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1156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3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方案.docx

《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方案.docx

方案

 

上海市静安区40号、46号地块(大中里)综合发展项目总承包工程

 

1-a区

底板施工方案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中里综合发展项目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3年9月

一、工程概况

1、1a区整体概况

上海市静安区40号、46号大中里地块综合发展项目位于上海市静安区东部,与著名的商业街区南京西路相邻。

整个项目地块东到青海路,南到威海路,西到石门一路,北到南京西路,原吴江路贯穿其中,吴江路以南为40号地块,吴江路以北为46号地块。

本项目40号地块内分布有五座塔楼(T1高170米,T2高250米,T3高71米,T5高71.05米,T6高77.75米),南北广场及商业裙房,各地上建筑之间有若干天桥相连,地块内还有移位后的民立中学优秀历史建筑。

项目整体4层地下室,局部三层地下室。

46号地块主要建筑物为一座剧院。

1a区位于40号地块西侧靠中,与在建轨交13号线南京西路站中间段有一道1米厚地墙分隔。

1a区地下室四层,地下四层局部人防区域。

本区地下室为大中里整体地下室的一部分,与其它区域由1米厚地下连续墙临时分隔,待相邻区域地下室结构完成后凿除地墙连接。

上部为T1塔楼(高170米,中筒外框)及其附属裙房。

2、基础底板概况

(1)1a区基坑围护为1m厚地下连续墙,底板厚度变化处边坡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桩加固,临地铁侧10米范围内为∅850三轴搅拌桩坑底裙边及土体抽条加固。

基底部分区域边坡土体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加固。

(2)本工程工程桩Φ600及Φ850钻孔灌注桩,整体筏板基础。

(3)1a区基坑呈不规则扇形,面积约9908m2。

整个基坑由塔楼核心筒、塔楼外围和裙房区域组成。

(4)塔楼核心筒区域底板呈四边形,长40.60m,宽27.94m,面积约1134.8m2,坑底标高为-21.950m,底板厚度3.70m、3.15m。

塔楼中间部位另分别有一个电梯井(6900x2400,坑底标高-21.775)及集水(1800x1500,-22.975)井深坑。

(5)塔楼外围区域呈不规则的八边形,面积约3593m2,坑底标高为-21.600m,底板厚度2.80m。

该区域包含一个电梯井(P-L1,8650x6400,-20.225,内含一个1000x1000集水井,-20.825)和四个集水井(三个2500x1500,-20.125,一个2000x2000,-19.300)。

(6)紧贴地下连续墙内侧部分为裙房区域底板,分两部分。

东侧面积约为3685m2,坑底标高为-21.000m,底板厚2.2m,该区域包含三个电梯井(两个2700x2700,-20.075,一个6000x2200,-20.225),两个方扶梯井(两个4500x1700,-19.325,各内含一个集水井600x600,-19.925),六个集水井(三个7000x2500,-20.125,两个1800x1500,-21.275,一个1000x1000,-20.825),一个洗消井(1000x1000,-19.300)两个柱下承台(8000x8000,-21.200)。

(7)西侧面积约为2627m2,坑底标高为-20.300m,底板厚1.5m。

该区域包含五个集水井(两个7000x2500,-20.125,三个2500x1500,-20.125)及八个柱下承台(一个11000x11000,-21.600,一个8300x8300,-20.800,两个7800x7800,-20.900,一个7500x7500,-20.800,一个7400x7400,-20.800,一个6700x6700,-20.500,一个6400x6400,-20.500)。

(8)基坑大底板塔楼核心筒区域板面标高为-18.250m,塔楼外围区域和裙房区域为-18.800。

塔楼核心筒、塔楼外围区域强度等级为C50(60天强度),抗渗等级P10的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方量约为11800m3。

裙房区域底板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P10的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方量约为12900m3。

(9)基础底板平面布置及后浇带、施工缝位置详见附图。

二、施工部署及流程

1、施工部署

(10)熟悉现场施工条件和设计图纸,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完成桩顶处理,做好桩基验收的配合工作。

(12)依据本工程基准控制线及基准标高进行测量放线定位,并报审监理复核。

(13)根据群井抽水试验报告,在裙房区域底板施工时,拟根据水位观测情况封闭3/4以上数量疏干井点,暂不考虑封闭降压井;塔楼区域底板施工阶段封闭所有疏干井点,并暂考虑封闭该区域YA1、YA4、YA6三口降压井。

