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3676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

《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融学本科论文 精品.docx

金融学本科论文精品

本科生毕业论文

金融经济周期与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经济周期与银行信贷之间的关系,通过解释经典的经济周期理论,例如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理性预期学派的周期波动理论以及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解释商业银行具有亲周期性的基本原因,试图说明经济周期对银行信贷经营的战略目标、资源配置以及经营结果产生的影响。

通过说明银行内部评级以及评级机构外部评级方中存在的问题和剂量模型上的缺陷加重了商业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

其后,分别提出了在经济上行期间与下行期间存在的潜在风险,如信贷结构不合理、经济衰退会致使利率风险扩大,在经济不景气时,发生不良贷款的可能性会加大。

分别就这几点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最后利用上世纪90年代不良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线性回归方程式,说明在经济增长时期过度的信贷投放将会导致在经济不景气时不良贷款的高发,证实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顺周期性,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周期;顺周期性;信用风险

 

FINANCIALECONOMICCYCLEAND

CREDITRISKMANAGEMENTOFCOMMERCIALBANKS

 

Abstract

Firstlythispaperanalyze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financialandeconomiccyclesandbankcreditmanagement.Byinterpretingtheclassicaltheoriesofeconomiccycles,forexampleKeynesianeconomiccycletheory,economiccycletheoryofrationalexpectationschoolandRealBusinessCycleTheory,trytoexplaintheunderlyingcausesofthepro-cyclicalincommercialbanks.Trytoexplaintheimpactionofstrategicobjectives,allocationofresourceandoperatingresultsintheeconomiccycleoncommercialbankcreditoperations.

Then,riseupthepotentialrisksduringtheperiodofexistenceandthedownlinkrespectively,Suchasunreasonablecreditstructure,scale-upoftheinterestrateriskineconomicdepression,theincreasingprobabilityofnon-performingloanswheneconomicdownturn,proposedcreditriskmanagementstrategyrespectively.

Finallyusethedateoflastcentury90’sChinesecommercialbanksNPLratiotodoempiricalanalysis,obtainedtherelatedlinearregressionequation.Illustratetheexcessivecreditinperiodofeconomicgrowthwouldleadtothehighnon-performingloansineconomicdownturn.Confirmedthatthecommercialbank’screditriskpro-cyclical.Thusputforwardmeasuresandsuggestions.

Keywords:

EconomicCycle,Pro-cyclical,CreditRisk

目录

引言1

一、经济周期与银行信贷之间的关联分析2

(一)经济周期概述2

1.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古典)2

2.理性预期学派的周期波动理论3

3.真实经济周期理论3

4.经济金融周期理论4

(二)经济周期波动与银行信贷的关系4

1.商业银行的亲周期性4

2.经济周期波动对银行信贷经营的影响5

3.现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的缺陷7

二、经济周期中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10

(一)上行经济周期中所存在的潜在风险10

(二)下行经济周期中所存在的风险10

1.信贷结构不合理现象10

2.经济衰退致使利率风险扩大11

3.不良贷款在经济不景气时的上升风险加大11

三、经济周期中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研究12

(一)上行经济周期中的信用风险管理策略12

(二)下行经济周期中的信用风险管理策略12

1.针对信贷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提出的风险管理策略12

2.针对经济衰退致使利率风险扩大的管理政策13

3.针对不良贷款在经济不景气时的上升风险加大的管理策略13

(三)实证分析13

四、结论16

参考文献18

致谢19

声明及论文使用的授权20

引言

始于2007年下半年度的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经快3年时间了,这期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或多或少的收到了波及,世界经济也因此进入了下行阶段。

这场全球性的危机让人们开始把目光聚焦于这场危机的发源点:

美国的房屋抵押贷款,也让信用风险,这个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和挑战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本文首先描述相关的经济周期理论及其特点,提出金融经济周期与商业银行信用管理之间是一个互为反馈的过程,提出商业银行亲周期性的内在与外在原因,解释经济周期是通过何种渠道影响银行信用贷款,改变信贷战略目标、资源配置以及经营结果的。

并对现有商业银行内部以及各大评级机构所使用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缺陷所在,进行评述。

