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杭州市萧山五中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4527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杭州市萧山五中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杭州市萧山五中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杭州市萧山五中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杭州市萧山五中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杭州市萧山五中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杭州市萧山五中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杭州市萧山五中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杭州市萧山五中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杭州市萧山五中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杭州市萧山五中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杭州市萧山五中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杭州市萧山五中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杭州市萧山五中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杭州市萧山五中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杭州市萧山五中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杭州市萧山五中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杭州市萧山五中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杭州市萧山五中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杭州市萧山五中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x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杭州市萧山五中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浙江省萧山五中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鞭笞(chī ) 矩(jǔ)形   攻讦(jié)    前倨(jù)后恭

B.旋(xuán)涡  戏谑(xuè)   干瘪(biē)   量(liàng)体裁衣

C.笑靥(yè)   召(zhào)唤   徇(xún)私    大腹便便(pián)

D.收殓(liàn)  稂(liáng)莠  胡诌(zhōu)    令人咋(zé)舌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儿子无证驾车撞死人后逃逸,爱子心切的父亲居然主动帮儿子顶包。

检察院以涉嫌包庇罪、交通造事罪分别将这对父子批捕。

B.泛舟于绿水之上,安静地听自然呼吸,看斜晖脉脉水悠悠,与水相邻的农家、蜿蜒于林下的通幽石径、古朴的白墙砖瓦、树梢的点点火柿构成西溪有序的整体。

C.“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两大软件之间的“烧钱”补贴大战不断升级,这让人们纷纷加入手机打车的队伍。

但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打车“神器”伴发许多负作用。

D.回乡是一次温暖的旅程。

然而近乡情怯,当不少漂泊者把房价压力、雾霾侵袭等抛在脑后,却发现梦中的故乡已恍如隔世,从而发出“故乡去哪儿了”的感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表示,逐渐延长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

但对不同的劳动者,应该有不同的政策,不同岗位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

B.不管我国目前面临的海洋权益斗争形势十分严峻,但我们要坚信,随着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我国同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议问题会得到圆满解决。

C.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D.在电脑、手机的冲击下,汉字书写面临着日渐式微的窘境,不少人动笔写字的兴趣不再浓厚,他们的汉字书写能力正在下降,“提笔忘字”成了他们真实的书写状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对于建筑风水究竟是科学还是迷信,大家究竟该不该开设“风水学”课程,目前学术界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B.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社会正在由“吃饱”向“吃健康”转变,在这一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

C.我们对于高度重视外语学习却十分轻视母语学习的现象,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必须敦促有关部门特别是职能部门重视并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使用。

D.阴雨连绵的天气,着实让许多旅行社和游客懊恼,但一些旅行社也以雨为噱头,做起了“雨中赏景”的文章,纷纷推出“雨中游”系列旅游。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③⑤④⑥①②     D.⑤③④①⑥②

6.依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4分)

奋斗者在汗水汇集的大海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岸;

                            ,                       ;

                             ,                       。

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不超过60字)(5分)

11月2日,扬州大学附中学生徐砺寒在骑车上学途中不慎剐蹭到路边的一辆轿车。

他在原地等了半小时没等到车主,就留下一张字条说明情况。

此事被车主发到微博上后,引发社会热议。

徐砺寒的行为获高度赞扬,他被赞为“负责任、守承诺的新一代”。

以徐砺寒的身份给车主拟一张字条,要求表达准确、得体。

(不超过60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

文化人类学者梅棹忠夫认为“信息产业其实是一项服务业”。

他将信息产业定义为“所有从事制作、处理和买卖言语活动、言语性符号、形象符号等信息的产业”。

  梅棹忠夫认为,不仅是从发信者到收信者之间的信息交流称为信息,所有的存在物都是信息。

自然和社会本身也是信息,但它们自身无法传送,只有信息的接受者动员了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后才能解读出信息中的意思,将其理解为信息。

是否承认信息的价值全仰赖于信息接受者的判断。

  “信息价值说”预示着“精神产业时代”的到来。

人类产业的发展史经历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精神时代三个阶段。

借用动物发生学的概念可以将其分别命名为“内胚叶产业时代”“中胚叶产业时代”和“外胚叶产业时代”。

  农业时代是“内胚叶产业时代”,人们忙于食料的生产,是消化器官的机能得到充实的时代。

此后的工业时代是“中胚叶产业时代”,人们生产各种生活物资,利用能源取代手足的劳动,是以肌肉为中心的器官机能得到充实的时代。

近代西方经济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诞生于工业勃兴的时代,以人类体力劳动的扩大解释产业原理的“劳动价值说”也符合以上人类史学的论调。

