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实训基地企业文化建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7620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实训基地企业文化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控实训基地企业文化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控实训基地企业文化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控实训基地企业文化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控实训基地企业文化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数控实训基地企业文化建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控实训基地企业文化建设.docx

《数控实训基地企业文化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实训基地企业文化建设.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控实训基地企业文化建设.docx

数控实训基地企业文化建设

数控实训基地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及其在数控实训基地中的要求

1.融合企业文化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企业的教育,学生出了校门就进企业,出了校门就是员工,员工是企业文化的支撑点和体现点。

因此,企业在选才、用人乃至整体管理已从更深更广的文化层面上对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能够快速地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管理环境、生活环境,是用人单位的对新进员工的普遍要求。

毕业生进入企业不仅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岗位上,以适应岗位的技术要求,更应凭借良好的综合素质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而崭露头角。

2.融合企业文化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正在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这种模式的重点是工作和企业,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文化,不是单一的工作或者技能。

要想让学生在一种全真的环境中模仿训练必须要在实训的过程中引入企业的文化,只有在具体的文化氛围中才能让学生感知到真实的企业环境,从企业物质、企业制度、企业精神等方面去感知企业。

尤其是企业员工的团结协作、积极进娶精益求精等优秀的文化价值理念,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净化他们的人格品质,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实行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实践情境中更容易感悟优秀的企业文化,逐步把外在的行为要求内化为校园文化主体自身的内在需求,学习企业员工高超的技艺和爱岗敬业的精神,确立自己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如何将企业文化融合到数控实训基地中去

1.以企业的标准建设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应到企业充分调研,了解企业的车间设置、布局、仪器设备的摆放,就是所谓的“引企入校”。

“引企入校”不是简单地将硬件搬入我们的实训基地,而应包含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实训基地是企业设备、企业文化的信息展示窗口。

特别是像数控加工适合开展生产性的实训基地建设。

真刀真枪的训练十分重要,但没有实弹演练,缺少了一种真实的环境,也紧不了弦,练不了过硬的本领。

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一定要搭建起与企业内外部环境相适合实践教学平台,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达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适应能力训练的目的。

2.以企业运行机制管理实训基地。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引进企业文化营造职业氛围,在岗位设置、生产方式、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方面加强建设力度,加强在教学、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品牌意识等方面的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比如悬挂、张贴相关生产标识、操作规程、职业行为规范等,创造更加真实的工作场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引入管理机制不仅仅是张贴几条标语,宣布几点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一种管理理念的渗入。

为什么许多平时实训过程中调皮捣蛋的学生到企业以后却能认认真真的工作?

除了金钱的刺激,更重要是职业环境的限制,企业文化的熏陶。

3.以企业职业理念教育学生。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和积淀起来的价值观念、精神力量、经营境界以及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企业文化更多地体现的是对员工群体的规范、整合、凝聚和激励功能,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结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员工为企业和社会发展而努力。

在实训基地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加强实训基地自身的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实训基地内建设企业文化环境、提炼精神理念、引入现代企业运行机制、进行校企合作等,可以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

三、机械加工企业文化不能等同于数控实训基地文化

实训基地仿真企业实际的工作环境,使学生能获得实际专业经验,感受真实的企业。

实训基地通过引进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对培养学生职业操守、练就职业素质非常重要。

但企业文化不能完全代替基地文化。

实训基地的任务是培养而不是生产,所以实训基地文化不应仅仅是企业文化,还要有校园文化,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企业文化反映的是企业的价值观,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的有效吸纳能促进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的变革,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创造意识,从而带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准的有效提升,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相互渗透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校企文化在互动中形成合力,能更加正确地引导学生处理好奉献与索娶效率与公平、自主与监督、竞争与协作等关系。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建设,不能只重视硬件而忽视基地的内涵发展,只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而忽视企业综合素质的训练。

在实训基地的管理中借鉴企业的“6S”和“七要素”管理,让学生在实习中按照实际工作要求进行实习,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

四、借助校企合作,延伸实训平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产学研结合教育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具有专门技能人才的繁重任务。

产学研结合教育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尤其如此。

我国正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型工业,高新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对技术型、应用型等人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多,这就带来了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大力开展产学研结合教育正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通过产学研结合,企业、社会在参与专业建设、参与教学全过程中,必然会促进企业、社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认可程度,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为学校赢得声誉,同时也可利用企业、社会的设备等,弥补职业技术院校教学资源的不足。

产学研结合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产学研结合的主体是产学结合,产学结合的核心是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物质与智力的双向资源,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我们借助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中心的模式,采用互利互惠、双向共赢原则引进企业的设备和项目;同时积极聘用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当中心的兼职教师;广泛联系行业协会、企业和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开展学生的双证、多证培训和对社会人员的职业资格培训;加强对外技术服务、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研究工作,这是不断提升实训技术水平的重要工作。

我校以努力实现校企双方互利共赢为目标,通过积极寻求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加强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弥补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脱节的缺陷,培养和锻炼学生解决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在数控实训教学方面我们已与可成新乡龙辉精密铜管厂、淅川汽车减震器厂等近20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从2008年至2011年,我们每年都有近200名数控和模具专业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生产实习,学校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技师指导学生实习,学生在企业各个部门轮岗,直接从事机床操作、生产管理、品质管理等活动,通过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体验职业角色,感受企业的考核、激励、管理机制,体会职业竞争所带来的压力,提高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熟练度的认识,积累工作经验。

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到企业生产中技术难题的解决,直接面向工程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解决工程实际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顶岗实习,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得到提升,感受企业氛围,了解企业文化,为适应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极大增强了学员今后岗位适应能力,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合作企业也可以通过顶岗实习过程对学生考察,挑选到他们满意的准员工,这些准员工已熟悉企业工作流程、运作机制,经过顶岗实习在技术上已经成熟,不需要再培训就可走上工作岗位,解决了企业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储备,其他顶岗实习学生也能够非常迅速地适应使用同类设备企业的岗位要求,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就业渠道,达到了双方共享校企合作成果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