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4375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docx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规范

文件名称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成品检验规范

编号:

WI-8204-07

版本/版次:

A/0

编写

审批

生效时间

年月日

发送至

□销售部

□开发部

□生产部

■品质部

□总经办

□用户服务部

由:

品质部

1、、

2、目的

对所有通过QC及老化检验的ES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提供一套完整的检验规范,在入库前及时发现不合格的产品并退还生产线。

3、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通过QC及老化检验的的ES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4、设备及溶液清单

3.1设备清单

编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

1

温度表

1

2

高压、漏电流测试仪

1

3

接地阻抗测试仪

!

1

4

万用表

1

5

微量电子称重天平(d=

1

3.2;

3.3溶液清单

编号

溶液名称

编号

溶液名称

ISE模块

1

1号定值质控测试液

4

4号定值质控测试液

/

2

2号定值质控测试液

5

5号定值质控测试液

3

3号定值质控测试液

生化模块

1

@

50g/L亚硝酸溶液

7

重铬酸钾(吸光度约,340nm)

2

蒸馏水(去离子水)

8

硫酸铜(吸光度约,在600-700nm的波长上,用去离子水稀释)

3

吸光度标准物质(吸光度约,340nm)

9

橘红G溶液(吸光度约,在450-520nm的波长上,用去离子水稀释)

4

吸光度标准物质(吸光度约,340nm)

10

橘红G溶液(吸光度约,在450-520nm的波长上,用去离子水稀释)

5

重铬酸钾(吸光度约,340nm,用L硫酸稀释)

11

橘红G溶液(吸光度约,在450-520nm的波长上,用去离子水稀释)

6

重铬酸钾(吸光度约,340nm)

12

橘红G原液(吸光度约200,在450-520nm的波长上)

5、检验流程

6、安全检验

5.1保护接地阻抗

使用接地阻抗仪进行测试,要求保护接地阻抗小于Ω。

5.2、

5.3介电强度

使用高压测试仪进行测试:

电压要在5S或5S以内逐渐升高到规定值,使电压不出现明显的跳变,然后保持5S

1、网电源与保护接地之间试验电压AC1390,要求无击穿或重复飞弧。

2、网电源与塑料外壳之间试验电压AC2230,要求无击穿或重复飞弧。

3、变压器初次级之间试验电压AC2230,要求无击穿或重复飞弧。

4、网电源与RS232之间试验电压AC2230,要求无击穿或重复飞弧。

5.4可触及零部件允许电压值

使用万用表测试可触及零部件与保护接地间的电压值,允许限值正常条件:

有效电压小于33V,如果大于此值,用漏电流测试仪测试对地漏电流,要求小于。

单一故障:

有效电压小于55V,如果大于此值,用漏电流测试仪测试对地漏电流,要求小于

7、外观及结构检验

6.1:

6.2外观检验

外壳应干净,色泽均匀,不应有明显凹凸、裂纹、锋稜毛刺;

无损伤,无划痕;螺丝固定良好,无滑牙及松动,机内无残留物件。

6.3标贴检验

面板上图形符号和字母应准确、清晰、均匀、牢固、不得有划痕;

检查警告标贴是否齐全;

检查序列号及型号标贴是否正确、齐全;

6.4版本检验

检查版本是否与其配置相符合。

6.5结构检验

检查各板卡、部件、接插件是否安装良好、正确牢固,符合有效版本生产工艺要求,无损坏/缺陷。

主要包括:

液路管固定良好,接插紧密,无破损、压死现象;

各电缆线及接插件固定良好,装配紧密无松脱;

后板各插头座固定良好,无松脱现象;螺钉固定良好,无滑牙现象;

机柜左、右门,主机上盖开关自由,装配紧固。

6.6部件定位性检验

使用相应工装检测所有运动部件的定位,主要包括:

清洗机构的清洗头是否位于反应杯正中间;

光路是否位于标志线上;