通过市场进行的货币价值交换系统,适应了大批量生产、大批量消费的体制,凭借着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扩张。

  以上两者充实之后发展起来的“精神产业时代”被命名为“外胚叶产业时代”。

这一时代以脑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机能的充实为中心课题。

  进入21世纪后,第二产业开始第三产业化,第三产业的比例不断提高。

这种第三产业的多样化就是梅棹忠夫所说的“信息产业”——组织化地提供某种信息的产业的发展,也是DanielBell所说的“脱工业化社会”——经济活动的重心由物质生产转向服务提供的社会的显著现象。

在人的精神和感觉充实的时代里,价值产生存在于五官传达的信息中。

在这层迄今未出现过的新的意思层面上,人类社会可以变得更加富裕。

但是为达到这一点,对于无法进行原价计算的东西,必须要使其拥有价值创造的说明原理。

  就此梅棹忠夫提出了“布施原则”。

僧侣念经这一信息的价格不是由经文的长度、僧侣声音的好坏或僧侣敲击木鱼的劳动量决定的。

在这层意思上,僧侣念经的价值无法被测定。

而且念经是听过即逝,原则上没有两次同样的念经。

但布施的金额基本能被客观地确定。

  布施的金额视僧侣的地位和檀越(施主)的地位而定,即确定于两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的交点。

请高明的僧侣来念经比较贵,自然不能和无名的新手僧侣相提并论。

念经的交换价值必须考虑僧侣的名望程度。

另外,檀越考虑到体面,会根据自身的社会阶层、交友档次来确定合理的布施金额。

这种“布施理论”可以作为原价计算无法成立的“信息”(如艺术作品、演出费、稿费)的价值决定原理。

8.下面不属于“精神产业时代”特点的一项是

 A.信息价值得到重视,人们更加关注脑神经、感官机能的充实。

 B.信息价值得到重视,人们会更加关注社会中物质的交换价值。

 C.信息价值得到重视,人类利用五官传达信息会变得更加重要。

 D.信息价值得到重视,人类社会中产业的结构会变得更加丰富。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梅棹忠夫认为,人们可以依靠自身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理解高山大川、桥梁建筑

 等信息中包含的意思。

 B.在利用能源取代手足劳动的时代,社会大批量生产和消费的体制形成,制造业的蓬

勃发展促进了经济的扩张。

 C.服务业在“信息”得到充分认识和利用的前提下,迅速扩张,社会经济活动的重心

由制造实物向提供服务转变。

 D.信息产业是一项服务业,它制作、处理并以“劳动价值说”为原理来买卖言语活动、

言语性符号、形象符号等信息。

10.根据文意,你认为假如要拍卖一幅油画,影响画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

野姜花

林清玄

在通化市场散步,拥挤的人潮中突然飞出来一股清气,使人心情为之一爽;循香而往,发现有一位卖花的老人正在推销他从山上采来的野姜花,每一把有五枝花,一把十块钱。

老人说他的家住在山坡上,他每天出去种作的时候,总要经过横生着野姜花的坡地,从来不觉得野姜花有什么珍贵。

只觉得这种花有一种特别的香。

今年秋天,他种田累了,依在村旁午睡,睡醒后发现满腹的香气,清新的空气格外香甜。

老人想:

这种长在野地里的香花,说不定有人喜欢,于是他剪了一百把野姜花到通化街来卖,总在一小时内就卖光了,老人说:

“台北爱花的人真不少,卖花比种田好赚哩!

