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猫导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84323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猫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猫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猫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猫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猫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猫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猫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猫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猫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猫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猫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猫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猫导学案.docx

《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猫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猫导学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猫导学案.docx

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猫导学案

第五单元导学案

17、猫

【学习目标】

1.学习默读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摘录的习惯。

2.概况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3.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把握文章结构。

4.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预习导航】

(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污涩() 怂恿()()  蜷伏()惩戒()  

怅然()畏罪潜逃()诅骂()红绫()

安xiáng()懒duò()冤wɑng() nüè待()

(2)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通读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课后表格。

见P100

(3)合作探究:

1.默读17-34段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个小标题,

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通过回忆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划出你最欣赏的描写猫的语句,并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用得妙,最有表现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升】

老猫

季羡林

十四年前,我养的第一只猫,就是这个虎子。

刚到我家来的时候,比老鼠大不了多少。

蜷曲在窄狭的室内窗台上,活动的空间好像富富有余。

它并没有什么特点,仅只是一只最平常的狸猫,身上有虎皮斑纹,颜色不黑不黄,并不美观。

但是异于常猫的地方也有,它有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两眼一睁,还真虎虎有虎气,因此起名叫虎子。

它脾气也确实暴烈如虎。

它从来不怕任何人。

谁要想打它,不管是用鸡毛掸子,还是用竹竿,它从不回避,而是向前进攻,声色俱厉。

得罪过它的人,它永世不忘。

我的外孙打过一次,从此结仇。

只要他到我家来,隔着玻璃窗子,一见人影,它就做好准备,向前进攻,爪牙并举,吼声震耳。

他没有办法,在家中走动,都要手持竹竿,以防万一,否则寸步难行。

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来看我,他显然是非常喜欢猫的。

一见虎子,嘴里连声说着:

“我身上有猫味,猫不会咬我的。

”他伸手想去抚摩它,可万万没有想到,我们虎子不懂什么猫味,回头就是一口。

这位老同志大惊失色。

总之,到了后来,虎子无人不咬,只有我们家三个主人除外,它的“咬声”颇能耸人听闻了。

 

但是,要说这就是虎子的全面,那也是不正确的。

除了暴烈咬人以外,它还有另外一面,这就是温柔敦厚的一面。

我举一个小例子。

虎子来我们家以后的第三年,我又要了一只小猫。

这是一只混种的波斯猫,浑身雪白,毛很长,但在额头上有一小片黑黄相间的花纹。

我们家人管这只猫叫洋猫,起名咪咪;虎子则被尊为土猫。

这只猫的脾气同虎子完全相反:

胆小、怕人,从来没有咬过人。

只有在外面跑的时候,才露出一点儿野性。

它只要有机会溜出大门,但见它长毛尾巴一摆,像一溜烟似地立即窜入小山的树丛中,半天不回家。

这两只猫并没有血缘关系。

但是,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原因,一进门,虎子就把咪咪看作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它自己本来没有什么奶,却坚决要给咪咪喂奶,把咪咪搂在怀里,让它咂自己的干奶头,它眯着眼睛,仿佛在享着天福。

我在吃饭的时候,有时丢点儿鸡骨头、鱼刺,这等于猫们的燕窝、鱼翅。

但是,虎子却只蹲在旁边,瞅着咪咪一只猫吃,从来不同它争食。

有时还“咪噢”上两声,好像是在说:

“吃吧,孩子!

安安静静地吃吧!

”有时候,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虎子会从西边的小山上逮一些小动物,麻雀、蚱蜢、蝉、蛐蛐之类,用嘴叼着,蹲在家门口,嘴里发出一种怪声。

这是猫语,屋里的咪咪,不管是睡还是醒,耸耳一听,立即跑到门后,馋涎欲滴,等着吃母亲带来的佳肴,大快朵颐。

我们家人看到这样母子亲爱的情景,都由衷地感动,一致把虎子称做“义猫”。

1.请用文中的两个四字词语概括虎子的性格特点:

、。

2.“它的‘咬声’颇能耸人听闻了”一句中“咬声”的意思是?

 

3.文中划线的语句表现了虎子怎样的特点?

 

4.“我”讨厌虎子无人不咬的个性吗?

为什么?

 

18.鸟

【学习目标】

1.练习默读,把握课文的内容,学会做摘录。

2品读文中的精彩语句,感受梁实秋散文的独特魅力。

3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主要脉络,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爱鸟、爱自然的情怀,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预习导航】

(1)回想一下,我们曾经学过哪些写鸟的诗文?

请写出两句。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白昼()胸襟()丰腴()料峭()战栗()

瞵视()斑斓()倏地()褴褛()()

干biě()yōng肿()迷wǎng()蓦然()kuíwú()

孤苦伶仃()()抟扶摇()曳()

(3)整体感知课文:

默读课文,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1.作者对鸟怀有怎样的感情?

2.作者在文中写了两类鸟:

给人喜悦的鸟和给人悲苦的鸟,他是从哪些方面写这两类鸟的?

