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33532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9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9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9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9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9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9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9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9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第9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第9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第9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第9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第9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第9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第9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第9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第9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第9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9期.docx

《第9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期.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9期.docx

第9期

2018年6月20日第9期

【卷首语】

旧典新辉

《每日新闻》记者张逸麟

“难忘30年前戏剧的用心编排,也难忘这一次《曹操与杨修》以3D电影的形式展现。

”尚长荣老先生不禁感叹,这样的创新让中华民族戏曲艺术和当代声影艺术结合,产生了非常美妙和难以想象的观赏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尚长荣老先生饰演的曹操是京剧的经典形象,他与言兴朋老先生当年合作的《曹操与杨修》堪称巅峰之作,而30年后,当初的原班人马用电影的形式让这一幕幕搬上了大银幕,不仅是经典的重生,更让传统京剧艺术焕发艺术青春。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舞台,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举行了世界首映。

这是知名导演滕俊杰继《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之后的又一部戏曲新作,影片在技术环节精益求精,甚至通过特效创制了赤壁大战、四合院全景等宏大场面。

在影片中,尚长荣与言兴朋两位老艺术家再续前缘,用全新的方式与观众见面,不仅燃起了京剧迷们无限的情怀,同时也让电影迷们充分感受了戏曲电影的魅力。

让两位老艺术家欣喜的不仅是30年前的经典重现,还有人们对京剧这门传统艺术的热情,言兴朋回忆起此次拍摄电影的过程中,剧组全体上下一心,尤其是摄制组里有一位18岁的学生因此爱上了京剧艺术,让他非常感动。

传统艺术需要传承,也需要在保留内核精华的同时有新的改变,在新技术支持下,以全新的形势展现,更有利于传统艺术的传播与传承。

戏曲电影已经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一大特色,《曹操与杨修》成为今年首映盛典单元中唯一的一部戏曲电影,未来上海国际电影节希望全国各地的更多优秀戏曲电影汇聚于此,通个上海国际电影节这个平台向全世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旧日的经典焕发出新的光辉。

《曹操与杨修》第一次以3D电影的形式展现给观众。

特别关注

中国新生代电影人畅谈“我的2035”

秉持初心,让中国电影的新征程更有活力

《每日新闻》记者陈颖婕

中国电影不仅需要永存的经典,更需要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近年来,一批中国青年电影人开始迈出国门,在海外电影市场的曝光越来越多。

有些在海外电影节中斩获奖项,有些得到了国际影坛的关注和认可。

如何为中国新生代的电影人营造良好的机制,从创作、发行、宣传等各方面帮助他们开拓国际视野,让国际影坛更多地了解他们的作品,是本届电影节希望探讨的话题。

昨日,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设置主题为“中国电影新力量:

我的2035”金爵电影论坛,从导演、编剧、演员等多角度探讨中国电影新力量和新使命,让中国电影的下一个征程更有活力,更有意义。

年轻电影人的快速成长通道:

作品切勿一味复制盲目跟风

在论坛的开篇,与会嘉宾围绕“如何才能找到适合年轻电影人的快速成长通道”,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

在他们看来,年轻一代的电影工作者对表演事业的自我规划与美好期待,正是中国电影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近期因《超时空同居》收获高票房的新生代导演苏伦,在论坛现场分享了这部收获8.8亿票房的电影的背后故事。

“其实,在拍摄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感觉迷茫,甚至相当气馁。

但我告诉自己,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要凭借一股执念撑着走下去。

”苏伦说,在这个过程中她渐渐发现,对于一个新人导演而言,要珍惜当今优越的拍摄条件,要让自己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通过智慧将这种优势条件扩大化,拍摄出更高品质的作品,这是当代年轻电影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现在的电影市场相当好,因为有了这样的环境,给我们新人导演、新人编剧更多的机会。

