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常用全参数分析报告解析汇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76478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常用全参数分析报告解析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摄影常用全参数分析报告解析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摄影常用全参数分析报告解析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摄影常用全参数分析报告解析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摄影常用全参数分析报告解析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摄影常用全参数分析报告解析汇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摄影常用全参数分析报告解析汇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摄影常用全参数分析报告解析汇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摄影常用全参数分析报告解析汇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摄影常用全参数分析报告解析汇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摄影常用全参数分析报告解析汇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摄影常用全参数分析报告解析汇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摄影常用全参数分析报告解析汇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摄影常用全参数分析报告解析汇报.docx

《摄影常用全参数分析报告解析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常用全参数分析报告解析汇报.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摄影常用全参数分析报告解析汇报.docx

摄影常用全参数分析报告解析汇报

光圈越大,画面越亮。

而且光圈的数字越小代表光圈越大。

比如2.8的光圈比5.6的光圈大,画面更亮。

室内、室外不能简单的这样区分,只要画面亮度够用就行。

还有就是光圈越大,拍出来的照片越扁(没有立体感),光圈越小,画面越有立体感。

一般拍人4-5.6就行,拍景5-8就行。

 

所谓景深,就是当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围。

它能决定是把背景模糊化来突出拍摄对象,还是拍出清晰的背景。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拍摄花、昆虫等的照片中,将背景拍得很模糊(称之为小景深)。

但是在拍摄纪念照或集体照,风景等的照片一般会把背景拍摄得和拍摄对象一样清晰(称之为大景深)。

详细解释:

当相机的镜头对着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在镜头中心所对的位置垂直镜头轴线的同一平面的点都可以在胶片或者接收器上相当清晰的图像,在这个平面沿着镜头轴线的前面和后面一定范围的点也可以结成眼睛可以接受的较清晰的像点,把这个平面的前面和后面的所有景物的距离叫做相机的景深。

  景深相机

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镜头应该是所有的光线聚集在一点后,再以锥状扩散开来,这个聚集所有光线的一点,就叫做焦点。

在焦点前后,光线开始聚集和扩散,点的影像变成模糊的,形成一个扩大的圆,这个圆就叫做弥散圆。

在现实当中,观赏拍摄的影像是以某种方式(比如投影、放大成照片等等)来观察的,人的肉眼所感受到的影像与放大倍率、投影距离及观看距离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弥散圆的直径小于人眼的鉴别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实际影象产生的模糊是不能辨认的。

这个不能辨认的弥散圆就称为容许弥散圆(permissiblecircleofconfusion)。

在焦点的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

以持照相机拍摄者为基准,从焦点到近处容许弥散圆的的距离叫前景深,从焦点到远方容许弥散圆的距离叫后景深。

编辑本段三要素

光圈、镜头、及拍摄物的距离是影响景深的重要因素:

1,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2,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反之景深越深。

3,主体越近,景深越浅,主体越远,景深越深。

景深的计算公式:

见图

从公式可以看出,后景深>前景深。

由景深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景深与镜头使用光圈、镜头焦距、拍摄距离以及对像质的要求(表现为对容许弥散圆的大小)有关。

这些主要因素对景深的影响如下(假定其他的条件都不改变):

(1)、镜头光圈:

  景深的计算公式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2)、镜头焦距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焦距越短,景深越深;

(3)、拍摄距离

距离越远,景深越深;距离越近,景深越浅。

在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

景深的大小,首先与镜头焦距有关,焦距长的镜头,景深小,焦距短的镜头景深大。

其次,景深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16的光圈比f11的光圈小),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于f5.6)景深就越小。

其次,前景深小于后景深,也就是说,精确对焦之后,对焦点前面只有很短一点距离内的景物能清晰成像,而对焦点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能同时被眼看清楚的空间深度称为眼的成像空间深度,即是景深。

编辑本段景深计算

下面是景深的计算公式。

其中:

δ——容许弥散圆直径

f——镜头焦距

F——镜头的拍摄光圈值

L——对焦距离

ΔL1——前景深

ΔL2——后景深

ΔL——景深

前景深ΔL1=FδL^2/(f^2+FδL) 

(1)

后景深ΔL2=FδL^2/(f^2-FδL) 

(2)

