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207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docx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

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艺精品与市场

古往今来,每个艺术家都渴望自己的作品成为精品,具有不朽的魅力。

“文章千古事”正是这种观念的表达。

而在大众传媒时代和市场竞争中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认定精品呢?

这是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艺术作品只有受到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才能成为精品,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然而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肯定是有问题的。

市场有“一时”和“长久”之区别。

我认为,精品是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要有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从而也具有了市场价值的潜质。

既然是文艺精品,就不能只是拥有当下的市场,而一定是也要拥有未来的市场。

只有当下的市场而没有未来的市场,是不可能成为文艺精品的。

到今天成为脍炙人口的文艺精品的,如《红楼梦》、《哈姆雷特》等,都拥有当时的市场,且拥有此后许多年代的市场。

精品必定是具有能穿越时空并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

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具有穿越时空而又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呢?

我看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文艺精品无论何种艺术门类或艺术体裁,通过一定的符号载体来表现人们的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观则是共同的。

真善美作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追求是共同的。

诗词、小说、戏曲、绘画、音乐、雕塑以至于电影电视中的精品,能够真正受到最广泛的喜爱的,无不具有真善美的普世价值。

如屈原《离骚》、绘画《最后的晚餐》、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不胜枚举。

文艺精品,无论是叙事的还是抒情的,也无论是文学的还是其他门类的,都要显现出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

对于作品情节的投入,首先是基于对人物性格的认同。

叙事性文艺精品中主要人物都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深切同情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的,如《红与黑》中的于连就是如此。

现在的电视剧更为突出。

因为主要人物的性格丰富而与人们情感密切相关,才能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也才能使人们关注情节的发展;如果只有故事,没有丰富的、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人们很少甚至不会对它的情节发展有什么兴趣,这也是某些叙事类作品不能成为精品的重要原因。

非叙事性的作品,没有人物和情节,但却是应该体现出作者的境界和人格魅力的,如王羲之《兰亭集序》、绘画《江山如此多娇》等。

文艺精品还应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

不同的艺术门类有不同的艺术语言,即便是同一门类的艺术家,只要他是成熟的、有成就的艺术家,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艺术语言。

同是诗人,郭小川和贺敬之的艺术语言不尽相同;同是画家,吴冠中和林风眠的艺术语言是不同的;同样是电视剧导演,李少红和高希希的艺术语言也颇有不同。

人云亦云的模式化作品,不可能成为精品。

具有艺术个性的作品,都有真正的艺术生命,也才能有市场,既有当下的市场,也有未来的市场。

当代小说中,周梅森《国殇》、路遥《人生》等,可称为精品,都是以其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为其重要标志的。

在对当前文艺创作的分析中,注重文艺精品的市场化因素无可厚非。

而依我的浅见,精品与人民的息息相关,也许和依凭于市场还不完全是一回事,或者说并不是志在市场才能出现精品,而是真正的精品拥有市场。

(1)下列关于“文艺精品”的表述,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艺精品是每个艺术家都渴望得到的,而且是需要艺术家们耗尽毕生精力去创作、去追求的艺术作品。

B.文艺精品是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的小说、绘画等的艺术作品。

C.文艺精品是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具有能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并具有市场价值潜质的艺术作品。

D.文艺精品是指那些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在当下市场有卖点而过了若干年代后仍有市场卖点的艺术作品。

(2)下列各项,不属于“艺术精品”的构成因素的一项是  

A.作品要具有通过美好的艺术语言叙述的情节,既能让人读后情感上受到触动,又能把握到丰富的人物性格。

B.作品要具有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不管是叙事性作品还是非叙事性作品。

C.作品要蕴含着真善美的普世价值,因为真善美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共同的价值追求。

D.作品应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不同门类艺术语言不同,同一门类不同艺术家亦不同。

(3)根据原文作者的观点,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到今天仍是脍炙人口的作品,这至少证明了精品必定是具有能穿越时空并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