但在此之中,就要更好地做好自我判断,无论是创作、拍摄还是寻求投资,与自己的初心是否契合,这一点很重要。

”苏伦同时表示,新人导演应该多给行业带来一些新鲜的作品,而并非一味地复制,切勿让作品盲目跟风。

1991年出生的新生代导演魏书钧因拍摄的短片《延边少年》,在上月刚捧回戛纳短片单元特别提名奖。

如此高的起点,让魏书钧备受业内关注。

在昨日的金爵电影论坛上,这位年轻的导演与在座的观众分享了自己对于中国电影新力量的解读。

魏书钧表示,《延边少年》是自己的研究生毕业作品,也是个人拍摄的第二部作品。

“其实,拍摄短片对于导演而言是很大的挑战,因为短片获得的投资少且回报慢,而长片有更多的投资,也有更多可获得的回报渠道。

”魏书钧将两者形容为法棍与牛角,其实都是面包,“就看你有没有一颗认真对待作品的心,只要把他们都当做一部电影对待,无论是长片还是短片都有希望成为好作品。

电影征程的活力关键:

新生代编剧、演员要秉持初心、不断创新

剧本的创作,素来是一部好剧成功的核心和关键。

对于新生代编剧的职业性质,创作了《相亲相爱》的青年编剧游晓颖认为,秉持初心、保持新鲜感很重要,新的时代赋予电影人新的使命,作为一名年轻的电影人,应该更深层地挖掘意想不到的东西,在行业中不断创新,输入新鲜的血液,让中国电影的下一个征程更有活力。

“回想我在创作过程中,无数次地想过要放弃,这可能是年轻编剧走上创作这条道路的必经过程。

就好像‘取经’、‘打怪’一样,扛过去了,人生似乎就会变得不一样,更灿烂了。

”游晓颖表示,创作的种子就是从内心发散的东西,每一场戏的用意是什么,这些内核在编剧心中应当十分清楚。

“在遇到了导演、演员、制片人后,编剧应当坦率地将自己内心的创作源与他们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真正领悟到剧本核心所在。

”游晓颖同时表示,编剧就要能耐得住寂寞,把心中所想通过文字让它发光。

在《路过未来》《红海行动》中都有着出色表现的年轻演员尹昉,在论坛中表示,作为一名新人演员,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要让自己努力成为贡献中国电影新生力量的一小部分。

“中国电影的新力量,应当不断坚定自己踏入电影行业的初心,勇于面对成长过程中的错误与不足。

”在整个电影产业链中,作为演员尤其是新人演员,相对比较被动,能够选择剧本和角色的余地并不多。

但在这种“没得选”的条件下,演员是否有足够多的诚意去拍摄一部作品,这对于整部剧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畅想2035年:

希望自己仍是一名不忘初心的电影人

“2035”作为昨日论坛的一大主题,其主要寓意在我国初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节点时,让新生代电影人畅想中国电影市场的期许和展望。

苏伦对此表示,希望自己在2035年依然是一名不忘初心的电影人,也希望在此期间可以尝试更多不同风格的作品,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带给观众。

魏书钧则表示,希望中国的电影教育可以更好地与产业和市场接轨,让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影片通过更多元的方式与观众见面。

“我觉得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可能需要通过一代人、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

”魏书钧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也希望新生代的电影人可以永不懈怠,对电影永葆情感。

作为新生代的创作代表,游晓颖在展望2035年的电影市场时表示,希望可以“众人拾柴火焰高”。

“因为青春不是年轻人的特权,而是所有人都可以享受青春的当下。

对于电影行业,个人的力量虽然渺小,但行业的养成和良性发展正是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来实现的。

尹昉则感慨地说,到2035年时科技的发达程度一定会令人瞠目,他希望那时的电影没有完全被科技、虚幻所吞噬,而是保留那些真正属于电影最核心的人性、生活、情感部分,他也希望有更多的演员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表达作品,展现创作者和作品的“灵魂”。

年轻演员尹昉表示,年轻演员要勇于面对成长过程中的错误与不足。

()

与会嘉宾围绕“如何才能找到适合年轻电影人的快速成长通道”,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

()

特别关注

业内专家热议动画电影如何跨文化创作

“匠心动画”才是跨文化电影合作突破口

《每日新闻》记者陈诗松实习生郑晓伟

近年来,文化藩篱和市场差异一直是跨文化电影制作要面对的焦点问题。

动画作为一种具有丰富想象空间的艺术载体,对故事的和情感的表达具有独特的优势。

随着技术的发展,动画形象可以通过口型改造,实现语言本土化,使故事和情感更易被当地的观众接受。

为此,动画:

跨文化电影合作的突破口论坛6月19日下午举行,金海岸影业总裁刘晓光联合第21届金爵奖动画片评委会主席、法国动画片导演雅克-雷米·杰瑞德,第21届金爵奖动画片评委、日本动画片导演片渊须直,美国特效导演安东尼·拉默里纳拉,乌克兰电影联合集团发行总监、制作人伊戈尔·斯托查克以及金爵奖入围作品——定格动画《女他》导演周圣崴展开关于动画电影的对话。

动画市场多元融合

由于常年受到资金等资源的限制,法国动画电影无法在国际上形成巨大的影响力。

对此现象,雅克-雷米·杰瑞德认为观众可能会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绘画风格和故事情节更加钟情,对于原创性的动画片的接受度可能没有那么高。

针对目前的动画电影市场,他表示:

“3D电影流行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受众大多是小朋友,他们的眼中已经形成了3D动画电影的美学。

他们没有像我们之前一样有接触过2D手绘动画,这可能也是这些具有法国特质的电影不能被小朋友接受的主要原因。

相反,来自乌克兰的伊戈尔·斯托查克则践行了“走出去”的原则,积极开拓专属于乌克兰的电影市场。

有关电影产业,乌克兰属于一个缺乏资金的小国家,在国内发行的电影常常不能回本。

因此,乌克兰电影制作者通常要将动画电影作品销往全球。

最多一次,伊戈尔·斯托查克发行的电影最销往了全球七十多个国家。

他认为,动画电影重在质量,质量好的电影越能受到观众的欢迎,这也是他们电影能够成功推介出去的秘诀。

日本导演片渊须直制作的动画电影见长于捕捉成人的内心反应,拥有大量老年观众粉丝的他则认为,如果够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关注日本的新动画,那么日本的动画电影便能在全球更好地传播。

动画制作需抱匠心

3D技术的发展使得动画电影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助推了动画市场的快速更新。

与此同时,新技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定格动画、2D手绘电影等动画电影类型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但是像雅克-雷米·杰瑞德坚守2D手绘电影、花费六年制作一部定格动画的周圣崴一样的匠人给动画电影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青年导演周圣崴表达了他对定格动画的看法,“我对于定格动画的新浪潮持保守态度,因为它背离了定格动画最初的初衷。

定格动画的魅力恰恰来自于它的材质和媒介,它的未来需要回归到手工,回归到材质本身的魅力。

同时,甚至可以回归到如何发掘它停格和卡顿的魅力,这是一种2D动画和3D动画无法描摹的魅力。

”从创作本身来说,他认为,导演的创作欲望甚至要超过故事本身。

如果只是复制好的技术而不是表达情感,就无法感动别人,因为首先没有感动自己。

对于动画电影的未来,雅克-雷米·杰瑞德则希望:

“其实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在我们动画电影业能够出现2D动画、定格动画、3D动画百花齐放的情况,因为如果将来2D被3D取代会是一件很悲伤的事情。

动画促进电影跨文化沟通

安东尼·拉默里纳拉认为,动画电影的制作应该精雕细琢。

动画影片的制作人应该真正地调整好心态,真正地关注动画的发展问题,使动画电影真正成为跨文化电影合作的突破口。

周圣崴则从青年人的视角表达了他对动画电影跨文化沟通的看法:

“只要能创造出好的作品,这个作品具有情感内核,它能够感染人,我觉得这就是具备了传播性,它就是能够具备了一定的跨文化性。

关于将来,雅克-雷米·杰瑞德希望能够创造一个融合各个不同文化的新职业,这种职业能在将来让我们更好地创作出能够被更多的不同国家的观众接受的动画电影,以更好地保护2D电影不被3D电影取代,保护小众电影不被主流电影吞噬。

定格动画《女他》导演周圣崴表达了他对动画电影跨文化沟通的看法。

(《每日新闻》记者常鑫摄)

动画:

跨文化电影合作的突破口论坛昨日举行。

(《每日新闻》记者常鑫摄)

