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67309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4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

《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热点解读.docx

届高考热点解读

2015届高考历史热点专题

热点一 完善民主法制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古代中国皇权下的权力制约与民主呼声

(1)中央官制:

秦朝的三公九卿分掌不同政务,国家军政大事决策要进行朝议,一定程度减少君主专制下的决策失误。

(2)唐朝三省六部,中书草拟、门下审核、尚书六部执行,门下省设政事堂,三省宰相共同议政场所,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决策已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

(3)明清之际:

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倡导君臣平等,主张法治等;顾炎武主张众治、经世致用;王夫之主张“循天下之公”等。

2.近代中国的民主求索

(1)太平天国运动:

洪仁玕《资政新篇》提出开明君主、依法治国、公众选举等。

(2)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主张改良政治、兴民权、逐步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

(3)孙中山等革命派主张暴力革命、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陈独秀等激进派强调民主与科学并重,彻底铲除专制思想根源。

(5)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胜利,推翻国民党专制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3.现代中国特色的民主法治建设

(1)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提供民主前提。

(2)建国初期“一宪三制”:

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文革”时期民主曲折: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4)新时期不断完善:

完善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立法和依法治国;祖国统一坚持“一国两制”;民主范围不断扩大、基层民主等。

4西方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1)奴隶制民主——古代希腊和罗马政治制度:

①希腊(雅典)民主政治:

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法律至上。

确立的诉讼制、差额选举制、议会制、任期制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民主原则。

②罗马法律:

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备,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

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近现代法制国家的建立产生深刻影响。

(2)资产阶级民主——西方代议制(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确立与扩展:

①英国: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温和)。

②美国:

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典范)。

③德国:

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脆弱)。

(3)无产阶级民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索:

从法国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到俄国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到后来民主政治探索。

(4)国际关系日趋民主——战后国际关系的多极化发展:

两极格局形成(战后到50年代)到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60~80年代)到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0世纪90年代后)。

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有利于世界的整体发展等。

在多极化趋势下,国际争端多以谈判、对话、协商来解决,如伊核、朝核问题会谈等。

热点二 关注“三农”和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1.古代中国促农发展的措施

(1)生产力进步与耕作方式改进(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2)土地私有制确立与小农经济产生(私田到自耕农经济)。

(3)政府重视促进与保护农业发展(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唐太宗“存百姓”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慎刑,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等)。

(4)古代思想家关注民生与和谐:

孔子思想中的“仁”、“德”、“中庸”;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荀子提出“君舟民水”;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2.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与民生关注

(1)太平天国:

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核心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主张绝对平均主义,试图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2)辛亥革命:

1905年,孙中山阐发“民生主义”,通过核定地价达到国民共享,家给人足;1924年新三民主义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3)新民主主义革命:

1931年,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和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开展的土地革命等。

3.现代中国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1)土地改革(1950~1952年):

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2)农业合作社(1953~1956年):

在自愿互利基础上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强调生产资料“一大二公”、“一平二调”,扩大生产组织规模。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

4.世界各国对“三农”和民生关注

(1)对“三农”的关注

①英国圈地运动:

使农民和土地分离,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②俄国农奴制改革:

农民获得自由的同时获得一块份地。

③日本明治维新:

废除禁止买卖土地禁令,确认土地私有。

④苏俄和苏联:

从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再到农业集体化再到赫鲁晓夫农业改革。

(2)对民生的关注

①西方人文精神和理想社会构建:

从智者运动到启蒙运动。

②希腊和罗马对公平社会的追求:

限制贵族特权、追求社会公平、公民法与万民法调节国内矛盾,维系国家长治久安。

③罗斯福新政时期积极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人数等措施,缓和社会矛盾。

④苏联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⑤二战后西方国家“福利国家”制度:

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

但也带来问题:

财政重负、社会惰性、挫伤积极性、影响经济增长等。

热点三 坚持科技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1)造纸术:

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印刷术:

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北宋时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是印刷术的一大革新。

