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9297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体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校体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校体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校体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校体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学校体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学校体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学校体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学校体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学校体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学校体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学校体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学校体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学校体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学校体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学校体育学复习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体育学复习提纲.docx

《学校体育学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体育学复习提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体育学复习提纲.docx

学校体育学复习提纲

学校体育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1.现代体育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2.骑士七艺主要是指?

骑马、游泳、击剑、狩猎、下棋、吟诗

3.学校体育科学化的标志是?

是专门培养体育师资的体育师范学院的出现

4.20世纪前期的学校体育思想主要有哪些流派,各自的代表人物、贡献、观点是什么?

流派:

自然体育学派、“新体育”学派、“新体育”理论。

人物:

高尔霍夫尔、杜威、伍德和赫塞林顿

自主活动原则、乡土化原则、综合教学原则,补偿运动、形成运动和完美运动

儿童中心思想,体育和全面教育的关系。

5.我国最早开设体操课程的学校是谁创办的?

是什么会馆?

狄考文,是山东登州文会馆

6.《奏定学堂章程》是哪一年颁布的?

这一章程的实施标志着什么?

P13

1904年,这标志着中国现代体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7.自然体育思想的内容以及对学校体育的影响主要包括?

P14

内容:

自然体育思想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逐渐传播开来,并在“五四”运动以后取代军国民主义思潮成为影响学校体育的主要思想。

影响:

第一、许多学校自动把“体操课”改为“体育课”,

第二、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方面的作用开始受到重视

第三、设计模仿法、分组教学法,

8.凯洛夫讲教学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提出了哪几个教学原则?

P15

分为感知、理解、概括、巩固、熟练、测验六个阶段

提出直观性、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巩固性、系统性和连贯性、通俗性和可接受性五大教学原则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1.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P28~29

(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

(2)全面发展体能(3)提高机能水平

(4)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

P29

(1)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

(2)根据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3.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

P32~33

(1)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2)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3)有助于情感的发展(4)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

(5)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

4.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

P35~36

(1)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抵抗挫折的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及协作精神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5.各项体能发展的敏感期

体能

敏感期/岁

体能

敏感期/岁

体能

敏感期/岁

绝对力量

10~13

动作速度

7~9

平衡能力

6~8

相对力量

14~17

最高速度

7~12

模仿能力

7~12

速度力量

7~13

短时耐力

10~15

协调性

10~12

反应速度

7~11

长时耐力

14~16

灵敏性

10~12

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重点)

1.什么是学校体育?

P40

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学校体育的结构为?

P40

一、运动教育二、健康教育三、教育活动和家庭中的体育

3.运动教育包含哪些方面?

P40

(1)体育与健康课程

(2)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3)课余体育训练(4)课余体育竞赛

4.制定学校体育目标应考虑哪些因素?

P45

(1)学生的需要

(2)社会的需要(3)体育学科的功能与发展

5.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什么?

P50

是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与学校各种教育相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其成为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

6.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及基本要求是什么?

P52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

(2)以整体观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3)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创新的关系(4)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5)加强学校体育的教学、科学研究(6)要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

(7)加强领导,科学管理

第四章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重点)

1.体育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P64~65

(1)体育课程是运动认知性课程

(2)体育课程是生活教育课程

(3)体育课程是情意类课程(4)体育课程是综合性课程

2.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都有哪些?

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基础包含?

P65~68

学科基础:

(1)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基础

(2)体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3)体育课程的社会学基础(4)体育课程的教育学基础

(5)体育课程的哲学基础

生物学基础:

(1)人体生理机能适应性规律

(2)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3)体能发展的适应性规律

3.什么是体育课程标准?

P69

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与颁发的对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素养方面所应达到水平的基本文件。

4..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5.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性主要有哪些?

(1)基础性

(2)实践性(3)健身性(4)综合性

6.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4)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7.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思路?

(1)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3)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4)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5)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和发展性要求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

8.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分为哪四个方面?

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学生的学习划分为四级水平,水平一至水平四分别对应几年级?

一、运动参与二、运动技能三、身体健康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水平一(1~2年级)水平二(3~4年级)

水平三(5~6年级)水平四(7~9年级)

9.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与教法特点

教学任务①粗略掌握动作阶段:

使学生理解动作学习任务,建立动作表象和一般概念。

形成动作的基本结构,防止与纠正主要错误与多余动作。

②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

使学生在粗略掌握动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错误和多余动作,加深理解动作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动作质量,建立动作的动力定型。

③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巩固与发展已掌握的动作技能,扩大动作技术变化的范围,以便在多种情况下灵活运用;根据个人特点,提高个人技术水平,促进学生在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动作技术。

教法特点

第五章体育课程的实施(重点)

1.什么是体育课程实施?

P79

是根据体育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和所指导的教学原则、评价建议等,参照体系结构、内容呈现方式等,结合教师素养、经验、风格,从学生学习水平、志趣、习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践。

2.体育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主要是指?

