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48221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

《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 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 同步测试.docx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庖丁解牛》同步测试

第一单元庖丁解牛同步测试

一、选择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中《经首》之会会:

音节、节奏B.批大邰,导大寂导:

指导

C.族庖月更刀族:

众D.如土委地委:

堆积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砉然向然B.善哉!

技盖至此乎

C.批大邵,导大窾D.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A.为长者折枝B.吾见其难为

C.视为止,行为迟D.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视为止,行为迟B.虽然,每至于族

C.依乎天理,批大邰D.未尝见全牛也

5.下列句子中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A.臣之所好者道也B.族庖月更刀,折也

C.怵然为戒D.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6.对下列文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蹄......

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与节奏感;以“触、倚、履、踦”四个动词,生动地再现了庖丁解牛的情状,刻画了人物形象,表现了其解牛动作的娴熟,突出了其技艺的高超。

B.文惠君曰:

“嘻,善哉!

技盖至此乎?

承上启下,借文惠君的赞叹和好奇,引出庖丁对解牛的见解,也从正面表现了庖丁解牛技艺的高超。

C.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由“目有全牛”到“目无全牛”,反映了庖丁解牛的技术日益精进。

D.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庖丁解牛已达到极高妙的境界,他不是凭感官的知觉来解牛的,而是靠精神活动来行事的。

二、填空

1.把下面的四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

荀子的君子式人格,_______________;孟子的大夫人格,_______________;墨子的苦行侠人格,___________;杨朱的贵我人格,___________;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即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然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示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②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③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④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庖丁解牛》中,庖丁解牛三年之后达到的境界是:

___________。

(2)庖丁解牛遵循“_______”“_______”的规律,由此可知,庖丁解牛遵循事物的规律。

(3)庖丁解牛采取谨慎的态度,遇见难以下刀的地方,就“怵然为戒,___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选择正确答案

中国印章文化源远流长。

印章在古代主要用作身份凭证和行使职权的工具。

《说文解字》言“印,执政所持信也”,揭示了印章功能的核心——信。

“示信”,是印章文化功能最本质之点。

秦以前,官、私印都称“玺”,起初作为商业交流货物时的凭证。

秦以后,印章逐渐作为证明当权者权力的法物。

印章和政治仪礼结下了不解之缘,汉初名臣张良_____________,解印绶辞归,意味着权力的卸除。

印章的发展史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次在秦汉时期,另一次在明清时期。

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之美。

明清是印章大热的时代,这一期间名家竞起,流派争衡,印学理论更是____________,促成了印章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潮。

印章在发展中,出现了丰富的品类,如表字印、室名印、别号印、收藏印、鉴赏印、考订印等等,_____________。

印章可分为实用的、非艺术性的印章和艺术性的印章。

____,这两部分不是截然分开、互不包容的,而是变动不居、互相转换的。

今天,印章的示信功能已明显削弱,但它的美学系统正在扩展。

(),已显露其“出蓝”之势。

印章艺术,正以一种中国的语言方式,向世界讲述着文明古国的历史和文化。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功成身退层出不穷俯拾皆是因而

B.韬光养晦应接不暇不一而足然而

C.功成身退层出不穷不一而足然而

D.韬光养晦应接不暇俯拾皆是因而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秦印注重实用,无论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之美。

B.秦印注重实用,无论是外形,还是印文、章法,都呈现出一种质朴、自然之美。

C.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外形,还是印文、章法,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之美。

D.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呈现出一种质朴、自然之美。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对秦汉范型来说,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

B.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对秦汉范型来说

C.对秦汉范型来说,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

D.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对秦汉范型来说

三、按要求做题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紫禁城古建筑重要的宫殿仅在南立面开设门窗,北立面除了正中部位开设隔扇门外,其余全部为封闭的墙体,这在地理环境学上叫作“负阴抱阳”,即整体建筑坐北朝南。

以太和殿为例进行说明:

从整体朝向来看,①_______________,且南立面全部为隔扇门及槛窗,而北立面基本封闭。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的黄河流域处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地区,冬季在亚洲大陆西北内部形成高气压,带来长达数月的偏北寒风;夏季高气压中心转至东南太平洋上,来自南方的季风,使得温度上升、暑气逼人。

