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93474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7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docx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共6个

教案序号:

课题:

1.春夏秋冬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年班: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和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霜、吹”等6个生字;认识雨字头和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冬”2个生字。

2.读准学习内容中的词语和词语串。

3.通过赏图、想象等方法感受春、夏、秋、冬的美丽,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听读、图文对照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感受文本中描绘的美丽景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联系旧知,迁移导入

1.同学们,咱们学过一篇课文《四季》,还记得吗?

谁愿意来给大家背一背。

2.四季,都是哪四季呢?

今天咱们学习的这节识字课就叫“春夏秋冬”。

二、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1、学习“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四个词语。

(1)图文结合,学生自己拼读四幅图下对应的词语。

要求:

借助拼音,读准词语的字音。

(2)引导学生看图,说说从图上都看到了什么,认读词语。

(3)多种形式认读词语。

(指名读、小老师领读、男女对读)

2、学习“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四个词语。

(1)看图交流春风吹过,大地发生的变化,认读词语“春风吹”,交流“吹”的记字方法。

(2)出示图片,说说夏天的雨都会落在哪里,引读“夏雨落”,识记生字“落”。

(3)出示图片感受“秋霜降”的美景,认识生字“降”及雨字头和左耳旁。

出示耳朵图片,感知、记忆双耳旁,认识“降”字。

了解霜降节气。

(4)出示飘雪图,结合“飘”字字形,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雪花能飘,认读词语“冬雪飘”。

(5)学习单:

图片与词语搭配,连线练习。

【设计意图:

通过出示形象直观的画面,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词语的初步感知。

再结合做一做动作、想一想意思等多种方法识字,让学生在感受画面中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看图想象、联系生活等方式,将识字内容与学生原有认知联结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感受中理解、记忆。

三、画图识字,韵律读词

1、我们不仅认了字,读了词,还结合这些词语想象了画面,下面咱们一起来画画,这画面上有大山,小池塘,展开想象,你们觉得画上还会有什么?

学生说词、贴图,教师引导认识“池、游、入”等生字。

2、拓展说三字词语、贴图。

预设:

白云飘、荷叶圆、青蛙跳、青山高、池水清。

3、小老师带读画面呈现的词语。

4、书上也有一幅美景,你快读一读下面的词语,从图上找一找这些美景。

5、配乐拍手读词。

四、指导写字,注意姿势。

1、欣赏了美景,读了儿歌,下面我们来写写字。

冬去春来,今天我们就来写写“春”和“冬”这两个字。

请你观察这两个字,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两个字写漂亮。

2、请你伸出手指,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两个字。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看谁不仅字写得漂亮,写字姿势也漂亮。

4、集体交流展示、评价。

5、同桌相互评价,自己修改。

【设计意图:

书写指导不仅是让学生写得正确,更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执笔、坐姿以及书面整洁的习惯养成要贯穿始终。

书写后的反思和修改必不可少,通过互相评价发现不足,在修改中进步。

联系旧知,背诵课文《四季》,调动学生对春、夏、秋、冬的记忆,引出课题。

通过调动学生对春夏秋冬原有的认识和感受,勾连本节课要认识的四个词语,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整体感知四季的美好,在交流体会中认读“春风、夏雨、秋霜、冬雪”4个词语

 

通过配乐拍手歌的方式,将本课词语和短语变成朗朗上口的小儿歌。

富有节奏感的拍手歌,更易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教案序号:

课题:

2.姓氏歌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年班: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问答的形式,认识“姓、氏”等11个生字。

2.会写“姓、什、么”等7个生字,认识“弓字旁”“走字旁”和“金字旁”3个偏旁。

3.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

背诵课文。

4.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读好问句的语气,用不同的方法识字,认识更多的姓氏。

学会用独体字作部件合成一个新词。

学习合体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揭题

1.出示学生姓名,生认读。

2.告诉大家,你姓什么?

3.揭题、读题。

4.分别出示“姓”和“氏”,识记。

(出示字卡)

二、读儿歌,随文识字

(一)读儿歌第一节,随文识字。

1.指读、思考:

《姓氏歌》里都出现了哪些姓氏呢?

2.互相听读,检查指正。

指名反馈。

你姓什么?

我姓李。

什么李?

木子李。

他姓什么?

他姓张。

什么张?

弓长张。

3.指名交流:

你认识哪些姓氏?

4.出示“李、张”,识记。

(出示字卡)

相机认识“弓字旁”。

你姓什么?

我姓李。

什么李?

木子李。

他姓什么?

他姓张。

什么张?

