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加试题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027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加试题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加试题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加试题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加试题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加试题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加试题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加试题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加试题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加试题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加试题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加试题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加试题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加试题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加试题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加试题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加试题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加试题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加试题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加试题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加试题限时综合强化训练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

(一)

(满分:

40分 时间:

30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10分)

自有《西厢》以迄于今,四百余载,推《西厢》为填词第一者,不知几千万人,而能历指其所以为第一之故者,独出一金圣叹。

是作《西厢》者之心,四百余年未死,而今死矣。

不特作西厢者心死凡千古上下操觚立言者之心无不死矣人患不为王实甫耳焉知数百年后不复有金圣叹其人哉!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5分)

2.《西厢记》《牡丹亭》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戏剧名)并称中国四大古典戏曲。

(2分)

3.李渔认为金圣叹评点《西厢记》评得好,有什么理由?

(3分)

答: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明天》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作品通过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的描写,充分表现了旧中国妇女备受歧视、孤立无助的处境。

B.《子夜》中,吴荪甫为转嫁公债损失,更加残酷地剥削工人,主张用武力解决罢工问题,而屠维岳则采用软硬兼施的办法,但都没能阻止住工人罢工。

C.《茶馆》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老北京的社会风貌,揭示了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D.《老人与海》中,作者巧妙运用内心独白的手法,将第一人称“我”和第二人称“你”交错使用,增强了作品感染读者、让读者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E.《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虽继承了丰厚的财产,但生活依旧俭朴,只在过去父亲允许客厅生火的日子才生火,这表明她和父亲性格上的一脉相承。

5.简答题(10分)

(1)《三国演义》中刘备初见诸葛亮时,诸葛亮说:

“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

二公谬举矣。

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

”诸葛亮所说的“二公”指哪两个人?

这段话表现了诸葛亮与刘备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6分)

答:

 

 

(2)“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红楼梦》中这首唱词写的是什么事?

表现了词中“奴”什么样的心理?

(4分)

答: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尽管汪国真先生被评论界批评为浅薄,认为他的诗歌港台化、《读者》味,是一种精神幻觉,避开了对于残酷现实的正视,但青少年不看文学评论,就认同汪国真。

汪国真诗中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抒写,充满了阳光和温暖,这对当代的高中生,以及大一、大二的学生是有意义的。

他的诗歌里有俯拾皆是的警句名言,比如“要嫁就嫁给成功,要输就输给追求”“过错,是短暂的遗憾;错过,是永远的遗憾”,对青春少年来说,有一种很给力的鼓舞。

高中生面临高考,大学生面临新的环境,那种赞美友情的美好就显得特别温暖,而这样的赞美当下很少。

批评家注意到了汪国真诗作的受欢迎程度,但他们认为这是汪诗迎合了大众文化扁平化、快餐化的即时消费心理,让读者本已懒惰的心理更加懒惰。

我们的文学需要批评家,有真知灼见的尤其珍贵,但批评要有底线。

汪国真的诗作,是在朦胧诗之后,是对朦胧诗的反驳。

它畅达,通晓,明白,一点儿也不晦涩,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符合当下青少年的接受心理。

如果注意到与汪国真成名同期的琼瑶热、席慕容热以及梁凤仪热,我们就不能简单地从个人好恶、价值观念出发,让批评横扫一切,而要从社会背景出发,思考利弊,否则儿童式的直觉并不代表真,而是幼稚。

有人说中国社会里,诗歌逐步被边缘化,但实际上中国诗歌一直在现场,只是你看不上这样的现场罢了。

(选自王久辛《汪国真作品代表了中国诗歌的底线》,

有删改)

6.文中青少年认同的汪国真诗作有哪些特征?

(4分)

答:

 

 

7.批评家批评汪诗的原因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5分)

答:

 

 

8.从这段文字看,作者期待什么样的批评家?

