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创伤急救演练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3462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型创伤急救演练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型创伤急救演练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型创伤急救演练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型创伤急救演练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型创伤急救演练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大型创伤急救演练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大型创伤急救演练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大型创伤急救演练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大型创伤急救演练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大型创伤急救演练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型创伤急救演练方案.docx

《大型创伤急救演练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创伤急救演练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型创伤急救演练方案.docx

大型创伤急救演练方案

2014年承德市第六医院创伤急救演练方案

为了促进医务人员在大型创伤事件中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治能力,保障大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伤病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有效控制事件,减少危害和影响。

我院进行此次模拟大型车祸创伤事故救治拉动演练,特制定如下演练方案:

一、组织领导:

1.指挥组:

总指挥:

陈少英

副总指挥:

王庆明、侯玮、刘立新、张九雨

成员:

应急办、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

主要工作:

领导演练工作,下达演练指示,协调演练工作,组织演练物资,确定演练人员,解决演练中的有关问题。

2.现场急救组:

由急诊科、120车队组成

主要工作:

实施演练计划,做好各项车辆和急救器材准备工作,进行现场急救演练。

3.通讯调度组:

由办公室、后勤、保卫负责

主要工作:

负责通讯、调度、医院告知、安全保障、模拟现场构建、录像摄影工作。

4.场地准备:

院内门诊楼下设计成事故现场

5.技术评估:

刘立新、张九雨、任民强、李玉勤、赵艳红

二、演练的方法

(一)演练时间:

2014年8月16日15:

00

(二)演练重点:

1、救护车是否及时到达,车辆及人员配备是否充足,是否符合救护要求。

急救人员对伤员进行分检、救治操作是否规范、熟练、有序。

2、救护人员是否能及时准确掌握现场情况,做好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工作,分工明确,使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

3、观察到达现场的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是否确定现场安全,是否迅速将伤员转送出危险区,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红、黄、蓝(绿)、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作出标识。

4、是否及时对已经检伤分类待送的伤病员进行复检。

对有活动性大出血或转运途中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者,是否就地先予抢救、治疗,做必要的处理后再进行监护下转运。

5、在转运过程中是否做到科学搬运,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6、院内部分主要看伤员到达医院后绿色救护通道是否畅通,如何进行检查处理,如何进一步明确诊断;院内会诊是否及时,各辅助科室配合是否及时、到位;对危重病员抢救设施是否到位,救护程序是否及时、有效、规范。

7、看各个环节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措施是否到位(含手卫生等)。

8、医疗文件书写是否规范(含病历、检查单开具、处方书写等)。

9、医院在接到突发公共事件的报告后,在迅速开展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同时,是否立即将人员伤亡、抢救等情况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三)演练内容

(1)8月16日15:

00急诊科接“120”电话(医务科白杰模拟高速交警打入120求助电话电话):

在承唐高速公路承德方向北大山隧道838段发生两辆小型汽车相撞后,导致一中巴客车追尾的重大交通事故,要求救助。

急诊科立即电话通知院总值班;科主任、护士长迅速组织科内全体人员到岗,并划分红、黄、绿三色病区;院总值班立即启动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电话通知医务科,组织急救队人员集合,救护车立即前往出事地点,并通知急诊开通绿色通道,做好接诊病人的准备工作及院内会诊准备(外科、麻醉科、药械科、后勤、保卫及必须的物品如纸质绿色通道检查单、处方等);同时上报主管院长和院长。

(2)救护车在5分钟内出发。

途中联系报警人确定出诊地点及伤者情况,获知共15人受伤,有2名死亡;4名重伤;6名轻伤;3名无伤,但精神高度紧张。

立即电话通知医院请求再派车辆人员支援。

15:

10赶到现场,配备必需的医疗急救设备及药品。

救护车司机确定现场安全:

现场用警示标志。

医护人员立即对受伤人员搬离危险区并进行检伤分类,配带标识(腕带)。

根据检伤结果,按院前急救原则,安排工作。

(3)第二辆救护车在15:

15前赶到现场,配备足够的人员及急救设备、药品。

对已经检伤分类待送的伤病员进行复检并参与抢救。

对抢救、治疗后的伤者进行监护下转运。

(4)急诊科主任随第三辆救护车到达现场指挥现场抢救工作。

(5)护理部指定专人负责到药房取药(纸质手写处方);药房要有专人负责审核并配发药物。

(6)在转运中,医护人员必须在救护车内密切观察伤病员病情变化,并确保治疗持续进行。

转运中及时与医院联系,确保危重患者足够的血液供应及到达后可直接转送至手术室或相应科室。

(7)在转运过程中要科学搬运,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8)急诊科安排两名护士做好到院患者分诊和登记工作(按腕带标识进入相应的区域)。

(9)救护车到达医院后,院前、院内救护人员进行交接,院内医护人员应熟练地救护病人(重伤人员必须保证一医一护),各种处置手段要确保及时、有效。

确保到各科室的通道畅通。

(10)在迅速开展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同时,立即将人员伤亡、抢救等情况报告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或卫生行政部门。

(11)3小时后河北省电视台记者到达医院,王庆明书记发布抢救结果:

2014年8月?

