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59443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docx

外科学总论麻醉部分习题集

外科学总论习题集

第八章麻醉

学习要求

掌握麻醉前的准备事项,掌握各种麻醉方法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熟悉各种麻醉方法的操作方法,了解控制性降压、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的使用。

一、选择题

A型题

1.病人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病变严重,功能减低,尚在代偿范围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稍差,ASA分级为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Ⅴ级

2.男患,20岁,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经检查无其他并存疾病,其ASA分级应为

A.第1级

B.第2级

C.E第1级

D.E第2级

E.E第3级

3.不属于麻醉前用药目的的是

A.镇静

B.镇痛

C.肌松驰

D.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

E.调整自主神经功能

4.下列哪种手术不宜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进行麻醉

A.左尺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B.前臂动静脉造瘘术

C.左斜颈胸锁乳突肌离断术

D.肱骨软骨瘤切除术

E.肩关节脱臼手法复位术

5.下列哪项不属于颈丛神经阻滞的并发症

A.局麻药毒性反应

B.膈神经阻滞

C.全脊麻

D.霍纳综合征

E.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6.颈神经丛的神经组成是

A.颈1~3脊神经

B.颈2~4脊神经

C.颈1~4脊神经

D.颈2~5脊神经

E.颈1~5脊神经

7.臂神经丛的神经组成是

A.C5~8脊神经前支

B.C6~8脊神经前支

C.C6~8及T1脊神经前支

D.C5~7及T1脊神经前支

E.C5~8及T1脊神经前支

8.直入法行T11~12硬膜外穿刺时,穿刺径路为

A.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

B.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

C.皮肤-皮下组织-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黄韧带

D.皮肤-皮下组织-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E.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

9.下列哪项不适合行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

A.阑尾切除术

B.肛瘘切除术

C.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D.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E.子宫肌瘤切除术

10.下列哪项适合行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

A.宫外孕破裂失血性休克病灶清除术

B.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

C.巨大卵巢囊肿切除术

D.子宫肌瘤伴贫血,血红蛋白89g/L

E.胫骨骨折伴腰椎寒性脓肿

11.下列哪项不是硬膜外麻醉的并发症

A.局麻药毒性反应

B.硬膜外血肿

C.头痛

D.硬膜外感染

E.全脊髓麻醉

12.一般认为当血液中F-浓度高于多少时,肯定产生肾毒性

A.30μmol/L

B.50μmol/L

C.70μmol/L

D.80μmol/L

E.100μmol/L

13.可产生顺行性遗忘,无术中记忆的静脉药物是

A.丙泊酚

B.咪达唑仑

C.氯胺酮

D.依托咪酯

E.硫喷妥钠

14.与吸入麻醉药诱导与苏醒快慢相关的是

A.MAC

B.分子量

C.油/气分配系数

D.血/气分配系数

E.蒸气压

15.全麻诱导迅速,连续注射后无体内蓄积,清醒完全彻底的静脉药物是

A.丙泊酚

B.咪达唑仑

C.氯胺酮

D.依托咪酯

E.硫喷妥钠

16.无明显呼吸和循环抑制,下颌松驰,能耐受气管插管的静脉药物是

A.丙泊酚

B.咪达唑仑

C.氯胺酮

D.依托咪酯

E.γ-羟基丁酸钠

17.对循环系统几无影响的静脉药物是

A.丙泊酚

B.咪达唑仑

C.氯胺酮

D.依托咪酯

E.硫喷妥钠

18.具有镇痛作用,易保留自主呼吸且可产生意识与感觉分离现象的静脉药物是

A.丙泊酚

B.咪达唑仑

C.氯胺酮

D.依托咪酯

E.硫喷妥钠

19.可导致血压下降,反复注射产生体内蓄积,并可能诱发喉和支气管痉挛的静脉药物是

A.丙泊酚

B.咪达唑仑

C.氯胺酮

D.依托咪酯

E.硫喷妥钠

20.术中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下降超过基础值的()

