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17325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72 大小:7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三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三年级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三年级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三年级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三年级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2页
三年级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2页
三年级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2页
三年级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2页
三年级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2页
三年级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2页
三年级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2页
三年级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2页
三年级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2页
三年级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2页
三年级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2页
三年级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2页
三年级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2页
三年级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2页
三年级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2页
亲,该文档总共1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docx

《三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docx(1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docx

三年级下册

课题

1、燕子

教学目的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课时:

3课时

教学互动设计:

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燕子的资料),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时间

学生行为

时间

一、交流

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导入课题

师小结导入:

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篇课文《燕子》。

(出示课题齐读)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2、课题齐读

二、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了解文章脉络

1出示生字词集体点拨:

“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

“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

“掠”是撮口音。

2要求学生思考: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燕子的?

3、集体交流。

(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描写)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1)读准字音:

开火车读个个过关。

(2)讨论识记难记的生字、不懂的词语。

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燕子的?

4、集体交流。

三、学习课文

三、指导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这段话写什么?

(燕子的外形特点)

2、你想怎么读这段话?

为什么?

试着让学生读读。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3、词语训练:

“凑成”换成“组成”好吗?

为什么?

(反复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活泼的基调)

4、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

机灵的小燕子。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2反复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活泼的基调)

四、巩固

1、出示本课生词:

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

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沾了一下水面、飞倦了

2、出示生字“燕、聚、增、掠、稻、尖、偶”认读、组词

3、师点拨:

“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错写成“艹”;“聚”的下面是“”,不要写成“水”;“尖”,上小下大,"稻"右下部第一笔是撇,中间横没有连着。

4、师根据需要范写。

1、自己观察识记

2、学生书写练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听写生词:

燕子、聚拢、增加、稻田、偶尔

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2—4自然段

1、要求学生轻声读第2自然段并思考:

这段话讲什么?

2、这段话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色,仔细地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边读边想象。

第二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

把你脑中的画面描述一下。

3、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4、要求学生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写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各种姿势)

5、再读,说说这段话写了小燕子的哪些特点?

从哪些句子感受到?

(活泼、可爱、机灵)

6、师:

这些自由飞翔的燕子,使这早春美景更加生机勃勃、令人神往。

作者还写了什么呢?

7、指名说说第四自然段写什么。

8、这段话里有几个比喻,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

1思考:

第2自然段这段话讲什么?

(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2边读边想象第二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3(花儿争相开放)回答学生

4(燕子飞行的各种姿势)

(活泼、可爱、机灵)回答学生

5、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6、读第四自然段并回答老师所提的相关问题。

7、结合插图理解,想象

(学生畅所欲言)

三、练习

指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

四、指导背诵课文

1、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再回顾课文的脉络,点拨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

(由近到远,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里的小照子——燕子的飞行利停歇的顺序)

2、指点背诵方法。

背诵本课,可以按照的课文脉络来背诵,记住每段话中描写的先后顺序,如,第一自然段由羽毛到翅膀到尾巴及活泼可爱的燕子的顺序。

第二自然段由春天的细雨、微风、柳丝、草、花到燕子的顺序背诵。

3、自由背诵。

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学习生字

一、学习“沾、圈、漾、倦、符、演、赞”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集体点拨范写:

“演”字里面有一横,写时不要丢掉;“倦”字的右下部分是“”,不要写成“巳;“漾”的下部分是“永”,而不是“水”。

1、观察识记字形。

2、书写练习。

二、完成练习

1、出示例句“有的横掠过湖面,……“掠”字好在什么地方?

(明确什么样的词称作好词)

2、自己再寻找一些用得好的词语。

想一想为什么用得好?

3、四人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小组交流完成课堂练习

三、积累

1、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2、布置作业,

(1、)鼓励学生在课外再摘抄一些描写春光的句予。

(2、)背熟课文。

练习完成作业,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鼓励学生在课外再摘抄一些描写春光的句予

(2、)背熟课文。

课题

2、古诗两首

教学目的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

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课时:

3课时

教学互动设计:

第一课时(学习《咏柳》)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时间

学生行为

时间

一、导入新课

师:

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

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

(指名背通)/

二、学习《咏柳》。

1、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3、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

(2)“绿丝绦”指什么?