(3)火药:

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

唐末,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4)指南针:

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了“司南”,后来制成指南针。

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

2.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

(1)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2)“文革”时期:

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至2013年的“神舟十号”我国实施航天工程。

2003年“神舟五号”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近代时期,欧洲的自然科学取得巨大成就

(1)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

(2)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19世纪电磁学的辉煌成就,它为人类开启电力时代的大门创造了条件。

(3)细胞学说和进化论成为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生物学的两大成就。

(4)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提出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是促成20世纪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理论基础。

4.三次科技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

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以机器大工厂代替工场手工业,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对中国的影响:

①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近代工业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③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2)第二次工业革命:

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它把社会的工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使社会生产力进入电力时代。

对中国的影响:

①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③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

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3)第三次科技革命:

发生于20世纪中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

人类面临的这一新科技革命,将使世界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它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为前沿,以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为特征,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机遇与挑战并存。

热点四 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和中俄关系

一、中美关系的历程

1.中国近代史

(1)鸦片战争:

美国趁火打劫,胁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1844年)、《天津条约》(1858年),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美国参与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后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3)解放战争: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取得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

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2.中国现代史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①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②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2)中国重返联合国

①由于美国采取抵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

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

②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中美关系正常化

①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

1971年4月,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乒赛结束后,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②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随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③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这样,中美两国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新时期中美关系的新局面

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与中美关系有关的部分):

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②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与中美关系有关的部分):

2001年10月,中国第一次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

③近年两国高层领导人的互访:

2002年2月,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访华。

2009年11月,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访华。

2011年,胡锦涛访问美国。

二、中日关系发展

1.近代的中日关系:

日本多次侵犯中国,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1)1894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1900年6月,日本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后,1901年,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以对德宣战的名义,强占了中国的山东,1919年1月至6月的“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强占山东的特权交给了日本。

1915年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全部接受。

(4)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12月,日军攻占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暴行。

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扫荡,实行“三光政策”。

2.现代史上的中日关系

(1)“冷战”时期对立(1949~1972年):

战后美军以“盟军”名义,对日单独占领,东京审判对一些战犯免予起诉,保留了天皇制。

企图利用日本控制东亚,遏制共产主义。

日本在美国的操纵和支持下,大力发展经济。

在对华问题上,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

(2)友好和平交往(1972年至今):

1972年,田中角荣首相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其中1972~1992年是重新调整和重新定位时期,1998年以来则是旨在构筑“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新时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日关系一波三折,目前出现“政冷经热”的局面。

(3)中日友好关系发展中的障碍:

日方不能正确对待侵华战争的态度,有关“南京大屠杀”、“历史教科书”和日本高层屡次参拜靖国神社等都给中日关系蒙上阴影,日本军国主义右翼分子有抬头的迹象。

最近,日本部分人士对钓鱼岛的企图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引起中国强烈反抗。

三、中俄关系的发展演变

1.近代史上的中俄关系

(1)鸦片战争至十月革命爆发(1840~1917年)

①第二次鸦片中,俄国与美国成为英法侵华的帮凶。

②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占了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③19世纪末,俄国也开始向中国输出资本,如贷款给清政府、修筑铁路(中东铁路)、开采矿山、建立工厂等。

同时,强租旅顺和大连,把中国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其势力范围。

④1900年,俄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2)从十月革命到新中国的成立(1917~1949年)

①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中的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在中国宣传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基础。

②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直接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

在共产国际的建议下,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苏联给予了大量的援助。

③抗日战争期间,苏联给予中国大量的物质上和道义上的支持。

1945年,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是中国能够取得抗战最终胜利的原因之一。

雅尔塔会议上,苏、美、英三国背着中国达成协议:

维持外蒙古现状,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的特权等,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3.现代史上的中俄关系

(1)第一阶段: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末。

特征:

友好,建交。

①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和中国建交。

②1950年,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③苏联给予中国大量的经济、技术上的援助,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④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在国际事务中坚决地站在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