我买了十把野姜花,想到这位可爱的老人,也记起买野花的人可能是爱花的,可能其中也深埋着一种甜蜜的回忆;就像听一首老歌,那歌已经远去了,声音则留下来,每一次听老歌,我就想起当年那些同唱一首老歌的朋友,他们的星云四散,使那些老歌更显得韵味深长。

第一次认识野姜花的可爱,是许多年前的经验,我们在木栅醉梦溪散步,一位少女告诉我:

“野姜花的花像极了停在绿树上的小白蛱蝶,而野姜花的叶则像船一样,随时准备出航向远方。

”然后我们相偕坐在桥上,把摘来的野姜花一瓣瓣飘下溪里,真像蝴蝶翩翩;将叶子掷向溪里,平平随溪水流去,也真像一条绿色的小舟。

女孩并且告诉我:

“有淡褐色眼珠的男人都注定要流浪的。

”然后我们轻轻地告别,从未再相见。

如今,岁月像蝴蝶飞过、像小舟流去,我也度过了很长的一段流浪岁月,仅剩野姜花的兴谢在每年的秋天让人神伤。

后来我住在木栅山上,就在屋后不远处有一个荒废的小屋,春天里月桃花像一串晶白的珍珠垂在各处,秋风一吹,野姜花的白色精灵则迎风飞展。

我常在那颓落的墙脚独坐,一坐便是一个下午,感觉到秋天的心情可以用两句诗来形容: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记忆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会放散。

我把买来的野姜花用一个巨大的陶罐放起来,小屋里就被香气缠绕,出门的时候,香气像远远地拖着一条尾巴,走远了,还跟随着。

我想到,即使像买花这样的小事,也有许多珍贵的经验。

有一次赶火车要去见远方的友人,在火车站前被一位卖水仙花的小孩拦住,硬要叫人买花,我买了一大束水仙花,没想到那束水仙花成为最好的礼物,朋友每回来信都提起那束水仙,说:

“没想到你这么有心!

又有一次要去看一位女长辈,这位老妇年轻时曾有过美丽辉煌的时光,我走进巷子时突然灵机一动,折回花店买了一束玫瑰,一共九朵。

我说:

“青春长久。

”竟把她感动得眼中含泪,她说:

“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没有人送我玫瑰了,没想到,真是没想到还有人送我玫瑰。

”说完她就轻轻啜泣起来,我几乎在这种心情中看岁月蹑足如猫步,无声悄然走过,隔了两星期我去看她,那些玫瑰犹未谢尽,原来她把玫瑰连着花瓶冰在冰箱里,想要捉住青春的最后,看得让人心疼。

每天上班的时候,我会路过复兴南路,就在复兴南路和南京东路的快车道上,时常有一些卖玉兰花的人,有小孩,有少女,也有中年妇人,他们将四朵玉兰花串成一串,车子经过时就敲着你的车窗说:

“先生,买一串香的玉兰花。

”使得我每天买一串玉兰花成为习惯,我喜欢那样的感觉——有人敲车窗卖给你一串花,而后天涯相错,好像走过一条乡村的道路,沿路都是花香鸟语。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东部的东澳乡旅行,所有走苏花公路的车子都要在那里错车。

有一位长着一对大眼睛的山地小男孩卖着他从山上采回来的野百合,那些开在深山里的百合花显得特别小巧,还放散着淡淡的香气。

我买了所有的野百合,坐在沿海的窗口,看着远方海的湛蓝及眼前百合的洁白,突然兴起一种想法,这些百合开在深山里是很孤独的,唯其有人欣赏它的美和它的香才增显了它存在的意义,再好的花开在山里,如果没有被人望见就谢去,便减损了它的美。

因此,我总是感谢那些卖花的人,他们和我原来都是不相识的,因为有了花魂,我们竟可以在任何时地有了灵犀一点,小小的一把花想起来自有它的魅力。

当我们在随意行路的时候,遇到卖花的人,也许花很少的钱买一把花,有时候留着自己欣赏,有时候送给朋友,不论怎么样处理,总会值回花价的。

11.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5分)

(1)在通化市场散步,拥挤的人湖中突然飞出来一股清气,使人心情为之一爽。

(2分)

 

(2)春天里月桃花像一串晶白的珍珠垂在各处,秋风一吹,野姜花的白色精灵则迎风飞展。

(3分)

 

12.文中少女“有淡褐色眼珠的男人都注定要流浪的”一句话,有什么含意?

(2分)

 

13.“记忆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会放散”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4分)

 

14.文章较大篇幅写了买水仙、玫瑰、百合等经历,却以“野姜花”为题,试简析其妙处。

(4分)

 

15.文末一句“也许花很少的钱买一把花,有时候留着自己欣赏,有时候送给朋友,不论怎么样处理,总会值回花价的”,给你哪些思考?

