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4195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docx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扎实开展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工作,根据《电

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电子文

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本市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以下

统称各立档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细则所适用下列概念具有特定含义。

(一)电子文件,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

在处理公务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办理、传输和

存储的文字、图表、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形式的信息记录。

(二)电子档案,是指经过鉴定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归档

的电子文件。

(三)元数据,是指描述电子文件内容、结构、背景和管理

过程的数据。

(四)逻辑归档,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不改变原存储

方式和位置而实现的将电子文件的管理权限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

程。

(五)物理归档,是指把电子文件集中下载到可脱机保存的

载体上,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脱机保存载体按优先顺序依次

1

 

为:

一次写光盘、磁带、可擦写光盘、硬磁盘。

推荐使用档案级

可记录光盘(DVD—R)。

(六)迁移,是指将源系统中的电子文件向目的系统进行转

移存储的方法与过程。

(七)真实性,是指对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进

行鉴定后,确认其与形成时的原始状况一致。

(八)完整性,是指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背景信息和元

数据等无缺损。

(九)有效性,是指电子文件应具备的可理解性和可被利用

性,包括信息的可识别性、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载体的完好性和

兼容性等。

(十)档案信息代码,是指描述档案属性的代码,用二位英

文大写字母表示。

二位英文大写字母分别为档案属性头两个字汉

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具体表示方法如下:

文书档案 WS;科技档

案 KJ;财会档案 CK;照片档案 ZP;录音档案 LY;录像档案 LX

等等。

第四条各立档单位电子文件形成机构负责电子文件的收集、

登记与向档案室的移交工作,档案室负责电子文件的接收归档、

电子档案的保管与向档案馆的移交工作。

第五条市、区县国家综合档案馆负责接收和保管接收范围

内各单位保管期限为永久和长期(30 年)的电子档案,并依法提

供利用;有条件的应当根据国家灾害备份的要求,建立本级电子

2

 

文件(档案)备份中心或者异地备份库。

第二章电子文件的收集登记与移交

第六条按照《陕西省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收集积累

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的收集积累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凡是反映本单位工作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电子

文件及相关软件均应收集。

收集的电子文件应采用或转化为通用

存储格式;收集采用非通用存储格式文件时,应将查看等相关软

件及其说明文件一并收集。

(二)电子文件应收集齐全。

电子文件的元数据也一起收集。

办公自动化系统中产生的电子发文《审签单》、收文《办理单》,

重要发文的历次修改稿本,也一起收集;收集时,分别作为一份

电子文件。

没有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其纸质发文《审签单》

应该扫描成电子文件收集。

纸质来文及其《办理单》扫描成电子

文件收集。

(三)电子文件应当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文件存储格式,确

保能够长期有效读取。

1、文字型电子文件以 XML、RTF、TXT 为通用格式。

电子

公文应同时收集本市公文传输系统版式文件 SEP 格式;

2、扫描型电子文件以 JPEG、TIFF 为通用格式;

3、视频和多媒体电子文件以 MPEG、AVI 为通用格式;

4、音频文件以 WAV、MP3 为通用格式。

第七条电子文件的登记应符合下列要求。

3

 

(一)每一份电子文件均应在《电子文件登记表》中登记

(见附件 1、2)。

登记时,将构成同一件电子档案的几份电子文

件集中排列。

(二)电子文件登记表应与电子文件同时保存。

纸质电子文

件登记表应与电子文件载体一起保存。

(三)电子文件稿本代码:

M—草稿性电子文件;U—非正

式电子文件;F—正式电子文件。

(四)电子文件类别代码:

T—文本文件;I—图像文件;G

—图形文件;V—影像文件;A—声音文件;O—超媒体链接文

件;P—程序文件;D—数据文件。

第八条电子文件应于归档前向档案室移交。

第九条电子文件形成机构移交前应按照规定的项目对电子

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并由机构负责人签署

审核意见,检验和审核结果填入《电子文件移交接收检验登记表》

(见附件 3)。

档案室接收检验后,完成《电子文件移交接收检验

登记表》相关内容的填写。

该表一式 2 份,移交机构与档案室各

存 1 份。

第三章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电子档案的保管

第十条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按照国家关于文

件材料归档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应包括相应的元数据。

电子文件

的定密按照国家关于文件材料定密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应包括相

应的元数据。

4

 

