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4476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16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7页
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7页
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7页
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7页
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7页
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7页
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7页
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7页
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7页
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7页
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7页
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7页
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7页
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7页
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7页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

《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docx

本科毕业设计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说明报告

 

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07~2020年)

说明

第一章概况

一、青阳经济开发区发展的背景

青阳县位于皖南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与皖南山区交界处(北纬30°19′16″~30°50′44″)。

县境东接南陵、泾县,南邻石台、黄山,西连池州,北交铜陵。

全县境域东西宽约40公里,南北长约65公里,总面积1180.6平方公里(含九华山管理处辖区面积12.6平方公里)。

中低山和丘陵居多,俗称“七山一水二分田”。

县城蓉城镇位于县境中部偏西。

佛教名山、旅游胜地九华山位于县境西南。

距离上海约420km,南京210km,合肥196km,铜陵60km,池洲41km。

青阳县属安徽省池州市,也是安徽省沿江城市群所辖29县(市)之一。

(一)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以马芜铜宜为重点的沿江城市群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加快沿江城市群发展步伐,对于推进全省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马芜铜宜4市以占全省5%的国土面积和7.6%的人口,创造了全省20.4%的地区生产总值和26.7%的财政收入。

沿江城市群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巢湖、宣城、滁州(包含市区及全椒、来安、天长)8市及所辖29县(市),国土面积5.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0.3%;2005年末人口2120.3万,占全省的32.5%;地区生产总值2261.6亿元,占全省的42.1%。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沿江城市群发展。

1990年7月,作出了开发皖江的重大决策。

1995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皖江开发开放若干问题的意见》,编制了《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规划纲要》。

1995年、1996年、2002年和2005年先后四次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动沿江城市群发展问题。

经过多年努力,沿江城市群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将沿江城市群定位为:

全省跨越式发展的龙头、全省对外开放的门户与长江流域重要的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十一五”时期沿江城市群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通过广泛吸纳国内外资本和要素,加快构筑各类要素集聚的载体和平台,形成“两带一群两网”的经济体系。

力争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80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500元;财政收入达到580亿元,年均增长17%。

其中马芜铜宜4市生产总值达到2600亿元,年均增长1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5000元;财政收入420亿元,年均增长19%,率先融入长三角,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池州市加快追赶、奋力崛起、实现跨越的关键时期。

“十一五”规划是指导池州市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要着力实施“583”工程(大力培育非金属新材料业、旅游业、农副产品及深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业和能源产业等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亿元;确保经济总量、人均GDP、财政收入三项指标均比“十五”末实现翻一番,力争实现经济总量300亿元、人均GDP3000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财政收入30亿元的目标),促进池州奋力崛起。

具体预期目标是:

全市生产总值确保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40亿元(当年价),力争达到300亿元;人均GDP达到1850美元,力争达到3000美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以上,达到25.8亿元,力争达到3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8%;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23.2:

36.9:

39.9的调整到15.0:

46.8:

38.2。

规划要求全市工业按照从资源开采向深度加工转变、分散加工向园区集中转变、园区聚集向产业带转变的发展要求,在市域沿江黄金水道、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沿线区域,加快建设一批生产加工基地,推进产业集聚,力争形成若干个支撑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点产业。

加大工业投入,确保工业投入超过300亿元。

到2010年,初步形成主导产业突出、产业结构优化、骨干企业优势明显、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新格局,力争工业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65亿元,年均增长25%。

在工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规划将非金属新材料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要求青阳大力建设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基地,“十一五”期间完成投资20亿元。

二、现行青阳县城总体规划简介

青阳县位于安徽省重要的皖南旅游经济区——“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内。

其交通区位条件较好,318国道、103省道、合九黄高速公路均从青阳县域经过,为其创造了有利的对外交通条件,从而确立了其为“两山一湖”旅游区北大门的地位。

其地理位置优越,离县域内的九华山距离适中,可发展成为九华山的旅游服务基地,直接服务于九华山。

便利的交通条件,将为青阳县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有利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青阳县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就业和再就业形势良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城镇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亦不断扩大,现行《青阳县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7-2020年)以内涵发展与适当外延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由内向外发展,其简要内容如下:

(一)城市性质

根据青阳县的历史发展、现状特点、区域资源条件,结合当前条件与对未来发展的预测,本次规划将青阳县城市性质定为:

“两山一湖”旅游区的北部服务城市,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依托城市,池州市市域副中心。

(二)城市规模

青阳城市规划区范围为东至合黄高速公路,南、西、北均以蓉城镇的行政辖区范围为界线。

并将朱备镇镇区4.5平方公里,纳入青阳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113.9平方公里。

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0年):

8万人;

远期(2020年):

12万人。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8.5平方公里。

远期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12平方公里。

(三)规划结构

规划青阳城区由河流、山体等自然因素分隔,形成四个城市片区。

在县城已经形成的蓉东片区和蓉西片区的基础上,在东河以东发展河东片区,在长龙山以西发展长龙片区。

沿东河、青通河建设沿河宽30-50米的绿化带,建设长龙山城市公园。

河东片区、蓉东片区、蓉西片区、长龙片区四个城市片区由东河、青通河、长龙山形成的城市绿带自然分割。

四个城市片区之间,用东西向城市主干道路相连。

为引出过境交通,318国道向北外迁,103省道向南外迁。

公路外迁后形成的公路外环、现有318国道(西峰路)、规划的七步泉路、五溪路串联四个城市片区。

四个城市片区连成一体,隔而不断。

四个城市片区在功能布局上各有侧重。

蓉西片区:

蓉西片区在现有的青通河以西的蓉西片区上发展而成,规划确定为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全县的文教中心、体育中心和重要的居住区。

完善现有的县级行政区;继续建设完善文教区,在现有的博物馆的基础上建设有皖南特色的祠堂建筑群。

建设九华路商业街。

蓉东片区:

蓉东片区在现有的青通河以东的蓉东片区上发展而成,规划确定为蓉东片区是发展商贸业和居住用地为主导功能。

依托103省道和现有的皖南市场、宝灵观文化商城的已有基础,继续向东南发展市场和商贸业用地。

在天柱路西侧,向南发展居住用地。

河东片区:

东河以东的河东片区,规划确定为一类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区,依托318国道和合黄高速公路出入口的交通优势,作为县城的工业基地,也是蓉城——新河的县域工业走廊的一部分。

由于,河东片区处于县城的上风向,为此河东工业区要坚决限制发展带大气污染的二类工业。

长龙片区:

长龙山以西为县城发展旅游服务业的基地,该片区以西自然环境较好,向西是通向九华山风景区的必经之路。

规划将体现青阳作为九华山旅游依托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安排在长龙山以西。

可以安排宾馆、度假村、游乐场所、旅游停车场等设施。

其建筑风格需体现皖南地方特色和佛教文化特色。

长龙片区也可以安排一部分一类居住用地。

 

三、上轮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回顾

(一)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简介

青阳经济开发区前身为青阳县县级工业园区。

2003年,芜湖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委托编制完成了《青阳县县级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03~2020年)》,现将其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1、规划年限

近期:

2003~2005年;远期:

2006~2020年。

2、性质与规模

(1)性质:

以现代新技术、新材料工业为主,轻纺工业、机电加工工业为辅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2)规模:

总用地建设规模为602.92ha。

3、规划结构

规划结合现状和自然地形地貌,形成“一区三园”的结构模式,“三园”由东河园、新河园和木镇园三个独立的工业园构成,由318国道联系成一体。

(1)东河园:

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东河以东,工业走廊的最南端。

规划确定为一类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区,作为县城的工业基地,也是县级工业园区的一部分。

(2)新河园:

位于工业走廊的中部,发展一类和二类工业,结合新河镇的发展建设,布置工业、管理研发、金融服务、居住和污水处理等用地。

(3)木镇园:

位于工业走廊的北端,发展一类工业和无废气污染的二类工业,主要布置工业用地。

4、功能布局

三个工业园区在功能布局上各有侧重。

(1)东河园:

是县城的工业基地,主要发展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工业区。

该园用地面积为126.54ha,其中工业用地79.51ha。

(2)新河园:

主要发展一类、二类工业,布置以非金属矿精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旅游工艺的生产为主的产业;配套安排居住、研发、管理服务和金融商服用地。

该园用地面积为307.30ha,其中工业用地为155.96ha。

(3)木镇园:

主要发展一类工业和无废气污染的二类工业,布置以非金属矿精加工和机电加工业为主的产业。

该园用地面积为169.08ha,其中工业用地123.77ha。

(二)青阳经济开发区总规实施情况

《青阳县县级工业园总体规划》经过近几年的实施建设,有效地指导了开发区的园区建设,引进了一批工业项目,拓展了工业园的用地空间和规模,开发区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三园”初现雏形。

土地平整、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也顺利推进,其中东河园发展势头强劲,现状已突破了原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有必要进行新一轮的总体规划编制。

随着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东河园的迅速拓展,原规划未能考虑安排东河园的配套功能,如工业园职工居住功能和商业服务功能,区内的农民安置等,均是上轮总规存在的主要问题。

因此新一轮总体规划必须高瞻远瞩,统筹兼顾,完善园区功能。

同时,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和深入,原规划对东河园的产业定位已满足不了新的发展需求,有必要对东河园的产业发展定位进行新的思索和新的探讨,合理准确地制定东河园的产业发展方向,使之成为池州市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是本轮总体规划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四、开发区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开发区(工业园区)从2003年启动建设以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由县级工业园向省级开发区的跨越,已经成为培育产业集群、推动青阳发展的主引擎和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全民创业的主平台。

加快开发区发展,是青阳“解放思想、实现赶超”的战略选择,是发展特色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培育产业支撑的客观需要,是集中优势资源、破解发展难题、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

2007年初,青阳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加快青阳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决定》,要求按照“解放思想、实现赶超”的总体要求,建立以市场运作为主的开发机制,激发内资和引进外资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市场资源,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把开发区建设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拉动财政增收的主要载体;建立以服务体系为主的管理机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升对外形象,增强经济的极化效应,把开发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深化招商引资的主要平台;建立以注重效益和提高质量为主的发展机制,突出非金属新材料和机械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以下简称两大主导产业),深化产业招商,强化企业监管,全面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济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中心。

加快开发区发展的目标要求:

每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亿元以上,年均引进20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超1000万元的工业项目,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转化率50%以上,到“十一五”末,建成10平方公里的“功能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完善、产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开发区,年实现生产总值20亿元,工业增加值5亿元,财政收入2.5亿元。

两大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国最大的非金属新材料基地、沿江重要的制造配套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为此,青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特委托芜湖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原《青阳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03~2020年)》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新的发展模式,按照市、县政府新的发展要求与思路,修编《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07~2020年)》。

第二章开发区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开发区现状概况

青阳经济开发区的前身为创建于2003年3月的青阳县工业园。

2003年6月,青阳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委托芜湖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工业园的总体规划。

经过近5年的建设,青阳经济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一主两辅”的开发区雏形。

“一主”为东河园,“两辅”为新河园和木镇园。

1、地理位置

青阳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皖南山区北部,南依黄山、北枕长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区的北大门,县境东接南陵、泾县,南邻石台、黄山,西连贵池,北交铜陵,总面积1180.6平方公里。

2005年末,青阳县总人口为265419人。

青阳县距上海约420Km,南京210Km,合肥196Km,铜陵60Km,池州(贵池区)41Km。

青阳经济开发区是中共青阳县委、县政府按照工业相对集中、发挥青阳资源优势、优化投资环境的原则,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工业集中度、提升和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而建立的。

青阳经济开发区位于青阳县境内的318国道的中段,青阳县城的东部,西起县城东河一带,东至木镇镇西,由西向东分别途径县城、新河镇和木镇镇,沿线长约10Km。

开发区西连县城,东接木镇,位于青阳县域城镇体系发展轴的横向轴线上,具有明显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

2、自然条件

青阳经济开发区位于青阳县域中部偏北。

青阳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夏热冬寒,春秋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