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

顾荣,字彦先,吴国吴人也,为南土著姓。

祖雍,吴丞相。

父穆,宜都太守。

荣机神朗悟,弱冠仕吴,为黄门侍郎、太子辅义都尉。

吴平,与陆机兄弟同入洛,时人号为“三俊。

”例拜为郎中,历尚书郎、太子中舍人、廷尉正。

  属广陵相陈敏反,南渡江,逐扬州刺史刘机、丹阳内史王旷,阻兵据州,分置子弟为列郡,收礼豪桀,有孙氏鼎峙之计。

假荣右将军、丹阳内史。

荣数践危亡之际,恒以恭逊自勉。

会敏欲诛诸士人,荣说之曰:

“中国丧乱,胡夷内侮,观太傅今日不能复振华夏,百姓无复遗种。

江南虽有石冰之寇,人物尚全。

若能委信君子,各得尽怀,散蒂芥之恨,塞谗谄之口,则大事可图也。

”敏纳其言,悉引诸豪族委任之。

敏仍遣甘卓出横江,坚甲利器,尽以委之。

荣私于卓曰:

“若江东之事可济,当共成之。

然卿观事势当有济理不敏既常才本无大略政令反覆计无所定然其子弟各已骄矜其败必矣。

而吾等安然受其官禄,事败之日,使江西诸军函首送洛,题曰逆贼顾荣、甘卓之首,岂惟一身颠覆,辱及万世,可不图之!

”卓从之。

明年,周与荣及甘卓、纪瞻潜谋起兵攻敏。

荣废桥敛舟于南岸,敏率万余人出,不获济,荣麾以羽扇,其众溃散。

事平,还吴。

永嘉初,征拜侍中,行至彭城,见祸难方作,遂轻舟而还。

  元帝镇江东,以荣为军司,加散骑常侍,凡所谋画,皆以谘焉。

荣既南州望士,躬处右职,朝野甚推敬之。

时帝所幸郑贵嫔有疾,以祈祷颇废万机,荣上笺谏曰:

“昔文王父子兄弟乃有三圣,可谓穷理者也。

而文王日昃不暇食,周公一沐三握发,何哉?

诚以一日万机,不可不理;一言蹉跌,患必及之故也。

当今衰季之末,属乱离之运,而天子流播,豺狼塞路,公宜露营野次,星言夙驾,伏轼怒蛙以募勇士,悬胆于庭以表辛苦。

贵嫔未安,药石实急;祷祀之事,诚复可修;岂有便塞参佐白事,断宾客问讯?

今强贼临境,流言满国,人心万端,去就纷纭。

愿冲虚纳下,广延俊彦,思画今日之要,塞鬼道淫祀,弘九合之勤,雪天下之耻,则群生有赖,开泰有期矣。

  时南土之士未尽才用,荣又言:

“陆士光贞正清贵,金玉其质;甘季思忠款尽诚,胆干殊快;殷庆元质略有明规,文武可施用……凡此诸人,皆南金也。

”书奏,皆纳之。

六年,卒官。

帝临丧尽哀,……赠荣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元。

及帝为晋王,追封为公,开国,食邑。

荣素好琴,及卒,家人常置琴于灵座。

吴郡张翰哭之恸,既而上床鼓琴数曲,抚琴而叹曰:

“顾彦先复能赏此不?

”因又恸哭,不吊丧主而去。

子毗嗣,官至散骑侍郎。

(晋书·列传第三十八)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收礼豪桀                 礼:

礼待

B.假荣右将军、丹阳内史           假:

凭借

C.荣既南州望士                望:

有声望的

D.而天子流播                 播:

流亡,迁移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大事可图也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坚甲利器,尽以委之         醉则更相枕以卧

C.凡所谋画,皆以谘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而文王日昃不暇食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荣精明开朗,二十岁便在吴国出仕为官,后来和陆机兄弟一同到洛阳,当时人称之为“三俊”。

援例拜为郎中,历任尚书郎、太子中舍人、廷尉正等职。

B.陈敏要诛杀江南士人,顾荣劝他应委任信赖当地的君子士人,不计较微小的怨恨,堵塞谗谄之口,来大事可成。

陈敏采纳了他的意见,大量地任用当地的豪族士人。

C.元帝所宠爱的郑贵嫔身患疾病,元帝为她祈祷竟荒废了朝政大事,顾荣挺身而出,当面劝谏元帝要考虑目前的紧要事项,尽量少做鬼神祭祀的事,谏言最后被元帝采纳。

D.顾荣死后,元帝亲临官所致哀;追赠谥号为“元”;吴郡张翰往吊哭得很伤心,接着登上座床弹奏了几支琴曲后又痛哭起来,不再吊唁丧主而离去。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然卿观事势当有济理不敏既常才本无大略政令反覆计无所定然其子弟各已骄矜其败必矣。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荣数践危亡之际,恒以恭逊自勉(3分)

                                                                        

(2)岂惟一身颠覆,辱及万世,可不图之!