第十一条逻辑归档随时进行,物理归档在第二年 6 月底前

完成。

第十二条电子文件以件为单位整理归档。

一份电子文件为

一件,密不可分的几份电子文件也为一件。

归档电子文件参照不

同属性纸质档案的分类规定,在同一档案属性、同一全宗内分类。

 

(一)文书电子档案在同一全宗内按照年度-保管期限-机构

(问题)进行分类。

其档号为“WS-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机构

(问题)-件号”。

档号中的全宗号为 4 位代码,第一位是表示全

宗属性的大写英文字母(清朝为 Q,民国为 M,革命历史为 G,

建国后为 J),后三位为表示全宗顺序号的阿拉伯数字。

档号中的

保管期限“永久、长期(30 年)、短期(10 年)”分别用

“Y、C、D”表示,年度用 4 位、件号用 3 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机构(问题)用汉语表示。

档号中可以不显示“WS”项。

无档

案信息代码项的档号,默认为文书电子档案档号。

(二)其他属性电子档案档号以此类推,具体方式另行规定。

 

第十三条档案室于每年归档纸质文件时,应同时按照下列

规则归档电子文件:

(一)将同一件电子档案的各份电子文件放到一个标识该件

电子档案的档号文件夹内。

(二)该档号文件夹的名称为该件电子档案的档号。

5

 

例:

某公文归档后其档号为:

“ 5,2009,30 年,办公室,

11”,则其电子档案档号文件夹命名为:

“WS-J005-2009-C-办

公室-011”。

第 14 条按归档电子文件类别代码相对集中组织存盘。

一全宗同一属性电子档案存入一盘或多盘光盘中。

涉密档案单独

组织存盘。

(一)光盘存储结构:

在光盘根目录下的文件夹(光盘标识)

下设“说明文件、目录文件、电子档案、其他文件”等 4 个子目

录,分别用于存储该光盘信息的说明文、《电子档案机读目录》、

档号文件夹、非通用格式电子档案的阅读显示软件及其说明手册

等。

具体如下:

1、“电子档案”文件夹下设:

“年度 1”文件夹、“年度 2”

文件夹、......“年度 n”文件夹。

2、每一个“年度”文件夹下设:

“永久”、“长期(30 年)、

“短期(10 年)”文件夹。

3、每一个保管期限文件夹下存放该保管期限电子档案的档

号文件夹。

4、对于以卷为单位整理的电子档案,每一个保管期限文件

夹下设:

“案卷 1”文件夹、 案卷 2”文件夹、......“案卷 n”文

件夹。

案卷文件夹命名:

“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

5、每一个“案卷”文件夹下存放:

a、含有卷内文件扫描件

的档号文件夹,该文件夹命名:

“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页号”

6

 

b、含有存放卷皮、卷内文件目录和备考表扫描件的文件夹,该

文件夹命名:

“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

其中,目录号、案卷号、

页号分别用 3 位、4 位、3 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二)以盘为单位著录机读目录。

按件将同一光盘的电子档

案信息记入同一《电子档案机读目录》(见附件 12)。

(三)以盘为单位填写《电子档案登记表》。

按件将同一光

盘的电子档案信息记入同一《电子档案登记表》(见附件 4、5)。

在著录《电子档案机读目录》和填写《电子档案登记表》时,

正文与附件为一件的,用正文标题作为本件题名;转发文与被转

发文为一件的,用转发文题名作为本件题名;复文与来文为一件

的,用复文题名作为本件题名。

(四)编写说明文件。

说明文命名为“说明文件.TXT”。

张光盘只有一个说明文件,用于存放本张光盘有关信息,包括:

光盘参数(如光盘容量、光盘规格等),光盘编号,光盘保管单

位,光盘制作单位,光盘一致性检查单位,阅读本光盘所需要的

硬件、软件环境(计算机配置、软件操作系统及其版本、显示电

子文件的软件等),其他各种有助于说明本光盘的信息。

(五)刻录数据。

归档内容采用全盘一次性刻录方式进行数

据刻录。

DVD—R 光盘应采用 8—12 倍速一次刻录。

归档光盘数

据刻录完成,不能再对光盘数据进行增减。

刻录光盘一式三套,

套别号分别用大写字母 A、B、C 表示。

A:

封存;B:

利用;

C:

异地保存。

同时,将归档内容存储在一套磁性载体上。

7

 

档案数据不许压缩保存。

加密数据,解密后保存。

(六)标识光盘。

按照下列要求标识光盘盘面及光盘盒封面、

封底。

(见附件 9、10、11)

1、光盘盘面填写光盘内档案的核心信息,包括:

光盘编号、

套号、光盘规格、制作单位或复制单位、制作日期或复制日期。

应该打印标签内容,或者用软性“光盘标签笔”将标签内容写在

光盘盘面上。

禁止给光盘上粘贴标签。

2、光盘盒封面填写光盘的载体信息,包括:

光盘编号、套

别、名称、内容摘要、保存年限、光盘版号。

3、光盘盒背面填写光盘的背景信息,包括:

文件格式、光

盘类型、光盘容量、制作部门、制作日期、复制部门、复制日期、

备注。

4、盘脊填写光盘编号。

5、标注规则:

光盘编号:

为同一全宗内光盘顺序号,由“全宗号-档案信息

代码-光盘序号”组成。

光盘序号是同一全宗内光盘排列的顺序号,

具有唯一性,用 5 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光盘版号:

指光盘复制次数。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原版及所复

制版本的次数。

001 表示原版,002 以上表示复制版本。

名称:

光盘内所记录的立档单位的全称。

内容摘要:

指用文字或数字对档案信息内容进行简要的揭示,

标明全宗、年度、件数(以卷为单位的档案标明数字化档案所对

8

 

应的全宗号、目录号、起止卷号、起止时间)及相关内容。

保存年限:

对光盘划定的存留年限。

分为:

5 年、10 年、20

年等等。

制作(复制)部门及日期,指制作(复制)该光盘的部门及

日期,日期用 8 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七)将光盘装入光盘盒中,一盘一盒装。

(8)打印《电子档案登记表》(首页及其续页),与该光

盘一起归档保存。

(九)原电子文件存储载体在完成电子文件归档后,至少保

留 1 年时间。

第十五条在网络中进行了逻辑归档操作的电子文件应按上

述归档过程完成物理归档。

第四章电子档案的移交与接收

第十六条属于本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接收范围内的各单

位具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的电子档案,应当向本市同级国家综

合档案馆移交。

第十七条电子档案在本单位保存满 1 年后向同级国家综合

档案馆移交。

第十八条电子档案采用离线或在线方式进行移交。

采用在

线方式移交的,同时移交电子档案的物理载体。

第十九条离线移交电子档案应当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移交单位应当采用符合归档要求的光盘在内的两种不

9

 

同载体移交电子档案;

(2)存储电子档案的载体和载体盒上应当分别标注反映其

内容的标签;

(3)移交单位要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一套光盘和一

套磁性载体电子档案,载体应当单个装盒;

(4)光盘载体内电子档案的存储结构应符合第十四条要求,

其他载体内电子档案的存储结构是一张或多张光盘载体电子档案

的存储结构组合。

第二十条在线移交电子档案须通过与外网隔离的网络传输

电子档案,传输的数据应当包含符合要求的电子档案及其元数据,

数据结构为一张或多张光盘载体内电子档案的存储结构组合。

第二十一条电子档案移交的流程是:

移交前档案数据的组

织和迁移,档案的检查,办理移交手续,移交数据。

第二十二条移交单位在向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电子档案前,

应对电子档案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移交。

电子档案检验内容:

(1)按照《电子档案登记表》(附件 4)的相关内容逐项

逐件核实;

(2)电子档案数据是否真实、完整、可用,是否被病毒等

侵害;

(3)存储电子档案的载体是否符合移交要求。

第二十三条移交电子档案检验合格后办理移交手续,填写

《电子档案移交、接收检验登记表》(附件 6),由交接双方签

10

 

字盖章,各自存留一份,并由移交单位将档案数据移交至同级国

家综合档案馆。

在线移交时,《电子档案移交、接收检验登记表》

可采用电子形式并以电子签名方式予以确认,对所交接电子档案

应进行数据校验。

第二十四条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接收电子档案的流程是:

接收前检查,办理移交接收手续,接收电子档案,著录保存交接

信息,迁移数据到光盘和磁带,进馆保存。

第二十五条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建立接收电子档案环境

平台,以便进行电子档案的接收、检验、迁移、存储等工作。

第二十六条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应按《电子档案登记表》

的相关内容逐项逐件核实,并按《电子档案移交、接收检验登记

表》的内容进行检验。

检验合格后,按照本细则第二十三条的规

定办理。

第二十七条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应将电子档案交接、迁移、

保存等信息补充到电子档案元数据中,并与相应的每件电子档案

组成档案信息包;应当在每张光盘中加入光盘内电子档案元数据

(包含交接、迁移、保存等元数据)和《电子档案登记表》、

《电子档案移交、接收检验登记表》的扫描件,并组成一个档案

信息包。

第二十八条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对接收处置后的电子档

案按照本细则第十九条有关要求存储到光盘、磁带等载体中,载

体一式 4 套,计 3 套光盘 1 套磁带(或磁盘)。

11

 

第二十九条电子档案的迁移。

随着系统设备更新或系统扩

充,应及时对电子档案进行迁移操作。

电子档案数据迁移时,对

迁移后的电子档案应逐件进行对比、检查和数据校验,填写《电

子档案迁移登记表》(附件 8),档案馆按有关规定保管迁移后

的电子档案。

第三十条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对接收的电子档案载体应当

长期保存。

第三十一条电子档案的保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子档案光盘装盒竖立存放于防磁柜中,远离强磁场、

强热源,并与有害气体隔离。

(二)存放环境温度:

17 至 20 摄氏度;相对湿度:

35%至

45%。

(三)每年应对电子档案的读取、处理设备的更新情况进行

一次检查登记。

设备环境更新时应确认库存电子档案光盘与新设

备的兼容性;如不兼容,应进行电子档案载体转换工作,原光盘

保留时间不少于 3 年。

(四)对电子档案光盘每满 4 年、磁性载体每满 2 年进行一

次抽样机读检验,抽样率不低于 10%,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恢

复措施。

(五)档案保管部门应定期将检验结果填入《电子档案管理

登记表》(见附件表 7)。

第五章电子档案的利用、销毁与统计

12

 

第三十二条电子档案的利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子档案的封存载体(套别号:

A)不应外借。

未经

批准任何单位或人员不允许擅自复制电子档案。

(二)利用时应使用拷贝件(套别号:

B)。

(三)利用时应遵守保密规定。

对具有保密要求的电子档案

采用联网的方式利用时,应遵守国家或部门有关保密的规定,有

稳妥的安全保密措施。

(四)利用者对电子档案的使用应在权限规定范围之内。

第三十三条电子档案的鉴定销毁。

(一)电子档案的鉴定销毁,参照国家关于档案鉴定销毁的

规定执行,并且应在办理审批手续后实施。

(二)属于保密范围的电子档案,如存储在不可擦除载体上,

应连同存储载体一起销毁,并在网络中彻底清除。

不属于保密范

围的电子档案可进行逻辑删除。

第三十四条电子档案的统计。

档案保管部门应及时按年度

对电子档案的接收、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情况进行统计。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西安市电子文件

归档与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附件:

1、电子文件登记表(首页)

2、电子文件登记表(续页)

13

 

3、电子文件移交、接收检验登记表

4、电子档案登记表(首页)

5、电子档案登记表(续页)

6、电子档案移交、接收检验登记表

7、电子档案管理登记表

8、电子档案迁移登记表

9、光盘盒封面标签图示例

10、光盘盒封底标签图示例

11、光盘盘面示例

12、电子档案机读目录

 

14

文件

特征

形成机构

完成日期

 

载体类型

 

载体编号

 

 

通信地址

 

 

电    话

联系人

硬件环境

(主机、网络服

务器型号、制

造厂商等)

 

软件环境(型

号、版本等)

操作系统

 

数据库系统

 

相关软件(文字

处理工具、文件

浏览器、压缩或

解密软件等)

 

 

记录结构

(物理、逻辑)

 

