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易错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9476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态变化易错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物态变化易错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物态变化易错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物态变化易错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物态变化易错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物态变化易错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物态变化易错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物态变化易错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物态变化易错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物态变化易错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物态变化易错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物态变化易错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物态变化易错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态变化易错题.docx

《物态变化易错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态变化易错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态变化易错题.docx

物态变化易错题

1、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B.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

C.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D.严冬,冰雕变小是熔化现象

2、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22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选填“高”或“低”)。

(2)图22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2丙所示。

分析图像可知:

水的沸点是℃,当时的大气压(选填“<”、“>”或“=”)l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不同。

3、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在BC段吸

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min时海波已全熔化

4、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做测温物质。

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

B.放在衣柜里面的樟脑丸变小了

C.太阳出来雾散了

D.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6、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A.冬天户外的人呼B.湿裤子C.冬天窗玻璃上D.钢水浇铸得

出“白气”晾干有冰花到钢件

7、

(1)用如图21(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

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

这样做,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

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__▲__变化

(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8、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

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气化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9、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液态氟利昂进入冰箱冷冻室吸走热量,此时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B.液化C.熔化D.凝固

10、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21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22所示的图像。

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0

 

11、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

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

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

A.只能验证猜想1

B.只能验证猜想2

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D.既不能验证猜

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

12、“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中的“冰”“雪”的形成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汽化和液化B、升华和凝华C、凝固和凝华D、凝固和液化

13、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山林中雾的形成B.路面上的水结冰

C.河面上冰雪的消融D.窗户玻璃上冰花的形成

1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

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

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的缘故

15、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CO2)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

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

“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是小冰晶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16、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________.冬天早晨看到房间的玻璃窗出现小水珠,水珠是在玻璃窗的_______(内、外)表面;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车窗的_______(内、外)表面会出现水珠。

(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

17、在制作液体温度计时,为了提高温度计的准确程度,下面措施可行的是

  A.玻璃泡的容积做大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细一些

  B.玻璃泡的容积做小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粗一些

  C.玻璃泡的容积做大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粗一些

  D.玻璃泡的容积做小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细一些

18、将一盆0℃的水放入0℃的房间内,用电风扇向水面吹风,则

  A.水会结冰,水与冰的总量少于原有水的总量

  B.水会结冰,水与冰的总量等于原有水的总量

  C.水会结冰,结冰后室内气温下降

  D.水不会结冰

19、在烧热的油锅中溅入水滴时,会听到“叭叭”的声音,并溅起油来,而在沸水中加入油时不会发生以上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溅入的水滴温度太低

  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C.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

  D.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20、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图所示。

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21、哈尔滨寒冬气温是―24℃,松花江上结了一层冰,江面上冰的温度是__________,冰层下有水流动,冰和水接触处的温度是___________,最底层水温是4℃,你猜想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2、一位年轻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只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只是测甲前把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测得数是37.2℃,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结果乙、丙的体温读数均为37.8℃,问三人的体温真实值应为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

23、飞船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物质(又叫“烧蚀层”),这层物质在高温下____________从而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24、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38℃时处于_________态

25、有一支温度计,其刻度是均匀的,但读数不准确,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为5℃,而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里时,读数为95℃,用这支温度计测得室温为32℃,则室内的实际温度为多少?

26、把-5℃的冰投入0℃的水中(周围空气是0℃),过了一段时间,()

A、冰的数量增多B、水的数量变多

C、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把0℃的冰放进0℃的水中,若它们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则:

()

A、冰会增多,水减少B、冰会减少,水增多

C、冰多则水就会凝固;水多则冰就会熔化D、冰和水的多少跟原来的相同

2、在下面列举的现象中,不是升华现象的是()

A、碘加热时变为蒸气。

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萘制的卫生球日久变小。

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3、在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和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珠,水珠是在车窗的()

A.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B.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

C.都在内表面D.都在外表面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霜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吸热B.冰必须先熔化成水,才能变成水蒸气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要放热D.樟脑丸在逐渐变小的过程中要吸热