景深ΔL=ΔL1+ΔL2=(2f^2FδL^2)/(f^4-F^2δ^2L^2)

从公式

(1)和

(2)可以看出,后景深>前景深。

由景深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景深与镜头使用光圈、镜头焦距、拍摄距离以及对像质的要求(表现为对容许弥散圆的大小)有关。

这些主要因素对景深的影响如下(假定其他的条件都不改变):

(1)、镜头光圈:

光圈越大,即光圈值越小,景深越小;光圈越小,即光圈值越大,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拍摄距离:

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5、一些计算实例网上有些在线计算器,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参考:

摄影光学计算器

Windows版本的可下载的计数器在f/Calc

(1)、200/2.8对焦在5m时,f/2.8的景深:

δ=0.035mm

f=200mm

F=2.8

L=5000mm

ΔL1=60mm

ΔL2=62mm

ΔL=122mm

结论:

该镜头在用f/2.8拍摄时,清晰范围是从4.94m~5.062m,景深很浅。

(2)、200/2.8+2X=400/5.6对焦在5m时,f/5.6的景深:

δ=0.035mm

f=400mm

F=5.6

L=5000mm

ΔL1=30mm

ΔL2=31mm

ΔL=61mm

结论:

该镜头在配合2X增距镜后,主镜头用f/2.8拍摄时,景深是

(1)的一半。

编辑本段影响要素

1镜头焦距

2被拍摄体的距离

3光圈的大小

4感光元件大小(与容许弥散圆半径有关)

编辑本段关系

1,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

3,主体越近,景深越小,主体越远,景深越大。

简单的说,景深(depth of field)就是聚焦清晰的焦点前后“可接受的清晰区域”。

这段距离的特点是实焦点后面清晰的距离要长于前面清晰的距离,对于任意口径来说,其焦点之后的景深大约是焦点前面景深的2倍。

清晰范围前后较短的,我们一般称之为景深浅(或景深短);而清晰范围较大的,我们一般称之为景深深(或景深长)。

景深浅有利于虚化背景

清晰范围的差别基于几方面的标准,教科书在解释景深时必需要讨论“最小弥散圈”的概念,但那是一个对于实际应用并非必要、复杂的技术问题。

 例如:

你在动物园将镜头焦点调在老虎的眼睛上,在底片上它的眼睛就是最清晰的。

而这时老虎的嘴巴,还有其身后的树皮,在最终的照片上也显出可以接受的清晰影像。

当你的视线从调焦点的眼睛移开时,模糊的程度就逐渐加大。

在近处前景和远处背景上的物体离老虎越远,清晰度就越差。

弥散圈大小与景深的关系

因此,“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部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被拍摄到景物。

景深规则一: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光圈口径是影响景深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唯一可以在不用改变拍摄位置和透视角度的情况下达到改变景深效果的方法(如下图),如f16或f22光圈,产生广泛的清晰调焦范围。

相反,f2.8或f4产生短浅的景深,前景和背景上的可接受的清晰范围要小得多。

 但是这个方法只适用于数码单反相机和具有光圈优先AE功能的消费级数码相机机。

光圈口径与景深的关系

创作一幅作品而非简单地拍照,光圈的选择就是一个基本的要素。

即便在使用程序曝光模式时,你也应该在可行的情况下选用最合适的光圈和速度的组合。

景深规则二:

焦距越大,景深越小 

这是最便于得到浅景深效果的方法,

景深规则三:

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这是拍摄花朵等小物件时的最佳方法,在最广角端近距离拍摄是数码相机的优势之一,而对于拥有消费级数码相机的众多家庭用户来说,合理利用这一规则可以使您在拍摄中更加如鱼得水。

基于以上分析,采用“最大光圈+尽可能缩短的摄距+长焦距镜头”能获取最小景深的效果。

采用“最小光圈+最短焦距镜头+超焦距聚焦”能获取最大景深效果。

目前,一般家用数码相机都是大景深,很难拍出背景虚化的照片,只有在用微距拍摄的时候才能看出背景虚化的效果

【最重要的概念】:

我自己总结摄影的基础知识里最最重要的3个概念就是:

光圈、快门、ISO(感光度)。

可以毫不夸张的讲,你只要彻底理解清楚这3个概念后,那么你就完全可以用单反来拍照了,而且一来就可以直接用单反的全手动模式,这个时候你反而会发现全手动M模式是最最简单的模式,反而其他的档位会显得复杂起来。

(851.2的大光圈镜头,非常明亮)

<一>什么是光圈?