B.分析当前的文艺作品是不是精品,市场化因素和人民性因素是我们关注的两条重要标准。

C.一个作品只要具备真善美普世精神、密切联系人的情感、独特的艺术语言这三个因素,就能成为一个艺术精品。

D.在大众传媒时代,只有受众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才能成为精品。

可见,注重文艺作品的市场化因素无可厚非。

 

二.古文阅读.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范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

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

.性恬静乐道,忽于荣利,征命无所就。

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议郎,迁伊阙都尉。

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

承弟昭时为议郎,适从长安来,谓承曰:

“今欲诛卓,众寡不敌,且起一朝之谋,战阡陌之民,士不素抚,兵不练习,难以成功。

卓阻兵而无义,固不能久;不若择所归附,待时而动,然后可以如志。

”承然之,乃解印绶间行归家,与范避地扬州。

袁术备礼招请,范称疾不往,术不强屈也。

遣承与相见,术问曰:

“昔周室陵迟,则有桓、文之霸;秦失其政,汉接而用之。

今孤以土地之广,士民之众,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何如?

”承对曰:

“在德不在强。

夫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虽由匹夫之资,而兴霸王之功,不足为难。

若苟僭拟,干时而动,众之所弃,谁能兴之?

”术不悦。

是时,太祖将征冀州,术复问曰:

“今曹公欲以弊兵数千,敌十万之众,可谓不量力矣!

子以为何如?

”承乃曰:

“汉德虽衰,天命未改,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虽敌百万之众可也。

”术作色不怿,承去之。

太祖平冀州,遣使迎范。

范以疾留彭城,遣承诣太祖,太祖表以为谏议大夫。

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

范谢曰:

“诸君相还儿厚矣。

夫人情虽爱其子,然吾怜戬之小,请以陵易之。

”贼义其言,悉以还范。

太祖自荆州还,范得见于陈,以为议郎,参丞相军事,甚见敬重太祖征伐,常令范及邴原留,与世子居守。

太祖谓文帝:

“举动必谘此二人。

”世子执子孙礼。

救恤穷乏,家无所余,中外孤寡皆归焉。

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及去,皆以还之。

建安十七年卒。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乃解印绶间行归家

间:

(得)机会

B.若苟僭拟,干时而动

干:

冒犯、冲犯,此处可译为“背离”

C.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

拟:

比、比拟

D.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

逆:

迎、迎接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范“忽于荣利”的一组是  

①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②征命无所就

③乃解印绶间行归家④袁术备礼招请,范称疾不往

⑤范以疾留彭城⑥救恤穷乏,家无所余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④⑥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卓作乱时,张范与张承想要集合徒众与天下豪杰一起讨伐董卓,后在其弟张昭的劝阻下作罢。

B.张范让张承去见袁术,由于张承在言谈之中没有曲意逢迎袁术,致使见面不欢而散。

从中可以看出张承“方正”的性格。

C.张范与张承的儿子同被盗贼劫持,张范前往贼穴营救,最终盗贼被他的仁义之言所感动,把两个孩子都还给了他。

D.太祖每当出兵征战,常常让张范和邴原辅助世子曹丕一同留守,并告诫曹丕若有所行动一定要向两人咨询,足见张范深得太祖器重。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

②贼义其言,悉以还范。

③救恤穷乏,家无所余,中外孤寡皆归焉。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相见欢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词的上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请结合上阙的内容进行分析。

(2)词的下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结合下阙内容分析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4.名句默写:

(1)问君西游何时还?

  。

但见悲鸟号古木,  。

(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  ?

