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及金点子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2930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及金点子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及金点子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及金点子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及金点子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及金点子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及金点子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及金点子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及金点子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及金点子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及金点子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及金点子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及金点子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及金点子案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在各行各业纷纷为创建节约型社会献计献策的时候,为了积极响应这一号召我们青州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意见》,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我校围绕这一主题结合“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一度电”为主要内容的少先队资源节约活动,让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节约资源、关心环保的意识。

我们以这次习惯养成行动为基本载体,促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水准提升和个体素质全面发展。

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亲身实践体验,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素质要求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少年儿童感受习惯养成的喜悦,感受健康成长的快乐。

我们从多方入手,整合各项资源,努力通过各项调查、活动、反馈、总结等多种渠道开展本次活动,培养队员节约好习惯的养成

(二)家庭背景

现在大部分家庭的生活情况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变得比较宽裕,一般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

家庭的主要消费是用在孩子身上,有的家长认为自己这一代人比较艰苦,现在生活条件好转了,不应该再让孩子过自己童年时代的那种艰苦的生活,因此许多家长尽量满足孩子的欲望,孩子们不愁吃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大手大脚,毫不珍惜。

有的家长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但对孩子却很大方,他们认为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由此,孩子的一些坏习惯渐渐养成:

比如灯开着人走了,用完自来水,水龙头不关紧就走了……,诸如此类的现象,很多家长却认为这些都是生活小事,自己代替关掉就算了,殊不知这样养成了孩子浪费的坏习惯。

其次,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比较看重,而对孩子的习惯培养,他们认为无所谓,只要孩子学习好就可以了,疏忽了对孩子好习惯的教育。

  另一方面,有些父母没有注意自己的节约习惯和节约意识,给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缺少了言传身教的责任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孩子都看在眼里,在多数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一部分不良的行为和习惯是相似的。

(三)学校背景

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除了在部分中学教材中有简单的水资源内容外,还没有一份教育中小学生节约用水的专门教材,我们的教材还在停留在对学生进行着“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教育,其实,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当少,关于节约方面的教育教师只能流于口头的说教,因为教师本身的教学任务相当重,有时只能在学科教学中穿插一些这方面的教育内容。

针对这种现状,学校大队部决定以这次活动为契机,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符合少先队员生理、心理特点的,队员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培养队员们的节约意识和节约习惯。

 (四)学生现状

  在开展活动之前,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份问卷,随机抽取了我校100名队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对于学习用品如看到别人把橡皮等文具当玩具扔来扔去时不去理睬的占45%,对水彩笔或颜料什么时候重新买时,有28%是没保管好,丢了的情况下再买的。

过年时大部分队员都能得到一定数额的压岁钱,交给父母保管的占35%。

平时喜欢买零食的占40%,偶尔买零食的占45%,看完电视不把插头拔掉的占38%,有时会拔掉的占31%。

洗脸水直接倒掉的占60%。

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队员对于自己学习用品大都不是很珍惜的,也不会合理使用自己的压岁钱和零花钱,对于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的意识还相当差,节约习惯还没有很好的养成,因此有必要通过一些活动的开展培养队员的意识和节约的习惯。

【实施策略】

 节约行动就是要树立孩子的节约意识,让孩子养成节约习惯,学会节约,从而让孩子尊重他人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

学会节约,是一种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体现。

然而节约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从而形成教育的强大合力,搭建孩子成长的舞台。

策略之一:

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习惯。

然而,有不少队员却认为勤俭节约是丢面子、是小气鬼,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通过多种不同方式,用队员乐于接受的活动,来教育队员真正把勤俭节约看成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一种崇高的精神,一种良好的教养,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为了配合本次的节约行动,我们大队委员会专门组织召开了几次会议,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商议如何开展本次活动,最后大家一致决定,首先要做的是宣传发动、营造氛围,我们利用升旗仪式向全校师生发出由大家一同拟订的倡议书;

通过板报、红领巾广播台、午会课一同学习一些有关废弃物的危害和它们可以再利用的价值等;

还让队员找找身边的一些浪费现象,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让队员们知道节约是一件利己、利人、利家、利国的大好事,使队员们在思想上要有节约的意识,才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策略之二:

学科整合、多方联动

  少先队活动不是独立的,在这次节约行动中,学校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各学科的老师也大力配合,数学老师通过让大家动手算一算,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分钱,一张纸、一度电,那么全国13亿人一天就可以节约多少?

