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3945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学时、学分及分配

课程总学时68学时周学时2学分4分开课学期第四、五学期。

2、课程类别

《护理学基础》为专业主干课

3、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对病人的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各种注射术、病情观察、抢救技术等;使学生能结合患者生理、心理特点和治疗康复的要求,实施整体护理,以满足患者的心身需求。

4、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护理学基本概念2

第三章护理学理论与相关理论 6

第四章医疗卫生体系2

第五章护士与病人                      2

第六章护理程序                    6

第七章护理专业与法律2

第八章环境               4

第九章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2

第十章舒适与安全         2

第十一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5

第十二章病人的清洁卫生              2

第十三章休息与活动         4

第十四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6

第十五章冷、热疗法                1

第十六章饮食与营养                   2

第十七章排泄                     2

第十八章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             4

第十九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4

第二十章标本采集1

第二十一章病情观察与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           2

第二十二章临终护理                      1

第二十三章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                4

总计68

5、参考教材与参考书目

参考教材:

本科护理专业教材《护理学基础》殷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出版第三版

参考书目:

《新编护理学基础》姜安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护理学基础》白继荣主编,北京医科大协和医大联合出版2001年出版

《护理学基础》崔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2001年出版

《护理学导论》孟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1999年出版

《现代护理与临床》刘美玲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现代护理学》李树贞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年出版

6、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何理解护理理论关于人、环境、健康、护理的概念及相应关系;如何了解护士与患者的关系,护士的角色功能;正确树立无菌概念、掌握各种无菌技术操作及隔离技术;掌握病情观察方法,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排泄的观察及护理;各种抢救技术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掌握各种注射术;能熟练进行氧气吸入疗法、洗胃术、鼻饲法、吸痰术;掌握营养与疾病治疗的关系,如何进行膳食护理;如何理解临终关怀的意义并掌握临终护理的有关技术;能准确理解各种医嘱并以正确无误地执行。

7、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解、教师示教、学生演示、操作辅导练习、模拟情境演示、多媒体教学、临床见习等各种手段开展教学。

8、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本课程理论考核采用平时考核、期中考核、期终考试相结合的方法。

平时考试占10%,包括作业、出勤;期中考核占20%;期终考试占70%。

考试实行考教分离,运用试卷库试卷,试卷命题根据院规定题型灵活多样、难易及题量适中,有综合性分析题,能检测学生对本课程掌握的程度及测试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实践性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实践性强,理论课和实践课之比1:

1。

实验课已单独设课和计分。

对实践采取早接触临床,多接临床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毕业实习前,第四学期末、第六学期初安排课间见习;第五学期末、第七学期初教学实习。

10、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

生理学,药理学,人体解剖学。

后续课程:

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等临床专业课程。

二、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

1、护理工作方式

2、护理学的任务

3、护士的基本素质

熟悉:

1、南丁格尔对近代护理学的贡献

2、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3、护理学的范畴

了解:

1、护理学的形成

2、我国近代护理的发展和现代护理的成就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护理学的发展

第二节护理学的任务、范畴与工作方式

第三节护士的基本素质

第四节学习《护理学基础》的意义

第二章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

1、概念:

人护理健康环境成长发展疾病专业自我概念

2、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及互相关系

3、人的基本需要

4、专业的特性

熟悉:

1、影响基本需要满足的因素

2、影响成长与发展的因素

3、健康的模式

4、疾病对病人和家属易造成哪些影响

了解:

1、基本需要的特性

2、成长与发展的基本原则

3、自我概念的组成

4、人、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5、护理概念的演变过程

6、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

第二节健康

第三节环境

第四节护理

第五节学习护理学基本概念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护理理论及护理相关理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

1、概念:

系统开放系统压力自理适应

2、奥伦自理理论的内容

3、罗伊适应理论内容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

5、对抗应激源的三道防卫线

熟悉:

1、奥伦自理论理与护理实践的关系

2、罗伊的适应理论与护理实践的关系

3、系统的分类和特征

5、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6、系统理论在护理学中应用

7、需要层次论的特征和基本观点

8、需要层次理论在护理学上的应用

9、塞里的应激学说(应激反应及过程)

10、适应的层次

了解:

1、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说

2、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护理学相关理论

一、一般系统论

二、人的基本需要理论

三、压力理论

四、成长与发展理论

第二节护理理论

一、奥伦的自理论理

二、罗伊的适应模式

三、纽曼的健康系统模式

第四章医疗卫生体系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

1、概念:

医疗卫生体系、医院、医院分级管理

2、门诊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3、急诊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熟悉:

1、医院的种类和基本功能

2、门诊、急诊、病区的设置和布局

3、熟悉家庭病床的概念及工作内容

了解:

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构成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我国医疗卫生体系

第二节医院

第三节医院业务科室设置及护理工作

第四节家庭病床

 

第五章护士与病人

一、教学要求

掌握:

1、概念:

角色、角色转变、角色缺如、角色冲突、角色消退、角色强化

病人病人角色护患关系沟通

2、现代护士的角色功能

3、护患关系的性质

4、护患关系的模式

5、沟通的类型

熟悉:

1、病人角色的基本特征

2、不利于健康的患者角色

3、病人的权利和义务

4、护患关系良性发展对护士的要求

5、影响有效沟通因素

了解: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护士的要求

2、常用的沟通技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护患关系

一、护士角色

二、病人角色

三、护患关系

第二节沟通

一、沟通过程的基本要素

二、沟通的层次

三、沟通的类型

四、影响在效沟通的因素

五、常用的沟通技巧

第六章、护理专业与法律

一、教学要求

掌握:

1概念:

法律、侵权行为、疏忽大意、医疗事故、护理法、犯罪、渎职罪

2护士与护生的法律责任

3护理工作中潜在性法律问题

熟悉:

1护理立法的基本原则

2护理活动中潜在性法律问题

3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置

了解:

1护理法的发展过程

2法的功能与特征

3护理工作中常见导致过失的原因

4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5防范医疗事故的措施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法律的概念

一、法律的定义

二、法律的分类

三、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四、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五、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体系及立法程序

六、医疗卫生法的概念及基本原则

第二节护理立法

一、护理立法的意义

二、世界各国立法概况

三、中国护理立法概况

第三节护理工作中的的法律问题

一、护理工作中法律范围

二、护理与护生的法律责任

三、护理工作中潜在性法律问题

四、护理工作中常见导致过失的原因

第四节医疗事故的处理

一、医疗事故

二、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置

附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

第七章护理程序

一、教学要求

掌握:

1概念:

护理程序、护理诊断、护理目标

2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

3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及陈述方式

熟悉:

1护理程序各阶段的主要护理工作

2护理目标陈述;目标的种类及制定时的注意事项

了解:

2护理程序的发展历史

3NANDA护理诊断条目

运用:

1能运用有关标准正确书写护理诊断、护理目标

2到临床见习,主动与患者交流,认真、正确收集资料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护理程序的概念

二、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

三、护理程序对护理实践的指导意义

第二节护理评估

一、资料的分类

二、资料来源

三、资料的方法

四、收集资料的步骤

第二节护理诊断

一、护理诊断的定义和分类

二、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

三、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与医疗诊断的区别

四、形成诊断的过程

五、书写护理诊断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护理计划

一、计划的种类

二、制定计划的过程

第五节实施

一、实施过程

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第六节评价

一、评价的步骤

二、评价与护理程序中其它步骤的关系

第七节评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

一、评判性思维

二、解决问题

三、决策

四、评判性思维与护理程序

第八章、环境

一、教学要求

掌握:

1、医院物理环境

2、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的目的

3、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铺法

熟悉:

1、环境的意义和范围

2、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常见因素

3、医院的社会环境

4、人体力学概念和杠杆原理

5、平衡和稳定的关系

6、床单位的设备

了解:

1、环境与护理关系

2、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操作中的运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环境与健康