(6分)

答:

 

 

(二)

(满分:

40分 时间:

30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10分)

子产相郑,病将死,谓游吉曰:

“我死后,子必用郑,必以严莅人。

夫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

子必严子之刑,无令溺子之懦。

”及子产死游吉不肯严刑郑少年相率为盗处于萑泽将遂以为郑祸。

游吉率车骑与战,一日一夜,仅能克之。

游吉喟然叹曰:

“吾蚤行夫子之教,必不悔至于此矣。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

2.韩非是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家思想集大成者,其代表作的诞生,正如《报任安书》中所云:

“韩非囚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子产以火、水为喻,告诫游吉什么道理?

(3分)

答: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三国演义》中,曹操中了陈宫计策后,将计就计,诈死诱吕布来攻,设伏兵于马陵山,大败吕布,双方因蝗灾而罢兵。

B.《子夜》刻画了投机商赵伯韬的典型形象。

他在吴荪甫办丧之际,拉拢他和杜竹斋结成公债大户,想在股票交易中牟取暴利。

C.《老人与海》中,鲨鱼和大海都具有象征意义。

鲨鱼象征了人类社会中的邪恶力量,大海象征了变幻无常的人生舞台。

D.《茶馆》里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秦仲义说“我年轻的时候,以天下为己任,的确那么想过!

”表达出他对社会的强烈不满。

E.《边城》中写了三次端午:

两年前,翠翠巧遇傩送,爱情萌芽;去年,傩送下了青浪滩;今年,傩送上门向翠翠表白。

5.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第七十九回黛玉道:

“原稿在那里?

倒要细细的看看。

长篇大论,不知说的是什么。

只听见中间两句,什么‘红绡帐里,公子情深;黄土陇中,女儿命薄’,这一联意思却好。

”其中“女儿命薄”表现在哪些地方?

(6分)

答:

 

 

(2)葛朗台在太太死后,为骗取女儿的财产继承权,有哪些“精彩表演”?

(4分)

答: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中国古人读书著书重实,这已成为常识。

还应当说,不仅是虚中有实,而且是实中有虚。

前者不必说;后者可以说是以实事表达思想,以语言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语言之外”的意思。

这就是所谓“寓言十九”。

以虚表虚的比较少,如《老子》之类。

这些书里也有实。

不过可能是口传,而记下来的就有骨无肉了。

流传广远而悠久的都是有实事或有故事的书,《列子》就是如此。

《列子》是道教的三大“真经”之一,仅次于老子《道德经》和庄子《南华经》。

可是久矣夫比不上老、庄,而到现代更受冷落。

原因大概是这书被证明为后来的“伪作”,不是《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原本,更不是《庄子》里说的那位“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列御寇所作。

编订作注的张湛是晋人,所以有人以为可能是注者所作或编纂。

《列子》不属于“先秦诸子”,于是地位大降。

其实这部书有自己的特色。

其中思想的来龙去脉比书的流传更为广远。

特色之一便是书中的寓言故事多,也就是以实说虚的多。

不仅有浓厚的文学意味,而且有明显的民间色彩。

因为可能书出于魏晋,内有佛经故事被“取为我用”,所以书又降低一格。

实际上引用故事主要是继承战国诸子以来传统,而且和印度佛经有一点大不相同。

佛经故事总是以故事来证明一条已说的道理,中国的,例如《列子》,却常用故事来说明一条未说的道理。

道理讲不清楚,就来一段故事。

认为《列子》是思想和故事的杂烩也罢,较秦、汉书为晚出也罢,不应当抹杀这书表达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意义。

它不仅发挥了秦、汉以来以至魏、晋的社会思想,而且延续到以后,特别是在民间,并未断绝,不仅是神仙理想。

(节选自金克木《“道、理”〈列子〉》,有删改)

6.请具体解释“以实说虚”在文中的意思。

(3分)

答:

 

 

7.作者对《列子》这部书,肯定了哪些方面?

(6分)

答:

 

 

8.材料中有哪些信息可以证明《列子》“可能书出于魏晋”?