弓长张。

5.师问生答,练读第1-4行。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6.出示胡、吴、徐、许:

这4个姓认识吗?

可以怎么向别人介绍这些姓呢?

(引导读5、6行)

7.同桌合作一问一答,练习认读姓氏,强化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合体字。

8.配乐拍手朗读,回读第1节。

9.拓展:

认读班里同学的姓氏,指名介绍自己的姓,渗透不同的方法。

你姓什么?

我姓。

什么?

(二)读儿歌第二节,随文识字。

1.看,咱们班同学中就有这么多不同的姓氏,我们中国的姓氏还有很多很多呢,你知道到底有多少个吗?

(引出《百家姓》)

中国姓氏有很多,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诸葛、东方,

上官、欧阳……

2.我们再来认识几个姓氏。

自读第2节。

 

3.这些姓中有你没听过的吗?

(指名说)

4.相机出示,拼读字卡。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5.出示:

赵、钱、孙、周、王,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识记:

赵钱,认读,相机认识:

“走字旁”,“金字旁”。

6.回读第2节。

再指名读。

7.介绍《百家姓》,感受中国姓氏文化的渊源流长,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8.配乐拍手,完整地读儿歌。

三、指导写字

1.观察词语“什么”。

2.交流,师示范书写。

3.生描红,临写。

4.同桌互评。

四、总结拓展

下节课我们再学写其他生字,练习背诵《姓氏歌》。

由学生熟悉的同学姓名入手,引入《姓氏歌》的教学,将学习汉字、了解姓氏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姓氏与我们息息相关。

通过认读不同的姓氏,加强对学生识字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字。

通过同伴问答朗读练习、师生合作朗读、生生互动朗读、创编儿歌这些形式,提高识字的趣味性,体现实用性。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儿歌,通过多种方法识记汉字,了解不同的姓氏,渗透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课后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

引导观察汉字的占格位置,关注关键笔画的书写,培养学生读帖的能力,持续关注写字姿势,重视对书写的评价,指导生生互评。

教案序号:

课题:

3.小青蛙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年班: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学习汉字中形声字识字的方法,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懂得青蛙是人类的朋友,培养学生爱护青蛙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习形声字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青蛙是人类的朋友,培养学生爱护青蛙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学习运用这个规律帮助自己认识更多的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青”家族的字。

2.学习汉字中形声字识字的方法,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形声字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学习运用这个规律帮助自己认识更多的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

一个小小游泳家,

说起话来呱呱呱。

小时有尾没有脚,

大了有脚没尾巴。

——青蛙

2.板书课题,指导“青”的书写

(1)范写“青”,学生一起书空。

(提示:

月字在底,撇变竖)

(2)用“青”组词。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范读,听准字音

师:

“青”字可有趣了,可以和很多偏旁组成新字,这些字都是“青”的好朋友,他们就藏在我们今天学习的儿歌里!

快打开书,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注意听准每一个字的读音。

2.自由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上面的拼音多读几遍。

读完后坐正。

3.齐读。

要求:

把字音读正确。

4.指名读。

5.同桌互读。

注意听,他是否把字音读正确,不正确的请你当小老师教他读准确。

三、读文识字,自主探究,体会形声字的特点

1.圈画生字

师:

用“青”加上一部分组成新字,这些新字就藏在这篇课文里。

快拿起笔来,把他们圈出来,圈一个读三遍。

2.随文识字(第一句)

(1)谁能把这句话读正确?

指读。

第一句话中,你圈的生字是哪几个?

(2)读带有“青”词语

(3)再读第一句,注意词连读

(4)学习“清”

①出示“清”,你怎么记住这个清字?

②“清”左边是三点水旁,看到三点水,想到了与水有关,它读“清”,河水清清的清。

③文中说“河水清清”,谁能用“清”再组个词。

出示词语:

清早、清明、清风、清心、清白、清理——

(5)“清”字我们记住了,“晴”“睛”你能用青加偏旁的方法,记一记它们的字形吗?

同桌先来说一说。

(6)这几个生字回到句子中能把句子读通顺吗?

注意:

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3.随文识字——后两句。

(1)出示后两句,谁能把这两句读一读。

(2)你们圈的哪几个生字?

(3)读生字带的词语。

(4)用加偏旁想意思的方法来记“事情的情”“请你的请”。

(5)读句子,要求:

把句子读通顺,注意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4.出示所有带青的生字。

你们看这些字长得真像,可读音却不一样。

你能读准他们吗?

