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43023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14 大小:71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4页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4页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4页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4页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4页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4页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4页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4页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4页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4页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4页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4页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4页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4页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docx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

课程

设计

 

姓名:

学号:

xxxxxxxx时间:

地点:

教学楼指导老师:

热能与动力工程系

第一节设计任务书3-第二节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3-第三节锅炉整体布置的确定5-第四节燃烧产物和锅炉热平衡计算5第五节炉膛设计和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135第六节后屏过热器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235第七节对流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275第八节高温再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335第九节第一、二、三转向室及低温再热器

引出管的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3585第十节低温再热器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465第十一节旁路省煤器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495第十二节减温水量校核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35第十三节主省煤器设计和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3第十四节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75第十五节热力计算数据的修正和计算结果汇总555555555555555555651第十六节锅炉设计说明书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6545

第一节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400t/h再热煤粉锅炉

原始材料

1。

锅炉蒸发量D140t/h

2。

再热蒸汽流量D2350t/h

3。

给水温度tgs235C

4。

给水压力pgs15.6MPa(表压)

5。

过热蒸汽温度t1540C

6。

过热蒸汽压力p113.7MPa(表压)

7。

再热蒸汽进入锅炉机组时温度

F

t2

330C

&再热蒸汽离开锅炉机组时温度

rr

t2

540C

9。

再热蒸汽进入锅炉机组时压力

F

P2

2.5MPa(表压)

10。

再热蒸汽离开锅炉机组时压力

rr

P2

2.3MPa表压)

11。

周围环境温度tlk20C

12。

燃料特性

(1)燃料名称:

阜新烟煤

(2)煤的应用基成分(%):

Cy=48.3:

Oy=8.6;Sy=1;Hy=3.3

Ny=0.8:

Wy=15:

Ay=23

(3)煤的可燃基挥发分Vr=.4J%

(4)煤的低位发热量Qdw=18645kJ/kg

(5)灰融点:

t1、t2、t3>1500C

13。

制粉系统中间贮仓式,闭式热风送粉,筒式钢球磨煤机

14。

汽包工作压力15.2MPa(表压)

提示数据:

排烟温度假定值0py=135C;热空气温度假定值trk=320C

第二节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

、煤的元素各成分之和为100%的校核

Cy+Oy+Sy+Hy+NyWy+Ay=48.3+8.6+1+3.3+0.8+15+23=100%

+

二、元素分析数据校核

(一)可燃基元素成分的计算

可燃基元素成分与应用基元素成分之间的换算因子为

 

则可燃基元素成分应为(%)

ry

C二KrC1.613冻8.3=77.9

Hr=KrHy=1.613&3=5.3

ry

OKrO1.613&6=13.9

ry

N=KrN1.6130.8=1.3

ry

S=KrSy=1.6131=1.6

(二)干燥基灰分的计算

 

(三)可燃基低位发热量(试验值)的计算

 

(四)可燃基低位发热量(门德雷也夫公式计算值)的计算

Qdw=339C「1030Hr-109(0「-S「)=33977.910305.3-109(13.9-1.6)=30526.4KJ/Kg

q;_q;w=30526.4-30679.26=-152.86KJ/Kg:

:

800KJ/Kg

因为-152.86KJ/Kg<800KJ/Kg(Ag-25%)

所以元素成分是正确的

三、煤种判别

(一)煤种判别

由燃料特性得知Vr=41%>20%,但是Qdw=18645KJ/Kg<18840KJ/Kg,所以属于:

劣质烟煤。

(二)折算成分的计算

4182

Aar,zs23=5.16,%

18645

4182

Mar,zs15=3.364%

18645

4182

Sar,zs1.0=0.224,%

18645

因此Aar,zs=5.16,%>4,%,属于高灰分煤。

第三节锅炉整体布置的确定

一、锅炉整体的外型一选n形布置

选择n形布置的理由如下:

(1)锅炉排烟口在下方,送、引风机及除尘器等设备均可布置在地面,锅炉结构和厂房较低,烟囱也可以建筑在地面上;

(2}在对流竖井中,烟气下行流动,便于清灰,具有自身除灰的能力;

(3)各受热面易于布置成逆流方式,以加强对流换热;

(4)机炉之间连接管道不长。

二、受热面的布置

在炉膛内壁面,全部布置水冷壁受热面,其他受热面的布置主要受蒸汽参数、锅炉容量和燃料性质的影响。

本锅炉为超高压参数,汽化吸热较小,加热吸热和过热吸热相应较大。

为使炉膛出口烟温降低到要求的数值,保护水平烟道内的对流受热面,除在水平烟道内布置对流过热器外,还在炉内布置全辐射式的前屏过热器,炉膛出口布置半辐射式的后屏过热器。

