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46600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docx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

一、前言

1.1拟建工程概况

我院受********村委会委托,承担其拟建********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拟建场地位于******境内,沿海大通道西南侧,其西北侧为古浮村居民区和其她规划建设用地,东北侧为后期规划用地及泉州加顺彩印有限公司用地,东南侧为石狮市源兴金圣服装有限公司用地。

该********工程总占地面积约8200m2,总建筑面积56000m2,共涉及A5~A10、A12、A14和B1~B4安顿楼等12个单体项目,该工程由武夷山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拟设计采用桩基本。

建筑物性质和特点如下表1-1:

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表1-1

工程项目

整平标高

(m)

层数

高度

(m)

构造

质式

最大单柱荷重

(KN)

拟用

基本

A5安顿楼

10.00

7F

23.50

框架

5000

桩基

A6安顿楼

10.00

7F

23.50

框架

5000

桩基

A7安顿楼

10.00

7F

23.50

框架

5000

桩基

A8安顿楼

10.00

7F

23.50

框架

5000

桩基

A9安顿楼

10.00

7F

23.50

框架

5000

桩基

A10安顿楼

10.00

7F

23.50

框架

5000

桩基

A12安顿楼

10.00

7F

23.50

框架

5000

桩基

A14安顿楼

10.00

7F

23.50

框架

5000

桩基

B1安顿楼

10.00

7F

23.50

框架

5000

桩基

B2安顿楼

10.00

7F

23.50

框架

5000

桩基

B3安顿楼

10.00

7F

23.50

框架

5000

桩基

B4安顿楼

10.00

7F

23.50

框架

5000

桩基

备注:

1、地基变形容许值:

相邻柱基沉降差0.002L,整体倾斜0.004;2、桩基承台埋置深度d≤2.00m;3、以上高程为相对高程,下同。

1.2.勘察级别

依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第3.1条与条文阐明第3.1.1条有关规定,对本工程勘察级别综合划分如下:

勘察级别划分表

工程重要性级别

岩土工程勘察级别

场地级别

地基级别

依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第3.1.3条划分,该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按国标《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原则》(GB50023-)划分,该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原则设防类。

依照《建筑地基基本设计规范》(GB50007-)划分,拟建筑地基基本设计级别为乙级。

依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划分,拟建物建筑桩基设计级别为乙级。

表1-2

1.3勘察任务、目和规定

本次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

勘察重要目与任务是:

⑴查明场地及附近范畴内有无影响工程建设不良地质现象;

⑵查明场地地基土层构造特性、分布规律;

⑶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与赋存条件,分析与评价场地地下水对建筑物基本施工影响以及对建筑材料腐蚀性状况;

⑷划分场地土类型与建筑场地类别,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分析;

⑸分析并评价场地地基稳定性与适当性,对拟建物基本方案选取提出合理建议,并提供满足基本设计方案岩土参数。

1.4勘察根据

本工程勘察重要根据如下文献和现行规范进行:

⑴业主提供拟建物总平面图、合同书、勘察任务委托书;

⑵准则《工程建设原则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某些)》;

⑶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局部修订条文;

⑷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⑸国标《建筑地基基本设计规范》(GB50007-);

⑹国标《土工实验办法原则》(GB/T50123-1999);

⑺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⑻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

⑼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文献(闽建设[]37及[]10号)。

1.4勘察办法和勘察工作完毕状况

本次勘察依照有关规范及技术规定,并结合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初次共布设66个勘探孔,原则上沿拟建物周边及各角点布设,钻孔编号ZK1~ZK66;野外地质勘探自03月09日开始,至03月25日结束,采用两台GXY-1工程钻机泥浆循环护壁工艺钻进,对于上部土层采用回转钻进,无泵投球取芯工艺;对于强风化花岗岩层采用双动双管取芯工艺,对于中档风化花岗岩采用金刚石钻头回转钻进,回次进尺≤2.00m,岩芯采用率满足规范规定。

并进行现场原则贯入实验,采用岩、土、水试样,孔口标高测量及量测地下水位等工作(详细工艺办法详见第5节)。

所有钻孔在钻探取芯、观测结束后,均按规定采用原土或干粘土球分层回填击实解决。

由于场地局部持力层面起伏较大,依照行业原则《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关于规定,当相邻两个勘探点揭露岩土持力层面高差不不大于2.0m时,应依照详细工程条件恰当加密勘探点,为此,经甲方批准,同年03月26日~04月02日再加密钻孔21孔,布设在相邻两钻孔之间,为避免编号重复和保证剖面钻孔编号持续性,补充钻孔编号为BK1~BK21。

