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4487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 4.docx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4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4

教学园地

03-281735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散文)阅读理解4

 

看绿

赵大年

不知自何日始,我时常凝望那绿色的窗口。

停笔遐想的时候;吸烟小憩的时候;追索记忆的时候;推窗通风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习惯,总要举目眺望那绿色的窗口。

妻子见了,问:

“那是谁家,养这么多花儿!

“不是花儿。

我细看过100次了,除了绿,什么别的颜色也没有。

她也注视着:

“还是有不同的颜色。

“绿也有浓淡老嫩,深浅明暗,很多层次。

你细看,有淡绿,油绿,墨绿,翠绿,碧绿,鹅黄绿,鹦鹉绿……”

她笑了:

“你果然看得很仔细,能区分出这么多不同层次的绿色来。

妻子是医生,她望着那绿色的窗口,沉吟半晌,武断地说:

“那家的主人是个眼科大夫。

“你认识?

“不。

因为看绿可以明目,眼科大夫就提倡看绿。

妻子进一步告诉我,看绿,可以治疗我的近视眼,甚至还能预防视疲症,陶冶性情,延缓感情的老化。

她有根有据地说:

“绿色代表和平,代表信任和希望,生命之树常绿嘛!

北京众多的平房四合院,全是灰色的。

面前的这些宿舍楼,除了水泥的本色便是红砖清水墙,外形又都像一些火柴盒。

朴素而不可爱,或者应该说是单调,呆板,实在难看。

因此,我坐在这鸽子笼一般的单元楼房里,终日伏案笔耕,头晕脑胀,也很少走到阳台上 去看风景。

现在不同了,我的眼睛找到了目标和寄托;我的思绪也长上了绿色的翅膀。

我仍在时时猜测那绿色的窗口,它的主人是谁,摆满窗台的大盆小盏到底栽种着什么植物?

我细细地审视,发挥着文学的想像力,做出了初步的判断:

那亭亭如盖的几盆,一定是伞竹;那披散着长发的美人头,大概是吊兰 ;那阔叶而闪光的品种,多半是万年青 ;那如烟似雾的细丝,只能是文竹……而它们的培育者,却铁了心似的昼夜藏在绿叶掩映的室内,从不露面。

许是受了绿窗的启发,妻子下班时常常买一两盆仙人掌 或仙人球 回家,摆在我书桌前方的窗台上,使我这个苦行僧抬头见绿。

日积月累,窗台摆满了,就扩展到阳台上去。

我叫不出它们的名字,索性把它们统称为刺头。

妻子为何偏爱刺头呢?

原来我家的阳台向北,一年四季见不着阳光,好比阴山背后,实在不配叫做阳台,而应该叫阴台,所以只好摆置这些耐风耐旱的,生命力极强的玩意儿。

不过,这些刺头虽然长相不美,却也都是绿色的生物,目的既是看绿,也该一视同仁嘛。

对面的绿窗,却是向阳的。

我真有点嫉妒了。

这天上午,秋风送爽,真是好运气,对面绿窗的主人走到阳台上来了!

我赶紧跑到自家的阴台上,隔着几十米,向他行注目礼。

原来他是个须发全白了的老人,花甲?

古稀?

也许更老一些。

他扶着女儿墙,步履蹒跚地在阳台上走了一圈儿,看不清是喘气还是叹气,对屋里说了两句话,就捶着前胸咳嗽了好一阵子。

此后,一连数日,都看见二三个青年男女,在那阳台上安装立柱、窗棂和玻璃,以五楼的阳台底座为天花板,以四楼阳台的女儿墙为支撑,将那不足4平方米的小小阳台,巧妙地改造成了一个三面窗的小阁子。

一定是因为冬之降至,才提前为那些可爱的绿色生物搭个暖阁子呀!

果然,大盆小盏的伞竹、吊兰、万年青、文竹、蟹爪莲、君子兰 ,全都被迁到暖阁子里来了。

那绿色的窗口,发展成绿色的玻璃温室了。

好!

阳光更充足,天地更广阔,喷水更方便,冬天又能遮避风雪,好处说不完。

而且,假如玻璃窗上结满了冰花,那温室里的绿色一定更好看!

