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0255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单元简析:

本单元包括讲读课文《少年闰土》《弹琴姑娘》《高斯智断瓶中线》和《诗两首》,还有积累运用(四)。

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多彩的人物世界”,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少年闰土;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的弹琴姑娘;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聪明有礼貌的高斯……

学习本单元课文,让学生在感受人物内心世界,学习人物优秀品质的同时,感悟描写人物的方法。

“互动平台”是让学生学习通过外貌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

本单元在人物刻画的方法上是多姿多彩的,除了通过人物外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外,还有通过间接描写、神态描写、行动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应用。

单元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单元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课文中的重要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从中受到的启发。

单元学习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述故事,积累摘抄好词佳句。

单元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通过理解重点诗句明白课文蕴含的哲理。

单元学习总课时:

12课时。

第13课:

少年闰土

教材简析

《少年闰土》是小学阶段的一篇传统课文。

文章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情及对闰土的怀念之情。

文章条理清晰,刻画人物很有特色。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及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段。

  3.读懂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

  让学生感受文中人物(闰土)形象,体会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学习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准备

  教师:

课文插图。

  学生:

搜集关于鲁迅的故事或资料。

学习时数

  2课时。

学习过程

一、展示图片,引出闰土

  1.展示“看瓜刺猹”图,教师朗读,了解鲁迅笔下的闰土。

(教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跟你们年龄相仿的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他。

  2.学生谈初识闰土的印象,揭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闰土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闰土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用笔做上记号。

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如写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与作者初次相识的闰土,和我看瓜刺猹、雪地捕鸟、看跳鱼儿、捡贝壳的闰土,和我分别的闰土。

相机板书记忆、相识、相处、分别)

  2.交流印象深刻的内容,并梳理出课文结构,其间注意生字的读音和长、难句的指导。

  

(1)你觉得你印象最深刻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部分?

为什么?

  

(2)这四个部分当中哪个部分写得最详细?

(相处这部分。

三、顺学而导,了解闰土

  1.找出文中带有“啊”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有哪些稀奇事。

  2.以闰土语言为突破口体会人物特点:

  

(1)指名轮读闰土的话,让学生明白闰土的话中包含着“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

  ①找出闰土和我的对话,注意读准字音,读准句子,品读其中有哪些有意思的事。

  ②这些有意思的事,你们经历过吗,听过吗?

像这样没经历过的事是什么事?

(板书:

稀奇事)

  ③如果是你,你最想干哪件事?

为什么?

  

(2)自读闰土的话,边读边想象画面。

问:

你最感兴趣的是闰土的哪些话?

生读,师相机指导。

重点指导“雪地捕鸟”和“看瓜刺猹”,采用“情境渲染、联系实际、引入背景资料、对应比照”等多种方法理解感悟、入情入境朗读。

  ①引出自己最想做哪件事。

(如“看瓜刺猹”)

  ②在书上画一画,边读边想,也可以写上一些批注(通过举例理解品读,体会其中的稀奇、有意思。

  ③如果你和闰土一起来到了西瓜地里,你会看到些什么?

(周围环境、闰土动作神情、猹的反应等)学生体会读,教师适时导读。

  ④闰土和我,这两个好朋友看瓜刺猹又谈了些什么?

(体会闰土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说,我是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的场面。

)从哪里感觉出来的?

  3.问:

在闰土和“我”的对话中,“我”的语言很少,只有一些感受,你能根据“我”的想法想象出“我”当时说了什么吗?

写出“我”的感受。

  4.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读。

四、多元解析,记住闰土

1.师小结,引导学生比较“我”与闰土的异同。

(1)我听了闰土这些话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同学们一起看看第15段,看看你读懂了些什么?

有什么不懂的吗?