光圈其实是镜头里面的一个装置,它控制着快门按下时孔径的大小。

上图是我一只快要挂掉的镜头:

50mm1.8。

我这只镜头光圈正好出了问题,我又懒得去修,这正好可以拍下它光圈没有收回去的样子,你可以从图中清晰的看到它的孔。

这是光圈2.8的时候的样子,光圈的叶片能够根据不同的光圈大小来调节孔径的大小。

大光圈的时候孔径就很大,小光圈的时候孔径就很小,这个很简单,拿起你手中的相机看着镜头拍张照片,你就能看到里面的光圈了,如果把曝光时间设置长点,就能看得更清楚了,你还可以试验不同的光圈值看看拍照时候镜头里的孔径有什么变化

<二>光圈的数值

光圈的大小和它的数值是呈倒数关系,也就是数值越大的时候反而是光圈越小,F1.2是大光圈,F11反而是小的光圈。

从大到小:

f1.2f1.4f1.6f1.8f2.0f2.8f3.2f4.0……f22

<三>光圈的作用

1、控制进光量。

很显然,大的光圈就表明孔径更大,那么单位时间进来的光线也就更多,这就比你家的窗户,如果窗户越大,那么你家的采光也就越好,而光圈就相当你家的窗帘,你可以拉上一部分让房间暗一点。

调整光圈能够调整曝光(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这是光圈最普遍的作用,比如光线不好的地方拍照,就尽量把光圈开大点。

不过基本上同样的条件下的镜头,光圈越大,镜头越贵,所以那些出名的大光圈镜头价格都相当不菲。

2、最厉害的用途:

控制景深。

单反相机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用大光圈的镜头来造成背景的虚化,这让拍摄效果一下子就有别于卡片机,整个照片一下子就显得艺术起来。

下图是不同的光圈拍摄的照片,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背景虚化的不同。

光圈越大,背景越虚化,景深越小

光圈越小,背景越清,景深越大

3、神秘用途:

制造光芒。

用小光圈可以制造闪耀的光芒,我前面拍摄的这张照片就是以f/22的最小光圈来拍摄的,可以看到太阳在后面是光芒四射的感觉,而大光圈就拍不出来这种感觉。

<一>什么是快门?

快门就是用控制时间长短来调节光线进入相机感光元件的装置,与光圈相反,快门与镜头无关,只和相机本身有关,所以也称相机快门。

由于一般的日常拍摄速度均为1/125秒,所以称为高速快门,相比之下,对于需要时间长的1/30秒以上时长的快门,简称为慢门。

<二>快门的作用?

1、最最常见的作用:

控制进光量。

用速度控制进光量,以达到正确曝光。

通常快门与光圈相配合,光圈加大一档(即光圈数值变小),则快门相应变快一档(即快门数值变大)。

2、最有力的作用:

凝固速度

用较快的快门速度(即快门数值大),可以将运动中的物体清晰地瞬间凝固住,比如正在比赛中的运动员、比如漫天的飞雪、比如正在飞扬起的水珠。

3、最无奈的作用:

增加进光量

(上图拍摄相机:

nikond80快门速度:

2秒,在相对低的iso下能取得正确的曝光)

4、最帅的作用:

表现速度或意境。

(上图机身:

400d,速度:

1/30,在按下快门的同时让相机随着车的方向移动)

在赛车还有运动的场合,很多人用这种追随拍摄的手法来表现速度感。

在风景拍摄中也有很多用慢速快们让水流或者瀑布成为烟雾状来表现意境和氛围。

(上图为0.6秒的慢速快门拍摄,可将夜幕下的车灯拉成线状,不过慢速快门一般最好有三角架,或者可以找到支撑的地方,否则该清楚的地方也会模糊)