特别关注

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昨天世界首映

戏曲电影已成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大特色

《每日新闻》记者陈宏

1988年,上海京剧院创排完成的新编历史题材京剧《曹操与杨修》首度亮相,该剧被誉为“新时期中国戏曲里程碑式的作品”;30年后,原班人马用电影的形式让传统京剧艺术焕发艺术青春。

昨天,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在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世界首映,剧目主创及团队齐齐亮相。

《每日新闻》记者也从电影节组委会了解到,戏曲电影已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一大特色,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更多优秀戏曲电影汇聚上海,通个上海电影节这个平台向全世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唱念做打”融入3D视听吸引票友影迷纷至沓来

电影《曹操与杨修》取材自同名新编京剧剧目,故事来源于《三国演义》。

该剧通过曹操与杨修两者的性格冲突来体现作品的深层意蕴,描写了人性和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两样东西:

权力和智慧。

曹操与杨修,都是出类拔萃的风云人物,但他们既高大又卑微的双重品性,使他们无法携手,于是便有了一系列盘根错节、叫人怦然心动的戏剧纠葛。

30年前的京剧《曹操与杨修》被戏迷和专家公认为经典,“曹操”尚长荣和“杨修”言兴朋的演绎也让观众记忆犹新。

如今,两位京剧表演艺术家再度聚首,用全新的方式与观众见面,让人充满惊喜。

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由国家一级导演滕俊杰执导,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言兴朋领衔主演,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上海京剧院、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SMG上海东方传媒技术有限公司摄制。

尚长荣先生感慨道:

“难忘30年前戏剧的用心编排,也难忘这一次3D《曹操与杨修》以电影的形式,让中华民族戏曲艺术和当代声影艺术结合,产生了非常美妙和难以想象的观赏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而言兴朋则回忆起了30年前的往事:

全体创作人员在没有空调的酷夏环境里战高温,3个月编排出了京剧《曹操与杨修》。

言兴朋表示,此次拍摄电影版剧组全体上下一心,尤其是摄制组里有一位18岁的学生因此爱上了京剧艺术,让他十分动容:

“这让我很感动,相信京剧的艺术魅力能够在这个时代中得到传承,唱念做打通过电影的形式,虚实结合,与电影艺术有机结合,不仅仅是票友,也希望有更多年轻的观众走进影院,欣赏国粹经典。

多方联手打造戏曲精品力推新作走向世界舞台

电影版《曹操与杨修》是知名导演滕俊杰继《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之后的又一部3D全景声京剧电影新作。

影片使用了全套杜比全景声制作,聘请了曾获奥斯卡奖的英国音效制作大师罗杰萨维奇,同时与上海大学开展后期视效合作。

后期特效团队突破了棚内拍摄空间限制,营造了多维度的真实环境,甚至通过特效创制了赤壁大战、四合院全景等宏大场面。

滕俊杰表示,为了能够让经典艺术焕发新生,影片筹备了3年的时间专心打磨,同时得到了各方的专业技术支持,“这次的电影是非常态、非套路的,我们希望让京剧电影得到关注,借用新的叙事方式和影像拍摄手段,再现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希望这部电影能走向国际,成为京剧艺术、上海文化的一张名片。

”首映现场,导演滕俊杰代表电影《曹操与杨修》向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赠送特别定制的3D珍藏版海报。

首映单元集聚效应明显全力打造电影上海主场

电影《曹操与杨修》是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盛典单元中唯一的一部戏曲电影。

首映过后,观众纷纷给出好评,有的戏迷甚至在现场提出了公映的预购需求。

据悉,《曹操与杨修》计划将在今年下半年进入全国院线公映,让这部传统艺术经典通过大银幕展现给更多更广泛的观众。

影片的首支官方宣传片和3款艺术家品质推荐短片也在世界首映之前首度曝光,两位中外著名艺术家莎拉布莱曼、濮存昕以及影视明星胡歌惊喜出镜为影片进行了推介。

今年,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设置了首映盛典单元。

来自华语地区、欧洲、亚太、美非的32部剧情片,15部动画片、纪录片及短片选择了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世界首映,超过60部电影进行亚洲首映,让上海观众能够第一时间观看来自全球的最新影片。

