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04949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docx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

(四)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称。

 

2、人力资源开发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提高其智力、激发其活力。

 

3、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其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力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以国家行政组织和相关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为主要分析对象,研究管理机关以社会公正和工作效率为目的、依据法律规定对其所属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任用、使用、工资、保障等管理活动的过程的总和。

 

5、品秩是指官制中与官职并行的身份等级制度,它按官职高低授予不同政治待遇以表明官员等级尊卑。

 

6、致仕是指官吏因年老或有病不能继续任职时,交还朝廷所给予的官职及待遇,退职休养。

 7、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是指客观存在的、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它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总和,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发展的外因条件和首要前提,它主要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部生态环境是指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为中心,环绕其生存和发展而具有渗透和影响作用的环境总和。

主要包括政治制度、经济与技术环境、市场体制、劳动力与人口素质、物价指数及生活水准以及人口的多样性问题。

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内部生态环境是指围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发展,人才个体的内在素质及其一切影响人才培养和管理的环境之总和。

主要包括个体内在素质、微观的人力群体生态环境、宏观的人力群体生态环境。

 

10、人力资本运营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对劳动者高能素质的投资经营和对劳动力素质的配置使用,而实现经济增长和收益增加,进而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

 

11、公共部门人力资本指的是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为了实现公共服务的目标,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因素之整和。

 

12、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指的是为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公共权力的所有者和使用者针对公共权力使用者的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权利的归属依法生成契约而分别拥有的一系列权利。

 

1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指的是公共部门根据一定时期组织发展战略需要,在对外部环境和本部门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为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需求,制定本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行动方针的过程。

 

1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指的是公共部门依据组织发展前景、组织能力及岗位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估计未来某个时期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既取决于外部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律与技术环境,又与本组织的发展战略、管理水平、现有员工素质密切相关。

 

1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是指根据工作需要或个人意愿,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变换公职人员工作岗位,从而产生、变更或消灭职务关系或工作关系的一种人事管理活动与过程。

 

16、调任是指机关以外的工作人员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副调研员以上的非领导职务,以及公务员调出机关任职的人事行为。

 

17、转任是指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其他正当理由,在国家机关内部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调动,或在同一部门中不同职位之间进行转换任职的人事交流活动。

 

18、挂职锻炼是指机关培养锻炼公务员的需要,有计划地选派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上级、下级或者其他地区的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一定的职务,经受锻炼,丰富经验,增长才干的人事交流活动。

 19、公共部门的工作分析指的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公共组织中某职务或工作的目的、职责、隶属关系、工作环境以及任职资格条件等相关信息,对该职务或工作的性质以及完成该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经验等资格条件做出明确的规定的过程。

 

20、品位分类指的是以国家公务员所具有的资格条件为主要依据,并以其地位高低来分类和确定待遇。

 21、职位分类指的是以职位为对象,以职位的工作性质、难以程度、责任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为评价因素,把职位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和级别,作为人事管理基础的一种人事分类制度。

 

22、人才测评指的是建立在心理学、行为科学、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一种科学的综合选才方法体系,它通过对人员的知识水平、能力、个性特征、职业倾向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素质进行综合的测量和评价,为人事决策提供支持信息。

 

23、评价中心是二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员素质测评的新方法,它是应用现代心理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心理测验、能力、个性和情境测试对人员进行测量,并根据工作岗位要求及企业组织特性进行评价,从而实现对人个性、动机和能力等较为准确的把握,做到人职匹配,确保人员达到最佳工作绩效。

 

24、无领导小组讨论是公共部门人才测评中探索并使用的一种新的适用于集体测试的方法。

其操作方法是把4-8名应试人员分为一组,不指定小组负责人,考官不直接参加面试,要求应试人员在限定的时间内就给定的问题提出一个小组意见。

 

25、文件筐作业又称公文处理,它是一种效度高、而又能为多数参加者所接受的一种面试方法。

其操作方法是提供一定数量的备忘录、信函、报告等文字性资料,让应试者阅读完这些资料后,决定处理意见。

 