再分别就经济上行期间和下行期间可能会对商业银行信贷产业产生风险的现象进行阐述,并分析应该通过哪些策略来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如何通过管理规避银行信用风险,加固金融业的稳定性。

通过实证对以上结论进行论证。

最后,归纳总结,根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最终结论。

一、经济周期与银行信贷之间的关联分析

(一)经济周期概述

经济周期现象自1825年在英国第一次爆发以来,已经成为了经济领域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之一。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1.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古典)

1936年现代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

他认为,经济发展必然会出现一种始向上,继向下,再重新向上的周期性运动,并具有明显的规则性,即经济周期。

在繁荣、恐慌、萧条、复苏四阶段中,“繁荣”和“恐慌”是经济周期中两个最重要的阶段。

以投资分析为中心,以分析投资变动的原因来探讨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所以,就把经济周期理论作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动态化。

因而凯恩斯的经济周期理论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国民收入的水平取决于总需求,因而引起国民收入波动的主要原因仍然在于总需求。

第二、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是以投资分析为中心的,以分析投资变动的原因来探讨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从现代经济学对消费的经验成果来看,消费在长期中是相当稳定的。

消费中的短期变动,尤其是耐用品的消费变动,对经济周期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主要原因。

政府支出是一种认为控制的因素,净出口所占的比例很小。

这样,经济周期的原因就在于投资的变动。

也就是说,经济周期形成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投资的变动。

第三、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都是凯恩斯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出发的,但分析的方法与角度不同。

2.理性预期学派的周期波动理论

理性预期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它是从货币主义学派中分化出来的。

理性预期学派的先驱者穆斯在《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中首先提出了理性预期的概念。

他说“由于预期是对未来事件有根据的预测,所以它们与有关的经济理论的预测本质上是一样的。

我们把这种预期叫做理性预期。

”在预期和现实相互关系的视野内,理性预期和其他预期观点的突出区别在于,理性预期的重点是预期和现实行为结果的一致性。

由于经济行为是人的理性行为,每个人都将有效地利用他获取的信息来谋取效用最大化,因此,卢卡斯认为,建立包含人们主观概率分布与支配系统的真实客观概率分布一致性的模型是可能的。

这意味着理性预期假说和经济行为者主观概率分布等于系统的客观概率分布命题的等价性。

卢卡斯在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早期经济周期理论,即“均衡经济周期理论”。

他试图将经济周期理论与经济均衡分析的基本理论协调起来也就是说经济的周期波动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个体行为和市场连续出清的价格机制并不矛盾。

这里的关键在于,他用“理性预期”代替了弗里德曼的“适应性预期”。

因为适应性预期意味着经济主体对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而采取的资产组合调整存在系统的误差和较长的滞后效应理性预期假说则是经济主体根据已知的信息所做出的最优预期,并且隐含地认为,预期误差本质上是随机的。

3.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真实经济周期认为,经济周期源于经济体系之外的一些真实因素的冲击,这种冲击称为“外部冲击”。

外部冲击分为引起总供给变动的“供给冲击”和引起总需求变动的“需求冲击”。

这两种冲击又有引起有利作用、刺激经济繁荣的“正冲击”(或称“有利冲击”)以及引起不利作用、导致经济衰退的“负冲击”(或称“不利冲击”)。

引起这种冲击的是一些实实在在的真实因素,市场经济无法预测这些因素的变动与出现,也无法自发地迅速作出反应,故而经济中发生周期性波动。

其核心思想是:

导致经济周期的根源主要是以技术冲击为代表的真实因素,经济波动是理性预期经济主体对技术冲击所引起的变动做出最佳反应来调整劳动供给和消费的帕累托最优调整结果,经济周期的任何时期都处于均衡经济状态,政府没有必要干预经济,而且干预反而会造成人们福利水平的降低。

4.经济金融周期理论

本文涉及的金融经济周期理论是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主流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在金融管制日渐放松、全球金融市场融合、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背景下,资金的高流动性使得经济周期的运行特征被改变。

在内部冲击下,金融活动形成了持续性波动性和周期性变化,对经济周期本身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由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和金融市场缺陷导致金融摩擦,经由“银行信贷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两个最重要的金融经济周期传导机制,金融冲击被放大,形成“金融加速器”效应,从而导致了经济出现确定性的剧烈波动。