一年又可以节约多少?

算出的数字是多么惊人啊!

用直观的数字来要求我们的队员认识到节约不是一件很难以做到的事情,我们应该爱惜一点一滴的资源。

中队辅导员在思品课、班会课上通过讲我国历史上名人志士生活节俭的故事,讲周恩来爷爷的睡衣补了又补,讲朱德爷爷战争年代和解放后如何艰苦朴素,讲雷锋叔叔如何省吃俭用,把节约下来的钱寄给灾区人民等等。

使队员深深懂得,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之不易。

英语老师把外国人如何节约的好习惯讲给队员听,如外国人吃自助餐时吃多少拿多少,用完餐后没吃完的打包带回家,以免浪费。

语文教师结合古诗教学如:

《锄禾》,课文《一根扁担》等一些古代和近代的有名的课文教学中向队员灌输节约意识,我们的体育老师和活动课老师都积极行动起来,体育课自制教具就是利用废弃的易拉罐和竹子做成的,简单实用;

活动课上队员们用废弃物做的花篮、烟灰缸、储蓄罐等等的精美艺术品让你大开眼界。

我们的老师行动起来了,我们的队员参与进来了。

策略之三:

活动引领、养成习惯

 1、成立“绿色阳光公司”

 首先,我们大队委员会职能部——劳动部和卫生部成立了“绿色阳光公司”两位部长是公司的“董事长”,各中队的劳动委员和生活委员是“经理”,具体工作是开展校园内的废纸、废塑料的收集、整理、变卖活动。

各中队队员将校园内的废纸等可以在利用的东西进行捡拾,交到“经理”处,各中队“经理”整理后于每周五上交“董事长”,最后卖给废品回收站,换得的钱用来帮助学校内贫困的学生。

让队员在保护周围环境的同时也美化自己的心灵、养成节约好习惯。

2、结合雏鹰争章活动

 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是一个系列活动,大队部结合争“环保小卫士”章、“三园章”等活动,让队员在争章的过程中体验,使自己成为学校中的小卫士、家庭中的小卫士、社区中的小卫士。

队员们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性体验活动、红领巾一条街的保绿护洁行动、全市的统一行动日等系列活动,队员们在活动中体验,通过活动把环境保护内化为自己的一种习惯,一种自觉的行为。

我们还将争章活动进行拓展,如:

组织队员争“工艺章”,其中的一个训练项目就是“变废为宝”的活动,让队员们把身边的废弃物利用起来,作成美观的小工艺品进行展示,大家开动脑筋,有的把易拉罐的瓶子做成烟灰缸、有的把雪碧瓶做成花篮等等,在争章活动的激励下,大家纷纷开动脑筋,通过自己的双手,把一些废品都变成了美丽的工艺品。

 3、设立小小节能岗

 在每个中队里,都成立了小小节能岗,大家纷纷寻找适合自己的小岗位,有小小节电员、节水小能手、小监督员、废纸收集员、公物管理员等,他们除了负责教室里的用电、用水、公共财物外还监督学校教师的浪费行为,一旦发现,将向老师当面提出。

 4、“节约每一粒米,用好每一顿餐”活动

此项活动主要由家长配合完成,每周发给家长一张“学生用餐调查表”,由家长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如是否按时就餐、有无挑食现象、有无浪费现象、有无偷吃零食现象、就餐时有无不良习惯如:

狼吞虎咽、声音大、说话、看书或看电视等)对学生的用餐情况每日进行如实填写。

各中队小队长一周一统计,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给中队长,由中队长根据情况扣除该队员在评比栏中相应的分值。

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们既养成了较好的用餐习惯又杜绝了浪费现象,可谓一举多得。

5、开展其他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四月份,我们大队部组织全体辅导员和队干部代表观摩了五1阳光中队的“节约,从我做起”主题队会展示。

他们中队在这次的节约活动中表现突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队员们用小品、快板、儿歌等不同的形式向大家宣传节约的重要性及他们在节约活动中的体验。

