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0953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9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

《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x

箴言中学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箴言中学2019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N:

14O:

16S:

32

Cl:

35.5K:

39Cr:

52Br:

80I:

127

第I卷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B.细胞膜、高尔基体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相同

C.胰蛋白酶分泌到细胞外不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

D.神经元突起增加了膜面积,有利于兴奋的传递

2.科学家运用不同的育种技术培育了抗病、耐盐碱、高产等优良作物,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野生稻耐盐碱特性的形成是长期适应盐碱环境而变异的结果()

B.杂交育种中优良性状的获得依赖于不同品种细胞内基因的重新组合

C.通过诱变育种获得的新品种中基因的位置和数量一定发生改变

D.秋水仙素在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中的作用不同

3.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膜表面积增大,物质运输效率提高

B.葡萄糖的跨膜运输依赖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C.细胞膜与高尔基体膜的组成成分相同

D.龙胆紫染液进入细胞的过程可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4.下列关于健康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血浆、淋巴通过直接交换维持各种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B.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C.缺水状态下,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机体尿量随之减少

D.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5.某生物的某-对相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的8个复等位基因(显隐性关系是A1>A2>A3>A4>A5>A6>A7>A8)控制,某环境条件下该生物种群中各个基因频率保持相等。

下列相关推测不正确的是

A.这8个复等位基因中,每个基因的基因频率都是12.5%

B.群体中与该性状相关的基因组成有36种,表现型有8种

C.在自然种群中,与该性状相关的杂合体所占的比例为7/8

D.题干所述环境条件下各个基因控制的性状适应力是不同的

6.下列有关生物体中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转录时,需要RNA聚合酶

B.酶可为高效进行的细胞代谢提供活化能

C.组成病毒的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

D.食草动物需要借助微生物才能消化纤微素

7.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手机外壳上贴的微晶石墨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B.在稳定人体血液的pH中起作用的离子是HCO3-

C.海水中质量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别是钠和氯

D.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0.1mol·L−1Na2S溶液中S2−和H2S的数目之和为0.1NA

B.60克的乙酸和葡萄糖混合物充分燃烧消耗2NA个O2

C.46g有机物C2H6O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的C一H键数目一定为5NA

D.常温下,含有NA个NO2和N2O4分子的混合气体,温度降至标准状况,其体积约为22.4L

9.某化学小组欲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罝探究苯与液溴的反应

已知:

MnO2+2NaBr+2H2SO4

Br2↑+MnSO4+Na2SO4+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HBr中的溴蒸气

B.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Br−

C.可以用装置C制取氯气

D.待装置D反应一段时间后抽出铁丝反应会终止

10.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

B.一个分子中含有12个H原子

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1mol该物质分别与足量H2、NaOH溶液反应,消耗其物质的量均为3mol

11.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已知A、B、C分别是X、Y、Z三种元素的单质,A和C常温下为气体。

在适宜的条件下,A、B、C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X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B.Z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C.非金属性:

X

Y>Z>X

12.我国预计在2020年前后建成自己的载人空间站。

为了实现空间站的零排放,循环利用人体呼出的CO2并提供O2,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装置(如图),实现了“太阳能→电能→化学能”转化,总反应方程式为2CO2===2CO+O2。

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N型半导体为正极,P型半

导体为负极

B.图中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C.反应完毕,该装置中电解质溶液

的碱性增强

D.人体呼出的气体参与X电极的反

应:

CO2+2e-+H2O===CO+2OH-

13.已知:

pOH=-lgc(OH-)。

常温下,某弱酸的钠盐(Na2XO3)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加水稀释,

先增大后不变

B.在NaHXO3溶液中:

>1

C.向Na2X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显中性时:

c(Na+)+2c(H+)=c(HXO3-)+2c(XO32-)+2c(OH-)

D.实线M表示pOH与

的变化关系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根长度约为1米的空心铝管竖直放置,把一枚小圆柱形永磁体从铝管上端管口放入管中。

圆柱体直径略小于铝管的内径。

永磁体在管内运动时,不与铝管内壁发生摩擦且无翻转,不计空气阻力。

若永磁体下落过程中在铝管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与永磁体的磁性强弱和下落的速度成正比,铝管的有效电阻恒定,关于永磁体在铝管内运动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永磁体的下端是N极,铝管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从上向下看为顺时针

B.若仅增强永磁体的磁性,其经过铝管的时间会延长

C.若永磁体穿出铝管前已做匀速运动,则在铝管内匀速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产生的焦耳热

D.永磁体从释放到穿出的整个过程中,其受到电磁阻力的冲量大于重力的冲量

15.质量为M=l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质量为m=lkg大小可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2,取g=10m/s2。