26、管理游戏亦称商业游戏,是评价中心常用的方法之一,以游戏或共同完成某种任务的方式,考察小组内每个被试者的管理技巧、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的素质。

 

27、角色扮演即让候选人成对地扮演各种角色并讨论各种相关的问题,主要是用以测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情景模拟活动。

在这种活动中,评价者设置了一系列尖锐的人际矛盾和人际冲突,要求候选人扮演某一角色并进入角色情景,去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

评价者通过对候选人在不同人员角色的情景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测评其素质潜能。

 

2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是指以科学的测评手段和方法为工具,通过招募、甄选、录用和评估等程序,从组织内外获取合适的人员填补职位空缺,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是指为了促进公共部门组织目标的实现,根据组织实际工作情况和员工发展需要,对员工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所实施的培养和训练。

30、选任制指的是以选举的方式任用公职人员,即由法定选举人投票,经多数通过,决定公务员职务的任免。

 

31、委任制是指由有任免权的机关按照公务员管理权限直接委派工作人员担任一定职务的任用方式。

 32、降职是指由原来的职务调整到另一个职责更轻的职务,是由高的职务向低的职务的调整。

它意味着公务员所处地位的降低、职权和责任范围的缩小、待遇的减少。

 

33、人力激励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人的需要、动机、欲望,形成某一特定目标并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保持高昂的情绪和持续的积极状态,发挥潜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34、绩效是指某一组织或员工在一定时间与条件下完成某一工作任务所表现出来的工作行为和所取得的工作结果,对组织而言,绩效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工作效率、工作数量与质量、工作效益。

 35、公共部门中的绩效评估又称绩效考核或绩效评价,它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检查和评定组织内部公务员对职位所规定的职责的履行程度,以确定其工作成绩的管理方法。

 

36、360度绩效评估又称为全方位评估,它是指从员工自己、上司、直接部属、同事甚至客户等各个角度来了解员工个人的绩效,包括沟通技巧、人际关系、领导能力、行政能力等。

 

37、薪酬指的是组织成员向其所在的组织或单位提供劳动而获得的所有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以及其他各种福利保健收入。

 

3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福利指的是通过举办集体福利设施、发放各种补贴等方式满足本单位、本部门员工某些普遍性和共同性的消费需求,并且以低费或免费形式提供。

 

3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机制是指依据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规范对公共部门以及公职人员从事公职管理活动的行为进行监督、监察和纠正的一系列方式、方法、手段的总称,它是一种内外结合的“他律”行为。

 4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约束主要是指公共部门组织与个人的“自律”行为,约束就是管制,是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道德、乡村民约等社会规范对行为进行管制,既包括行为人的自我管制,也包括外部的行为管制。

 

41、约束机制是指为规范组织成员行为,便于组织有序运转,充分发挥其作用而经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执行的具有规范性要求、标准的规章制度和手段的总称。

约束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以及各种形式的监督等。

 

42、工作培训是指在实际工作中对公职人员所进行的训练,通过政府高层领导或公共部门中经验丰富的人员的言传身教和具体帮助 ,使新进人员、下级工作人员或一些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接受锻炼,在实际工作中获得经验,增长才干。

 

人力资本相对于物质资本的重要性更加显著。

2、人力资本的稀缺性。

这种稀缺性一方面是由于无论是在何等优越的条件下,一个人所获得的人力资本及其维持的实践终究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是因为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存量的增加投入劳动、时间和金钱等稀缺性资源。

所以存量水平越高的人力资本,其稀缺性也就越大。

3、人力资本的可变性。

一个人或者一个人口群体的人力资本存量不是固定不变的,其存量水平或价值可能会增加,也可能消耗、闲置和贬值。

因此,在人力资本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进行维护,使其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发挥正常的生产功能。

4、人力资本的功利性。

人力资本是其所有者用来谋取经济利益的一种手段,一个人之所以愿意牺牲或放弃眼前的利益和满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就是为了在将来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和满足。

 

十七、人力资本具有哪些特点?