(1)带拼音读——小老师领读。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要求:

读准字音,并组个词语。

5.发现形声字的特点。

师:

看看这些字与中间这个“青”字,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

这些字都是“青”加上一部分组成的新字。

它们的读音都与右边的“青”有关,读音相同或相近,左边不同的偏旁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像这样一部分表示读音,一部分表示意思的字,我们叫它形声字。

6.出示儿歌。

这首儿歌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记住这些生字,先自己来读一读——指读。

7.(出示课后题)填空:

眼睛跟目有关,填眼目字旁的睛,其他的填什么?

先和同桌说一说——指名说。

8.生字都回到课文中,谁愿意把这首儿歌读给大家听?

(男生,女生读)

9.词语游戏“青蛙降落伞”。

师:

小青蛙需要你们帮帮忙,读准降落伞上面的词语,他们才能平安落地呢!

(抢读)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要想把他们记牢,我们还要动笔写一写。

1.观察,“青”“请”那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怎么能写好看?

学生先写“青”“请”(描一个,写一个)

师提醒书写姿势。

2.评:

写这两个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正确、美观)

生:

(1)态度认真。

(2)重点笔画:

“青”下面的竖。

(3)结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师:

“青”:

上:

竖居中。

下:

“月”字的撇写成竖。

“请”:

①这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右边“青”居中让位。

②左边是一个新的偏旁“言字旁”,(范写言字旁的笔画),言字旁,第一笔点,第二笔横折提,横折提是一笔写成的。

③注意这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

3.生修改再练写2个。

要求:

正确美观,重点笔画和结构。

五、总结识字方法

今天我们课上熟读了课文,学习了用“青”加一部分变成新字的记字方法。

通过一个字认识了一连串的字,多好的识字方法啊!

其实像这样给字“加一加”的识字方法,以前我们也学过,像“妈妈”的“妈”就是“马”加上一个女字旁组成的。

今后我们可以运用这种“加一加”的方法去认识更多的字。

好吗?

课文中还有一些生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3小青蛙

晴清情请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懂得青蛙是人类的朋友,培养学生爱护青蛙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习其他生字,提高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青蛙是人类的朋友,培养学生爱护青蛙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青蛙是人类的朋友,培养学生爱护青蛙的意识和情感。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拿出一支铅笔。

出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把这课的其他生字圈出来,用自己的识字方法来记字。

2.同桌互学。

读生字表,会读的打“√”,不会的请小老师教教他。

3.处理其他生字,你怎么记的?

重点:

(1)“害”——组个词。

(2)“让”---读句子。

(3)“病”,你是怎么记住他的?

4.出字卡,指读——开火车读。

5.出示词语,小老师带读——抢读。

二、读通课文,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爱护青蛙的情感

1.字音读准了,长长的句子能读通就更了不起了!

打开书,自己先读一读吧。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想,这首儿歌一共有几句话?

3.(有三句话)那就请你把第一句话读给大家听吧!

指导朗读:

(1)词连读,注意“,”停顿。

(2)看到清清的河水了吗?

怎么读?

(3)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预设:

学生自由说出读了第一句话后的想象。

(4)真的像你们说的那样吗?

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

我们来到了小河边,看,河里的水荡起了绿波,多清啊!

(闪‘清’字三点水旁)太阳也笑嘻嘻地挂在了天上,送给我们一个大晴天。

(闪‘晴’字日字旁)看呀,小青蛙跳呀跳呀,跳到了荷叶上,它正睁着一双大眼睛呢!

(闪‘睛’字的目字旁)

这么美的景色谁来再读读第一句。

(5)“小小青蛙大眼睛”这里面藏着一组反义词,谁发现了?

(大——小)

师:

小青蛙除了眼睛大,还有肚子大。

他的肚子里装的都是害虫。

出示资料:

青蛙爱吃小昆虫,每天能吃50多只害虫。

它不单是害虫的天敌,更是丰收的卫士。

(6)小青蛙,大眼睛,小身体,大贡献,多了不起!

带这种感受,谁来读读前两句话。

指导朗读:

可以加动作、表情

(7)青蛙可做了不少好事情呢!

它是害虫的天敌,有了青蛙的保护,禾苗长得可壮了。

板书:

保护

4.你们这么喜欢小青蛙,小青蛙也想和你们交朋友呢!

快读读第三句话。

——指读

师:

你想怎么保护小青蛙啊?

你怎么让别人也知道要保护小青蛙呢?

(画画、倡议、标语牌、餐馆不吃等)

5.青蛙听到你们这么爱护它,可高兴了,它一定会更好地保护庄稼!

农民伯伯也会感谢你们这些环保小卫士的!

大家一起来读读全文。

板书:

爱护

6.出示课件:

练习背诵。

(挖空填空引导背诵)

缺字——缺句——全没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观察,“气”这个字怎样写好看呢?

