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论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7113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论文.docx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论文.docx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论文

民浅

共谈

和三

国年

史经

论济

文困

河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1级)

朱新发1107114013

浅谈三年经济困难

我们通常认为,经济状况不利或威胁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安全时,才称之为经济困难或经济灾害,纵观历史的各种灾害,无不是天灾与人害的结合才构成了对人类的巨大威胁.作为我国1959--1961的三年经济困难(灾害)同样如此,其深刻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深析,铭记,以史为鉴,居安思危!

关键词:

经济困难灾害决策

一.经济困难的基本概况

1.灾害状况

1951—1961的三年经济灾害中受灾范围之大、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高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据国家统计局、民政部的《1949—1995中国灾情报告》称1958年以前自然灾害的程度基本为中等或以下,但在1959年全国出现了受灾范围之大,在50年代是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受灾面积之大达4463万公顷,成灾面积1373万公顷,占受灾面积的30.8%,同时,各种灾害交替出现,对粮食的生长影响十分严重。

1959年的的灾害种类更是繁多,且在部分地区轮番发生。

除旱灾、霜冻、洪灾、风雹外,还出现了建国以来并不多见的蝗灾、粘虫灾、鼠灾等。

到1960年,全国大陆除西藏外又发生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灾害,受灾面积达6546万公顷,成灾面积2498万公顷,受灾面积居建国50年来首位。

主要灾害是北方为主的持续特大旱灾和东部沿海省区的严重台风洪水灾害。

1960年大灾害不仅成灾面积超过以往,而且是在1959年的基础上连续发生的,危害更大。

另一个特点是旱洪灾同时发生,反差极大,一个省内,部分地区暴雨洪水泛滥,部分地区则持续干旱,给救灾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到1961年,全国第三年连续发生特大灾害,受灾面积6175万公顷,仅次于1960年,为建国50年来的第二位。

成灾面积2883万公顷,为1994年以前最高,其中四分之一面积绝收,成灾人口16300万,也超过1960年。

巨大严重的自然灾害,直接加剧了经济困难

2、经济状况

由于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因素直接或间接的造成了1959—1961经济状况严重告急的局面,严重威胁到国家安危和人民生活。

首先,国民经济比例全面失调。

主要表现在:

a、积累与消费比例失调,1958—1960年平均积累率高达39.1%,积累额达1438亿元,比一五期间全部积累还多44%,而且积累效果极差;b、工农业比例失调,工业总产值从1957年到1960年增长1.3倍,而农业总产值却下降22.7%,工业与农业产值比例由5.7比4.3变为8比2;c、工业内部的比例失调,1958—1960年,生铁产量增长3.5倍,铁矿石产量增加4.8倍,煤产量增长2倍,而货运量仅增加1.1倍。

轻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比值由55%下降到33.4%,而重工业产值由45%上升到66.4%,轻重工业之比,由五一期间的3比2,到1958至1960年变为1比2;d、供求比例严重失调,1958—1960年三年的社会购买力,比1957年的488.2亿元不断地大幅度增长,分别为578.8亿元、675.1亿元、716.7亿元,三年内增加了46.8%。

1957—1960年,粮食和花纱布等主要消费品大约为出库存三分之一,但货源仍然不足,到年终未实现的社会购买力达到198亿元。

其次,生产大幅度下降。

由于大跃进和公社化运动过分强调主观能动作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过急的改变生产关系,必然造成对生产关系的破坏。

主要表现在:

a、农业生产急剧下降。

不仅连续下降,而且下降幅度很大,均在10%以上。

1960年的粮食产量竟下降了1951年的水平,1962年的棉花产量降到了1950年的水平,农业生产大约倒退了十年时间。

b、工业生产下降。

由于轻工业生产大部分以农产品为原料,所以1959—1961年经济作物产量的下降导致1960—1962年轻工业生产严重下降。

1962年与1959年相比,轻工业总产值下降35.2%,棉布产量下降66.6%,糖产量下降69.1%,卷烟产量下降55.8%。

由于农业和轻工业的相继下降,重工业也难以继续增长,从1961年开始急剧下降,钢产量1961年下降为870万吨,到1962年更下降为667万吨,比1957年仅多132万吨,基本退到大跃进前的水平。

