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 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38487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 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 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 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 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 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 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 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 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 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 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 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 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 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 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 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 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 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 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 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 答案.docx

《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 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 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 答案.docx

生物参考资料化学36学时习题答案

1蛋白质化学

(一)选择题

1.下列氨基酸含有吲哚环的氨基酸是,含有咪唑环的氨基酸是:

a.Metb.Phec.Trpd.Vale.His

2.下列哪一种氨基酸[α]

=0?

a.Valb.Leuc.Phed.Glye.Glu

3.在生理pH条件下,具有缓冲作用的氨基酸残基是:

a.Tyrb.Trpc.Hisd.Lyse.Thr

4.在pH10的谷氨酸溶液中,下列哪一种结构形式占优势?

a.羧基氨基都解离b.只α-羧基解离c.只γ-羧基解离d.α-羧基与γ-羧基都解离

5.天冬氨酸的pK1=2.09,pK2=3.86,pK3=9.82,则其等电点为:

a.2.09b.2.97c.3.86d.6.84e.9.82

6.分子中含有两个不对称碳原子的氨基酸是:

a.Prob.Tyrc.Serd.Arge.Thr

7.氨基酸不具有的化学反应是:

a.双缩脲反应b.茚三酮反应c.DNFB反应d.PITC反应e.甲醛滴定

8.测定一个五肽的氨基酸顺序的最好方法是:

a.DNFB法b.氨肽酶法c.PITC法d.羧肽酶法e.片段重叠法

9.下列关于还原型谷胱甘肽结构或性质的叙述,哪一种是错误的?

a.含有两个肽键b."胱"代表半胱氨酸

c.谷氨酸的γ-COOH参与了肽键的形成d.含有一个巯基

e.变成氧化型谷胱甘肽时脱去的两个氢原子是由同一个还原型谷胱基肽分子所提供的

10.可使二硫键氧化断裂的试剂是:

a.尿素b.巯基乙醇c.溴化氰d.过甲酸e.以上都不是

11.在一个肽平面中含有的原子为:

a.3b.4c.5d.6e.7

12.下列有关α-螺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氨基酸残基之间形成的=C=O与H-N=之间的氢键使α-螺旋稳定

b.减弱侧链基团R之间不利的相互作用,可使α-螺旋稳定

c.疏水作用使α-螺旋稳定d.在某些蛋白中,α-螺旋是二级结构中的一种结构类型

e.脯氨酸和甘氨酸的出现可使α-螺旋中断

13.下列关于二硫键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二硫键是两条肽链或者同一条肽链的两分子半胱氨酸之间氧化后形成的

b.多肽链中的一个二硫键与巯基乙醇反应可形成两个巯基

c.二硫键对稳定蛋白质的构象起重要作用

d.在某些蛋白质中,二硫键是一级结构所必需的(如胰岛素)

e.二硫键对于所有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必需的

14.下列维持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的化学键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a.疏水作用是非极性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避开水、相互聚积在一起的现象

b.在蛋白质分子中只存在-C=O与H-N=之间形成氢键

c.带负电的羧基与氨基、胍基、咪唑基等基团之间可形成盐键

d.在羧基与羟基之间也可以形成酯键

e.-CH2OH与-CH2OH之间存在着范德华作用力

15.一条含有105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若只存在α-螺旋,则其长度为。

a.15.75nmb.37.80nmc.25.75nmd.30.50nme.12.50nm

16.一纯品血红素蛋白含铁0.426%,其最小分子量为多少道尔顿(Fe56)?

a.11500b.12500c.13059d.13146e.14015

17.用下列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哪种方法需要完整的肽键?

a.双缩脲法b.凯氏定氮c.紫外吸收d.茚三酮反应e.氨试剂反应

18.氨基酸与蛋白质共有的性质是:

a.胶体性质b.沉淀反应c.变性性质d.两性性质e.双缩脲反应

19.加入哪种试剂不会导致蛋白质的变性?

a.尿素b.盐酸胍c.SDSd.硫酸铵e.二氯化汞

20.下列何种变化不是蛋白质变性引起的?

a.氢键断裂b.疏水作用的破坏c.亚基解聚d.生物学性质丧失e.分子量变小

21.下列哪一项因素不影响蛋白质α-螺旋的形成?

a.碱性氨基酸相近排列b.酸性氨基酸相近排列c.脯氨酸的存在

d.丙氨酸的存在e.甘氨酸的存在

22.下列关于肽平面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中的C--N键比一般的长b.肽键的C及N周围的三个键角之和为3600

c.