详细完毕工作量状况详见表1-3。

完毕工作量一览表

表1-3

项目

数量

单位

备注

放样、测量点

87

钻孔

原机钻孔(ZK)

66

共计进尺1268.50m

总进尺1708.10m

加密钻孔(BK)

21

共计进尺439.60m

原位测试

原则贯入实验

437

野外采用试样

岩石样

9

原状样

12

扰动样

6

水试样

3

采用自场地ZK8、ZK30和ZK56号孔

室内土工实验

抗压实验

9

常规实验

12

颗分实验

6

水质分析

3

⑵、各勘探孔位置是根据甲方提供总平面布置图上各用地红线角点和建筑尺寸,结合周边地物进行实地放样,场地内各钻孔坐标均属独立坐标系统(与设计图纸一致);本次勘察报告中高程为相对高程,系以拟建场地中部水泥区间道路交汇点C(X=41209.063,Y=25260.803,H=10.00m)进行引测(即BM=10.00m)。

各勘探孔、用地红线角点和高程引测点详细坐标和位置详见勘探点一览表(附录№1)以及建筑物和勘探点位置图(图1)。

二、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2.1场地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地貌上属山前冲积阶地地貌单元,原为耕作地或抛荒地,现为规划建设用地,勘察期间场地已略经平整,局部有土垛等均未清理,其施工作业面尚平坦开阔,与周边已建路网基本持平,其最高孔口高程10.33m,最低孔口高程7.83m,平均孔口高程9.25m。

2.2场地各岩土层工程性能及分布特性

依照地质钻探成果揭示,场地第四纪土层以冲积、坡残积成由于主,基底母岩为燕山初期花岗岩。

在勘探深度范畴内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可划分为七层,其工程性能、厚度及分布特性综合论述如下:

(1)、素填土①:

褐黄、灰褐等色,松散,稍湿~湿,新近人工堆填,欠压实;其成分以山坡土或粘性土回填为主,土体含个别碎石、块石、少量植物根茎等,密实度和均匀性较差。

其修正后原则贯入实验击数范畴值N=2.9~10.8击,原则值N=4.5击。

该层除ZK32、ZK33、ZK35、ZK40、ZK43、ZK47、ZK48、ZK49、ZK56、ZK57、ZK59和BK11、BK12、BK17、BK18、BK20号孔有分布,普通厚度0.40~2.50m;工程性能不良。

(2)、中砂②:

灰白、灰黄色,很湿~饱和,呈松散~稍密状,属冲积成因土。

重要成分为石英质中砂,土体含5~10%砾粒,泥质含量约占15~25%,级配较差,均匀性普通。

该层均匀性较差,工程性能普通,依照现场地面下20m以内范畴原则贯入实验,剔除去个别离散性较大标贯值,其修正后原则贯入实验击数范畴值N=3.9~14.1击,原则值N=7.0击。

该层仅ZK1~ZK29、ZK31、ZK32、ZK55、ZK56、ZK61、ZK62和BK1~BK11号孔有分布,其顶板埋深0.00~2.50m,普通层厚0.80~6.50m。

(3)、粉质粘土③:

褐黄、灰黄色,可塑~硬塑,湿~很湿,其成分以粉、粘粒为主,土体含氧化铁、高岭土及少量石英砂等,干强度中档,稍有光滑、韧性较高,无摇震反映。

其修正后原则贯入实验击数范畴值N=6.8~27.9击,原则值N=11.7击,具中档压缩性,力学强度普通,工程性能中档。

该层除ZK36、ZK41、ZK43~ZK46、ZK50~ZK54和BK15、BK16、BK19号孔有分布,其顶板埋深0.00~8.50m,普通层厚0.50~6.60m。

(4)、残积砂质粘性土④:

褐黄、灰白色;湿~饱和;可塑~硬塑状;原岩组织构造尚可辨,为中粗粒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成分以粉、粘粒为主,含高岭土、氧化铁及石英砂,其中>2mm石英砾粒含量约8.8%~12.4%(据室内土工实验),岩石强烈风化成砂土状,长石矿物除石英外已完全风化成粘土矿物,土体遇水易崩解。

无光泽反映、无摇震反映、韧性和干强度低;具低压缩性,力学强度和工程性能较好。

其修正后原则贯入实验击数范畴值N=8.7~29.8击(N<30击),原则值N=17.0击,该层除ZK38、ZK44、ZK51、ZK52、ZK53和BK13号孔缺失外均有分布,顶板埋深为0.00~12.10m,厚度变化较大,普通层厚0.65~11.10m。

(5)全风化花岗岩⑤:

灰黄、褐黄、灰白等色;很湿~饱和;硬塑~坚硬状;原岩组织构造尚可辨,为花岗岩风化而成,成分以粉、粘粒为主,含高岭土、氧化铁,铁锰质结核物。

岩石强烈风化成砂土状,长石矿物已完全风化成粘土矿物,岩芯呈致密砂土状,但遇水易崩解。

属极破碎、极软岩,综合评估其岩体基本质量级别分类为V类;其修正后原则贯入实验击数范畴值N=30.0~44.5击(30≤N<50击),其修正后原则贯入实验击数原则值N=33.4击。

该层仅该层仅ZK3、ZK6~ZK12、ZK19、ZK26、ZK30、ZK34、ZK35、ZK37、ZK66和BK2~BK5、BK10、BK12、BK13号孔有分布,顶板埋深2.70~18.00m,层厚1.80~5.10m,岩体具低压缩性,力学强度和工程性能好。

(6)强风化花岗岩⑥:

褐黄、灰黄、灰白色,饱和,岩质较坚硬,含氧化铁、石英砂、高岭土、原岩构造清晰可见,长石矿物需用力碾压后始成粉状物,仍有2~4mm小颗粒残留,不能碾碎,属极破碎、极软岩,综合评估其岩体基本质量级别分类为V类;其工程性能和强度良好。

现场原则贯入实验修正后原则值N’≥50击,范畴值N=52.7~150.0击,原则值N=68.3击,本次勘察该层除ZK21、ZK29、ZK61、ZK62和ZK64号孔缺失外均有分布,顶板埋深0.40~23.10m,揭露厚度0.50~18.40m,钻探过程中未发既有洞穴、软弱夹层或临空面。

(7)中档风化花岗岩⑦:

灰黄、灰白等杂色,岩质坚硬,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岩体裂隙、节理较发育,裂隙面见铁锰质浸染。

在本次勘察深度范畴内,未见洞穴、临空面、无破碎带及软弱岩体,RQD=85~95。

属较破碎、较硬岩,综合评估其岩体基本质量级别分类为Ⅳ类;其原则件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范畴值frc=31.80~48.40Mpa,原则值frc=33.86Mpa(详细详见附录№4),本次勘察各钻孔均有揭露至该层,顶板埋深1.50~31.30m,揭露厚度5.00~6.80m,工程性能优良。

以上各岩土层埋藏条件和分布状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图号1-1’~18-18’)。

三、水文地质条件

3.1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分布特性

本场地内地下水重要为赋存于中砂②层中孔隙型潜水,赋存于强风化花岗岩⑥和中档风化花岗岩⑦层中基岩风化带孔隙裂隙承压水。

素填土①属弱透水土层,勘察时普通不含水,雨季时也许含上层滞水;粉质粘土③可视作相对隔水层;残积砂质粘性土④和全风化花岗岩⑤属相对隔水层,均属弱透水层。

强风化花岗岩⑥和中档风化花岗岩⑦层导水性和富水性重要受裂隙性质及发育限度控制,具备明显不均一性和随机性,富水性不均匀,勘察钻孔内揭露裂隙大多为压性闭合裂隙,渗入性差、水量不大,但不排除局部张性裂隙发育,水量丰富也许性。

地下水重要接受大气降水下渗补给、地表径流汇水和邻近场地含水层侧向渗入补给,排泄方式以大气蒸发和地下径流为主。

3.2场地地下水变化幅度

勘察期间采用套管隔水法实测得场地上部地下水初见水位在中砂②层面上,以潜水为主,下部地下水初见水位重要集中分布在残积砂质粘性土④或全风化花岗岩⑤层底部至强风化花岗岩⑥层岩面之间,以承压水为主。

勘察后统一量测混合稳定地下水位埋深1.70~2.40m(标高5.73~8.28m)。

依照石狮市祥芝镇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本场地地层资料特性,现场调查本工程场地近3~5年来最高地下水位为1.00m(标高9.00m),变化幅度约为1.50~2.50m之间。

3.3、场地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按照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及其局部修订条文关于场地地下水划分评价原则,本场地富水性较好,处在湿润区,场地内土层为含水率w>20%强透水性土层中砂②和强风化花岗岩⑥,以及含水率为10~30%弱透水性土层(属湿类型);可综合鉴定其属Ⅱ类环境类型。

为鉴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腐蚀性,在场地ZK8、ZK30和ZK56号孔内各取地下水样1件,进行水质简分析实验,综合分析评价如下表3-1(详细指标详见附录№3)。

地下水对建筑材料腐蚀性评价成果表

表3-1

腐蚀类型

腐蚀

介质

环境

类型

腐蚀原则(mg/l)