无霜期短,梅雨期40天左右,年均气温16.1℃,年均降水量1573.0毫米,年均降水日151天,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004小时,年均蒸发量1269.0毫米,平均湿度一般为80%。

青阳县的风向多为东北到东北偏东,随季节变化,风向也不断变更。

3~4月风向不定,5~8月为夏季风控制,风向以东北风为主,9~12月为冬季风控制,风向以西北风为主。

冬季风速较大,一般为4至5级,年均风速全县为每秒1.6米,无风频率为28%。

3、地形地貌

青阳经济开发区现已形成“一主两辅”的布局形态雏形。

“一主”为东河园,位于天柱路——陵阳路以东,合黄高速以西,318国道以南,该园的地形地势起伏不大,地势相对平坦,境内散布有若干小山丘和小水塘。

“两辅”为新河园和木镇园。

新河园位于新河镇镇区的东部,跨318国道两侧发展,该园的地形地貌主要以岗丘用地为主,地形有一定的起伏,其中318国道西北侧,地形起伏较大,坡度比318国道的东南侧用地要大一些。

木镇园位于新河园的东部,处于青阳经济开发区的东端,该园沿318国道的东南侧发展,用地多为岗丘用地,地形有一定的起伏。

4、地震

青阳县所在区域,地震活动频繁,但震级较低,查《中国地震动系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

5、入园企业现状

目前,青阳经济开发区入园企业(含已签约)达70家,其中已建成(含已投产)32家,在建25家,已签约(含筹建)13家。

经济开发区已投入固定资产55970万元,协议固定资产投资额129633万元,企业用地面积(含出让用地)达2785.53亩,合185.702ha。

固定资产投入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3家,占入园企业总数的32.9%。

①东河园

截止2007年3月,东河园入园企业达32家,其中,已建(含已投产)11家,在建10家,已签约11家。

协议固定资产投资额达72520万元,已投入固定资产22660万元,企业用地面积(含出让用地)1616.45亩,合107.76ha。

从入园的企业来看,企业主要属于服装纺织、食品、机械制造和汽车零部件等产业。

固定资产投入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13家,占东河园入园企业总数的40.6%。

(详见下表)

青阳经济开发区东河园企业情况一览表

序号

企业项目(名称)

协议固定资产

投资额

已投入

固定资产

用地面积

(亩)

经营范围

项目建设情况

1

安徽方兴实业有限公司

4500

1500

79.45

阀门铸造

已建

2

青阳飞达制丝有限公司

1500

1500

30

原丝生产

已建

3

安徽青阳新徽复合面料有限公司

1500

1500

30

贴合面料

已建

4

苏旺你

2500

2870

50

运动手套加工

已建

5

青阳县乐辰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

1500

1500

30

玩具生产

已建

6

逸伦麻业

1500

1500

20

棉麻纺织

已建

7

安徽省九华建筑集团钢构有限公司

1600

1200

20

钢结构

已投产

8

安徽意诚食品有限公司

1200

1100

20

方便食品

已投产

9

安徽瑞泰汽车零部件

1200

2400

20

汽车零部件

已投产

10

安徽青阳东青制衣有限公司

2000

1050

37

制衣生产项目

已投产

11

安徽九华铜业有限公司

2400

1350

40

漆包扁铜线

已投产

12

青阳县思源麻业有限公司

1500

1100

37

棉麻纺织

在建

13

青阳县天河麻业有限公司

1000

600

29

棉麻纺织

在建

14

青阳县锐意纺织有限公司

1000

580

37

棉麻纺织

在建

15

青阳华鼎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1300

150

20

包装材料

在建

16

安徽青阳东林木业有限公司

1300

800

23

竹木工艺品

在建

17

青阳县金都服饰有限公司

1000

300

20

服装加工

在建

18

安徽省久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400

1000

40

机械制造

在建

19

青阳县仁亮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600

300

10

食品加工

在建

20

安徽华瑞科技有限公司

3200

50

50

汽车配件

在建

21

青阳县鼎盛制衣有限公司

500

300

15

服装加工

在建

22

浙江东阳中兴墙纸有限公司

4800

 