它使我想到以绿会友。

虽然相形见绌,我也情不自禁地把各种刺头,全部搬到阴台的女儿墙上,遥相呼应,以期那位绿屋老人也往我这边多看几眼。

然而,老人家瞧不起我的刺头,并不肯推开窗扉,将他那银发白须的脑袋探出来几分钟。

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与他老人家的友谊,我仍然得到了若干心理上的满足,因为每天都能窥见那颗皓首如银的老人头,在美人头一般的吊兰丛中晃动几次。

这几天,忽然看不见那位浓绿丛中的白发老人了。

难道他是怕冷,缩回了供有暖气的卧室,就忍心不再出来给各种植物浇水,松土,施肥了吗?

难道他外出了?

到儿子或女婿家中去小住数日,饱叙天伦之乐?

难道他生了病,卧床不起……唉,那绿窗,那绿色的小阁子,竟然干扰了我的文思,常常辍笔难书。

我向妻子央告了:

“你是医生,就不能主动去看看对楼绿窗里的老人家吗?

我猜他是病倒了!

“原来你还不知道,那个白毛 老头儿故去了。

“啊?

怎么会!

”我急得语无伦次了,“他那亭子间 里,全是绿色的生命,氧

气充足……”

妻子苦笑一声:

“老头的孙女儿要结婚,孙子媳妇又临产了,他那个小单元实在住不下,总不能请老舍再写一部《四世同堂》吧,所以,年轻的就把老人家挤到阳台上去了。

“原来,搭那个玻璃温室……为了住人呀!

“什么温室!

四面透风,老头儿得了肺炎。

我不愿再问下去了。

妻子怎么知道得这般详细?

也许她曾经到那个家里去出诊,也许是邻居们公开埋怨过老人家不懂孝道的儿孙……也许,人老了之后就应该去住阳台吧!

我久久地凝视着那绿色的“亭子间”。

不知道仙逝的老人有没有遗孀?

更不知那“亭子间”里是否还会住进去一位白毛老太太。

过了一段时日,我又不愿意多看那“亭子间”了……然而,我还是养成了看绿的习惯。

眼前常常浮现绿色的梦:

许多小小的绿窗,被成林的绿树所淹没。

(有删节)

16.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大书“绿窗”之美,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分)。

17.在结尾说“然而,我还是养成了看绿的习惯。

眼前常常浮现绿色的梦”,请解释“绿色的梦”在文中的含意。

(4分)

18.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标题“看绿”的理解。

(6分)

19.简析本文结构上的特点。

(8分)

【参考答案】

16.大书“绿窗”环境之美,为后文“绿屋老人”的悲酸身世做铺垫,物与事,景与人的形成强烈反差,赋予了文章以诗趣美,增强了它的感染效应。

17.表层含义:

希望生活环境得到优化;深层含义:

通过那“成林的绿树”来表达对孝道的呼唤,期盼每一个老人都能够享受到天伦之乐。

18.以“看绿”为线索,看“绿”,赞“绿”,落笔并不仅仅在挖掘绿意,而是将那“绿叶掩映”下的“绿屋老人”作为审美中心。

这位老人,虽是“绿色植物”的“培育者”,珍爱生活,渴望生存,却不能够与“绿色”长存,硬是被儿孙们从“四世同堂”的单元里挤到阳台上,以致患肺癌而故去。

“生命之树常绿“,而“绿色”的“培育者”却不能“常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育木易 ,育人难。

所以明是写看“绿”,实是发“育人”之慨,呼唤伦理道德的复苏。

19.作品的结局,出现一百八十度的大弯,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结构巧妙。

明明是要写一部“绿屋老人”的辛酸史,但不从辛酸、悲凉的正面落墨,而是围绕“绿窗”展开联想,极尽渲染之能事。

几经回,才引出“绿屋老人”的悲酸身世,文章的笔势,迭宕起伏,顿挫有致。

把一个悲剧性事节,巧妙地设置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中,二者的统一,使文章呈示出独特的风格。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

 

俄罗斯 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

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

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

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莫斯科 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 堂。

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因为它们太富丽堂皇了。

五彩壁龛中供奉的圣像无一不是镀金的,圣经故事的壁画绚丽得让人眼晕,支撑教堂的柱子也是描金钩银,充满奢华之气。

宗教是朴素的,我总觉得教堂的氛围与宗教精神有点相悖。

即使这样,我还是在教堂中领略到了俗世中难以感受到的清凉与圣洁之气。

比如安静地在圣洗盆前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在布道台上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 的教士。

但是这些感动与我在一座小教堂中遇见扫烛油的老妇人 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 廖夫的壁画作品。

我看过关于这位画师的传记电影,所以相逢他的壁画,有一种惊喜的感觉。

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

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

人物的形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类壁画中的翘楚。

我在心底感叹:

毕竟是大画师啊,敢于用单一的色彩、简约的线条来描绘人物。

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所打动了:

有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妇人,正在安静地打扫着凝结在祭坛下面的烛油!