取样孔编号

评价

成果

ZK8

ZK30

ZK56

对砼构造腐蚀性

按环境类型评价

SO42-(mg/L)

Ⅱ类

<300

300~1500

1500~3000

>3000

23.61

13.77

18.69

微腐蚀

Mg2+(mg/L)

Ⅱ类

~3000

3000~4000

>4000

8.09

6.84

6.84

微腐蚀

NH4+(mg/L)

Ⅱ类

<500

500~800

800~1000

>1000

2.55

2.21

2.13

微腐蚀

OH-(mg/L)

Ⅱ类

<43000

43000~57000

57000~70000

>70000

T

T

T

微腐蚀

总矿化(mg/L)

Ⅱ类

<0

0~50000

50000~60000

>60000

215.6

192.2

217.6

微腐蚀

按地层透水性评价

PH

A型

>6.5

6.5~5.0

5.0~4.0

<4.0

6.89

6.96

7.22

微腐蚀

侵蚀性CO2(mg/L)

A型

<15

15~30

30~60

/

T

T

T

微腐蚀

HCO3(mmol/L)

A型

>1.0

0.5~1.0

<0.5

/

1.89

1.78

1.95

微腐蚀

对砼构造中钢筋腐蚀性评价

CL-(mg/L)

干湿交替

<100

100~500

500~5000

>5000

48.05

46.37

51.24

微腐蚀

长期浸水

<10000

10000~0

/

/

48.05

46.37

51.24

微腐蚀

备注

T为“未检出”。

鉴别成果表白:

本场地地下水对砼构造具微腐蚀性;对砼构造中钢筋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具备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具备微腐蚀性。

建议根据国家现行原则《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关于规定和规定进行防腐解决。

受地表水垂直渗入影响,地基土腐蚀介质与地下水基本相似,其腐蚀性可参照地下水评价意见。

建议根据国家现行原则《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关于规定和规定进行防腐解决。

四、场地地震效应与抗震办法

4.1、场地土类型与建筑场地类别

为进行场地地震评价,本工程勘察期间,在工程钻探基本上,选用代表性钻孔ZK21和ZK47号钻孔进行土层剪切波速测试,测试工作于04月05日完毕(详见场地剪切波速与地脉动测试报告附录№6)。

综合成果如下,见下表4-1:

建筑场地类别划分表

钻孔号

ZK21

ZK47

平均值

等效剪切波速Vse(m/s)

212.94

250.95

231.94

覆盖层厚度dv(m)

12.40

8.60

10.50

场地土类型

中软

中硬

中软

建筑场地类别

Ⅱ类

Ⅱ类

Ⅱ类

表4-1

测试成果表白,场地覆盖层平均厚度50.0≥dov≥3.0m,场地等效剪切波速值140<Vse平均值=174.21≤250m/s,故场地土类别为中软场地土,依照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规范表4.1.6划分,综合评估为Ⅱ类建筑场地。

同步选用代表性钻孔ZK21和ZK47号钻孔进行地脉动测试,测试成果综合如表4-2。

卓越周期一览表(单位:

秒)

表4-2

测点编号

水平向

垂直向

东西向

南北向

卓越周期(s)

ZK21

0.293

0.293

0.292

ZK47

0.293

0.293

0.292

平均值

0.293

0.292

该场地卓越周期水平向为0.293秒,垂直向为0.292秒。

在进行构造设计时,应使建筑物固有周期与场地地面脉动卓越周期有较大差值,以免引起共振现象导致建筑物破坏。

4.2、场地抗震设防烈度

本工程场地从属于石狮市祥芝镇,依照闽建设[]37号文献和闽建设[]10号文献关于划分原则及规定,其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其抗震设计分组为第一组。

按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规范表5.1.4-2,其设计特性周期为0.35s。

4.3、饱和砂土液化鉴别

拟建场地处在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地面下20m深度内存在饱和砂土层中砂②,依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第4.3.1条款对该砂层进行液化初步鉴定,属也许液化饱和砂土层,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第4.3.4条款规定作进一步计算鉴定,其计算公式为:

标贯鉴别公式:

Ncr=N0[0.9+0.1(ds-dw)](3/рc)1/2(ds≤15m)

Ncr=N0[2.4-0.1dw](3/рc)1/2(15<ds≤20m)

液化指数公式:

ILE=∑(1-Ni/Ncri)diwi

该拟建场地处在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因而取N0=10,计算成果(见附录№4)表白:

饱和中砂②在8度地震应力作用下局部会产生液化(仅4个钻孔不发生液化),场地单孔液化指数ILE=0.739~24.034,液化级别为轻微~严重液化,单孔平均液化指数ILE=11.087,综合评估场地液化级别为中档液化。

