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109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59 大小:21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9页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9页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9页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9页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9页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9页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9页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9页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9页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9页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9页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9页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9页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9页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9页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9页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9页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9页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9页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9页
亲,该文档总共2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2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docx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

余冠英注释的《诗经选》是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大学生必读”书目之一,共选106首。

****************************************************************************补录余冠英注释篇目之【F-001】关雎(必读)【F-001】关雎(必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1、关关:

雎鸠和鸣声。

雎鸠(jūjiū):

一种水鸟名,即鱼鹰。

2、河:

黄河。

洲:

水中央的陆地。

一二句是诗人就所见以起兴(起头儿)。

3、窈窕:

容貌美好。

淑:

善,品德贤良。

淑女:

好姑娘。

4、君子:

《诗经》中贵族男子的通称。

好:

男女相悦。

逑:

同“仇”,配偶。

“好”、“逑”在这里是动词(和《尚书大传》所载《微子歌》“不我好仇”句同例),就是爱慕而希望成为配偶的意思。

5、参差:

不齐。

荇(杏xìng)菜:

生长在水里的一种植物,叶心脏形,浮在水上,可以吃。

6、流:

通“摎(jiū保褪乔蠡蛘咿廴 :

拖挛摹安伞薄ⅰ捌d”义相近。

以上两句言彼女左右采荇。

她采荇时的美好姿态使那“君子”时刻不忘,见于梦寐。

7、睡醒为“寤”,睡着为“寐”。

“寤寐”在这里犹言“日夜”。

8、服(古读如愎bì):

思念。

“思”、“服”两字同义。

9、悠哉悠哉:

犹“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10、“辗”就是转。

“反”是覆身而卧。

“侧”是侧身而卧。

“辗转反侧”是说不能安睡。

第二、三章写“思服”之苦。

11、友:

亲爱。

“友”字古读如“以”,和上文“采(古音cǐ)”相韵。

12、芼(mào):

“覒”的借字,就是择、拔。

“芼之”也就是“流之”、“采之”的意思,因为分章换韵所以变换文字。

13、乐:

娱悦。

“友”、“乐”的对象就是那“采”、“芼”之人。

最后两章是设想和彼女结婚。

琴瑟钟鼓的热闹是结婚时应有的事。

【题解】这诗写男恋女之情。

大意是:

河边一个采荇菜的姑娘引起一个男子的思慕。

那“左右采之”的窈窕形象使他寤寐不忘,而“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便成为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

【余冠英今译】鱼鹰儿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

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光。

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

补录余冠英注释篇目之【F-002】葛覃(必读)【F-002】葛覃(必读)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澣我衣。

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注释】1、葛:

多年生蔓草,茎长二三丈,纤维可用来织布。

覃(tán):

延长。

2、施(yì):

移,伸展。

中谷:

即谷中。

3、维:

是用在语首的助词,或称发语词,无实义。

萋萋:

茂盛貌。

4、黄鸟:

《诗经》里的黄鸟或指黄莺,或指黄雀,都是鸣声好听的小鸟。

凡言成群飞鸣,为数众多的都指黄雀,这里似亦指黄雀。

于:

语助词,无实义。

5、群鸟息在树上叫做“集”。

丛生的树叫做“灌木”。

6、喈喈(jiējiē):

鸟鸣声。

7、莫莫:

犹“漠漠”,也是茂盛之貌。

8、刈(yì):

割。

本是割草器名,就是镰刀,这里用作动词。

濩(获huò):

煮。

煮葛是为了取其纤维,用来织布。

9、絺(痴chī):

细葛布。

绤(隙xì):

粗葛布。

10、斁(yì):

厌。

“服之无斁”,言服用絺绤之衣而无厌憎。

11、言(yān):

语助词,无实义。

下同。

师氏:

保姆。

12、告归:

等于说请假回家。

告是告于公婆和丈夫,归是归父母家。

上二句是说将告归的事告知于保姆。

13、薄:

语助词,含有勉励之意。

污(wù):

洗衣时用手搓搓去污。

私:

内衣。

14、澣(huàn):

洗濯(zhuó)。

衣:

指穿在表面的衣服。

15、害(hé):

通“曷”,就是何。

否:

指不洗。

16、宁:

慰安。

以上四句和保姆说:

洗洗我的衣服吧!

哪些该洗,哪些不用洗?