(4)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  。

 

三、基础(每题3分,共5题):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岑(cén)寂相形见绌(zhuō)伺(sì)候犄(jǐ)角之势

B.口角(jué)自惭形秽(huì)巢穴(xué)骄横(héng)无礼

C.悲悯(mǐn)惴惴(zhuì)不安袒(tǎn)护烜(xuǎn)赫一时

D.神龛(kān)如鲠(jǐng)在喉租赁(lìn)靡靡(mí)之音

6.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黯淡憨顽敛声屏气蘖根祸胎

B.亵渎惫懒放诞无礼面面相觑

C.搭讪撕混彩绣辉煌掎角之势

D.搠倒翠幄盛装丽服投机捣把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新华社台北3月26日电:

经过连日大力动员,民进党及“台独”团体借反对《反分裂国家法》为名的针对祖国大陆的游行,26日下午在台北喧闹登场。

(2)据省城某报3月29日讯:

黑网吧、不卫生小吃摊、劣质小商品……眼下就像“牛皮癣”一样又紧紧地“贴”在了省城一些中小学周围。

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再次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周边环境,还孩子们一个健康成长的场所。

(3)日前,南京某公司的业务主管刘奕因谈恋爱“脚踏两只船”而被公司开除。

该公司的这一做法引起了一些网友的。

A.策划整治质疑B.策动整顿置疑

C.策动整治质疑D.策划整顿置疑

8.下列句中加粗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些科技含量高的家用产品必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明日黄花

B.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地区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C.尘封千年的杭州雷峰塔地宫昨日开启,一尊珍贵的铜佛像得以重见天日

D.福利彩票投注点人头攒动,到晚上十点购买彩票的队伍仍然尾大不掉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当桶装水上机后,由于二次污染或因饮水机放置位置不当,容易形成细菌和藻类繁殖生长.为避免不出现问题,有关方面建议,桶装水的最佳饮用期为7﹣10天

B.巴金提倡“说真话”,他在文学界有崇高威望,还能如此无情地鞭笞自己的灵魂,深刻忏悔说假话之卑劣,当时乃至今日,依然无人能出其右

C.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宗旨和具体目标,就是测定组成人类基因组的30亿个核苷酸的序列,从而阐明人类基因组及所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解读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揭开人体奥秘的基础

D.寒潮侵入我国的路径,不是每一次都相同,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四、作文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说,最好的预言是过去,如果你希望现在与过去不同,请研究过去。

有人说,怀旧是希望之路上的绊脚石,为了更好前行,不要沉湎于过去。

要求:

文体为议论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中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艺精品与市场

古往今来,每个艺术家都渴望自己的作品成为精品,具有不朽的魅力。

“文章千古事”正是这种观念的表达。

而在大众传媒时代和市场竞争中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认定精品呢?

这是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艺术作品只有受到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才能成为精品,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然而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肯定是有问题的。

市场有“一时”和“长久”之区别。

我认为,精品是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要有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从而也具有了市场价值的潜质。

既然是文艺精品,就不能只是拥有当下的市场,而一定是也要拥有未来的市场。

只有当下的市场而没有未来的市场,是不可能成为文艺精品的。

到今天成为脍炙人口的文艺精品的,如《红楼梦》、《哈姆雷特》等,都拥有当时的市场,且拥有此后许多年代的市场。

精品必定是具有能穿越时空并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

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具有穿越时空而又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呢?

我看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文艺精品无论何种艺术门类或艺术体裁,通过一定的符号载体来表现人们的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观则是共同的。

真善美作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追求是共同的。

诗词、小说、戏曲、绘画、音乐、雕塑以至于电影电视中的精品,能够真正受到最广泛的喜爱的,无不具有真善美的普世价值。

如屈原《离骚》、绘画《最后的晚餐》、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不胜枚举。

文艺精品,无论是叙事的还是抒情的,也无论是文学的还是其他门类的,都要显现出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

对于作品情节的投入,首先是基于对人物性格的认同。

叙事性文艺精品中主要人物都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深切同情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的,如《红与黑》中的于连就是如此。

现在的电视剧更为突出。

因为主要人物的性格丰富而与人们情感密切相关,才能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也才能使人们关注情节的发展;如果只有故事,没有丰富的、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人们很少甚至不会对它的情节发展有什么兴趣,这也是某些叙事类作品不能成为精品的重要原因。

非叙事性的作品,没有人物和情节,但却是应该体现出作者的境界和人格魅力的,如王羲之《兰亭集序》、绘画《江山如此多娇》等。

文艺精品还应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

不同的艺术门类有不同的艺术语言,即便是同一门类的艺术家,只要他是成熟的、有成就的艺术家,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艺术语言。