中的六个原子基本上处于同一个平面d.肽键中的C--N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

e.α-碳原子参与形成的单键可以旋转

23.为了充分还原RNA酶,除了应用β-巯基乙醇外,还需要:

a.过甲酸b.尿素c.调节pH到碱性d.调节pH到酸性e.加热到50℃

24.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构象特征主要取决于:

a.氨基酸的组成、顺序和数目b.氢键、盐键、范德华力和疏水力等构象维系力

c.温度、pH和离子强度等环境条件d.肽链间及肽链内的二硫键

e.各氨基酸间彼此借以相连的肽键

25.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

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b.含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

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d.依赖肽键维系蛋白质分子的稳定e.以上都不对

26.每个蛋白质分子必定具有的结构是:

a.α-螺旋结构b.β-片层结构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e.含有辅基

27.蛋白质的特异性及功能主要取决于

a.各氨基酸的相对含量b.氨基酸的种类c.氨基酸序列d.非氨基酸物质

28.在寡聚蛋白质中,亚基间的立体排布、相互作用以及接触部位间的空间结构称之为

a.三级结构b.缔合现象c.四级结构d.变构现象

(二)填空题

1.天然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____。

2.带电氨基酸有____氨基酸与____氨基酸两类,其中前者包括_____、____,后者包括____、____、____。

3.氨基酸的等电点用____表示,其含义是___________。

4.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以____离子形式存在;当pH>pI时,氨基酸以____离子形式存在。

5.脯氨酸是____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____色物质。

6.含有羟基的天然氨基酸有____、____和____。

7.一般规律是:

在球蛋白分子中____性氨基酸侧链位于分子内部,_____性氨基酸侧链位于分子表面。

8.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征是______丧失,其次是____性质改变和____降低。

9.α-螺旋中相邻螺圈之间形成链内氢键,氢键取向几乎与____平行。

氢键是由每个氨基酸的____与前面隔三个氨基酸的____形成的,它允许所有的____都能参与氢键的形成。

10.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______________。

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______________。

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______________。

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_。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______________。

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_。

11.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病是一种人类的病,1910年发现是由于____分子中____亚基的氨基酸组成的微小差异造成的。

12.稳定蛋白质胶体状态的因素是蛋白质分子上的____及____。

13.蛋白质溶液是亲水胶体,它具有一般胶体溶液的共同性质,如:

____、___、___和___。

14.破坏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因素的因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

15.超离心技术的S是____,单位是____。

16.两性离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和___是破坏α-螺旋的氨基酸。

前者不是一个真正的α-氨基酸;后者没有同分异构体。

18.维系蛋白质构象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9.Pauling等人提出的蛋白质α-螺旋模型中:

每圈螺旋包含____氨基酸残基,高度为____。

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____并旋转100℃。

20.胶原蛋白是由____股左旋__肽链组成的右旋结构。

21.两条相当伸展的肽链(或同一条肽链的两个伸展的片段)之间形成氢键的二级结构称为____.

22.蛋白质沉淀作用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3.蛋白质主链构象的结构单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是非判断题

1.天然氨基酸都具有一个不对称的α-碳原子。

2.在天然氨基酸中只限于α-NH2能与亚硝酸反应,定量放出氮气。

3.由于静电作用,在等电点时氨基酸溶解度最小。

4.两性离子氨基酸在溶液中,其正负离子的解离度与溶液pH无关。

5.氨基酸的等电点可以由其分子上解离基团的解离常数来确定。

6.溶液的pH可以影响氨基酸的pI值。

7.公式pI=(pK2+pK3)/2是计算酸性或碱性氨基酸pI的公式。

8.GSH分子中含有-SH基,故能参与体内一些氧化还原反应。

9.天然蛋白质α-螺旋为右手螺旋。

10.多肽链能否形成α-螺旋及螺旋是否稳定与其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直接有关。

