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处理器封装全识别.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1097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ntel处理器封装全识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Intel处理器封装全识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Intel处理器封装全识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Intel处理器封装全识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Intel处理器封装全识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Intel处理器封装全识别.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Intel处理器封装全识别.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Intel处理器封装全识别.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Intel处理器封装全识别.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Intel处理器封装全识别.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ntel处理器封装全识别.docx

《Intel处理器封装全识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ntel处理器封装全识别.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Intel处理器封装全识别.docx

Intel处理器封装全识别

[资料]Intel处理器封装全识别

2003-06-16■

  随着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和主频等参数的提高,处理器的封装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从最初PⅡ处理器的S.E.P.、PGA、PPGA到现在PentiumIII、PentiumIIIP4常用的FC-PGA、µFCPGA,而且这些封装方式还因处理器的应用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

正因如此,我们可以从处理器的封装方式来初步判别处理器的类型,并可以此来区分处理器的真假。

下面就分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处理器封装分别介绍。

一、台式机处理器封装类型

1、FC-PGA封装

  “FC-PGA”的英文全称为“Flipchippingridarray”,中文名称之为“倒装晶片针状栅格阵列”,倒装晶片技术是目前比较新的一种处理器封装技术,这样各连接点之间的连接不需要专门的连接线,大大方便了高密度引脚芯片的开发。

这种封装的另一好处就是处理器芯片朝上,露在外面,更加有利于芯片的散热。

为了提高芯片对电源和周围信号干扰的抵抗性能,在FC-PGA封装的处理器底部环绕焊接了一些滤波电容和电阻。

芯片底部的引脚插针是交叉排列的,为了防止插错,处理器的引脚插针设计成限定只有一个方向可以插入到插座中。

这种FC-PGA封装方式通常应用于PentiumIII和IntelCeleron处理器中,它们具有370根插针。

如图1所示的左、右图示分别代表此种封装的处理器正、反面。

图1

2、FC-PGA2封装

  “FC-PGA2”封装类型与“FC-PGA”封装类型类似,不同的是这种处理器封装方式还具有一个集成的热接收器(实际上就是处理器上面的那块铝片),这个热接收器是在生产过程中直接附加在处理器芯片上的。

因为这个集成的热接收器与芯片直接接触,可以提供更大的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FC-PGA2封装方式通常应用于370针的PentiumIII、IntelCeleron处理器和478针的Pentium4处理器中。

如图2所示的就是一款采用FC-PGA2封装方式的Pentium4处理器正、反面图。

而如图3所示的是一款采用这种封装方式的PentiumIII处理器正、反面图。

图2

图3

3、OOI封装类型

  “OOI”的英文全称为“OlgaonInterposer”,中文名为“奥尔加内插”,它是“OLGA”标准中的一种封装技术(“OLGA”是一种器件栅格连接标准)。

OOI封装也是采用倒装晶片技术设计,在这种封装方式中处理器芯片是内插在基板正面的底层,可以更好地确保信号的完整性,提高热传导性能,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感应干扰。

在“OOI”封装方式中集成了一个热传导装置(也是处理器芯片上的那块铝片),它可以在附加风扇的基础上更有效地帮助芯片散热。

“OOI”封装通常用于423针的Pentium4处理器中,如图4所示的左、右边是一款采用OOI封装的Pentium4处理器正、反面图。

图4

4、PGA封装类型

  “PGA”的英文全称为“PinGridArray”,中文名为“针状栅格阵列”,这种封装的处理器也是用引脚针插入插座中的。

为了提高热传导率,在PCA封装的处理器顶部使用镀镍的铜片来加强散热。

在底部的引脚针是交错排列的,保证了只有一个方向可以插入插座中,以防插错。

PGA封装通常应用于630针的IntelXeon(至强)处理器。

如图5所示的左、右是一款至强处理器正、反面图。

 

图5

5、PPGA封装类型

  “PPGA”的英文全称为“PlasticPinGridArray”,中文名为“塑胶针状栅格阵列”,很明显它也是用插针插入插座中。

为了提高热传导率,也在处理器顶部附加了一片镀镍的铜片。

处理器底部的引脚针也是交错排列的,并且只能以一个方向插入。

PPGA封装方式通常应用于早期的370针IntelCeleron处理器。

如图6左右、右边所示的是一款采用PPGA封装方式的早期Celeron处理器正、反面图。

 

图6

6、S.E.C.C.封装类型

  “S.E.C.C.”是“SingleEdgeContactCartridge”缩写,中文名为“单边接触盒”。

这种封装方式是采用类似于PCI板卡之类的金手指条插入到一主板的slot槽中,而不是用Socket插槽式处理器所用的插针。

S.E.C.C.封装方式用一个金属外壳包装整个处理器组件。

在S.E.C.C.封装的处理器盒里面还附加了一个热传导片用来散热,许多处理器都有一片与处理器连接在一起的印刷电路板、L2级缓存和总线终止电路。

S.E.C.C.封装方式通常应用于242条金手指的IntelPentiumII处理器和330条金手指的PentiumIIXeon、PentiumIIIXeon处理器。