她起码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

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畔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

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皙,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

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

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虽然说几个世纪以来,上帝不断听到刀戈 相击的声音,听到枪炮声中贫民的哀号。

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

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

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无数。

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

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

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

如果我是个画家就好了,我会以油画,展现在教堂中看到的这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

画的上部是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中部是祭坛和蜡烛,下部就是这个扫烛油的老妇人。

如果有列宾 在世就好了。

这个善于描绘底层人苦难的伟大画家,会把这个主题表达得深沉博大,画面一定充满辛酸而又喜悦的气氛。

这样一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使弗拉基米尔之行变得有了意义。

她的形象不被世人知晓,也永远不会像莫斯科街头伫立的那些名人雕像一样,被人纪念着,拜谒着。

但她的形象却深深地镌刻在了我心中!

镌刻在心中的雕像,该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吧?

我非常喜欢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几句诗,它们像星星一样闪耀在结尾《最后的幻象》中:

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

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

直到我的眼力在那上面耗尽!

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的。

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

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

(有删节)

14.为什么说莫斯科与圣彼得堡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

(4分)答:

15.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短语或句子的含意。

(6分)

(1)辛酸而又喜悦(3分)答:

(2)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

(3分)答:

16.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巧妙,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赏析。

(6分)答:

17.请综合全文,谈谈你对本文标题含义的理解。

(6分)答:

【参考答案】

14.答案①教堂和人物雕像一样,只有外表的精美,没有内在的美丽(或只有躯光,没有灵魂)。

②它们太富丽堂皇,氛围与朴素的宗教精神相悖。

(4分,各2分)

15.

(1)辛酸是指这个六旬老妇因家境贫寒不得不佝偻着身躯在教堂从事扫烛油的劳动;喜悦指这些默默无闻的底层劳让人们看到了永恒的光明,这种心灵的洗礼让人喜悦。

(3分)

(2)人间的温暖,生活的希望或者艺术的灵感并不是来自对社会上层人物的仰慕,也不是来自于对神的祈祷,而来自于对社会底层默默无闻的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

(3分)

16.答案:

俄罗斯满街的雕像神圣而恒立 ,人们可常常见到,教堂里清扫烛油的老妇人渺小而卑微、神色暗淡,毫不引人注意;(2分)教堂里宏大艳丽的壁画需仰视才可欣赏,神像脚边安静的老妇人却只需你不经意间一低头就可注意。

(2分)静与动,神圣与卑微,崇高与渺小,短暂与永恒,在自然的尘世里形成了鲜明对比,扩大了文章的思考范围,使文章有深度。

(2分)[6分,大意对即可]

17.答案:

(1)标题中的"低头"是个具体的动作,"低头"才看到那深深打动并让"镌刻在心中"的老妇人;

(2)指能带来光明的"博大深沉"的感情往往蕴藏在最底层的苦难的人们中间(或:

底层人群往往蕴藏着对"光明"的执着信念);(3)暗示出将笔触

伸向最底层的人群,寄托了对人世间真善美的思考。

(各2分)

月光 幻想曲

 

耿林莽

月光美是画不出的。

印象派画家莫奈 有名作《日出》,而非月出。

摄影、电影和电视也不行。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阿炳 的《二泉映月》,都是悠悠的传出了月光之情的。

但毕竟只能勾起一点想象,终难有置身月光的视觉与触觉的感受。

秦少游《踏莎行 》词曰“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个迷字便摄住了月光的精灵。

阳光明丽、开阔,朗然现一派阳刚之气,却不免有些炙热和烦躁。

月光就幽深了,遮遮掩掩,影影绰绰,宁静而悠远。

进入月光,便被一种恍惚朦胧的境界所迷:

这是我平日生活过的世界么?

我还是我么?

在人间,在仙境,还是在通往地狱的忘川或地下隧道行走?

阳光浴人躯体,月光荡人心魄,进入精神深处,引得人离却世间烟火,如在梦里游。

长久置身于月光之中,人会“异化”为幽灵么?