11.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构象。

12.有一小肽,用测N-末端的方法未测出游离的α-NH2,则此肽必为环肽。

13.当某一氨基酸晶体溶于pH7.0的水中后,所得溶液的pH为8.0,则此氨基酸的pI点必大于8.0。

14.一般说来,蛋白质在水溶液中,非极性氨基酸残基倾向于埋在分子的内部而不是表面。

15.在多肽链中的主链中,C-Cα和N-Cα键能够自由旋转。

16.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残基的改变,必定引起蛋白质结构的显著变化。

17.肽键是双键,所以不能够自由旋转。

18.在每一种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排列顺序都是一定的,而不是随机的。

19.蛋白质变性后溶解度降低,主要是因为电荷被中和及水膜被去除所引起的。

20.大多数蛋白质的主要带电基团是由它的N-末端的氨基酸和C-末端的氨基酸所贡献。

21.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一级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三维构象。

22.蛋白质变性后,其空间结构由高度紧密状态变成松散状态。

23.蛋白质构象是蛋白质分子中的原子绕单键旋转而产生的蛋白质分子中的各原子的空间排布。

因此,构象并不是一种可以分离的单一立体结构形式。

(四)名词解释

1.构象(conformation)

2.构型(configuration)

3.肽平面(peptideplane)

4.α-螺旋(α-helix)

5.β-折叠或β-折叠片(β-pleatedsheet)

6.β-转角(β-turn)

7.无规卷曲(randomcoil)

8.寡聚蛋白(oligomericprotein)

9.简单蛋白(simpleprotein)

10.结合蛋白(conjugatedprotein)

11.蛋白质的变性作用(denaturation)

12.蛋白质的复性(renaturation)

(五)问答及计算题

1.测得一种蛋白质分子中Trp 残基占总量的0.29%,计算该蛋白质的最低分子量。

2.一种蛋白质按其重量含有1.65%亮氨酸和2.48%异亮氨酸,计算该蛋白质的最低分子量。

3.聚赖氨酸在pH7时呈无规线团,在pH10时则呈α-螺旋,为什么?

4.多肽链片段是在疏水环境中还是在亲水环境中更利于α-螺旋的形成?

为什么?

2核酸化学

(一)选择题

1.DNA碱基配对主要靠:

a.范德华力b.氢键c.疏水作用d.盐键e.共价键

2.双链DNA之所以有较高的熔解温度是由于它含有较多的:

a.嘌呤b.嘧啶c.A和Td.C和Ge.A和C

3.DNA与RNA两类核酸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空间结构不同b.所含碱基不同c.核苷酸之间连接方式不同

d.所含戊糖不同e.在细胞中存在的部位不同

4.在一个DNA分子中,若A所占摩尔比为32.8%,则G的摩尔比为__,T的摩尔比为__,C的摩尔比为__:

5.稳定DNA双螺旋的主要因素:

a.氢键b.与Na+结合c.碱基堆积力d.与Mn2+、Mg2+的结合e.与精胺、亚精胺的结合

6.某DNA分子的(A+T)含量为90%,其Tm值为:

e.以上都不对

7.下列核酸变性后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共价键断裂,分子量变小b.紫外吸收值增加c.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被破坏

d.粘度下降e.比旋值减小

8.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2‘,3’-磷酸二酯键b.2‘,5’-磷酸二酯键c.3‘,5’-磷酸二酯键d.氢键e.离子键

9.下列哪一种碱基只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

a.腺嘌呤b.胞嘧啶c.胸腺嘧啶d.尿嘧啶e.鸟嘌呤

10.有关DNA双螺旋结构,下列叙述哪一种是错误的?

a.DNA二级结构中都是由两条多核苷酸链组成b.DNA二级结构中碱基不同,相连的氢键数目也不同

c.DNA二级结构中,戊糖3‘-OH与后面核苷酸的5’-磷酸形成磷酸二酯键

d.磷酸与戊糖总是在双螺旋结构的内部e.磷酸与戊糖组成了双螺旋的骨架

11.下列关于核酸结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在双螺旋中,碱基对形成一种近似平面的结构b.G和C之间是2个氢键相连而成

c.双螺旋中每10对碱基对可使螺旋上升一圈d.双螺旋中大多数为右手螺旋,但也有左手螺旋

e.双螺旋中碱基的连接是非共价的结合

12.有关RNA二级结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RNA二级结构大多数是以单链形式存在b.RNA二级结构可呈发卡结构c.RNA二级结构中有时可形成突环d.RNA二级结构中有稀有碱基e.RNA二级结构中一定是A不等于U,G不等于C

13.单链DNA:

5‘-pCpGpGpTpA-3',能与下列哪一种RNA单链分子进行杂交?

a.5'-pGpCpCpTpA-3'b.5'-pGpCpCpApU-3'c.5'-pUpApCpCpG

d.5'-pTpApGpGpC-3'e.5'-pTpUpCpCpG-3'

(二)填空题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于_______年提出的.