(2)借助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图片对比、联系生活等)体会“四角的天空”的深刻内涵。

①交流学生的理解。

(文中的“我”确实是饱读诗书,而且深深感受诗之精华,而生活中是单调的,狭窄的,没有闰土的丰富,我想作者是想衬托闰土的见多识广。

)相机板书。

(无穷无尽)

②面对一个聪明能干的闰土,面对一个机智勇敢的闰土,面对一个见多识广的闰土,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生读第15段)

2.引导生回扣第1段并背诵。

教师引:

闰土这位新朋友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这位与众不同的朋友和他讲的那些稀奇事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生读第1段)

3.试背第1段。

教师小结:

了不起,就让这位不凡的朋友,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

五、小结全课,升华认识

附: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回忆

相识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相处

分别

教学反思

 

第14课:

弹琴姑娘

教材简析

本文通过对琴声的描写,赞扬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勤奋苦练的好学精神。

文章语言清丽、流畅、构思巧妙。

课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和小姑娘弹奏的琴声,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很有表现力。

学习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段和第6段。

  3.读懂课文,感受弹琴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

  4.学习课文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

  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中体会弹琴姑娘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时数

  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先生的文章《弹琴姑娘》。

从课题你了解到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生:

弹琴姑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阅读,听写词语。

(淅沥淅沥——可以表示哪些声音?

锲而不舍——什么意思?

钦佩可以用什么词代替?

猜猜这里谁钦佩谁?

俊秀——形容谁的?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想一想,课文围绕弹琴姑娘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强调学生读书要养成良好的读书姿势。

  3.学生汇报,鼓励学生用一句话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

  教师:

我们再来一起回顾故事内容。

走进那条长长的胡同里,去认识那位让儿童文学家也钦佩的弹琴姑娘。

三、聆听琴声,敬意产生

  教师:

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儿童文学家的心,让他对一个小女孩如此钦佩?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

  1.生默读勾画,师巡视。

教师:

同学们,现在咱们交流。

哪些词语和哪段话所描绘的情景打动了作者的心?

  2.学生汇报。

学生:

读“不论清晨、夜晚……老是听到……”(这段话是弹琴姑娘持之以恒地练习给作者留下印象。

  教师:

咱们再往具体想,你认为哪些场景让作者印象更加深刻?

先不要说,再读读。

  3.生自由读弹琴姑娘四季弹琴的部分。

  4.汇报我四季听琴的感受。

  ①生汇报,按照自己的理解读一读。

师相机引导“只要……就……洒在……洒在……也洒到……”读出这琴声让春雨有了活力,我相信作者听了心里会微微一动。

谁再来读?

  ②汇报夏日听琴的感受。

(是啊,闷热的夏日里,窗口动听的琴声仍不断,难怪作者会边走边想边钦佩这弹琴人。

  ③是谁又让天高气爽的秋日更加静谧恬静呢?

生汇报。

琴声声声入耳,我是赞叹不绝。

  ④汇报冬日琴声迎接风雪夜归人的感受。

(琴声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

让作者有怎样的想法?

  ⑤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教师:

同学们,作者是一位儿童文学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在这一年四季听琴感受中情感变化也不同。

他的内心有什么样的感触呢?

情感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总结:

这一部分通过“我”听琴声的感受和情感变化来间接描写小姑娘的品质。

小组交流读书感受,并汇报。

可串读创设情景,生说感受。

说说锲而不舍可以用什么词代替?

赞赞这弹琴人。

  师相机板书(猜想-钦佩-赞美-想见)

  ⑥作者四季听琴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感受?

找出来读一读。

  ⑦读课后2题的句子,体会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美妙感受。

四、谋面解惑,虔诚祝福

  教师:

作者达成心愿见到了让她赞叹不已的那位弹琴人了吗?

课文哪些语句直接描写了弹琴的小姑娘?

  1.生勾画出描写姑娘的句子,读一读这些句子,说说眼前的小姑娘给你怎样的印象。

  2.课文直接写小姑娘的地方不多,都是通过琴声或作者的感受描写的,写得简略。

作者有几次见到小姑娘?