综述,快门主要的效果就是凝固与飞速。

如果对快门运用尚陌生,不妨将相机模式调至TV(快门优先)模式,许多傻瓜相机也有此模式,然后根据要表现的主体,进行对快门的单独调整,这样相机会自动将光圈调整到位。

从零开始学摄影已经讲了2个概念,可以说光圈和快门是最最重要的概念,今天要讲的是iso感光度。

讲完这个以后还有个东西需要讲,那就是曝光的原理,明白了曝光的原理和基础的光圈快门后,那就都明白了,你就会发现很多你以前一直纠缠的问题都已经搞清楚了,什么曝光补偿、测光模式都是以这几个概念为基础的,那些其实都很简单。

1、iso是什么?

iso就是相机的感光度,只跟机身有关系。

一般在机身的调整项目上可以看到有100200400……这样的数字选择。

感光度这个概念我想了很久怎么解释更简单,后来我想到了:

感光度就是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请把上面加重的这句话多读几遍,如果把相机的感光度从100调成400,那么就说明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增强了,那么相机对光线变得敏感后有什么反应呢?

答:

相同光圈下,快门速度明显变快!

wow,这真是好事,好多妈妈在室内跟宝宝拍摄,就发现快门太慢,宝宝全拍糊了,有时候即使到最大的光圈,快门依然慢,那么这个时候法宝就来了,赶快调高iso感光度看看,如果快门还有点慢,那就继续调高直到快门的速度拍出来不虚为止。

2、请慎用高感光度!

有些人知道iso的好处后,就问,那干脆把iso调到最高吧,这样快门一直都很快,多好,再也不用担心拍虚了,但俺在这里告诉你,高手都是尽量用最低的iso!

为什么?

答:

因为iso越高,画面噪点就越多,画质就会越低。

3、怎么选择感光度?

选择感光度的原则是尽量用能不拍虚的最低iso来拍摄。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举个例子,如果你想拍小孩子,而且你想用一定的光圈保持一定的背景虚化来突出主体,比如f/2.8,你用的50mm的镜头,但发现拍摄时候要保证曝光快门是1/10秒,这个时候肯定会虚,如果不用三脚架的话。

那么你可以调高试试,发现调到400的iso的时候,快门到了1/50s,那么恭喜你,iso400就是最适合这个场景的拍摄感光度了,因为刚好够着安全快门了,也就是说画面可以不虚了。

另外还要对你的相机要熟悉与了解,你要用各种不同的iso下拍摄看看,看噪点是否能接受。

相机不同,噪点的表现是不同的,高端机型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比如5d2的iso到2000我都能接受,相当于我以前那部400d的200~400的感觉,一点都不明显,这就是技术进步的好处,在弱光下拍摄很有优势。

好了,这次就讲到这里。

下节预告:

曝光的过程(最最重要的来了)

<一>曝光的原理和过程

想象一下,有一间房子,有个窗户并且有窗帘。

我把窗帘打开,光线从外面射进房间,那么我有个问题,射在房间的光线的多少跟什么有关系呢?

好,我数10下,你思考下这个问题,在心里说出你的答案。

10

9

8

7

6

5

4

3

2

1

恩,我想你很有可能已经想出了答案,跟窗户的大小有关系,跟窗帘开启的时间有关系,跟外面光线的强度有关系。

但我们假设光线的强度不变,那么射入房间的光线的多少就跟窗户的大小和窗帘开启的时间有关系了。

我们假设把窗帘全部拉开,让阳光洒进来10分钟,然后拉上窗帘,这个过程就是相机的曝光过程。

这个时候,窗户的开启大小其实就好比光圈的大小,开启10分钟就是曝光的时间,这些光线射在墙壁上(感光芯片),就完成了曝光的过程,相机就有了成像。

所以很简单,你要想获取一张曝光合适的照片,就是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数值。

再回到上面那个举例,如果你将窗户开得很小,只有很小的缝隙透光进来,那么需要长点的时间,房间才能获取足够的光线;如果你窗户开得很大,那么很短的时间里,房间就能获取一定量的光线,相机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现在把相机模式拨到全手动M档,让我们来理解一下,设置一个5.6的光圈值,然后只调整曝光时间拍摄照片,然后观察需要多少时间,你在LCD显示屏中看到的照片亮度算是你比较满意的了。

在光线稍充足的地方完成这个练习会比较好,比如你获得的曝光时间是1/200秒,快门速度就是1/200。

好了,简单吧,在外面拍照,用全手动,你只需要调节2个值就ok了,iso可以设一个固定值。

所以不要害怕听到全手动这3个字,其实我认为是最傻瓜的模式,反而是全自动还有半自动总是把人搞蒙。

<2>那么光圈优先AV和TV快门优先是个怎么回事呢?

