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毒测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71247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炎病毒测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肝炎病毒测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肝炎病毒测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肝炎病毒测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肝炎病毒测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肝炎病毒测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肝炎病毒测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肝炎病毒测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肝炎病毒测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肝炎病毒测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肝炎病毒测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肝炎病毒测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肝炎病毒测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肝炎病毒测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肝炎病毒测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肝炎病毒测考试试题.docx

《肝炎病毒测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炎病毒测考试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肝炎病毒测考试试题.docx

肝炎病毒测考试试题

冷市镇2014年肝炎病毒培训测试题

村名姓名计分

一、选择题

A型题

1.甲型肝炎病毒属于

A.肠道病毒70型B.肠道病毒72型C.腺病毒8型

D.疱疹病毒6型E.ECHO病毒

2.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传播B.消化道传播C.血液接触

D.蚊虫叮咬E.性接触

3.HAV区别于其他肠道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是

A.形态B.大小C.结构D.对热的抵抗力E.目前无法细胞培养

4.HAV随粪便排出体外最主要的时间是

A.感染后1周内B.发病2周后C.发病前后2周内

D.恢复期E.发病后1个月

5.Dane颗粒是指

A.HAV颗粒B.完整的HBV颗粒球形颗粒

D.HBV管形颗粒E.狂犬病病毒包涵体

6.HBV的核酸类型为

A.单正链RNAB.单负链RNAC.双链分节段DNA

D.双链环状DNAE.双链RNA

7.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消化道传播B.血液、血制品传播C.蚊虫叮咬

D.呼吸道传播E.直接接触

8.下列病毒中抵抗力最强的是

A.脊髓灰质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乙脑病毒

D.单纯疱疹病毒E.流感病毒

9.HBsAg在血清中的最主要存在形式是

A.小球形颗粒B.管形颗粒颗粒D.免疫球蛋白

E.免疫复合物

10.HBV感染的主要标志是

A.血中测出HBsAgB.血中测出抗-HBsC.血中测出HBcAg

D.血中测出HBeAg和抗-HBsE.血中测出抗-HBe

11.HBV的免疫病理机制中包括

A.Ⅰ、Ⅱ型超敏反应B.Ⅱ、Ⅲ型超敏反应C.Ⅰ、Ⅳ型超敏反应

D.Ⅲ、Ⅳ型超敏反应E.以上都不是

12.与原发性肝癌相关的病毒是

A.HAV

13.关于HBV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核酸为双股线状DNAB.其DNA多聚酶无逆转录酶功能

C.血中测出HBeAg是体内HBV复制的指标之一

D.可用减毒活疫苗特异性预防E.主要传播方式为粪-口途径

14.下列哪种病毒为缺陷病毒

A.HAV

15.关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下列叙述哪项正确

A.有感染性,有抗原性,能产生保护性抗体

B.无感染性,有抗原性,能产生非保护性抗体

C.有感染性,有抗原性,能产生非保护性抗体

D.无感染性,有抗原性,能产生保护性抗体

E.有感染性,无抗原性,不产生任何抗体

15.关于HAV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形态结构与肠道病毒相似B.经粪-口传播

C.只有一个血清型D.感染易转变成慢性

B.病后免疫力牢固

16.关于乙肝病毒e抗原,下列哪项不正确

A.是传染性高的指标

B.具有抗原性,能诱导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C.是体内有HBV复制的指标

D.化学成分为可溶性蛋白

E.存在于Dane颗粒的最外层

17.关于乙型肝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致病机制主要是HBV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

B.感染途径主要是非胃肠道途径和垂直传播

C.临床表现呈多样性

D.转为慢性迁延性肝炎的多见

E.有些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18.关于HBsAg,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我国无症状携带者占人口总数的10%左右

B.少数无症状携带者肝脏有病理改变

C.是最早出现在血清中的抗原

D.阳性者不能作为献血员

E.其相应抗体出现表示传染性强

19.关于HBeAg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由HBVDNA的preC和C基因编码