1、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人体之中,与其承载者不可分离,不能够直接转让和买卖,只能被出租,或转让使用权;2、人力资本的形成与效能的发挥都与人的生命周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受其个人偏好的影响;3、一个人可能拥有不同形式的人力资本但其总量是相当有限的,同时一个人所具有的非互补的人力资本也不能同时使用;4、人力资本的形成一般是在消费领域,当然有时也在生产领域;5、人力资本不仅是一种经济资源,而且还是一种涵义更为丰富的社会资源。

 

十八、如何评价人力资本理论?

1、人力资本拓展了“资本”的内涵,但也导致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混乱,为后来者将其与资本混淆埋下了伏笔;2、作为一个理论的基石性概念,人力资本的概念具有不确定性;3、如何对人力资本进行测量乃是今后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4、人力资本与知识、分工、专业化、知识资本等经济范畴之间的关系,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逻辑体系;最后,重知识,轻技能。

将“知识”与“技能”绝然分开,在逻辑上是明显错误的。

 

十九、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不同于一般人力资本不同之处是什么?

1、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社会延展性。

这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本最重要的特征。

它是以公共权力为基础、以社会资本为中介的。

公共部门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培育公共部门与社会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互惠规范和参与网络。

2、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成本差异性。

这就决定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在产权上不十分明晰,在成本上具有差异,一方面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的产权和成本与公共部门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又是通过个人的自身努力和投资形成的,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私人性质。

3、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绩效测定的困难性。

因为:

(1)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的产出大部分是非物质的;

(2)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的产出具有外部性;(3)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的产出是延迟的,只有在一定时期之后才能显现出来。

因此,经济学家称其为“非市场产出”。

4、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收入与贡献难以对等性。

其贡献无法用劳动边际生产率或生产要素贡献率确定。

公共部门人力资本所获得的工资、奖金等收入只是其所付出成本的一种补偿,按照其贡献支付应得到的收益是相当难以测定的。

5、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市场交易不充分性。

公共部门人力资本承载着合法的公共权力,公共权力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人力资本,这使其发展成本与自身私人投资成本出现差异。

所以,在市场交易中,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受到更大的限制。

  

二十、如何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公共部门根据一定时期组织发展战略需要,在对外部环境和本部门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为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需求,制定本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行动方针的过程。

这个定义主要强调以下四点: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以组织战略目标为基础的,是为实现公共组织战略目标服务的。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整个公共组织战略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不只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而是整个公共组织的重要工作。

当组织战略发生变化时,人力资源规划也要相应进行调整。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要对未来的情况进行预测分析,以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适应性和科学性。

公共部门未来的外部环境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制定人力资源规划需要对其进行分析预测,将复杂多变的环境纳入组织的考虑范围之内,增强环境的可预期性和可把握性,使组织能够尽快地学习和对环境做出反应,不断扩大组织竞争优势。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制定行动方针的过程。

人力资源规划不仅是静态的工作指南,也是动态的制定工作指南的过程。

公共部门在对环境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方案,指导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实践,使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条件下保持内在的一致和外在的高效。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人力资源规划为公共部门实施和评价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效果提供依据,同时根据规划的实施情况来修正人力资源规划。

 

二十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是什么1、维持政治稳定;2、促进行政发展;3、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率;4、实现人事管理技术科学化;5、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

 

二十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是什么?

 1、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是从整个公共组织系统和公职人员队伍出发,在分析政府机构和预算状况的基础上,确定一个时期内人力资源管理的总目标、总政策、实施步骤和总预算的安排,以求公共组织的职位与人员数量、素质结构在总量上达到基本均衡。

这一规划具有战略性指导性,是公共组织自身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力资源总体规划是连接组织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人力资源具体活动的桥梁。

2、业务规划。

业务规划是指公共组织根据其工作岗位的需要、部门预算情况及其发展方向,在工作描述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组织在一个时期或一个财政年度内,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制定出人力资源获取、分析、晋升、教育培训、考核评估、工资保险福利、劳动关系、退休等方面的工作计划。

这些计划是宏观人力资源规划的展开和具体化,每一项业务计划都由目标、任务、政策、步骤及预算等部门构成。

 

二十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业务规划包括哪几种类型?