在这样一种地理条件下,建筑朝向正南方最为适宜。

而其南部门窗打开,则有利于夏天通风;其北部封闭,③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人民日报2019年9月18日电由墨子量子科技基金会设立的“墨子量子奖”颁奖典礼于2019年9月18日下午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这是该奖项设置以来的首次颁奖仪式。

为鼓励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领域的发现与突破,进一步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2018年由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安徽国元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共同捐资成立了墨予量子科技基金会,设立了“墨子量子奖”,在国际范围内奖励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取得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

“墨子量子奖”的每位获奖者将获得人民币100万元(约15万美元)的奖金和一块黄金奖章。

2018年度和2019年度“墨子量子奖”的遴选领域分别是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

颁奖现场,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在内的12位中外科学家分别荣获2018年度和2019年度“墨子量子奖”。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魏莹与田侯牟①约,田侯牟背之。

魏莹怒,将使人刺之。

犀首②公孙衍闻而耻之,曰:

“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

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③,然后拔其国。

忌也出走,然后扶其背,折其脊。

季子闻而耻之,曰:

“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④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衍,乱人也,不可听也。

华子闻而丑之,曰:

“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

君曰:

“然则若何?

曰:

“君求其道而已矣。

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

戴晋人曰:

“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

”曰:

“然。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君曰:

“噫!

其虚言与?

”曰:

“臣请为君实之。

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

”君曰:

“无穷。

”曰:

“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

”君曰:

“然”。

曰:

“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

”君曰:

“无辩。

”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客出,惠子见。

君曰:

“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

”惠子曰:

“夫吹管也,犹有嘀⑤也;吹剑首⑥者,唤⑦而已矣。

尧、舜,人之所誉也。

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映也。

(选自《庄子·杂篇·则阳》,有删改)

[注]①魏莹:

魏惠王。

田侯牟:

齐威王。

②犀首:

官名。

③内热发于背:

内心焦急而病发于背。

④胥靡:

服役的犯人。

⑤嘀:

洪亮而悠长的声音。

⑥剑首:

剑鼻环的小孔。

⑦唤:

细微的声音。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莹与田侯牟约约:

结盟

B.善言伐齐者,乱人也伐:

攻打

C.臣请为君实之实:

证实

D.王与蛮氏有辩乎辩:

辩论,争辩

2.对文中第三段部分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B.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C.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D.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齐国毁约而主张发动战争的,是要争一口气;反对发动战争的,是顾及帝王基业。

这两者本质上都是主张“有为”。

B.华子既不支持主战,也不支持反战,是最合乎“无为之道”的,但是华子却不愿意讲,只是让君主求助虚静之道。

C.戴晋人用“蜗角虚名”的寓言,让魏莹明白了为名利而战是多么渺小。

“蜗角虚名”的故事,想象奇特,形象中蕴藏着不易领悟的“道”。

D.文章一方面指出战国时期诸侯间的战争是为了名利,予以否定;同时也宣扬了道家的无为思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映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

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

“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

”左右曰:

“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

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

“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

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太子曰:

“然。

吾王所见,唯剑士也。

”庄子曰:

“诺。

周善为剑。

”太子曰:

“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

”庄子曰:

“请治剑服。

”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

太子乃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

王曰:

“子欲何以教寡人?

”曰:

“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

”王曰:

“子之剑何能禁制?

”曰:

“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王大悦之,曰:

“天下无敌矣!

”庄子曰:

“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愿得试之。

”王曰:

“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

王曰:

“今日试使士敦剑。

”庄子曰:

“望之久矣。

”王曰:

“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

”曰:

“臣之所奉皆可。

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

“愿闻三剑。

”曰:

“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

”王曰:

“天子之剑何如?

”曰:

“天子之剑,以燕豁石城为锋,齐岱为锷:

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

”文王芒然自失,曰:

“诸侯之剑何如?

”曰:

“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

”王曰:

“庶人之剑何如?