其余降压井保证存活,待达到设计封井工况后再行封井。

具体封井施工须参照实时降水效果确定。

(14)基坑大底板厚度为1.5m~3.7m,从施工、质量、进度和基坑围护安全,以及劳动力等多方面考虑,整个基坑底板混凝土采用分两阶段共三块浇捣完成,在各分块之间以后浇带或施工缝分界。

第一阶段为四周裙房部分,底板分块一浇捣为裙房区域东侧,面积约为3685m2,厚度2.2m,方量约8670m3;分块二浇捣为裙房区域西侧,面积2574m2,厚度1.5m,方量约4200m3。

最后一个分块为塔楼区域超大体积混凝土浇捣单独为一阶段,待第六层土开挖完成后施工,面积3593m2,主要厚度2.8~3.7m,混凝土方量约为11800m3

(15)底板钢筋根据配料单在场外加工完成后并运至现场,个别调整部分钢筋在现场加工完成。

为满足钢筋加工及堆放需要,在基坑外东北和栈桥部分区域设置临时钢筋堆场。

(16)为满足底板施工期间的垂直运输,已分别在基坑内栈桥边布置两台永茂ST6015塔吊,为加快材料下放速度,另拟再机动进场1辆25t汽车吊备用。

(17)根据底板钢筋绑扎进度及时通知安装单位做好底板部分防雷接地、管道预埋等安装工程配合工作,并配合做好型钢支架安装工作,确保底板砼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18)底板砼施工阶段所有电梯井、集水井等模板均采用七夹板常规模板拼装而成。

(19)底板砼为商品砼,初定由富康、长桥、宏成3个拌站供料,并配备80辆以上砼搅拌车运至现场。

各分块采用固定泵与汽车泵结合方案,详见“混凝土浇捣计划及机械布置”。

(20)为确保底板砼施工质量,通过大体积砼测温技术提供科学的数据信息来指导混凝土养护。

另外做好混凝土保温养护措施。

 

2、施工流程

三、桩顶处理

1、工程桩截桩、桩头处理施工

(21)本工程基坑范围内的工程桩为600mm(711根)和850mm(847根)的钻孔灌注桩,总计1558根。

(22)根据设计要求,桩头升入底板100mm,桩内钢筋锚入底板长度为40d。

截桩控制标高随底板底标高。

(23)截桩工作分三部分进行:

对于距离垫层面标高1600mm以上2000mm范围内的桩头整段进行凿除;对于距离垫层面标高300mm以上1300mm范围内的桩头用空压机凿除;对于距离垫层面标高100mm以上200mm范围内的桩头用人工凿除并修整桩头。

(24)截桩工作紧随挖土施工进行,凿除的混凝土碎石用挖机驳运至挖土栈桥平台下方,再由挖土栈桥平台上的抓斗驳运出基坑。

2、工程桩桩顶防水施工

(25)工程桩桩顶防水施工流程:

基层处理→特殊部位处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配制→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养护。

(26)基层处理: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垫层施工完毕后在桩半径500mm范围内用钢丝刷、清理基层表面的浮浆、返碱、尘土、油污以及表面涂层等杂物。

在使用涂料前,混凝土表面必须再次用干净水冲洗,使混凝土表面具有完全湿润的粗糙面。

(27)特殊部位处理:

对蜂窝结构及疏松结构均应凿除,并清理后清洗干净,然后用素浆补平后施工表层。

(28)桩顶防水处理节点见下图。

四、测量方案

1、总体布置

本工程主楼底板施工平面测量控制网按照高级网控制低级网的方法,由高到低设置二级控制网,目的以达到缩短测量工作与下道工序的搭接时间,提高工效,同时确保轴线系统的精确、可靠和可操作。

结构平面轴线采用坐标法,高程使用光电测距仪传递。

水准线路测量使用电子水准仪采用往返水准测量方法。

2、测量依据

一级控制网由甲方提供的布置在工地周边建筑屋顶上T1314、T1313、T1317、DZL1、DZL2组成,至少三点互相通视,形成地下结构阶段放样的测量依据。

在主楼底板施工测量工作开始前,必须先对原有控制网进行复核,待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为测量依据使用。

测量依据指测量工作所执行和参照的技术性规定,除本工程相关图纸、技术核定单等之外,还将按照以下条目开展测量工作:

3、测量仪器

仪器的选用以工程施工所要求的具体精度要求和时效要求,同时结合考虑可操作性为标准。

本工程使用如下设备:

仪器

生产厂商

型号

标称精度

全站仪

莱卡

TCR702

测绘精度:

±2mm+2ppm

测角精度:

2”

经纬仪

莱卡

T2

测角精度:

1.5”

精密水准仪

拓普康

AT-G2

0.3mm/km

其他辅助仪器如垂直目镜、棱镜、靶标、塔尺及钢尺等。

以上仪器均按照国家规定年检鉴定合格,并在使用有效期内。

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

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将及时校正以保证测量精度。

4、平面控制

4.1平面控制网建立

按测网级别的高低及具体在工程不同部位应用,本工程主楼底板测量平面控制网设置二级控制网,且这二个控制网相互联系,并且遵循高级控制低级的原则。

一级控制网由甲方提供的布置在工地周围房屋的屋顶上设置了5个控制点(T1314、T1313、T1317、DZL1、DZL2)

该控制网担当全局性的作用。

它是二级控制网建立和复核的唯一依据。

在整个主楼底板施工阶段,定期进行复核校正,以避免前后期测量系统的不一致。

二级控制网的布网依据为一级控制网,布置在施工现场以内相对可靠处。

结合本工程主楼底板实际情况,在第四道混凝土支撑的支承面上设置4个轴线控制基准点(1#~4#),构成一个二级控制网。

精度必须满足相对距离误差小于±2毫米;相对测角误差小于±5秒。

为保证可靠性和长久性,点的设置使用200×200mm钢板和膨胀螺栓固定于支撑面上,并以小圆孔定位。

二级控制网平面布置见附图所示。

由于该控制网主要用于主楼底板施工阶段的测量,所以具有短期使用性质。

该控制网的使用需随时根据施工阶段的沉降、变形情况调整。

且工程的工况变化很大,控制网布置于现场内部,容易遭到施工破坏,必要时也可根据施工情况调整布网位置。

而且支撑在施工中处于不稳定状态,随着时间、环境、施工进度的不同支撑可能会产生变形移动,所以每次投放轴线前必须依据一级控制网重新测量其数值,复核无误后方可投放轴线。

4.2主楼底板测量放线

主楼底板控制轴线使用一级控制网放样,流程如下:

根据施工进度,分别在垫层施工完后、基础底板上层钢筋绑扎完后和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完后,使用一级控制网(T1314、T1313、T1317、DZL1、DZL2)转点从楼上向下投送测量控制点至基坑边。

之后移动全站仪至基坑内底板抛送转点,利用角度距离坐标法检查其正确性,精度控制在距离3mm,角度15”,如无误则放样大底板测量轴线点(测量底板控制点),并开出结构轴线,然后交付下道工序使用。

5、高程控制

高程控制以按业主提供的外围控制点(R1-1、R1-2)为基准引测至施工现场内和底板上的基准控制点进行楼层标高引测。

考虑到季节的变化和环境的影响,应定期对基准水准点进行复测。

以业主提供的基准水准控制点为依据,用精密水准仪采用往返水准测量的方法,将高程引测至基坑边的临时水准点处,并作好标记。

然后在基坑边寻找一个可垂直传递高程处,搭设一固定支架,将钢尺一端固定在支架挂钩上用重锤锤吊而下。

采用两台水准仪一上一下同时测量。

上面的一台水准仪将临时水准点的高程传递至钢尺上。

下面的一台水准仪将钢尺上的高程传递至施工层上。

6、测量精度主要保证措施:

(1)经纬仪工作状态应满足竖盘竖直,水平度盘水平;望远镜上下转动时,视准轴形成的视准面必须是一个竖直平面。

(2)水准仪工作状态应满足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3)测角:

采用三测回,测角中误差±10秒。

(4)测距:

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5)所有测量计算值均应立表,并应有计算人、复核人签字。

(6)使用全站仪、应进行加常数、乘常数、温差修改值的修正。

(7)测站与后视方向应用控制网点,避免转站而造成积累误差。

(8)在定点测量时,避免垂直角大于45度。

(9)对易产生位移的控制点,使用前应进行校核。

(10)定期对控制点进行校核,避免因季节变化而引起的误差。

五、底板防雷接地工程

1、工程概况

本工程防雷接地将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

利用建筑物承台板内的两根直径不小于16mm的承台板面钢筋。

按平面图示作环形及网格通长焊接,建筑的灌注桩或钢筋混凝土桩内两根直径不小于16mm的主钢筋就近与接地网格或环形接地连接线连接。

接地网格,环形接地连接线及与之相连的桩内引下线共同构成共用接地体。

接地电阻应小于1Ω。

若接地电阻实测不满足要求,则应由引下线的外引线处做人工接地极。

2、施工工艺

接地极、体→防雷引下线及接地板、测试卡→配电室及电井接地干线→避雷网→摇测

3、施工方法

利用筏板基础梁上下4根不小于ø16钢筋通长焊接做接地网,焊接长度和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利用柱内对角2根不小于ø16钢筋做避雷引下线,上与避雷网焊接,下与基础接地网焊接。