为使前屏、后屏过热器中的传热温差不致过大,在炉顶及水平烟道的两侧墙,竖井烟道的两侧墙和后墙均布置包覆过热器。

为了减小热偏差,节省金属用量,采用二级再热方式,其中高温再热器置于对流过热器后的烟温较高区域,低温再热器设置在尾部竖井烟道中。

但是,为了再热汽温的调节,使负荷在100%~75%之间变化时,再热器出口汽温保持不变,在低温再热器旁边(竖井烟

道的前部)设置旁路省煤器,前后隔墙省煤器采用膜式水冷壁结构。

在低温再热器及旁路省煤器的下面设置主省煤器。

根据锅炉的参数,省煤器出口工质状态选用非沸腾式的。

热风温度要求较高(trk=320°),理应采用二级布置空气预热器,但在主省煤器后已布置不下二级空气预热器,加之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结构紧凑、材料省、维修也方便,因此采用单级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并移至炉外布置。

在主省煤器的烟道转弯处,设置落灰斗,由于转弯处离心力的作用,颗粒较大的灰粒顺落灰斗下降,有利于防止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堵灰,减轻除尘设备的负担。

锅炉整体布置如图3-1所示

三、锅炉汽水系统

按超高压大容量锅炉热力系统设计的要求.该锅炉汽水系统的流程设计如下:

(一)过热蒸汽系统的流程

汽包t顶棚过热器进口集箱t炉顶及尾部包覆过热器管束t尾部包覆过热器后悬吊管过热器管束悬吊管过热器出口集箱.

(上升)

尾部左右侧包覆过热器下后集箱t尾部左右侧包覆过热器管束

尾部左右侧包覆过热器上集箱T尾部左右侧包覆过热器管束(下降)T尾部左右侧包覆过热器下前集箱T水

平烟道左右侧包覆过热器管束(上升)T水平烟道左右侧包覆过热器上集箱T前屏过热器一一级喷水减温器t后屏过热器一二级喷水减温器T对流过热器进口集箱T对流过热器管束T对

流过热器出口集箱T集汽集箱T汽轮机

31h再然畢炉如St

丿一何包丄水祎T一第莠疋鸣帮;L一后并时火殊;5-ft*丘由*鹑■诅笑耳「帀一沪HC看傀■计無齐I

7—承Fifl道左右■強僮iSZirtiE—冉iH时询盗恥丽:

T—慎诅內蚪冲匸M—育it再Hi爲;1】一上听理莘;it—fijfi确<S沖虧KvIS—*»*ffWWiM—单中卜障耳H—fltitflIK--空*t薄州祥・rz—u

(二)水系统的流程

给水T主省煤器进口集箱T主省煤器管束T主省煤器出口集

前隔墙省煤器进口集箱T前隔墙省煤器管束

箱{

后隔墙省煤器进口集箱T后隔墙省煤器管束

隔墙省煤器出口集箱T旁路省煤器进口集箱T旁路省煤器及斜烟道包覆管束T旁路省煤器

左右侧墙水冷壁

出口集箱T后墙引出管T汽包T下降管T下联箱{

}上联箱T汽包。

前后墙水冷壁

(3)

再热蒸汽系统的流程

热器进口集箱T高温再热器管束T高温再热器出口集箱T再热器集汽集箱T汽轮机。

下面介绍该锅炉各受热面的结构设计和热力计算的详细内容。

结构设计部分,属于同一类型的受热面,只选其中一个介绍。

第四节燃烧产物和锅炉热平衡计算

一、燃烧产物计算

燃烧产物计算公式略,只给出如下计算结果。

(一)理论空气量及理论烟气容积

理论空气量

4.9168Nm3/Kg

理论氮气容积

3.8907Nm3/Kg

三原子气体RO2的容积

0.9083Nm3/Kg

理论水蒸汽容积

0.3018Nm3/Kg

理论烟气容积

5.1008Nm3/Kg

(二)空气平衡表及烟气特性表

根据该锅炉的燃料属劣质烟煤,可按表2-7选取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a1'=1.2又按

表2-9选取各受热面烟道的漏风系数,然后列出空气平衡表,如表3-1。

根据上述计算出的数据,又按表2-10选取份炉渣份额后计算得飞灰份额a巾=0.9,计算

表3-2列出的各项,此表为烟气特性表。

(3)烟气焓温表

计算表3-3列出的各项,此表为烟气焓温表。

表3-1空气平衡表

\受热面名称

过量空气系'