我要回家看爹妈去了。

【题解】这诗写一个贵族女子准备归宁的事。

由归宁引出“澣衣”,由“衣”而及“絺绤”,由“絺绤”而及“葛覃”。

诗辞却以葛覃开头,直到最后才点明本旨。

“黄鸟”三句自是借自然景物起兴,似乎与本旨无关,但也未必是全然无关,因为群鸟鸣集和家人团聚是诗人可能有的联想。

【余冠英今译】长长的葛藤,山沟沟里延伸,叶儿密密层层。

黄雀飞飞成群,聚集在灌木林,叽叽呱呱不停。

长长的葛藤,山沟沟里蔓延,叶儿阴阴一片。

葛藤割来煮过,织成粗布细布,穿起来舒舒服服。

告诉我的保姆,我告了假要走娘家。

洗洗我的内衣,洗洗我的外褂。

该洗是啥,甭洗的是啥?

我就要回家看我爹妈。

【F-003】卷耳(必读)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注释】1、采采:

采了又采。

采者是一个正怀念着远人的女子。

卷耳:

菊科植物,又叫做“苍耳”或“枲(xǐ)耳”,嫩苗可以吃。

2、顷筐:

斜口的筐子,后高前低,簸箕之类。

这种筐是容易满的,卷耳又是不难得的,现在采来采去装不满,可见采者心不在焉。

3、嗟:

叹词。

我:

采者自称。

怀:

思念。

4、置(zhì):

搁。

彼:

指那盛着卷耳的顷筐。

周行(航háng):

大路。

她因为怀人之故本没心思采卷耳,索性放下顷筐,搁在大路上。

5、陟(zhì):

登。

“陟彼”的“彼”字是指示形容词,与下文“酌彼”的“彼”字同。

崔嵬:

高处。

这一句写思妇想象行人正登上高山。

6、虺隤(灰颓huītuí):

又作“瘣颓”,就是腿软。

这是思妇设想行人在说。

自此以下的“我”都是思妇代行人自称。

7、姑:

且。

金罍(léi):

盛酒之器。

8、维:

发语词,无实义。

永怀:

犹言“长相思”。

思妇想象行人用酒宽慰自己,使自己不至于老想家。

9、玄黄:

病。

这里指眼花。

10、兕(似sì):

兽名,像牛,青色,有独角。

用兕角做的酒杯叫做兕觥(gōng)。

11、永伤:

犹“永怀”。

12、砠(jū):

有土的石山。

13、瘏(涂tú):

与下句痡(pú)同义,都训作“病”,就是疲劳力竭。

仆:

同路仆人。

14、云:

语助词,无实义。

吁(xū):

又作“盱”,忧意。

“云何吁矣”等于说“忧如之何!

”【题解】这是女子怀念征夫的诗。

她在采卷耳的时候想起了远行的丈夫,幻想他在上山了,过冈了,马病了,人疲了,又幻想他在饮酒自宽。

第一章写思妇,二至四章写征夫。

【余冠英今译】东采西采采卷耳,卷耳不满斜口筐。

一心想我出门人,搁下筐儿大路旁。

行人上山高又险,“我的马儿腿发软!

且把酒壶来斟满,好让心儿宽一宽。

”行人过冈高难爬,“我的马儿眼发花!

牛角杯儿斟满它,喝一杯儿莫想家。

”行人上山石头峭,“我的马儿晃摇摇,我的伙计快累倒,这份儿忧愁怎得了!

”补录余冠英注释篇目之【F-008】芣苢(必读)【F-008】芣苢(必读)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注释】1、芣苢(扶以fúyǐ):

植物名,即车前草。

古人相信它的种子可以治妇女不孕。

2、薄、言:

都是语助词。

见《葛覃》篇。

3、有(古读以yǐ):

采取。

上面“采之”是泛言去采,未见到芣苢,这里“有之”是见到芣苢动手采取。

4、掇:

拾取。

5、捋:

成把地从茎上抹取。

6、袺(结jié):

手持衣襟来盛东西。

7、襭(协xié):

将衣襟掖在带间来盛东西,比手持衣角兜得更多些。

【题解】这篇似是妇女采芣苢子时所唱的歌。

开始是泛言往取,最后是满载而归,欢乐之情可以从这历程见出来。

【余冠英今译】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些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起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一颗一颗拾起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一把一把捋下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手提着衣襟兜起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掖起了衣襟兜回来。

补录余冠英注释篇目之【F-009】汉广(必读)【F-009】汉广(必读)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

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1、乔木:

高耸的树。

2、休:

庥荫之“庥”,“休”与“庥”本是一字。

“不可庥”言不能得到它的覆荫,形容树的高耸。

思:

语尾助词,无实义。

下同。

3、汉:

水名。

源出今陕西宁羌县北,东流入今湖北省,至汉阳入长江。

潜行水中为“游”。

游女:

指汉水的女神。

乔木不可休,游女不可求,都是喻所求之女不可得。

4、泳:

古读如“养”。

5、江:

长江,长江在古时专称江,或江水。

6、方:

训“周匝”,就是环绕。

遇小水可以绕到上游浅狭处渡过去,江水太长,不能绕匝而渡。

“不可泳”、“不可方”也是喻彼女不可求得。

7、翘翘:

高大貌。

错薪:

杂乱的柴草。

刈(yì):

割。

8、楚:

植物名,落叶灌木,又名荆。

以上两句似以“错薪”比喻一般女子,“楚”比喻所求女子9、之子:

犹言“那人”,指彼女。

于:

往。

归:

女子出嫁叫做“归”。

10、秣(mò):

喂牲口。

“马”字古读“姥”,即“暮”字的上声。

上两句和末章的三、四句是设想和彼女结婚,喂马是为了驾车亲迎。

11、蒌(lóu):

蒌蒿,菊科植物。

一说“蒌”为“芦”字的假借。

也是喻所求女子。

12、驹:

五尺至六尺的马。

【题解】这是男子求偶失望的诗。

全篇用比喻和暗示。

【余冠英今译】有颗高树南方生,高高树下少凉阴。

汉江女郎水上游,要想追求枉费心。

好比汉水宽又宽,游过难似上青天。

好比江水长又长,要想绕过是枉然。

丛丛杂树一颗高,砍树要砍荆树条。

有朝那人来嫁我,先把马儿喂喂饱。

好比汉水宽又宽,游过难似上青天。

好比江水长又长,要想绕过是枉然。

杂草丛丛谁高大,打柴要把芦柴打。

有朝那人来嫁我,喂饱驹儿把车拉。

好比汉水宽又宽,游过难似上青天。

好比江水长又长,要想绕过是枉然。

补录余冠英注释篇目之【F-017】行露(必读)【F-017】行露(必读)厌浥行露。

岂不夙夜?

谓③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

何以穿我屋?

谁谓女无家?

何以速我狱?

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

何以穿我墉?

谁谓女无家?

何以速我讼?

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注释】1、厌:

“湆(泣qì)”的借字。

湆浥(yì):

湿貌。

行(háng):

道路。

2、夙夜:

早夜,就是夜未尽天未明的时候。

3、谓:

同“畏”。

与下文“谁谓”的“谓”不同义。

以上三句是说只要不在早夜走路就不怕露水,似比喻不犯法就不怕刑罚。

4、角(lù):

鸟嘴。

5、家:

夫家。

6、速:

招致。

狱:

讼,打官司。

第二章的第一、二句和三、四句的关系虽不是很贴切的比喻却是很自然的联想,因为有角和有家同是有,穿我屋和速我狱同是侵害。

第三章一、二句和三、四句的关系同此。

7、室家:

犹“夫妇”,男子有妻叫做“有室”,女子有夫叫做“有家”。

“室家不足”是说对方要求缔结婚姻的理由不足。

8、墉(yōng):

墙。

“穿屋”、“穿墉”比喻害人的行为。

女(rǔ):

通“汝”。

【题解】一个强横的男子硬要聘娶一个已有夫家的女子,并且以打官司作为压迫女方的手段。

女子的家长并不屈服,这诗就是他给对方的答复。

诗的大意说:

你像麻雀和耗子似的害了我,教我吃官司,但是谁不知道我的女孩儿已经许了人家?

你要娶她,你可没有充足的法律根据。

我拚着坐牢也不依从你。

【余冠英今译】道上的露水湿漉漉,难道清早不走路,还怕那道儿湿漉漉?

谁说那雀儿没有角?

怎么穿破我的屋?

谁说我女儿没婆家?

怎么送我进监狱?

哪怕你送我进监狱,强迫婚姻你的理不足。

谁说那耗子没长牙?

怎么打通我的墙?

谁说我女儿没婆家?

怎么逼我上公堂?

