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5163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4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

《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docx

课时作业牛顿运动定律

课时作业(十六)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节 牛顿第一、三定律

姓名班级

1.(2009·宁夏理综)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2.(2009·广州)如右图所示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的可能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  )

A.向左行驶、突然刹车B.向右行驶、突然刹车

C.向左行驶、匀速直线运动D.向右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3.(2010·湖南师大附中)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条件,同一物体所受到的力越大,它的速度越大

B.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某力消失后,物体运动的速度可能不断增加

C.物体保持静止,是由于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D.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是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分不开的

4.(2010·湖南师大附中)在下列运动状态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蹦床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B.秋千摆动过程中到达最高点时

C.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货物D.航天员乘坐“神舟七号”进入轨道做圆周运动时

5.人走路时,人和地球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数有(  )

A.一对   B.二对   C.三对   D.四对

6.甲、乙二人拔河,甲拉动乙向左运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匀速运动时,甲、乙二人对绳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

B.不论做何种运动,不论绳的质量是否能忽略,甲、乙二人对绳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

C.绳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时,甲、乙二人对绳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

D.绳的质量不能忽略不计时,甲对绳的拉力一定大于乙对绳的拉力

7.(2009·合肥模拟)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如右图所示是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勾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8.(2008·南通模拟)以下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无法运动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运动状态也能改变

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9.在滑冰场上,甲、乙两小孩子分别坐在滑板上,原来静止不动,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板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甲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乙远,这是由于(  )

A.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力小于乙推甲的力

B.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时间小于乙推甲的时间

C.在刚分开时,甲的初速度大于乙的初速度

D.在分开后,甲的加速度大小小于乙的加速度的大小

10.如右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M,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成水平,在水平面上放一光滑小球m,劈形物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曲线D.抛物线

11.如右图所示,高为h的车厢在平直轨道上匀减速向右行驶,加速度大小为a,车厢顶部A点处有油滴落到地板上,若O点位于A点的正下方,则油滴落在地板上的点必在O点左侧还是右侧?

离O点距离为多少?

 

12.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如右图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f,则此时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多少?

 

课时作业(十七)第2节 牛顿第二定律

姓名班级

1.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分别为(  )

A.

和0.30s      B.3和0.30s

C.

和0.28sD.3和0.28s

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质弹簧上叠放着两物块A、B,A、B的质量均为2kg,它们处于静止状态,若突然将一个大小为10N,方向竖直向下的力施加在物块A上,则此瞬间,A对B的压力大小为(g=10m/s2)(  )

A.10NB.20NC.25ND.30N

3.搬运工人沿粗糙斜面把一个物体拉上卡车,当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1;若保持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2,则(  )

A.a1=a2B.a1<a2<2a1C.a2=2a1D.a2>2a1

4.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图(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

5.如图所示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至B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过合力为零的C点到达最低点D,然后弹起.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分析这一过程,下列正确的是(  )

①经过B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 ②经过C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 ③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加速度增大

④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加速度不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6.雨滴在下降过程中,由于水汽的凝聚,雨滴质量将逐渐增大,同时由于速度逐渐增大,空气阻力也将越来越大,最后雨滴将以某一收尾速度匀速下降,在此过程中(  )

A.雨滴所受到的重力逐渐增大,重力产生的加速度也逐渐增大

B.由于雨滴质量逐渐增大,下落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C.由于空气阻力增大,雨滴下落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D.雨滴所受到的重力逐渐增大,但重力产生的加速度不变

7.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传动速率为v,在其左端无初速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可能是(  )

A.

B.

C.

D.