同是诗人,郭小川和贺敬之的艺术语言不尽相同;同是画家,吴冠中和林风眠的艺术语言是不同的;同样是电视剧导演,李少红和高希希的艺术语言也颇有不同。

人云亦云的模式化作品,不可能成为精品。

具有艺术个性的作品,都有真正的艺术生命,也才能有市场,既有当下的市场,也有未来的市场。

当代小说中,周梅森《国殇》、路遥《人生》等,可称为精品,都是以其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为其重要标志的。

在对当前文艺创作的分析中,注重文艺精品的市场化因素无可厚非。

而依我的浅见,精品与人民的息息相关,也许和依凭于市场还不完全是一回事,或者说并不是志在市场才能出现精品,而是真正的精品拥有市场。

(1)下列关于“文艺精品”的表述,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文艺精品是每个艺术家都渴望得到的,而且是需要艺术家们耗尽毕生精力去创作、去追求的艺术作品。

B.文艺精品是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的小说、绘画等的艺术作品。

C.文艺精品是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具有能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并具有市场价值潜质的艺术作品。

D.文艺精品是指那些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在当下市场有卖点而过了若干年代后仍有市场卖点的艺术作品。

(2)下列各项,不属于“艺术精品”的构成因素的一项是 A 

A.作品要具有通过美好的艺术语言叙述的情节,既能让人读后情感上受到触动,又能把握到丰富的人物性格。

B.作品要具有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不管是叙事性作品还是非叙事性作品。

C.作品要蕴含着真善美的普世价值,因为真善美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共同的价值追求。

D.作品应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不同门类艺术语言不同,同一门类不同艺术家亦不同。

(3)根据原文作者的观点,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C 

A.《红楼梦》到今天仍是脍炙人口的作品,这至少证明了精品必定是具有能穿越时空并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

B.分析当前的文艺作品是不是精品,市场化因素和人民性因素是我们关注的两条重要标准。

C.一个作品只要具备真善美普世精神、密切联系人的情感、独特的艺术语言这三个因素,就能成为一个艺术精品。

D.在大众传媒时代,只有受众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才能成为精品。

可见,注重文艺作品的市场化因素无可厚非。

【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答】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辨析正误的方法提示:

1、选项的表述是否偏离概念的内涵.2、选项是否脱离具体语境,衔接是否失当.3、选项的表述是否篡改文意,张冠李戴.4、对概念外延的限制是否得当.5、是否改变叙述主体,偷梁换柱.A、错在两点,一是没有揭示“文艺精品”的实质,二是“而且”后面的内容于文中无据.B、该选项由原文第2段变化而来,从下文“然而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肯定是有问题的”来看,选项的观点是“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因而是不正确的.D、该项理解片面,只抓住了“穿越时空”,遗漏了“愈增其审美价值”这一本质内容.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是对文章进行有一定阅读目的分析,按照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选出来.筛选,即确定对象,针对题干中的要求对照语言材料进行搜索,查找对应的信息源,是在阅读过程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在答题中是去伪存真的过程,辨析正误.A、依据作者观点“如果只有故事,没有丰富的、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人们很少甚至不会对它的情节发展有什么兴趣,这也是某些叙事类作品不能成为精品的重要原因.”可知此项是错误的.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归纳内容要点是指阅读文本的整体内容或其中某一部分用简明、扼要的话表述出来.它是一种提炼和综合的过程,即在正确理解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提炼说明,要做到全面、准确、简明.概括中心意思是把文章内容、主旨具体化,需要运用题目提供的文字材料,对作者用意、有关背景进行分析,对文章思路作合理补充或完善,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综合作者的写作意图,抓住本质进行概括.C、“就能成为一个艺术精品”表述错误,原文作者说“我看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至少”说明还有其他的因素.故选C.