依照中砂②层34个钻孔(55个液化鉴别点)资料记录,该砂层实际标贯锤击数N/临界标贯锤击数Ncr平均值=0.760,属于0.60~0.80范畴,且中砂②深度ds≤10.00m,依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规范表4.4.3条规定,其桩侧摩阻力受液化影响折减系数ψL可取1/3。

4.4、软土震陷评价

依照场地剪切波速和地脉动测试成果,场地内无存在剪切波速Vse<90m/s饱和软土层,故在8度地震应力作用下无震陷也许,本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作业中均不必考虑饱和软土震陷影响。

4.5、场地建筑抗震综合评价

依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规范表4.1.1条规定和条文阐明第4.1.1条,场地土类别为中软场地土,场地内分布有也许发生液化饱和砂土层,场地平整至设计标高后,局部地段上覆填土层尚具备一定厚度,且平面分布岩性变化不均一,结合场地地形、地貌和岩土特性影响,综合评估拟建场地属对建筑抗震不利场地。

依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修正本规定,拟建工程应避开抗震不利地段,若无法避开,建议设计时应采用增强拟建物基本和上部构造抗震办法。

4.6、场地和地基稳定性与适当性评价

本工程场地施工作业面相对平坦开阔,土层构造不复杂,经勘察查明,在钻孔控制深度范畴内,场地内不存在溶洞、滑坡、崩塌、地陷、泥石流及发震构造断裂带等影响场地稳定不良地质现象,也不存在沟滨、孤石、古河道、墓穴、旧防空洞等影响地基稳定性不利埋藏物,场地上覆填土为新近人工堆填,欠固结,且局部地段尚具备一定厚度,因而场地稳定性较好,地基稳定性普通。

本工程拟采用桩基本,故该场地仍较适当该工程兴建。

五、岩土参数记录、分析与选用

依照该场地岩土层特性,采用室内土工实验成果结合原位测试(原则贯入实验)手段,对各岩土层进行评价并拟定关于参数。

5.1土、水试样采用

A、原状土试样:

粉质粘土③和残积砂质粘性土④均使用上提式厚壁取土器,采用重锤少击法取土,土试样普通不扰动,个别轻微扰动;

B、扰动土试样:

中砂②层使用厚壁取土器,锤击法取样或标贯样;

C、岩石抗压试样:

中档风化花岗岩⑦采用金刚石钻头回转钻进,完整采芯;

D、水质分析样:

在钻孔终孔后,经洗孔并抽干循环水,过24小时后用小玻璃瓶在钻孔内采用。

5.2、原位测试

原位测试均采用自动落锤装置,并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第10.5条规定,参照福建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进行深度修正。

各岩土层原位测试成果见原则贯入实验成果表(附录№2)以及工程地质剖面图1-1’~18-18’,记录成果见物理力学指标登记表(附录№9)。

5.3、室内实验

土工实验项目为常规土物理力学实验,实验工作按《土工实验办法原则》(GB/T50123-1999)关于规定执行;水质分析项目按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第12.1规定进行。

该场地重要土层(中砂②、粉质粘土③、残积砂质粘性土④)土工实验成果详见e-p压缩曲线图表(附录№7)和土工实验成果综合成果表(附录№8)。

5.4、岩土参数取值与选用

现场岩土体原则贯入实验及室内土工实验成果,采用北京理正软件设计研究所工程地质勘察GICAD软件(6.0版),剔除个别离散性较大参数值(原则贯入实验成果表中带“*”参数),记录时,数据取舍原则为当某一实验值与指标记录平均值之差绝对值超过3倍均方差σ,即|Xi-X|≥3σ时,数据Xi予以舍弃。

并进行自动分层、记录、计算,综合分析及评价,但仍存在土体由于砂砾含量差别,致使个别层位内摩擦角、粘聚力和液性指数变异性偏大,但不影响本工程设计和施工采用,别的力学记录参数离散性均较小。

现参照相邻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及设计、施工经验,综合提供地基基本设计计算岩土参数,详见表5-1。

岩土重要设计参数及建议值

岩土层名称

天然重度

r

KN/m3

压缩模量

Es0.1-0.2

Mpa

地基土承载力

特性值fak

KPa

桩极限侧阻力

原则值

qsik(KPa)

桩极限端阻力

原则值

qpk(KPa)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Frc

MPa

渗入系数

K

预应力管桩

冲钻孔

灌注桩

预应力管桩

冲钻孔

灌注桩

人工挖孔

灌注桩

素填土

17.5*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