(2)第二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

特征:

对抗和僵持。

(3)第三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

特征:

正常化和形成战略伙伴合作的关系。

①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由于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苏联的对外政策从扩张转向收缩,因此,开始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②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稳定发展,形成战略伙伴合作关系,为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了贡献。

③2001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热点五 经济危机与经济政策的调整

1.世界各国的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

(1)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弊端开始显现。

(2)1929~1933年爆发了从美国开始进而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这场危机持续时间长、波及地区广,给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带来严重影响。

(3)1921年春,苏俄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推行而带来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在其后形成的高度集中并逐步僵化斯大林体制之下,又导致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僵化。

(4)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之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了探索中的失误,“左”倾错误表现为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直接导致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

“文革”十年,“左”的错误发展到“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致使“文革”时期国民经济到达崩溃的边缘。

2.世界各国经济政策调整与相互协调机制

(1)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模式)调整

①资本主义发展早期(16~17世纪):

推行重商主义,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②工业革命以后(18~19世纪):

亚当·斯密《国富论》奉行自由主义理论,主张自由竞争、自由经营、自由贸易。

③20世纪30~70年代:

在经济危机冲击下,罗斯福新政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二战后,在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④20世纪80~90年代:

通过里根改革与克林顿改革,资本主义世界逐步走上了“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第三条路线,即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经济发展道路。

(2)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

①苏俄突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再到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再到自身修正与完善实行改革但最终未能成功。

②中国由照搬苏联经济发展模式(计划经济体制与工业化)到实行改革开放最终确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上一条新兴的工业化发展之路。

(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和城市相继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扩大农户和企业自主权,调动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

②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中共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世界经济整体发展与贸易协调机制

①二战后,形成以美国为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②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到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实现了全球范围贸易的自由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热点六 史学观点与研究方法

1.多元化史观:

高中历史新课标主要的史学观点:

现代化史观、全球(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等。

(1)现代化史观

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

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

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

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

③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

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

对现代化模式问题的认识:

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2)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因此又称为整体史观。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这一演进的过程: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初步成为一个整体。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战后尤其是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

(3)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

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

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4)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研究的对象。

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

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其研究领域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5)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

革命史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

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个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此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还有: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因素,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历史研究方法

(1)中国传统史学研究方法

①史料搜集:

运用文史工具书搜集;分类收集;调查,采访收集口碑史料等。

②史料辩伪:

采取事证、物证、理证,分辩内容有无矛盾,思想是否衔接,前代有无引用等。

③史料校勘:

依据善本(宋元刻本、清精校精注本);对校、本校、他校等方式。

④史事考证:

追寻史料的来源;举出有力反证判断是非;利用本书以外的史料予以补证或他证。

(2)历史研究的新方法

①比较史学:

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现象的比较来加深、扩大和验证对历史的认识。

②计量史学:

最大的特征就是运用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

传统史学是运用定性的方法。

③心理史学:

人的心理、情感等因素在历史上也起一定的作用;心理史学为历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它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范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脱离了社会历史环境,仅仅从人的本能和心理活动去概括解释历史,就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④口述史学:

口述资料可以作为文献资料的补充,在一定条件下,口述资料反而比文献资料更加真实;口述资料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有时可能脱离历史实际(遗忘、夸张和掩盖某些史实、记录者的误解等)。

(3)认识历史的途径——史料

①文献史料:

一切以文字形式记载的资料,如官修正史、私修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志、家谱、文集日记、野史笔记,都属于文献史料。

文献史料并不能完全反映历史的真实,只能反映局部的历史。

②实物史料:

主要指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通常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可信,但由于留下来的各种实物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的全貌,将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及其他史料相互参证,更有可能做出接近历史原貌的解释。

③口述史料:

指人们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其记录方式有笔录、录音、录像等多种。

这些资料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以及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音等。

口述资料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也难免不准确不全面。

应该尽量与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结合使用。

④史料分类:

原始史料即指第一手史料:

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