两次见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五、深化感情,联系生活

  1质疑理解“虔诚”一词。

  2小组探究“我”为什么“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

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用课文中的句子作为依据阐述自己的观点。

  3指导朗读“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创设情景读)

  

(1)春天的日子多雨……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

  

(2)夏天的黄昏……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

  (3)秋天天高气爽……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

  (4)冬天的寒夜……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

  4总结:

联系生活,谈谈你的收获。

  5试着背一背第2段和第6段。

附:

板书设计 

弹琴姑娘

春天好奇

夏天钦佩

秋天赞美锲而不舍、勤学苦练

冬天祝福

教学反思

 

第15课:

高斯智断瓶中线

教材简析

本课为我们讲述的是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高斯年轻时的故事。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故事,层次清楚。

在叙事的过程中,作者多出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有礼貌、聪明机智的青年跃然纸上。

学习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并能工整书写。

  2.读懂课文,感受高斯的聪明才智。

  3.学习前面部分描写为后文做铺垫的表达方法。

学习准备

  教师:

太阳灶的有关知识。

  学生:

搜集与故事有关的资料或图片。

学习时间

  1~2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数学题引出主人公。

  教师:

虽然是语文课,但是老师要给大家出一道数学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题目是1+2+3+4+…+100=?

(5050)

  教师:

你是怎样知道答案的?

  教师:

有一个小朋友在小学一年级就通过思考很快算出这道题,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他就是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高斯。

通过这道巧算题目你觉得高斯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作答。

(机智、聪明、爱动脑筋)今天就来学习有关他的一个小故事。

  2.揭示课题。

  

(1)读题,本课的主人公是谁?

(高斯)

  

(2)课题中也有一个字给予了高斯很高的评价,是“智”。

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呢?

(巧)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出示生字,检查预习。

  

(1)教师:

这篇课文中易错的生字、生词不少,比如这些词语,你们不一定读得准哦。

出示第一组词语:

一枚沁出啪嗒紧张聚焦困境适时表扬读的同学,养成预习的好习惯,鼓励同学们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2)教师:

两个字的能行,四个字的就不一定都能读得好。

出示第二组词语:

恭恭敬敬聪明才智炎炎烈日风马牛不相及教师相机理解词语意思,这些词有的形容人物,还有的形容天气。

猜想故事发生在哪个季节。

  2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怎样智断瓶中线的?

)善于提问题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也是会学习的孩子,老师希望你们都成为这样的孩子,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学习解决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并把课文读好,当然,如果你有问题也可以随时提出来。

  3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通过朗读,你了解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了吗?

(生汇报)

  5整个故事中谁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深?

(高斯)从课题我们就看出了他是一个非常机智聪明的人。

难怪当地的人们都称他为天才。

三、品读课文,探究智慧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找高斯智断瓶中线的那一部分读一读。

(第7段)抽学生朗读这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高斯是怎样断瓶中线的,断瓶中线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太阳光、老花镜)

  ①默读课文第1~6段,找出描写太阳光的句子,想一想它在文中的作用。

品读直接描写太阳光的句子。

如:

一天,高斯顶着烈日……赶去。

太阳光是那么的强……炎炎烈日下。

品读间接描写太阳光的句子。

(第4段,高斯紧张地……石板路上)讨论:

这些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②找出描写老花镜由来的段(第5、6段),品读这一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铺垫)

  2高斯的哪些表现令人敬佩?

快速默读勾画,读一读勾画的部分,想想你为什么画这些句子。

  3小组交流,谈谈你的发现。

  4全班交流。

  

(1)第1、2段,“高斯顶着烈日,匆匆往学院赶去”“大大出乎高斯的意料”“一时间,他不能解决这个难题”“他认认真真地动起脑子来”。

相机指导学生理解体会高斯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沉着镇静,冷静思考。

理解“风马牛不相及”,适时质疑这个问题是哪方面的难题,相信大家学了课文会找到答案。

  

(2)第3、4段。

教师:

在小镇街心,高斯就这样认认真真地思考着,瞧他还是皱着眉,眯着眼,紧盯着那个玻璃瓶。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1分钟、2分钟、3分钟……10分钟,这时除了难题在困扰高斯外,还有哪些因素在干扰他?

  ①围观的人多。

引读“这时,街中心……如何走出别人给他制造的困境”。

如果是你面对挑衅者的起哄,你的心情如何?

