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2808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5文档格式.docx

A.植物在阳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的

C.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的

D.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某同学在桦花江畔观察到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A)

A早春江面上皑皑冰雪的消融B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

C深秋江边上晶莹冰凌的生成D初冬江岸上美丽雾松的出现

.两只相同的杯子置放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酒精。

一段时间后,两杯听液面如图所示。

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跟液体的(D)

A.表面积大小有关B.温度高低有关

C.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D.种类有关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象

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象

C.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象

D.丁图可能是石英凝固图象

.某同学对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下列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C)

A.太阳光使海洋中的水温上升到100℃以后变成水蒸气上升

B.在高空水蒸气温度降低到0℃以下才会凝结成小水滴

C.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可能会降雨

D.降雪的时候,空气中一定没有水蒸气

.下表为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判断,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应选用(A)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酒精温度计B.乙醚温度计C.水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

.夏天剥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的周围冒“白气”,这些“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D)

A.?

升华形成的B.?

凝华形成的C.?

凝固形成的D.?

液化形成的

.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D)

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

.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D )

A.冬天,河面上的冰层增厚B.冬天,屋顶的瓦上霜层增厚

C.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蒙水珠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下列哪个是放热过程(B)

A.熔化B.凝固C.沸腾D.升华

.冬天,小明戴着眼镜喝热开水时,镜片会逐渐模糊起来,这是因为水蒸气发生了(B)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

.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才伸进口腔内进行检查。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C)

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B.进行消毒

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D.防止镜框因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早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下列有关记载和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山顶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

B.“司南之勺,投之于地,其抵指南”—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C.“花气习人知昼暖”—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

D.“潭清疑水浅”—光发生了折射

.小明将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水沸腾后肥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

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3所示,则观察到烧瓶里的水(B)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会再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且又浇上冷水,故不会沸

D.从火焰上拿开到向瓶底浇上冷水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都会沸腾

.医用水银温度计使用后的消毒方法是(D)

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B.放在水中煮C.用清水清洗D.用医用酒精擦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热量就减少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D.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它们内能一定相等

.下面几种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C?

?

A.初冬的早晨草木上的霜B.碘被加热变成紫色的气体

C.海面上的大雾?

D.湿的衣服被晾干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景,正确描述水沸腾现象的是(?

A.初冬的早晨草木上的霜?

B.碘被加热变成紫色的气体

.下列自然现象中,通过熔化形成的是(A)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

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原因是雪发生了(B)

A.蒸发B.升华C.凝华D.凝固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物体放热的是(A)

A.让水蒸气液化而收集蒸馏水B.冰箱中冷凝剂蒸发而致冷

C.在衣柜内放“卫生球”防虫蛀D.冬天将冻梨放入凉水中梨中的冰熔化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是(A)

A先液化后蒸发B先升华后蒸发C先液化后升华D先凝华后升华

.图8所示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像是(A)

At/minBt/minCt/minDt/min

.“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

“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对此应用物理学知识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都只能暂时止沸B.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D.“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二、填空题:

.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常看见人们的口中呼出“白气”,这是由水蒸气形成的,它实际上就是由大量的浮于空气中的组成的。

.当前,人类面临着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非典型肺炎(SARS)的危胁。

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患者持续的高烧,那么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________℃。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

.同样湿的衣服,晾关阳光下干得快,晾在树荫下干得慢,这表明物体的____越高,蒸发越快,被100OC的水蒸气烫伤会比被100OC的水烫伤得列厉害,这是因为水蒸气_____(填“蒸发”、“液化”或“凝华”)时会放热。

.为了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_______;

增大液体的_____________;

加快液体表面的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_____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

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所至在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在_______时要_____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家中养鱼缸里水的温度一般都略低于室内的气温,这是由于水的造成的。

.寒冷的冬天,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内游客的嘴里不断呼出“白气”,这是      现象;

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少,这是     现象。

.实验室的酒精灯使用完毕后要求盖好灯帽,这样做可以减慢液态酒精的。

.用塑料薄膜把田地履盖起来,是农业生产中一项新技术――地膜履盖法。

地膜的主要作用是。

.如图9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信息一:

海波的初温为25℃;

信息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季,农户家常用一种没有烧过的粘土做的茶壶。

观察发现,装水后,壶的外壁总是潮湿的。

请分析:

这种茶壶能使里面的凉茶水变得更凉些的原因是                   。

你认为茶壶放在            地方变凉效果会更好。

.打预防针前常用酒精棉球涂在皮肤上消毒,皮肤有凉爽的感觉,这是因为酒精________时从皮肤吸热,使皮肤的温度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有一刻度均匀但所标读数与实际温度不相符的温度计,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4~C;

用它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60C;

再用它测某液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为270C,则此液体的实际温度应为_____℃.当液体的实际温度为_____℃时,用此温度计测出的读数恰好与液体的实际温度相等.用寒暑表测沸水的温度,不合适的原因是           。

.飞机在人工降雨时向云层喷洒干冰,使之降雨,这一过程经历了、、种物态变化.