而经济周期理论的成因主要被归结于四类:

纯货币理论、投资过度理论、消费不足理论以及心理理论。

纯货币理论的重点在于货币供给量及其流通速度,认为是银行的膨胀和紧缩通过影响货币的供应量和流通速度导致了实体经济的波动;投资过度理论认为是由于投资的增加导致了资本品的快速发展,从而导致经济进入繁荣期,然后资本品的过度生产致使经济加速进入萧条阶段,从而形成周期;消费不足理论的重点在于国民的过度储蓄使消费品的供给大于需求,消费品需求不足带动了资本品的需求不足,从而使得经济出现生产过剩导致危机;心理理论认为经济的波动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当预期乐观时人们便会增加投资,经济开始繁荣,而当预期是悲观的时候,人们的投资便会减少,经济进入萧条时期。

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周期的产生有着它多元性与复杂性的特点。

(二)经济周期波动与银行信贷的关系

1.商业银行的亲周期性

商业银行的亲周期性又被称为顺周期性,即信贷周期和宏观经济周期具有同步性,随宏观经济的波动而波动。

在宏观经济处于繁荣期时,贷款人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乐观,银行对经济预期良好,信贷质量会有明显的提高,规模也得以显著扩张。

反之在宏观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时,借款人的自身财务水平下滑,而银行的贷款门槛提高,政策趋于保守,信贷规模亦会同步缩小。

不完全资本市场理论解释了银行信贷的亲周期特点,“银行信贷行为受制于信息不对称,而信息不对称程度在经济萧条期较高、在经济繁荣期较低,故银行倾向于再经济景气时增加贷款总量,在经济衰退时压缩信贷总量”。

滑静等在2007年通过建立多元GARCH模型,用GDP增长率来衡量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商业银行贷款余额年增长率来衡量信贷规模进行拟合,分析了我国信贷周期和经济周期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贷款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两者均受到上一期自身的波动带来的影响,且受到各自前期波动的交叉性影响,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同时,由于中国的政府能够对经济进行干预,做出宏观的导向,中国的信贷放量与政府的行为周期亦具有同步性。

而在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率由于次贷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而有所下降,贷款增长率与固定资产增长率却逆势上扬,其中一大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促使银行逆周期放量贷款,通过大量贷款进行固定资产、民生工程的建设,为中国经济创造一个上升通道,避免经济整体下滑(见图1)。

图12000—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和贷款增长率图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2.经济周期波动对银行信贷经营的影响

银行的信贷与经济周期波动是一个互为反馈的过程。

所谓信贷,就是银行通过牺牲资产的流动性,将其出借给宏观经济中的客户,即微观个体而获利的过程,因而信贷的经营与宏观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

(1)经济周期如何影响信贷战略目标

银行信贷的特点是经营风险,因为具有较高的风险度,所以要求在经营中必须保持谨慎的态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当处于宏观经济景气时期,银行的流动性充足,可以满足大量的资金信贷需求,因而银行往往在此时对风险的估计不足,过于乐观,贷款投放过度,使得一部分资金被低水平,高风险的劣质微观经济个体获得。

当宏观经济不景气时,流动性开始呈现不足,那些劣质微观个体的信贷风险被不断的暴露出来,贷款损失率上升,继而导致银行对未来的预期过于悲观,产生惜贷的心理,制定的战略目标过于保守,甚至可能实施过度紧缩贷款投放,使得一些正常企业风险较低、能够获利的项目也得不到贷款,减少了经济复苏所需要的信贷供应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经济周期如何影响信贷资源配置

经济周期影响信贷投放总量。

经济上行时期,贷款个体的自身财务水平均能够得到大幅的提升,违约率处于低位,担保抵押物的价值会随经济周期的波动呈现正向变动,使得贷款者足够的还款来源以及抵押财产,银行愿意放贷的总量也相应的得以提升。

与此相反,银行在经济下行时期,因为违约率的提高,担保物品价值显著降低以及贷款者本身资金来源的不稳定,使得贷款的投放总量会收缩很大一部分。

但2009年及2010年一季度的信贷投放总量不降反升的原因在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来缓解经济周期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求银行放大贷款量,以鼓励经济个体投资。

