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88516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1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docx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C.粮食酿醋

D.活字印刷

A.AB.BC.CD.D

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闻气体的气味B.

取用液体试剂

C.

量液体时读数D.

取用固体粉末

3.“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

硒:

0.013;铝:

0.0596;锌:

0.0062;钠:

18.4;钙:

4.69。

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

A.元素B.原子C.单质D.分子

4.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5.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铬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铬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2B.铬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

C.铬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2.00%D.铬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6.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闻气味、观察颜色B.带火星的小木条

C.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7.从微观角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

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有新的元素生成

B.液氧转化为氧气:

分子总数增加

C.食物腐败:

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D.光合作用:

分子分成原子,有新的原子生成

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无色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9.根据化学方程式C+2CuO

2Cu+CO2↑,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A.反应所需条件B.反应的速度

C.生成物的质量之比D.碳的还原性

10.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冰毒的化学式为C10H15N,下列关于冰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

B.该物质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

C.该物质的1个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

D.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1×15+14×1=149

11.第47个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不宜提倡的是

A.少开私家车,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对废旧金属进行回收利用

C.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

D.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12.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铪、钨两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

A.核内质子数B.核内中子数C.相对原子质量D.地壳中的含量

1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的三态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B.寻找合适的催化剂,利用光能使水分解是最理想的制氢方法

C.长期饮用蒸馏水有益健康

D.河水经过吸附、沉淀和过滤处理后的水是混合物

14.【最新】5月,中国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物分子的个数比是1∶2∶4

B.乙烯不属于氧化物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15.如图是X、Y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为原子,Y为离子

B.X、Y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X在反应中可失去6个电子

D.X与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X

16.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物质/g

反应前质量/g

16

2

6

30

反应后质量/g

0

2

m

2

A.表中m的值为44

B.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丁分解生成甲和丙

C.该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4:

11

D.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7.下列有关实验或家庭中,操作顺序的“先”与“后”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氯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天然气泄漏,应先打电话报警

D.家用电器着火时,先切断电源,后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18.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

D.向一定量的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19.科学家成功地利用精密仪器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这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制得的最薄的材料,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石墨片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片是一种单质

B.石墨片与C60是同种物质,具有导电性

C.在一定条件下,石墨片可还原氧化铜

D.石墨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20.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因此有能量变化的都是化学反应

B.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煤气(CO)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C.因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D.纸张燃烧后余烬的质量比原纸张的质量小,所以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二、填空题

21.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3个钾原子:

______________

(2)铵根离子:

_____________

(3)2个二氧化硫分子:

___________(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_________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后的生成物:

________________

2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影响我们的生活。

请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数字序号)

①干冰    ②食醋    ③氮气④石墨

(1)可用于炒菜调味的是_______;

(2)可用于生产氮肥的是_____________;

(3)可用于灭火的是_________;(4)可用于制造干电池电极材料的是_________。

23.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

①氮气    ②铁     ③氯化钠    ④二氧化碳

24.共享单车采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来解锁,而手机通常采用高能的锂(元素符号为Li)电池作为电源。

(1)锂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而成为锂离子,其离子符号为______。

(2)某种锂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Li+MnO2=LiMnO2。

Li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3)金属锂除了制造锂电池外,还可以用于储存氢气,其原理是金属锂与氢气化合生成白色粉末状的氢化锂(LiH),氢化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

写出氢化锂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5.在2A+3B=2C+4D的反应中,若3.2克A和4.8克B正好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则4.8克A和________克B完全反应可生成________克D,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三、简答题

26.化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硬水危害人们健康,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我们需要清新清洁的空气,为减少雾霾的吸入,人们出行经常带口罩,是利用口罩中填充物(活性炭)的_________性。

(3)当我们路过花圃时,就会闻到花香的气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交警通过酒精检测仪显示的颜色变化,可快速检测出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化学反应原理为:

2CrO3(红色)+3C2H5OH+3H2SO4

Cr2(SO4)3(绿色)+3CH3CHO+6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5)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是精准扶贫的民心工程,在农村推广家用沼气池建设是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和环境卫生的重要举措。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名称),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四、推断题

27.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轻的气体.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8.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来制取氧气。

现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g装入大试管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生成。

得到如图图像,请根据图像计算:

(1)t1时间时,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g。

(2)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__。

六、实验题

29.实验室使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可供选择的实验仪器和用品如下。

(1)用上述仪器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若用d收集一瓶氧气,如何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___________。

(2)制取氧气时,用a仪器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优点是(______)(填序号)

A.便于控制反应快慢  B.定量添加药品更方便  C.生成氧气质量更大

(3)回收二氧化锰,需要进行过滤操作,过滤时,_______(填序号)的末端要轻轻的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原因是:

______。

过滤结束后,小心取下滤纸,将纸上的固体洗涤干燥,转移装瓶,贴上标签。

生活中可以替代滤纸的物品是________(填一种)。

(4)回收的二氧化锰,还可以在上述反应中反复使用。

其原因是________。

七、科学探究题

30.草酸(H2C2O4)是一种有机酸,其晶体(C2H2O4·2H2O)是一种无色晶体,熔点较低,加热会熔化、气化和分解。

草酸晶体中的草酸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草酸晶体受热分解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碳的氧化物的成分。

(猜想)

猜想1

猜想2

猜想3

只有CO

只有CO2

CO、CO2都有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__________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气体。

(2)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

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②E装置中________;③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气体。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

猜想3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问题讨论)

(1)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1)如图G是用来加热草酸晶体的装置。

请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小华认为该装置错误,正确的应是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你认为小华的判断_______(选填:

“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也可用加热草酸晶体的方法获得CO。

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CO使人体中毒的原因是________;收集CO可用H装置,气体应从________端进入(选填“a”或“b”)

参考答案

1.D

【解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陶瓷的烧制、火药应用、粮食酿醋,都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活字印刷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选D

2.C

【详解】

A.闻气体的气味在瓶口处轻轻地扇动,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此选项正确;

B.向试管中倒入液体,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此选项正确;

C.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此选项错误;

D.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用镊子或纸槽,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此选项正确。

故选C。

3.A

【详解】

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氟、钙、铁、锌”等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

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故选A。

【点睛】

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分子的构成,用微观粒子来表示;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4.B

【详解】

纯净物是指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指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所含微粒

微粒种类

物质种类

纯净物或混合物

A

1

1

纯净物

B

3

3

混合物

C

1

1

纯净物

D

1

1

纯净物

点评: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根据微粒的种类可判断物质的种类。

5.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分析。

A.在元素周期表的一个小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且原子序数=质子数,故铬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4,错误;

B.根据上面的分析,铬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正确

C.在元素周期表的一个小格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是相对原子质量,且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可省略不写,但不是“g”,故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而在元素周期表中并不能体现出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错误;

D.根据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铬元素名称带“金”字旁,因此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故选B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6.D

【解析】

【详解】

A、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三瓶气均没有气味、没有颜色,用闻气味、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分别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氧气能使的化学的木条复燃,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不能,不能鉴别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无法鉴别一氧化碳、氧气,故选项错误;

D、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气体能燃烧,则是一氧化碳;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C

【解析】

【详解】

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但没有新的元素生成,故选项解释错误;

B、液氧转化为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分子总数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

D、光合作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分子分成原子,但没有新的原子生成,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C。

【点睛】

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

8.C

【解析】

【详解】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

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9.B

【详解】

A.由化学方程式看出,反应所需条件是高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不能知道反应的速度,此选项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知道,生成物的质量之比为128:

44,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碳具有还原性,将氧化铜还原为铜,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A

【解析】

【详解】

A、冰毒中的C、H、N元素的质量比=(12×10):