A.10%

B.15%

C.20%

D.25%

E.30%

21.术中高血压一般是指舒张压高于()mmHg或收缩压高于基础值的()

A.9020%

B.9525%

C.10020%

D.10025%

E.10030%

22.MAC是用来表示吸入麻醉药作用强度的

A.LD50

B.LD95

C.ED5

D.ED50

E.ED95

23.使用高浓度时易发生缺氧的吸入麻醉药是

A.恩氟烷

B.异氟烷

C.七氟烷

D.地氟烷

E.氧化亚氮

24.与吸入麻醉药强度相关的是

A.MAC

B.分子量

C.油/气分配系数

D.血/气分配系数

E.蒸气压

25.下列属于超短效镇痛药的是

A.吗啡

B.曲马朵

C.哌替啶

D.芬太尼

E.瑞芬太尼

26.主要通过霍夫曼降解的肌松药是

A.琥珀胆碱

B.泮库溴铵

C.维库溴铵

D.罗库溴铵

E.阿曲库铵

27.在非麻醉状态下,MAP低于()mmHg时,即有发生脑缺血缺氧的危险

A.80

B.70

C.65

D.60

E.55

B型题

(1~5题)对于ASA分级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Ⅴ级

1.病人的病情危重,随时有死亡的威胁,麻醉和手术非常危险

2.病人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虽然有轻度病变,但代偿健全,能耐受一般麻醉和手术

3.病人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病变严重,功能减低,尚在代偿范围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稍差

4.病人无器质性疾病,发育、营养良好,能耐受麻醉和手术

5.病人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病变严重,功能代偿不全,威胁着生命安全,施行麻醉和手术需冒很大风险

(6~10题)行神经干(丛)阻滞时的麻醉选择

A.颈深丛阻滞

B.颈浅丛阻滞

C.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D.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E.指神经阻滞

6.左手无名指第二指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7.斜颈行左侧胸锁乳突肌离断

8.右尺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9.甲状腺腺瘤切除

10.右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

(11~16题)脊神经对躯干皮肤支配解剖标志

A.C2

B.T2

C.T4

D.T6

E.T10

F.T12

11.耻骨联合水平

12.甲状软骨部位

13.双乳头连线

14.平脐

15.胸骨上缘

16.剑突下

(17~21题)

A.恩氟烷

B.异氟烷

C.七氟烷

D.地氟烷

E.氧化亚氮

17.在钠石灰中不稳定

18.麻醉作用弱,使用高浓度时易发生缺氧,增加体腔的积气

19.高浓度可诱发心肌窃血

20.呼吸道刺激性强,兴奋交感神经

21.可能诱发癫痫,对肾功能有潜在损害

二、填空题

1.在两类局麻药中,易出现局麻药过敏反应的是()类局麻药。

2.行指根阻滞时局麻药内()肾上腺素。

3.椎管内阻滞时交感神经阻滞平面与感觉神经阻滞平面不一致,一般交感神经阻滞平面比感觉消失平面高()个神经节段,运动神经阻滞平面又比感觉消失平面低()个节段。

4.关于含氟吸入麻醉药的肾毒性,一般认为,当F-浓度低于()μmmol/L时不产生肾毒性,()μmmol/L时有引起肾毒性的可能,而高于()μmmol/L时则肯定产生肾毒性。

5.氯胺酮主要的副作用有:

可引起一过性呼吸暂停,()、()及精神症状。

使眼压和()升高。

6.当收缩压低于()mmHg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泌尿功能暂停,有发生术后少尿、无尿及肾衰竭的危险。