5、炎热的夏天,以下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温度的方法是()

A、打开正在工作地电冰箱的门B、打开风扇,并且调到转速最大的档位。

B、关闭房门D、在地面上适当地洒些水。

6.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

A、铁的密度比锡小B、铁比锡硬C、铁传热比锡快D、铁的熔点比锡高

7、牙科医生在给病人检查时要用到一个小的平面镜,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是先放到酒精灯上烤一烤,再进入病人口中,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为了卫生,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下,能杀菌

B为了让病人不感到太凉,放在火焰上升温

C纯属职业习惯,不烤也行

D为了防止口中水蒸气在平面镜上液化,影响看病

8、如图2所示,甲试管装水,乙试管装酒精,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使里面的水沸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沸腾

B、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不沸腾

C、甲试管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不沸腾

D、甲试管内的水不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沸腾

9、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0℃,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和38.60℃,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36.90℃和38.60℃B.37.50℃和38.60℃

C.36.90℃和37.50℃D.37.50℃和37.50℃

10.如图所示的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海波在CD段是固态

B.海波的熔点是48℃

C.海波在BC段不吸收热量

D.海波熔化经历了12min

11、下面有几个常见的物理现象,各属什么物态变化:

(1)湖面结冰:

(2)烧水时看到“白气”:

;(3)自来水管“出汗”:

;(4)严冬玻璃窗上结有“冰花”:

;(5)冰箱中取出冰棒冒“白气”;(6)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这是_______现象。

(7)冬天,嘴里呼出“白气”,这是______现象。

(8)深秋晚间会“下霜”,这是______现象。

(9)戴眼镜的人,冬天从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眼镜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__现象。

(10)出炉后的钢水又会变成钢锭,是______现象。

12、夏天向手心吹气,手感觉凉,这是因为而冬天向手心哈气手感觉暖,这是因为。

13、(验证性实验)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6所示,则图___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14、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是冰的现象;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的棒冰周围会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现象后产生的;秋天,路边草木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现象后产生的;春天早晨的雾“消失”了是现象。

15.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16.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常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向外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融化成的小水珠

B.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17.关于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吸热后就会立即沸腾

B、液体温度达到了沸点一定会沸腾

C、液体温度达到沸点时继续加热,一定会沸腾

D、蒸发和沸腾都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18、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80℃的酒精是液态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328

1740

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作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铅的凝固点是-328℃

 

1、B

2、

(1)高

(2)92(3)98<质量

3、B

4、水银或甲苯酒精酒精

5、C

6、B

7、

(1)用搅拌棒搅拌

(2)状态自下而上

8、D

9、A

10、

(1)读数时视线未跟液柱面相平(或“温度计玻璃泡触底”、“酒精灯外焰未正对杯

底”)

(2)99,小于(3)减少水的质量(或用热水来做实验)

11、A

12、C

13、C

14、D

15、D

16、外表面内表面内表面外表面

17、A

18、A、因为用电风扇向水面吹风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吸热,0℃的水能放热,所以有部分水凝固成冰.故A正确;

B、因为有部分水汽化,所以水与冰的总量小于原有水的总量.故B错误;

C、水结冰的过程是晶体的凝固过程,温度不变,又由于室内温度是0℃,所以水结冰后室内气温不变.故C错误;

D、因为部分水汽化致使0℃的水部分凝固,所以有冰出现.故D错误

19、水的沸点比油低很多,因此水会变成气体,体积膨胀,将油溅起C

20、D

21、-24℃,0℃,4℃的水最重;

22、37.2℃;37.8℃;≤37.8℃

23、熔化和汽化时吸热

24、液

25、30℃

26、A

1D2B3A4D5D6D7D8D9B10B

11

(1)凝固

(2)液化(3)液化(4)凝华(5)液化(6)升华(7)液化(8)凝华(9)液化(10)凝固

12、蒸发吸热液化放热

13、乙、甲

14、升华、液化、凝华、汽化

15C16C17C18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