请分点加以概括。

(6分)

答:

 

 

(三)

(满分:

40分 时间:

30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10分)

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

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於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

今所盛行者,皆私情谱耳,虽然,桑间、濮上,国风刺之,尼父录焉,以是为真情而不可废也,且今虽季世,而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则以山歌不与诗文争名,故不屑假,苟其不屑假,而吾藉以存真,不亦可乎?

故次及《山歌》。

(节选自冯梦龙《序山歌》,有删改)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3处)(3分)

2.冯梦龙编选的“三言”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成就,“三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宝库。

(3分)

3.冯梦龙思想受明代哲学家李贽和王阳明影响很大。

李贽最根本的文学主张是________________,王阳明是__________________之集大成者。

(2分)

4.文中说“无假山歌”,请概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2分)

答: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贪婪、吝啬、专横、凶狠、虚伪,是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和十足的拜金主义者。

除了占有金钱,他不知道人间还有什么幸福,在金钱与亲情、爱情之间他也掂量不出轻重,他的灵魂为金钱所迷失。

B.《呐喊》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其中《狂人日记》《阿Q正传》《拿来主义》等文章都为其代表作。

作品揭示了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礼教的毒害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C.《边城》中作者赋予了老船夫、杨马兵、顺顺等长辈和翠翠、天保、傩送等年轻人一种“遵从古礼”的美德,给人们展示了一种无欲无争的人生。

D.海明威的著名小说《老人与海》,以写实手法叙写了捕鱼老人圣地亚哥一人在大海上捕捉马林鱼,和鲨鱼搏斗的精彩故事,展现在重压下的顽强和坚忍,塑造了20世纪文学长廊中著名的“硬汉”形象。

E.“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表现了哈姆莱特极度困惑、痛苦挣扎的思想搏斗。

哈姆莱特感叹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思考“生存还是毁灭”等等,表现对人生的深切关注,体现出强烈的时代色彩。

6.简答题(10分)

(1)《三国演义》“宴长江曹操赋诗”一章中曹操所赋之诗的名字是什么?

请概述赋诗前后的相关情节。

(5分)

答:

 

 

(2)请简述《红楼梦》“绣鸳鸯梦兆绛云轩”一回中宝玉做梦说梦话的情节,并说说这梦话表现了宝玉的什么心理,又预示了怎样的结局。

(5分)

答: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而实际上“文”与“人”之间却远非简单的对应关系。

有“正人能作邪文”者,也有“邪人能作正文”者。

钱钟书引元好问评潘岳《闲居赋》诗后说道:

“此言冰雪文或出于热中躁进者。

”既然如此,“文”与“人”是否就是互不相干呢?

并非如此简单。

钱钟书提出了理解两者关系的另一种角度:

“观文章故未能灼见作者平生为人行事之‘真’,却颇足征其可为、愿为何如人,与夫其自负为及欲人视己为何如人。

”由于元好问知道潘岳趋炎附势,谄事权贵,故径指《闲居赋》之鸣“高”为饰伪“失真”。

钱钟书认为元好问能认识潘岳的“两面二心”,因为有《闲居赋》,他认为能道文章总失作者为人之真,与只论文章与为人各有其真相比,已属领悟大半了。

钱钟书还认为“立意行文与立身行世,通而不同”,因作者而异,因时地而异,因体制而异,谈艺论文、以文观人者一定要“慎思明辨”,不可武断。

钱钟书说:

“所言之物,可以饰伪;巨奸为忧国语是也。

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淡,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

文如其人,在于此也。

”即以他所举的扬雄为例:

扬雄的《法言》模仿《论语》“欲为圣人之言”却口吻娇柔,全失孔子“浑浑若川”之度。

钱钟书说,由于“所言之物,实而可征;言之词气,虚而难捉。

世人遂多顾此而忽彼耳”。

要能够察词气而辨格调,对谈艺论文者的感受力的判断力,自然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7.通读材料,概括钱钟书对“文如其人”提出了哪些独到见解。

(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答:

 

 

8.文中两处涉及潘岳之例,有何作用?