经济周期影响信贷结构。

在经济周期的上行期间,周期性企业的业绩往往要好于非周期性企业,相应的,银行也倾向于将贷款发放给周期性企业,因而,周期性企业在银行发放的贷款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反之,在下行期间内,周期性企业受到经济周期下滑的影响,此时业绩反倒不如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的非周期性行业企业,此时,这类企业会占较大比例的银行贷款。

经济周期影响信贷客户结构。

由于中国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对于大型企业相对较高,在经济景气时期,中小企业也在上升期间内,违约的概率较低,银行发放给中小企业的实际收益率要高于普通大型企业,因此,银行会更倾向于向其发放贷款。

然而,一旦经济开始回落,风险扩大,中小企业的违约率也往往随之增大,这时,银行便会倾向于将贷款发放给呈现出较强抗风险能力的大型企业以规避贷款损失的风险。

经济周期影响信贷产品的结构。

在经济繁荣阶段,企业对于投资的兴趣会相对旺盛,对于长期大额的贷款需求增多,而银行也因为预期乐观,倾向于发放长期贷款。

在经济萧条期,银行对未来的预期本身不乐观,企业也不倾向于做长期的贷款,因而往往会发行短期流动性的贷款或者融资类产品。

(3)经济周期如何影响信贷经营结果

从上两节中可以看出,在经济景气时期,银行发放贷款的对象主要是周期性企业以及中小型企业且贷款的期限普遍较长,一旦经济开始下滑,因为周期性企业受影响较大、中小型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不能按照预期还款,造成流动性危机的可能较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随之升高,资产的质量亦会下降,由信贷产生的收益减少、坏账计提增加。

在当前商业银行以信贷经营为主要盈利手段的今天,贷款收益的多少将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对银行以稳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验产生负面影响。

3.现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的缺陷

(1)信用评级

商业银行内部评级

近年来,信用风险的管理开始被越来越多的银行所重视,根据贷款风险的大小给予不同档次的评级,从而决定贷款的利率、金额以及所要准备的坏账计提。

一般来说,银行内部所使用的评级方法大多为时点法(At-the-pointApproach),利用借款者当前的资产价格和杠杆比率来度量风险。

也就是在经济下行期间所面临的风险评估为增大,在经济上行期间面临的风险评估为减小。

然后这种方法只能针对于一个所谓“时点”的风险而言,并不考虑经济周期所带来的风险。

评级机构外部评级

类似于标准普尔、穆迪等评级机构所使用的评级方法大多为完整周期法(Through-the-cycleApproach),这种评级方法意图在能够减少经济周期对信用评级的影响。

完整周期法对企业在一个阶段内的违约概率进行预估,并分析在各种负面情景中企业的偿债能力,按照长期的完整周期的历史平均值进行计算得出违约率。

此种评级方法只有当评级机构改变假设情景本身或者改变对结果的评论时,评级的结果才可能出现变化。

巴塞尔监管委员会在2000年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银行内部所采用是时点评级法,即以客户当前的信用状况为评级的基础,期限通常为1年。

当然选择1年为期限的理由有很多:

数据的可获得性、银行内部的核算周期、计提损失缓冲所需要的时间以及配置新资本的时间,然而以1年为周期的评级方法所计算的违约率、信贷质量变化都只能是机械的延伸评级得出的结果,无法对实际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进行预测。

这种方法忽视了贷款人未来违约变化的可能性,在上行期间后可能会面临的风险或是下行期间所面临的经济复苏,使得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具有较强的顺周期性。

(2)信用风险计量模型

由于目前银行内部的信用评级体系以及评级机构外部评级体系均仅能评价单一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而不能较好的计量不同借款人评级的相关性以及相关性随时间的变化,因而不能直接用于评价复杂的信贷组合投资风险。

继JPMorgan在1994年提出的以风险值为工具的市场风险计量模型(Value-atRisk)后,越来越多的模型被运用到了商行的信用风险计量中来,如摩根后期推出的信用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模型(CreditMetric),麦肯锡的CreditPortfolioView模型,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KMV公司的PortfolioManager模型,StandardPoor’s的PortfolioRiskTracker及CreditSuisseFirstBoston的CreditRisk+模型。