1、晋升规划。

是根据公共部门人员分布状况和层级结构,拟定人员的提升政策。

2、人员补充规划。

因公共部门会有人员退休、离职等,组织会出现职位空缺,这就要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在出现职位空缺时能及时获得所需数量和质量的人员,这就是人员补充规划。

3、培训开发规划。

公共组织通过培训开发一方面可以使组织成员更好地适应正从事的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人员素质和能力,也为组织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一些职位储备必要的后备人才。

4、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有两个层次,即个人层次的职业规划和组织层次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在现代公共组织人力资源规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5、人员使用规划。

人力资源使用规划就是通过优化部门编制和人力资源结构,进行人员的职务轮换,从而发现各个人员的特长,并安排到合适岗位,使得人力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促进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本的效用。

6、绩效评估及激励规划。

公共组织要制定绩效评估与激励规划,实行业绩导向,奖勤罚懒,奖优汰劣,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其潜能,改善组织绩效。

7、退休及解聘规划。

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必须制定合适的退休政策、解聘程序,确定安置费用标准等,此即为退休及解聘规划的内容。

 

二十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是什么?

确立目标。

收集信息。

进行供给和需求预测。

制定并实施规划。

评估和反馈。

 

二十五、在运用德尔菲法进行预测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1、挑选的专家应有一定的代表性、权威性;2、在进行预测之前,首先应取得参加者的支持,确保他们能认真地进行每一次预测,以提高预测的有效性。

同时也要向组织高层说明预测的意义和作用,取得决策层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支持;3、问题表设计应该措辞准确,不能引起歧义,征询的问题一次不宜太多,不要问那些与预测目的无关的问题,列入征询的问题不应相互包含;所提的问题应是所有专家都能答复的问题,而且应尽可能保证所有专家都能从同一角度去理解;4、进行统计分析时,应该区别对待不同的问题,对于不同专家的权威性应给予不同权数而不是一概而论;5、提供给专家的信息应该尽可能的充分,以便其作出判断;6、只要求专家作出粗略的数字估计,而不要求十分精确。

 

二十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原因是什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内在动因:

(1)物质生活环境的需求;

(2)社会关系的需求;(3)发展的需求;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外在要求:

(1)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公共部门改革的要求;(3)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十七、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意义有哪些?

1、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提高公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公共部门通过有计划的人员流动,可以使公职人员在不同的岗位上丰富管理经验和知识,增长阅历和才干,达到锻炼干部,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的目的。

同时通过人员流动,可以从其他组织向公共部门输送新鲜血液,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激发公职人员在新的岗位上努力学习,培养开拓进取的精神,从而防止公共部门及公职人员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封闭僵化的现象,保持和发展整个公职系统的朝气和活力,实现稳定与流动、维持与发展之间的平衡。

2、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优化公共部门人才队伍结构。

公共组织绩效不仅取决于公职人员的个体素质和能力,而且取决于整个公职人员的结构。

公共部门人才队伍的年龄、性别、知识、专业、能力、职级等之间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结构比例,这样才能使大家各尽所能,发挥群体的最优效能。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可以优化人才配置,实现适才适用,提高组织效益。

3、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促进用人与治事的统一。

在公职系统中,存在着一些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能力不足或才能难以发挥的现象。

这些公职人员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或不能运用他们的特长,为组织和社会公众服务;或不能胜任组织安排他们的任务。

人与事不匹配,既影响工作的有效完成,也影响个人能力和积极性的发挥。

封闭的系统只能维持这种职位配置的不当,而建立流动机制能够在实践中适时调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实现人事相宜,适才适用,促进用人与治事的统一。

4、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改善组织的人际关系。

合理的人员流动,既可以使组织维持正常的、融洽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使公职人员摆脱关系网的羁绊,廉洁奉公,公正执法,自觉维持公众的利益。

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动,还有利于解决公职人员的实际生活困难,如长期两地分居、上班路途遥远等,体现组织对公职人员的关心和爱护,具有稳定公职人员队伍的作用。

 

二十八、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原则有哪些?