一、环境的意义和范围

二、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常见因素

三、环境与护理关系

第二节医疗环境

一、院的物理环境

二、医院的社会环境

第三节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一、病人单位与设备

二、人体力学与护理操作

三、铺床法

第九章、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一、教学要求

掌握:

1、医院的功能

2、门诊的护理工作

3、急诊室的护理工作

4、平车、轮椅运送运送方法

5、患者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

6、患者出院护理

熟悉:

1、医院的基本性质

2、医院的类型和分级

3、平车、轮椅病人的注意事项

了解:

1、医院的组织机构

2、门诊部、急诊科、病区的设置和布局

3、患者出院的类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病人入院护理

一、入院护理

二、病人入病房后的初步处理

三、分级护理

第二节病人出院护理

一、病人出院前护理

二、出院当日护理

三、出院后的处理

第三节运送病人法

一、轮椅运送法

二、平车运送法

三、担架运送法

第十章舒适与安全

一、教学要求:

掌握:

1、概念:

舒适不舒适疼痛主动卧位、被动卧位、强迫卧位

2、去枕仰卧、半坐卧位的临床意义

2、各种卧位目的、实施

3、保护用具的作用

4、疼痛病人的护理措施

熟悉:

1、导致不舒适的因素

2、影响安全的因素

3、疼痛病人评估

了解:

1、疼痛原因及影响因素

2、辅助器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满足病人舒适的需要

一、舒适与不舒适

二、不舒适的原因

三、护理不舒适病人原则

四、促进舒适的方法

第二节疼痛病人护理

一、疼痛的概念

二、疼痛发生机理

三、疼痛的原因

四、影响疼痛的因素

五、疼痛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满足病人安全的需要

一、影响安全的因素

二、保护病人安全的措施

第十一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一、教学要求

掌握:

1、概念:

医院感染、交叉感染、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无菌物品、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终未消毒

2、紫外线消毒法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3、使用化学消毒剂的原则

4、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5、隔离原则

6正确进行六项无菌技术操作,做到态度认真、操作规范。

7、正确穿、脱隔离衣的方法,使用避污纸,手的消毒及口罩的使用方法

熟悉:

1、医院内常用物品、设备的清洁

2、各种物理和化学消毒灭菌方法

3、熟悉各种隔离种类及措施

4、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浓度、使用注意事项

5、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

了解:

1、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2、医院内感染的传播途径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医院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形成

二、医院感染的类型

三、医院感染的管理

第二节洗手与手的消毒

一、洗手技术

二、手的消毒

第三节清洁、消毒、灭菌

一、消毒灭菌方法

二、医院日常清洁、消毒、灭菌工作

第三节无菌技术

一、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二、无菌技术操作方法

第四节隔离技术

一、隔离病区的管理

二、隔离原则

三、隔离种类及措施

四、隔离技术操作法

第十二章病人的清洁卫生

一、教学要求

掌握:

1、、压疮的概念

2、口腔护理的目的

3、口腔护理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4、压疮发生的原因

5、压疮的好发部位、预防措施、分期及护理

6、卧位患者床单更换法

熟悉:

1、头发护理、皮肤护理方法

2、晨晚间护理内容

3、口腔护理漱口液的选择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口腔护理

一、评估

二、口腔卫生的护理措施

第二节头发的护理

一、评估

二、头发的清洁护理

第三节皮肤护理

一、评估

二、皮肤清洁护理

第四节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一、压疮发生的原因

二、压疮评估

三、压疮的预防措施

四、压疮的治疗与护理

第五节会阴部护理

一、便盆使用法

二、会阴部护理

第六节晨晚间护理

一、晨间护理

二、晚间护理

三、评价

第十三章休息与活动

一、教学要求

掌握:

1、概念:

休息、睡眠、全范围关节运动、主动性ROM、被动性ROM

2、休息与睡眠的护理

3、被动性ROM的护理

4、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

熟悉:

1、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

2、各种睡眠失调的临床表现

3、睡眠周期的构成及各阶段主要特征

4、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

了解:

1、休息的意义

2、休息的先决条件

3、睡眠的分期

4、影响活动因素的评估和常见护理问题

5、关节功能、骨骼肌肉、机体活动能力的评估

运用:

能为模拟患者正确实施全范围关节主动与被动运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休息

一、休息的意义

二、休息的条件

三、协助病人休息的护理措施

第二节睡眠

一、睡眠的生理

二、睡眠的需要

三、睡眠的评估

四、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

第三节活动

一、活动的重要性

二、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

三、病人活动的评估

四、对病人活动的指导

第十四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一、教学要求

掌握:

1、概念:

发热、体温过低、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呼吸困难、潮式呼吸、鼾声呼吸、高血压、低血压、脉搏短绌、氧气吸入疗法、氧中毒、吸痰法

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热型

3、发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4、测量体温的三种方法及正常值,适用范围

5、异常脉搏的观察及护理

6、脉搏的测量部位及方法

7、异常呼吸的观察及护理

8、异常血压的观察及护理

9、血压的测量部位、方法及注意事项

10、鼻导管给氧法操作及注意事项

11、电动吸引器吸痰法

熟悉:

1、体温的产生及生理调节

2、正常脉搏及其生理变化

3、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

4、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

5、氧疗的并发症及预防

了解:

1、体温计的构造、体温计的消毒方法

2、各种血压计的构造及应用原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一、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

二、体温评估

三、护理措施

第二节脉搏评估与护理

一、正常脉搏的生理变化

二、脉搏评估

三、护理措施

第三节血压评估与护理

一、正常血压的生理变化

二、血压评估

三、护理措施

第四节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一、正常呼吸的生理变化

二、呼吸评估

三、护理措施

第十五章冷、热疗法

一、教学要求:

掌握:

1、冷疗的作用

2、热疗的作用

3、冷疗的禁忌症

4、热疗的禁忌症

5、常用的冷、热疗法的使用(热水袋、烤灯、热湿敷、冰袋、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冷湿敷)

熟悉:

1、影响冷疗法效果的因素

2、影响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了解

1、冷热疗法的生理效应、继发效应

2、化学加热袋、热水浸泡、化学制冷袋、冰帽等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冷热疗法的效应

二、冷热疗法的护理评估

三、冷热疗法的作用

四、影响冷热疗法效果因素

五、应用冷、热疗法的禁忌

第二节冷疗法的应用

一、局部冷疗法

二、全身冷疗法

第三节热疗法应用

一、干热法

二、湿热疗法

第十六章饮食与营养

一、教学要求

掌握:

1、概念:

治疗饮食试验饮食管饲饮食鼻饲术要素饮食

2、治疗饮食的适应范围、饮食原则和用法

3、鼻饲法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熟悉:

1、医院饮食的种类

2、流质饮食、试验饮食的适应范围、饮食原则和用法.

3、患者的饮食护理

4、要素饮食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了解:

1、正常人体营养素的需要

2、营养的评估

3、要素饮食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体营养的需要

一、营养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二、热能

三、营养素

第二节医院饮食

一、基本饮食

二、治疗饮食

三、试验饮食

第三节饮食护理

一、营养评估

二、病人饮食的一般护理

第四节特殊饮食护理

一、管饲饮食

二、经肠营养

第十七章排泄

一、教学要求

掌握:

1、概念:

、多尿、少尿、无尿、尿潴留、尿失禁、导尿术、留置导尿

便秘、腹泻、排便失禁、灌肠术大量不保留灌肠

2、男、女病人导尿术

3、留置导尿的护理措施

4、药物保留灌肠的操作方法

熟悉:

1、排便异常的观察及护理

2、不同灌肠法的目的及操作中的异同点

3、排尿异常的观察及护理

4、肛管排气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了解:

1、各种简易通便法

2、男女病人的尿道特点

3、影响排便、排尿的因素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排尿护理

一、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二、排尿活动的评估

三、排尿异常的护理

四、导尿术

第二节排便护理

一、大肠的结构和功能

二、排便活动的评估

三、排便异常的护理

四、灌肠法

第十八章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 

一、教学要求

掌握:

1、概念:

皮内注射法、臀大肌十字定位法、臀大肌联线定位法、臀中肌、臀小肌定位法、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2、给药原则、给药途径、给药的时间安排,

3、口服给药方法

4、注射原则,

5、各种注射法(ID、H、IM、IV)

6、各种皮试液的浓度及配制方法、皮试结果的判断

7、青霉素过敏反应临床表现、急救措施

8、TAT脱敏注射法

熟悉:

1、外文缩写和时间安排

2、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

3、雾化吸入法的目的、作用原理、操作方法

4、超声雾化吸入法的目的、作用原理、操作方法

了解:

1、特殊患者的静脉穿刺要求

2、小儿头皮静脉注射

3、股静脉注射

4、手压式雾化吸入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护士在执行药疗中角色职责

二、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三、给药护理程序

第二节口服给药法

第三节吸入给药法

一、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二、氧气雾化吸入法

三、手压式雾化吸入法

第四节常用注射给药法

一、注射的基本知识

二、皮内注射法

三、皮下注射法

四、肌肉注射法

五、静脉注射法

六、动脉注射法

第五节药物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二、链霉素过敏试验法

三、破伤风抗毒素及脱敏注射法

四、普鲁卡因与碘过敏试验法

五、细脆色素C过敏试验

五、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

第六节局部给药

第十九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一、教学要求

掌握:

1、概念:

静脉输液、输液微粒静脉输血

2、周围静脉输液的方法

3、输液故障的排除

4、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症状及防治

5、静脉输液注意事项、输液滴速的调节及计算

6、输血前的准备,输血的注意事项

7、常见的输血反应的原因、症状及防治

熟悉:

1、输液的目的,常用溶液的种类及作用

2、输血的目的、血液制品的种类及作用

3、输血的操作步骤

了解:

1、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

2、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

3、微量输液泵使用

4、输液微粒的危害及消除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静脉输液

一、静脉输液的原理

二、常用的液体种类与作用

三、常用静脉输液法

四、输液滴速的与时间的计算

五、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六、输液反应及护理

七、输液微粒污染

八、输液泵的应用

第二节输血

一、血液制品的种类

二、血型和相容性检查

三、静脉输血

四、自体输血

五、常见输血反应与护理

第二十章标本采集

一、教学要求

掌握:

1、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法

2、各种尿标本的采集法

3、各种粪标本的采集法

4、静脉血标本的采集的注意事项

5、痰标本的采集法

熟悉

1、标本采集原则

2、常用血标本检验采血量及要求

5、留12小时或24小时尿标本,常用防腐剂的使用方法

6、便隐血标本采集

了解

1、静脉血培养标本采集时注意事项

2、动脉血标本采集法

3、咽试子标本采集

4、寄生虫及虫卵标本采集

第一节标本采集的意义和原则

一、标本采集的意义

二、标本采集的原则

第二节各种标本采集

一、痰标本的采集

二、咽拭子标本的采集

三、血液标本的采集

四、尿标本的采集

五、粪标本的采集

第二十一章病情观察和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

一、教学要求

掌握:

1、概念:

危重患者、意识障碍、急性病容、、洗胃法

2、危重患者的支持性护理

3、自动洗胃机洗胃法

熟悉:

1、病情观察的方法、内容

2、洗胃的目的、适应证、禁忌证,常用洗胃液的选择

3、口服催吐法

了解:

1、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要求及抢救设备的要求

2、漏斗洗胃法

3、电动吸引器洗胃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病情观察

一、病情观察的意义及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二、病情观察的方法

三、病情观察的内容

第二节危重病人抢救和护理

一、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抢救设备

二、常用抢救技术

(一)基础生命支持技术(由急救护理学讲)

(二)氧气吸入法(详见第十二章)

(三)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