(5分)

答:

 

 

9.“文如其人,在于此也。

”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从文中找出钱钟书这样说的依据。

(6分)

答:

 

 

(四)

(满分:

40分 时间:

30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10分)

予既有志读史矣,而欲待博群书以悉其所闻,历名山大川以穷其所见,度必不能。

然则予将作如何读法而后可邪?

常观世之乐于读史者,类多颖悟绝人之士一目数行俱下一览终身不忘读时不求甚解会心在牝牡鹿黄之外。

故观史务求其详,论史必归于雅而若予之拙者,欲求读史之法宁简毋详,宁陋毋雅,庶乎其得之邪?

(节选自吴楚材《尺木堂纲鉴易知录序》)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

2.吴楚材等编的散文总集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3.史学家司马迁“悉其所闻”“穷其所见”,这可从他的________________一文中得到印证。

(1分)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论读史的?

请简要概括。

(不超过20个字)(3分)

答: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红楼梦》围绕着宝黛爱情故事的主线,还写到了家庭宴会、人际关系、官府交往、婚丧嫁娶、三教九流等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这一点来看,《红楼梦》可以说是中国十八世纪的一部社会百科全书。

B.《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战役,尤以三大战役最为经典:

“夷陵之战”,曹操扫除北方最强劲的对手袁绍,一统北方;“赤壁之战”,孙刘联盟完胜曹操,三足鼎立初现;“官渡之战”,蜀国大伤元气,为三国归晋埋下了伏笔。

C.《故乡》记述了“我”回故乡的经历,文中描绘了闰土所说的雪天捕鸟、夏日拾贝、月夜刺猹、潮汛看鱼等事,目的是为了说明乡村景色优美和人们生活闲适。

D.《哈姆莱特》中作者用四重误杀显示了人和命运之间无奈而尴尬的局面,其中被哈姆莱特误杀的是波洛涅斯和雷欧提斯。

E.《子夜》中的吴荪甫性格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他敢于反抗帝国主义的控制,同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帝国主义的掮客赵伯韬相对垒;另一方面,他又残酷地压榨剥削工人、农民和仇视工农革命运动。

6.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妙玉和宝、钗、黛三人在栊翠庵吃“梯己茶”时,妙玉有哪些言语举动?

请加以概括。

她著名的“品茶之道”是什么内容?

这些反映了她什么样的品行?

(5分)

答:

 

 

(2)读下面《茶馆》中人物的台词,然后回答问题。

(5分)

①“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

这是哪个人物的台词?

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什么?

(3分)

答:

 

 

②“他是越来越有钱了!

可是他那点事业,哼,洋人只要伸出一个小指头,就把他推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了!

这是哪个人物的台词?

他挖苦的是谁?

(2分)

答: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部定初中国文课程标准“目标”里有“养成欣赏文艺之兴趣”一项,略读教材里有“有注释之诗歌选本”一项。

高中国文课程标准“目标”里又有“培养学生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一项,关于略读教材也有“选读整部或选本之名著”的话。

欣赏文艺,欣赏中国文学名著,都不能忽略读诗。

读诗家专集不如读歌选本,读选本虽只能“尝鼎一脔”,却能将各家各派鸟瞰一番;这在中学生是最适宜的,也最需要的。

有特殊选本,有一般的选本。

按着特殊的作派选的是前者,按着一般的品味选的是后者。

中学生不用说该读后者。

《唐诗三百首》正是一般的选本。

这部诗选很著名,流行最广,从前是家传户诵的书,现在也还是相当普遍的书。

但这部选本并不成为古典;它跟《古文观止》一样,只是当年的童蒙书,等于现在的小学用书。

不过在现在的教育制度下,这部书给高中学生读才合式。

无论它从前的地位如何,现在它却是高中学生最合式的一部诗歌选本。

唐代是诗的时代,许多大诗家都在这时代出现,各种诗体也都在这时代发展。

这部书选在清代中叶,入选的差不多都是经过一千多年淘汰的名作,差不多都是历代公认的好诗。

虽然以明白易解为主,并限定诗篇的数目,规模不免狭窄些,却因此成为道地的一般的选本,高中学生读这部书,靠着注释的帮忙,可以吟味欣赏,收到陶冶性情的益处。

(选自朱自清《〈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

7.朱自清为什么说“读诗家专集不如读歌选本”?

