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小学开学返校工作指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29803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小学开学返校工作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春季小学开学返校工作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春季小学开学返校工作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春季小学开学返校工作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春季小学开学返校工作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春季小学开学返校工作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春季小学开学返校工作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春季小学开学返校工作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春季小学开学返校工作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春季小学开学返校工作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季小学开学返校工作指南.docx

《春季小学开学返校工作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小学开学返校工作指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季小学开学返校工作指南.docx

春季小学开学返校工作指南

2022年春季小学开学返校工作指南

根据教育部工作要求,就统筹做好我校疫情防控和2022年春季开学工作制定本指南。

开学前准备

一、工作体制机制

1.组织领导体系

学校要成立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全面负责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实施、督查督办,明确学校主要领导、各部门负责人、校医(保健教师)、班主任、后勤处、教育处、少先队(团委)、学生社团(志愿者)等部门及人员分工,逐级压实责任。

成立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本校应急处置预案,做好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各项工作。

2.联防联控机制

学校在驻地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按照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与卫健、疾控、医院、公安等部门(单位)建立协调联动体系,明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实施联防联控。

主动接受驻地卫生健康部门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建立与定点医疗机构病例运送和诊治绿色通道。

协调公安、交通等部门增派人员、警力,做好学校周边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

建立学校、年级、班级、家庭四级防控网络。

3.健康监测体系

对所有师生员工及学生家庭成员全面摸排,建立健康管理台账,精准掌握每个人开学返校前14天旅居经历、健康状况和可疑接触经历。

凡确诊或疑似新冠肺炎,或者14天内曾在境外、国内重点疫区停留或途经,或者曾与确诊(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有密切接触,或者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异常症状的人员(以下简称“重点关注人员”),以及校内防疫一线、餐饮、保洁、保安等后勤工作人员,重点实施健康监测,建立健康档案,“一人一档”管理。

二、防控方案和制度

4.防控工作方案

开学前,按照市、县(市、区)教育部门要求,结合实际编制完善开学返校工作方案、返校后日常防控方案、应急处置预案、教育教学工作方案、缺课补课方案、舆情应对方案、应急心理干预方案、疫情期间违规行为处置方案等,无方案不开学。

5.防控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入校人员体温检测和实名登记制度、师生员工晨午检制度、“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卫生清洁消毒制度、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健康教育制度、缺勤登记追踪和报告制度、废弃口罩集中处理制度,以及加强师生员工管理的其他制度。

三、防控物资和条件

6.防控物资保障

对照《学校疫情防控日常物品配备目录》《学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物品配备目录》,精准测算统计日常防控物资和应急处置物资需求,口罩等易耗物资需求要精确到天,及时向当地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保障申请,提前配备到位,所需经费按学校拨款渠道解决。

所需日常防控物资,由驻地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实施统筹保供,统一购储、统一管理、统一调拨。

所需应急物资,由驻地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采购、统一储存、统一管理、统一调配。

寄宿制学校要按标准配备10%的应急物资。

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保障必要的洗手液、肥皂、纸巾或吹干机等。

7.临时隔离区(点)

按照位置相对独立、远离人群、卫生条件较好的原则,设置临时应急隔离点。

寄宿制学校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按有关要求设置校内隔离观察区,配备相应生活、防护设施设备。

8.环境卫生

学校在开学前对校内环境进行全面整治,重点对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电梯、图书馆、体育馆、实习实训室等场所以及课桌椅、教学用具、公共设施、玩教具、门把手等重点部位进行全覆盖消毒,进行彻底清洁,消除卫生死角。

对公共场所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四、宣传培训

9.宣传引导

通过多种形式,对全体师生员工及学生家长进行疫情防控和应急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前告知注意事项和防控要求,引导做好个人防护和心理引导。

10.培训演练

组织师生员工认真学习教育部《中小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和本工作指南,及时收看山东教育卫视“学校开学前疫情防控规范培训特别节目”。

做好家校沟通,引导家长支持、配合,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工作场所、工作群体,编制培训手册,开展疫情防控培训,特别要将餐饮、保洁、保安等后勤工作人员纳入相应培训范围。