这或与嫦娥有关。

与她的孤独、寂寞、忧郁有关,与她的缠绵乡愁织就的悲剧氛围之网有关吧。

人们灵魂深处潜伏着一种梦想,一经被月光点燃,便“里应外合”地着了迷,身不由己,仿佛坐在一条船上,抑或摇篮中,晃荡着,颠簸着,飘飘忽忽,神志迷糊,完全被月光编织的梦境所环绕,所牵引,所左右。

我害怕却又迷恋于此。

对于月光,只能在想象中追逐,寄期望于一个“如梦的行者”,让他做我的替身,到月光中去飘忽、去历险、去陶醉吧。

月光是清冷的。

水的青色,雪的微寒,且有些颤颤的感觉隐约其间,像一角轻纱,一片叶子,或是失血的嘴唇抖动。

月光的神秘在于她似静犹动,在于她的孤独和不安,如同手指握不住的一支残烛,一页信笺在抖索。

而当她依附于什么,笼罩着什么,便与她难以分割地构成一种幽暗的黏合,幻化出万千种迷离之境来了。

寻梦者走着,走着,影子孤单,徒步向前。

月光在村庄的模糊的屋脊之上,在匍匐的庄稼地里,在井栏边,在场院的草垛,在深深的沟壑里暗暗流动。

光与影此起彼伏。

在河的波浪间如蛇影穿梭。

没有车辆的路边,黑黝黝的大树,一个汉子在伐木,他挥起巨斧,一下,一下,披在身上的黑衣裳 落在地,露出了壮健的肌肉、多毛的胸脯。

月光给他的肤色镀上一层青铜的光辉,阴森而潮湿……

是吴刚么?

伐木者的汗珠在月光里幽幽地闪烁。

寻梦者走着,走着,旷野无垠,前边有绵延的山岭逶迤。

“淮南皓月 冷千山 ,冥冥归去无人管。

”他念这姜夔 的诗句,一个“冷”字该是咏月的千古绝唱了。

那些山岭全在月光中半隐半现,冷僻而高远,且有一座古塔倾斜,立体的月光从塔顶滑下,似有丝绸碎裂的声音相伴。

寻梦者仰起脸望月,试着攀上几级台阶。

他听见深山里有犬吠月,他听见远处传出了荒鸡的啼鸣。

一个平淡无奇的白昼又将来临,皎月如钩,月光在渐渐地消隐……

(选自《快速阅读》2007.10)

16.联系1—5段,请概述“画不出”的月光美在哪里?

(4分)

17.本文有大家手笔,能够“状难写之物如在目前”。

月光是难以描摹的,为了让读者有“置身月光的视觉与触觉的感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月光?

试举例简析。

(5分)

18.简要概述本文的写作思路,说说主要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

(6分)

【参考答案】

16.

(1)月光幽深,清冷,宁静悠远,遮遮掩掩,影影绰绰,一派“恍惚艨胧”,使人忘却自我,忘却自我所生活的世界。

(2)能点燃人们灵魂深处潜伏着的“一种梦想”,使人的灵魂与月光完全融合了,飘飘忽忽。

17.主要运用了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如拿阳光与月光对比。

写出月光的亮度与温度,使读者自然地感受到月光的幽深朦胧与清冷;写月光犹如清风流水般的柔美.用“仿佛坐在一条船上……飘飘忽忽”等比喻,让读者结合自身体验.感觉出那种“柔美”来。

(回答拟人等,只要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18.本文前半部分主要是描摹月光,后半部分写“寻梦者”到月光中去飘忽,去历险,去陶醉。

思想:

不为别人编织的梦境所环绕,所牵引,所左右,而是尽自己所能,去追寻、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迎接那一个个“平淡无奇的白昼”。

 

会思想的芦苇 

 

赵丽宏

最近回到我曾经“插队落户”的故乡,一下船,就看到了在江堤上迎风摇曳的芦苇。

久违了,朋友!