  ②天气恶劣。

  教师:

加上此时太阳光是那么的强,那个玻璃瓶偏偏放在炎炎烈日下。

高斯……

  学生:

(接读)紧张地思考着……落在高斯身前的石板路上。

  教师:

可以看出此时的天气是(恶劣)的,此时的高斯心情是(紧张)的,此时高斯思索的神情更是(凝重)的。

(3)第5~9段。

  教师:

我们每个人都为高斯捏出了汗、憋足了劲,最后高斯是用什么方法解决难题的呢?

在解决问题中高斯的哪些行为又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学生汇报。

  适时介绍凸透镜有聚光的作用,补充太阳灶、太阳能利用的有关知识。

他是怎样想到这个办法的呢?

(条件:

阳光、老花镜、物理知识。

利用了阳光这一自然资源,巧妙利用了老花镜,结合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

)为什么说高斯很聪明机智?

谈谈自己的看法。

  5这篇课文除了高斯以外,还有一个关键人物,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文中也有几处描写老人的语句,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为什么说他是一位关键人物?

(与旁人的行为对比、缓解高斯的紧张情绪给他鼓励、为高斯解决问题带来启发。

)再读,感受这位慈祥的老人给予高斯的安慰。

四、朗读课文,感受品质

  1学了这篇课文,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些人物?

为什么喜欢他们?

  2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些片断?

读一读。

  3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附:

板书设计

15、高斯智断瓶中线

瓶中断线

不怕困难接受挑战冷静思考灵活运用解决困难

聪明机智

教学反思

 

第16课:

诗两首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的名诗。

这首诗富有启发意义又历久常新。

它告诉我们:

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的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趣高雅!

《神奇的书》是一首现代诗,读后令人精神振奋,热爱书籍之情油然而生,抒发了作者热爱与赞美书籍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能根据注释读懂诗句,了解诗歌的大意。

  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背诵《观书有感》。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了解大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学习准备

  教师:

搜集赞美书的名言警句。

  学生:

课前查阅《观书有感》的资料及朱熹和狄金森的简介。

学习时数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介绍作者,引入课文

  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都喜欢读书,他们的作品也体现了他们对书的赞美。

今天我们将一同领略古诗和现代诗的不同魅力。

一首是——(生)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一首是——(生)美国女作家狄金森的《神奇的书》。

二、初读解词义,诗句脉络清

  1.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抽读正音。

注意“亩”“徘徊”“渠”的读音。

  3.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运用工具书、诵读、联系上下诗句、看注释等)。

  4.运用喜欢的方法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先小组再全班汇报。

师生重点交流“鉴”“徘徊”“渠”等字词。

  5.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

全班交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弄明白下面几个重点的词语的意思——一鉴开:

像一面打开的镜子。

(比喻)

  徘徊:

来回移动。

(动作理解)

  渠:

它,水塘。

  清如许:

如此清澈。

  6.再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7.用自己的话说说你仿佛看到哪些景物。

(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

三、设疑品诗句,寓意跃纸上

  1.教师设疑问难。

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诗题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

  2.发挥想象,理解释疑。

诗人身处何地?

在做什么?

(当时诗人在读书,有一个地方看不明白,看到了池塘边的景色后恍然大悟,就写下了《观书有感》这首诗。

)看到了什么景色?

(看到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天光和云影倒映在水面上,在水中闪耀浮动。

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所以池塘里的水才这么清。

)恍然大悟,悟到了什么?

(诗人是想说明一个道理,要想知识渊博,就必须多读书。

要像源头活水不断充实。

四、想象促朗读,寄情于诗间

  1.师:

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诵一遍这首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学生结合对诗的理解复述。

  3.师:

让我们边想着这美丽的景象,边吟诵这首诗。

五、话锋一扭转,现代话神奇一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美的境界和读书融合,让我们再去感受书的神奇。

  1.初读课文,思考问题——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

  2.自主交流,体会书的神奇,谈一谈你对每一小节诗的理解。

  3.激发对读书的热爱之情。

  4.有感情地朗读。

六、对比诗中意,悟出真道理

  1.谈谈学了这两首诗的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观书有感》。

附:

板书设计

诗两首

《观书有感》宋朱熹

《感神奇的书》美狄金森

  共同点:

写书

  不同点:

前者古诗,后者现代诗,各自感受也不尽相同。

教学反思

 

积累与运用(四)

学习目标

  1.了解形容词重叠后的表达作用,积累描写人物外貌、心理、情感的四字词语。

  2.体会人物外貌描写的作用,在习作中自觉运用外貌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3.能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们,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言清楚流畅。

  4.巩固边读边批写的读书方法,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学习准备

  搜集优秀的外貌描写片断、搜集读书的名言警句。

学习时数

  3课时。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同桌对比读这三组句子,纠正字音。

  2.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带点词语有什么规律和特点,谈谈你的发现。

(词语重叠后,所表达的意思加深了。

  3.试着说一说类似的句子。

  4.男女生对比齐读三组句子。

小结:

是呀,“认真”“恭敬”“痛快”重叠后变为“认认真真”“恭恭敬敬”“痛痛快快”让整句话在表达意思上程度加深,起到强调的作用,在我们平时说话和写作时,正确地运用叠词,就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二、语海拾贝

  1.学生自主读词语,不理解的通过查字典,与同伴讨论解决。

  2.说说每组词的共同特点和各组的特点。

(共性是描写人物的词语。

特点:

第一组是描写神态;第二组是描写人物心理感受;第三组是描写人物的情感。

  3.用多种方式记住这些词语(抢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尽量读熟。

游戏:

我说你对。

(老师或同学说词语的前面两个字,其余生说后两字。

  4.你知道哪些这类的词语,根据每组的特点说词语。

可以小组搜集整理,集体展示。

三、互动平台

  教师:

刚才我们在语海拾贝中积累了不少描写人物神态、心理、情感的词语,接下来我们要与郝思、于蓝一起走进互动平台,共同探讨你印象最深的外貌描写。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对话(可同伴分角色对读、自由读),读通顺。

  2.说说你在对话中懂得了什么。

  3.把你读到过的课内外关于人物外貌描写的优秀片断介绍给大家。

  小结:

“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

”因此,认清人物的外部特征,就可能有助于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读有关人物外貌描写的文章时,我们必须抓住人物外貌特征,然后再根据这些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去认识人物。

四、口语交际

  教师:

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培根说过这样一句话: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他告诉我们“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大文豪莎士比亚也说: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那你爱读书吗?

最近你都读过什么样的书?

让我们一起分享彼此读书的收获吧!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引导学生明白向别人推荐书应介绍书名、作者、主要内容和自己读书的体会。

  2.引导学生寻找自己最喜欢的书。

思考:

我准备向同学们推荐什么书?

怎样推荐才能使大家想读、爱读?

  3.学生在小组内向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组内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教师巡视指导。

  4.向本组以外的好朋友推荐自己喜欢的书,教师参与其中。

  5.民主评选出数名推荐明星,请小明星上讲台向全班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书。

  6.教师出示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读书、读好书。

  如: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

  我身上所有优秀的品质都要归于书籍。

——高尔基

  7.课后延伸。

  

(1)向你的小伙伴或家人推荐自己喜欢的书。

  

(2)阅读同学推荐的好书并和同学交流读书的体会。

五、习作百花园

  1.启发谈话,唤醒学生记忆的表象。

教师可采用这样的导语:

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经常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

在这些人中,有你熟悉的人,有你喜欢的人,有讨厌的人,有你崇拜的人……能不能把他(她)们介绍给老师呢?

今天先把你最崇拜的那一位介绍给大家。

他(她)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还是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的人呢?

你崇拜他什么?

为什么崇拜他?

请你按要求写下来。

  2.读题,明确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3.习作指导。

  

(1)分四人小组互议,交流,说说你准备写哪一个让你崇拜的人,他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崇拜。

  

(2)读写联系,领悟写法规律。

学生的习作素材有了,紧接着教师要通过抓读写联系,帮助学生领悟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

  (3)启发学生从学过的写人的课文中、读过的优秀习作中领悟写法。

同学们学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