(学生自主观察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2.生写,要求:

正确美观,提醒书写姿势。

3.欣赏一下你同桌小伙伴写的字。

指导“气”最后一笔的写法。

观察:

看到哪儿拐弯,自己再写一写。

4.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评价中再次指导书写要点。

(1)结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重点笔画。

(3)评价态度要认真。

四、总结

今天你们也像小青蛙捉害虫一样,一点点地解决困难,你们真棒!

板书设计:

3.小青蛙

保护爱护

 

通过同学们感兴趣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范读和指名读让学生读准字音,为朗读好课文做好准备。

 

朗读课文,自主探究,体会形声字的特点,更好的认读生字。

 

指导学生写字,使学生掌握执笔方法、坐姿,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培养学生总结能力,掌握识字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青蛙是人类的朋友,培养学生爱护青蛙的意识和情感。

 

指导学生写字,使学生掌握执笔方法、坐姿,掌握字的结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案序号:

课题:

4.猜字谜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年班:

教学目标:

1.认识“相、遇、喜、欢、怕”5个生字和又字旁,会写“左、右、红、字、时”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谜语。

了解谜面的意思猜出字谜。

3.感受猜字谜识字的乐趣,感受汉字的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第一则谜语中的5个认读字,会写5个会写字。

教学难点:

根据谜面猜出谜底,感受猜字谜识字的乐趣。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明“谜”含义,解题导入

(一)看图猜字,导入新课

师:

咱们做个游戏,好吗?

生:

(好)

【ppt出示图片】

师:

看图来猜字,仔细看看,是什么字?

生:

(字)

师:

是哪个zì?

生:

上边宝盖头,下面一个子的那个字。

师:

你说的是“写字”的“字”。

【教师在生字板上板书:

字】

师:

谁跟他的答案一样。

(生举手)

师:

恭喜你们答对了!

谁能说清楚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

因为我看图上,外面那部分像“宝盖头”,里面那部分像“子”,合起来就像“字”。

师:

他能说清楚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真棒!

快鼓鼓掌!

看图猜字是一种很有趣的识字方法,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种新的识字方法——“猜字谜”。

(板贴课题)

生:

(齐读课题)猜字谜。

(二)出示课文,了解字谜

师:

“猜字谜”怎么玩啊?

生:

就是有个谜语,要猜出一个字来。

师:

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

这是第4课的第一则字谜。

这叫“谜面”,猜出的答案就叫做谜底。

猜字谜,谜底一定是打一个字。

谜面的每一行都告诉我们一点儿这个字什么样子啊,表示什么意思呀,可有趣啦!

二、解“谜”之旅,学习新知

(一)挑战字音关

师:

我们先来读字谜认新字,敢不敢挑战字音关?

生:

(敢)

师:

看大屏幕读谜语,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生自读)

师:

同学们读得很认真。

自己小声读读这三个红色的词语。

(生自读)

师:

它们从句子站出来了,谁带大家读一读

(3名学生带读词语,师相机指导“欢”读成轻声。

师:

老师把要认识的新字留下让它们分开单独站,你们觉得现在这个“欢”还读成轻声吗?

生:

不是,应该读成一声。

师:

谁来带着大家读。

(2生带读)

师:

【ppt出示“又”字旁】“欢”左边的偏旁是什么?

生:

(又字旁)

师:

和“又”字有什么不一样?

生:

捺变成点

师:

谁来说这个偏旁?

(3生说)一起说。

师:

自己把这些字再读一读,一会我们开火车读。

生:

开火车读字。

师:

这回把5个新认识的字放回到谜语里,准能读得更通顺。

一会老师请你们分行读。

快自己练练。

生:

(自己练习,4生分行读)

师:

去掉拼音能读吗?

这次看谁能把课文四行连起来读流利。

自己先练练。

生:

(自己练习,1名学生读,全班齐读)

师:

宣布挑战成功!

(二)挑战字谜关

1.尝试猜谜:

师:

还敢接着挑战吗?

让我们一起闯第二关——挑战字谜关。

请你自己一行一行地读谜语再想想意思,试着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生提出自己猜的字)【师把学生提出的字副板书:

雨、黄、风、字……】

生:

不对,这些字不是左右结构的。

师:

你们从哪看出来的?

生:

因为谜语里说左边是绿色的,右边是红色的。

师:

“左”“右”告诉我们这个字的结构是——左右结构的。

看看刚才同学提出的这些字,都不是左右结构的,老师擦掉了。

到底谜底是什么呢?