7.行低温麻醉时,将体温降至()称为浅低温,()称为中低温,()称为深低温。

三、名词解释

1.局部麻醉

2.神经阻滞

3.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4.蛛网膜下隙阻滞

5.硬膜外阻滞

6.全脊椎麻醉

7.全身麻醉

8.MAC

9.吸入麻醉药

10.血/气分配系数

11.静脉麻醉药

12.全身麻醉的诱导

13.全静脉麻醉

14.控制性降压

15.体外循环

四、简答题

1.麻醉前用药的目的是什么

2.临床上常见的局麻药中毒反应的原因有哪些

3.颈丛神经阻滞的并发症有哪些

4.蛛网膜下隙阻滞造成恶心呕吐的诱因有哪些

5.蛛网膜下隙阻滞的禁忌证有哪些

6.全脊麻的临床表现如何

7.全脊麻的处理原则如何

8.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隙联合阻滞的特点是什么

9.如何预防麻醉期间的反流和误吸

10.在临床麻醉中气管内插管的目的是什么

11.去极化肌松药的特点有哪些

12.非去极化肌松药的特点有哪些

13.施行控制性降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4.控制性降压的适应证有哪些

15.控制性降压的禁忌证有哪些

16.体外循环的目的是什么

五、论述题

1.论述局麻药中毒时的临床表现。

2.论述如何防治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3.应用肌松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B

2.C

3.C

4.C

5.E

6.C

7.E

8.A

9.D

10.D

11.C

12.E

13.B

14.D

15.A

16.E

17.D

18.C

19.E

20.E

21.E

22.D

23.E

24.C

25.E

26.E

27.D

B型题

1.E

2.B

3.C

4.A

5.D

6.E

7.A

8.C

9.B

10.D

11.F

12.A

13.C

14.E

15.B

16.D

17.C

18.E

19.B

20.D

21.A

二、填空题

1.酯

2.不加

3.2~41~4

4.5050~100100

5.幻觉恶梦颅内压

6.80

7.32~35℃26~31℃25℃以下

三、名词解释

1.局部麻醉是指用局麻药暂时阻断身体某一区域周围神经的冲动传导,使这些神经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2.神经阻滞麻醉是指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其冲动的传导,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3.局麻药的毒性反应是指局麻药吸收入血液后,当血药浓度超过一定阈值时,就会发生局麻药的全身性的毒性反应,严重者可致死。

4.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暂时使脊神经前根和后根的神经传导阻滞的麻醉方法称为蛛网膜下隙阻滞。

5.将局麻药注入硬脊膜外隙,暂时阻断脊神经根的神经传导的方法称为硬脊膜外隙阻滞,简称硬膜外阻滞。

6.全脊椎麻醉是由于硬膜外麻醉所用局麻药大部分或全部意外注入到蛛网膜下隙,使全部脊神经被阻滞的现象。

7.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进入人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的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驰,这种方法称为全身麻醉。

8.MAC是指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的病人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时的最低肺泡浓度。

9.吸入麻醉药是指经呼吸道吸入进入人体内并产生全身麻醉作用的药物。

10.血/气分配系数是指麻醉药气体与血液达到平衡状态时,单位容积血液中该气体的溶解量。

11.经静脉注射进入体内,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作用的药物称为静脉麻醉药。

12.全身麻醉的诱导是指病人接受全麻药后,由清醒状态到神志消失,半全麻状态后进行气管内插管,这一阶段称为全麻诱导。

13.全静脉麻醉是指在静脉麻醉诱导后,采用多种短效静脉麻醉药复合应用,以间断或连续静脉注射法维持麻醉。

14.控制性降压是指利用药物或(和)麻醉技术使动脉血压降低并控制在一定水平,以利于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出血及改善血流动力的方法。

15.体外循环是指使用特殊装置将人体静脉血引出体外,进行人工气体交换、温度调节和过滤等处理,再泵入人体动脉内的一项生命支持技术。

四、简答题

1.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在于:

①消除病人紧张、焦虑及恐惧的心情,使病人在麻醉前能够情绪安定,充分合作。

同时也可增强全身麻醉药的效果,减少全麻药用量及其副作用。

对一些不良刺激可产生遗忘作用,这也是对病人的一种保护措施;②提高病人的痛阈,缓和或解除原发疾病或麻醉前有创操作引起的疼痛,以便病人在麻醉操作过程中能够充分合作;③抑制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功能,减少唾液分泌,保持口腔内的干燥,以防发生误吸;④消除因手术或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射,特别是迷走神经反射,抑制因激动或疼痛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2.临床上常见的原因有:

①一次用量超过病人的耐量;②误注入血管内;③注药部位血供丰富,未酌情减量,或局麻药药液内未加用肾上腺素;④病人因体质衰弱等原因而导致耐受力降低。

3.①局麻药毒性反应;②药液误注入硬膜外腔或蛛网膜下腔;③膈神经麻痹;④喉返神经麻痹;⑤霍纳综合征。

4.蛛网膜下隙阻滞造成恶心、呕吐的诱因包括:

①麻醉平面过高,发生低血压和呼吸抑制,造成脑缺血缺氧而兴奋呼吸中枢;②迷走神经功能亢进;③手术牵拉腹腔内脏;④病人对术中辅助用药较敏感。

5.蛛网膜下隙阻滞的禁忌证有:

①中枢神经系统病患,如脑脊膜炎、脊髓前角灰白质炎等;②休克;③穿刺部位有皮肤感染;④脓毒症;⑤脊柱外伤或结核;⑥急性心力衰竭或冠心病发作。

对老年人、心脏病、高血压等病人应严格控制用药量和麻醉平面。

不能合作者,如小儿或精神病病人,一般不用腰麻。

6.一旦发生全脊麻,病人可在注药后几分钟内发生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模糊或消失,继面呼吸停止。

7.一旦发生全脊麻,应立即以面罩加压给氧并紧急行气管内插管进行人工呼吸,加速输液,并以血压加压药维持循环稳定,若处理及时和正确,可避免严重后果,否则可导致心搏骤停。

8.其特点是既有腰麻起效快、镇痛完善与肌松驰的优点,又有硬膜外阻滞时控调麻醉平面、满足长时间手术的需要等长处。

9.主要的预防措施有:

减少胃内物的滞留,促进胃排空,降低胃液的pH,降低胃内压,加强对呼吸道的保护。

10.其目的在于:

①麻醉期间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或血液;②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防止病人缺氧和二氧化碳积蓄;③便于吸入全身麻醉药的应用。

11.去极化肌松药的特点有:

①使突触后膜呈持续去极化状态;②首次注药后,肌松出现前,有肌纤维成串收缩,是肌纤维不协调收缩的结果;③胆碱酯酶抑制药不仅不能拮抗其肌松作用,反而有增强效应。

12.非去极化肌松药的特点有:

①阻滞部位在神经-肌肉接合部,占据突触后膜上的Ach受体;②神经兴奋时突触前膜释放的Ach的量并未减少,但不能发挥作用;③出现肌松前没有肌纤维成串收缩;④能被胆碱酯酶抑制药所拮抗。

13.施行控制性降压的基本原则有:

①保证组织灌注;②严格掌握血压控制标准;③重视体位调节;④加强监测。

14.控制性降压的适应证有:

①降低血管张力,便于施行手术,如动脉导管未闭、颅内大动脉瘤及脑膜血管瘤手术等;②减少手术野的渗血,方便手术操作,同时减少失血量。

如血运丰富的组织和器官施行手术,包括髋关节和脊柱的手术、后颅窝及显微外科手术等;③麻醉期间控制血压过度升高,防止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如心肌缺血、急性肺水肿等。

15.控制性降压的禁忌证有:

有严重器官疾病者,如心脏病、高血压病、脑供血不足及肝、肾功能障碍等;酸碱平衡失调、低血容量、休克及严重贫血者。

16.体外循环的目的是暂时取代人体的心、肺功能,维持全身重要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和气体交换。