P80

(1)忠实取向

(2)相互适应取向(3)创生取向

3.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策略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P81

(1)体育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2)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培养(3)重视发挥学校在体育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4)构建体育课程改革的网络状系统

第六章体育教学(重点)

1.什么是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P90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组织形式。

特点:

(1)身体直接参与

(2)体力与智力活动相组合

(3)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2.体育教学中学生为什么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P92

新陈代谢活动加快,能量消耗增加,身体的疲劳也随之产生

5.什么是体育教学内容?

P96

是那些以体育教育为目的,以身体练习、运动技能学习和教学比赛等为形式,经过组织加工后的,可以在教学环境下进行的内容的总称。

6.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都有哪些?

P96~97

(1)身体运动性

(2)健身性(3)娱乐性(4)非阶梯性

8.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P97~98

基础性、实用性、兴趣性、科学性

9.如何选择体育教学方法?

P100

(1)根据体育教学目标

(2)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根据教师的条件

10.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哪些?

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有哪些?

P102P107

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与分解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游戏与竞赛法

11.什么是语言法?

语言法运用的具体方式有哪些?

P102

语言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进行练习的方法。

方式:

讲解、口令与指示、口头评价、口头汇报、默念与自我暗示

12.运用讲解法使应注意些什么?

P102

(1)要明确讲解的目的

(2)讲解内容要正确(3)讲解要生动形象,精简扼要

(4)讲解要具有启发性(5)注意讲解的时机与效果

13.什么是动作示范?

动作示范是应注意些什么?

P103

动作示范是教师或教师指定学生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动作形象、结构、要领的方法。

(1)要有明确的目的

(2)示范要正确

(3)正确选择动作示范的位置与方向(4)示范与讲解有机结合

14.什么是直观法?

直观法常用的具体方式有哪些?

P103

直观法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的演示或外力帮助,借助学生的饿视觉、听觉、触觉、肌肉本体感觉器官来直接感知动作的方法。

方式:

动作示范、直观教具与模型演示、电影、电视、幻灯、投影、录像、助力与阻力、定向与领先等。

15.什么是示范面?

示范的位置与方向如何选择?

示范的位置与方向要根据动作性质、场地器材布局、学生队形、要求观察的部位、安全要求等进行选择。

还有就是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17.什么是完整法?

什么是分解法?

在什么情况下用完整法,什么情况下用分解法?

P104~105

完整法是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与段落、完整地传授某种运动作的方法。

分解法是将完整地动作技术,合理地分解成几个部分与段落,逐个进行教授,最后完整教授动作技术的方法。

在教授一些简单、易于掌握的动作时,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直接进行完整动作的练习。

根据动作技术的特点,可以按时间的先后、按空间的部位,以及时间空间的结合进行采取合理地分解。

18.在进行预防与纠正动作错误时,可采用什么方法?

P105

强化概念法、转移法、降低难度法、信号提示法、外力帮助法

19.游戏法与竞赛法的区别与联系?

游戏法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及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竞争法具有对抗性、竞争性,培养良好的思想意志道德品质。

合作与竞争关系

20.如何理解合作学习法?

P111

合作学习法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的形式。

21.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P113~114

(1)行政班

(2)男女合班分组或单班男女分组

(3)按兴趣爱好(选修项目)分班(4)小班化教学

22.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P114

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

24.在对体育课进行管理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P117

(1)体育教师有指导的责任

(2)合理设计体育教学过程

(3)创设促进学生学习的情境(4)及时而恰当地反馈

25.根据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有效组织和管理体育课堂?

P115~117

26.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理念?

P129

(1)内容的全面性和可选择性

(2)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3)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4)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27.对学生体育学习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P130

(1)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2)判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3)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

(4)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的效果

28.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

P131

(1)体能的评价

(2)知识与技能的评价(3)学习态度的评价

(4)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5)健康行为的评价

29.应如何进行科学的体育学习评价?

P135

(一)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标准的实施:

1.采用多元评价标准2.提倡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二)体育学习评价方法的实施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2.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3.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三)体育学习评价形式的实施

第七章体育课程学习与指导(重点)

1.何为体育学习?

体育学习的特征主要有?

P141

体育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形成良好的运动和生活习惯,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高体育素养,规范和改善体育运动行为的过程。

特征:

(1)在体育学习中,学生以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的体育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3)体育学习主要是在从事身体练习的过程中进行

(4)在体育学习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5)体育学习对学生良好情感和品德的形成具有独到的作用

2.何为体育学习策略?

P146

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而主动采取的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程序、方法和技能。

3.影响体育学习策略获得和运用的内外因素分别是?

