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1279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docx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

高中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

地理2

一、人口

1、人口增长模式

(1)知道人口增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人口增长的阶段对比

阶段

原始低增长阶(A)

加速增长阶段(B)

增长减缓阶段(C)

低速增长阶段(D)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

“高低高”模式

“过渡”模式

“低低低”模式

 

出生率

较高

开始下降,较低

进一步下降,低

死亡率

迅速下降,较低

继续下降,低

自然增长率

低,波动大

提高,高

逐渐降低

人口增长

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

急剧增长

开始减缓

零增长或负增长

社会发展阶段

农业社会

工业化初期

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前后,发展中国家目前

欧洲发达国家现在

典型地区

热带原始森林深处的土著居民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部分发展中国家

德国、英国、法国等国

人口年龄

结构图

 

ABC

人口增长

模式

 

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

 

(因人口总数和国情而异)

2、人口迁移

⑴结合实例,说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人口迁移:

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入或迁出,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人类早期的人口迁移

时期

迁移原因

原始社会

追逐生活资料

农业社会

土地开垦的吸引或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

15-19世纪的世界人口迁移

迁移原因

流向

①地理大发现结束了“旧大陆”和“新大陆”长期隔绝的局面

②新航线的开辟,便捷了新旧大陆之间的联系

③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

①欧洲人(西、葡、英、法、荷等国)移往美洲、大洋洲

②欧洲殖民者贩卖黑奴到美洲

 

二战后的人口迁移

 

迁移原因

具体表现

政治原因

①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分国界,人口相互迁移

②印巴分治,形成亚洲最大的一次国际人口迁移

③取得独立的非洲国家,原殖民者被遣返回国

经济原因

欧洲、北美、中东成为人口主要迁入地

新兴城市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美国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新兴工业城市转移

举例:

“我国80年代中后期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20世纪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形成了一种特殊大人口流动——“民工流”

 

注意: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要考虑到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两个因素。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⑴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环境承载力:

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也就是能够承受的人口数量的极限,是一个警戒值。

人口合理容量:

指地球以及它的各个部分对人口的合理负载能力,是一个理想值。

比如: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研究估算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是16亿人,而人口合理容量是8-9亿人。

二、城市

1、城市空间结构

⑴结合实例,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功能区:

城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城市三大功能区的比较

城市功能区

分布特点

商业区

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工业区

城市外围,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住宅区

分布面积最广,高级与低级住宅区有背向发展的趋势

⑵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1历史原因:

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

例如北京市中心城区成为行政区。

另一方面,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经济原因:

一方面城市各地的地租不同(主要受地理位置和交通通达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商业、工业和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也不同(商业用地大于住宅用地大于工业用地)。

 

图2-3城市土地利用与付租能力

读上图(城市土地利用与付租能力示意图)

字母

距离

地租

功能区

对应地租线

成因

A

最高

商业区

 与市中心的距离对商业影响大,地租变化大

B

中等

中等

住宅区

较平缓

 与市中心的距离对住宅影响较小,地租变化较小

C

较低

工业区

最平缓

 与市中心的距离对工业影响最小

③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注意:

1.不同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

城市中面积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区。

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市场最优)、交通干线两侧(交通最优)。

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和交通便利的地带,(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环境)。

2.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要处理好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关系。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受经济(主要因素,城市各类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不同产生经济区位差异)、社会(如旧金山的黑人区、华人街)、历史(如北京等一些古城的市中心为行政区,上海浦东成为中心商务区)、政策(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2、城市服务功能

⑴知道城市服务功能的含义

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经济增长中心。

城市活动一部分为城市本身服务,另一部分主要是为城市以外的地区服务,这是城市的基本活动,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⑵理解城市规模与其服务功能的关系,比较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注意:

城市等级一般按城市人口来划分。

城市的服务范围没有明确界限,可以相互重叠。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功能越强,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相同级别城市之间相距越远,说明城市等级越高;反之,则相反。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一级中心:

上海,全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

服务范围不久覆盖整个区域,其影响还辐射到全国甚至国外。

二级中心:

南京和杭州,服务范围主要是江苏省及周围省区的部分地区。

三级中心:

苏州、无锡、常州、宁波。

四级中心:

扬州、镇江等城市,服务范围主要局限于是域内大多数城镇和乡村。

3、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⑴结合实例,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化:

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第一产业)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第二第三产业)的过程。

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注意:

1衡量城市化率的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一般经历了三个阶段

缓慢发展阶段(初期):

城市化水平低于30%,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区域经济中第一产业占比重较大。

加速发展阶段(中期):

城市人口和数量增加,用地规模拓展。

在这个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成熟阶段(后期):

城市化水平超过70%,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⑵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①土地被占,耕地减少②地面下沉,水资源短缺,绿地减少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就业困难,秩序混乱⑤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城市化水平高(高于70%),城市化速度趋于缓慢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快,城市中出现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

目前,世界大部分城市人口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过程出现的环境问题:

环境质量下降,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社会秩序混乱。

所以要积极引导和推动合理有序的城市化。

(3)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

控制人口和用地规模、合理规划、加强管理,建立城市新区和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等

4、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⑴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美国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

发展历史不同导致城市景观差异欧洲城市中心多广场和教堂

地域文化北京市中心为皇宫建筑群

与城市统治权力不同导致城市格局不同华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

南北向两轴线及其交会处为城市中心

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

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图2-11中的空白框内,使系统成立(每字母限填一次)

A.秸杆B.牧草C.羊粪D.羊毛、羊肉

E.增加土壤肥力F.调节小麦、绵羊的生产规模

2、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

(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

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

增强因素:

高速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的素质、技术因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是增强竞争力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强有力措施)、环境

减弱因素:

原料、燃料(与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关)、劳动力的数量(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有关)

主导因素的变化:

(钢铁工业为例)燃料——原料—交通—市场

举例:

工业区位选择

①经济效益: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②社会效益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的大发展,到21世纪初我

国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

国防的需要: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重工

业和军事工业。

个人偏好的影响:

大批华侨和海外华人在家乡投资办厂。

工业惯性的影响:

可能由于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政府的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

等,常常可以看到,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这称为工业惯性。

③环境效益:

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2-6)

工业部门

污染类型

区位选择

水泥厂,酿造厂

污染空气

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季风区的垂直郊外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污染水源

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化工厂,炼油厂

污染大气,污染水源

综合以上两条

发电厂,钢铁厂

污染空气,固体废弃物污染

污染空气综合以上的,固体废弃物污染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图2-6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

从工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角度考虑,请将下列工厂的代号填在图2-12中相应的空格中:

①皮革厂②火力发电厂③化工厂④印染厂⑤造纸厂⑥炼油厂⑦钢铁厂⑧电镀厂⑨酿造厂⑩水泥厂

(2)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

世界主要工业区(大区)

著名工业区

形成条件

发展特点

传统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丰富的煤炭;离铁矿区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图2-8)

衰落的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

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综合整治:

①调整工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减少煤炭、钢铁企业数量,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新建技术水平高的电子、石化、汽车等部门的中小企业);②调整工业布局(工业布局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③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科技和教育,开展工业旅游,发展金融服务业);④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⑤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植树造林,营造绿色空间,优化美化环境

新兴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图2-7)

大批廉价劳力;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大批廉价劳动力;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交通运输方便。

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

以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大多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军事订货:

特殊的条件!

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发展特点:

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以中小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

主要工业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生产

资本集中程度

工业分布

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集中布局

 

传统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

矿产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铁和石油资源,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燃料(主导因素);本区地处平原,地势开阔,水资源丰富;

社会经济条件:

区内有发达的水陆运输条件,陆上公路、铁路网密集,临海地区有众多港口,有利于原料燃料和产品的运输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农业基础好;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

新兴工业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位因素:

科技力量雄厚(主导),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优美的环境,国家政策

3、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合理的农业生产,使土地等资源为人类持续利用,并且为我们提供衣食来源。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

不利影响: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

(滥砍乱伐导致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碱化;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产品和土壤污染)

②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不利影响:

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4、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1)结合实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促进生产规模,原材料供应范围和产品销售市场的扩大;加速区域开发,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加强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联系;加强科技和文化交流,保证国家统一和安全。

(2)了解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业、邮政邮电通信、商业贸易

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方式

优点

缺点

备注

铁路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连续性好

占地多、造价高、短途运输成本高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公路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

水路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水文和气象条件影响大

历史最悠久

航空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管道

连续性强、损耗小、安全方便、运量很大

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

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①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水运为主的时代,城市多沿河、沿海分布(例如重庆、宜昌、武汉和南京);公路和铁路运输为主的时代,城市多沿交通干线(铁路或公路)两侧不断地延伸和扩展(如株洲、石家庄、郑州);现代快捷交通(高速公路)运输时代和高速铁路运输时代,城市分布灵活多变。

②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如浙江嘉兴市聚落形态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由团块状沿交通线而扩展成星(放射状)状;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等城市发展缓慢。

(2)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①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的比较

山区因为地势起伏,人口密度小,交通不便(交通运输线路稀少,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所以居民点、商店沿地势低平的公路分布,商业网点密度小,规模小,形式大多是小商店或流动摊点;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人口密度较大,运输的线路较多,运输方式复杂,所以居民点、商店沿交通便捷的公路分布,商业网点密度大,形式大多是商业街、商业小区等固定形式。

②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③对商业中心形成的影响:

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对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如上海、北京等。

④对集镇发展的影响:

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勉县的长林镇,退化为单纯的居民点。

四、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生物物种的减少)两大类。

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其原因是:

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

世界主要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等成因、危害和解决措施(表格略)

(2)结合实例,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①人口压力:

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对物质资料的需求的增长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净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超过了自然资源补给、再生和增殖的周期,加剧了资源的耗竭速度;掠夺式开发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导致恶性循环。

如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

③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传统发展模式只关注经济本身,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甚至损害环境效益以追求经济效益。

先污染后治理,实质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生活质量并不与经济效益成正比。

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2、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

采集渔猎文明时期

崇拜自然

人类与环境保持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环境问题没有威胁人类本身

农业文明时期

改造自然

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工业文明时期

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渐从局部扩展到全球。

20世纪60年代以来

谋求人地协调

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完善,得到公认。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与人地关系的协调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图2-9)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图2-15是“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图中A代表系统,B代表

系统,C代表系统,

D代表

 

注意: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内涵概括为:

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2)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①转变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

②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③实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④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效率;⑤参加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

(补充说明:

循环经济在工业中的表现形式是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

循环经济在农业中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

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良性发展。

例如,北京留民营村是“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所采取主要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开展综合循环利用;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中国面临的严峻现实:

1庞大的人口压力(最主要)

2人均资源短缺:

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环境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④经济发展水平低但发展快:

生产方式落后、利用率低消费方式不合理,用量增长过快

(2)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公众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和管理者;应积极接受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如工厂清洁生产、社会公众选购带环境标志产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减少过度包装、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自备篮子购物、倡导简朴生活、拒食野生动物、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节水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