(1×15):

14=120:

15:

14,故错误;

B、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冰毒有C、H、N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C、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一个冰毒分子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故正确;

D、根据冰毒的化学式可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15+14=149,故正确。

故选A。

【点睛】

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11.C

【解析】

【详解】

A、少开私家车多步行,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故做法应该提倡;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制品,保护金属资源,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故做法应该提倡;

C、多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筷子、纸杯,会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故做法不应该提倡;

D、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用保护环境,故做法应该提倡。

故选C。

12.A

【解析】

【详解】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总称,不同的元素原子质子数一定不同,铪和钨两种元素也不例外。

故选A。

13.C

【解析】

【详解】

A、水的三态之间的转化,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B、制取氢气的最好方法是利用太阳光照射,使水分解,故说法正确;

C、蒸馏水中不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长期饮用蒸馏水不益健康,故选项说法错误;

D、河水经过吸附、沉淀和过滤处理后,仍然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4.A

【详解】

解:

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据微观示意图可知:

CO2和H2在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配平即可,故其化学方程式为:

2CO2+6H2

C2H4+4H2O,因此:

A、生成物分子的个数比是1:

4,故说法错误;

B、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属于有机物,不是氧化物,故说法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故说法正确;

D、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故说法正确。

故选A。

15.D

【解析】

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分析解答。

解:

由图可知,X、Y都是原子,且X表示的是氧原子,Y表示镁原子。

由于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化合价为-2价,Y容易失去电子,化合价为+2价。

A.由图可知,X、Y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都相等,故都是原子,说法错误;B.X、是非金属元素,Y是金属元素,说法错误;C.由于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说法错误;D.X与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X,说法正确。

故选D。

16.C

【分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6g﹣0g=16g,故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6g;同理可以确定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为30g﹣2g=28g;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由质量守恒定律,丙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丙的质量为16g+28g=44g,故m的数值为6g+44g=50g。

【详解】

A、m的数值为6g+44g=50g,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丁,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g:

44g=4:

11,故选项说法正确;

D、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7.D

【解析】

【详解】

A.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此选项错误;

B.加热氯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水倒吸进试管中而炸裂试管,此选项错误;

C.天然气泄漏,应先关闭阀门,开窗通风,此选项错误;

D.家用电器着火时,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8.D

【详解】

A、催化剂只能加快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速率,不能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故A正确;

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的物质总质量不变,故B正确;

C、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

1,故C正确;

D、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碳的质量不断增加,当石灰石反应完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而不是一直增大,故D错误。

故选D。

19.B

【解析】

试题分析:

A、石墨片是一种单质,正确,B、石墨片与C60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错误,C、单质碳具有还原性,故在一定条件下,石墨片可还原氧化铜,正确,D、石墨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正确,故选B

考点:

碳的几种单质及性质

20.B

【解析】

【详解】

A.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都是化学反应,如干冰升华吸热,是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

B.任何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都有一个爆炸极限,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此选项正确;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相同,此选项错误;

D.纸张燃烧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纸张燃烧后余烬的质量比原纸张的质量小,是因为生成物逸散到空气中去了,此选项错误。

故选B。

21.3KNH4+2SO2

P2O5

【详解】

(1)3个钾原子就是在钾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3,可表示为:

3K;

(2)铵根离子带有1个单位的正电荷,可表示为:

NH4+;

(3)2个二氧化硫分子就是在二氧化硫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2,可表示为:

2SO2;

(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就是在氧化铝化学式中铝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加上+3,可表示为: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可表示为:

P2O5。

22.②③①④

【解析】

【详解】

(1)食醋可用于炒菜调味;

(2)氮气可用于生产氮肥;

(3)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干冰属于二氧化碳的固态;

(4)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做电极,可用于制造干电池电极。

23.①④②③

【解析】

【详解】

①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

②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

③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④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点睛】

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

24.失去电子Li++3LiH+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