2.核苷酸除去磷酸基后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脱氧核糖核核酸在糖环_________位置不带羟基。

4._____RNA分子指导蛋白质合成,________RNA分子用作蛋白质合成中活化氨基酸的载体。

5.染色体由____和____组成。

6.双螺旋DNA的熔解温度Tm与____、____和____有关。

7.DNA的稀盐溶液加热至某个特定温度,可使其理化物质发生很大变化,如____和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

其原因是由于____。

8.DNA双螺旋稳定因素有____、____和____。

9.DNA双螺旋直径为____nm,双螺旋每隔____nm转一圈,约相当于____个核苷酸对,糖和磷酸位于双螺旋的____侧,碱基位于____侧。

10.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由____、____和____组成,其中____又可分为____碱和____碱。

11.嘌呤环上的第____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____位碳原子相连形成____,通过这种____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____。

12.嘧啶环上的第____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____位碳原子相连形成____,通过这种____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____。

13.因为核酸分子中含有嘌呤碱和____,而这两种物质又均具有____,故使核酸对____的波长有紫外吸收作用。

14.核酸可分为和两大类,前者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的和原核细胞的,后者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15.组成DNA的两条多核苷酸是的,两链的碱基序列,其中与配对,形成个氢键;与配对,形成个氢键。

(三)是非判断题

1.在DNA变性过程中总是G-C对丰富区先熔解分开。

2.RNA的局部螺旋区中,两条链之间的方向也是反向平行的。

3.不同来源DNA单链,在一定条件下能进行分子杂交是由于它们有共同的碱基组成。

4.核酸变性时紫外吸收值明显增加。

5.在体内存在的DNA都是以Watson-Crick提出的双螺旋结构形式存在的。

6.在一个生物个体不同组织中的DNA,其碱基组成不同。

7.用3H-胸苷嘧啶只能标记DNA,而不能标记RNA.

8.DNA双螺旋中A、T之间有3个氢键,G、C之间有2个氢键。

9.DNA双螺旋的两条链方向一定是相反的。

10.RNA的分子组成中,通常A不等于U,G不等于C。

11.不同生物的DNA碱基组成各不相同,同种生物的不同组织器官中DNA组成均相同。

(四)名词解释

1.核苷(nucleoside)

2.减色效应

3.增色效应(hyperchromiceffect)

4.分子杂交(molecularhybridization)

5.Tm值(meltingtemperature)

6.发卡结构(hairpinstructure)

(五)问答及计算题

1.DNA热变性有何特点?

2.简述DNA双螺旋的结构特点。

3.在pH7.0,0.165mol/LNaCl条件下,测得某一DNA样品的Tm为89.3℃。

求出四种碱基百分组成。

4.下面有两个DNA分子,如果发生热变性,哪个分子Tm 值高?

如果再复性,哪个DNA复性到原来DNA结构可能性更大些?

①②

5'ATATATATAT3'5'TAGGCGATGC3'

3'TATATATATA5'3'ATCCGCTACG5'

5.一个单链DNA与一个单链RNA分子量相同,你如何将它们区分分开?

6.如果人体有1014个细胞,每个细胞的DNA量为6.4×109个碱基对。

试计算人体DNA的总长度是多少?

这个长度与太阳-地球之间的距离(2.2×109公里)相比如何?