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为什么这么比喻?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指名读,师生评议。

(2)以读代讲,师生合作:

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

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

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师:

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

2、全班交流,(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会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生: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生: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四、背诵古诗。

要求学生背诵古诗。

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学习《春日》)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背诵《咏柳》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

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

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1、读诗歌

2、读准“胜”“泗”“滨”

3、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

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

能具体说说吗?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

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

师: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师:

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1、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

3、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4、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师生合作。

生:

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生: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背诵古诗。

要求学生背诵古诗。

背诵古诗。

第三课时

一、背诵《春日》

指名背诵《春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背诵《春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咏、碧、妆、裁、剪、滨、紫

2、出主意识记字形,集体交流:

提醒:

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

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

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3、先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

“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集体交流识记字形

三、书写练习。

要求学生书写练习。

书写练习。

四、拓展阅读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互相交流,背诵。

五、作业:

背诵古诗给家人听,默写古诗。

背诵古诗给家人听,默写古诗。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背诵古诗给家人听,默写古诗。

课题

3荷花

教学目的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

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课时:

3课时

教学互动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时间

学生行为

时间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

“美丽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

”打一植物(荷花)

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着荷花。

(板书课题)

(荷花)学生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挂图:

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

师范读课文。

2、出示生词,指读,正音:

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

3、师:

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2、认读生字

3、学生根据实际回答。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

在这三段中,休最喜欢哪一句?

交流重点句:

(出示: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

这是一幅极富色彩且让人赏心悦目的画儿,你来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

(2)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组成的,你来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荷花的那些姿态?

(注意与挂图的联系,把具体形象和文宇训练统一起来)

(3)荷花的姿态是不是只有这几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4)你还知道荷花有那些姿态?

作者为什么只描写了这几种?

(5)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

为什么?

(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

你来找找看。

(6)这幅画呀,色彩多、姿态多还得是活的,这么好的画儿是谁画的呀?

(大自然)那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7)有感情朗读前三个自然段。

师:

这节课,我们寻着清香到了美丽的荷花池。

它就像一大幅(活的画)。

这幅画的作者(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体会体会荷花的美。

交流重点句: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绿、白、嫩黄……色彩丰富)(朗卖)

2、根据老师的提问朗读文中相关的内容。

3、体会体会荷花的美。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时间

学生行为

时间

一、复习导入

导入

1、认读二三个词

2、齐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慰情

1、师范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听着人家的朗诵,好像看到了美丽的荷花池,我忽然觉得……

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如果,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4、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1、自由读课文,质疑:

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2、齐读第四、五自然段,3、3、体会荷花的美。

三、学习写作方法

提问: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板书:

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2、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

(小结:

富有感情、充满理象是构成好的写景文重的重要内容)

思考并回答。

四、回到整体,小结全课

齐读课文:

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荷花,大家都被这美景陶醉了,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花的美……

课后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第三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时间

学生行为

时间

一、指导识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形近字的区别:

裳和常、蜻和晴

“蹈”的第十四笔是?

“佛”的第四笔是?

1、观察描写,识记字形

2、集体交流,重点点拨范写:

3、书写练习。

4、自评互评

二、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

提议熟记的段落

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题

4珍珠泉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教学重难点

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

1课时

教学互动设计:

阅读课后的资料袋,搜集关于泉水的其他资料

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叫“珍珠泉”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时间

学生行为

时间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师板书课题:

同学们介绍了那么多泉水,各有特点,令人惊叹,那么珍珠泉有什么恃点呢?

全班交流关于泉水的资料

二、自读讨论,朗读体会。

师提问:

(1)从中你知道了珍珠泉的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认真读书体会,跟同伴讨论讨论。

(2)指导朗读,读出珍珠泉水的特点,重点练习朗读2、3自然段

第2段指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形成画面“水是那样绿,绿得像……”

1、生自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

2、讨论交流,朗读体会:

(1)说说为什么叫珍珠泉?

(2)自己读书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体会珍珠泉水绿、探、清的特点。

(4)读出泡泡的趣和美。

三、练习朗读,体会感情

师:

假如你是作者,向别人介绍珍珠泉时,语气是怎样的呢?

