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6433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6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docx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应考能力提升

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018·高考全国卷Ⅰ,T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知识定位】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加强·唐末藩镇割据

【素养解读】 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主要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三个方面,考查考生全面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具体解读如下:

本题考查

方法指导

时空观念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说明材料是唐末藩镇割据时期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近几年来高考全国卷Ⅰ中的25题几乎都是考查的秦汉政治,今年高考命题打破常规,考查了唐代政治;而唐代的藩镇割据是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本题反其意而为之,考查角度新颖,体现了高考命题稳中求变的思路,这启示我们遇到和教材结论相违背的题目,解题的最好方法是排除法,本题中A、C两项不符合史实,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由“兵额与功能”可判断出此时期的藩镇有延续统治的作用

【解析】 从表中后三种藩镇类型来看,大多数藩镇官员由朝廷任命,且不同程度上供赋税,藩镇的功能多为防骄藩、守边疆、防盗贼,这些都有利于唐朝统治的维持,故D项正确。

仅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藩镇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唐朝后期藩镇的基本情况,无法得出藩镇之间攻伐不已的结论,故排除B项;四种不同的藩镇类型中,河朔型自己任免官员、赋税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并不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故排除C项。

【答案】 D

(2017·高考全国卷Ⅱ,T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

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知识定位】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素养解读】 高考命题注重运用学科素养考查对历史现象的认识。

本题运用“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考查影响君主专制统治的因素。

具体解读如下:

本题考查

方法指导

历史解释

明初禁宦官读书识字到明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等现象的历史阐释

唯物史观

从题干明朝宦官读书识字现象的本质反映了对宦官专权的客观认识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是由于皇帝允许宦官参政,以牵制内阁,这使得识字成为宦官的必要素质,这是中枢决策程序发生异变的结果,A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专制的强化,而不是皇权衰落,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内阁,排除C项;中国古代决策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D项错误。

【答案】 A

■练真题———————————————————

1.(2018·高考全国卷Ⅱ,T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解析:

选C。

材料反映了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两省名称发生变化并且宰相数量增加、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分割宰相权力,强化皇权,这有利于加强君主对朝政的控制,C对。

两省宰相人数增加、更替频繁,会使得宰相权力被进一步分解,没有涉及职权扩大,A错;低品级官员参与国家大政,没有直接提升官品,这一做法的目的并不是为官员提供晋升机会,B错;宰相权力遭到削弱,参政议政的职能没有变化,D错。

2.(2018·高考全国卷Ⅲ,T25)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解析:

选B。

由表中信息可知,宋代宰相祖辈、父辈任官中低级官员和无官职记录者占大多数,这说明两宋时期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比较大,故B项正确。

隋唐以后,世家大族的影响力逐渐消除,可排除A项。

材料不能体现宰相权力大小变化情况,可排除C项。

祖辈、父辈无官职记录的宰相正是通过科举制度才成功走向仕途,可排除D项。

3.(2017·高考全国卷Ⅰ)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西汉中央集权的发展的影响。

观察表格,可知从汉初到汉武帝时期,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的郡的数量不断增多,说明了西汉中央集权逐步加强,从而为西汉解决匈奴威胁等边患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故选C项。

从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的举措到汉武帝的“推恩令”,王国势力逐步弱小,王国问题逐步解决,故谈不上王国控制的封地越来越大,更谈不上朝廷与王国的矛盾趋于激化,故A、D两项错误;B项说法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

4.(2017·高考全国卷Ⅰ)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

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解析:

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概括史料对唐军与薛举作战记载的共性——唐军“败绩”,故C项正确。

A项“皇帝”与材料“秦王”不符,排除;四则材料中仅有一则提到刘文静,并且其身份是将领而不是主帅,B项不准确,排除;四则材料中只有一则指出作战失败是由于唐太宗生病,但这一记载在其他三则材料中并未出现,排除D项。

5.(2017·高考全国卷Ⅱ)《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解析:

选C。

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必然会在史书中体现统治者的意志。

据此分析可知,官修史书修撰具有政治性,故C项正确;历史记载的真实性体现在对史实的如实记录,而材料信息未体现,A项错误;官修史书更易颂今,使历史评价有失公正,B项错误;官修史书解释历史往往都带有主观性,而非客观性,D项错误。