我们还将组织全体队员开展“捐出一天的零花钱,帮助身边的小朋友”庆“六一”大型义卖活动,大家把自己不玩的玩具、已看过的书籍、不用的学习用品等带到学校,参加义卖。

我们开展征集“节约金点子”活动,让队员把自己的节约经验、节约好办法带给大家,与大家一起分享节约的乐趣,养成节约好习惯。

另外,我们鼓励队员积极参加校、市级层面的征文活动,让队员把自己的体验积累成文字,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策略之四:

榜样作用、力量无穷

我们都知道,榜样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开展节约好习惯培养的活动中让“榜样”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我们让队员寻找书中的榜样、生活中的榜样、身边的榜样、讲榜样的故事。

队员们从网上、书上查找我国历史上名人生活节俭的故事:

毛泽东的“一双棉布鞋”、朱德的“一根扁担”、周总理的“八个铜板”、雷锋叔叔的“一颗螺丝钉”,这些伟人的节俭故事震撼着我们队员幼小的心灵。

大家还找到了许多身边的榜样,五1中队的张好燕同学,家境并不富裕,平时从不买零食吃,把父母给她的零花钱存起来,自己的铅笔用到短得不能再用了还要把笔头劈开,取出里面的笔芯,装到活动铅笔里用,可是在“给尚晓宁同学献爱心”的活动中,她听说尚晓宁同学的母亲不幸遭遇车祸去世,需要帮助时,她毫不犹豫地捐出了自己攒了好久的5元钱。

三二中队的郑彤同学,是一个文静的女孩,自从当上小小节电员后,工作认真负责,当教室里人不多的时候,她会让大家围坐在一起,关掉教室里的一部分电灯,又不影响大家学习,老师和同学都夸她是一个节电好能手。

当然,像这样的榜样大家都找到了很多,学期结束时,我们根据大家的推荐和事迹介绍,评选出了我们学校的“节约之星”,使更多的队员有了学习的榜样,也使大家感到其实自己也能和他们做的一样好。

策略之五:

家校结合、全员参与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为了不让“五+二=零”即队员在学校里养成的节约好习惯回到家里,由于家庭因素的影响使得学校教育等于无用功。

为此在家长学校中,我们让家长明白少年儿童处于心理和思想的生长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还无法辨别自己的行为,学校和家长必须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让家长明确自己的责任重大,树立家长也要为子女作好表率的意识,只有自己成为好家长,才能教育好子女,只有自己处处节俭,才能使子女也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这样由于家长与学校和教师的积极配合教育,学生无论在家里还是学校里都始终做到节约好习惯,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取得成效】

节约行动虽然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但是在潜移默化中还是影响着我们的孩子。

活动开展了一段时间后,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平时喜欢买零食的现象由原来的40%减少致18%,偶尔买零食由原来的45%减少致23%,看完电视把插头拔掉由原来的31%,上升到85%。

洗脸水直接倒掉原来占60%,到现在能循环使用水源的占95%。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队员们的节约意识有了很大的改变。

从对于学习用品的使用和保管来看,节约使用的习惯好了很多,就连队员们用的草稿纸,他们也想出了好多可以节约的好办法,先用铅笔打草稿,再用圆珠笔或钢笔,两面使用,写字时把字写得小一些,最后把草稿纸交到劳动委员那里,作为“绿色阳光公司”的废品回收。

五二中队的队员刘旭涵说:

“以前我看到漂亮的衣服就吵着要买,反正家里也有这个条件,现在妈妈主动提出要给我买新衣服,我都会说不要买,原来的衣服蛮好的,还可以穿。

四一中队的刘明坤的妈妈说:

“原来我们看完电视,随手把遥控器关掉,现在在儿子的批评教育下,看完电视后我们都会把插头拔掉,时间长了也就成了习惯了。

三一中队的王佳妮的爸爸说:

“女儿饭量比较小,以前在家吃饭每顿都会剩下一点饭,现在好了,吃饭前她会根据自己的饭量来盛饭,吃完后,饭碗里也看不到剩饭粒,就连掉在桌上的饭粒她也会捡起来吃掉,女儿真的变了。

 六一中队辅导员侯冬梅老师说:

“中队内设立了小小节能岗后,有些事情不要我再像以前那样叮嘱谁去做,大家都会关心,自己主动去关灯,关心公共财物。

在我们中队《节约,从我做起》主题中队会展示的过程中,队员们根据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队员自己的亲身经历编排了小品、儿歌、等多种形式的节目,向大家宣传节约的重要性及他们在节约活动中的体验,活动使队员们的节约意识逐渐增强,节约习惯逐渐养成。