引下线与基础梁、上下板筋、做可靠跨焊,外围基础梁形成通长焊接通路,与中间纵横梁处做好可靠跨焊。

在墙外侧距室外地面+0.5m处做测试卡,在室外地坪下1m处用ø12圆钢做好外引接地极,备做人工接地用。

配电室做总等电位端子箱,配电室接地干线不少于2处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电梯位置要从基础接地装置引出扁钢做接地用。

强弱电井采用-40×4镀锌扁铜(钢)作等电位联结。

4、成品保护及安全措施

在钢筋绑扎就位过程中及时配合作业,防止钢筋未调正就焊接,合模后再拆模,造成返工互相影响。

焊接时要控制好焊接电流,防止焊接不牢、虚焊和电流过大烧伤主筋。

严格执行电气技术操作规程、电气安全操作规程、电气岗位责任制、消防制度等。

电工进场进行电气安全、消防教育,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严禁高空抛掷东西。

上班禁止穿拖鞋、高根鞋,现场不许吸烟,不准酒后作业,非电气焊工不准动用电气焊。

电工、电气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使用电气焊开具“用火证”,专人看火,备好灭火工具,并清理干净周围易燃物,戴好防护罩和手套,氧气瓶,乙炔瓶及施工地点三者之间保持10m距离。

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安全员编制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向施工人员交底。

六、底板垫层及防水工程

1、底板垫层施工

(29)为减小基坑无撑暴露时间,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基础底板下垫层主要采用200mm厚C40素砼。

(30)垫层施工紧跟挖土,垫层完成后进行桩基测试、验收,验收合格后立即跟进底板施工。

垫层施工原则为“挖土到设计标高一块,人工平整一块,垫层施工一块”,一般有200㎡范围即可施工垫层,及时让出工作面,使底板施工紧密衔接。

(31)垫层应严格控制标高,基坑内搭设下料铺道,由砼泵车配合送砼至浇灌点,振动器振捣密实。

(32)若施工正值雨季,雨水充沛不易自然蒸发时,可在垫层底面设置纵横向盲沟(200mm×300mm),内填道渣,盲沟避开桩位,能纵横贯通向集水坑(集水井可充分利用结构底板落深处),用潜水泵吸出引到坑外排水沟内。

当垫层施工时,在垫层的表面留设若干50×100的小排水沟,并设置若干集水井,便于垫层表面积水排除以利后续防水施工。

(33)本次垫层较厚,为确保工程桩的小应变测试工作,在垫层混凝土浇捣前可将桩的四周用油毡等材料包裹以作隔离。

2、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施工

详见防水施工方案

3、APP防水卷材施工

详见防水施工方案

(34)

七、底板模板工程

1、后浇带施工

根据设计意图、结构设计及围护设计图纸,本区后浇带分三类:

为补偿混凝土水平方向温度应力或混凝土收缩而设置的温度(收缩)后浇带;为补偿本工程各部分塔楼裙房自重不同而设置的沉降后浇带;为配合本工程各地下分区之间封堵墙而设置的后浇带。

经与设计沟通,本区部分后浇带调整至分区封堵墙位置,本次底板施工至地下连续墙边,底板内预留钢筋接驳器,底板钢筋顶至围护地墙,待后施工的裙房区域施工至底板时再将地墙凿除,随后进行后浇带施工。

底板分块边界利用后浇带,形式如下图所示:

2、底板后浇带

根据设计工况,底板沿塔楼区域外围需设置底板竖向施工缝,板厚范围2200mm、1500mm,尽量避开电梯井及集水井位置。

混凝土浇筑前设置好施工缝措施,若下图所示。

对于后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先期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

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mm~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混凝土应细致振捣密实,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的紧密结合。

3、井道内模

底板内电梯井和集水井坑模采用木模板吊模形式。

由于部分电梯井坑深度较大,井道模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整体稳定性,以确保井道砼结构的垂直度,同时应满足后期拆卸方便。