炉膛、后屏过热器

(l,hp)

对流过热器

(dlgr)

高温再热器

(gzr)

低温再热器,旁路省煤器

(dzr,psm)

主省煤器

(sm)

空气预热器

(ky)

进口a'

1.20

1.25

1.28

1.31

1.33

漏风Aa

△al=0.05

0.05

0.03

0.03

0.02

0.2

△ahp=O

出口a''

1.20

1.25

1.28

1.31

1.33

1.53

项目名称

符号

单位

l,hp

dlgr

gzr

dzr,psm

sm

ky

烟道进口过热量空气系数

a

1.2

1.2

1.25

1.28

1.31

1.33

烟道岀口过热量空气系数

S3a

1.2

1.25

1.28

1.31

1.33

1.53

烟道平均过热量空气系数

Si

1.2

1.225

1.265

1.295

1.32

1.43

过剩空气量

V

M?

/kg

0.9834

1.1063

1.3030

1.4505

1.5734

2.1142

水蒸气容积

vH=0

惭/kg

0.3176

0.31963

0.3228

0.3252

0.3271

0.3358

烟气总容积

惭/kg

5.7824

5.9053

6.1020

6.2495

6.3724

6.9132

RO2气体占烟气容积总份额

0.1571

0.1538

0.1489

0.1454

0.14254

0.1314

水蒸汽占烟气容积总份额

0.0549

0.0541

0.0529

0.0520

0.0513

0.0486

三原子气体和水蒸汽占烟气容积总份额

0.2120

0.2079

0.2018

0.1974

0.1939

0.1800

烟气质量

kg/kg

8.4756

8.6361

8.893

9.0856

9.2462

9.9525

飞灰无因次浓度

Mb

kg/kg

0.0244

0.024

0.0233

0.0228

0.0224

0.0208

(或

理论烟气

的焓

理论空气

的焓

飞灰的焓

烟气的焓Hy(kJ/kg)

炉膛,

后屏过

对流过热器

高温再热器

低温再热器,旁路

省煤器

主省煤器

空预器热段

空预器冷段

气)

温度

(°C)

呼(kJ/kg

Hj(kJ/kg

Hfh(kJ/kg

亦pg

a

心=「28

*d:

r.p5tn=1.31

心九34

n

=1.44

aW

=1.54

AHy

\

984.88

915.5

105

1

705.8

705.8

2

4

0

100

\

981

\

1769.

1900.4

1124.

203

2

1338

1338

\

6

1057

2

3

1

200

\

119

2

3

2173

2172.7

\

2786.9

8

979.80

3

2826.

6

993.4

7

3024.7

5

1061.

8

322

3

300

\

\

3686.

3766.7

1002.1

3820.

1016.

4086.5

4

2941

2940.7

\

8

981.2

8

4

1

1

7

400

\

\

3363.

717.8

1008.

4768.9

4836.

5

3726

3726.4

\

1

5

4668

1

2

1029.6

2

1044

500

\

\

5349.

4080.

727.6

5676.

1033.

5798.5

1055.4

5880.

6

4533

4533.4

\

6

9

9

1

6

2

7

1

600

\

101

9

7

5363

5363.3

\

6325

4808.

6

742.4

4

6709.

7

1052.

5

6853.9

9

700

\

101

二、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

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如表3-4所示。

表3-4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

序号

名称

符号

单位

计算公式或数据来源

数值

1

燃料带入热量

Qr

kJ/kg

18645

2

排烟温度

Epy

°C

135

3

排烟焓

Hpy

kJ/kg

1463.864

4

冷空气温度

tlk

°C

20

5

理论冷空气焓

kJ/kg

130

6

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

q4

%

2

7

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

q3

%

0

8

排烟损失

q2

%

6.64877833

9

散热损失

q5

%

0.4

10

灰渣物理热损失

q6

%

0

11

保热系数

%

0.996

12

锅炉总热损失

龙q

%

9.04877833

13

锅炉热效率

%

%

90.9512217

14

过热蒸汽焓

kJ/kg

3434.453

15

给水焓

hgs

kJ/kg

1016.524

16

过热蒸汽流量

Dgr

kg/h

420000

17

再热蒸汽岀口焓

kJ/kg

3551.4

18

再热蒸汽进口焓

hSr

kJ/kg

3078.3

19

再热蒸汽流量

Dzr

kg/h

350000

20

再热蒸汽焓增量

hzr

kJ/kg

473.1

21

锅炉有效利用热

Qgl

kg/h

1.1811E+09

22

实际燃烧消耗量

B

kg/h

69650.033

23

计算燃烧消耗量

Bj

kg/h

68257.0323

第五节炉膛设计和热力计算

一、炉膛结构设计(带前屏过热器)炉膛结构设计(带前屏过热器)列表于3-5

表3-5炉膛结构设计

序号

名称

符号

单位

计算公式或数据来源

数值

(一)炉膛尺寸的确定

1

炉膛容积热强度

Mv

w/斥

150000

2

炉膛容积

BL"