在家或外出就餐时,都能把自己碗中的饭菜吃的干干净净;

学校的图书义卖会上,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零花钱买自己喜欢的书籍,在学到知识的同时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注意问题】

1、活动的开展过程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因为队员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在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反复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的辅导员把握好节奏,制定好计划,并根据队员情况的改变而改变我们的实施策略。

2、在培养队员节约意识、行为、习惯等内容上要不断进行补充。

在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现有内容进行勤俭节约习惯的教育外,还要尽量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学生看得见、想得出的事例来激起共鸣,求得认同,特别是用学生身边的鲜活事例来进行教育,这样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队员的节约习惯养成方面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效果后,辅导员要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把节约意识纳入队员整体素质的评价体系,评价中注意求真求实,使学生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勤俭节约案例】

节约好习惯快乐伴成长

【案例1】

讲台上的笔筒内已经攒了八九枝各色钢笔、彩笔,粉笔盒里也静静的躺着几块儿没用过几回的橡皮,还有几把无家可归的直尺、三角板、量角器,我问了好几次,大家都说没有丢。

卫生角的纸篓里,静静地躺着一些只用了一点或写了个错别字或只写了几个算式的纸张。

上体育课,教室里没有人了,可是电灯还依旧在无私地散发着它的光芒。

【案例2】

下班路上路过学校附近的一个小卖部,看到许多男孩子挤在那里买方便面,只见他们买来后把包装袋拆开,取出里面的卡片,把整块方便面扔在一边,就比起谁收集的卡种类多。

【措施】

从这些看似简单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我们孩子的节约意识相当淡薄,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我们正在竭尽全力用爱和物质为孩子铺设了阳光大道,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的孩子面临的将不是无知,而是比无知更可怕的对一些诸如浪费现象的熟视无睹。

若是这样,我们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

因此,在这个突飞猛进的知识经济时代,我想说:

别忘了教育我们的孩子,让孩子具备最起码的节约意识和习惯!

为此,我设计了一系列“节约好习惯快乐伴成长”的班级教育活动。

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节俭教育。

首先我组织了一次以“时时处处讲节约”为主题的班会,对全班同学进行一次勤俭节约教育。

会前,让同学们分组进行浪费现象小调查,并以“我身边的节约小标兵”为题寻找同学中的先进事迹,在班会上讲。

经过几天的准备,一个生动有意义的主题班会开始了。

班会上,各种各样的浪费现象被同学们发掘了出来,一些平时对浪费现象熟视无睹的同学幡然醒悟了。

特别是那些“节约小标兵”的先进事迹,更是触动了同学们的心灵,从而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

我抓住这个时机进行了小结:

同学们调查的这些浪费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普遍存在。

可能有些同学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思想上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一种浪费现象,希望同学们以我们身边的这些节约小标兵为榜样,做到“时时处处讲节约”,并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通过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节俭教育。

我以主题班会为契机,组织了一系列活动:

如一周一总结,请学生讲讲身边同学节俭的表现,树立勤俭节约的榜样;

找找本周班里是否有浪费现象发生,怎样克服和纠正这些不良的行为。

我又陆续设计了多个教育活动,如“我与贫困山区的孩子比一比”。

我精心搜集了相关的图片做成了幻灯片。

当我点开幻灯片,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映入孩子们的眼帘:

一群与他们同龄的孩子正跪在简陋的课桌前上课、一个小女孩儿手中正紧握着一截仅有的用细木棍儿绑着的铅笔头认真写字、一群孩子手中拎着被他们称作书包的方便袋和编织袋合了一张影、一个小男孩儿脚上穿的鞋子露出了脚趾、大冬天几个衣衫单薄的孩子拎着“书包”结伴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还有一张红肿皴裂的小手的特写……看到孩子们眼中噙着的泪水,我没有过多的说什么。

可孩子们却哽咽着纷纷争着吐露各自的心声

通过与家长配合对孩子进行节俭教育。

让家长明白少年儿童处于心理和思想的生长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还无法辨别自己的行为,学校和家长必须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孩子们犹如一张白纸,可以在上面画最美丽的图画,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伴随他一生。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勤俭节约的美德之花在孩子们身上越开越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