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总复习难点突破练3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3781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总复习难点突破练3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总复习难点突破练3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总复习难点突破练3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总复习难点突破练3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总复习难点突破练3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总复习难点突破练3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总复习难点突破练3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总复习难点突破练31.docx

《高中生物总复习难点突破练3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总复习难点突破练31.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总复习难点突破练31.docx

高中生物总复习难点突破练31

1.(2018·太原质检)下图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M点细胞中的DNA数正好是L点细胞中的2倍

B.二倍体生物细胞中OP段含4个染色体组

C.L→M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D.图中BC段、FG段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

2.图1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2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数的变化,图3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排列无规则,应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图像

B.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2中m→n段,完成图2中n→o段变化的细胞的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3中d所示的情况

D.图3中a可对应图2中的l→m段,图3中b可对应图2中的m→n段

3.(2018·天津市和平区高三质量调查)如图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个细胞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丙和戊→丁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均为着丝点分裂

B.丙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甲只能代表精子或卵细胞

C.基因重组可发生在戊时期,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丙→戊过程中

D.处于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4.(2019·长沙质检)图甲为高等动物某器官内细胞的分裂图,图乙为完整分裂周期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细胞分裂图像特点可判断该细胞来自雌性动物的卵巢内

B.图甲细胞中含有2个四分体,其子代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ab

C.图乙中的曲线变化能够表示图甲细胞所代表的分裂方式

D.图乙曲线3~4时间段内一定发生了着丝点的断裂和基因突变

5.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

如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过程中细胞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加倍

C.e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6.如图表示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核DNA分子含量的变化。

下列各项中对本图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d~e的初期

B.e点染色体数目为n,f点染色体数目又出现短时间的加倍

C.e点同源染色体分离,f点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D.a~c是间期,c~f是分裂期,f~g是精细胞变形阶段

7.图甲表示某二倍体昆虫(AaBBDd)细胞分裂某时期图像,图乙表示其细胞分裂过程中mRNA含量和每条染色体中DNA分子数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的变异一定发生在图乙中的c时期

B.图甲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处于图乙e时期

C.图乙c时期最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D.等位基因的分离一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8.(2018·盘锦市高级中学高三期中)图1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

B.若图1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l

C.若图1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l

D.图2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相应变化发生在图1中的b点时

9.(2018·太原模拟)图甲、乙、丙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

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ab段上升的原因相同,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b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此时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在减数分裂中,处于图甲bc段的细胞中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含有同源染色体。

(3)图甲、丙中,cd段下降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在de段时,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________,可能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是图____(填“甲”“乙”或“丙”)。

10.图1表示某种生物(基因型为EeFf)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字母E、e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分子数。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段变化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甲细胞中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甲所示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乙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___段,对应于图3中的________(填字母)。

(4)图2中,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仔细观察丙细胞内染色体上的基因,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该图中同时出现B、b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图甲中细胞①处于图乙________段,图甲中处于图乙HI时期的是________(填数字)。

(3)图丙a、b、c中表示DNA分子的是________,图甲中对应图丙Ⅱ时期的细胞是__________(填序号),图丙中Ⅱ→Ⅰ,完成了图乙中________段的变化。

(4)现有某药物能专一性地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则使用此药物后,细胞的分裂将停留在图乙中__________段。

如果用洋葱根尖作实验材料来探究该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的最适浓度,请写出简单的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1.A

2.D [图1中染色体散乱地排列在细胞中,表示有丝分裂前期的图像,A正确;图2中l→m段DNA复制,代表S期,图2中m→n段具有染色单体,代表前期和中期,后期染色单体消失,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可处于图2中m→n段,B正确;图3中d表示细胞中核DNA含量为2n,染色体数目为4n,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C正确;图3中a可对应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2中的o点后,图3中b可对应有丝分裂G2期、前期和中期,对应于图2中的m→n段,D错误。

]

3.B

4.C [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来自雄性动物的睾丸内,A项错误;图甲细胞中不存在四分体,图中细胞的基因型是AAaaBBbb,正常情况下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有Ab和aB两种,B项错误;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C项正确;图乙曲线3~4时间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断裂,不一定发生基因突变,D项错误。

]

5.D

6.D [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完成复制,进入分裂期后,同源染色体会出现联会现象,应发生在c~d初期,A错误。

e点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发生了分离,染色体数目变为n;f点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仍为n条,B错误。

e点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了两个子细胞中;f点表示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一分为二,C错误。

a~c段完成DNA的复制,表示分裂间期;c~f段DNA连续两次减半,表示分裂期;f~g段表示完成分裂后精细胞变形为精子,D正确。

]

7.B

8.B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数目不会出现减半的情况,A错误;若图1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B正确;若图1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2,C错误;图2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相应变化发生在图1中的a点,D错误。

]

9.

(1)DNA分子复制 

(2)前、中 1∶2 可以 (3)着丝点分裂 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一分为二 (4)乙 甲

解析 

(1)图中ab段上升的原因均是DNA分子复制。

(2)图甲中的b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此时着丝点上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故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数目之比为1∶2。

(3)图甲中cd段下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图乙中cd段下降的原因是胞质分裂,细胞一分为二,而图丙中cd段下降的原因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一分为二。

(4)图甲中de段的细胞中不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图乙为有丝分裂,细胞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图丙中de段细胞中一定没有同源染色体;只有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即图甲中的de段。

10.

(1)DNA分子复制 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4 全部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3)BC B (4)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解析 

(1)图1可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AB段代表细胞分裂间期DNA的复制,CD段代表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图2中,甲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

甲所示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全部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3)图2中,乙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均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对应于图3中的B。

(4)图2中乙细胞的细胞质分裂不均等,可推知此生物为雌性,丙图所表示的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所以丙细胞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图中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是经复制产生的,染色单体上所含有的基因应是相同的,如果出现不同的情况,则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11.

(1)(第一)极体 基因突变 

(2)AB ③④ (3)c ①② BC (4)CD 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药物,分别对洋葱根尖细胞进行处理,然后制成装片观察并比较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解析 

(1)由图甲中细胞②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判断该个体为雌性生物;细胞④中无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细胞两极,且细胞质均等分裂,为第一极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

由于该个体基因型为AaBB,故基因b应为基因突变产生的。

(2)图乙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在CD段加倍,故AE段为有丝分裂过程,图甲中细胞①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对应图乙AB段。

图乙中HI段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与图甲中的③④对应。

(3)图丙中Ⅰ时期没有b存在,则b代表染色单体。

Ⅱ时期c为a的2倍,故a代表染色体,c代表DNA分子,Ⅰ时期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均为正常体细胞的2倍,为有丝分裂后期;Ⅱ时期染色体数目和正常体细胞相同,DNA分子和染色单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2倍,故表示有丝分裂前、中期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图甲的①②对应。

图丙中Ⅱ→Ⅰ,染色体数目加倍,为有丝分裂后期,与图乙中的BC段相对应。

(4)药物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则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细胞不再分裂,故停留在图乙的CD段。

用洋葱根尖作实验材料来探究该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的最适浓度,自变量为药物浓度,因变量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因此实验设计思路是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药物,分别对洋葱根尖细胞进行处理,然后制成装片观察并比较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