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重复的魔力.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0986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 重复的魔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7课 重复的魔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7课 重复的魔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7课 重复的魔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7课 重复的魔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7课 重复的魔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课 重复的魔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7课 重复的魔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7课 重复的魔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7课 重复的魔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第7课 重复的魔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第7课 重复的魔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7课 重复的魔力.docx

《第7课 重复的魔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 重复的魔力.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7课 重复的魔力.docx

第7课重复的魔力

重复的魔力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重复构成是平面构成的一种特别形式,是一种独特的设计语言,它拥有推理性的构思设计、哲理性的概括表现、秩序性的组织结构。

教材中,通过基本构成形式、构成方法、实物图片、作业等对重复构成进行了多角度的阐释,全面叙述了重复构成的各个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重复构成的基本原理,通过重复构成呈现出不同的视觉形式。

深化教学目标,设计语言充分演绎,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设计作品。

一、教学路径

观察──寻找生活中具有重复构成形式的场景,观察和思考不同形式下的重复构成图片,根据视觉图形的变化,尝试寻找各种重复构成形式的规律。

理解──理解重复构成中“基本形”的重要作用,充分了解重复构成中各种不同的“骨格”形式,了解骨格的形式规律,感受重复形式带来的体验和感受。

尝试应用──尝试体验用一种单元媒介,即基本形在不同骨格下的重复变化,并尝试从单元到单组再到多组的应用变化。

它也可以是同一骨格形式下不同单元媒介的变化。

练习体验──练习将某一设计好的重复构成和具体的生活场景或生活器具相结合,对已有的生活场景或生活器具进行视觉变化,体验这种变化后带来的视觉感受和审美体验。

创造──依据重复构成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开发独特的骨格形式及基本形,以重复构成的方式完成作业。

二、课时建议

本课建议为2课时。

第一课时观察、了解重复构成的基本原理。

第二课时尝试应用形成重复构成视觉现象的基本方法,深入完成具有创造力的作业。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器物、生活中的场景发现重复构成;理解并掌握重复构成中基本形、骨格的形式及其变化特征。

技能目标:

充分应用重复构成中的形式变化,并将这些重复构成的设计变化有效地应用到具体的物象或图式中。

情感目标:

通过重复构成的视觉变化,体会和感悟视觉中单个到多重的视觉变化与影响力,体验这些变化的美学意义,获得设计语言中由重复构成带来的审美经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掌握重复构成中基本形、骨格的形式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将重复构成中的骨格形式变化形成重复构成形式;将这些骨格的形式变化有机地和物象或图式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

各种具有重复构成特点的生活场景、器具图片或实物、多种单元媒介物体、镜子、多种可塑造或变化的单元材料(如:

纸条、黑卡纸、同形木块、图钉等)、颜料、笔纸、课件。

四、教学要点

1.生活中的重复构成:

生活中重复构成的视觉场景很多,从建筑物到广场、从行军的方阵到超市的货架、物体表面的装饰图案、水果摊摆放的水果……重复构成这种设计语言或许就是对自然与生活中重复景象的提炼和概括。

找寻或分解出一个物体(基本形单元),对比这个物体的重复景象,视觉感受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假如这种物体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那么视觉上又会有什么样的不同感受呢?

2.重复构成的变化形式:

仔细地观察具有重复结构的图像,寻找其中的变化规律。

重复是构成中最基本的构成形式,是指在相同的骨格条件下的单元、形象、颜色等基本特征的一致性、反复性,单元形象出现两次以上就形成了重复关系。

形象单元出现的次数越多其视觉感受也就越强烈。

这是设计中最常见的设计语言,重复构成带来的最强烈的视觉感受是一种秩序美。

无论是什么样的物象单元在构成重复时最重要的是重复的变化规律,也就是骨格。

重复构成中的骨格众多,对骨格的设计成为重复构成中最重要的一步。

在单一的骨格中一般有经纬排列、镜像排列、对称排列、三面镜排列、渐变排列、分解排列、自由排列等,更复杂的重复则是将两个以上的骨格相结合,形成具有多重重复复杂构成,深入理解重复构成中骨格变化所形成的视觉图式是进行重复构成学习的重要内容。

3.重复构成中的单元造型变化:

作为重复构成中起始的图像原点──单元(基本形),它对重复后图形的视觉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单元形中简单的圆、方也同样可以形成变化,如圆可以有黑白或不同颜色的对比变化;方可以有方向、角度调整后的变化。

同时由简单的几何形加以分割和叠加形成新的单元形,在一定的骨格中加以重复后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多个单元形组合在一起,其重复的视觉感受又不一样。

具象的形,如人物、动物等重复后则具有了强烈的“造型增值”作用,能够形成强烈的视觉感受。

4.重复构成的应用:

将设计的重复构成图形与一个具体的器物相结合就形成了现实意义上的设计应用,这里的生活器物可以是器皿、纺织品;也可以是墙面、地面、建筑本身。

设计与这些器物相适应的重复构成图形能更好地展现出器物本身的美感。

因此重复构成是设计语言中最基本的一种,也是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5.重复构成设计语言的再创造:

把握重复构成中的基本变化规律,创造性地设计重复构成中的单元形和骨格结构,或者是应用多个几何形的巧妙结合;或者是某一具象物体变形、变化,再加上具有丰富变化的骨格形式,可以使重复构成的创造性将得到充分的展现。

同时各种材料的加入也能形成具有创意的重复构成形式。

在重复构成的创造性活动中,只要符合重复构成的基本原则形式,都可以运用。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观察与发现

观察生活中有关重复的图片,寻找图片中单元图形,提取与分离出一个独立的单元图形,然后与该单元图形相关的重复图片做对比。

从对比中发现它们之间的变化。

再用几种不同形式的重复图片做对比,寻找和发现这些图片中的不同并记录下来。

二、探讨与寻找参考前面所观察的图片,尝试用最简单的图形做出几组重复

的构成练习,寻找它们之间的规律,一般来说变化的程度越大越好。

用镜子在不同的角度上反射一个物体,再用多面镜子从不同的角度反射这一物体,探讨成像的视觉变化、感受,寻找它们的变化规律。

体会重复构成中不同的单元形和骨格的变化。

三、体验与练习

从最简单的对称重复开始,在一张纸上滴上彩色颜料,将纸张对折挤压,然后打开,观察颜料形成的图形变化,思考如果将这个图形依据不同的骨格进行重复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发生呢?

以一个自己设计的几何形为基本单元形,将这个形依据不同的骨格进行排列,观察最终形成的视觉图形。

把一个固定的骨格形式的不同单元形进行排列,得到的又是怎样的图形呢?

进一步深入体验并练习更复杂的骨格和单元形,体会所完成作品的丰富变化。

四、应用与创造

设计一个适合一件器皿的重复构成图形,将这个图形和器皿有机地结合起来;尝试设计相似的重复构成并应用在相同的立体形态上,如同样的旧包装盒、瓶子、纸立体构成等,将这些立体形态有机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更大的重复构成,最终共同完成复杂重复构成的作品。

教学评价建议

一、本课教学中,重复构成的基础知识是整个教学的框架,重复的构成变化和应用变化是教学的核心。

运用“重复法则”创造性地理解和完成作品,实现从知识到创造应用的转变。

二、作业设计和评价的重点是在重复法则的前提下,体现重复构成的变化性和创造性。

《重复的魔力》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学习,能理解重复构成和骨式变化规律。

技能目标:

运用重复构成变化规律合作完成设计作品。

情感目标:

体会重复构成带来的视觉秩序美。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张、颜料等。

学生准备:

彩色卡纸、铅画纸、颜料、毛笔、美工刀等。

三、教学过程

(一)录像导课

1.媒体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击缶》片段,学生欣赏并谈感受,陈述原因。

2.思考:

假如击缶只有一个人,你还能感受到那种气势吗?

为什么当一个单元在不断重复以后,会形成全新的视觉感受呢?

带着思考进入课题《重复的魔力》。

(二)寻找重复

1.呈现自然界中一些具有重复现象的图片,通过欣赏,学生发现自然界中存在很多的重复现象。

2.教师继续展示生活中利用重复原理设计的物品,需要学生思考、比较:

生活中重复的物品和自然中的重复现象有着怎样的联系,使学生充分感受重复构成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三)初步体验

取出裁切好的小纸片,先对折一下,然后打开,在纸片上对折的一边滴入颜色,然后再按折缝将纸片合起,并用手指按压纸片后打开。

思考这样的图形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呢,它又是一种怎样的重复呢?

(四)合作创作

1.教师要求学生准备好一张几何形“母体”,然后按一定的分解方法对“母体”进行相同方式的分解,不断重复,最后将它们组合成一幅图形。

2.欣赏各自独立的作品,谈体会感受。

3.以四人为一小组,将各自独立的作品进行组合。

小组欣赏作品,讨论作品的视觉变化及各自的感受。

4.全班合作,继续组合作品,学生再次思考:

这种变化带来的是怎样的一种重复呢?

重复构成有哪些要素组成呢?

师生讨论,归纳总结。

(五)拓展延伸

1.教师讲解:

今天我们运用的这种重复构成的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设计手段。

2.呈现生活中运用重复构成的设计作品与美术作品,了解重复不仅运用在设计上,很多纯艺术家也同样运用这种手法来进行创作。

相关链接

平面构成的认识源于自然科学和哲学认识论的发展。

20世纪建立在最新发展的量子力学基础之上的微观认识论,人们更为关注事物内部的结构,这种由宏观认识到微观认识的深化,也影响了造型艺术规律的发展。

构成观念可以说早在西方绘画中就见到了其影子。

如立体主义绘画、俄国的构成主义、荷兰的新造型主义,他们都主张放弃传统的写实,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到后来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不断完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现代设计基础训练的教学体系,奠定了构成设计观念在现代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时装设计、舞台美术、视觉传递等领域。

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它将点、线、面这些基本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在二度空间中进行排列、组合,产生出无穷变化的图形,从而让人形成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

它不同于绘画,也不同于其他一些图案,而是一种带有某种规律性、抽象性的图案设计。

其构成形式主要有重复、近似、渐变、变异、对比、集结、发射、特异、空间与矛盾空间、分割、肌理及错视等。

近似重复构成 学生作品

立体空间的渐变重复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