通过首映盛典单元,吸引全球优秀电影作品借助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平台走向国际,将充分发挥文化大码头的集聚效应,打造首发、首映、首展、首演的“上海主场”,体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办节责任和文化自信。

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在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世界首映。

(《每日新闻》记者常鑫摄)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言兴朋出席活动并发言。

(《每日新闻》记者常鑫摄)

特别关注

《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发布

改革开放40年为中国电影增添全新底色

《每日新闻》记者陈宏实习生王子涵

昨天,金爵电影论坛“改革开放与中国电影”在沪举行,论坛上发布了中国电影家协会主持并持续编撰十二年、记录和研究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的《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协会还首次与美国电影协会联合向海外推出《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国际版。

中国电影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张宏、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赵宁宇、资深导演郑大圣及著名监制、导演黄建新出席本次论坛,一同分享改革开放四十年间陪伴中国电影成长的历程,共话四十年峥嵘岁月为中国电影增添的全新的底色。

改革开放救活了中国电影

自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颁布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四十年,而开放的春风也焕新了中国的电影产业。

回顾这段历程,从关注个体意识到扎根社会现实,从制作技术水平不断升级换代,到电影产业体制改革带来的市场爆发,升级为国际电影大国,中国电影得益于改革开放。

赵丁宁回忆道:

“改革开放后政府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电影投资行业,虽然打开投资渠道在当时还算是摸着石头过河,但的确激活了中国电影产业。

”从九十年代初全中国只有八个电影制片厂到现今市场规模近600亿元,观影人次达16.2亿,中国电影发展迅猛并逐步向全球开放。

对于电影产业的全面开放,张宏也有同样的感受:

“现在全面放开了,我们可以单片投资,常规的公司差不多两千个,能够持续投资电影的有500多个,一年出品多少电影,没有限制,这是特别好的现象。

”赵丁宁感叹道:

“现在中国人看电影,不是在看中国电影,而是看全世界电影,是改革开放把中国电影救活了。

中国电影类型多样化

除了规模的迅速扩张,中国电影的类型也走向多样化、精品化、分众化,满足了不同群体的观影需求。

凭2017年文艺电影《村戏》获得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提名的青年导演郑大圣表示,像《村戏》这样的电影能够被拍出来即说明中国电影越来越多元化。

这部讲述20世纪80年代农村包产到户前夕,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村民们为了久盼的“分地”而排演老戏的剧情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院线电影”,却在国内收获了极佳的口碑。

郑大圣在《村戏》的成功里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包容性,各种可能性,各种样态,各种模式和各种类型的电影都能根植于这片沃土,自由成长,而这都归功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精心灌溉。

互联网革命让中国电影与世界同步发展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也伴随着科技进步掀起的互联网革命,这场彻头彻尾的革命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中国乘此东风,扶摇而上,让中国电影产业真正实现了与世界同步发展。

一些新兴互联网公司正在利用大数据分析让电影数据化,通过分析数据让电影制作公司更了解观影人群的喜好、口味和需求,并重塑了观众的观影习惯。

《捉妖记2》提前一个月预售,预收第一天卖了300多万票房,第二天突破五百万,第三天突破一千万,映前一天的时候,首日的预收票达到了2.94亿,这个是历史上没有的,也助推了首日票房达到5.4亿的记录。

对此,黄建新感慨道:

“这个例子说明中国电影人正在用所有的行业,调动了自身最大的潜能和智慧,拼命的缩短了与世界电影发展的差距。

这一次,我们真正与世界同步了。

青年导演要有一颗勇敢探索的心

中国电影市场正在向“年轻化”过渡,看电影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而几位时代电影人也纷纷表示中国电影未来的也属于青年创作者。

黄建新强调:

“电影界一定要对青年导演用最大的热情去支持,即是他们犯错也要支持他们,因为他们是未来。

而谈及对青年导演未来发展道路上有哪些建议,几位电影人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张宏认为青年导演一定要始终留有一颗勇敢的探索的心,市场只是艺术能力表现的一种方式,而艺术是对思想价值的表现方式。