哪怕你逼我上公堂,要我依从那可是妄想。

补录余冠英注释篇目之【F-020】摽有梅(必读)【F-020】摽有梅(必读)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注释】1、摽(biào):

坠落。

梅:

梅树的果实。

有:

语助词,古语往往在一个单音词上配一个“有”字,如“有夏”、“有司”等和“有梅”词例相同。

2、其实七兮:

“七”表多数,言未落的果实还有十分之七,比喻青春所馀尚多。

兮:

语助词,有声无义。

3、庶:

众。

士:

指未婚的男子。

4、迨(dài):

及,趁着。

吉:

吉日。

以上两句是说希望有心追求自己的男子们不要错过吉日良辰。

5、其实三兮:

“三(古读如森)”表少数,言梅子所馀仅有十分之三,比喻青春逝去过半。

6、今:

即时的意思。

言不必等待了,现在就来吧。

7、塈(xì):

是“摡(xì)”的借字,《玉篇》引作“摡”,取。

用顷筐取梅,言其落在地上的已经很多了。

墍8、谓:

读为“会”,《诗经》时代有在仲春之月“会男女”的制度,凡男子到三十岁未娶,女子到二十岁未嫁的都借这个会期选择对象,不必依正常的礼制儿婚配。

一说“谓”是告语,言一语定约。

【题解】本篇写女子求偶,希望求婚的男子及时而来。

每章一、二两句以梅子坠落比喻青春消逝,三、四两句是她对男子的愿望。

【余冠英今译】梅子纷纷落地,还有七分在树。

有心求我的小伙子,好日子休要耽搁!

梅子纷纷落地,树头只剩三分。

有心求我的小伙子,到今儿不要再等!

梅子纷纷落地,得使簸箕来收。

有心求我的小伙子,只要你开一开口!

补录余冠英注释篇目之【F-021】小星(必读)【F-021】小星(必读)嚖彼小星,三五在东。

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寔命不同!

嚖彼小星,维参与昴。

肃肃宵征,抱衾与裯。

寔命不犹!

【注释】1、嚖(惠huì):

《广韵》作“暳”,光芒微弱的样子。

2、三五:

似即指下章所提到参、昴(详下)。

3、肃肃:

急急忙忙。

宵征:

夜行。

4、夙夜:

早晨和夜晚,和《行露》篇的“夙夜”意义不同。

公:

指公事。

这句是说不分早晚都在办着国君的事。

5、寔:

即“实”,此。

6、参:

星宿名。

共七星,四角四星,中间横列三星。

古人又以横列的三星代表参宿。

《绸缪》篇的“三星在户”和本篇的“三五在东”都以三星指参星。

昴(卯mǎo):

也是星宿名,又叫旄头,共七星。

古人又以为五星,有昴宿之精变化成五老的传说。

上章“三、五”的五即指昴星。

参、昴相近,可以同时出现在东方。

7、衾(qīn):

被子。

裯(chóu):

床帐。

8、不犹:

不如。

【题解】本篇写小臣出差,连夜赶路,想到尊卑之间劳逸不均,不觉发出怨言。

“寔命不同”、“寔命不犹”是和朝中居高位的人比较,虽说委之于命,实在是不平之鸣。

和《小雅·北山》的四、五、六等章相类。

【余冠英今译】小小星儿闪着微微亮,三颗五颗出现在东方。

急急忙忙半夜来赶路,为了官家早忙晚也忙。

人人有命人人不一样!

小小星儿闪着微微亮,旄头星儿挨在参星旁。

急急忙忙半夜来赶路,被子帐子都得自己扛。

人人有命人人比我强!

补录余冠英注释篇目之【F-023】野有死麕(必读)【F-023】野有死麕(必读)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注释】1、麕(jūn):

兽名,就是獐。

2、白茅:

草名,属禾本科。

在阴历三四月间开白花。

包:

古音读bǒu。

3、怀春:

春指男女的情欲。

4、吉士:

男子的美称,指那猎获獐子的人。

5、朴樕(速sù):

低矮灌木。

6、纯束:

归总在一块儿捆起来。

那“吉士”砍了朴樕做柴薪,用白茅纠成绳索,将它和打死的鹿捆在一处。

7、舒而:

犹舒然,就是慢慢地。

脱脱(兑duì):

舒缓的样子。

8、无:

表示禁止的词,同“毋”。

感(hàn):

“撼”字的古写,动。

帨(shuì):

是佩巾,或蔽膝,系在腹前。

9、尨(máng):

多毛的狗。

末章是女子对那吉士所说的话。

她要求他别冒冒失失,别动手动脚,别惹得狗儿叫起来,惊动了人。

【题解】这诗写丛林里一个猎人,获得了獐和鹿,也获得了爱情。

【余冠英今译】死獐子撂在荒郊,白茅草把它来包。

姑娘啊心而动了,小伙子把她来撩。

森林里砍倒小树,野地里躺着死鹿,茅草索一起捆住。

姑娘啊像块美玉。

“慢慢儿来啊,悄悄儿地来啊!