五、论述题

1.轻度毒性反应时,病人常出现嗜睡、多语、寒战、惶恐不安和定向障碍等症状。

此时如药物已停止吸收,一般在短时间内症状可自行消失。

如果继续发展,则可意识丧失并出现面肌和四肢的震颤,这些常是惊厥的前驱症状。

一旦发生抽搐或惊厥,可因呼吸困难缺氧导致呼吸和循环衰竭而致死。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下行抑制系统神经元较兴奋系统神经元更容易被抑制,故临床上表现为兴奋现象,如血压上升、心率增快等,但药物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主要是抑制。

而震颤和惊厥可能是局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不平衡的结果。

当血药浓度继续增大时,即出现全面性抑制。

局麻药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主要是对心肌、传导系统和周围血管平滑肌的抑制,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

当血药浓度极高时,周围血管广泛扩张,房室传导阻滞,心率缓慢,甚至心搏骤停。

2.预防措施:

①一次用药量不超过限量;②根据病人情况或用药部位酌减剂量;③注射前先回抽有无血液,或边进针边注药;④对缩血管药无禁忌者,局麻药内加入肾上腺素,以减慢吸收;⑤麻醉前给适量的巴比妥类或苯二氮卓类药物,可提高局麻药致惊厥的阈值;⑥麻醉前尽量纠正病人的病理状态,如高热、低血容量、心衰、贫血及酸中毒等,以提高机体的耐受力。

在治疗上:

如已发生中毒反应,首先应立即停止注药,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吸氧,轻度的毒性反应多属一过性,无需特殊处理即能很快恢复,如病人极其紧张和烦躁,可给以适量镇静剂地西泮10mg静注,超到预防和控制抽搐作用。

如已发生抽搐、或惊厥,由于地西泮显效时间较长,应采用咪达唑仑及丙泊酚静注达到控制惊厥,必要时静注琥珀胆碱,行快速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

如出现低血压,可用麻黄碱或去氧肾上腺素等升压药,心率缓慢则用阿托品静注。

若发生心跳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

3.应用肌松药的注意事项有:

①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应进行气管内插管,并施行辅助或控制呼吸;②肌松药无镇静、镇痛作用,不能单独应用,应在全麻药作用下应用;③应用琥珀胆碱后可引起短暂的血清钾升高,眼压和颅内压升高。

因此,严重创伤、烧伤、截瘫、青光眼、颅内压升高者禁忌使用;④体温降低可延长肌松药的肌松作用;吸入麻醉药、某些抗生素及硫酸镁等,可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⑤合并有神经-肌接头产品者,禁忌应用非去极化肌松药;⑥有的肌松药有组胺释放作用,有哮喘史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第九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学习要求

掌握CPR的操作要点。

一、选择题

A型题

1.成人CPR口对口吹气时,潮气量约为()

A.300~400ml

B.400~500ml

C.6~7ml/kg

D.8~10ml/kg

E.10~20ml/kg

2.成人CPR胸外心脏按压,按压幅度为()

A.1~2cm

B.2~3cm

C.3~4cm

D.4~5cm

E.5~6cm

3.双人行成人CPR时按压与通气比为

A.5:

1

B.10:

1

C.15:

1

D.30:

1

E.30:

2

4.婴幼儿CPR时心脏按压的频率为

A.60~80次/min

B.70~90次/min

C.80~100次/min

D.100~120次/min

E.120~150次/min

5.成人心脏单向波电除颤时,一般电击能量为

A.150J

B.200J

C.200~300J

D.360J

E.1~2J/kg

6.下列哪项不易引起心跳骤停

A.心包堵塞

B.室早三联率

C.偶发房性早搏

D.溺水

E.触电

7.在CPR中的常用药物有

A.肾上腺素

B.阿托品

C.碳酸氢钠

D.抗心律失常药

E.以上都是

8.心肺脑复苏后,患者清醒,但有脑功能障碍,依赖旁人料理生活,可自行走动,则其总体情况的分级为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E.5级