若在铁块右端施加一个从0开始增大的水平向右的力F,假设木板足够长,铁块受木板摩擦力Ff随拉力F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两个动摩擦因数的数值为()

AA.μl=O.1μ2=0.4B.μl=O.1μ2=0.2

C.μl=O.2μ2=0.4D.μl=O.4μ2=0.4

16.电影《流浪地球》正在热播,观众分析流浪地球的发动机推动地球的原理:

行星发动机通过逐步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行星轨道,然后达到极限以后通过引力弹弓效应弹出地球,整个流浪时间长达几十年。

通过停止自转,然后加大地球的反推力来逐步改变地球公转太阳轨道。

具体过程如图所示,轨道1为地球运行的近似圆轨道,轨道2、3为椭圆轨道,p、Q为椭圆轨道长轴端点。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在1、2、3轨道的运行周期分别为T1、T2、T3,则T1>T2>T3

B.地球在1、2、3轨道的运行经过P点的速度分别为v1、v2、v3,则v1>v2>v3

C.地球在3轨道运行经过P、Q点的速度分别为vp、vQ,则vp

D.地球在1轨道P点加速后进入2轨道,在2轨道P点再加速后进入3轨道

17.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2200匝,副线圈匝数n2=100匝,电流表、电压表均可视为理想交流电表,定值电阻R=10Ω,二极管D正向电阻等于零,反向电阻无穷大。

变压器原线圈接人如图乙所示的交流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约为10V

B.电流表的示数约为0.032A

C.穿过变压器铁芯磁通量变化率的最大值约为1.0Wb/s

D.穿过变压器铁芯的磁通量的最大值约为4.5×10-4Wb

18.如图甲所示的陀螺可在圆轨道的外侧旋转而不脱落,好像轨道对它施加了魔法一样,被称为"魔力陀螺",该玩具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其物理原理可等效为如图乙所示的模型:

半径为R的磁性圆轨道竖直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视为质点〉在轨道外侧转动,A、B两点分别为轨道上的最高、最低点。

铁球受轨道的磁性引力始终指向圆心且大小不变,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了说法正确的是()

A.铁球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B.铁球绕轨道转动时机械能守恒

C.铁球在A点的速度可能等于

D.要使铁球不脱轨,轨道对铁球的磁性引力至少为5mg

19.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同的均匀带电绝缘球A、B、C,用三根轻质细线连接,小球所在空间存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三根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0、450、600,不考虑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上到下三根细线中的张力之比为

B.A、B、C的电量之比为

C.若给定场强E大小可求出每个小球所带电荷量

D.A、B、C带同种电荷

20.图

(1)是某种电动势不变而内阻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的电源的U-I图线,图

(2)是一滑块从某一斜面滑下的过程中机械能随滑动距离而变化的图线,斜面上各处动摩擦因数不同,关于这两条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

(1)中电源工作在a状态时电源内阻为

B.图

(1)中,电源工作在a状态时电源内阻为

C.图

(2)中滑块下滑到X1处时,所受摩擦力为

D.图

(2)中,滑块下滑到X1处时,所受摩擦力为

21.空间分布有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现将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A从0点斜向上抛出,小球沿如图所示的轨迹击中绝缘竖直墙壁的P点.将另一质量相同、电荷量不变、电性相反的小球B仍从0点以相同的速度抛出,该球垂直击中墙壁的Q点(图中未画出).对于上述两个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球A的电势能增大,球B的电势能减小

B.P点位置高于Q点

C.若仅增大A球质量,A球有可能击中Q点

D.电场力对球A的冲量大小等于对球B的冲量大小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

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0点为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A、B两球的质量之比mA:

mB=3:

1.先使A球从斜槽上固定位置G由静止释放,在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落点痕迹,重复10次,得到10个落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的末端R处,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释放,与B球碰撞,碰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10次.A、B两球在记录纸上留下的落点痕迹如图丁所示,其中米尺的零点与0点对齐.

 

(1)碰撞后A球的水平射程应取___________cm。

(1)碰撞后A球的水平射程应取___________cm。

(2)本实验巧妙地利用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表示小球的水平速度.下面的实验条件中,不能使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表示为水平速度的是___________。

A.使A、B两小球的质量之比改变为5:

1

B.升高固定点G的位置。

C.使A、B两小球的直径之比改变为1:

3

D.升高桌面的高度,即升高R点距地面的高度

(3)利用此次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计算碰撞前的总动量与碰撞后的总动量的比值为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3.(10分)某实验小组拟使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E2,r待测),图中E是一个电动势比较稳定的电源(电动势未知),E1为标准电源,电动势为E1。