8.停在10层的电梯底板上放置有两块相同的条形磁铁,磁铁的极性及放置位置如图所示.开始时两块磁铁在电梯底板上处于静止(  )

A.若电梯突然向下开动(磁铁与底板始终相互接触),并停在1层,最后两块磁铁可能已碰在一起

B.若电梯突然向下开动(磁铁与底板始终相互接触),并停在1层,最后两块磁铁一定仍在原来位置

C.若电梯突然向上开动,并停在20层,最后两块磁铁可能已碰在一起

D.若电梯突然向上开动,并停在20层,最后两块磁铁一定仍在原来位置

9.如图所示,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这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

A.向右做加速运动B.向右做减速运动C.向左做加速运动D.向左做减速运动

10.质量m=30kg的电动自行车,在F=180N的水平向左的牵引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从静止开始运动.自行车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F′=150N.在开始运动后的第5s末撤消牵引力F.求从开始运动到最后停止电动自行车总共通过的路程.

 

11.一辆汽车在恒定牵引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4s内通过8m的距离,此后关闭发动机,汽车又运动了2s停止,已知汽车的质量m=2×103kg,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不变,求:

(1)关闭发动机时汽车的速度大小;

(2)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大小;

(3)汽车牵引力的大小.

 

12.消防队员为缩短下楼的时间,往往抱着竖直的杆直接滑下.假设一名质量为60kg、训练有素的消防队员从七楼(即离地面18m的高度)抱着竖直的杆以最短的时间滑下.已知杆的质量为200kg,消防队员着地的速度不能大于6m/s,手和腿对杆的最大压力为1800N,手和腿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设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是10m/s2.假设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杆在水平方向不移动.试求:

(1)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杆对地面的最大压力;

(3)消防队员下滑的最短的时间.

课时作业(十八)第3节 两类动力学问题

姓名班级

1.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最后又落回原处,若考虑空气阻力,且阻力在整个过程中大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一定大于下降过程的加速度的大小

B.上升过程最后1s内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下降过程中最初1s内位移的大小

C.上升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一定小于下降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D.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下降过程的平均速度

2.质量为0.3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和不受水平拉力的v-t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10m/s2)(  )

A.水平拉力可能等于0.3NB.水平拉力一定等于0.1N

C.物体的摩擦力一定等于0.1ND.物体的摩擦力可能等于0.2N

3.2008年的奥运圣火,从希腊点燃后,穿行世界各国,现已顺利传入中国大地,最终将传至北京,点燃主会场火炬台.观察旗杆上的国旗,在东风吹拂下不断飘动着,再看甲、乙两火炬手手中的火炬如图,则关于甲、乙两火炬手相对静止的旗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火炬手一定都在向东运动

B.甲、乙两火炬手一定都在向西运动

C.甲火炬手一定向东运动,乙火炬手一定向西运动

D.甲火炬手可能停止了运动,乙火炬手一定向西运动

4.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20N的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为(g取10m/s2)(  )

A.0   B.4m/s2,水平向右C.2m/s2,水平向右D.2m/s2,水平向左

5.如图一个圆筒形容器内部盛有两种液体,它们的密度不同但又互不相溶,因而分成上下两层.有一铝制小球,从容器的上部液面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液体对铝球的摩擦阻力,则铝球向下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线不可能是(  )

6.跳远运动员经过助跑获得较大的水平速度,在踏跳板后,身体腾空一定高度,这说明他获得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对此正确的解释为(  )

A.踏跳板时,人对跳板的压力大于人的重力

B.踏跳板时,跳板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跳板的压力

C.踏跳板时,水平运动的惯性转化的竖直向上的力

D.踏跳板时,跳板对人的支持力的大小大于人的重力

7.惯性制导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弹道式导弹工程中,这个系统的重要元件之一是加速度计,加速度计的构造原理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沿导弹长度方向安装的固定光滑杆上套一质量为m的滑块,滑块两侧分别与劲度系数均为k的弹簧相连;两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端相连,滑块原来静止,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滑块上有指针,可通过标尺测出滑块的位移,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制导,设某段时间内导弹沿水平方向运动,指针向左偏离0点的距离为x,则这段时间内导弹的加速度(  )

A.方向向左,大小为kx/mB.方向向右,大小为kx/m

C.方向向左,大小为2kx/mD.方向向右,大小为2kx/m

8.如图所示,两木块A和B质量分别为m1和m2并排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m1原来静止,m2以速度v0向右运动.现对它们施加完全相同的作用力F,使它们在某时刻达到相同的速度,那么F、m1、m2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F向右,m1≥m2B.F向右,m1<m2