P150~152

内部:

(1)学生的年龄特征

(2)学生的智力水平(3)学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

(4)学生的动机水平(5)学生已有的体育知识和动作技术基础

外部:

(1)体育教师因素

(2)体育学习内容的难度(3)教学环境因素

(4)学习时间和反馈调节

4.体育教师应如何加强体育学习策略的指导?

P152

(1)强化体育教师对体育学习策略指导的意识,提高指导能力

(2)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策略进行学习和运用的兴趣

(3)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体育学习方法

(4)为学生提供灵活运用体育学习方法的机会和条件

(5)加强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的能力和水平

(6)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第八章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什么是体育课程资源?

P158

体育课程资源是一切能够支持和拓展体育课程功能的事物的总称。

广义的体育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体育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体育学习内容的直接来源。

2.如何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分类?

P159~160

(一)根据来源分类

校内体育课程资源、校外体育课程资源

(二)根据存在方式分类

显性体育课程资源、隐性体育课程资源

(三)根据功能特点分类

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

(四)根据形态分类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体育课程场地器材资源、体育课程人力资源

3.竞技运动项目改造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其一,简化技术结构,减小运动难度。

其二,调整场地器材规格,修改竞技比赛规则。

其三,降低负荷要求。

其四,在组织教材内容时,调整和转换竞技运动特点,充分挖掘运动项目的多种功能,更多地考虑教材的健康、健心以及促进社会交往方面的功能。

第九章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1.什么是课外体育活动?

是指课前、课间和课后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保健操、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

2.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进学生健康。

第二,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文化课的效率

第三,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巩固体育课上学到的有关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第四,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锻炼习惯的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第五,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第六,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主要有?

(1)目的任务的多向性

(2)活动内容的多样性(3)组织形式的灵活性

4.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有?

(1)全校性活动和年级活动

(2)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3)俱乐部活动

(4)小团体活动(5)个人锻炼活动

第十章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与实施

1.什么是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课余体育训练的目的是什么?

有什么意义?

P185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的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2.课余体育训练与一般的运动训练有什么异同?

P187~189

共同点:

(1)提高课余体育训练是主要目标

(2)承担较大的运动负荷

(3)训练内容手段有机联系

不同点:

(1)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业余性

(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基础性

(3)学校课余体育的广泛性

3.常见的课余体育训练组织形式主要有?

P189~191

(1)学校运动队

(2)基层训练点(3)体育特长班(4)体育俱乐部

4.课余体育训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P200~203

为提高运动成绩进行基础训练的一切措施,如对身体、技术、战术和心理等方面的训练。

其中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最主要的内容。

5.在课余体育训练中,常用的训练方法主要有?

P204

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和竞赛训练法

6.在课余体育训练中,如何制定周训练计划,写出一份周训练计划P198

北京市xxx中学初中男子短跑组(100m跑专项)周训练计划

课次

星期

训练内容

组织教法与要求

运动负荷

早上:

6:

00~6:

40

下午:

4:

00~6:

00

1

星期一

一般活动:

10min

走、跑练习,

反应性练习,

纵跳摸高、五级跳

改进起跑技术:

起跑、15m、30m跑等,速度耐力:

1500m跑力量:

杠铃

重复训练法,发展素质、改进起跑技术,素质练习集体进行

量:

强度:

2

星期二

1500m跑,

力量:

杠铃,腹、背力量,五级跳,柔韧性练习

3

星期三

一般性练习,

跑的专门性练习,

柔韧性练习

改进疾跑技术:

30m、60m跑,速度耐力:

120m、150m跑,力量:

前后抛接实心球等

重复训练法,循环训练法,高质量完成素质训练任务

量:

强度:

4

反应练习跳台阶,下肢力量,腹、背力量

5

星期五

1500m跑,柔韧练习,上肢、腹、背力量练习

改进疾跑技术:

30m、50m跑,素质练习:

120m、150m跑,

变换训练

改进疾跑技术

量:

强度:

中小

6

15min走练习,柔韧练习,力量练习

7

休息

休息

 

第十一章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与实施

1.什么是课余体育竞赛?

P213

是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争取优胜为目的,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练习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所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的相互比赛。

2.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

P213

(1)课余性

(2)群众性(3)教育性(4)多样性

3.课余体育竞赛的常见形式有哪些?

P216

(1)学校运动会

(2)单项运动竞赛(3)单项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竞赛

(4)季节性单项竞赛(5)体育节或称体育周、体育文化节(健身周、健身节、健身文化节)(6)校际间交流竞赛

第十二章理想的体育教师

1.要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P233

一、性格:

(一)教师的一般素质要求1.高尚的思想品德2.热爱本职工作3.谦虚好学

(二)体育教师的特殊要求1.具有良好的心理学品质

2.体育教师应具备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专业知识:

(一)教师的一般知识1.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

2.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二)体育教师特殊的专业知识

三、专业能力:

(一)教师的一般能力1.教育能力2.教学能力3.科学研究能力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5.其他方面的能力

(二)体育教师特殊的专业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