如图7上、下方所示的是一款采用S.E.C.C.封装方式的PentiumII处理器正、反面图示。

图7

7、S.E.C.C.2封装

  “S.E.C.C.2”封装类型类似于“S.E.C.C.”封装,不同的是S.E.C.C.2使用更少的包装(不是全封的),并且没有热传导片。

S.E.C.C.2封装通常应用于一些后期242条金手指版本的PentiumII和PentiumIII处理器。

如图8所示上、下方是一款采用S.E.C.C.2封装方式的处理器正、反而图。

图8

8、S.E.P.封装

  “S.E.P.”是“SingleEdgeProcessor”的缩写,中文名为“单边处理器”。

“S.E.P.”封装类似于“S.E.C.C.”或者“S.E.C.C.2”封装,也是采用单边插入到Slot插槽中,以金手指与插槽接触,但是它没有像S.E.C.C、S.E.C.C.2封装的全包装外壳,底板电路从处理器底部是可见的。

“S.E.P.”封装应用于早期的242根金手指的IntelCeleron处理器。

如图9上、下方所示的是采用S.E.P.封装方式的处理器正、反面图。

图9

二、笔记本电脑处理器的封装方式

  上面介绍了Intel台式机处理器的封装方式,因为笔记本电脑在散热等其它技术通用性方面要求通常比台式机高,所以笔记本电脑处理器的封装方式有它的特殊性,下面分别介绍不同时期的笔记本处理器封装方式。

1、Micro-FCPGA封装

  “micro-FCPGA”的英文全称为“microFlipChipPlasticGridArray”,多数情况下简写为“µFCPGA”,中文名为“微型倒晶片塑胶栅格阵列”,这种封装方式的处理器在基板上包含一个朝下安装、由环氧材料封装的芯片。

这种封装处理器使用2.03mm长,直径为0.32mm的478根插针与主板处理器插座接触。

micro-FCPGA处理器插座有几种可用设计方案,每种设计方案都可使用零压力的方式拨插处理器。

它与下面将要介绍的micro-PGA封装之间的区别在于,micro-FCPGA没有内插式基板,但在处理器底部安装了电容用于抗干扰(注意是底部)。

如图10所示的左、右边分别为一款笔记本处理器的正、反面图示。

图10

2、Micro-FCBGA封装

  “Micro-FCBGA”的英文全称为“MicroFlipChipBallGridArray”,也可简称为“µFCBGA”,中文名为“微型倒装晶片球状栅格阵列”。

封装的表面板上包含一个面朝下、由环氧材料封装的芯片。

但这种封装方式不是采用插针,而是采用小球与主板上处理器插座接触。

这种采用小球接触方式的好处是不会出现插针弯曲现象,方便安装。

这种封装方式的处理器中有479个直径为0.78mm的小球。

不同于Micro-PGA封装方式的是在micro-FCPGA封装的处理器顶部分布有电容(要注意是顶部,而非Micro-FCPGA的底部)。

如图11所示的左、右边是一款采用Micro-FCBGA封装的处理器正、反面图。

图11

3、Micro-BGA2封装

  “Micro-BGA2”的全称为“MicroBallGridArray2”(“2”代表改进型的版本号),中文名为“微型球状栅格阵列2”,也可简称为“µBGA2”。

“BGA2”封装的处理器包含一个面朝下、由环氧材料封装的芯片。

它也是采用小球来与主板处理器插座接触的,而不是插针。

这种封装的处理器采用495小球,通常应用于Pentium®III处理器中。

如图12所示的左、右边是一款采用这种封装方式的笔记本处理器的正、反面图示。

图12

4、Micro-PGA2封装

  “micro-PGA2”的英文全称为“microPlasticGridArray2”(“2”代表改进型的版本号),中文名为“微型塑胶球状栅格阵列2”,可简称为“µPGA2”。

这种封装的处理器包含一个带小球的内插式BGA封装基板。

插针的长度为1.25mm,直径为0.30mm。

它也有几种micro-PGA2处理器插座设计可用,但所有的设计方案都允许零压力的轻易拨插。

这种封装方式主要用于PentiumIII笔记本处理器上。

如图13左、右边所示的是一款采用micro-PGA2封装的笔记本处理器正、反面图。

图13

5、MMC-2封装

  “MMC-2”的全称为“MobileModuleCartridge2”,中文名为“移动模块盒2”(“2”也是代表改进型的版本号)。

这种封装的处理器通常通常于早期的笔记本电脑PentiumIII中,它包括一个笔记本PentiumIII处理器和主机桥接系统控制器(包括处理器总线控制器、内存控制器和PCI总线控制器)。

它是通过400根针进行连接的,热传导片为处理器和主机桥接系统提供散热。

如图14所示的上、下部分是一款采用MMC-2封装的处理器正、反面示意图。

图14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笔记本电脑的处理器封装方式都比较精细,这主要是受笔记本电脑的空间限制决定的,通常可见到一个“µ”符号,这可通过Intel的专用处理器测试工具检测看出,由此可以区分是否是笔记本电脑处理器,对于识别真假笔记本电脑处理器很有帮助(台式机没有“µ”符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