80

墙纸生产

已签约

23

深圳泛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6000

 

441

电动汽车生产

已签约

24

池州市瑞华航空部件有限公司

1200

 

20

航空部件

已签约

25

青阳县加怡服饰有限公司

1620

10

27

服装加工

已签约

26

上海嘉乐股份有限公司

8500

 

143

服装加工

已签约

27

安徽成阳电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3000

 

50

节能变压器

已签约

28

赵敏

3000

 

50

机械加工

已签约

29

安徽省九华消防器材公司

3000

 

50

消防器材

已签约

30

安徽华力电器有限公司

4500

 

70

电器设备

已签约

31

鲁树荣

1200

 

20

仪器仪表

已签约

32

为民装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500

 

8

塑钢及中空玻璃

已签约

 

合计

72520

22660

1616.45

 

 

②新河园

截止2006年12月,新河园入园企业达23家,其中已建10家,在建11家,筹建2家。

协议固定资产投资额23180万元,已投入固定资产10380万元,企业用地面积(含出让用地)466.68亩,合31.11ha。

从入园的企业来看,新河园主要是以非金属矿加工(方解石粉)为主导产业,固定资产投入1000万元以上有3家,占入园企业总数的13%,分别为安徽三立石业有限公司(2250万元)、安徽新河竹业有限公司(1000万元)和安徽金田通信科技实业有限公司(1200万元)。

(详见下表)

青阳经济开发区新河园企业情况一览表

序号

企业项目(名称)

协议固定资产投资额

已投入

固定资产

用地面积

(亩)

经营范围

项目建设情况

1

安徽三立石业有限公司

2250

2250

34.5

方解石粉

已建

2

青阳县磊鑫粉业有限公司

320

320

10.2

方解石粉

已建

3

青阳县龙海化工有限公司

160

160

5.5

方解石粉

已建

4

青阳县新昌化工有限公司

160

160

5.4

方解石粉

已建

5

青阳县新宇矿业有限公司

130

130

6.3

方解石粉

已建

6

青阳县永生粉业有限公司

380

280

19

方解石粉

已建

7

青阳县华丰电源有限公司

260

260

2

蓄电池

已建

8

青阳县维志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400

260

15

方解石粉

已建

9

安徽马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00

630

37.28

“马东”牌农机具

已建

10

安徽大九华酒业有限公司

500

500

10

“金九华山”系列白酒

已建

11

安徽新河竹业有限公司

2000

1000

40

竹制品

在建

12

安徽九华山法器有限公司

1500

950

30

法器

在建

13

安徽华青物流有限公司

560

300

50

运输服务

在建

14

安徽金田通信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4560

1200

50

数据电脑排队线数据软件

在建

15

青阳县富天科技有限公司

500

50

10

通信电缆、光缆

在建

16

青阳县国兴木业有限公司

900

400

7.8

建筑模板、复合板

在建

17

青阳县荣发精细化工原料有限公司

1600

900

20

方解石粉

在建

18

青阳县阳光麻业有限公司

2000

300

50

麻纺坯布

筹建

19

安徽省青阳九华延顺酿酒有限公司

20

50

2.7

白酒

在建

20

青阳县通达制氧有限公司

1000

15

25

工业氧气

在建

21

青阳县皖南土鸡孵化中心

250

170

10

雏鸡

在建

22

青阳县真信涂料化工有限公司

1500

 

26

乳胶漆

筹建

23

青阳县天正包装有限责任公司

230

95

 

包装材料

在建

合计

23180

10380

466.68

 

 

③木镇园

截止2006年12月,木镇园入园企业达15家,其中,已建11家,新建4家。

协议固定资产投资额33933万元,已投入固定资产22930万元,企业用地面积(含出让用地)702.4亩,合46.8ha。

从入园的企业来看,木镇园主要是非金属矿加工(碳酸钙)和机械加工等。

固定资产投入1000万元以上有7家,占入园企业总数的46.7%,分别为:

英格瓷颜料(青阳)有限公司(5000万元)、安徽华隆钙业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