最后,人民生活严重困难。

农业和农业生产的大幅度下降,必然带来市场商品的供应紧张和人民生活的恶化。

从城市职工和农民两方面来看:

a、由于大跃进以来国家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加之新职工的增加,职工平均工资尤其是平均实际工资大幅度下降。

据统计1957年职工平均工资为637元,到1961年下降为,537元,如果剔除1958年以来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平均工资为399元,比1957年下降37.4%。

更严重的是市场商品供应,尤其是农副产品供应紧张。

城市粮食供应,京津沪三地和辽宁省的粮食库存接近挖空,几乎出现脱销危险。

b、农民生活水平更是下降。

全国农民人均口粮从1957年407斤下降到1961年的307斤,淮河以北地区人均口粮200多斤原粮,有些天灾人祸严重的地区,农民每天的口粮在半斤以下。

尽管上面号召实行“瓜菜代”、“粮食增量法”,也无法防止农民浮肿病的发展和农村饥荒的蔓延。

由于收入减少,口粮下降和劳动强度的增加,全国人口的非正常死亡情况十分严重:

1958年和1959年人口死亡率改变了“一五”期间逐年下降的趋势,由1957年的10.8%0上升到14.59%0,而1960年的死亡率陡然升到25.43%0,大大超过了尚处于战争年代的1949年的死亡率,全国人口净减1000万。

特别是农村,1960年人口非正常死亡更为严重,这一年农村人口减少1702万。

1959—1961三年的经济困难是一个灾难性事件,因此,重视和总结各时期经济发展状况对于当前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二、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1、决策使经济发展偏离正轨。

首先,1957年的八届三中全会偏离“八大”的正确路线,为左倾思想的发展开辟道路,使党的经济建设方针的执行趋于扭曲。

主要表现在:

会议全面的肯定了反右派斗争,肯定了毛泽东对我国政治形式的不恰当估计,同时,轻率地改变了“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论述,从而使经济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了政治的阶级斗争上,并使政治的左倾思想渗透到经济建设,严重的误导了经济建设。

其次,1958年的中国八大二次会议确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尽快地将我国建设为一个具有现代化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次的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是忽略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强调认得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速度,没有注意有计划按比例综合平稳的发展社会主义,导致在急于求成的左倾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错误的,扩大化的阶级斗争,把多数知识分子划到剥削阶级的范围,同时也严重的阻碍了党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

再次,1958—1959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塑造了虚假的、无效的经济高产的状况,造成大量的经济资源的浪费,逐步形成了经济困难的局面。

在“大跃进”的过程中,大放农业卫星,严重高估粮食产量,严重脱离实际,从而进一步做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错误决策:

a、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导致了严重的粮食浪费在一定意义上也束缚了劳动力;b、大量增加城镇和职工人数,导致城镇人口急剧膨胀,全国劳动者人口严重下降,使农业发展滞缓,c、在投资和人力物力上,继续向工业方面倾注,严重排农业的发展;d、减少粮食的播种面积,由于对粮食产量的高估,1958年做出了次年减少粮食播种面积的决策。

e、实行粮食的高征购政策。

为了支持工业大跃进,要求各地区加大征购标准,在发现农村缺粮难以完成的情况下,有进行了“反瞒产”斗争,强行征购,直接导致农村严重缺粮。

最后,在全国多数地区严重缺粮、经济严重扭曲的情况下,1960年依然继续“大跃进”。

1960年第二次全国人大会二次会议决定实现国民经济的继续跃进,并制定了不切实际的更高的指标,规定工业总产值要增长29%,农业总产值要增长12%,钢产量增长38%,原煤产量增加22%,生猪产量增加13%等多项指标。