”曰:

“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嗔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

宰人上食,王三环之。

庄子曰:

“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

”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

(选自《庄子·说剑》,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衰,诸侯谋之谋:

为……谋划

B.请治剑服治:

备办

C.庄子人殿门不趋趋:

特指礼貌性的小步快走

D.王乃校剑士七日校:

使……较量

2.下列对文中第五段部分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B.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C.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D.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说他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由此可知庄子实际上具有高超的剑术。

B.庄子善于辩论,他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C.庄子说,剑有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三种,并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之剑实际是天子之剑。

D.本文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轻易发动战争,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子休,就舍待命。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完成问题。

赠弹筝人

(唐)温庭筠

天宝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宁王。

钿蝉金雁皆零落,一曲《伊州》泪万行。

赠弹筝者

(元)萨都剌

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

故人情怨知多少,扬子江头月满船。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诗中弹筝人曾出入宫廷,侍奉君王,还曾教导过宁王新曲,表现了她昔日的辉煌。

B.“钿蝉”“金雁”是精美的饰物,弹筝人丢弃了这些首饰,体现了她的朴素、大方。

C.温诗末句中的“泪”,既是为个人身世坎坷而流,也是为时代变迁、社会动荡而流。

D.虽然两首诗题材相近,但温诗侧重写弹筝人的身世,萨诗侧重表现筝声的感染力。

2.请简要分析萨都剌《赠弹筝者》中最后两句的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1)积微,月不胜①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

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②于小事者矣。

是何也?

则小事之至也数,其悬③日也博,其为积也大。

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

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

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

霸者之善著焉,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

财物货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

《诗》曰:

“德輶④如毛,民鲜克举之。

”此之谓也。

(取材于《苟子》)

[注]①胜:

超过。

本句意思是,月不如日重要。

②敦比:

注重从事。

本句意思是,像这样,那么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如注重从事小事的。

③悬:

悬挂,此处意思是存在。

④輶:

分量轻。

(2)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谿,若白垩之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

且①治乱存亡则不然。

如可知,如不可知;如可见,如不可见。

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②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

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

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

孔子曰:

“赐失之矣。

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

”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

孔子曰:

“鲁人必拯溺者矣。

”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

[注]①且:

连词,表示转折。

②管叔、蔡叔之事:

叛乱之事。

1.下列对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不胜月时:

季节

B.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戚:

为……悲伤

C.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相与:

一同、都

D.取其金,则无损于行行:

行为

2.下列各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①故善日者王②王者敬日

B.①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②不可胜日志也

C.①此之谓也②若白垩之与黑漆

D.①察其秋毫②其人拜之以牛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事之至也数小事出现得很频繁

B.大荒者亡政事很荒疏的国家就会灭亡

C.霸者之善著焉霸主的功业很显赫

D.赐失之矣赐,你丢失了机会啊

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两则短文都讲到要重视微小的事物。

请根据要求作答。

①分别写出两则短文中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别为两则短文拟定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标题字数限定2-5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

1.微写作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每年都会吸引无数人参与,所评选出来的人物也感动着整个中国,感动着整个世界。

如果庄子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请你为其拟写一则颁奖辞。

要求:

讲究文采,评价准确,表达得体,100字左右。

 

答案:

一、

1.B导:

顺着、循着,这里指引刀而入。

2.DA.“向”同“响”,声音。

B.“盖”同“盍”,何、怎么。

C.“邰”同“隙”,空隙。

3.A例句和A项中的“为”都是介词,替,给。

B.动词,做。

C.介词,因为。

D.动词,叫作,称为。

4.DA.古义:

两个词,行,动作、行为;为,因为。

今义:

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B.古义:

即使这样。

今义: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C.古义:

牛体的自然结构。

今义:

天然的道理。

D.古今都是“不曾”的意思。

5.DA.判断句。

B.判断句。

C.省略句。

6.B“从正面表现了”错,应为“从侧面表现了”:

二、

1.答案:

④;③;①;②

解析:

注意语段中的关键词语,如“君子式”“大夫”“苦行侠”“贵我”等,根据句子内容一一对应即可。

2.答案:

(1)未尝见全牛也

(2)依乎天理;困其固然

(3)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3.C;B;B

解析:

(1)①功成身退:

大功告成后自行隐退,不再做官或复出。

韬光养晦:

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根据后文的“权力的卸除”可知,应选“功成身退”。

②应接不暇:

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

后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层出不穷: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语境强调的是印学理论接连出现,应选“层出不穷”。

③俯拾皆是:

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

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

不一而足:

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根据语境可知,应选“不一而足”。

④因而:

表示因果关系。

然而:

表示转折关系。

根据语境可知,前后两句应是转折关系,应选“然而”。

(2)画线句子有三处语病:

①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将“即使”改为“无论”:

②语序不当,“印文、章法”与“外形”应调换位置;③“蕴含出”搭配不当,应改为“呈现出”。

综合分析,B项修改最恰当。

(3)所填句子有两个对象,一是“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二是“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对秦汉范型来说”和后文“已显露其‘出蓝’之势”衔接更紧密。

综合分析,B项最恰当。

三、

1.答案:

①太和殿坐北朝南②其有地理学的原因(之所以如此,有地理学方面的原因)③则有利于冬天御寒

解析:

①处,从上下文看,该空应填写承上启下的句子,是对太和殿整体朝向的说明,由前文的“整体建筑坐北朝南”可断定此处应填写的内容。

②处,通过后面的冒号可知,此处应填写统领下文的句子,下文是从地理学上讲我国黄河流域的气候特点,而分析气候特点则是为了说明太和殿坐北朝南的原因,由此可得出答案。

③处,由前文“而其南部门窗打开,则有利于夏天通风”,可推知此处应填写的内容。

2.答案:

2019年9月18日,“墨子量子奖”首次颁奖典礼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包括潘建伟在内的12位中外科学家获奖。

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话题的一致性和语意的连贯性,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同时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本则新闻的时间是“2019年9月18日”,地点是“安徽省合肥市”,人物是“包括潘建伟在内的12位中外科学家”,事件是“‘墨子量子奖’举行首次颁奖典礼,包括潘建伟在内的12位中外科学家获奖”。

考生据此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四、

(一)1.D辩:

同“辨”,分别。

2.D“城者既十仞矣”意为“城墙已经修筑了十仞之高”,意思完整,中间不应断开,由此排除A、B两项。

“此胥靡之所苦也”是一个判断句,“此”是句子的主语,“也”是判断句的标志,故“此”前、“也”后应断,由此排除C项。

故选D。

3.B“是最合乎‘无为之道’的”错。

由文章看,华子只是劝君主不要进行无谓的争论,而应去求助清虚淡漠、物我兼忘的无为大道。

4.答案:

(1)这两个国家时常相互争夺地盘而挑起战争,战斗中倒伏在地上的尸首就有数万之多,战胜者追击败军往往半月才返回。

(2)戴晋人离开后,魏莹心中失意,若有所失。

(3)在戴晋人面前提起尧、舜,就如同细微之音吧:

解析:

(1)相与:

相互。

逐北:

追击败军。

反:

返回。

(2)惝然:

失意的样子。

若:

好像。

亡:

失去。

(3)“道尧、舜予羹吾人之前”状语后置,即“于戴晋人之前道尧舜”。

参考译文

魏莹与田侯牟订有盟约,田侯牟却违背了盟约,魏莹十分愤怒,将要派人去刺杀他。

公孙衍将军听说后,认为这种做法很可耻.便对魏莹说:

“您是万乘之国的国君,却用匹夫的手段去报仇。

我恳请您授予我二十万披甲士兵,为您攻打齐国,俘虏齐国的人民,擒获齐国的牛马,让齐国的国君内心焦急而病发于背,然后攻占他的国家。

等齐将田忌出逃,然后(抓住他,)鞭打他的后背,折断他的脊梁。

季子听了公孙衍的议论,认为这样做很可耻,说:

“(譬如)修筑十仞高的城墙,城墙已经修筑了十仞之高,却又毁掉它,这可是服役之人的辛苦劳动啊!

现在不用兵打仗已经七年了,这是王业的基础啊。

公孙衍是个挑起战乱的人,他的话不能听。

华子听了后,认为这些观点都很鄙陋,便说:

“鼓动攻打齐国的人,是好乱之人;鼓动不要攻打齐国的人,也是好乱之人;议论攻打与不攻打来搅乱人心的人,也是好乱之人。

”君主说:

“既然这样,那么该怎么办呢?

”华子回答说:

“君主寻求虚静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