(5分)

答:

 

 

8.请简要概括文段中《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的共同特点。

(4分)

答:

 

 

9.从这段文字看,作者对《唐诗三百首》有哪些评价?

(6分)

答:

 

 

答案精析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

(一)

1.不特作西厢者心死/凡千古上下操觚立言者之心/无不死矣/人患不为王实甫耳/焉知数百年后/不复有金圣叹其人哉!

2.《桃花扇》 《长生殿》

3.能指出《西厢记》为古今填词第一的原因,能深入理解《西厢记》作者之心。

参考译文

自从《西厢记》诞生到今天,已经四百多年了,推举《西厢记》为古今第一填词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而能明白地指出《西厢记》填词之所以是古今第一的,只有金圣叹一个人啊。

这就可以说,《西厢记》作者的心,四百多年没死,如今却死了。

不单单是《西厢记》作者的心死了,千古以来所有作文立说之人的心也都死了。

人们忧虑不再出现王实甫这样的人,哪里知道几百年后,也不再有金圣叹这样的人出现了啊!

4.BE [B项“都没能阻止住工人罢工”错。

E项说欧也妮与老葛朗台性格上一脉相承错。

]

5.

(1)“二公”指的是司马德操(司马徽、水镜先生)和徐元直(徐庶)。

(2分)

诸葛亮:

谦逊。

刘备:

求贤若渴。

(4分)

(2)探春远嫁。

(1分)远离父母的痛苦,对父母的劝慰,对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无奈。

(3分)

6.①充满阳光和温暖。

②警句名言俯拾皆是。

③语言畅达、明白。

(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

7.①作品本身有缺陷。

②作家迎合读者。

③批评家个人的偏见。

(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意思对即可)

8.①批评要有底线。

②要从社会实际出发,深入探讨作品受欢迎的原因。

③要深入思考作品受欢迎的利弊。

④要有正确(成熟)的心态。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二)

1.及子产死/游吉不肯严刑/郑少年相率为盗/处于萑泽/将遂以为郑祸。

2.法 《说难》《孤愤》

3.要法律严明,不能一味宽仁,以致百姓轻易触法。

参考译文

子产做郑国的丞相,病得很重快要死了,他对游吉说:

“我死后,你一定会得到郑国的重用,你一定要实行严厉的制度。

火的样子很可怕,所以人们都避开火焰;水的样子看起来很弱,可很多人却淹死在水里。

你一定要严厉执行你的刑法,不要让老百姓看到你的懦弱而触犯刑法。

”子产死了。

游吉不肯实行严厉的制度。

于是郑国的年轻人就在萑泽这个地方竞相作乱,就要逐步地变成郑国的大祸了。

游吉率领车骑与他们作战,激战了一日一夜,才战胜他们。

游吉感叹地说:

“我要是早日听了子产的教导,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后悔。

4.DE [D项“秦仲义”应为“崔久峰”。

E项“傩送上门向翠翠表白”错。

]

5.

(1)(晴雯)十岁被卖入贾府;因抄检大观园被逐出贾府;年纪轻轻,抱屈而亡。

(每点2分)

(2)先是吞吞吐吐,连哄带骗;接着故作苦相,博得同情;然后惶恐紧张,许愿哄骗;最后唯恐反悔,强调“一言为定”。

(每点1分)

6.以实事或故事来说明难以讲清楚的道理。

(如答成“以实事或故事讲道理”,得2分)

7.①有浓厚的文学意味。

②有明显的民间色彩。

③表达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意义。

(每点2分)

8.①《列子》中有佛经故事,公元前后佛教始传入中国,所以列子的成书时间应该在汉代以后。

②现存《列子》的最早版本是由晋人张湛编订作注的。

③《列子》不属于“先秦诸子”。

(每点2分)

(三)

1.遂不得列于诗坛/於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

2.《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3.“童心说” 心学

4.①抒发民间真情,不必假;②不与诗文争名,不屑假。

5.BD [B项《拿来主义》是杂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D项《老人与海》主要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

]

6.