开学前,组织开展全流程综合实战演练,重点针对返校入学、聚集性场所出入、食堂就餐管理等环节组织演练,确保各类岗位、各类人员全体参与,各类设施、各类物资全部到位,各类场所、各类环节无一疏漏。

严格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认真开展应急处置模拟演练,提升应急处置工作能力。

五、返校准备

11.校园安全

严格落实学校安全主体责任,开学前开展安全稳定风险评估,围绕消防、交通(校车)、建筑施工、食品卫生、设施设备及房屋等安全和垃圾处理、危险化学品管理、校园及周边治安等,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及时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隐患,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强化应急联动和处置机制,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12.开学核验

按照省中小学校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条件核验细则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接受当地教育、卫生健康、市场监管部门组织的开学核验。

13.返校时间

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部署,确定具体开学时间,提前通知师生员工。

14.教学计划

做好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工作统筹,根据本学期教学任务,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做好开学后正常教学准备。

学校教学计划调整情况要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15.小班教学

对首批开学的毕业年级学生,尽量实行小班化教学,以30人为宜。

不具备条件的学校可采取线上线下互补、居家在校交替的方式,组织学生分年级、班级错时轮流到校学习。

上课时注意保持安全距离。

同楼层隔房间安排教学班、错时上下课,避免出现人流高峰。

16.住宿安排

寄宿制学校对首批开学的毕业年级学生,统筹调配学生宿舍,每间宿舍不超过4人,休息时相互之间头部保持最大距离。

开学返校

17.返校准备

班主任提前联系每名学生及家长,再次确认学生健康状况,符合返校条件的,通知具体返校时间,告知入校体温监测位置和应急处置程序,提醒返校注意事项和学校报到流程、进校路线等安排。

外地师生员工返校前,及时办理健康通行卡(码),如实申报个人身体健康状况等情况,不得漏报、瞒报。

18.途中防护

师生员工返校应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尽量采用自驾车、自行车、步行等方式出行,减少途中感染机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务必全程正确佩戴口罩;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物品或部位,及时洗手;避免与可疑人员近距离接触。

通知教职工应在学校开学前提前到岗,学生严格按照学校通知时间返校,严禁提前返校。

19.错时错峰返校

学校充分考虑返校学生情况,以及校区、校园入口、检测设备、检测人员等因素,分批组织学生错峰返校,做到人员有区分、规模有控制、时间有先后,确保开学工作顺利进行。

其中,中职学校要充分考虑市域、省域外学生的情况。

20.重点关注人员返校

对居住地为疫情防控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待符合条件后再安排返校。

对重点关注人员,暂缓返校,待其健康状况符合要求后组织返校。

境内未返校的外籍师生,按照对国内师生的要求统一组织开学返校。

确诊或疑似病例治愈的,休养28天后凭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复学证明返校。

21.境外人员返校

提醒正在境外的外籍师生、访问学者或参加国际交流项目人员,根据当地疫情,做好自我防护,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并向当地相关机构或驻地使领馆报告。

境外人员入境返回的,学校应提前向当地疫情防控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和省教育厅报告。

境外返回人员不得直接返校,要按照省入境人员疫情防控相关规定隔离留观,符合条件后方可申请返校。

22.入校检测

返校当日,在指定校园出入口增设临时观察点,安放指示牌,划定检测通道,并安装隔离带。

开学返校当天,学校领导小组组长要在校统筹协调,应急处置负责人负责返校入口现场指挥,有关专项工作组、返校学生年级、班级应急处置联络员及班主任提前到达指定地点,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在校门口提醒学生佩戴口罩、有序排队,相互间隔2米以上,依次开展体温测量并登记。

筛查合格的人员按规定路线进入校园。

做好入校秩序维护,控制好人流量,加强周边交通安全管理。

发现体温超过37.3℃或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人员,立即启动突发疫情应急处置。

23.开学第一课

以“敬畏生命、爱国励志”为主题,以疫情防护知识和疫情防控先进感人事迹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冠肺炎传播途径和防护要求,消除恐惧心理,增强防范意识,学会防护技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将个人命运和前途与祖国命运和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日常防控