1、用人所长的原则。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重要目的是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促进人力资源的发展。

过去我国对人力资源进行统一计划调配的管理方式,对于保证新开发地区、边远地区、重点项目等对人才的需要、对于稳定人才队伍,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相当程度上造成学非所用、用非所长、人才缺乏与人才积压并存的现象。

因此在人员流动中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人力资源的特点和特长,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2、人事相宜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要合理处理人与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为处理好人与工作的关系,必须详细了解不同岗位、不同职位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对人员资格条件的要求。

同时要尽可能全面了解公职人员与工作有关的个人信息,如能力、受教育程度、性格、身体状况、家庭背景等,以谋求人与事的科学结合。

为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要分析员工群体的结构是否合理,彼此的性格、年龄、能力等要素是否匹配,是否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通过人力资源流动实现优化组合,促进组织内形成良好的人群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3、依法流动的原则。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特别是政府机关人力资源的流动,必须按照法定的条件、程序进行。

如流动的人员必须符合拟任职位的资格条件;符合编制员额的条件;符合流动的程序规定。

只有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流动,才能较好地防范流动中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等不正之风的出现,真正保证有能力的人员被安排到适当的工作岗位上去。

4、个人自主与服从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必须有一个基本条件,即劳动者个人能根据自身条件及外部环境决定流动去向。

在人员流动中坚持个人自主原则,就是允许人员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组织和岗位,组织要尊重个人选择,照顾和保护公职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合理要求。

同时,由于公共部门的特性,公职人员有义务服从组织因工作需要而做出的流动安排,并按规定的期限到职就任,不得拖延或拒不服从安排。

 

二十九、调入的条件有哪些?

1.机关以外的人员调入机关任职,必须具有相应的职位空缺。

2.必须具备取得公务员身份的基本条件。

3.必须符合拟任职位所要求的条件与资格。

4.要对调入人选进行严格考察,并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必要时不要对调任人选进行考试。

 

三十、转任具有哪些特点?

1、转任是公务员在机关系统内部的流动活动。

转任是公务员交流最为常见的方式,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公务员无论跨地区、跨部门还是跨职业,都可通过转任途径得到交流。

2、转任不涉及公务员身份问题。

转任中只是改变公务员隶属关系和服务机构,而不会改变公务员身份。

3、转任只能是平级调动,不涉及公务员职务的升降,一般也不会降低转任者的级别和工资待遇。

 

三十一、人力资源市场对人力资源流动的作用是什么?

1、人力资源市场构成人力资源流动基本渠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市场作为人才流动的场所,它成为人力资源流动的基本渠道。

用人单位通过市场搜寻合适的人才,人才个人通过市场选择合适的岗位。

离开了市场这一交流平台,人力资源的流动很难实现。

2、人力资源市场改变人力资源流动的方式。

有效的人力资源市场作用的发挥,是人力资源供求双方地位平等为前提条件的,劳动者个人能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要服务的组织,而组织也可按照自身工作需要决定雇佣人选,这种交换关系是通过签订契约的形式来实现的,流动方式更趋于自愿和平等。

3、人力资源市场扩大人力资源流动的范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的平等和自身不断扩张,地区性、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人力资源市场的形成,使人力资源流动的范围更广,人力资源流动已成为一种经常性、大规模的社会现象。

4、人力资源市场提高人力资源流动的效益。

由于依靠人力资源市场的人力资源流动一定程度上奠基于个人和用人单位的理性选择,一般来说,双方能够比较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所长、所短、所需,并根据自身情况来进行选择,这样既利于发挥个人的长处,也利于单位找到合适的人才,做到适才适用。

无论从个人、组织,还是从整个社会来看,市场竞争机制更能发挥人力资源这一稀缺资源的效益。

 

三十二、人力资源市场的功能有哪些?

 1、调配功能。

人力资源市场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和人才运行规律而建立的,它以市场为取向,将人力资源推向市场,引导人力资源和用人单位行使自主选择权,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调配功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