摄入不仅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还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由此可见,对于高血压、脑血栓等疾病患者,采取限制盐摄入量要比多吃蛋白质和不吃肥肉等措施更有效。

⑥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将盐摄入量从每天9—12克减少到5—6克,血压会有明显的降低。

通过这种方式所达到的降压效果等同于口服降压药的效果。

⑦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

一般而言,20毫升酱油中含有约3克盐,10克黄豆酱中约1.5克。

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时,应按比例减少相应的盐用量。

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尽量少放盐。

不吃或少吃咸菜以及含盐量多的酱菜、腌肉制品等食物。

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

谷类中的荞麦和小米钾含量较高,蔬菜中土豆、藕、油菜、大白菜、番茄等和水果中大枣、山楂、香蕉、苹果等都含有比较丰富的钾。

⑧如何降低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呢?

请记住,少吃盐永远是你的健康之道。

1.简要概括盐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第⑦段中加点词“尽量”的表达效果。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选择一种说明其作用。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⑦段空格处填写本段的中心句。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水刀的力量

①“水也清,水也静,柔情似水。

”水在诗词歌赋中,历来以柔著称。

我们平时看到的水也总是“温柔”无比,毫无冲击力,这是由于它处于静止状态或流速缓慢的缘故。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有办法使看似柔弱无力的水一反常态,变得坚硬起来。

②早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就已研发出一项新的加工技术,这就是高压水射流切割技术,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水刀”。

这种“刀”可以说是锋利无比,甚至削铁如泥,其卓越的性能远远高于金属刀具。

③所谓“水刀”,其实就是一束很细的高压水射流。

当人们通过一定的方法迫使水以超过声速的速度通过极小的喷嘴时,聚集成的高压水射流就具有了切割不同材料的能力,这种高压水射流的出口直径还不到0.5毫米,比细自动铅笔芯还要细一些。

水喷流出口时的压强在50兆帕以上,这就相当于在1平方毫米的面积上放上5千克的物体所产生的压力。

④在如此之大的压力作用下,这种超音速的水流在冲到被加工材料的瞬间,由于突然受到阻碍,其速度就会急速下降,压力便会因此而骤然增加,顷刻间就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使被加工的部位极小的面积上发

生脆性断裂,从而达到对工件进行切割的目的。

如果在水中掺入硅石等磨削材料,水射流的切割能力还会成倍地增加,其加工效果明显优于用金属刀具切割工件。

⑤显然,水流不是刀,可是它确实起着刀的作用,并且其性能远优于刀。

用“水刀”可以加工用金属刀具无法加工的复杂型面和沿任意曲线切开的零部件。

在加工的过程中,不仅“水刀”加工的工件的切口整齐光滑,没有粗糙的边缘、分层、撕扯、变形等问题,而且工作过程所产生的热量几乎可以全部被水带走。

同时在切割的过程中,“水刀”所引起的振动和噪声都很小,所产生的少量切屑也会随水流走,不会出现切屑飞扬的情况。

另外,“水刀”还有一个最大也是最突出的优点,这就是它不存在刀具磨损的问题,并且废水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这样又达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真可谓一举多得。

(选自《百科知识》)

1.文章以诗歌“水也清,水也静,柔情似水”开头,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回答。

(4分)

2.根据文章的内容,请你说说什么是“水刀”。

(2分)

3.文章第③段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并分析作用。

(4分)

4.文章第④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2分)

(三)安全的空中旅行

①现在,长途旅行乘坐飞机是最节省时间的方式,但总有些人会认为飞机不安全。

即使不得不乘坐飞机出行,整个飞行过程也是惶恐不安的。

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乘坐飞机不安全呢?

他们在担心什么?

②很多人认为在陆地上行驶的交通工具,不管汽车还是火车,如果遇到机械故障,一般可以停下来检修,等待故障解除或救援,而飞机就不同了。

其实这种担心有些杞人忧天,现代化的民航客机一般都有2—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即使在飞行中一台发动机停工,也可以使用另外的发动机,安全地降落在附近的机场。

相反,如果你认为地面上的交通工具可以在行驶中随便停车检修,那真是大错特错了。

近年来无论是在公路上还是在高铁上,都出现过因停车而造成的重大事故。

③颠簸在飞行中比较常见。

遇到气流颠簸,飞机就变成了一个载着几百人的过山车,忽上忽下,乘客轻则心惊肉跳,重则人仰马翻?

?

我们不得不承认,飞机颠簸起来可不像汽车在路面上颠簸那样。

大型客机飞行在大气对流层的上部,接近平流层的底部(8000—11000米),对流层就是风雨雷电的所在之处。

还好,现代客机一般都装备气象雷达,通过雷达回波图可以准确判断前方的雨云,再加上地面航空气象部门的预报,基本上可以避开恶劣天气。

④不过,阳光明媚时,你也别洋洋得意,高空中才真是“无风三尺浪”。

即使在没有云的高空,飞机也经常遇到“晴空颠簸”。

这是大气活动造成的,通常出现在6000米以上的高空,是与对流云团无关的乱流,气象雷达也监测不到。

遇到这种颠簸也不可怕,飞行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处理预案,乘客只要乖乖地听从空乘人员的要求,在座椅上系好安全带,感受一下肾上腺素上升的刺激就好了。

⑤有些第一次坐飞机的乘客会问:

为什么不给我降落伞?

万一?

?

我还可以跳伞!

跳伞这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跳伞这项运动可不像街头篮球一样,随随便便找个地方就可以开展。

从几千米高、-40℃左右的空中跳伞,呼吸着稀薄的空气、面对未知的着陆点,你还有勇气和自信吗?

而且几百人从4—6个舱门跳出飞机,你以为你是空降兵吗?

⑥实际上,在绝大多数航空事故中,飞机仍然是可控的。

在可控的情况下迫降,成功率非常高。

与其盲目惊慌地跳出飞机,还不如把身家性命交给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让他从容地化险为夷。

⑦无数事例证明:

据统计,民用飞机造成多人伤亡的事故率约为三百万分之一。

也就是说,要积累三百万个航班,意味着你每天坐一次飞机,也要8200年才有可能遇到一次飞行事故。

1.通读全文,说说为什么空中旅行是安全的。

(2分)

2.本文说明的是“安全的空中旅行”,第②段却花了大量笔墨写陆地上的交通工具,这样写的好处?

(2分)

3.本文第⑥段中加点的词语“绝大多数”可以去掉吗?

为什么?

(3分)

4.给第⑦段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使句子符合文意。

(2分)

5.上飞机时有乘客要求发放降落伞。

如果你是空乘人员,该怎样向乘客解释?

(3分)

(四)食品添加剂

①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

”近年来,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日趋严峻,随着毒奶粉、染色馒头等事件的不断出现,人们不禁要问,食品添加剂安全吗?

②食品添加剂是指经国家批准的,因防腐保鲜、提高加工工艺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防腐剂、凝固剂、品质改良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等22类1500多种。

当人类的食品进入工业化生产之后,除了极少数的天然野生食品外,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含添加成分的。

目前,近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类添加剂。

可以说,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③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防腐保鲜效果十分明显。

根据食品安全要求,每克食品的细菌总数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