B.相应抗体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C.是机体有HBV复制的指标

D.化学成分为可溶性蛋白

E.在人体血清中,不能与抗-HBc同时出现

20.与HBV致病机制无关的是

A.HBV体内增殖抑制CTL的活性

B.HBV的preC基因易变异

C.Ⅰ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Ⅲ型超敏反应

21.关于丁型肝炎病毒的叙述。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一种缺陷病毒

B.其基因组是已知动物病毒中最小的基因组

C.传播途径与HBV相同

D.其感染常可导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症状加重与恶化

E.其抗原性弱,通常机体不产生相应抗体

22.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粪-口途径

B.血液传播

C.接触传播

D.呼吸道传播

E.垂直传播

23.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出现HBsAg检测阳性

A.急性乙型肝炎的潜伏期和急性期

B.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C.无症状携带者

D.HBeAg阳性者

E.抗-HBs阳性者

24.患者恢复后,仅有低度免疫力的病毒是

A.甲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脊髓灰质炎病毒

E.麻疹病毒

25.关于肝炎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甲型肝炎一般不转为慢性

B.乙型肝炎病毒有致胎儿畸形危险

C.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血制品传播

D.丁型肝炎病毒为DNA病毒,必须在HBV或其他嗜肝细胞DNA病毒辅助下才能复制

E.戊型肝炎在新疆发生过一次大流行

26.HDV复制必须有下列哪种病毒存在

A.HAV

B.HBV

C.HCV

D.HDV

E.HEV

27.乙肝病毒感染不引起

A.急性肝炎

B.慢性肝炎

C.重症肝炎

D.肝豆状核变形

E.肝细胞癌

28.关于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均为RNA型病毒

B.均需要依赖乙型肝炎病毒完成其病毒复制

C.均主要为经输血注射途径传播

D.均可有慢性携带者

E.均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

29.关于HEV致病性,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人感染HEV后可表现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成人中多见临床型。