3酶化学

(一)选择题

1.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不受哪一因素影响:

a.[S]b.[E]c.[pH]d.时间e.温度

2.在右面酶反应中的Vmax为,Ks(ES解离常数)应为,Km应为:

a.K3[Et]b.K2/K3c.K2/K1d.(K2+K3)/K1

3.测定酶活力时,下列条件哪个不对:

a.[S]>>[E]b.[S]=[Et]c.[P]→Od.测初速度e.最适pH

4.对于一个符合米氏方程的酶来说:

当[S]=Km;[I]=KI时,I为竞争性抑制剂,则v为;当I为非竞争性抑制剂时,v为:

a.Vmax×2/3b.Vmax×1/3c.Vmax×1/2d.Vmax×1/4e.Vmax×1/6

5.如果要求酶促反应v=Vmax×90%,则[S]应为Km的倍数是:

a.4.5b.9c.8d.5e.90

6.酶的纯粹竞争性抑制剂具有下列哪种动力学效应?

a.Vmax不变,Km增大

d.Vmax不变,Km减小

b.Vmax增加,Km不变

e.Vmax减小,Km不变

c.Vmax和Km都不变

7.下列关于酶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a.所有的蛋白质都是酶

b.酶是生物催化剂

c.酶是在细胞内合成的,但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功能

d.酶具有专一性

e.酶在强碱、强酸条件下会失活

8.下列哪一项不是辅酶的功能?

a.转移基团b.传递氢c.传递电子d.某些物质分解代谢时的载体e.决定酶的专一性

9.下列关于酶活性部位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活性部位是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发挥催化功能的部位

b.活性部位的基团按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合基团、一类是催化基团

c.酶活性部位的基团可以是同一条肽链但在一级结构上相距很远的基团

d.不同肽链上的有关基团不能构成酶的活性部位e.酶的活性部位决定酶的专一性

10.下列哪一种抑制剂不是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a.乙二酸b.丙二酸c.丁二酸d.α-酮戊二酸e.碘乙酸

11.下列关于别构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所有别构酶都是寡聚体,而且亚基数目往往是偶数

b.别构酶除了活性部位外,还含有调节部位

c.亚基与底物结合的亲和力因亚基构象不同而变化

d.亚基构象改变时,要发生肽键断裂的反应

e.酶构象改变后,酶活力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

12.下列哪一项不是Km值的意义?

a.Km值是酶的特征性物理常数,可用于鉴定不同的酶

b.Km值可以表示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力,Km值越小、亲和力越大

c.Km值可以预见系列反应哪一步是限速反应

d.Km值是速度达最大速度半数时的底物浓度

e.用Km值可以选择酶的最适底物f.比较Km值可以估计不同酶促反应速度

13.酶的不可逆抑制的机制是由于抑制剂:

a.使酶蛋白变性b.与酶的催化中心以共价键结合c.与酶的必需基团结合

d.与活性中心的次级键结合e.与酶表面的极性基团结合

14.酶的活性中心是指:

a.酶分子上的几个必需基团

b.酶分子与底物结合的部位

c.酶分子结合底物并发挥催化作用的关键性三维结构区

d.酶分子中心部位的一种特殊结构

e.酶分子催化底物变成产物的部位

15.酶原激活的实质是:

a.激活剂与酶结合使酶激活

b.酶蛋白的变构效应

c.酶原分子一级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或暴露出酶的活性中心

d.酶原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了变化而一级结构不变e.以上都不对

16.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引起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变化是:

a.Km基本不变,Vmax变大

b.Km减小,Vmax变小

c.Km不变,Vmax变小

d.Km变大,Vmax不变e.Km值与Vmax值都不变

17.下列对酶活力测定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酶的反应速度可通过测定产物的生成量或测定底物的减少量来完成

b.需在最适pH条件下进行c.按国际酶学委员会统一标准温度都采用25℃

d.要求[S]>>[E]e.以上都不对

18.一个简单的米氏酶促反应,当[S]<

a.反应速度最大b.反应速度难以测定c.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成正比

d.增加酶浓度,反应速度显著变大e.[S]增加,Km值也随之变大

19.下列哪一项符合"诱导契合"学说:

a.酶与底物的关系如锁钥关系

b.酶活性中心有可变性,在底物的影响下其空间构象发生一定的改变,才能与底物进行反应

c.底物类似物不能诱导酶分子构象的改变

d.底物的结构朝着适应活性中心方向改变而酶的构象不发生改变

e.底物和酶不直接接触,而是以辅酶为桥梁进行接触,底物与酶的结构发生一定变化并联结在一起

20.下列对同工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同一种属生物体内除用免疫学方法外,其他方法不能区分的一组酶

b.是同一种属生物体内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一级结构不同的一组酶

c.催化作用相同,但分子组成和理化性质不同的一类酶

d.同工酶的存在具重要的生理意义e.所有同工酶均具四级结构

21.下列有关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