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为什么这样说?

练习朗读,体会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赞美之情,为家乡有此泉而自豪。

四、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

文章先介绍了珍珠泉在,接着重点揣述了珍珠泉周围的,以及潭底冒出的。

找出相关的答案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在文中找出你认为写得忧美的句子,摘抄背诵。

2、看看自己的家乡有没有这佯美好的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仔细观察,记在心里。

课题

5翠鸟

教学目的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课时:

3课时

教学互动设计:

与学生一起通过网络或其它途径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时间

学生行为

时间

一、从“鸟”入手,引入新课

师:

1、生活中,你常见和了解哪些鸟?

它们有什么特点?

2、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是大自然中的精灵,总是唱着动听的歌。

在鸟的大家族中,有一种鸟,叫“翠鸟”(板书“翠鸟”,引导学生注意“翠”的写法。

学生畅所欲言

二、自读自悟,了解内容

师提问:

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是从哪里知道的?

1、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默读思考:

生自读课文,说说所了解到的翠鸟与其他的鸟有什么不同特点。

三、检查自学,生生交流

1、指名读课文,就难读的部分指导读好。

2、引导学生抓住翠鸟的特点,体会词语的意思。

①既然翠鸟颜色如此鲜艳,为什么不叫“花鸟”或别的什么,而叫“翠鸟”呢?

(通过理解词语和观察图,理解:

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都是绿色,大多数羽毛也是绿的,当然可以叫翠鸟了)

②对比出示以下两组句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翠鸟速度快的程度。

生先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不同之处再交流。

A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

B翠鸟离开苇秆,很快飞过去。

A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B翠鸟蹬升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2、交流:

了解了翠鸟什么?

从哪里知道的?

四、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师点拨字形:

重点指导部件比例的大小:

指导“翠、翁”“秆、透”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分别有“羽”“禾”的部件,但书写时是有区别的。

1、互相检查是否认识了11个生字。

2、书写生字,自主记忆生字。

3、书写练习。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时间

学生行为

时间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导言:

我们了解翠鸟,能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2、指名读,师生评论后,再练习读。

(1)外形部分,要突出翠鸟的色彩。

(2)捉鱼部分,要读出翠鸟速度之快。

(3)老渔翁的话要读得语重心长。

2、学生练习朗读。

(1)外形部分,要突出翠鸟的色彩。

(2)捉鱼部分,要读出翠鸟速度之快。

(3)老渔翁的话要读得语重心长。

二、背诵

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背诵

三、针对“喜欢”,读书讨论

师提问:

从课文的哪些部分看出“我”喜欢翠鸟呢?

学生默读课文,快速找出。

A、想抓一只饲养;B打消了捉的念头;C远远地看,希望它多停一会儿。

(通过讨论,学生已清楚:

想拥有翠鸟,虽然出于喜欢,却是伤害野生动物的想法,真正的喜欢,真正的爱护,就应该让它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活。

四、布置摘记

在学习中,抄下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抄下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抄下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第三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时间

学生行为

时间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选择学习内容

师:

近几年,国家、社会对于环保这个问题已经逐渐重视起来了,但仍有些人为了追求眼前利益,不太关心周围的环境,你对环境保护有哪些想法,对自己家乡的环境了解多少。

学生畅所欲言

二、读“综合性学习”明确要求,思考:

1、你了解了什么?

2、你不了解什么?

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三、集思广益,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提示学生特别想好:

怎么样去获得我们所要的资料?

1、小组讨论,确定活动计划

2、全班交流,选择学习方式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利用闲暇时间调查了解,组织交流汇报学习成果;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课题

6燕子专列

教学目的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

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课时:

3课时

教学互动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时间

学生行为

时间

一、深情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师:

还记得《燕子》一课吗?

每年春天,燕子都会给我们带来欣喜。

它们春来秋去,在这一来一回的跋涉中,会发生多少事,可能还会遇到很多危险!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燕子》这篇课文,它一定会让你产生很多感慨!

板书课题:

6燕于专列

回忆已掌握的知识

二、自读自语

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

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

从中体会到什么:

读文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