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6137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3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题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A.30℃B.33℃C.37℃D.39℃

2.医用体温计使用后的消毒方法是(  )

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B.放在沸水中煮

C.用酒精擦洗D.用清水冲洗

3.以下关于蒸发与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要吸热,所以都有降温致冷作用 B.都是将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

C.都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D.都在液体的表面发生

4.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5.图中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6.如图所示,烧

杯中盛有0℃的碎冰,装有0℃碎冰的

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中,(试管底部不接触烧杯底),缓缓加热,烧杯中的冰有一半熔化时,管中冰将 

A.不熔化   B.熔化   C.一半   D.少于一半

7.用酒精擦在温度计的液泡后,会观察到温度计内液面()

A.不断下降B.先下降后上升C.不断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

8.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9.如图所示图像中,能描述晶体凝固过程的是:

10.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这是熔化现象

B.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水的汽化现象

C.夏天喝饮料时,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一会儿冰块变小,这是凝固现象

D.电冰箱内侧壁常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11.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常会看到当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时,有许多“白气”涌出。

下面关于此“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箱内原有的白色气体

B.冰箱内的制冷液蒸发出的气体

C.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D.冰箱内的水蒸气遇到室内的热空气升华成的雾

12.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到0℃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冰的熔点是0℃,所以冰可以熔化一部分

B.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所以水可以凝固一部分

C.水不能结冰,冰也不能熔化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3.把一盆0℃的水放入0℃的房间内,则()

A.水一定结成冰B.一定有少量水结冰

C.一定变成冰水混合物D.水一定不结冰

14.许多生活现象中隐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花香扑鼻说明分子间有很大的间隙 

B.冰棒融化时要放出热量 

C.用手提桶时,手受到桶的拉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水杯能静止在桌面上是因为它不受力的作用

15.工业上常用“分馏法”把石油中的汽油、煤油、柴油等矿物质提炼出来,具体方法是给石油加热让其温度逐渐升高,在不同温度下得到各种油的蒸气,再让其分别冷却,得到各种油的液体。

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不同的矿物油具有不同的

A.熔点B.凝固点C.温度D.沸点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题型注释)

16.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干冰迅速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成小水滴落下来.(填物态变化名称)

17.下图是2013年1月3日14时的泰安整点天气实况播报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观察图线知1月3日的最低气温是_______,读作_______。

18.如图是某同学常温下在教室内用甲乙装置分别探究“冰和蜡烛熔化的特点”的实验.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乙装置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实验中,热只能自发的由酒精灯的火焰传递给水,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性.

19.冬天早晨看到房间的玻璃窗出现小水珠,水珠是在玻璃窗的(内、外)表面;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车窗的(内、外)表面会出现水珠.夏天,温度高,我们会感觉气味扩散更快,说明温度升高,分子加快。

20.“5.18”海交会上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

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从而加快了从周围物体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

21.在发射火箭时,在发射台下建一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里,这主要是利用水___________时________热,从而保护发射台。

22.图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_________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23.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_____(选填:

“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___________(选填:

“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

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___________(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24.如图是给某晶体加热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在2—5min这段时间内晶体处于状态,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2)由图可知此晶体的熔点是℃。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题(题型注释)

25.“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

(2)从图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

26.小丽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小丽实验中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丽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乙所示,则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填a或者b)

(3)小丽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①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丙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②根据图像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

(写出两点即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小宇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丙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请你回答: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图乙中  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

(3)图乙中  不是根据本实验装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画出来的.

评卷人

得分

五、作图题(题型注释)

28.按要求画图

(1)请在图中用作图的方法表示室内点光源A照到室外的范围大小(用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箭头方向为光的传播方向)。

(2)一束平行光斜照到水面上将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画出图中箭头形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

(4)在医用体温计图上画出36.8℃对应的水银柱的位置。

29.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请在图中画出水沸腾时B处的一小气泡上升至水中A处时的大致图形。

评卷人

得分

六、计算题(题型注释)

30.(7分)有一支未刻刻度的水银温度计,当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cm,当玻璃泡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4cm。

问题:

(1)对于这支水银温度计而言,外界温度每升高10C时,玻璃管内的水银伸长多少cm?