我的裙边可别动!

别惹得狗儿叫起来啊!

《诗经》注释

国风·邶风

邶:

bèi,周代诸侯国名。

在今河南淇县以北至河北南部一带。

周武王灭商后,封殷纣之子武庚于此。

后武庚叛乱被杀,邶并入卫国。

《邶风》即邶地民歌,包括《柏舟》等十九篇,多数是东周作品。

【F-026】柏舟(必读)

汎彼柏舟,汎亦其流。

耿耿不拢缬幸恰N⑽椅蘧疲园揭杂巍?

br>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释】

1、汎(fàn):

同“泛”,漂流貌。

柏舟:

柏木刳成的舟。

刳(哭kū):

剖开,挖空。

2、亦:

语助词。

这两句是说柏舟泛泛而流,不知所止。

作者用来比喻自己的身世。

3、耿耿:

不安貌。

4、如:

犹“而”。

隐:

幽深。

《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引作“殷”,盛大。

“隐忧”是深藏隐曲之忧。

“殷忧”是大忧,都可以通。

5、微:

非,不是。

6、以:

于此。

敖:

通“遨”。

五、六两句言并非我无酒消忧,也不是不得遨游,而是饮酒和遨游都解不了这忧愁。

7、匪:

非。

鉴:

明镜。

8、茹(rú):

含,容纳。

以上两句是说我心不能像镜子对于人影似的,不分好歹,一概容纳。

9、据:

依靠。

10、薄言:

见《芣苢》篇。

愬(素sù):

告诉。

11、以上四句言石头是任人转动的,席子是任人卷曲的,我的心却不是这样。

也就是说不能随俗,不能屈志。

12、威仪:

尊严、礼容。

棣棣:

犹“秩秩”,上下尊卑次序不乱之貌。

13、选:

读为“巽(逊xùn)”,巽是屈挠退让的意思。

14、悄悄:

苦愁状。

15、愠(yùn):

怒。

群小:

众小人。

16、觏(gòu):

通“遘”,遭遇。

《楚辞·哀时命》王逸注引作“遘”。

闵(mǐn):

痛。

因为见怒于群小所以遭遇许多伤痛的事,受了不少侮辱,因此不得不“忧心悄悄”。

17、静言:

犹“静然”,就是仔细地。

18、辟:

《玉篇》引作“擗”,就是拊(府fǔ)心。

摽(biào):

捶击。

这句是说醒寤的时候越想越痛,初则拊(抚摩)胸,继则捶胸。

19、居、诸:

语助词。

20、迭:

更迭,就是轮番。

微:

言隐微无光。

《小雅·十月之交》篇“彼月而微,此日而微”,微指日月蚀,这里“微”字的意义相似。

以上二句问日月为何更迭晦蚀,而不能常常以光明照临世界。

言正理常常不能表白。

21、澣(huàn):

洗。

如匪澣衣:

像不加洗濯的衣服。

以上二句言心上的烦恼不能清除,正如不澣之衣污垢长在。

【题解】

这诗的作者被“群小”所制,不能奋飞,又不甘退让,怀着满腔幽愤,无可告语,因而用这委婉的歌辞来申诉。

关于作者的身份和性别,旧说颇为纷歧,大致有君子在朝失意,寡妇守志不嫁和妇人不得志于夫等说。

从诗中用语,像“如匪澣衣”这样的比喻看来,口吻似较适合于女子。

从“亦有兄弟,不可以据”两句也见出作者悲怨之由属于家庭纠纷的可能性比较大,属于政治失意的可能性比较小。

【余冠英今译】

柏木船儿顺水流,飘飘荡荡不能休。

两眼睁睁睡不着,千斤烦恼在心头。

不是要喝没有酒,也不是没处可遨游。

我心不比青铜镜,是好是歹都留影。

我有亲弟和亲兄,谁知兄弟难凭信。

我向他呕胆倒苦水,他对我瞪起牛眼睛。

我心难把石头比,哪能随人来转移。

我心难把席子比,哪能要卷就卷起。

人有尊严事有体,哪能脖子让人骑。

烦恼沉沉压在心,小人当我眼中钉。

遭逢苦难说不尽,忍受欺凌数不清。

我手按胸膛细细想,猛然惊醒乱捶心。

问过月亮问太阳,为何有光像无光?