一、校园管理

24.出入管理

疫情防控期间,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控出入口数量。

学生未经学校批准不得出校。

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确需进入校园的,严格履行信息登记、体温检测等手续。

对校内人员实行出入卡制度,入校一律核验身份并检测体温,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

走读学校可实行家庭健康卡制度,由家长测量登记学生体温。

规模较大的学校设立多个学生通道,提高通行效率,缩短入校时间。

发现体温异常的,启动突发疫情应急处置程序。

25.校内场所管理

办公楼、学生宿舍、图书馆、实验实训楼等人员易聚集性场所,设置专门出入口,安排体温检测员和安全管理员,组织进入人员依次排队、核实身份、检测体温。

所有教学、办公及生活区域,人员须间隔1米以上,分散就位,避免拥挤。

图书馆减少进出通道,限制每天进馆人数,增加座位间距。

归还书刊通过紫外线等方式进行消毒后归架,对馆藏书籍进行杀菌除尘清洁处理,对电梯、楼梯、自助借还机、电子阅览器、触摸屏等公共接触区域定时消毒。

实验实训场所调配使用时间,控制人员密度,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清洁消毒。

使用过的实验物品及其他废物按规定分类放置在专用垃圾袋进行处理。

学生宿舍实行封闭管理,不在本公寓住宿的人员不准进入,对符合要求的开展体温检测并登记。

以宿舍为单位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晚点名制度,严肃处理夜不归宿学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组织学生进行宿舍大扫除,净化美化生活环境。

室内体育场馆和活动中心原则上疫情防控期间暂时关闭。

校车定时消毒,对乘车学生进行体温检测。

26.健康状况监控

严格师生员工晨午检制度和“一日两报告”制度,每天2次监测体温和健康状况,建立体温检测台账。

实行宿舍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对缺勤缺课、迟到早退的,逐一核实原因,及时补测体温,做好记录。

将餐饮、保洁、保安等后勤工作人员统一纳入体温监测范围,不漏一人。

对体温超过37.3℃或其它可疑症状的,立即启动突发疫情应急处置。

27.日常行为规范

师生员工在校内公共场所、多人办公和学习场所应佩戴口罩,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

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全体在校学生、教职员工要做到不聚餐、不聚会、不访友;多走楼梯、少乘电梯,乘坐电梯时全程佩戴口罩,先出后进、保持距离、避免拥挤。

实行“两点一线”上下班、上下学模式,尽可能选择自驾车、自行车、步行等出行方式。

寄宿学生尽可能将日常学习生活空间控制在教室、宿舍、食堂,明晰生活轨迹;按时作息,及时清理垃圾,被褥及个人衣物要定期晾晒、定期洗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职工非必要不外出旅行,确需外出的须严格履行请假手续并报备行程,出省返回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尽可能安排餐饮服务、物业管理等人员暂时在校内居住,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风险.

28.聚集性活动

疫情防控期间,可采取视频方式举行升旗仪式,在校内进行体育锻炼,避免扎推聚集。

参加体育艺术专业学习或训练备赛的应固定场所、固定人群,做好防护。

不组织不同班级学生混合的社团、兴趣(选修)课等活动,不安排校园开放日、开放周、家长会等活动,不开展入户家访,倡导远程家访。

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可暂时不开展,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研学旅行工作暂不开展。

二、饮食安全

29.食堂操作规程

有校内食堂的学校,按照《学校食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操作规程》,做好食堂基础保障、日常人员管理、食品安全管理、消毒保洁、宣传教育等工作。

食堂门口设佩戴标识的安全员值勤,如发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的,立即启动突发疫情应急处置。