AB为一根均匀的电阻丝。

Ro为已知的定值电阻,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闭合Sl,调整滑动变阻器R到合适位置,再闭合S2,调节电阻丝AB的滑动触头,使得电流计G示数为零,此时触头在C。

记录AC长度LAC此时由于灵敏电流计无示数,AC两端电压与E1相等,电源El内阻不分压,假设电阻丝AC接入的电阻为RAC,电阻丝总电阻RAB,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R,稳定电源E,内阻为r0表示E和El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RAC.RAB.R,E,ro表示)

2)断开S2闭合S3其他不变,调节电阻丝AB的滑动触头,使得电流计G示数为零,此时触头在D,记录AD长度LAD,根据前两步骤即可测量待测电源的电动E2=____________。

(用LAC,LAD,E1表示),灵敏电流计示数为零时接入电阻丝长度LAx与待测电动势______。

(填成正比例,成反比例,无关)

3)再闭合S4其他不变,调节电阻丝AB的滑动触头,使得电流计G示数为零,此时触头在E(未画出),记录AE长度LAE此时AE两端电压_______电动势El(填等于,不等于),待测电源E2的内阻r=________________。

(用LAD,LAE,Ro表示)

24.(12分)如图所示,x轴的上方存在方向与x轴成θ=45o。

角的斜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x轴的下方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0.5T.有一个质量m=l×10-11kg、电荷量q=l×1O-7C的带正电粒子,该粒子从P点由静止释放后,经M点进入匀强磁场,又从N点返回电场,经电场作用后第二次仍从M点进入磁场,已知MN两点间的距离为x=

m,设电场和磁场的区域足够足够宽,不计粒子重力,求:

(1)带电粒子第一次进人磁场时的速度大小vo;

(2)电场强度E的大小;

(3)带电粒子从P点出发到第二次到达M点所用的时间t。

25.(20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电磁推动加喷气推动的火箭发射模型,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竖直固定在绝缘底座上的两根长直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导轨间加有垂直导轨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

绝缘火箭支撑在导轨间,总质量为m,燃料室中的金属棒EF电阻为R,通过电刷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

引燃装置下方的推进剂,迅速推动刚性金属棒CD(电阻可忽略且和导轨接触良好)沿导轨向上运动,在棒EF中激励出强电流,产生电磁推力加速火箭,经过时间Δt,回路CDFE面积减少ΔS,火箭刚好脱离导轨。

当火箭脱离导轨时,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使燃料燃烧形成高温高压气体,燃烧室下方的可控喷气孔打开,喷出燃气进一步加速火箭。

不计空气阻力,不计导轨的电阻,

(1)求Δt时间内棒EF中感应电流的平均值I及火箭脱离导轨时的速度V0;

(2)若火箭总质量m=10kg,脱离导轨时的速度V0=20m/s,喷气孔在极短的时间内向下喷出质量m′=2kg的燃气,燃气相对喷气后火箭的速度为u=100m/s。

求喷气后火箭的速度Vl及喷气过程燃料释放的内能Q

(3)在第

(2)问中,若喷气孔将m′=2kg的燃气分两次喷出,每次喷出燃气的质量为m′/2,燃气相对喷气后火箭的速度均为u=100m/s,求喷气后火箭的速度V2。

 

26.(15分)三溴氧磷(POBr3)常用于无机磷阻燃剂、含磷催化剂、磷引入剂等,在干燥的空气中稳定,与潮湿的空气能产生白雾,与水发生非常彻底的水解反应。

三氯氧磷(POCl3)与三溴氧磷性质相似,某化学实验小组如图装置采用PCl3直接氧化法制备POCl3并测定POCl3其纯度。

(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其实验设计如下:

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熔点/℃

沸点/℃

其他

PCl3

-112

75.5

遇水生成H3PO3和HCl,遇O2生成POCl3

POCl3

2

105.3

遇水生成H3PO4和HCl,能溶于PCl3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三溴氧磷(POBr3)与水发生水解反应方程式为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装置的作用除观察O2的流速之外,还有。

(3)C装置控制反应在60℃~65℃进行,其控温的主要目的是

(4)实验制得的POCl3粗产品中常含有PCl3,可用_______方法提纯。

(5)通过佛尔哈德法可以测定三氯氧磷产品中Cl元素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Ⅰ.取a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待完全反应后加稀硝酸至酸性。

Ⅱ.向锥形瓶中加入0.1000mol·L-1的AgNO3溶液40.00mL,使Cl-完全沉淀。

Ⅲ.向其中加入2mL硝基苯,用力摇动,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以防止在滴

加NH4SCN时,将AgCl沉淀转化为AgSCN沉淀。

Ⅳ.加入指示剂,用cmol·L-1NH4SCN溶液滴定过量Ag+至终点,记下所用体积VmL。

已知:

Ksp(AgCl)=3.2×10-10,Ksp(AgSCN)=2×10-12

①滴定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填标号)。

a.FeCl2b.甲基橙c.淀粉d.NH4Fe(SO4)2

②Cl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列出算式)。

③在步骤Ⅲ中,若无加入硝基苯的操作,所测Cl-元素含量将会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7.(14分)某种电镀污泥中主要含有碲化亚铜(Cu2Te)、三氧化二铬(Cr2O3)以及少量的金(Au),可以用于制取Na2Cr2O7溶液、金属铜、粗碲等,以实现有害废料的资源化利用,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煅烧时Cu2Te发生的反应为Cu2Te+2O2==2CuO+TeO2。

(1)煅烧时Cr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为提高酸浸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答出两条)。

(3)“浸出液”中除了含有TeOSO4(在电解过程中不反应)外,另一种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电解沉积过程中单质铜在_______极析出。

(4)工业上用重铬酸钠母液生产重铬酸钾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通过冷却结晶能析出大量K2Cr2O7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测定产品中K2Cr2O7含量的方法如下:

称取产品试样2.50g配成250mL溶液,用移液管取出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酸化后,用0.1000mol·L-1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标准液进行滴定,重复进行二次实验。

(5)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6)上述流程中K2Cr2O7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除含有Cr3+外还含有一定浓度的Fe3+杂质,可通过加碱调pH的方法使两者转化为沉淀。

已知c(Cr3+)为3×10-5mol·L-1,则当溶液中开始析出Cr(OH)3沉淀时c(Fe3+)为______。

[已知:

Ksp[Fe(OH)3]=4.0×10-38,Ksp[Cr(OH)3]=6.0×10-31]。

28.(14分)

(1)TiCl4是由钛精矿(主要成分为TiO2)制备钛(Ti)的重要中间产物,制备纯TiCl4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氯化过程:

TiO2与Cl2难以直接反应,加碳生成CO和CO2可使反应得以进行。

已知:

TiO2(s)+2Cl2(g)=TiCl4(g)+O2(g)ΔH1=+175.4kJ·mol-1

2C(s)+O2(g)=2CO(g)ΔH2=-220.9kJ·mol-1

沸腾炉中加碳氯化生成TiCl4(g)和CO(g)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工业上处理尾气中NO的方法为:

将NO与H2的混合气体通入Ce(SO4)2与Ce2(SO4)3的混合溶液中,其物质转化如图所示。

写出图示转化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低碳经济”备受关注,CO2的有效开发利用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0.1MPa、Ru/TiO2催化下,将H2和CO2按投料比n(H2)/n(CO2)=4:

1置于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反应I CO2(g)+4H2(g)⇌CH4(g)+2H2O(g)△H1

反应IICO2(g)+H2(g)⇌CO(g)+H2O(g)△H2

测得CO2转化率、CH4和CO选择性随温度变化情况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选择性:

转化的CO2中生成CH4或CO的百分比)。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1<0;

B.温度对产物的选择性无影响;

C.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D.其他条件不变,将n(H2)和n(CO2)比值调整为3:

1,可提高H2转化率

②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反应I的进行,原因是。

③350℃时,反应I的平衡常数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若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350℃时达到平衡,按同样的H2和CO2按投料比再投入一定量的H2、CO2混合气体,容器中CH4体积分数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为探究反应I的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浓度均为1.0mol•L-1的H2与CO2.恒温条件下,根据相关数据绘制出反应速率与浓度关系曲线:

v正~c(CO2)和v逆~c(H2O).则与曲线v正~c(CO2)相对应的是图3曲线。

(填“甲”或“乙”);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某一时刻降低温度,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曲线乙对应的平衡点可能为(填字母)。

29.(10分)如图表示HIV的增值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HIV在侵染过程中,进人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图中涉及中心法则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HIV虽然能引起宿主某些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但这种改变并不会遗传给下一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些兴趣小组为确定HIV的增殖过程中是否有DNA或RNA的复制,用32P分别标记游离的胸腺嘧啶和尿嘧啶并培养T细胞,之后接种HIV,一定时间后,检测细胞内RNA,DNA是否具有放射性。

这个小组利用这种方法能否达到目的?

试说明理由。

30.(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合有效辐射(PAR.指太阳辐射中能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能量)和温度对赞皇大枣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请答下列问题:

(1)赞皇大枣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绿体中消耗AD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

(2)25℃时,光合有效辐射从500突增到1000,赞皇大枣叶肉细胞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含量___________;结合曲线图可知,温度为35-40℃时,净光合速率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温度条件下赞皇大枣叶片光合速率(填“>”“<”或“=”)呼吸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