芦苇,曾经被人认为是荒凉的象征。

然而在我的心目中,这些随处可见的植物,却代表着美丽自由的生命,它们伴随我度过了艰辛的岁月。

从前,芦苇是崇明岛上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芦苇的一身都有经济价值。

埋在地下的嫩芦根可解渴充饥,也可入药。

芦叶 可以包粽子,芦叶和糯米合成的气味,就是粽子的清香。

芦花 能扎成芦花扫帚,这样的扫帚,城里人至今还在用。

用途最广的,是芦苇秆,农民用灵巧的手,将它们编织成苇帘、苇席、芦篚、箩筐、簸箕,盖房子的时候,芦苇可以编苇墙,织屋顶。

很多乡民曾经以编织芦苇为生,生生不息的芦苇使故乡人多了一条活路。

我在崇明 “插队”时,曾经和农民一起研究利用地下的沼气 来做饭。

打沼气灶,也用得上芦苇。

我们先在地上挖洞,再将芦苇集束成捆,一段一段接起来,扎成长十数米的芦把,慢慢地插入洞中,深藏地下的沼气,会沿着芦把的空隙升上地面,积蓄于土灶中,只要划一根火柴,就能在灶口燃起一簇蓝色的火苗,为贫困的生活增添些许温馨。

在我的记忆中,这是一件无比奇妙的事情。

在艰苦的“插队”生涯中,芦苇给我的抚慰旁人难以想象。

我是一个迷恋自然的人,而芦苇,正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美妙礼物。

在被人类精心耕作的田野中,几乎很少有野生的植物连片成块,只有芦苇例外。

没有人播种栽培,它们自生自长 ,繁衍生息,哪里有泥土,有流水,它们就在哪里传播绿色,描绘生命的坚韧和多姿多彩。

春天和夏天,它们像一群绿衣人,伫立在河畔江边 ,我喜欢看它们在风中摇动的姿态,喜欢听它们应和江涛的簌簌絮语。

和农民一起挑着担子从它们中间走过时,青青的芦叶掸我衣,拂我脸,那是自然对人的亲近。

最难忘的是它们开花的景象,酷暑过去,金秋来临,风一天凉似一天,这时,江边的芦苇纷纷开花了,那是一大片皎洁的银色,在风中,芦苇摇动着它们银色的脑袋,在江堤两边发出深沉的喧哗,远远看去,犹如起伏的浪涛,也像浮动的积雪。

使我难忘的是夕照中的景象,在绚烂的晚霞里,银色的芦花变成了金红色的一片,仿佛随风蔓延的火苗,在大地和江海的交界地带熊熊燃烧。

冬天,没有被收割的芦苇身枯叶焦,在风雪中显得颓败,使大地平添几分萧瑟之气。

然而我知道,芦苇还活着,它们不会死,在冰封的土下,有冻不僵的芦根,有割不断的芦笋。

只要春风一吹,它们就以粉红的嫩芽,以翠绿的新叶为人类报告春天的消息。

冬天的尾巴还在大地上扫动,芦笋却倔强地顶破被严霜覆盖的土地,在凛冽寒风中骄傲地伸展开它们那柔嫩的肢体,宣告冬天的失败,也宣告生命又一次战胜自然强加于它们的严酷。

我曾经在日记中写诗,诗中以芦苇自比。

帕斯卡说:

“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这比喻使我感到亲切。

以芦苇比人,喻示人的渺小和脆弱,其实,可以作另义理解,人性中的忍耐和坚毅,恰恰如芦苇。

在我的诗中,芦苇是有思想的,它们面对荒滩,面对流水,面对南来北往的候鸟,舒展开思想之翼,飞翔在自由的天空中。

我当年在乡下所有的悲欢和憧憬,都通过芦苇倾吐了出来。

我曾经担心,随着崇明岛 的发展和进步,岛上的芦苇会渐渐消失。

然而我的担心大概是多余的,只要泥土和流水还在,只要滩涂上的芦根还在,谁也无法使这些绿色的生命绝迹。

我的故乡,也将因为有芦苇的存在而显得生机勃发,永葆它的天生丽质。

这次去崇明,我专门到堤岸上去看了芦苇。

芦苇还和当年一样,在秋风中摇晃着银色的花朵。

那天黄昏,我凝视着落霞渐渐映红那一大片芦花,它们在天地之间波浪起伏,像涌动的火光,重又点燃我青春的梦想……

16.文章的标题在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4分)

17.联系原文,请简析“抚慰”一词的含意。

(5分)

18.你认可本文对“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的另义理解吗?