9.心肺脑复苏后,患者无呼吸,无任何反射,脑电图呈等电位,则其总体情况的分级为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E.5级

10.下列哪项不致引起心搏骤停

A.急性心肌梗死

B.心脏破裂

C.慢性贫血

D.触电

E.手术过程中牵拉胆囊

11.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判断心跳骤停的指征是

A.神志消失

B.呼吸停止

C.大动脉搏动消失

D.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E.以上都是

12.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的部位为

A.剑突处

B.左侧第4、5肋骨之间

C.胸骨中部

D.胸骨中上1/3交界处

E.胸骨中下1/3交界处

13.6岁儿童CPR胸外心脏按压,按压幅度为()

A.1~2cm

B.2~3cm

C.3~4cm

D.4~5cm

E.5~6cm

14.婴儿CPR胸外心脏按压,按压幅度为()

A.1~2cm

B.2~3cm

C.3~4cm

D.4~5cm

E.5~6cm

15.成人CPR时心脏按压的频率为

A.80次/min

B.90次/min

C.100次/min

D.120次/min

E.150次/min

16.最常见的致死性心律失常是

A.房颤

B.室颤

C.Ⅲ°房室传导阻滞

D.多源性室性早搏

E.预激综合征

17.CPR时给药最为安全、迅速、可靠的途径是

A.肌肉注射

B.上肢静脉注射

C.中心静脉注射

D.气管内滴入

E.心内注射

18.在CPR中,哪种情况禁忌使用钙剂

A.高钾血症

B.洋地黄中毒

C.低钙血症

D.钙通道阻滞药中毒

E.烧伤

19.在CPR中,应用碳酸氢钠的前提是

A.有酸中毒

B.保证循环功能正常

C.保证有效的通气

D.保证有自主呼吸

E.保证有意识

20.可降低心肌应激性、提高室颤阈、抑制心肌异位起搏点的药物是

A.阿托品

B.肾上腺素

C.利多卡因

D.布比卡因

E.维拉帕米

21.脑组织的重量占体重的()%,却接受()%的心排血量

A.110

B.210

C.215

D.315

E.320

22.脑细胞经受()min的完全性缺血缺氧即可引起不可逆性损伤

A.1~3

B.2~5

C.4~6

D.7~8

E.5~10

B型题

(1~3题)胸外心脏按压时的按压幅度为

A.1~2cm

B.2~3cm

C.3~4cm

D.4~5cm

E.5~6cm

1.成人

2.1~8岁儿童

3.婴儿

(4~8题)

A.肾上腺素

B.利多卡因

C.胺碘酮

D.阿托品

E.溴苄胺

4.CPR的首选药

5.适用于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合并低血压、低组织灌注或合并频发室早者

6.对于复苏后宽QRS波或窄QRS波快速性心律失常是首选

7.可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8.主要用于电击复律无效的室速和室颤

二、填空题

1.心肺脑复苏可分为三个阶段,即:

()、()和()。

2.心搏骤停可分为三种形式:

()、()和()。

3.胸外心脏按压产生血液循环的机制有()和()。

4.胸外心脏按压较常见的并发症是()。

5.()、()和()是现今较为行之有效的防治脑水肿的措施。

三、名词解释

1.氧治疗

2.复苏

四、问答题

1.ICU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2.哪些原因可导致呼吸泵功能衰竭

3.循环骤停者的“生存链”包括哪些内容

4.临床上CPR心脏按压有效的标志是什么

5.复苏时用药的目的是什么

6.复苏后治疗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7.脑复苏中行低温综合疗法的实施要点是哪些

8.简述成人CPR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方法。

9.论述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步骤。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C

2.D

3.E

4.D

5.D

6.C

7.E

8.C

9.E

10.C

11.C

12.E

13.B

14.A

15.C

16.B

17.C

18.B

19.C

20.C

21.C

22.C

B型题

1.D

2.B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