(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

(7分)  

帐 夜①

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苹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

【注】 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

②连山:

就着山势。

③北庭:

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21.诗歌的颔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

请简要分析。

(3分)

 

 

22. 诗人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

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三)古诗文默写。

(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2)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

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4)________ ,_________。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四)传统文化经典。

(5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授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荀子·礼论》)

(1)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的看法有何不同?

(2分)

 

 

(2)孟子和荀子认为道德的起源分别是什么?

(3分)

 

四、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是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的诗句,该诗于1918年1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1号,诗句中的“立着”“靠着”引起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共鸣。

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引发我们对人生、对个性的思考。

请根据材料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且文体特征鲜明。

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A(B.干瘪正确读音应为干瘪biě;C.徇私正确读音应为徇xùn私;D.稂莠正确读音应为稂láng莠)

2.B(A造事—肇事、C负作用—副作用D、感概—感慨)

3.D(A项中的“逐渐”应换成“逐步”;B项中的“不管”应该换成“尽管”;C项中“有口皆碑”。

碑纪功碑。

“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纪功碑。

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

“机关作风的变化”显然达不到“建碑”“歌功颂德”的程度,况且这件事情尚未实现,也不是已经被普遍肯定的事情,所以就不能用“有口皆碑”。

可改用“有目共睹”。

4.B(A项表意不清。

 C.“提高”“教学和使用”不搭配。

D项“推出”缺少相关的宾语搭配,可以在“旅游”后加上“项目”。

5.C

6.攀登者在足迹砌就的高山上,将事业之梯架上了人生的巅峰;勇敢者在信心聚集的原野上,将希望之花栽在了心灵的苗圃。

7.(示例)车主您好:

我是扬大附中学生徐砺寒,今天中午放学途中不慎刮伤您的车。

无法及时赔偿,对不起!

联系电话:

###。

(内容准确3分,要点包括说明自己身份、车被刮擦;联系方式不作要求。

语言得体2分,要表达出歉意)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8.B(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人们更关注物质的交换价值。

9.D(“以‘劳动价值说’为原理”错。

10. ①画家、收藏者的社会经济地位。

②画家的名望程度。

③收藏者的社会阶层及交友档次。

(3分,答出1点给1分)

11.

(1)运用动词“飞”字,生动地写出了花香来得突然,清新馥郁,令人神清气爽;“不见其花,先闻其味。

”收到先“味”夺人的效果,突出野姜花的魅力。

(2分)

(2)运用比喻、比拟的手法,写出环境“荒废”却优美;一“垂”一“飞”,形成对比,借时令之变写岁月流逝,烘托作者流浪伤感的情绪。

(3分)

12.少女看似无意的话语,暗含作者流浪的经历,也暗示了两人不再相见的结局。

(2分)

13.内容上,将记忆比作花,将温暖的记忆比作花香,形象地写出了记忆的美好,令人流连。

在孤独寂寞抑郁的处境中,这种美丽的回忆会伴随我们,帮助我们驱走孤寂伤感,带来丝丝幸福;结构上,作者触景生情,为下文写记忆中的买花经验过渡。

(内容2分,结构2分)

14.野姜花,长在野外,朴素、清香、高洁,是美的象征;全文由意外遭遇野姜花引起,再由此写买花经历,野姜花构成全文线索;野姜花,与水仙、玫瑰、百合一样,只要是美,就有“它存在的意义”,隐含文章的主题;野姜花,平凡又不为人知,以此为题,新颖而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4分)

15.花少许的钱为自己买一把花,可以愉悦自己;花少许的钱为朋友买一把花,可以温暖别人;花很少的钱买一把花,也是对卖花人的理解和尊重;有时一个小小的善举,可以慰藉自己,同时可以鼓舞别人;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