另外底板砼浇捣时为保证井底砼浇捣的密实,必须在井底模板上开设排气孔及振捣孔。

具体详见下图。

深井坑模平面

深井坑模剖面

八、底板钢筋工程

1、钢筋工程概况

(35)本工程底板钢筋总量约5300吨。

(36)底板上部及下部主筋采用40mm、32mm的三级钢;巨型柱范围内底板增加直径的抗冲切竖筋。

(37)底板配筋情况详见下表所示。

部位

钢筋规格

排数

塔楼核心筒

3.7m厚

3.15m厚

底板

塔楼外围

2.8m厚

底板

裙房

1.5m厚

2.2m厚

底板

上部钢筋

双向32

(三级钢)

2~4

中部温度筋

单层双向12@200

(二级钢)

1

下部钢筋

双向40、32

(三级钢)

3

保护层防裂钢筋

Φ4@100

钢筋网

1

核心筒墙体、柱下底板底部局部加密钢筋

双向40

(三级钢)

1~3

墙插筋

32、22、16

(三级钢)

-

柱插筋

32、28、25

22(三级钢)

-

(38)本工程底板保护层厚度:

板底钢筋保护层厚度为100mm,防裂钢筋到板底不小于25mm;板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为40mm。

2、垂直运输机械布置

钢筋垂直运输采用已安装并投入使用的两台ST60/15塔吊。

塔吊平面布置见附图第三阶段场布图。

另外根据现场需求配置一台25t汽车吊配合钢筋下放。

3、钢筋工程施工

(39)钢筋由专业钢筋加工工厂加工,运输至1a区基坑北侧2b区临时堆场临时堆置。

(40)严格按设计施工图和国家规范的标准,由钢筋翻样按图进行分批列单进行加工。

底板直料钢筋全部由工厂加工成型,运至现场;其余部分钢筋采用现场加工。

(41)钢筋加工成型进入现场后根据清单进行整理、分类,按照施工用料计划堆放整齐。

(42)由于本次基坑内底板与相邻区域底板将来是连接为一体的,故底板钢筋(将与裙房钢筋相接的)端部要设机械连接接头(直螺纹),机械接头处采用塑料保护盖保护。

待后续施工时凿去地墙,并剥去保护盖。

(43)底板钢筋层数较多,为确保钢筋绑扎质量、减少返工,对底板钢筋实行分区分层验收,底板底部钢筋验收通过,方可绑扎上部钢筋。

(44)为确保墙柱竖向主筋位置正确,首先在垫层面就要弹出墙身线,板面钢筋绑扎固定后,将轴线和墙身线投测到板面钢筋上,然后以此为依据绑扎墙身主筋。

(45)由于钢筋层数太多,为方便砼振捣,同向布置的钢筋应上下对齐。

(46)钢筋遇钢格构柱时,应尽量穿过去;如无法穿过,需同设计协商加以解决。

(47)在钢筋绑扎或焊接过程中如发现钢筋与埋件或其他设施相碰时,应会同有关人员研究处理,不得任意弯、割、拆、移。

(48)钢筋在运输和存放时,不得损坏包装和标志,并应按牌号、规格、炉批分别堆放。

室外堆放时,应采用避免钢筋锈蚀的措施。

(49)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停止使用该批钢筋,并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50)钢筋的表面应清洁、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应在加工前清除干净。

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钢筋除锈后如有严重的表面缺陷,应重新检验该批钢筋的力学性能及其他相关性能指标。

(51)钢筋加工宜在常温状态下进行,加工过程中不应加热钢筋。

钢筋弯折应一次完成,不得反复弯折。

(52)钢筋连接方式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选用。

(53)当钢筋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等的有关规定。

(54)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公称直径的10倍。

(55)钢筋机械连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的有关规定。

机械连接接头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受力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且不得小于15mm;接头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

(56)钢筋焊接连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有关规定。

(57)当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相互错开。

每层柱第一个钢筋接头位置距楼地面高度不宜小于500mm、柱高的1/6及柱截面长边(或直径)的较大值;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梁端1/3跨度范围内。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应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应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应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58)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在受拉区不宜超过50%,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连接处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受压接头可不受限制;

B、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超过50%。

C、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超过50%。

(59)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s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小于50%。

当确有必要增大面积百分率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

(60)钢筋绑扎的细部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A、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在接头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B、板上部钢筋网的交叉点应全部扎牢,底部钢筋网除边缘部分外可间隔交错扎牢;

(61)底板钢筋安装应采用槽钢支架固定。

3.7m、3.15m、2.8m厚底板均采用#8号槽钢制作固定支架;2.2m、1.5m厚底板均采用#6.3号槽钢制作固定支架。

固定支架立柱底部应有可靠地固定位置措施。

支承钢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62)钢筋安装过程中,设计未允许的部位禁止焊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