实行集体配餐的学校,加强与配餐单位联系,督促落实有关餐饮加工规程,加强送餐到校人员的健康管理。

提醒校外就餐的学生及家长做好个人防护

30.就餐管理服务

在校内就餐,尽量采取分时段供餐、错峰就餐、分散就餐的方式,就餐距离保持在1米以上,避免扎堆就餐、面对面就餐,

减少人员交谈,减少人员聚集用餐。

就餐前应洗手,排队应保持距离。

就餐时应使用食堂高温消毒后的餐具用品,或使用清洁消毒后的自备餐具。

31.卫生管理

就餐点应配备足够的洗手液、烘干机,保证供水设施正常使用,引导师生员工餐前洗手并成为习惯,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配备含乙醇的免洗洗手液、手消毒剂、一次性纸巾等。

三、日常保洁与消杀

32.清洁消毒

参照《学校卫生清洁消毒手册》,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对室外环境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对人员相对固定的办公和宿舍室内区域,包括桌面、地面、过道、门把手、电梯等,应每天使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至少1次,消毒后保证开门开窗通风30分钟。

对人流量较大的教室、自习室、图书馆、实验实训室、校园公共卫生间等区域,包括桌面、地面、水龙头、门把手、电梯、公用垃圾桶等,应每天至少清洁和消毒2次,及时清倒废弃杂物。

对办公室、食堂、图书馆、活动室、宿舍等室内场所,应每天开窗通风2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通风时注意保暖。

33.垃圾处理

严格落实垃圾收运消杀,日产日清。

做到垃圾回收车及垃圾外运车每次进站、出站时进行消杀,对校内垃圾站、垃圾箱及废弃口罩容器每天消杀2次。

在校园内合理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每天专人清理,清理前用消毒液喷洒或浇洒垃圾至完全湿润,然后封口处理。

做好卫生保健室和独立隔离场所产生的垃圾的集中、消毒和清运工作,未清运的垃圾要置于有盖的桶内,每天用含氯消毒液喷洒垃圾桶内外表面。

应急处置

34.应急处置

如有师生员工出现症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联系定点医院,通过绿色通道送诊,并及时告知家长。

一旦确诊,配合疾控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观察,并做好善后工作。

班主任做好学生情绪安抚和心理疏导工作。

教学管理与服务

35.教学衔接

全面评估学生居家学习成效,做好学情诊断分析,安排一定过渡时间,对线上学习进行查缺补漏。

加大对学习困难学生帮扶力度,确保每名学生较好掌握已学知识,再进行新的课程教学。

小学一、二年级要严格实行“零起点”教学。

对暂不能开学的学校和暂不能返校的学生,要继续实施好线上学业辅导,确保教学质量。

中职学校注意统筹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课时和进度安排。

36.品德教育

上好开学第一课,将中国人民抗击疫情作为特殊教材,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强化青少年学生的使命担当。

加强健康教育,开学第一周,对学生进行一次疫情防控知识集中教育,组织开展一次集体心理辅导。

37.实习管理

强化校企协同,建立毕业顶岗实习学生健康台账,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学校安排专人会同企业加强顶岗实习学生日常管理,严格控制外出,做好健康教育、安全防护和生活保障。

心理健康与帮扶

38.心理健康教育

面向全校学生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服务。

点对点加强对毕业年级、学业困难、滞留在疫情严重地区等特殊群体学生,以及出现各种心理应激反应学生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适,舒缓焦虑情绪。

39.学生资助

及时掌握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体和生活、学习情况,重点关注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以及受疫情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多渠道、全方位了解经济困难学生状况,统筹各类学生资助资金,提高资助精准度,及时发放资助经费。

学生疫情防控期间产生在线学习费用支出或本人、家人感染疫病造成的困难,可以从事业收入或学费收入中提取的学生资助资金予以补助支持。

舆情管控

40.舆情引导处置

严格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进一步建立完善疫情应对和舆情管控机制,加强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对不实信息及时正面发声,对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依法依规处理。

加强舆情监测,做好舆情应对处置。

压紧压实防控责任

41.督导检查

建立专门的疫情防控督导组,深入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实验实训室、校园出入口等,实地检查人员管控、值班值守、健康检测、清洁消毒、饮食安全等情况,督促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42.责任追究

对不按照要求进行报告、隔离的,进行批评教育、责令改正。

对隐瞒病情、缓报、谎报的,疏于管理或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