6.(2017·高考全国卷Ⅲ)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

《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

这反映出(  )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解析:

选B。

由于时代、世界观、立场等不同,对同一历史事实的记载存在差异,故B项正确。

历史叙述是历史事实的呈现形式之一,历史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A项错误。

C、D两项的表述太绝对,排除。

7.(2016·高考全国卷Ⅰ)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解析:

选A。

中国有重视记载历史的传统。

由材料可知,史官对皇帝行为的记载影响皇帝的言行,故A项正确。

由材料无法得出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B项说法太绝对,故排除。

材料没有涉及史官与君主间的矛盾,排除C项。

宋太祖只是不愿史书记载其失误,故D项错误。

8.(2016·高考全国卷Ⅰ)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解析:

选B。

三司直属六部,地方办事效率不高。

明中叶以后,巡抚逐渐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直接管理地方事务,并对皇帝负责,这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答案为B项。

这一变化使地方行政权力遭到削弱,排除A项。

地方行政机构变迁不会削弱六部的权限,排除C项。

材料中的变化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D项。

9.(2016·高考全国卷Ⅱ)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

选D。

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它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A项“最优秀”的说法过于绝对;B项,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是才学,排除;C项“排除”说法过于绝对。

10.(2016·高考全国卷Ⅲ)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解析:

选B。

西汉初期崇尚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A项错误;C项与材料信息“文书之力也”不符;由材料可知,萧何收拾秦的文书,不能由此得出汉初官员都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的结论,D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汉承秦制的内容,B项符合题意。

11.(2015·高考全国卷Ⅰ)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解析:

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

材料中说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年幼,执政大臣也从他们中选择,反映了母族亲属(外戚)在两汉时期的地位极高,另外皇帝年幼,很容易被外戚控制,导致汉代经常出现外戚干政,故选C项。

12.(2015·高考全国卷Ⅱ)汉宣帝曾称:

“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

”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解析:

选A。

从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体现古代重视地方吏治,故A项正确。

■练模拟———————————————————

1.(2019·临沂普通高考模拟)两汉时期,地方长官(郡太守)拥有自辟僚属和察举大权。

长官与僚属形同君臣,长官升调或僚属离职后,长官依旧自居“故主”,僚属则成为“故吏”。

这主要体现了(  )

A.依附关系根源于察举制B.“家天下”的观念根深蒂固

C.早期官僚政治尚不成熟D.郡县制下地方权力很大

解析:

选C。

依附关系的形成原因是地方长官拥有自辟僚属和察举大权(或者是地方权力过大),故A项错误;“家天下”是指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材料中涉及的是地方长官,故B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两汉时期,长官与僚属之间的隶属关系,说明官僚政治的不成熟,故C项正确;材料与郡县制下的地方权力无关,故D项错误。

2.(2019·西安八校联考)两汉至魏晋时期,门下省内多杂用阉人,负责“执虎子(尿壶)、唾壶”等,做的事情非常不堪,民间讽刺侍从出身的人,往往称其为“持虎子者”,但他们在官场中却备受重视。

这种现象反映了(  )

A.中央集权扭曲了官场风气

B.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

C.士人道德沦丧的时代风气

D.忠君爱国的思想

解析:

选B。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门下省侍从出身的人在民间受到鄙视,而在官场中却受到重视,这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权力高度集中、官场中和上层亲近者权力较大的事实,因此B项正确。

A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侍从出身的人在官场中受到重视与“士人道德沦丧”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3.(2019·江西红色七校联考)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宋人认为“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

这表明(  )

A.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

B.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

C.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

D.科举制度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

解析:

选C。

宋代吸取唐代节度使藩镇割据的教训,重文轻武,因此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C项正确。

4.(2019·太原阶段性测评)总督始设于明朝,明初常遣尚书、侍郎、都御史至地方解决紧急问题或安抚军民,这些总督因事而设,事毕即撤;明朝中叶,总督近于定制,管辖范围在一省之上,多至五省,其作用主要是协调各省关系,防止各地方之间因互不相属而互相推诿。