青年导演不应该只关注票房,而是应该沉下心来,把故事讲好,尤其是把故事背后自己要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郑大圣认为,对于导演,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表达。

“不管能够掌握多少的技术知识,不管暂时只能得到多少资金的支持,不管它的经验是否成熟,这些都不是决定性的。

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表达,先表达出来。

因为我们总是希望在更新鲜的电影上看到最锐利的力量,最无顾忌的想象力,最生猛的,哪怕是过度生猛的演说,这是能量,而且是最宝贵的、最新鲜的。

著名监制、导演黄建新发言。

()

金爵电影论坛“改革开放与中国电影”在沪举行。

()

头脑风暴

中印电影文化交流圆桌会议昨日召开

进入一个市场最好的利器是讲好故事

《每日新闻》记者陈宏实习生赖鼎睿

《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这样的印度电影,为何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票房风暴?

《功夫瑜伽》这样的合拍片,又到底给了中印电影合作一些怎样的经验教训?

昨日上午,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印电影文化交流圆桌会议在上影集团举办,六位中印两国电影制作人到场谈论中印两国电影发展以及未来合作的可能。

好故事永远是电影走红的神秘配方

Q:

《神秘巨星》、《摔跤吧!

爸爸》在中国走红的神秘配方是什么?

彭达杰(《功夫瑜伽》监制、鼎趣影业首席执行官):

我对发行方说,我看电影的时候,我身边的观众都哭了。

我觉得是因为这个故事有全球的感染力,能够和中国的观众产生共鸣。

中国的女性一直在社会地位方面挣扎,中国女性会带着男朋友或丈夫、孩子去看这部电影。

当提到诸如此类的特定类别,中印两国在故事上非常有共同性。

陈大明(《我知女人心》导演):

我参加了《神秘巨星》的首映,我看的时候也哭了。

这部电影不是为了中国市场而拍,而仅仅是想拍出一部好电影。

好莱坞硬塞中国元素,但是都输了,因为它是生硬的。

印度和西班牙都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成功,成功原因是好电影。

中国拍不出《神秘巨星》,因为这是印度的故事。

《摔跤吧!

爸爸》也是如此,说的是草根阶层生的都是女儿。

中国观众能理解这种感情,理解这种家庭矛盾。

究竟是打中国市场还是美国市场,我们会有这方面的顾虑。

但印度电影不考虑这些,只是拍好故事。

我小时候看过印度电影,至今还能唱主题歌。

阿德瓦·香登(《神秘巨星》导演)右三:

印度电影是慢慢积累起来的,包括阿米尔汗的成功。

我们不能忽略前期铺垫的时间。

而且,很多中国观众已经通过在线渠道看过一些印度电影,对印度电影有一些认识。

Q:

在制作电影的时候,会考虑中印两国文化的哪些共同点和差异点?

萨基特·乔杜里(《起跑线》导演):

这个其实超越我的知识面了。

我们在制作电影时,并不知道会在中国发行和上映。

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我们也在问中国观众,为何会喜欢我们的作品?

我们不在一开始做猜测,我们应该去理解这份喜欢。

Q:

中国电影如何在印度叫好又叫座?

伊山·萨克森(《三个故事》制片人、B4U首席执行官):

我认为印度观众需要了解中国电影的多样性。

中国电影在印度本来上映得就少,除非是已经很出名的电影。

从最叫座、叫好的电影开始,慢慢普及开来。

电影的成功是由于坚守了自己的故事。

我觉得中国电影的制作,可以用根植于中国的故事,但需要跟全世界有共鸣,更加有普世价值,更具备感染力。

中印合拍片未来可期

Q:

合拍片重要的元素是什么?

是明星吗?

萨基特·乔杜里:

在国内电影业,明星很重要,阿米尔·汗在中国很受欢迎,但电影人要谨慎,不能想着通过明星拉动票房。

好莱坞和宝莱坞都不是通过明星成功的,观众也不喜欢这样子的票房操纵。

雷尼·哈林(《绝地逃亡》导演、鼎趣影业首席内容官):

坦率地说,角色的设定还有打动人心的故事都非常重要,电影的发行也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