同时,继续大搞“小洋群”,“小土群”,当时认为工业问题主要是煤铁钢,因此要求在全国所有有煤铁资源的至少要搞起一个以煤铁为中心的“小土群”的采煤、冶铁企业。

此外还有大搞群众性的技术革命,在这一群众运动中,因急于求成,有又出现了不少虚假和浪费;继续坚持并推广公共食堂,继续大办城市人民公社。

总之,在“反右倾、鼓干劲”的情况下出现的1960年继续跃进,把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的错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对国民经济的破坏更为严重。

2、群众的盲目性、愚钝性和崇拜性。

群众愚钝的潜意识把共产党偶然的错误发展壮大,这是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推动力。

由于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受残酷的封建社会的迫害和压迫和压榨,他们急切渴望富裕和幸福的生活。

当有一个政党愿意去解救他们并服务他们时,群众自然会信服并依附于这个政党,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中国成立之初的广大人民就是这种状态的,那是的群众知识水平低,基本处于文盲状态,他们的意识处于土地和面包的层次,共产党为群众打拼下来了土地和面包,并为群众的土地和面包的更多和更好而设计,使得群众认为共产党是对的,于是共产党的一切就都是对的,在无形中形成了群众的严重崇拜和依附,并不断的发展并表现在各种建设中,导致了即使有错误也难以得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为共产党和国家的发展造成巨大风险。

群众的盲目性、愚钝性和崇拜性直接助长了经济灾害的发生和发展,在几百年几千年的农业种植经历中,均无“火箭”般的高产,而在大跃进中群众却不顾实际情况,盲目夸大粮食产量,谎报实情,形成中央对农业的高估(这同时也暴露了中央群众的愚钝性),而放缓并忽略了农业的发展,导致粮库亏空,形成灾难。

3、客观的自然灾害的加剧和苏联的背弃

自然灾害的偶然性对生产发展和经济建设造成严重威胁,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自然灾害也存在其必然性,主要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极其不合理的经济发展,和大规模并长期的生态破坏,,加剧了经济灾害的发生,同时,不合理的经济建设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的契合,是形成三年经济灾害的客观关键。

此外,苏联的背弃对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造成一定威胁。

苏联对我国,他代表的是一种科学技术,在当时的中国综合国力贫弱,科技水平低下的情况下,经济建设的重大项目工程对苏联是一种依赖,苏联的背弃是经记建设,步伐放缓,同时,在灾害之时,业务以求的援助,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经济困难的状况。

三、经济灾害的教训

1、执政者要顾大局、看长远,同时兼顾当前的发展,进行科学决策。

执政者的科学决策是一个引领,广大层级和人民群众则是决策的实现力量,执政者的决策一旦失误,广大层级和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活动就会存在巨大的危害性和风险性,并会处于难于整顿的状态。

因此,实现科学决策,顾全大局,考虑长远,同时兼顾当前,就成了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关键因素。

2、加强和重视现代化国民教育,实现群众科学化。

加强普及和重视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国民教育,增加群众的知识储备量,提高群众明辨政策与规律的契合度的能力,以使他们能够科学的客观的执行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

同时,加强群众的现代化国民教育,增长他们才干,使国民的整体素质能真正跟上时代潮流和世界趋势,最终进一步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因此,提高提高群众的科学化,是社会主义时代的要求。

3、加强各层级单位、个人的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意识,实现安全保障的有序化。

在当前安逸的时代环境中,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不可忽视。

灾害之事之所以能够发生,还是在于未雨绸缪不足,居安思危不够。

在近几年,频有地震,地震本身称不得灾害,但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才被称之为灾害,因此,如若广大人民有强烈的未雨绸缪和居安思危意识,则遇到的各种灾害程度都会降到最低。

由此,要加强全民的安全保障,就需要不断提高全民的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意识,这样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有序化和安定化。

从三年经济困难灾害整体来看,无论是执政者还是普遍国民,都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性,以史为鉴,明辨政策和规律的契合度,利用和发掘自然的客观性,以充分发展自我,保障自我,稳定社会,以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史》下册王松林主编

2、《当代历史问题札记》罗平汉主编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文集》中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