(1)《短歌行》。

(1分)黄盖诈降于曹操;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月明之夜曹操高兴至极,在战船上置酒赋诗;赋诗后刘馥认为不吉,被曹操刺死。

(4分)

(2)宝钗中午到怡红院找宝玉谈话解倦,适逢宝玉午睡,袭人做活累了要出去走走。

宝钗就替她代刺,并坐在床沿上给宝玉撵苍蝇。

宝玉突然梦中喊道:

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

宝钗听后“不觉怔了”。

(3分)

这一梦境表现了宝玉对金玉良缘的反抗,预示了其虽反对与宝钗的婚事,但最终二人还是结合在一起的结局。

(2分)

7.①文章未必能反映作者平生为人行事之“真”,但可见他可做、愿做什么人,以及他自负为或希望别人把自己看作什么人。

②应该认识到文章多半不能反映作者之真,而不是简单的文章与为人各有其真。

③立意行文与立身行世,通而不同,因作者、时地、体制而异,研究者要“慎思明辨”。

④文章的格调,则往往流露出作者的本相。

(每点1分)

8.①第一处,以潘岳“热中躁进”却作《闲居赋》,证明“文”与“人”之间却远非简单的对应关系。

(2分)②第二处,借元好问因有《闲居赋》而正确评价潘岳,证明借助文章可以窥见其人其文的矛盾,从而能进一步认识“文”与“人”的关系。

(2分)③用读者熟知的著作来作例证,增强了说服力。

(1分)

9.理解:

“文如其人”,主要是就文章格调往往流露作者本相。

根据:

①扬雄模仿《论语》“欲为圣人之言”却口吻娇柔,难掩自身格调等实例;②文章的“词气”难以捉摸,作者难以完全顾及,因此容易露出作者的本相。

(四)

1.类多颖悟绝人之士/一目数行俱下/一览终身不忘/读时不求甚解/会心在牝牡鹿黄之外。

2.《古文观止》

3.《太史公自序》

4.自身能力,读史方法,读史结果。

(每点1分)

5.BC [B项将“夷陵之战”与“官渡之战”对调。

C项目的是反衬中国农村凋零破败的真实情景,深刻揭示农村危机背后的社会危机。

]

6.

(1)嫌刘姥姥吃过的茶杯脏,吩咐人搁在外面,不要了;笑骂宝玉海饮的行为,讲品茶之道;笑斥黛玉是俗人,将梅花雪水误识为“旧年雨水”。

(3分,每点1分)“品茶之道”为“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

(1分)这些反映了妙玉高洁脱俗的品行特征。

(1分)

(2)①松二爷。

(1分)善良软弱、胆小怕事。

(2分)②崔久峰。

(1分)秦二爷(秦仲义)。

(1分)

7.读选本虽只“尝鼎一脔”却可鸟瞰各家各派;适合中学生对象;可以满足学习需要;养成兴趣,培养欣赏能力;陶冶性情。

(每点1分)

8.当初都属于启蒙读物;是一般的选本,都不属于古代典籍(古典作品);都从过去到现在广为传诵;都可作为中学生的文学普及读物。

(每点1分)

9.《唐诗三百首》是符合国文课标要求的一般选本;《唐诗三百首》从古至今,都普遍流行;《唐诗三百首》是中学生欣赏文艺、中国文学名著的途径;《唐诗三百首》不属于古典,但属于诗歌的启蒙读物;《唐诗三百首》经历千年历史的考验,是公认的好诗;《唐诗三百首》选择虽有局限,但仍不失为地道的选本。

(每点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