试剂针是否位于反应杯、试剂瓶口及清洗池正中间;

样本针是否位于反应杯、样本管口及清洗池正中间;

搅拌杆是否位于反应杯及清洗池正中间;

6.7液面检测及防撞性检验

液面检测,包括:

当加样针针内充满水时,轻轻托起加样针,使加样针脱离水面,此时液面检测板电压为±;

在试剂瓶中盛半试剂瓶的蒸馏水,上下运动试剂瓶,使试剂针尖接触到液面后又离开,观察此过程中,试剂针液面检测指示灯是否亮;

在样本管中盛半试剂瓶的蒸馏水,上下运动样本管,使样本针尖接触到液面后又离开,观察此过程中,样本针液面检测指示灯是否亮;

防撞性检验,包括:

用手轻轻往上顶试剂针,看其碰撞指示灯是否亮;

用手轻轻左右摇晃试剂针下部,看其碰撞指示灯是否亮;

'

用手轻轻往上顶样本针,看其碰撞指示灯是否亮;

用手轻轻左右摇晃样本针下部,看其碰撞指示灯是否亮;

6.8可追溯性记录检查

核查或填写用于建立产品档案的追溯记录,应完整、正确。

8、性能检验

7.1生化性能检测

7.1.1暗电流稳定性和ADC原始值检查

暗电流稳定性:

光源灯全遮档,点击主菜单“诊断/维护”,选中下拉菜单“反应盘与光电单元”的静态采集AD值。

循环发送:

10000毫秒,6次,AD转换,保存数据。

暗电流值340波长<100,其于波长<180,ADC值变化不大于6。

ADC原始值:

开机30分钟后,点击主菜单“诊断/维护”,选中下拉菜单“反应盘与光电单元”的反应盘旋转到静态采集杯,指定杯位,发送静态采集AD值,循环发送:

1000毫秒,5次,AD转换,保存数据,ADC值应在50000-60000内。

7.1.2,

7.1.3杂散光

运行操作软件,点击主菜单“诊断/维护”,选中下拉菜单“溶液吸光度测试”,在弹出的界面上,输入下列内容:

蒸馏水位置:

ES100(36试剂位36样本位)1-36号间任意设定

ES200(30试剂位12样本位)1-30号间任意设定

ES300系列1-60号间任意设定

ES400系列1-80号间任意设定

ES480系列1-80号间任意设定(放置在第一试剂盘)

溶液位置:

除当前蒸馏水的位置蒸馏水可选位置任意设定

测试波长:

340nm

[

反应杯号:

除480系列选择1-99号杯位之外,其它型号选择1-81号中任意指定。

间隔时间:

5s

测试次数:

5

采集次数:

1

在试剂盘蒸馏水位置放上蒸馏水,在试剂盘设置的位置放上50g/L的亚硝酸钠溶液,点击按钮“开始”即可。

测试开始后,每次的测试结果(即溶液的吸光度)实时显示在界面上,要求每次的吸光度值均大于。

7.1.4吸光度稳定性

运行操作软件,点击主菜单“诊断/维护”,选中下拉菜单“溶液吸光度测试”,在弹出的界面上,输入下列内容:

蒸馏水位置:

同杂散光测试蒸馏水位置

溶液位置:

同杂散光测试溶液位置

测试波长:

340nm或600-700nm波长范围任一波长

反应杯号:

同杂散光测试反应杯号。

间隔时间:

30s

测试次数:

1

采集次数:

20

在试剂盘蒸馏水位置放上蒸馏水,在试剂盘设置的位置放上吸光度约为(340nm,以蒸馏水为空白,允许偏差为±5%)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或者吸光度约为(600-700nm波长范围任一波长,以蒸馏水为空白,允许偏差为±5%)的硫酸铜标准溶液,点击按钮“开始”即可。

备注:

反应时间为分析仪标称的最长反应时间或10min;测定间隔为仪器的读数间隔或30s。

测试开始后,每次的测试结果(即溶液的吸光度)实时显示在界面上,要求20次吸光度值最大值减最小值满足小于要求。

;