对于这两类鸟,作者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4)合作探究:

1.课文前半部分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可为什么在后面两段中出现“悲苦”“伤感”这样的字眼,这跟前面的感情是不是矛盾呢?

 

2.第②段中作者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来说明“鸟儿的苦闷”?

请举例说明。

 

3.文章

段和第

段运用了什么手法?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作者写鸟,不仅写了鸟的声音和形态,而且着力写了鸟的喜悦和悲苦,这些描写中,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和追求?

 

【拓展提升】

我把麻雀养在天空里

①有一年夏天我买了水耕箱,试作无土栽培,希望不用碰触泥土也能享有种植与收获的乐趣,那是我第一次种植。

②我将水耕箱放在阳台上,预期三周后能品尝自己亲手栽培的小白菜。

很快的,白菜籽变成了青青嫩芽,接着,绿意扑清了阳台,白菜的生机旺盛,几乎每天都可以量出新的身高,不久,绿莹莹的小白菜美得让我眼睛发亮。

③但没想到麻雀的眼睛比我更亮,一个南风轻拂的懒洋洋的下午,一群麻雀把我的小阳台当作凯悦饭店,呼朋引伴高高兴兴的来个下午茶,将我的白菜吃个干干净净,只留给我支支咂咂一阵动人的声音,算是道谢吧!

④我考虑,是不是应该去买个塑料网,张挂起来,让麻雀们看得到吃不到,这样才能保障我的产权。

⑤可是我总不好意思这样做,来者是客,没什么好招待的,何必吝啬一点点青菜!

再说,占据地球这么大的空间的人们,还要和鸟雀争食吗?

这实在说不过去。

所以我把已经买来的菜籽继续撒播下去,每隔几天,当白菜正嫩而且够大的时候,麻雀们总会准时来收割,好像我种的菜理所当然的是他们的盛宴。

⑥我家附近,有人养画眉,有人养九官,还有人养一种很聒噪的鸟(常常被邻居抗议),而我养的是麻雀。

⑦我觉得那是我的麻雀,可不是吗?

我喜欢他,我欣赏他,而他也乐于亲近我,所以我拥有他。

⑧任何东西都相同的,人也一样,能够乐于彼此关心,双向付出,互蒙其利,这样的隶属关系才有意义。

⑨我没有用美丽的笼子为我的麻雀们遮风蔽雨,我相信他们在笼子外面比在笼子里面快乐;同样的,我没有用双手掌握他,我想我的双手不如电线给他的安全和自在。

然而,我却认为他们是我的,因为他跳跃给我看,他说话给我听,他让我分享他的悠闲,他让我欣赏在斜阳中清理羽毛的优雅,他们是我的,就好像我的白菜是他们的美食一样的理所当然。

⑩许久之后我仍记得那个夏天,我用白菜喂养一群麻雀,我的麻雀用来点缀蔚蓝的天空。

后来,我开始忙碌,于是白菜大餐停供了。

麻雀飞走了,小小的阳台渐渐有些荒芜,但是在我心中,它却长留着曾有的丰富。

1.文章第②自然段“绿意扑清了阳台”中的“扑”用得好,好在哪里?

2.文章最后一段说:

“麻雀飞走了,小小的阳台渐渐有些荒芜,但是在我心中,它却长留着曾有的丰富。

”联系前文,说说“曾有的丰富”指的什么?

 

3.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人和动物、植物乃至整个自然界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19.动物笑谈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欣赏精彩语段,学习文中准确严密而又传神生动的笔法,体会行文的活泼又不乏幽默的特点。

3.体会劳伦兹对动物、自然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预习导航】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敛()哺乳()羞怯()匍匐()()温驯()

禁锢()大相jìng庭()神采yìyì()()嗔怪()

蹒跚()()

2.本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文所写的四件趣事。

 

4.文章题目是《动物笑谈》,文中所写的哪一个场景让你觉得好笑?

找出文中具体语句说一说。

 

5.为了探求真理,作者“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艾顿堡的居民都把他当“疯子”,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态度?

 

6.从作者身上,我们学到了哪些与动物相处的方式?

 

【拓展提升】

猫朋鸡友

①不知何故,家中的老猫一去不复返了。

偌大个院子。

没了猫,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曾受惠于老猫的友人闻讯送来一只老猫的后裔。

这只不知是老猫的孙辈还是重孙辈的猫仔,比老猫漂亮:

一身黄黑相间的毛,黑处乌光闪亮,黄处缎子般油滑,金子般耀眼。

一双眼睛更是美目顾盼,让人顿生怜爱之意。

这只刚断奶不久的小猫,一到我家就像重返故居,满院子溜达,扑蝴蝶捉蜻蜓,忙得不亦乐乎。

夜间,若有所思地瞪着眼睛,乖乖地蜷伏在窝里。

出人意料地没有因孤独寂寞寻母觅兄地乱叫,第一天就得到家人的一致好评。

②一天,女儿从街上买来一只小鸡。

还来不及阻拦,她已将小鸡放到天井里,毛茸茸一团,就在猫的嘴边晃来晃去。

眼睁睁一场猫跃鸡亡、血肉横飞的惨剧将要上演,我不由自主地闭上了眼睛。

谁知,好一阵不见动静,睁眼一看,那只站都站不稳的小鸡,像面对风车的堂吉诃德,正勇敢地向小猫叫阵呢。

小猫耸着肩,瞪着眼,以欲跃之势,有点困惑地瞅着小鸡,拿不准该不该扑上去。

小鸡那一声紧一声,娇嫩得滴得出水来的“叽叽”声,像一个个悦耳的音符,滋润了小猫,陶醉了小猫。

小猫眯起眼睛,懒洋洋地伏了下来。

这只不畏猫的鸡雏,见好不收,得寸进尺,一蹦一个跟头,连滚带爬地竟爬上了猫的前腿,踌躇满志地向猫的头部进军。

小猫头部的位置对小鸡来说相当于一座陡峭的山峰,小鸡一次次滚落下来。

可又一次次不屈不挠地向上。

小猫好奇地打量着这位入侵者。

好似一位兄长耐心地面对一个喋喋不休、胡搅蛮缠的小妹妹,并宽容地决定满足小鸡的愿望。

小猫伸出前腿,藏起利爪,用两只厚墩墩的梅花掌将小鸡捧住,向上举去。

小鸡站在两朵盛开的白梅花似的猫掌上,接近了自己的目标,勇敢地一跃,稳稳当当地落到了小猫的头顶上。

胆大妄为的小鸡骄傲地在“老虎”师傅的头顶上踱着方步,逍遥自在地四处张望,不时还用娇黄的小嘴在猫头上啄几下。

那小猫眯缝着眼睛,一副小鸡在为它捉虱子般的惬意。

想不到小猫和小鸡就这样奇特地完成了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交友仪式。

不知是猫之初性本善,还是猫种的退化,抑或是寂寞所致,本该为敌的小猫小鸡竟成了友好相处的猫朋鸡友。

③小猫像兄长般处处卫护、谦让着小鸡,几个月不知不觉就这么过去了。

④本以为院中这道奇特的风景线会长久灿烂下去,所以对父亲嘱我为猫朋鸡友拍照片的事老是记不住。

不料,一日回家,父亲正举刀欲宰那只长大了的鸡友,说是为了院中的菜,只得忍痛宰鸡了。

我心疼地出主意:

圈着养吧!

父亲说这种鸡圈养准死。

于是鸡友没了。

那天猫朋满满一碗鲜鱼拌饭一口也没吃,一整天钻在树丛花草间,寻觅着它的鸡友。

(选自《雨花》,有删节)

1.整个作品,有如一幅栩栩如生的工笔画,细腻动人,仔细阅读文章,请用一句话概括小猫和小鸡友好相处的生活画面。

2.第②段中小猫对待小鸡的态度是如何一步步变化,最终与之结友的?

分别用一个词语填入下面的空格里。

( 困 惑)()()()

3.“本以为院中这道奇特的风景线会长久灿烂下去,所以对父亲嘱我为猫朋鸡友拍照片的事老是记不住”。

“我”是真的记不住吗?

请具体分析说明。

 

4.本该为敌的小猫小鸡竟结成了猫朋鸡友,而这种和谐却被人为地破坏了。

此时,你想对文中的父亲说些什么呢?

 

20.狼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正确理解、背诵、翻译课文。

2.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3.学习本文语言简炼生动、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4.引导学生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预习导航】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  窘(   )  苫蔽( )()  又数刀毙之( )(  )   尻()尾    

chí( )担持刀   dān dān(  )(  )相向    目似míng(   ) 狼亦xiá(   )矣   

 假miè(   )

 2、填空。

(13分) 

《狼》选自 。

作者,字留仙,又字,号,世称,

文学家,小说家,著有短篇小说集。

“聊斋”是他的名称,“志”是的意思,“异”是。

3、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 )→ 惧狼 → ( )→ (     )

4、理解默写。

 

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

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

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

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

 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目似瞑(   )   意暇甚(  )  屠自后断其股(    ) 乃悟前狼假寐(   ) 

缀行甚远(  ) 两狼之并驱如故(  ) 一狼仍从(  )      屠大窘(  )

顾野有麦场(   ) 屠乃奔倚其下(  )  乃悟前狼假寐( )  屠暴起()  

恐前后受其敌(  )一狼洞其中(  ) 其一犬坐于前(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狼亦黠矣(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6.翻译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3)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4)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5)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6)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拓展提升】

《狼三则》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乙]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②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归。

昧爽③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逡巡④近视,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⑤之,是可笑也!

(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

[注释]①欻(xū):

忽然,突然。

②蚤:

通“早”。

③昧爽:

拂晓,黎明。

④逡(qūn)巡:

有顾虑而徘徊不前。

⑤罹(lí)遭遇祸患。

1、[甲][乙]两文中的两只狼有哪些相同点?

有哪些不同点?

 

2、[甲][乙]两文中的两个屠户,你喜欢哪一个?

为什么?

 3、[甲][乙]两文的最后一段都是什么表达方式?

都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

4、[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