B.HEV传播途径与甲型肝炎相似,同为粪-口途径传播为主,且可引起暴发或流行。

C.潜伏期为10天~60天,多数患者于发病后6周即好转并痊愈,不发展成为慢性肝炎。

D.潜伏期末和急性期初的病人粪便排毒量最大,粪便中HEV检出率最高。

E.孕妇患戊肝病死率可高达10%~20%,但病死率高低与其患戊肝时妊娠期的早晚无关。

B型题

问题30~34

A.HAV

30.属于DNA病毒

31.与肝癌、肝硬化关系最密切

32.其基因组最小

33.目前能在细胞培养中增殖

34.属于缺陷病毒

问题35~39

A.HBsAgD.抗-HBSE.抗-HBc

35.存在于Dane颗粒表面

36.血清中不易监测到

37.对机体具有保护性

38.由HBV的C基因编码的产物

39.HBV复制及强感染性的一个指标

问题40~43

A.S基因B.C基因C.P基因D.X基因E.preC和C基因

40.HBsAg的基因为HBV的

41.HBcAg的基因为HBV的

42.HBV与肝癌发生和发展相关的基因是

43.HBeAg的基因为HBV的

C型题

问题44~48

A.经粪-口途径传播B.属RNA病毒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

44.丁型肝炎病毒

45.甲型肝炎病毒

46.乙型肝炎病毒

47.丙型肝炎病毒

48.戊型肝炎病毒

问题49~52

A.HBV

B.HCV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49.能通过输血和血制品传播

50.与肝癌、肝硬化相关

51.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不能杀灭

52.可在细胞培养中增殖

X型题

53.甲型肝炎病毒的特点是

A.为单股RNA病毒

B.易转成慢性感染

C.机体形成牢固免疫力

D.临床病例以成人为主

E.E.目前能用细胞体外培养

54.关于乙肝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通过首先发现其表面抗原而逐步认识的

B.在我国有1亿多人感染

C.基因组比其它肝炎病毒大,编码着多种抗原

D.经血液、血制品传播及母婴传播

E.E.病毒增殖直接损害肝细胞,是其主要致病机制

55.HBsAg在机体血清中的存在形式有

A.小球形颗粒

B.管形颗粒

C.Dane颗粒

D.DIP

E.包涵体

56.对HBV消毒的方法有

A.紫外线照射30分钟

B.70%酒精处理15分钟

C.100℃煮沸10分钟

D.高压蒸气灭菌法

E.过氧乙酸处理10分钟

57.不形成慢性感染或病原携带状态的病毒是

A.HAV

B.HBV

C.HCV

D.HDV

E.HEV

58.关于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存在于Dane颗粒核心部位

B.具有抗原性

C.不易在血循环中监测出

D.存在于肝细胞核内

E.产生的抗体具有保护作用

二、填空题

1.甲型肝炎的传染源多为。

甲型肝炎的传染期主要在和。

2.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阳性者血清标本,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3种形态结构的颗粒,即、和-小球形颗粒。

其中颗粒是由感染性的HBV颗粒,内含有和。

3.乙型肝炎的病毒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内含4个开放读框,分别称为S区、C区、和--。

在这两条DNA链中,长链为,较短的一链为。

4.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经4种传播途径,即经血液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和。

5.人类感染丁型肝炎病毒,需要与乙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其方式有2种,即和。

6.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期和期的患者。

三、名词解释

1.Dane颗粒

2.小球形颗粒

3.管形颗粒

四.问答题

1.简述甲型肝炎的传染源及其传播途径

2.试述乙型肝炎的血清学主要抗原抗体系统并简述其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3.简述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及免疫性

4.简述戊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及免疫性

5.试比较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肝炎的预防措施的异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B型题

C型题

X型题

二、填空题

1.甲型肝炎患者潜伏期末期、急性期早期

2.大球形颗粒,管形颗粒,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DNADNA多聚酶

3.P区、X区、负链、正链

4.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

5.同时感染,重叠感染

6.潜伏期末,急性期初

三、名词解释

颗粒:

大球形颗粒具有感染性的HBV完整颗粒。

2.小球形颗粒:

是由HBV感染肝细胞时产生的过剩病毒衣壳装配而成。

3.管形颗粒:

是由小球形颗粒“串联而成”。

四.问答题

1.HAV的传染源多为患者。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患者粪便污染了水源,食物,水产品、食具、玩具和卫生用具等引起水型、食物型暴发或流行及通过生活密切接触经消化道传播引起散在发病。

其次HAV也可经输血、注射传播,但几率很低。

HAV的潜伏期为15~50天,病毒常在患者转氨酶升高前5~6天就存在患者的血液和粪便中。

2周后肠道抗-HAVIgA及血清中抗-HAVIgM/IgG产生,粪便中不再排出病毒。

2.乙型肝炎病毒主要有3个抗原抗体系统1)HBsAg和抗-HBs系统:

HBsAg为病毒体外壳蛋白、小球形颗粒及管形颗粒成分,包含PreS1、PreS2蛋白。

HBsAg是检查乙肝感染的主要标志,并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HBs(中和抗体)。

表面抗原始于感染后19天即在潜伏期早期便可检出,它分多个亚型,各亚型间有部分交叉免疫,其分布有地区性。

2)HBcAg和抗-HBc系统:

HBcAg为大球形颗粒的外衣壳成分,因为它被外衣壳蛋白包裹,在感染者血清中难以监测到HBcAg,它有很强的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HBcIgM类和IgG类两种非中和抗体,前者于发病早期,但一过性感染者其持续时间短,在IgM高峰后IgG出现并持续多年。

3)HBeAg和抗HBe系统:

HBeAg与HBcAg同时出现,HBeAg阳性与抗-HBcIgM阳性均为HBV复制活跃的指标。

一过性感染患者,HBeAg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其阴转后,出现对应的抗-HBe,为感染后时间较长以及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预后较好的征兆。

诊断意义见下表:

HBsAg

HBeAg

抗-HBc

抗-HBe

抗-HBs

结果分析

IgM

IgG

+

+

-

-

-

-

急性乙肝潜伏期

+

+

+

-

-

-

急性乙肝早期

+

+/-

+

+

-

-

急性乙肝后期

+

+

-/+

+

-

-

慢性乙肝有HBV复制

+

-

-

+

+

-

慢性乙肝无或低度复制

-

-

-

+

-

+

乙肝恢复期

-

-

-

+

-

-/+

既往感染已恢复

-

-

-

-

-

+

接种过乙肝疫苗

3.乙肝传染源包括急性、慢性和无症状携带者。

肝炎患者可分临床型和亚临床型,而临床型又分黄疸型和无黄疸型。

作为传染源,意义较大的为无症状携带者,其次为慢性患者、急性患者。

在急性患者中,亚临床传染源意义大于临床型,而在临床型中又以无黄疸型大于黄疸型。

依其传播途径重要性依次为母婴传播,经血液、日常密切接触及性接触传播。

HBsAg阳性的母亲导致母婴传播率40%~50%,如母亲HBsAg和HBeAg双阳性,则母婴传播率高达90%~100%。

人群中至少占40%HBsAg携带者由母婴传播而来。

乙肝病例中约50%有血液暴露史。

母婴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及性接触传播,共同构成HBV感染的家庭内聚集性分布。

人感染HBV后。

由于不同个体的免疫应答反应不同及HBV毒株及数量的差异,造成转归的多样性。

HBV的外衣壳PreS2和PreS1抗原与肝细胞多聚白蛋白受体、IgA受体等结合并吸附于肝细胞膜表面,继而侵入肝细胞内进行病毒复制并释放子代病毒体至循环血液中。

在血液中被抗病毒抗原致敏CD8+细胞毒T细胞(CTL)可选择性杀伤受感染的肝细胞。

当受感染肝细胞较少,而机体免疫应答反应又正常,则细胞外HBV易被中和抗体(抗-HBs)所清除,表现为一过性感染或自限性急性乙肝。

当大量肝细胞被HBV感染,机体的免疫应答又超常,则发生CTL大量破坏肝细胞,引起重症肝炎。

如果胎儿宫腔内感染或新生儿HBV,由于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被HBV感染的肝细胞仅有一部分被CTL杀伤,则造成肝细胞内外持续存在HBV,表现为HBsAg携带状态或慢性肝炎。

当成人免疫力功能低下或感染HBV免疫逃逸变异株,也可发生持续性感染。

此外,免疫复合物及自身免疫反应,在HBV致机体肝脏病理损伤方面也起重要作用。

4.戊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潜伏期末至发病初期的病人,病人发病2周后,一般不再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本病无慢性肝炎。

潜伏期平均40天,病毒主要经粪口传播,与甲肝传播途径相似。

HEV感染水型流行较甲肝多见。

人HEV后,表现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两种结局,儿童以亚临床型多见,成人以临床型多见,因此戊肝表现为15~39岁高发。

病死率较高,1%~2%,其首要原因是孕妇患戊肝后病死率可达10%~20%,且易发生流产与死胎,尤其妊娠期后期(妊娠7~9月)的孕妇的病死率最高。

人感染HEV,部分患者血清中开始出现抗-HEVIgG至病后12个月,大约累积占95%的患者抗-HEVIgG阳转。

抗HEVIgG阳性者1~2年内不再感染发病,表明有中和抗体,但病后免疫力不十分稳固。

抗-HEVIgM阳性,可确诊患者受HEV感染。

5.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均为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的传染病,预防策略首要以切断传播途径,改善水源和饮食卫生为主的综合性措施。

目前,已研制成功甲肝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均有良好的免疫效果,适用人群主要为学龄儿童及抗-HAVIgG阴性的高危暴露职业的特殊人群,如幼托保育员、医生、环保工人等。

戊型肝炎尚缺乏特异性预防措施。

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均为肠道外传播,由于目前已研制成功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接种疫苗能有效的预防乙肝和丁肝。

接种乙肝疫苗要放在阻断母婴传播上,即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3、6月龄各肌注5μg,其次对暴露于血液的高危人群,也应实行上述0、1、6个月间隔地注射。

此外,加强血源筛选和管理,避免医源性污染以及实行婚前检查等也是有效的措施。

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率低,且目前尚无疫苗,故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宜采取加强血源管理,避免医源性感染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