 

7.1.5吸光度重复性

运行操作软件,点击主菜单“测试申请”输入下列内容:

蒸馏水位置:

同杂散光测试蒸馏水位置

溶液位置:

同杂散光测试溶液位置

测试波长:

340nm

反应杯号:

同杂散光测试反应杯号。

间隔时间:

5

采集次数:

1

"

重复测试次数:

20

在试剂盘蒸馏水位置放上蒸馏水,以吸光度约为(以蒸馏水为空白,允许偏差为±5%)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为试剂与样本,在试剂盘设置的位置放上吸光度约为(以蒸馏水为空白,允许偏差为±5%)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点击按钮“开始”即可。

结果采加样前的点。

备注:

溶液的加入量为分析仪标称的最小反应体积。

测试开始后,每次的测试结果(即溶液的吸光度)实时显示在界面上,计算20次吸光度值的变异系数(CV),要求CV≤%。

7.1.6吸光度准确度

运行操作软件,点击主菜单“诊断/维护”,选中下拉菜单“溶液吸光度测试”,在弹出的界面上,输入下列内容:

蒸馏水位置:

同杂散光测试蒸馏水位置

溶液位置:

同杂散光测试溶液位置

测试波长:

340nm

反应杯号:

同杂散光测试反应杯号。

间隔时间:

5

测试次数:

5

在试剂盘蒸馏水位置放上蒸馏水,在试剂盘设置的位置放上分别放上吸光度约为和的吸光度标准物(从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处购买),点击按钮“开始”即可。

测试开始后,每次的测试结果(即溶液的吸光度)实时显示在界面上,计算5次吸光度值的平均值,要求算术平均值与标准值的偏差满足下表要求:

吸光度值

允许误差

±

±

7.1.7试剂携带污染率

运行操作软件,点击主菜单“测试申请”,在弹出的界面上,输入下列内容:

蒸馏水位置:

同杂散光测试蒸馏水位置

溶液位置:

同杂散光测试溶液位置

测试波长:

450-520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

反应杯号:

同杂散光测试反应杯号。

间隔时间:

5

测试次数:

4*3

在试剂盘蒸馏水位置放上蒸馏水,以蒸馏水(2ul)作为样本,在试剂盘设置的位置,按照低、高、低的顺序交替放上450-520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吸光度约为和的橘红G溶液,点击按钮“开始”即可。

结果取样点设置为加样前。

测试开始后,每次的测试结果(即溶液的吸光度)实时显示在界面上,记录每组溶液的4次测试结果,第1组到3组的结果分别为:

L1、L2、L3、L4

H1、H2、H3、H4

L1、L2、L3、L4

将相邻两组溶液的测定结果,按照公式

(1)、

(2)计算交叉污染率,要求均小于2%。

··········

(1)

··········

(2)

!

式中:

—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交叉污染率;

—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交叉污染率;

······

—每组低浓度的测量值;

······

—每组高浓度的测量值;

7.1.8样品携带污染率

运行操作软件,点击主菜单“测试申请”,在弹出的界面上,输入下列内容:

蒸馏水位置:

同杂散光测试蒸馏水位置

溶液位置:

同杂散光测试溶液位置

测试波长:

450-520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

反应杯号:

同杂散光测试反应杯号。

间隔时间:

5

测试次数:

6*5

在试剂盘蒸馏水位置放上蒸馏水,在试剂盘设置的位置放上蒸馏水,以橘红G原液和蒸馏水作为样品,按照原液、原液、原液、蒸馏水、蒸馏水、蒸馏水的顺序为一组。

要求进行5组测定。

加入样本量以最大样本量40ul/45ul,试剂总量为最小量150ul。

测试开始后,每次的测试结果(即溶液的吸光度)实时显示在界面上,记录每组溶液的测试结果,第1组到5组的结果分别为:

A11、A12、A13、A14、A15、A16

A21、A22、A23、A24、A25、A26

A31、A32、A33、A34、A35、A36

A41、A42、A43、A44、A45、A46

A51、A52、A53、A54、A55、A56

>

每一组的测定中,第4个样品的吸光度为Ai4,第6个样品的吸光度为Ai6,i为该测定组的序号;

按照式(3)、式(4)计算携带污染率,要求携带污染率≤%

………………………………………………(3)

…………………………………………………………………(4)

式中:

—每一组测定中,第4个样品的吸光度值;

—每一组测定中,第6个样品的吸光度值;

i—为该测定组序号;

A原—橘红原液的理论吸光度;

Vs—加入样品的体积;

Vr—加入试剂的体积;

备注:

溶液配制方法与A原计算方法

;

(配制340nm吸光度约为200的橘红G原液(大概计算加入量);将橘红G原液准确稀释200倍,在分析仪上测定稀释液在340nm相对于蒸馏水的吸光度。

重复测定20次,计算20次吸光度的平均值,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橘红G原液的理论吸光度A原)

7.1.9吸光度线性误差

用蒸馏水,将340nm吸光度约为重铬酸钾溶液,按照下表作11个等梯度的稀释:

溶液编号

蒸馏水的加入量(ml)

重铬酸钾溶液的加入量(ml)

相对浓度

1

10

0

0

2

9

1

1

3

8

2

2

4

7

3

3

5

6

4

4

6

5

&

5

5

7

4

6

6

8

3

7

7

'

9

2

8

8

10

1

9

9

11

0

10

10

用去离子水,将450~520nm范围内任一波长吸光度约为橘红G溶液,按照下表作11个等梯度的稀释:

溶液编号

蒸馏水的加入量(ml)

橘红溶液的加入量(ml)

相对浓度

1

10

{

0

0

2

9

1

1

3

8

2

2

4

7

3

3

5

6

4

4

6

5

`

5

5

7

4

6

6

8

3

7

7

#

9

2

8

8

10

1

9

9

11

0

{

10

10

 

运行ES系列仪器操作软件,点击主菜单“诊断/维护”,选中下拉菜单“溶液吸光度测试”,在弹出的界面上,输入下列内容:

蒸馏水位置:

同杂散光测试蒸馏水位置

溶液位置:

同杂散光测试溶液位置

测试波长:

340nm或450~520nm范围内任一波长

反应杯号:

同杂散光测试反应杯号。

间隔时间:

5

测试次数:

5*11

在试剂盘蒸馏水位置放上蒸馏水,在试剂盘设置的位置分别放置1-11号溶液,点击按钮“开始”即可。

测试开始后,每次的测试结果(即溶液的吸光度)实时显示在界面上。

每个浓度测定5次,计算平均值,以相对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平均值为纵坐标,用最小二乘法对0/10、1/10、2/10和3/10这4个点进行线性拟合,按照式(5)、式(6)和式(7)计算后5~11点的相对偏倚Di。

………………………………………………………………(5)

式中:

Ai——某浓度点实际测定的吸光度的平均值;

a——线性拟合的截距;

b——线性拟合的斜率;

ci——相对浓度;

i——浓度序号,范围为5~11。

……………………………………………………………………(6)

………………………………………………………………………(7)

式中:

Ai——某浓度点实际测定的吸光度的平均值;

Ci——相对浓度;

n——选定的浓度个数;

i——浓度序号,范围为1~4。

^

计算出的相对偏倚要求≤±2%(吸光度在以内)

7.1.10温度准确度与波动

在任一反应杯中加入500μl蒸馏水,将温度计的温度探头伸入其中并固定,待温度显示值稳定后,每隔30秒测定一次温度值,连续测定21次。

计算所有次温度值的平均值及最大值与最小值差的差值。

平均值与37℃之差为温度准确度,应≤±0.2℃;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值的一半为温度波动,应≤±0.1℃。

测试方法:

动态测试,模拟客户测试环境,把温度计固定在反应盘上,把温度计的温度探头伸入测试点并固定,在“诊断/维护”进行。

初步按照规范检测后,确定是随机抽查1个测试点还是多个测试点。

7.1.11加样准确性与重复性

称量法:

(1)将分析仪、去离子水(除气蒸馏水)等置于恒温、恒湿的实验室内平衡数小时后开始试验,准备适当的容器(可以防止容器内的水分挥发),建议分别使用子弹头(离心管)与试剂杯,在分度值为的电子天平上调零;

(2)将容器放到仪器合适位置,控制试剂针或样品针往该容器中加入规定量除气蒸馏水,再在电子天平上称量其质量,每次称量完把数值记录下来,并且清零。

(3)>

(4)每种规定加入量重复称量20次,每次的实际加入量等于加入去离子水(除气蒸馏水)的质量除以当时温度下纯水的密度,不同温度下纯水的密度表1,计算变异系数,按式(8)计算加样误差。

………………………………(8)

备注:

对仪器说明书标称的样品最小、最大加样量,以及在5ul附近的一个加样量,进行检测,加样准确度误差不超过±5%,变异系数不超过2%。

对仪器说明书标称的试剂最小、最大加样量,进行检测,加样准确度误差不超过±5%,变异系数不超过2%。

表1标准大气压下不同温度时纯水的密度(已校准空气浮力的影响)

温度,℃

密度,mg/μl

温度,℃

密度,mg/μl

<

4

18

5

19

7

20

8

21

9

22

10

23

11

24

12

25

13

26

14

27

^

15

28

16

29

17

[

30

7.1.12测试速度

设置分析仪,使其在最大测试速度状态,用秒表记录测量连续10次加样的间隔时间T(s),则最大测试速度为36000/T(次/小时)。

测试结果应符合下表2.

表2

型号

测试速度(不包含ISE)

ES400

@

最大400个测试/h

ES200

最大225个测试/h

7.1.13临床项目的批内精密度

分析仪对项目浓度范围满足下表质控血清进行重复测量20次的变异系数(CV)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临床项目批内精密度要求

项目名称

分析方法

浓度范围

变异系数(CV)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动态法

(60-70)U/L

≤5%

UREA(尿素)

两点法

(总蛋白)

终点法

}

7.1.14波长检验,利用试剂对照相应波长测试

备注:

通过临床项目的3项目的检测,可以确定340nm、540nm波长良好,下面不在对此2波长进行检测。

质控血清:

中生北控21项、朗道血清水平2

试剂

波长

定标方式

变异系数(CV)

浓度范围

碱性磷酸酶(ALP)

405

因数(线性)

≤5%

()U/L

直接胆红素(DBIL)

450

线性

≤5%

()μmol/L

尿酸(UA)

505

线性

≤%

(250-370)μmol/L

白蛋白(ALB)

600

线性

≤%

()g/L

测试方法为动力学的试剂,强化检验标准,ALT和ALP定标方式为因数和线性两种。

可以优先采用“因数”的定标方式,因数值根据试剂厂商提供的说明书进行配置,如果仅为方便,可以选择“线性”定标。

临床项目测试,线性定标定标液使用质控血清进行定标测试。

9、填写《E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成品检验报告》

检验后的合格品,擦拭干净,包装。

检验后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10、包装检验

1.清点检验装箱清单上所列物品是否全部正确装箱。

2.目视检查包装标识是否正确。

3.目视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4.填写《E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成品检验报告》。

11、软件检验

1.检验随机光盘上位机、下位机软件是否为当前最新版本。

2.检验定制版的软件是否合乎定制要求。

3.检验仪器设置参数标签是否完整(温控目标温度、校正码步,下降步数参数等)。

12、合格品填《入库单》入库。

13、支持性文件

YZB/粤0936-201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4、记录

《入库单》QR-7512

《E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成品检验报告》QR-8209-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