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196314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科学下册.docx

《三年级科学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下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科学下册.docx

三年级科学下册

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我掌握的科学知识:

一、填空(8分)

1、我们学校附近的土壤多为,适合种植、等农作物。

2、常见的土壤分为、、等。

3、土壤里面含有、、、和腐殖质等物质。

4、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等。

5、腐烂的植物和动物遗体被称为,它是植物生长的。

6、土壤是和共同的家园。

二、判断正误

1、肥沃的土壤适合生存大量的土壤动物。

()

2、蚯蚓被称为“天然的犁”,它喜欢生活在干燥的土壤里。

()

3、生活中所丢失的废旧电池,不会给人类带来坏处。

()

4、沙土渗水快,保水性能差,但通气性能好。

()

5、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肥料。

()

6、所有的土壤都适合庄稼生长。

()

三、选择

1、下列三种土壤中,透气性最强的是(),最适合做陶瓷的是(),小麦最适合种植在()中。

A、沙土B、黏土C、壤土

2、下面不属于破坏土壤的是()

A、过量喷洒农药B、植树造林C、毁田开窑烧砖

3、能够改良土壤,并在成肥中发挥作用的是()

A、蜗牛B、蚂蚁C、蚯蚓

4、大多数植物都适宜生长在()里。

A、沙土B、黏土C、壤土

我研究科学的能力:

一、为什么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二、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呢?

请写出自己在这方面的具体设想。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我所掌握的科学知识

一、填空、1、壤土、小麦、稻谷2、黏土、沙土、壤土

3、水、空气、黏土、沙土4、青蛙、蚯蚓、蚂蚁、屎壳郎

5、腐殖质、必需肥料6、人类、动植物

二、判断正误

1、正确2、错误3、错误4、正确5、正确6、错误

三、选择1、ABC2、B3、C4、C

我所研究科学的能力

一、蚯蚓在土壤中钻洞,有利于通气排水,起到了松土的作用;

蚯蚓吃土和枯草,分解生物残体,排除粪便,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二、积极参加植树造林做护绿小队员。

积极进行环保宣传,通过多种方式制止破坏土壤的行为。

给垃圾分类,积极回收垃圾,不乱扔垃圾。

我所研究科学的能力

一、1、用放大镜看;2、用手捻;3、握成团;4、到图书馆查资料;5、向当地的农民请教;6、比较土壤的渗水性。

二、1、种植绿肥;2、收集落叶沤肥;3、人畜粪便沤肥;

4、秸秆还田;5、放养蚯蚓;6、修筑梯田。

三、不对的是:

喷洒农药、抛洒垃圾、开窑烧砖、开山毁林。

应该做的是:

合理使用农药、垃圾分类回收、不准开窑烧砖、严禁滥伐树木。

我所掌握的科学实践

一、设计实验,研究土壤成分

实验准备:

烧杯、土块、水、纸巾、三脚架、酒精灯、铁盘。

实验过程:

1、用纸巾包住土块,用力握一握,发现纸巾湿了,说明土块中含有水分。

2、把土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看到土块在水中散开,并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块中有空气。

3、用筷子搅一搅,水变混浊,静止一会,会发现水面上漂浮着一些物质,烧杯底部的土分为两层,上层颗粒小,是黏土,下层颗粒大,是沙土。

4、把一些土放在三脚架的铁盘上,用酒精灯烧一烧,会闻到有焦糊味,看到土块发白,说明土块中含有腐殖质。

实验结论:

土块中含有水、空气、沙土、黏土和腐殖质。

二、设计实验,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

实验准备:

烧杯、漏斗、纸杯、纱布、水、沙土、黏土和壤土

实验过程:

1、把三只漏斗放在三只烧杯上,再放上纱布。

2、把同样多的三纸杯沙土、黏土和壤土分别倒在纱布上,再倒上同样多的三纸杯水,观察渗水情况。

实验结论:

沙土下面的渗出的水最多,说明沙土渗水性最强,黏土下面渗出的水最少,说明黏土渗水性最差,壤土下面渗出的水居中,说明壤土渗水性比沙土差,比黏土强。

三、做一个肥料袋

实验准备:

土、果皮、菜叶、蚯蚓、塑料袋、吸管

实验过程:

把土盛在塑料袋中,往土中加菜叶、果皮,再放上蚯蚓,均匀的撒上些水,扎上塑料袋,再插上几个吸管,以便散热。

把塑料袋放在黑暗的地方,每周翻动两次,大约三十五天才能成肥。

四、土壤的蓄水能力实验

实验准备:

塑料盘、洒水壶、有植被的土、无植被的土、水

实验过程:

把有植被的土和无植被的土分别放在塑料盘的一端,均匀的往两块土上洒同样多的水,我看到有植被的一块土,没有被水冲散,流出来的是清水;无植被的一块土,被水冲散了,流出来的是泥水。

实验结论:

有植被的土壤蓄水能力强,无植被的土壤蓄水能力差。

我研究科学的方法:

一、你用了哪些方法研究家乡的土壤类型?

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通过调查研究后,你知道那些增加土壤肥力方法?

三、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人们的哪些活动会破坏土壤?

怎么做才对?

我的科学实践:

一、设计实验,研究土壤的成分。

二、设计实验,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三、肥沃的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请结合对土壤表层土的研究,亲自做一袋肥料。

四、想一想,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到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与否?

第二单元

一、填空我们知道的果实有(苹果)、(桔子)和(黄瓜),它们都有(果皮)和(种子)。

1、蚕豆种子的内部构造包括(种皮)、(胚根)、(胚芽)和(子叶)四部分。

2、适合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大多数植物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食物”。

4、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

其中(雄蕊)和(雌蕊)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5、植物传粉的途径常见的是借助(昆虫)和(风力)。

6、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7、叶都是由(叶柄)和叶片两部分构成的,叶片上有(叶脉)。

二、判断(12)

1、种子需要水才能发芽,把种子完全泡在水里,发芽速度会更快。

(错)

2、有些植物的种子是可口的食物,有些植物的种子不能吃。

(对)

3、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养料的作用。

(对)

4、花粉落在雄蕊的柱头上,花就有可能会结出果实。

(错)

5.所有的植物都需要昆虫传粉。

(错)

6.植物的种子都在果实里面(错)

三、选择1、1.我们常吃的玉米粒、黄豆、花生仁是这些植物身体上的部分C。

A根B茎C种子D果实

2.种子萌芽需要—C—。

A水分、土壤、温度B阳光、空气、温度

C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D阳光、水分、土壤

3、下列植物的根是直根的有(AD),是须根的有(BC)。

A白菜B小麦C仙人掌D萝卜

4、能制造花粉的是(B),接受花粉的是(C),保护未开的花的是(D),吸引昆虫的是(A)。

A花瓣B雄蕊C雌蕊D萼片

5、用镊子解剖花时的顺序是(A)。

A由外向里B由里向外C无所谓

6、根有(B)作用,茎有(A)作用。

A运输水分和养料B吸收水分和养料

四、连线

1、把植物的与其传播种子的方式用线连起来

浆果

蒲公英动物

椰子风力

刺果水

挪威枫

2.被我们食用的属于该植物的哪部分,请你用线连起来。

西红柿根

甘薯茎

马铃薯种子

花生果实

五、问答题具体说说植物的对人类有哪些贡献?

答:

可从日用供应、医药提炼、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一写。

2、比较一下,菠菜的根和葱的根有什么不同。

答:

菠菜的根比较硬,有一根比较粗的主根,侧根很少,葱的根较软,有许多须根。

六、实验

1、设计实验研究茎的作用

答:

实验准备:

一株有根、茎叶的植物、瓶子、红水、小刀等。

实验过程:

把准备好的植物放入盛有红水的瓶子里,过一段时间,用小刀把植物的茎横切或纵切,进行观察。

横切时会发现一圈圈的红颜色,纵切时会发现一道道红线。

实验结论:

茎的作用是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

2、设计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实验准备:

四只一样大小的透明瓶子,同种植物的种子、纸巾等。

实验过程:

在四只瓶子里都放入两张纸巾,撒上一些种子。

将1号瓶瓶盖拧紧。

2、分别在2、3号瓶内洒一点水,而将4号瓶内的种子完全浸泡在水里。

然后都拧紧盖子。

3、将1、3、4号瓶放到碗柜里,2号瓶放到冰箱里。

五六天后观察4只瓶子。

发现三号瓶子的种子发芽了,其它瓶子里的种子都没有发芽。

实验结论:

,这说明适合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设计实验究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散失的

实验准备:

一盆植物、塑料袋等

实验过程:

给一盆植物浇足水后,选取两根大小差不多的枝条,将其中的一根枝条的叶全部摘除。

给两根枝条同时罩上塑料袋并扎紧。

几小时后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会看到有叶子的塑料袋上有小水珠出现,没有叶子是塑料袋里没有小水珠。

实验结论:

这说明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子散失的。

第三单元

一、填空

1、有时候需要把固体和水分离,分离的方法有(过滤)、(沉淀)和(蒸发)。

2、如果学习我们知道固体的共同性质是:

(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如果受到的外力不大,其体积和形状的改变很小。

3、不同的液体混合后重量(不变),体积(减小)。

4、使橡皮泥浮起来的方法有(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把橡皮泥放在浮着的物体上)。

5、要想使沉在水底的鸡蛋浮起来,可以往水里加(盐)。

6、和固体在水里的沉浮情况一样,有的液体(浮)于水面,像(油)(酒精)等,有的液体(沉于)水下,像(蜂蜜)、(酱油)等。

7、要想把混合后的黄豆、绿豆、玉米粉分开,需要用(筛网)。

二、判断

1、面糊和牙膏都是液体。

(错)

2、按照油——水——蜂蜜的顺序在一只空杯子里到入这三种液体,油会在最底下,蜂蜜在最上面。

(错)

3、热水在冷水中会上浮(对)

4.沙子会流动所以是液体。

(错)

5.对任何一种液体我们在观察时都可以用嘴去尝。

(错)

6、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会减小(对)

三选择1、比较固体或液体的重量,我们可以选用的测量工具是——B—。

A量杯B天平C小尺D秒表

2.几种固体混合后,—C—不变,—B——会改变。

A形状B体积大小C重量D体积

3.同样多少的几种液体同时从斜坡上倒下去,它们淌下来快慢不一样的原因是B。

A几种液体的形状不同B几种液体的粘稠度不同C几种液体的颜色不同

4.滴在光滑桌面上的水滴和油滴等液体的表面形状是A。

A凸出来B凹下去C扩散

5.下列物体在水中上浮的是____1、2、5、6、8、10____,下沉的是____3、4、7、9____。

①香油②塑料瓶盖③硬币④蜂蜜⑤乒乓球

⑥树叶⑦铁钉⑧木块⑨石块⑩泡沫板

6.想全面的认识固体和液体,我们要B

A用手摸一摸B用多种方法C用眼睛观察

四、连线题

方糖

溶解于水

橡皮

食用油

不溶解于水

蜂蜜

五、问答题

1、一个物体沉在水里,你有几种办法使它浮起来?

写出或画出做法(使用什么器材?

怎样做?

答:

从改变形状和借助其它物体解决。

2、研究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试着对这种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

答:

重量不变,体积减少;两种物质的间隙不同,两种物质都进入彼此的间隙,使得两者混合的体积减小。

六、实验题

1、设计实验研究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情况。

答:

实验准备:

天平、酒精、水、烧杯等

实验过程:

(1)用天平分别称出20克酒精和水,把酒精和水混合后再用天平称是40克。

(2)用烧杯分别测出20毫升酒精和水,把酒精和水混合后用烧杯测出是38毫升。

实验结论:

不同液体混合后重量不变,体积减少。

2、设计实验研究不同液体的流动的快慢

答:

实验准备:

表面光滑的板子、不同的液体、滴管、托盘等

实验过程:

用滴管把同样多的不同的液体分别滴在板子的同一起点上,在板子下端接上托盘,倾斜板子,会发现液体流动的快慢不同。

实验结论:

不同液体的流动的快慢不同。

3、设计实验研究热水在冷水里的流动

答:

实验准备:

水槽、水、小瓶、红色热水、细绳等

实验过程:

把一小瓶热的红颜色的水轻轻放入装满冷水的水槽里,会发现小瓶里热水向上喷出并扩散,水槽里的水形成两层,上面是红色的水。

实验结论:

热水比冷水轻会浮于水面。

第四、五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气象工作者借助各种、定时观测和记录,分析记录的各种数据,做出。

(2)、空气干燥时,有些成熟松果的鳞片会。

(3)、通过调查研究,我们知道、、等都关心天气。

(4)、8℃读作:

;气温零下12度写作:

(5)、测定风力的仪器叫。

风从西方来,就是风。

烟向东北方向飘,就是风。

(6)、在一定的地区,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7)、就是运用我们的感觉器官去收集各种信息,它是科学研究中收集证据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8)、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二、判断:

(1)、有些事物可以被很精确的测量,有些事物却难以精确测量,或者是没有必要那么精确,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估算得方法进行统计。

()

(2)、只要有一双好眼睛,我们就可以全面地观察事物。

()

(3)、使用雨量器前,要把水加到“0”刻度处。

()

(4)、风吹去得方向叫风向。

()

(5)、观察到天上有钩钩云时,我们就知道肯定是个大晴天了。

()

三、选择:

(1)、风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看不见B、摸不着C、闻不到D感觉不到

(2)、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是:

()

A、10点B、12点之前C、12点D、午后2点左右

(3)、百叶箱安放不正确的是:

()

A、离地面1.5米B、空旷的地方C、草坪上D、树荫下

(4)、冲泡前茶叶球状、深绿色,沏出来的茶水淡金黄色,这种茶是:

()。

A、绿茶B、乌龙茶C、花茶D、红茶

(5)、轻风吹脸面是()级风。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6)、烟囱冒出的烟往东南飘,风向是:

()

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

四、填图:

1、画出相应的天气符号。

晴阴小雨风力风向

2、连线。

(将相应的内容用直线连起来)

(1)、电子称大气压力

气压计人的血压

血压计身高和体重

身高体重计物体重量

(2)、春季天气炎热

夏季风和日丽

秋季穿上棉衣

冬季天高云淡

五、简答:

1、从哪里可以得到关于天气的信息?

天气预报常从哪些方面说天气?

2、下雨和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

实践操作:

1、自制一个简易的雨量器。

2、利用自制简易的风向标测量风向。

3、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的风力计。

4、收集树叶,测量它们的面积。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仪器、设备、天气状况、预报。

(2)、张开。

(3)、种地的农民,训练、比赛的运动员,太空旅行的宇航员。

(4)、八摄氏度,-12℃。

(5)、风力计,西风,西南风。

(6)、天气的变化。

(7)、观察。

(8)、漏刻。

二、判断:

(1)、√

(2)、Χ(3)、√(4)、Χ(5)、Χ

三、选择:

(1)、D

(2)、D(3)、D(4)、B(5)、B、(6)、B

四、填图:

1、画出相应的天气符号。

2、连线。

(将相应的内容用直线连起来)

(1)、电子称——————物体重量

气压计——————大气压力

血压计——————人的血压

身高体重计——————身高和体重

(2)、春季——————风和日丽

夏季——————天气炎热

秋季——————天高云淡

冬季——————穿上棉衣

五、简答:

1、答:

看电视、看报纸、网上查找、电话咨询、收听广播、去气象台询问。

天气预报常从气温、风力风向、湿度等说天气预报。

2、答:

有利的方面:

给植物提供必要得水分,缓解旱情,净化空起,保持空气的湿度。

不利得方面:

会引起交通不便,而且洪水泛滥、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和经济损失。

实践操作:

1、器材:

矿泉水瓶、剪刀、纸条、胶带、尺子。

  制作过程:

(1)、在矿泉水瓶的上部剪下。

(2)、在纸条上标上刻度贴在矿泉水瓶的下部。

(3)、将上部倒过来放入矿泉水瓶里。

(4)、向矿泉水瓶里加水到0刻度。

2、器材:

吸管、钉子、瓶底、沙、硬纸板、剪刀。

  制作过程:

用硬纸板制成箭头和箭尾,分别插在吸管的两端。

在吸管的中间穿过一根钉子,插在另一根吸管一端里,另一端插在装有沙的瓶底里。

3、略。

4、实验名称:

收集树叶,测量它们的面积。

实验准备:

纸、直尺、铅笔、树叶。

实验过程:

1、先画好网格线,一平方厘米为一小格。

2、把收集的树叶放在网格线上,画出树叶的大体轮廓。

3、数一数有多少整格,记下。

4、把大半格、小半格和半格都算作半格,数一数再除以2记下。

5、把两次记下的数相加,便是树叶的大体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