光圈优先档和快门优先档都是半自动档。

用光圈优先来说,就是你自己根据自己想要的景深效果确定个光圈值,然后曝光时间相机来帮你想。

快门优先就是你自己订个曝光的时间,相机来告诉你一个光圈值。

简单吧?

那么好奇的你可能会问,相机怎么确定那个快门值呢?

嗯,好问题,相机其实是有个内置测光表来测光,根据现场的光线强度还有一系列的测光程序,他们会给出个快门速度

但相机毕竟不是智能的,它有时候真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所以它有时候会出错,比如拍出来的照片有点偏暗,或者有点过曝,所以这就是我前面说的为什么全手动最简单的原因。

<3>留给你的问题

1、曝光补偿是个什么东西,是决定曝光的根本性因素吗?

是独立于光圈、快门、iso的另外一个根本性决定照片亮与暗的参数吗?

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呢?

2、在全手动的模式下,调节曝光补偿这个参数还有用吗?

敢用大光圈善用小光圈

   光圈是摄影创作最重要的摄影元素之一,除了控制进光量来满足曝光需要外,也是获得特定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

   ⒈大光圈和成像质量的对立统一。

一般情况下,大光圈时成像质量相对较差,不过新一代镜头最大光圈时的成像质量已大为改善,充分利用大光圈的成像特点可获得与众不同的图像。

由于此时景深小,便于清晰反映某一特定区域而其他部位相对虚化,突出主体。

照度较差时,如手持相机拍摄,采用大光圈可使用高速快门,防止机震影响成像清晰度。

一些摄影者很少使用最大光圈,通常只用f5.6、f4,要充分发挥大光圈的特点,则要敢于使用最大光圈,如大口径标准镜头光圈完全可用f1.8、f1.4等最大光圈,中长焦镜头则应敢于使用最大光圈f2.8,此时配合摄距、背景与主体的距离(背景与主体的距离越远,大光圈形成的虚化背景效果就越明显,反之亦然)等,可将大光圈的效果充分体现出来。

或许最大光圈拍摄的成像质量没有中等光圈来得好,但这方面损失和所得到的艺术效果相比较仍然值得。

  ⒉虚化背景。

虚化背景时通常选择大光圈或长焦镜头,至于光圈究竟多大才算合适呢?

实际上,除了200mm甚至焦距更长的远摄距镜头外,通常都要使用最大光圈。

使用标准镜头拍摄不妨选择最大光圈f2.8甚至f1.4,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别具一格的韵味,真正将主体与背景明显分离。

由于数码相机景深相对比较大,如不采用最大光圈,主体很难突出。

  ⒊小光圈和长景深。

利用小光圈获得大景深是拍摄风光片时常常采用的方法,但这还要和镜头焦距、摄距等因素相结合。

如用长焦镜头,在2-3米摄距时,即使用f32光圈,也不会获得很大景深。

换言之,只要被摄对象和背景都处于无限远,即使光圈较大,也会有很大的景深。

  ⒋光圈大小因题材而异。

在人物摄影中,常常用到大光圈,而风光摄影使用小光圈机会较多。

拍摄溪流,为表现流水的动感,需要采用1/8-1/2秒这样的慢速度,不采用小光圈必然导致曝光过度;逆光拍摄波光舟影等,如采用到f22、f32这样的小光圈,水面细小的波光会产生类似加用星光镜的效果;拍摄焰火等题材,由于需要1/2秒-1秒曝光时间才能完美地表现焰火形状,因此也需要选择小光圈。

  ⒌小光圈宜配合三脚架使用。

拍摄静物风光等题材使用小光圈,对成像清晰度要求比较高。

在中等照度下采用f22光圈,快门速度常常在1/30秒左右,没有三脚架,手持相机拍摄,往往会因机震、人体生理运动等因素而影响清晰度,因此在照度较低时使用小光圈,要充分利用各种依托物,合理握持相机。

如使用数码相机,可提高感光度以做补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