试作简述。

(6分)

【参考答案】

16.【(4分)巧妙地借用了西哲 帕斯卡的话(1分)点明了写作的对象(1分),运用拟人手法翻出新意,(1分)给阅读者以提示(1分)。

17.【芦苇懂得“掸我衣”“拂我脸”,懂得与我亲近,宽慰我(2分);芦苇懂得适时地展现生命的美丽多彩与自由,让我看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希望;在面对艰难环境时表现出生命的坚韧与倔强,给予我战胜困境的信心与力量。

(3分)】

18.【答案示例:

认可。

人可以如芦苇般柔韧和坚毅,如芦苇耐寒耐涝耐盐碱般耐艰苦;只要你有思想,你就会觉得芦苇也能“舒展开思想之翼,飞翔在自由的天空中”,只要你热爱生活,你就能从这种美丽自由的生命中感受到安慰和鼓励,即使面对艰苦岁月也充满勇气与力量。

(结合文本,表述出人与芦苇的相似性2分,分析“会思想”3分,语意表述合理、流畅2分。

开放式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提示:

“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原意是思想使人区别于芦苇,的“另义理解”则是思想使人与环境、万物相融。

雨洒梅花岭

 

郑纯方

扬州 的雨,是多情的泪,纷纷扬扬挥不去。

当地人说,扬州一旦下起这样的雨,不见雪花不会晴。

偏就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一心要去拜谒史可法纪念馆 。

淋湿的不仅是衣襟,还有凝重的心。

也许天公通晓了人意,泪水也有些禁不住似的。

史可法 纪念馆原名史公 祠,坐落在广储门外梅花岭畔。

梅花岭,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

我想象着那素洁的梅花瓣上应当浸润着点点血色霞光。

冬天还未到,梅花初含苞,正好啜饮着雨汁做一点精神上的准备吧。

我缓步跨进纪念馆大门,恍然觉得开封与扬州就近在咫尺了。

仿佛英雄史可法伸开巨大的臂膀一搂,两座历史名城就亲如兄弟般地拥抱在一起了。

因为,史可法是开封(祥符)人,却为保卫扬州而壮烈殉国,岂不是一个人连起了千里之遥两座城么?

其实,史可法的确一人成全了两座城池。

先说开封。

一个地处中原的历史文化名城,多少年来尽管历史地位不断下滑(由都城而省会而省辖市),始终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么一种皇城人的派头。

这里不缺少帝王将相文韬武略。

不缺少才子佳人风花雪月,就是一个普通的市民也多少带点儿精明、算计、义气,外加上显而易见的自负自居……它所欠缺的大约也就是燕赵之士的那种慷慨悲歌、大义凛然的英雄大气吧!

但恰好又由史可法填补了这项空白。

他在扬州仅仅十天的时间,却用生命完成了开封人另一面性格的辉煌展示:

忠诚、爱国、大义、爱民,清正廉洁,文武全才,视死如归。

宛如女词人李清照因为“人比黄花瘦”等绮丽词章被冠以婉约派之名,终于也有了“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的金刚怒目式。

这倒是开封人更可引以为傲的一个资本。

再说扬州。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扬州是一个“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自古以来就是达官贵人、诗家墨客诗酒游乐的地方。

晚唐诗人杜牧可以说才华横溢,时人把他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名声可谓高矣。

……《红楼梦》中写的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也曾是扬州一位负责盐运的官员,当年林府乃是这里的名门望族,据说他的政绩和名声都不错。

林黛玉 在病入膏盲时还念念不忘梦里扬州,不住地感叹;父母若在,南边的景致,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桥,六朝遗迹……诸事可以任意。

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相传也是以扬州的园林为背景的。

这里的秀丽风光也多是与诗人居士等有着不解之缘的。

凡此,扬州之美、之秀、之文、之雅、之风流、之享乐等等,应有尽有了,惟一缺憾的仍是史可法这样的大丈夫气概也!

所以,短短的扬州十日,绝不仅仅是史可法全其名节、成为一个时代大英雄的特别时段,也是历史给予扬州一个机遇,得以展现刚烈强悍、威武不屈的性格风采。

偶尔露峥嵘,就消除了一漫长的历史误会:

除了“烟花三月”,还有“绿扬喋血”!

这也许就是扬州那场大悲剧的喜剧余音。

见仁见智,大约总不是一个开封旅游者的牵强附会吧。

还应该感谢那位写出千古名剧《桃花扇》的孔尚任 先生。

生活窘迫,不得不卖掉心爱的马,穷得几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