请你们再读读谜面,好好思考,自己猜一猜。

2.尝试解谜:

师:

这回你们谁有想法了?

生:

我觉得是“秋”。

因为秋左边的禾苗是绿色的,右边的火是红色的。

到了秋天就会起凉风。

禾苗是庄稼,喜欢雨水。

火和水相克。

师:

他不但说出了自己的答案,还能把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说得很清楚,快把掌声送给他。

师:

他刚才猜的是秋字,你们同意吗?

那到底是不是呢?

我们一起到谜面里寻找答案。

我们猜出的这个字必须符合谜面上说的所有信息。

师:

齐读第一行。

这一行符合“秋”字吗?

谁来说。

生:

符合。

因为左边的禾代表禾苗,是绿色的。

右边的火代表火焰,它是红色的。

师肯定学生答案并演示课件【ppt演示】

师:

原来,这就是——左边绿,右边红。

师:

第二行符合吗?

一起读。

生:

符合,因为秋天的风变凉了很多。

师:

谜面中说左右相遇是什么意思?

生:

左边的“禾”和右边的“火”合在一起就是“秋”。

师:

【ppt演示凉风吹过】是啊,秋天刮起的风我们就叫做“凉风”。

冬天的风叫什么风——北风、寒风。

夏天起的风呢?

——热风。

春天的风是——暖风。

师:

看来第二行也符合,一起读。

生齐读第二行。

师:

第三行和第四行符合吗?

(指名读第三行)

生:

小禾苗就喜欢雨水。

师:

为什么?

生:

禾苗被雨水一浇长得更绿了。

师:

看来禾苗真是喜欢及时雨,一起读第三行。

生齐读。

(指名读第四行)

生:

火最怕水。

师:

火被水一浇就会——熄灭了。

师:

难怪说火最怕的就是水,一起再读第四行。

生齐读。

师:

看来,“秋”字还真是符合谜面的每一行。

答案就是“秋”!

3.宣布挑战成功!

(三)挑战字形关

1.明确要写的字:

师:

同学们,刚才你们第一关和第二关都挑战成功了,真了不起。

让我们进入第三关,这回让我们一起——挑战字形关。

师:

看,在字谜中有这样5个字,都是我们以前就认识的,一起读。

生:

齐读“左、右、字、红、时”。

师:

今天,我们还要记住它们的字形,会写并且尝试写好它们。

2.教学“左、右”:

师:

我们再来看“左、右”这两个字。

这两个字特别容易弄混,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呢?

生:

左下是工,右下是口。

师:

我要把你们的发现编在口诀里。

我说左工,你们接着说——右口。

师:

这两个字笔画相对简单,请你们自己观察,自己在田字格中各写一个,老师也跟你们一起观察,一起写。

【老师写在生字板上】

师拿一份学生作品展示评价。

师:

他哪写得好值得学习?

哪还有小问题,需要注意?

(师相机点拨)左右都有横和撇,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说“横”与“撇”的异同点以及“工”“口”的位置。

师:

老师把你们的提示编在了一首小儿歌里。

生对照读:

“左”横短“右”横长,撇要斜还要长,“工”“口”写在中下方。

师:

请你们对照小儿歌再把左右各写一遍。

(生对应小儿歌修改)

3.教学“红、时”:

师:

这两个字你们觉得在结构上有什么要提示大家的?

生:

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红是左长右短,时是左短右长。

师:

我们一起来看“红”这个字。

还记得“红”左边的偏旁叫什么?

生:

绞丝旁。

师:

绞丝旁的字一般和什么有关?

生:

和丝线有关。

师:

我们以前认识了绞丝旁,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写绞丝旁。

你们知道它的笔顺吗?

生1:

撇横撇横提。

(此时其他学生有异议。

师:

看来有不同意见。

生2:

是撇折撇折提,而且前两个撇折说的时候不能连着说太快,因为这是两笔。

师:

说得很好,看老师把红怎样写在田字格里。

(师教授绞丝旁的笔顺和位置,范写。

师: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左右结构的字——时。

它是什么偏旁?

生:

日字旁。

师:

日字旁和什么有关?

生:

天上的太阳。

师:

对,古时候人们就是靠太阳的影子来判断时间的。

这个字有压线笔吗?

生:

日里面的短横压在横中线上,右边的“寸”点要靠近中心点。

师范写。

4.教学“字”:

师:

(指之前田字格里的“字”)还有一个“字”,“字”在结构上有什么要提示大家的?

生:

(“字”是上下结构的,上窄下宽。

师:

下面宽就宽在——长横上,收笔处要贴近横中线。

请同学们观察“红、时、字”,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