日下午,15:

00急诊科接“120”电话:

在承唐高速公路承德方向北大山隧道838段发生两辆小型汽车相撞后,导致一中巴客车追尾的重大交通事故,共造成15人伤亡事件。

其中2人死亡,已移交殡仪馆处理;4例重伤伤员,三例接受手术,手术成功已入住ICU;6例轻伤已办理住院手续;3例(无伤)人员正在休息室接受心理调节。

三、督查评估要点

1、应急反应能力情况

⑴救治指挥小组、治疗技术小组等组织领导是否落实,调度是否畅通。

⑵救护是否及时。

⑶医务人员是否在岗在位,各项应急准备是否落实。

2、救治能力情况

⑴治疗小组、驾乘等人员掌握防护、诊断、救治等知识情况。

⑵救护人员及医院医护人员操作熟练程度。

3、药械储备、运转情况

⑴诊治仪器:

除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简易呼吸球囊,供氧装置等。

⑵药品:

扩容升压药、止血药、脱水药、等及相关的药品(18种抢救药物)。

⑶救护车:

有急救药品、器械等。

备注:

1、8月12日15:

00在会议室召开一次有关方面人员参加讨论会,进行拉练部署(医务科)。

2、8月14日下班前各项准备工作都要及时到位(焦海云、肖雪艳)。

3、8月15日15:

00进行一次拉动试演,结束时进行讲评(刘立新副院长)。

4、8月16日15:

00进行正式拉动(陈少英院长)。

4、8月16日17:

00在四楼小会议室对演练的有关情况进行总结讲评(陈少英院长)。

 

急救创伤演练模拟场景

2014年8月**日15:

00承唐高速公路承德方向北大山隧道838段发生两辆小型汽车相撞后,导致一中巴客车追尾的重大交通事故,一小车司机和中吧客车司机当场死亡,另外4人重伤。

伤员伤情模拟如下:

一、重伤伤员:

1、男性,年龄不详,重度脑挫裂伤、昏迷。

院前急救:

①保持气道通畅,吸氧,避免低氧血症。

②建立静脉通道,避免低血压。

③予以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④颈椎固定。

急诊检查:

①体检和神经系统检查。

②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③血氧饱和度,必要时查血气。

④心电图。

⑤颈椎、头颅CT。

急诊治疗:

①早期神经外科会诊。

②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神经系统功能,若有神经功能恶化,及时复查头颅CT。

③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

④吸氧,避免低氧血症。

⑤维持血压正常或略偏高。

⑥降低颅内压,头高15~30°、甘露醇、速尿、轻度过度通气(PCO2维持在25~35mmHg)。

⑦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

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⑨对症降温、镇静。

2、男性,30岁,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右小腿皮肤裂伤

院前急救:

①首先应注意检验是否有合并损伤、休克等情况,如有要有干预措施;②实施简易的固定:

包括固定的方法、如应用夹板应固定达到的范围(夹板长度应超过受伤点上下关节);③转运。

急诊检查:

①注意生命体征。

②血常规检查。

③左胫腓骨正侧位DR检查。

④评价末梢血管搏动,感觉与运动功能。

急诊治疗:

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血管神经探查术。

 

(小腿外伤)

 

(小腿外伤)

3、男性、42岁、肋骨骨折(连枷胸、可拓展损伤范围)。

3.1保持呼吸道通畅:

肋骨开放性损伤要立即包扎封闭胸部,清除呼吸道的血液和粘液,必要时在条件许可下进行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术。

多根肋骨骨折有明显的胸壁反常呼吸运动时,用厚敷料或急救包压在伤处,外加胶布绷带固定。

为安全送医院可保留穿刺针头,用止血钳固定于胸壁上,并在针头上连接引流管,持续排气。

3.2补充血容量:

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以保证快速输液补充循环血容量,纠正休克,采用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外周静脉如大隐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和颈外静脉,尽量穿刺下肢静脉,减少胸腔内出血速度,必要时建立深静脉通道。

 

3.3气胸血胸的处理:

如有血气胸立即行胸腔引流或胸腔穿刺术,吸出积气积血,抽吸血量一次不超过1000ml,以减轻对肺及纵隔的压迫。

张力性气胸可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插入无菌12号针头,直接放出气体,暂时减轻胸腔内张力,争取抢救时间。

 

3.4止血包扎骨折固定: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裤,必要时可用剪刀剪掉衣裤以便检查伤情,然后用纱布对伤口包扎处理。

结合现有的医疗器材将骨折的两段肋骨做固定处理,防止伤者移动出现移位。

 

3.5转送要点:

保持适宜的体位,密切监测循环征象,胸部伤送医院急救时应采取半坐体位,有休克情况者采取中凹卧位,切不可头低脚高。

 

(连枷胸平片)

 

4、女性,38,腹壁贯通伤合并肠管脱出。

开放性损伤腹部创口用干净敷料包扎,伤口较大经常伴有肠管脱出,传统的院前急救处理原则是:

不还纳脱出的肠管,以免加重腹腔污染。

通常采用的简单方法是,将一个足够大的碗扣在脱出的肠管上,再用绷带将碗固定,以便后送。

如因腹壁伤口较小,脱出的肠管发生嵌顿,有绞窄倾向是,仍应将脱出的肠管暂时还纳腹内,解除血运障碍,以免缺血坏死。

 

(肠管脱出)

 

二、死亡人员:

(1)、男性,年龄不详,死亡。

(2)、女性,年龄不详,死亡。

院前急救:

判断意识及大动脉有无搏动,如丧失,马上进行CPR,请助手准备简易呼吸球囊及除颤仪,除颤仪准备好后马上进行除颤,除颤完毕后行5个循环CPR后再次判断,仍无大动脉搏动,准备心电图机作心电图,心电图显示等电线,宣布临床死亡(有家属请家属签字,无家属报告公安部门,请公安部门人员签字)。

通知殡仪馆运尸。

三、轻伤人员:

6名伤员均为轻伤:

头、面、四肢擦皮伤(四女二男)

佩戴黄色腕带,进入黄色病区,进行必要的处置。

四、无伤人员;

3名因惊骇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无伤(二女一男)

佩戴绿色腕带,进入绿色病区,进行精神抚慰和人文关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