总督职位的设置(  )

A.约束了官员权力滥用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了地方三司权力D.有效防止官员的腐败

解析:

选B。

明朝开始设总督,但最初只是临时设立。

明朝中叶,总督基本上形成定制,其主要作用是协调各省关系,防止各地方之间互相推诿。

由此可见,总督的设立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选B项。

设立总督只是为了协调各省关系,而不是为了约束官员行为,也不是为了削弱地方三司的权力,对防止官员的腐败未必能发挥有效作用,故排除A、C、D三项。

(建议用时:

45分钟)

一、选择题

1.秦朝时,尚书是少府的属官,设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丞以及左右曹诸吏等。

汉武帝时期赋予尚书决策的职能,司法审判大权也转由尚书和廷尉共同行使。

这表明(  )

A.尚书日渐成为汉代的中枢机构

B.秦汉政治制度的传承相对较少

C.汉武帝之前皇权遭到相权制约

D.西汉中央官制中出现制衡机制

解析:

选A。

据材料可知,秦朝尚书是少府的属官,虽有自己的办事机构,但地位相对低下。

汉武帝时期,尚书享有决策权,“司法审判大权也转由尚书和廷尉共同行使”,说明尚书日渐成为朝廷的中枢机构,故A项正确。

仅一项制度不能得出秦汉政治制度传承的整体情况,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只能反映汉武帝时期尚书权力和地位迅速上升,与其他机构是否形成制衡关系,材料无法体现,D项错误。

2.(2019·湖南长郡中学模拟)西汉武帝以侍中、尚书等组成内朝执掌国家决策大权,后又任命外戚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不但掌管全国军事,还进入内朝,参与政治决策,位在三公之上。

武帝驾崩后,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正式作为内朝的领袖执掌朝政。

从此,外戚担任大司马大将军,掌控内朝成为西汉惯例。

下列对这种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霍光以后三公被剥夺了相权

B.大司马大将军掌握决策权,西汉政府从文人政府转变为军人政府

C.大将军卫青进入内朝后,皇权受到严重威胁

D.西汉后期内朝逐渐成为外戚专政的工具

解析:

选D。

霍光掌权位于三公之上,而非剥夺相权,故A项错误;外戚以大司马大将军身份入内朝并不意味着军人执政,故B项错误;卫青入内朝加强了皇权,故C项错误;外戚专权掌控内朝成为惯例,故D项正确。

3.“太子年幼继位,年轻的太后临朝,不得不重用她娘家父兄来协助处理政事,外戚骄横擅权,无视幼主。

及至皇帝成年,结纳在自己身边的心腹宦官,发动政变,除掉外戚。

皇帝亲政后,自然重用夺权有功的宦官,于是又演变成宦官专权的局面。

这种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成为东汉后期封建政权的一个特点。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外戚、宦官权力过大B.君主的权力受到制约

C.君权至上的结果D.中央集权所致

解析:

选C。

外戚、宦官权力过大是材料的现象,不是根源,故A项错误;虽有外戚、宦官专权,但他们的权力并不是来自于制度和职位,而是来自皇帝的支持和信任,是皇权的延伸,君主的权力并没有受到制约,故B项错误;外戚和宦官是皇帝的亲信,之所以能交替专权,关键在于他们代表的是皇帝的权威,是君权至上的结果,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项错误。

4.(2019·江西贵溪一中高考押题卷)南朝时期,寒人通过充将帅、掌机要(中书舍人)、任典签(代表皇帝监察地方诸王刺史)不断提升政治地位,寒人地位的上升主要表明(  )

A.门阀氏族政治的形成B.文化教育的逐渐下移

C.专制皇权的逐渐加强D.监察的非理性化趋势

解析:

选C。

门阀氏族政治的形成是在东汉,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文化教育,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南朝时期寒人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南朝历代君王为了强化皇权,任用寒人,在内朝寒人典掌机要,在外朝寒人通过担任典签对地方进行控制和监察,此外,南朝时的将帅大多出身寒门,根据以上分析寒人地位的上升主要表明专制皇权的逐渐加强,故C项正确;监察的非理性化趋势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5.(2019·武汉模拟)唐中宗任命品级较低的豆卢钦望为尚书省长官,故意不加“同三品”的头衔,观察他的反应。