2404.58

3

炉膛截面热强度

qp

4000000

4

炉膛截面积

Ai

BL"

90.1717

5

炉膛截面宽深比

a/b

1.0213

6

炉膛宽度

a

m

9.6

7

炉膛深度

b

m

9.4

8

冷灰斗斜角

50

9

冷灰斗出口尺寸

m

1.2

10

冷灰斗容积

171.956

11

折焰角长度

k

m

3

12

折焰角上斜角

■k

45

13

折焰角下斜角

30

14

前屏管径及壁厚

d

mm

38X4.5

15

前屏管内工质质量流速

w

kg/(泌E)

1000

16

前屏管子总流通面积

A

d

0.10806

17

前屏每根管子面积

0.00066

18

前屏总管子数

n

163.675

19

前屏横向管距

S1

mm

1350

20

前屏片数

6

21

前屏单片管子数

27

22

前屏纵向节距

mm

42

23

前屏最小弯曲半径

R

mm

75

24

前屏深度

%

mm

2334

25

前屏与前墙之间距离

mm

1240

26

前后屏之间距离

mm

780

27

炉膛岀口烟气流速

m/s

6

28

炉膛岀口烟气温度

°C:

1100

29

炉膛出口通流面积

A:

ti

97.2681

30

炉膛岀口高度

m

10.1321

31

前屏高度

%

m

10

32

水平烟道烟气流速

F

m/s

10

33

水平烟道高度

m

5.8

34

折焰角高度

h巧

m

0.8

35

炉顶容积

%

BL"

549.339

36

炉膛主体高度

hit

m

18.6675

 

(二)水冷壁

1

前后墙水冷壁回路个数

=1.

4

2

左右侧墙水冷壁回路个数

4

3

管径及壁厚

d

mm

60X6

4

管子节距

s

mm

80.5

5

前后墙管子根数

120

6

左右侧墙管子根数

%

117

为了保证后墙水冷壁在折焰角处的刚度,便于后墙水冷壁的悬吊,其中有38根水冷壁

用分叉管,即有38根上升管在折焰角处呈三叉管结构,考虑到流动阻力的影响,在38根上

升叉管上方装有$10的节流孔,使有足够的汽水混合物流过折焰角处的上升管,以免烧坏,如图3-2所示。

二、燃烧器的设计

本锅炉燃烧器是根据煤的Vr大小,按表2-14选用的四角布置的直流燃烧器。

因为是劣

质烟煤,所以配风方式选用分级配风,并采用双切圆(大小切圆直径选取$800和$200)燃烧方式。

这样有利

于加强炉内气流扰动,使燃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增长。

为了加强燃烧器对煤种的适用性及适应负荷的变化,

燃烧器的喷口截面采用可调的,以调节气流量和火炬长度。

此外,喷口还可摆动一角度,单个喷口的摆动

为土10°,联动时能上下摆动土20°,这样可改变火焰中心的高度。

燃烧器风口布置如图3-3所示,其中一

次风喷口层数按表2-18选取为3层。

—athi

2__

二扶闿

L

—悩一1

 

燃烧器结构尺寸计算列于表3-6,其喷嘴结构尺寸如图3-4。

表3-6燃烧器结构尺寸计算

序号

名称

符号

单位

计算公式或数据来源

数值

1

一次风速

m/j:

27

2

二次风速

■Xi

m/j:

50

3

三次风速

m/s

50

4

一次风率

%

25

5

三次风率

%

20

6

二次风率

%

55

7

一次风温

0C

200

8

二次风温

0C

310

9

三次风温

0C

70

10

燃烧器数量

z

4

11

一次风口面积(单只)

0.12463

12

二次风口面积(单只)

0.16424

13

三次风口面积(单只)

0.14055

14

燃烧器假想切圆直径

mm

800

15

燃烧器矩形对角线长度

mm

13430.8

16

特性比值

12

17

特性比值

40.2

18

燃烧器喷口宽度

mm

420

19

一次风喷口宽度

k

mm

296.737

二次风喷口宽度

h土

mm

391.055

三次风喷口宽度

mm

334.65

20

燃烧器高度

mm

5406

21

最下一排燃烧器的下边缘距

冷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