C.F向左,m1>m2D.F向右任意,m1=m2

9.(2010·浙江)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

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10.“蹦极”是冒险者的运动,质量为50kg的运动员,在一座高桥上做“蹦极”运动,他所用的弹性绳自由长度为12m,假设弹性绳中的弹力与弹性绳的伸长之间的关系遵从胡克定律,在整个运动中弹性绳不超过弹性限度,运动员从桥面下落,能达到距桥面为36m的最低点D处,运动员下落速度v与下落距离s的关系如图所示,运动员在C点时速度最大,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弹性绳的劲度系数k;

(2)运动员到达D点时的加速度a的大小;

(3)运动员到达D点时,弹性绳的弹性势能Ep.

 

11.风洞实验室中可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现将一套有小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细杆直径.如下图所示.

(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做匀速运动,这时小球所受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求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2)保持小球所受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7°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s所需时间为多少?

(sin37°=0.6,cos37°=0.8)

 

12.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水平推力F的大小;

(3)0~10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13.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足够长的木板B上,木板B静止于水平面.t=0时,电动机通过水平细绳以恒力F拉木板B,使它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B=1.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A的质量mA和B的质量mB均为2.0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05,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物体A刚运动时的加速度aA;

(2)t=1.0s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

(3)若t=1.0s时,将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立即调整为P=5W,并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一功率不变,t=3.8s时物体A的速度为1.2m/s.则在t=1.0s到t=3.8s这段时间内木板B的位移为多少?

 

课时作业(十九)第4节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弹簧类问题

姓名班级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竖直上抛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B.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中的人处于平衡状态

C.光滑的平板车上有一木块,当平板车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加速运动时,小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

D.竖直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重物,平衡后用力F将它再拉下一段距离后停止,突然撤去力F时,重物仍处于平衡状态

2.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安放一竖直轻弹簧,弹簧上端与一木块m相连,在木块上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使木块缓慢下移0.1m,力F做功2.5J,此时木块刚好再次处于平衡状态,则在木块下移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

A.等于2.5J       B.大于2.5J

C.小于2.5J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质量m相同的小球A、B之间连着一轻质弹簧,其中A紧靠墙壁,现用力F推小球B压缩弹簧,平衡后突然撤去F的瞬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撤去F的瞬间,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

B.在弹簧第一次达到最长时,A才离开墙壁

C.在A离开墙壁后,A、B两球均向右匀速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如图光滑水平面上物块A和B以轻弹簧相连接,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以加速度a做直线运动,设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当突然撤去外力F时,A和B的加速度分别为(  )

A.0、0B.a、0

C.mAa/(mA+mB)-mAa/(mA+mB)D.a、-mAa/mB

5.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小车上放一木块,将木块与水平轻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车前端,此时,弹簧已处于伸长状态,现施一力F拉车,使之加速运动,F由零逐渐增加,直到木块即将滑动,在此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6.如图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  )

A.0B.大小为

g,方向竖直向下

C.大小为

g,方向垂直于木板向下D.大小为

g,方向水平向右

7.如图所示,质量m1=20kg和m2=50kg的两物体,叠放在动摩擦因数为0.40的粗糙水平地面上,一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200N/m,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质量为m1的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一水平推力F作用于质量为m2的物体上,使它缓慢地向墙壁一侧移动,取g=10m/s2,当移动0.50m时,两物体间开始相对滑动,这时水平推力F的大小为(  )

A.80NB.100NC.280ND.380N

8.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B用轻弹簧连接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开始时两木块静止且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水平恒力F推木块A,则从开始到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

A.B的加速度一直在增大B.两木块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A>vB

C.两木块速度相同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

D.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少

9.如图a所示,水平面上质量均为5kg的两木块A、B用一轻弹簧相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加速度为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研究从力F刚作用在木块A的瞬间到B刚离开地面的瞬间这个过程,并且选定这个过程的起始位置为坐标原点,则下列b图中可以表示力F与木块A的位移x之间关系的是:

(g=10m/s2)(  )

10.如图的装置可以测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该装置是在矩形箱子的前后壁上各安装一个由压敏电阻组成的压力传感器.用两根相同的轻弹簧夹着一个质量为2.0kg的滑块,滑块可以无摩擦滑动,两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压在传感器a、b上,其压力大小可直接从传感器的液晶显示屏上读出.现将装置沿运动方向固定在汽车上,传感器b在前,传感器a在后.汽车静止时,传感器a、b的示数均为10N.(取g=10m/s2)

(1)若传感器a的示数为14N、b的示数为6.0N,求此时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当汽车以怎样的加速度运动时,传感器a的示数为零.

 

11.一个劲度系数为k=600N/m的轻弹簧,两端分别连接着质量均为m=15kg的物体A、B,将它们竖直静止地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现加一竖直向上的外力F在物体A上,使物体A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0.5s,B物体刚离开地面(设整个加速过程弹簧都处于弹性限度内,且g=10m/s2).求此过程中所加外力的最大和最小值.

 

课时作业(二十)第5节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传送带问题

姓名班级

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绳拴住放在水平粗糙传送带上,物体距传送带左端距离为L,稳定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当传送带分别以v1、v2的速度做逆时针转动时(v1<v2),稳定时细绳的拉力分别为F1、F2;若剪断细绳后,物体到达左端的时间分别为t1、t2,则下列关于稳定时细绳的拉力和到达左端的时间的大小一定正确的是(  )

A.F1<F2 B.F1=F2C.t1>t2D.t1<t2

2.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以加速度a加速转动时,小物体A与传送带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只有a>gsinθ,A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B.只有a<gsinθ,A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C.只有a=gsinθ,A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D.无论a有多大,A都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3.如图所示,为皮带运输机的示意图,A为传送带上的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货物A随传送带一起无相对滑动地向上匀速运动,A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B.如果货物A随传送带一起无相对滑动地向下运动,A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C.如果货物A和传送带都静止,A不受摩擦力

D.如果货物A和传送带都静止,A对传送带有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4.如图所示是测量运动员体能的一种装置,运动员的质量为m1,绳的一端拴在运动员腰间,沿水平方向跨过定滑轮(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绳的另一端悬吊质量为m2的重物.运动员在水平传送带上用力向后蹬传送带,而人的重心不动,使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向右运动,人的脚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  )

A.人对传送带不做功

B.传送带给人的摩擦力方向与传送带的速度方向相同

C.由题意可知μm1g=m2g

D.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m2gv

5.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右端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块以恒定的速率v2(v2<v1)沿直线向左滑上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到光滑水平面上,这时速率为v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2′=v1B.v2′=v2

C.滑动摩擦力对物块做的总功为零

D.滑动摩擦力对物块做的总功为正功

6.如图所示,在水平传送带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1、m2、m3的木块1、2、3,中间分别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细绳将木块1固定在左边的墙上,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当三个木块达到平衡后,1、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A.2L+μ(m2+m3)g/kB.2L+μ(m2+2m3)g/k

C.2L+μ(m1+m2+m3)g/kD.2L+μm3g/k

7.如图所示,水平的传送带向右以速度v=2m/s正常运行,其左右两端A、B间的距离为8m.一质量为1kg的物体也向右以2m/s的速度滑到传送带的A端.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从A端传送到B端所需的时间为(  )

A.4sB.大于4s

C.小于4sD.因不能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所以

8.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的右端与光滑曲面的底部平滑连接,曲面上的A点距离底部的高度h=0.45m.一小物块从A点静止滑下,再滑上传送带,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曲面.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v=1m/s,则小物块能回到A点

B.若v=2m/s,则小物块能回到A点

C.若v=5m/s,则小物块能回到A点

D.无论v等于多少,小物块都不能回到A点

9.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到地面上的Q点,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如图所示,物块仍从P点自由滑下,则(  )

A.落不到地面B.仍在Q点

C.在Q点右边D.在Q点左边

10.如图所示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