豆卢钦望果然徘徊在宰相集体议事的政事堂外而不敢进入。

后来加了“平章军国重事”衔,豆卢钦望才真正参议政事。

材料主要表明,三省六部制(  )

A.提高了唐朝中央的行政效率

B.降低了三省长官的行政级别

C.是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表现

D.使官僚机构形成完整的体系

解析:

选C。

材料没有体现三省六部运作程序提高行政效率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三省长官行政级别降低的内容,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豆卢钦望因品级低不敢参与政事,可知三省六部主要职责是处理军国政事,是行政权集中的表现,故C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三省六部的长官,没有体现出当时官僚机构的完整,故D项错误。

6.贞观年间的乡贡须先经过当地尊长和州县官批准,再由户部审阅,才送吏部考试,不是二百九十三姓(国家登记管理的家族)的人,不得参与乡贡。

这一要求(  )

A.凸显察举制和科举制的优点

B.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C.说明唐代科举资格审查严格

D.在于控制科举的录取比例

解析:

选C。

结合所学知识,唐朝实行科举制度,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题目中牵涉的是唐朝的科举制,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不是二百九十三姓(国家登记管理的家族)的人,不得参与乡贡”可以得出:

扩大唐朝统治基础是错误的,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强调的是唐朝科举资格审查的严格,故C项正确;题干并未提到控制科举的比例,故D项错误。

7.(2019·衡水中学高三摸底考试)北宋初立,有千百个州县行政单位,后采取措施,在众多州县之上设置一级行政机构“路”,以此达到“振领而群毛理”之意。

这一做法(  )

A.分化了地方行政大权B.严密了地方监察体系

C.可收统摄管理之功效D.便于地方官向上奏事

解析:

选C。

在州县之上设置新的行政机构“路”,显然是扩大而非分化了地方行政大权,故A项错误;“路”是新设置的地方行政而非监察机构,故B项错误;相比宋初千百个州县行政单位,作为其上级行政机构的“路”在数目方面必然相对较少,有利于收统摄管理之功效,故C项正确;设置新的行政机构并不一定便于地方官向上奏事,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故D项错误。

8.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

“无论是作为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抑或作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其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的色彩,一直非常浓厚。

”该同学研究的政治制度(  )

A.拥有大权,不受中央节制

B.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使得专制主义空前强化

解析:

选C。

依据材料“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可以判断是元朝的行省制度,行省拥有大权,但是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故A项错误;行省的权力受到中央的节制加强了中央集权,遏制了地方势力的膨胀,故B项错误;行省拥有大权但是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严格制约,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故C项正确;行省制度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不是加强皇权,故D项错误。

9.(2019·榆林模拟)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

这确保了监察权力的(  )

A.分散行使B.法制化

C.独立运作D.世袭化

解析:

选C。

材料说的是“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不是说监察权力分散行使,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说监察权力的立法保障,故B项错误;据材料“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可知这样确保了监察权力的独立运作,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监察权力的继承问题,故D项错误。

10.(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押题卷)“明设官,开国数年一再更定,内外无偏重,大小监制,缓急繁减,咸克互济,可为尽善。

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事难画一,缓急不辨,以此得,亦以此失,势有然也。

”材料主要反映明朝废丞相后(  )

A.权力过于分散B.行政效率提高

C.中央集权加强D.君权空前强化

解析:

选A。

根据材料“明设官,开国数年一再更定,内外无偏重,大小监制,缓急繁减,咸克互济,可为尽善。

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事难画一,缓急不辨,以此得,亦以此失,势有然也”可知,明朝出现“事难画一,缓急不辨”局面,究其原因就是“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导致的权力过于分散,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事难画一,缓急不辨,以此得,亦以此失,势有然也”可知,明太祖罢丞相所导致的是行政效率的低下而非提高,故B项错误;明朝罢丞相之后出现的是专制皇权而非中央集权的加强,故C项错误;明朝废丞相后确实出现君权空前强化的局面,但材料并没有提及,故D项错误。

11.明朝建立后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为防止布政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

明朝以上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