.日常生活中,炸麻花用油,煮饺子用水,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_____不同,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

.二氧化碳灭火器是用加压的方法将液态CO2压缩在钢瓶中制成的。

灭火时,再将其喷出,具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起隔绝空气的作用是因为______________;

起降温的作用是因为____________。

.学校组织学生打肝炎预防针时,医生用酒精棉在同学手臂要注射的部位擦拭消毒,这时被擦的部位会有的感觉,这是因为。

.医院抢救中暑病人时,首先是在人体的额头上大面积地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

这种疗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

.我市今年春季出现严重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用火箭弹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投撒到高空,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___成为气体,并从周圈吸收大量的热,空气的温度激剧下降,使高空中许多水蒸气___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吸热而___变为雨点落到地面上.(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小琴一边让电吹风的热风吹到自己的长发上,一边对旁边的小弟弟说:

“电吹风把电能转化为_______能和___________能.”一会儿,头发干了,小琴又告诉弟弟:

“湿发变干是一种____________现象(填某种物态变化).”

.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顺德生产的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替代氟利昂进行工作的.如图5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到冷冻室时就会___________,流到冷凝器里就会____________.这样就可以使冰箱的冷冻室长期保持低温.(填“吸热”或“放热”)

.“坎儿井”是吐鲁番地区的一种灌溉工程,从山坡上到田地里挖成一连串的井,再把井底彼此挖通,连成暗沟,将山上融化的雪水和地下水引来浇灌田地,“坎儿井”利用了________原理,减小暴露在空气中水的________,从而减小了蒸发。

.早春冰河解冻会感到寒冷,这是因为________的缘故;

盛夏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爽,这是因为________的缘故;

深秋早晨地上出现的霜是________现象;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户外进入室内,眼镜上有一层“白雾”,是_______现象。

.人工降雨时,用火箭、飞机向云中播散干冰一固态二氧化碳为催化剂,促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喷洒在云中的干冰可使云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这样冰粒下落过程中变成了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其中,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和小冰粒变成水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是和·

四、实验题:

.图10所示是陈凡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

⑴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操作错误之处:

      。

⑵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11中的  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

⑶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99℃,说明当时的气压    1标准大气压(选填“>

”“<

”或“=”)

.某次实验中,烧杯中的水正在沸腾,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6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将(填“升高”漕“降低”或“不变”)。

.某同学对碎冰加热使其熔化。

下表中记录了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图10)上画出冰熔化的图象。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4

-2

.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

由于疏忽,有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1)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

(2)该物质______晶体(填是或不是)其理由是___因为在8~12min的冷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一条新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着你的手背吹气,呵气,说出你的感觉,并解释其中的道理。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是某同学选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

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②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

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实际温度是OC

(2)该同学在做实验时,见图,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

(写出两种即可)

第一种可原因:

第二种可原因:

.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研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t/min

10

15

25

45

55

65

温度t/℃

71

28

24

22

请在下面坐标图中通过描点画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①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

你认为方法_____________的冷却效果较好。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刚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操作,他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

11

12

13

14

水温/OC

95

96

97

98

99

(1)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OC.

(2)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

(1)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拔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C.读取温度。

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

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只填写序号)

(2)图16甲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当t时=10min时海波处于状态,图16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发现水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从水底上升,逐渐(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升到水面破裂;

水沸腾时通过温度计观察到,对水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2所示,由图象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_.

(2)水沸腾时在水面的上方会有大量____散发到空气中。

.质量和初温(等于室温)都相同的水和酒精盛在相同的容器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请在图的直角坐标中粗略画出水和酒精从室温开始到沸腾前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并分别用I1、I2表示。

〔已知C水=4.2×

103J/(kg·

℃),C酒精=2.4×

103J(kg·

℃),I酒精的沸点为78℃,室温约为20℃〕

.如图是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温度(70℃左右)的示意图.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除了烧杯、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钟表外,主要器材还缺。

(2)如图8A.B.所示,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如表

(二)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温度记录

则该地水的沸点为℃,当地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如图9所示,是三位同学作出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同学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中,根据实验记录画下如图(6)所示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___分钟,海波的熔点约为_____℃.

.如甲图是小明同学所做的”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装置。

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为了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将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装入两相同的烧杯中,然后将它们放置在同一房间(相同环境)里。

过了一段时间,他观察到酒精液面低于水的液面、根据这个蒸发快慢的现象,提出相关的问题。

.如图所示装置用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进行正确操作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温度

/℃

90

92

94

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气泡变化的情况是:

.某实验小组通过实验验证,得知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①液体的温度;

②液体的表面积;

③液面上方气流的快慢.小组成员张强提出进一步的猜想:

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一猜想是否正确.要求写出简要的实验方法.

.图12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

(1)本实验的目的是:

观察沸腾现象和水沸腾时的.

(2)图中所示的温度是.

(3)当水温接近90~C时,每隔lml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请你在下面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t/℃

85

87

89

92

94

96

97

98

六、综合题:

.小明和小红都想帮妈妈煮粥。

小明认为粥锅里的水烧开后,可继续火烧得很旺,煮得満锅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粥煮好;

小红则认为,沸腾后应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微微沸腾,将粥煮好.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请说出理由.

.唐代诗人张继写的著名七绝诗《枫桥夜泊》中前两句是: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是作者乘船在苏州枫桥停船过夜的感受。

在“月落乌啼霜满天”这句诗里,包含了哪些物理知识?

请写出由这句诗可以直接联想到的相关物理知识,并作简单的解释》(请至少写出四个)

解答示例:

光的反射——月球反射太阳光,使人看见月亮。

⑴               ⑵             

⑶                             

.(04辽宁大连)冬天,地处北部山区的一些居民,为了室内的保温,常把纸条粘在窗缝处,俗称“溜窗缝”.为了使纸条不因潮湿而脱落,通常把纸条粘在室外的窗缝处.请你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解释:

为什么不把纸条粘在室内的窗缝处?

.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变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办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