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17863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整理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整理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整理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整理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整理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最新整理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最新整理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最新整理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最新整理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最新整理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最新整理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整理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

《最新整理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整理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整理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docx

最新整理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

最新整理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全册)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3单元)

一单元:

升和亳升

1,两个杯子装满水,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

2,测量液体的多少可以用(量筒)或(量杯).

3,计量液体的单位是(升)或(毫升).一瓶墨水大约50毫升。

4,两瓶冰红茶相当于1升,一节小拇指的大小相当于1毫升。

5,1升=1000毫升1L=1000mL会换算单位如:

1068mL=1L+68mL

二单元:

除法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先从最(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等于除数,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商是(一位数)。

2,计算357÷49,可把49看作(50)来试商,像这样,当除数个位上的数字是5、6、7、8、9时可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这叫(五入)法试商。

3,计算531÷61,可把61看作(60)来试商,像这样,当除数个位上的数字是1、2、3、4时可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这叫(四舍)法试商。

4,有时四舍法把除数看(小)了,商可能会偏(大)需再调商;

有时五入法把除数看(大)了,商可能会偏(小)需再调商。

5,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6,长方形周长=(长+宽)×2正方形周长=边长×4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周长的单位和长度单位一致,如(米、分米、厘米、千米)等;

 面积的单位是长度的平方,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千米)

7,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求: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8,各种应用题要多多训练,如租船、装车、求平均数、行程、生产等问题。

三单元:

线和角

1、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

直线:

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

读作:

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

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

读作:

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

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

读作:

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2、画直线。

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3、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4、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

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

如:

直线长4厘米。

是错误的。

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1、角的概念。

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认识平角、周角。

平角:

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

周角:

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3、角的分类:

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大于180度小于270度叫做优角(此为补充内容);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角的分类: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注意:

钝角是大于90度又小于180度的角。

4、动手画平角、周角。

1、认识度。

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2、认识量角器。

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

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3、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

“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4、看角的度数时要注意是看外刻度还是内刻度。

角的开口向左看外刻度线,角的开口向右看内刻度线。

1、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重合),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个点(一看),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2、会用量角器画任意角,会用三角尺画特殊度数的角。

如30度、45度、90度、60度、15度、75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

习题:

1、与曲线折线不同,线段、射线、直线都是直直的。

而线段有(两个)端点,有一定长度能(测量)。

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任意两点只能画

(一)条直线。

2、为什么两个钉子就能固定木板?

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为什么从A到B小狗要走直线?

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距离: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3、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构成。

4、要准确知道两个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来测量,计量角的单位是“度”,用符号“。

”来表示。

把平角平均分成180份,每份就是1度。

5、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的符号用(“∠”)表示。

6、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

用符号“°”表示。

7、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

8、1平角=

(2)直角1周角=

(2)平角=(4)直角

9、钟表每一小时是(30°),比如2小时的夹角就是(60°)。

10、三角形内角之和是(180°),四边形内角之和是(360°)。

∠1和∠2如果在同一条线的同一侧上,就是两角成平角,∠1+∠2=180°。

11、.角的两条边是(射线),一条直线上有(无数)个点,同时经过两点,可以画出

(1)条直线。

12、直线和射线的长度是(不可以度量的),小明画了一条长为20CM长的(线段)。

13、角的大小关系:

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或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4、一块三角板上,直角有

(1)个,锐角有

(2)个。

15、锐角的2倍可能是(锐角,直角,钝角)。

把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角是锐角,另一个一定是(钝角)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4-6单元)

 

四单元:

计算器

1,我国较早使用,至今仍使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盘),用算盘来计算称为(珠算)

2,算盘上每一档(或叫杆)代表一个(数位),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

(1),用空档表示(0)。

3,用计算器可进行(加、减、乘、除)运算非常简便。

计算器上有显示屏和数字键,ON是开机键,OFF是关闭键,CE(或C)是清除键。

五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1,熟记数位表,(各数位都有“位”字。

)个级四位,万级四位,亿级四位。

2、熟记记数单位(各单位没有“位”字)

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级

……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计数单位

……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5、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

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6、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7、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多位数的改写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求近似数

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近似数。

1、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

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

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

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3、了解生活中用数字来对事物进行编号,如学号、身份证号、住宅号等。

六单元:

垂线和平行线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

平行和相交。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也可以说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成4个基本角,有一个交点。

垂直时的交点叫垂足。

4,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互相垂直:

就是直线OA垂直于直线OB,直线OB垂直于直线OA)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明了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必须相交,相交还要成直角。

5,垂线公理:

点到直线间垂直线段最短。

6,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7,工人一般用(角尺)在工件上画垂线,我们通常用(三角板)来画垂线。

8,平行公理:

平行线间所有的垂直线段都相等。

平行线的画法:

(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补充知识点:

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如:

AB∥CD。

垂线的画法:

(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注意,要让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给定的点重合。

(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注意,画图时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画线。

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必须通过给定的这个点。

补充知识点:

1、会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系。

如:

OA⊥OB。

2、明确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7-8单元)

七单元:

倍数和因数

1、像0、1、2、3、4、5这样一个一个的数,都是自然数。

(分数、小数不是)

2、自然数可分两种:

奇数和偶数。

单数又叫做奇数,双数又叫做偶数。

3、0是最小的自然数,也是最小的偶数。

4、整数÷整数=整数(0不能做除数),叫整除。

如:

12÷3=4,那么12叫3或4的倍数,3和4都叫12的因数。

5、一个数最小倍数是他本身,而最大倍数找不到。

如12的倍数有:

12、24、36……

一个数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他本身。

如12的因数:

1、2、3、4、6、12

6、2倍数特征:

个位上是0、2、4、6、8。

(偶数)2的倍数一定是偶数,而偶数不一定都是2的倍数,因为偶数中0就不是2的倍数。

7、5倍数特征:

个位上是0或5。

(个位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8、3倍数特征:

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一定也是3的倍数。

9、质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合数:

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10、1只有他本身一个因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质数有(两个)因数,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

11、任何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

把一个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

12、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10以内最大质数是7,最大合数是9。

是质数的偶数只有2,是奇数的合数有很多,如9、15、21、25……

13、100以内质数: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八单元:

统计

1,做统计时,首先要收集和整理数据,然后再制成(统计图)或(统计表)。

2,求平均数时,一定要用:

真正的总数÷总数量=平均数。

3,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最多的那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4,在给出的一组数据中,进行分段处理时,可做记号数或多数几次。

熟记数量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路程÷时间=速度总价÷数量=单价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路程÷速度=时间总价÷单价=数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一个因数乘以另一个因数等于积,积除以一个因数等于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有余数的除法)验算: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注: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