记录

类型

□定长

□可变长

记录总数

 

设备环境特征

附件 1

电子文件登记表(首页)

15

□其他

总字节数

记录字符、图

形、音频、视

频文件格式

 

文件载体

型号:

数量:

备份数:

□ 一件一盘        □ 多件一盘

□ 一件多盘        □ 多件多盘

填表人(签名)

年      月      日

审核人(签名)

年      月      日

 

特征

制表审核

16

以件(电子文件)为单位填写

立档单位形成机构填写

文件

编号

题名

形成时间

文件稿

本代码

文件类

别代码

载体

编号

保管

期限

机构

(问题)

 

 

 

 

 

 

 

 

 

 

 

 

 

 

 

 

 

 

 

 

 

 

 

 

 

 

 

 

 

 

 

 

 

 

 

 

 

 

 

 

 

 

 

 

 

 

 

 

 

 

 

 

 

 

 

 

 

 

 

 

 

 

 

 

 

 

 

 

 

 

 

 

 

 

 

 

 

 

 

 

 

 

 

 

 

 

 

 

 

 

 

 

 

 

 

 

 

 

 

 

 

 

 

 

 

 

 

 

 

 

 

 

 

 

 

 

 

 

 

 

 

 

 

 

 

 

 

 

 

 

 

 

 

 

 

 

 

 

 

 

 

 

 

 

 

附件 2

电子文件登记表(续页)

 

第  页

17

交接工作名称

内容描述

移交电子文件数量

移交数据量

载体起止顺序号

移交载体

类型规格

检验内容

单位名称

移交机构(文件形成)

接收机构(档案室)

准确性检验

完整性检验

可用性检验

安全性检验

载体外观检验

填表人(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审核人(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单位(印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表 3

 

电子文件移交与接收登记表

填写说明:

1.交接工作名称:

按移交机构名称、移交文件年度、批次等描述

2.内容描述:

按文件内容、类别、数据类型、格式、交接方式、过程等描述

3.移交电子文件数量:

按文件总件、卷数描述

4.移交数据量:

以 Gb 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 3 位

 

18

文件

特征

立档单位

完成日期

 

载体类型

 

载体编号

 

 

通信地址

 

 

电    话

联系人

硬件环境

(主机、网络服

务器型号、制

造厂商等)

 

软件环境(型

号、版本等)

操作系统

 

数据库系统

 

相关软件(文字

处理工具、文件

浏览器、压缩或

解密软件等)

 

 

记录结构

(物理、逻辑)

 

记录

类型

□定长

□可变长

记录总数

 

设备环境特征

附件 4

电子档案登记表(首页)

19

□其他

总字节数

记录字符、图

形、音频、视

频文件格式

 

文件载体

型号:

数量:

备份数:

□ 一件一盘        □ 多件一盘

□ 一件多盘        □ 多件多盘

填表人(签名)

年      月      日

审核人(签名)

年      月      日

 

特征

制表审核

20

以件(电子档案)为单位填写

立档单位档案室填写

电子档案名称

题名

形成

时间

档案稿

本代码

档案类

别代码

载体

编号

保管

期限

 

 

 

 

 

 

 

 

 

 

 

 

 

 

 

 

 

 

 

 

 

 

 

 

 

 

 

 

 

 

 

 

 

 

 

 

 

 

 

 

 

 

 

 

 

 

 

 

 

 

 

 

 

 

 

 

 

 

 

 

 

 

 

 

 

 

 

 

 

 

 

 

 

 

 

 

 

 

 

 

 

 

 

 

 

 

 

 

 

 

 

 

 

 

 

 

 

 

 

 

 

 

 

 

 

 

 

 

 

 

 

 

 

 

 

 

 

 

 

 

 

 

 

 

 

 

 

 

 

 

 

 

 

 

 

 

 

 

 

 

 

 

 

 

 

 

 

 

附件 5

电子档案登记表(续页)

第  页

21

交接工作名称

内容描述

移交电子档案数量

移交数据量

载体起止顺序号

移交载体

类型规格

检验内容

单位名称

移交(立档)单位

接收单位(档案馆)

准确性检验

完整性检验

可用性检验

安全性检验

载体外观检验

填表人(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审核人(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