KMV模型又称为预期违约模型,该模型的理论基础为期权定价和风险中性思想,该模型不依赖于信用评级以及评级转移,而是通过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和资本收益等的因素来估计违约概率的损失分布。

麦肯锡CPV模型的特点在于决定违约概率的是利率、汇率和政府支出等宏观经济变量。

CreditMetrics模型其关键是考虑到信用等级变化对资产价值的影响。

这个模型的创新点在于它将信用评级的变化、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以及违约相关性纳入统一的框架,全面分析信用风险问题。

而CreditRisk+模型是一种将保险业精算方法应用于计算金融机构中的信用风险,分析信贷组合的损失分布,这个模型有这个严密的数学推理过程,以及输入数据较少的优势。

尽管以上的模型在实际的运用中有着不同的评估结构,但是在处理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方面,大多数模型采用的都是外推法(Extrapolate),即如果当前的经济状态是良好的,那么意味着未来也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当前的机构及状态是不好的,那么意味着未来也会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尽管这些计量模型对不同的贷款个体之间的相关性做出了一些假设,但是商业银行使用的这些相关性也都是相同固定的。

事实上,现在所使用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中只考虑了违约相关性(PDs)或评级转移相关性,而且大多数模型将其与股权有关的简单函数或宏观经济变量联系了起来;对于违约损失(LGDs)之间的相关性,更多为复杂的处理方式是,这些模型通常假设不通借款人违约损失(LGDs)之间的相关系数为零,因为没有来自违约损失(LGD)波动性的系统风险。

这显然忽视了在经济衰退阶段,资产价格会下跌,几乎所有的违约都会增加的事实。

现有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都低估了扩张时期的风险而高估衰退时期的风险,所以这些模型相对于计量由于宏观经济波动而引起的系统性风险的变化而言更适用于计量相对风险的大小。

二、经济周期中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

(一)上行经济周期中所存在的潜在风险

费雪在1933年提出的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信贷周期的动态循环机制首次指出,相对于经济萧条时期的“债务清算”与“困境抛售”,经济繁荣时期的“过度负债”是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

在经济上行期间出现群体性多贷的羊群行为,使得银行出现了潜在的大量不良贷款。

经验证,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韩国以及次贷危机中的美国,都是在一个经济急速扩张、资产价格不断上扬、信用贷款发放量高速膨胀后,遭遇了经济的危机。

信用贷款的过度发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Garbiel(1990)在运用实证方法研究银行的信贷增长与信贷风险损失之间的关系后,发现,快速的信贷增长与随后的不良资产率正相关;在经济景气时期发放的贷款违约率明显高于低信贷增长率时期发放的贷款。

根据模型的估计,信贷高峰值与不良资产高峰值之间存在四年左右的滞后期。

(二)下行经济周期中所存在的风险

1.信贷结构不合理现象

在银行对未来预期不明确的前提下,往往倾向于将有限的信贷额度投放给一直有着经济往来的大型客户或者已经签订贷款合同的项目,正因为如此,当经济进入衰退期,这些企业因为规模庞大,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经济波动与行业波动的影响而出现问题,会给银行带来集中性的贷款风险。

例如银行会偏好讲贷款发放给轨道交通、住房等方面,而这些工程往往具有资金需求量大,回笼速度慢,容易受政策影响等的特点,存在不小的风险。

目前应当引起重视的是房地产业。

在前两年房价飞涨时,房地产业在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比例中占据了很大份额。

有数据证明,目前房地产贷款在银行信贷的比例大幅度提高,许多银行这一比例接近或已超过25%。

在房地产业过去几年的迅速扩张之后,投资于房地产业的贷款风险明显加大,而这次的美国次贷危机,上世纪日本房价泡沫破灭都是前车之鉴。

2.经济衰退致使利率风险扩大

利差收益也是我国商业银行获取盈利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经济进入衰退期的时候,利差也相应的缩小了,银行业受到资本市场下行的冲击,相关的银行中间业务也开始放缓。

在2008年的时候,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80%以上的净收入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