心上烦恼洗不净,好像一堆脏衣裳。

我手按胸膛细细想,怎得高飞展翅膀。

【参考译文】

划着小小柏木舟,飘来荡去到中流。

惴惴不安难入睡,如有忧愁在心头。

并非手中没有酒,举起痛饮自在游。

我心不是青铜镜,善恶很难都辨清。

虽有亲兄弟同胞,心难沟通不能靠。

满心痛苦去倾诉,他们无情很恼怒。

我心不比那方石,不能挪动又转移。

我心不比芦苇席,不能随手便卷起。

你的气宇很轩昂,我心不会选他人。

满腹愁苦心焦虑,怨愤小人恨难消。

遭遇祸患实在多,历经屈辱也不少。

静静细思此间事,捶胸不眠真难熬。

可恨太阳与月亮,为何亏缺无光芒?

心中忧虑难舒畅,犹如没洗脏衣裳。

静静细思从前事,不能上天任翱翔。

【F-027】绿衣(必读)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注释】

1、里:

在里面的衣服,似即指下章“黄裳”之“裳”,而不是夹衣的里层。

衣在裳外,衣短裳长。

从上下说,衣在上,裳在下;从内外说,衣在表,裳在里。

2、曷:

同“何”,何时。

已:

止。

3、亡:

通“忘”。

这两句和《小雅·沔水》篇“心之忧矣,不可弭(米mǐ)忘”意同。

4、治:

理。

5、古人:

故人,指故妻。

(《古诗·上山采蘼芜》篇“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殊”,也是称故妻为故人。

6、俾(bǐ):

使。

訧(怡yí):

过失。

这句是说故妻能匡正我,使我无过失。

7、絺(chī):

细的葛布。

绤(xì):

粗的葛布。

丝和絺绤都是做衣裳的材料,所以联想。

8、凄:

凉意。

这两句是说絺绤之衣使人穿着感到凉快。

9、这一句等于说实在中我的心意。

【题解】

这是男子睹物怀人,思念故妻的诗。

“绿衣黄裳”是“故人”亲手所制,衣裳还穿在身上,做衣裳的人已经见不着(生离或死别)了。

【余冠英今译】

绿色的外衣啊,黄黄的里衣。

心里的忧伤啊,哪有个了期!

绿色的外衣啊,黄黄的裙裳。

心里的忧伤啊,怎能够遗忘!

绿色的丝啊,你亲手理过。

想念啊我的故人,纠正我多少差错。

葛布啊有粗有细,穿上身凉风凄凄。

想念啊我的故人,真正是合我心意。

【参考译文】

绿色外衣穿在身,黄色下衣里面藏。

触物思人情难却,何时才能不心伤!

绿色外衣穿在身,黄色下衣里面藏。

心中忧愁割不断,怎么能够把你忘!

绿色丝绸穿在身,件件都是你所赠。

思念我公不相忘,愿你从此无过失!

粗衣细衣穿身上,风儿吹过感凄凉。

我思夫君情意在,称心如意好君郎!

【F-028】燕燕(必读)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勗寡人。

【注释】

1、燕燕:

鸟名,燕子,或单称燕。

2、差池(cīchí):

参差不齐。

羽:

指翅。

诗人所见不止一燕,飞时有先后,或不同方向,其翅不相平行。

3、之子:

指被送的女子。

4、野:

古读如“宇(yǔ)”。

5、颉(xié):

上飞。

颃(háng):

下飞。

6、将:

送。

7、下上其音:

言鸟声或上或下。

8、南(古音您nín):

指南郊。

一说“南”和“林”声近字通。

林指野外。

劳:

忧伤。

9、仲氏:

弟。

诗中于归原型的女子是作者的女弟,所以称之为仲氏。

任:

可以信托的意思。

一说任是姓,此女嫁往任姓之国。

只:

语助词。

10、塞:

实。

渊:

深。

塞渊:

诚实厚道。

11、终:

既。

12、勗(xù):

勉励。

寡人:

国君自称之词。

以上二句是说仲氏劝我时时以先君为念。

【题解】

这篇是卫君送别女弟远嫁的诗。

前三章是送别时的情景。

末章写女弟的美德和别时共相勉励的话。

【余冠英今译】

燕子飞来飞去,飞飞有前有后。

我的妹子远嫁,送到郊外分手。

望望踪影不见,泪下如雨难收。

燕子飞来飞去,飞飞忽降忽升。

我的妹子远嫁,遥遥送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