(2)当室温为220C时,水银柱的长度为多少cm?

(3)用这支温度计测某种液体的温度时,发现水银柱的长度为16cm,则该种液体的温度为多少0C?

31.高压锅的锅盖通过几个牙齿似的锅齿与锅镶嵌旋紧,锅盖与锅之间有橡皮制的密封圈,不会漏气.锅盖中间有一排气孔,上面套着类似砝码的限压阀将排气孔堵住,当加热高压锅(锅内有水、食物),锅内气体压强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气体就会把限压阀顶起来,蒸气即可从排气孔排出锅外,这样就不会因为锅内压强过大而造成爆炸,以确保安全(如图10).已知高压锅的限压阀的质量为100.8g,排气孔的面积为7mm2).求:

①锅内气体的压强最大可达多少?

②设锅内压强每增加3.6×103Pa,水的沸点就相应的增加1℃,则锅内的最高温度可达多高?

(g取10N/kg:

外界大气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计算时取1×105Pa)

评卷人

得分

八、综合题(题型注释)

32.请你认真阅读下列几份资料,并思考回答题后的问题。

[资料]资料1:

“大气压”是描述大气对地面物体压力的物理量,离地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那里的大气压越小;离地面越深的地方(如比地面低得多的矿井),大气压越大。

资料2:

科学家在研究水的沸点和海拔高度之间关系时,通过实验测出不同高度处的水的沸点大约值。

(如表所示)

海拔高度h/km

0

1

3

6

9

……

水的沸点t/℃

100

97

91

80

70

……

资料3:

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办法除去糖中的水分。

为了是糖在沸腾的时候不致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

资料4:

如图所示,为青山、海湾、东京三个城市的等高地形图。

[问题]

(1)根据你对上述资料的分析思考,你认为在海拔8.848km的珠穆朗玛峰顶上,水的沸点大约是℃.

(2)资料2给出了水在不同高度处的沸点,决定水沸点高低的因素是“大气压”。

请你将水的沸点和大气压之间的关系用文字写出来:

(3)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的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混度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C. 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D. 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4)假如你是制糖集团的老总,准备在青山、海湾、东京三个城市之中选择某个城市办“制糖”分厂,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你会将厂办在哪个城市?

并请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33.(7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饮水鸟

如图所示是一种古老的中国玩具——饮水鸟,它的神奇之处在于:

它看上去没有任何外来的动力,却能不停地点头“喝”水,犹如一台永动机。

就连爱因斯坦看后都十分惊叹饮水鸟的设计。

饮水鸟的结构如图甲所示,它是一个由“头泡”和“尾泡”构成的密闭容器,容器内装有易挥发的乙醚液体,乙醚液体在温度升高或液表气压减小时易汽化;汽室1和汽室2中充满乙醚的饱和蒸气,乙醚蒸汽在温度降低时易液化。

平时,鸟身略向前倾。

启动时给吸湿层滴足够的水,吸湿层中的水因蒸发而吸热,使汽室2中的温度降低,导致汽室2中的气压小于汽室1中的气压,尾泡中的乙醚液体在汽室1中气压的作用下沿玻璃管往上升,于是整个鸟的重心上移(如图乙所示),鸟身逐渐前倾,直至鸟嘴接触水面“喝”水,此时头泡和尾泡刚好通过玻璃管连通(如图丙所示),两汽室中的乙醚蒸汽混合,液态乙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回尾泡,饮水鸟的重心下移,于是渐渐直立起来,在支架上来回摆动。