答案:

(1)C

(2)A

(3)C

 

二.古文阅读.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范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

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

.性恬静乐道,忽于荣利,征命无所就。

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议郎,迁伊阙都尉。

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

承弟昭时为议郎,适从长安来,谓承曰:

“今欲诛卓,众寡不敌,且起一朝之谋,战阡陌之民,士不素抚,兵不练习,难以成功。

卓阻兵而无义,固不能久;不若择所归附,待时而动,然后可以如志。

”承然之,乃解印绶间行归家,与范避地扬州。

袁术备礼招请,范称疾不往,术不强屈也。

遣承与相见,术问曰:

“昔周室陵迟,则有桓、文之霸;秦失其政,汉接而用之。

今孤以土地之广,士民之众,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何如?

”承对曰:

“在德不在强。

夫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虽由匹夫之资,而兴霸王之功,不足为难。

若苟僭拟,干时而动,众之所弃,谁能兴之?

”术不悦。

是时,太祖将征冀州,术复问曰:

“今曹公欲以弊兵数千,敌十万之众,可谓不量力矣!

子以为何如?

”承乃曰:

“汉德虽衰,天命未改,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虽敌百万之众可也。

”术作色不怿,承去之。

太祖平冀州,遣使迎范。

范以疾留彭城,遣承诣太祖,太祖表以为谏议大夫。

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

范谢曰:

“诸君相还儿厚矣。

夫人情虽爱其子,然吾怜戬之小,请以陵易之。

”贼义其言,悉以还范。

太祖自荆州还,范得见于陈,以为议郎,参丞相军事,甚见敬重太祖征伐,常令范及邴原留,与世子居守。

太祖谓文帝:

“举动必谘此二人。

”世子执子孙礼。

救恤穷乏,家无所余,中外孤寡皆归焉。

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及去,皆以还之。

建安十七年卒。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A.乃解印绶间行归家

间:

(得)机会

B.若苟僭拟,干时而动

干:

冒犯、冲犯,此处可译为“背离”

C.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

拟:

比、比拟

D.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

逆:

迎、迎接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范“忽于荣利”的一组是 D 

①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②征命无所就

③乃解印绶间行归家④袁术备礼招请,范称疾不往

⑤范以疾留彭城⑥救恤穷乏,家无所余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④⑥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董卓作乱时,张范与张承想要集合徒众与天下豪杰一起讨伐董卓,后在其弟张昭的劝阻下作罢。

B.张范让张承去见袁术,由于张承在言谈之中没有曲意逢迎袁术,致使见面不欢而散。

从中可以看出张承“方正”的性格。

C.张范与张承的儿子同被盗贼劫持,张范前往贼穴营救,最终盗贼被他的仁义之言所感动,把两个孩子都还给了他。

D.太祖每当出兵征战,常常让张范和邴原辅助世子曹丕一同留守,并告诫曹丕若有所行动一定要向两人咨询,足见张范深得太祖器重。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

②贼义其言,悉以还范。

③救恤穷乏,家无所余,中外孤寡皆归焉。

【考点】文言文阅读.

【分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注意题题干中的要求.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解答】

(1)A于是他解下印绶,辞官不做,从小路回到家乡.间:

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2)D①写张范推辞不结婚,与“忽于荣利”无关;⑥写救济贫困的人,与“忽于荣利”无关.

(3)A董卓作乱,张承想聚合亲信与天下共起讨伐董卓,并无哥哥张范,原文为“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

(4)①妻:

嫁;辞:

推辞.句子翻译为:

太傅袁隗想要把女儿嫁给张范,张范推辞没有接受.

②义其言:

被他的大义所感动;悉:

都.句子翻译为:

强盗被他的大义所感动,把两个都还给了张范.

③救恤:

救济抚恤;中外:

本地和外地的;归:

投靠.句子翻译为:

张范救济抚恤贫困的人,(以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本地和外地的孤儿寡母都来投靠他.

答案:

(1)A

(2)D

(3)A

(4)①太傅袁隗想要把女儿嫁给张范,张范推辞没有接受.(要点:

“妻”“辞”)

②强盗被他的大义所感动,把两个都还给了张范.

③张范救济抚恤贫困的人,(以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本地和外地的孤儿寡母都来投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