由于“喝”水时,鸟嘴接触水面,沾湿了吸湿层,于是它又开始循环工作。

(1)因吸湿层上的水会蒸发使汽室2中乙醚饱和气的温度降低时,部分饱和气会发生_______现象;在乙醚液体沿玻璃管往上升时,汽室1中气压会减小,此时尾泡中的乙醚液体会吸收外界空气的热量发生______现象,以保持汽室1中乙醚蒸汽的饱和状态(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饮水鸟“喝”完水后会在支架上来回摆动,摆动时,以头泡为参照物,空气是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这样能加快吸湿层中水分的蒸发;若冬天气温太低,吸湿层上的水蒸发过慢,饮水鸟会渐渐停止摆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3)饮水鸟“喝”水的频率受吸湿层上水的蒸发速度影响,水的蒸发越快饮水鸟工作越勤快,要想使饮水鸟工作更勤快,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饮水鸟工作时可以把空气的_____能转化机械能,但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利用饮水鸟的原理来制造发动机,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人的正常体温,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根据人的正常体温即可做出选择.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选C.

考点:

温度

2.C

【解析】

分析:

对温度计消毒方法很多,消毒时要保证不毁坏温度计,逐个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

A、用酒精灯火焰烧温度计,虽可消毒,但会毁坏温度计,故错误;

B、沸水温度高达100℃,用沸水对温度计消毒,会毁坏温度计,故错误;

C、用酒精棉球搽拭温度计,既可以消毒,又不会毁坏温度计,故正确.

D、用清水冲洗,温度计上的病毒不会被冲掉,起不到消毒作用,故错误;

故选C.

考点:

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点评:

要学会对物体正确消毒,这既是学习的需要,又是生活的需要.

3.B

【解析】都要吸热,都是将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蒸发有降温制冷作用,选B

4.C

【解析】本题主要是对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的考查.

5.B

【解析】

试题分析:

A、“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不符合题意;

B、“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了固态的霜,是凝华过程,故B符合题意;

C、“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晚上遇冷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并附着在草叶上,故C不符合题意;

D、“冰”是由水遇冷结成冰,是凝固过程,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6.A

【解析】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冰达到熔点,但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

故选A.

7.B

【解析】用酒精擦在温度计的液泡后,由于酒精灯汽化吸热,所以温度计示数下降,但当究竟蒸发完以后,温度计会继续升温。

8.C

【解析】

试题分析:

A、雾是液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后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B、雨是液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后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C、霜是固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凝华后形成的,符合题意.

D、冰是固体,它是由液态的水放热凝固后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C.

考点:

凝华

点评:

要判断各选项的物态变化是否相对应,首先要弄清楚各选项的物态变化特点,然后根据变化前后的物态特征来判断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9.A

【解析】

试题分析:

各图像的物理意义为:

A——晶体凝固图像;B——非晶体熔化图像;C——晶体熔化图像;

D——非晶体凝固图像。

考点: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10.D

【解析】

试题分析:

A.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形成的,故A错误;

B.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水蒸气遇冷液化现象,B错误;

C.夏天喝饮料时,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一会儿冰块变小,这是冰块熔化了,为熔化现象,C错误;

D.电冰箱内侧壁常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D正确。

故选D。

考点:

液化、熔化、凝华现象。

点评:

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就熟练掌握,是考试的热点。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物态变化,生活中看到的各种“白气”,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形成的,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据此分析判断;在炎热的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时,看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形成的,不是蒸发、升华现象,故A、B、D错、C正确.

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液化及液化现象

点评:

生活中的“白气”:

冬天早晨人呼“白气”、冬天水开了冒“白气”、夏天冰棒冒“白气”等都属于液化现象.

12.C

【解析】

试题分析:

冰熔化成水时要吸热,水凝固成冰时要放热,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房间的温度也是0℃,两者之间没有温度差,因此冰水混合物与环境之间没有热传递,也就是冰水混合物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所以水不能结冰,冰也不能熔化。

考点: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点评:

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晶体熔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热。

晶体凝固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达到温度降到凝固点;二是继续放热。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只有当物体间有温度差时才会有热传递的现象发生。

13.D

【解析】

试题分析:

0oC的水只有继续放热才会结冰,将0℃的水放入0℃的房间内,水和房间内等温,无法进行热传递,0℃的水无法向0℃的房间内放热,所以水一定不会结冰,D选项正确。

考点:

水凝固的条件,热传递的条件。

14.C

【解析】

试题分析:

花香扑鼻是由于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冰棒融化是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力的作用时,每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所以用手提桶时,手也会受到桶的拉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杯能静止在桌面上是因为它到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二力平衡。

故选C

考点:

分子的热运动;熔化吸热特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力与运动的关系

1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沸腾及沸腾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分馏法”中石油发生了怎样的物态变化。

常温下的石油是液态的,得到的蒸气是气态的,所以这是石油的汽化,汽化中的沸腾具有沸点,故选D。

16.升华凝华熔化

【解析】

试题分析: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

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

熔化、汽化、升华。

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干冰很易升华为气态,此过程中吸热,从而起到降温作用;水蒸气遇冷会凝华为小冰晶;小冰晶下落后熔化为水即形成雨。

考点:

物态变化

17.-16℃零下16摄氏度(负16摄氏度)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像分析:

知1月3日的最低气温是-16℃,读作:

零下16摄氏度(负16摄氏度)。

读这个单位的时候,“摄氏度”是一个整体而不能分开来读。

考点:

摄氏度的表示和读法

点评:

主要考查了图象的读图能力.要能根据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摄氏度”是一个整体而不能分开来读。

18.可行使受热均匀方向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于冰在常温下就可以熔化,因此在实验过程中,不需要使用酒精灯加热,可以仔细观察实验中的现象.乙装置将需要加热的物质放入试管中,并用水进行加热,这样可以使物质受热更加均匀。

(2)实验中,热只能自发的由酒精灯的火焰传递给水,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方向性

考点:

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能量的传递

点评:

此题是探究冰、蜡烛的熔化特点.考查了对固态物质进行加热的方法,比较了冰和蜡烛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也即酒精灯的使用,同时考查了能量的传递.

所以答案为:

可行使受热均匀方向

19.内外无规则运动

【解析】

试题分析:

冬季,房间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夏季,外界水蒸气温度较高,汽车开空调时玻璃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到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夏天,温度高,我们会感觉气味扩散更快,说明温度升高,分子加快无规则运动。

所以答案为:

内,外.无规则运动

考点:

液化、分子运动

点评:

本题考查同学对身边常见现象和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力,对定义要准确地进行记忆.

20.蒸发,吸收

【解析】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加快了水分的蒸发;

蒸发要从周围物体中吸收热量,从而起到降温的目的.

21.

【解析】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以及汽化吸热.

解答:

解:

在发射火箭时,在发射台下建一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里,这主要是利用水汽化时吸热,从而保护发射台.

故本题答案为:

汽化,吸热

22.甲38.5-5

【解析】

试题分析:

体温计的量程为35--39℃,分度值为0.1℃。

家用寒暑表的量程为-30--50℃,分度值为1℃。

由此可知,其中甲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38.5℃和-5℃。

考点:

温度计

23.不变;吸热;水银

【解析】

试题分析: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液体的沸点。

故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该过程水吸热。

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而水银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故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水银温度计。

考点:

液体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沸点

24.

(1)熔化吸收

(2)220℃

【解析】

试题分析:

如图所示,在第2—5min这段时间内图像是一条与横坐标平行的线段,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晶体处于熔化状态;由图可知晶体的熔点是220℃。

考点:

晶体熔化的特点及图像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晶体熔化的特点

25.

(1)热胀冷缩

(2)97小于(3)不变液化

【解析】

试题分析:

(1)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由图象知,温度升高到97℃后不再升高,说明水的沸点是97℃,低于100℃,说明实验室中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3)液体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考点:

水的沸腾实验

点评:

本题考查了温度计的原理、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沸腾的特点,有一定的综合性。

26.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视线要与温度计刻度水平

a液体沸腾需要继续吸热b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杯底接触了,这样会使测量的温度偏高;同时,读数时,视线没有跟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齐平,也会造成读数不准;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