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3970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72 大小:16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2页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2页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2页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2页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2页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2页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2页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2页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2页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2页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2页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2页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2页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2页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2页
亲,该文档总共1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1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docx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

初级工

第一篇

第一章基本知识

第一节 电力生产及安全常识

1.简述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及主要系统。

答: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就是通过高温燃烧,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再将水加热成为高温高压的蒸汽,利用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机做功,从而将热能最终转变成了电能。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中主要包括有汽水系统、燃烧系统,热控系统和电气系统,此外还有供水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输煤系统及除尘系统等辅助系统和设施。

2.能量在汽轮机内是如何转换的?

答:

以冲动式汽轮机为例,在蒸汽流过固定的喷嘴后,压力和温度降低、体积膨胀、流速增加,将蒸汽在热能转变成了动能。

高速的蒸汽冲击装在叶轮上的动叶,叶片受力则带动汽轮机转子转动,蒸汽从叶片流出后流速降低。

这样,蒸汽通过汽轮机做功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当蒸汽推动汽轮机旋转时,汽轮机转子连接着发电机转子,因而带动着发电机转子做同步的旋转。

由电磁感应原理可知,导体和磁场做相对运动、导体切割磁力线时,在导体上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经过励磁的发电机转子产生磁场,定子内部的绕组即为导体。

当转子在定子内旋转时,定子绕组切割转子磁场发出的磁力线,就会在定子绕组上产生感应电动势。

把定子绕组的三个初始端引出,分别称为A、B、C相,并接通用电设备,此时绕组中就会有电流流过。

这样,发电机就把汽轮机输入的机械能转变成了发电机输出的电能,实现了将机械能变成电能的任务。

3.简述火力发电厂的汽水流程。

答:

火力发电厂的汽水系统主要由锅炉、汽轮机、凝汽器、除氧器、给水泵、凝结水泵及加热器等组成。

一开始,水是通过在锅炉中被加热成为蒸汽,经过过热器的继续加热、升温而变为过热蒸汽。

过热蒸汽通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在汽轮机中不断膨胀。

高速流动的蒸汽冲动汽轮机动叶,使汽轮机转子转动,汽轮机转子再带动发电机转子同步旋转而产生电能。

蒸汽在汽轮机内做完功后排入凝汽器,并被循环冷却水冷却,进而凝结成水。

该凝结水由凝结水泵升压送至低压加热器和除氧器,经过低压加热器和除氧器的加热、脱氧,再流经给水泵升压送到高压加热器,通过高压加热器的加热之后又进入锅炉,开始下一个循环。

4.何谓多级汽轮机的重热现象?

答:

在多级汽轮机中,前一级的做功损失,可变为热能重新被蒸汽吸收,使后一级的进汽焓值提高。

级的理想焓降增加,使各级单个的理想焓降之和大于全机在总压降范围内的总的理想焓降值,这种现象称为多级汽轮机的重热现象。

第二节 修理钳工及常用工器具的使用

1.简述錾子的种类及作用。

答:

钳工常用的錾子有阔錾(也称扁铲)、狭錾(也称尖錾)和油槽錾三种,其样式如图1-1所示。

其中,阔錾的切削部分扁平,切削刃略成圆弧形,常用来切割材料,或是用来剔除毛坯等表面的毛刺、凸起;狭錾的切削刃较短,适宜于錾切槽道或沿曲线分割材料;油槽錾的切削刃一般为弧形,主要用来錾削有相对运动表面上的润滑油槽。

2.如何保证錾切质量?

答:

为了保证加工的质量而将錾切工件用台虎钳夹卡时,对于较软的材料或经过加工的、准确度较高的零部件表面,应换用铜制钳口,并注意夹紧力和锤击力的大小,以防损坏零部件的表面。

錾切时,应尽量由工件侧面的转角处起始,因为在此处切削刃与工件的接触长度小、阻力小且易于切入工件,能够比较准确地控制切除量。

若錾削后得到的是最终要求的表面,则切削层应适当地薄一些,以保证錾切表面的平整、光滑。

此外,錾切时还应随时注意观测尺寸界限,防止切掉的材料过多而使得工件报废。

当錾切工作进行到距离工件尽头约10mm左右时,应掉头从相反的方向錾去余下的金属,尤其是在錾切青铜、铸铁等脆性较大的材料时,更应如此;否则,在工件尽头处会造成金属崩裂。

3.錾切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

在进行錾切工作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为了防止锤头飞出伤人,发现锤子木柄松动或损坏时,必须立即装牢靠或更换;而且操作者握锤的手不能带手套,手锤木柄上不能粘有油污。

(2)对錾子尾部的明显毛刺或即将崩裂的小块,应及时磨掉,以免其碎裂后脱落、飞起伤人。

(3)为了防止切屑飞出伤人,錾切时不得正对着人进行,并应采取适当的遮挡、防护措施;操作者也应佩戴好防护眼镜。

(4)为了防止錾子沿錾切表面脱落,应注意保持錾子刃部的锋利,并注意保持合理的錾切角度。

4.锯割时应如何选用锯条?

答:

在锯割较软的材料或被锯割的工件较厚时,锯条每一行程所切下的锯屑较多,要求锯条要有较大的容屑空间,因而应选用较粗齿的锯条。

在锯割较硬的材料时,由于锯齿不易切入,切屑量也小,因此要选用细齿的锯条。

此外,选用细齿锯条还能增加其同时工作的齿数,因而可以提高锯切的速度。

在锯切板料时,也应选用细齿锯条。

这样能增加锯条同时工作的齿数,减少每个锯齿的负荷,从而达到防止锯齿断裂的目的。

5.锯割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答:

在进行锯割工作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安全事项:

(1)对工件的夹紧方法要选择得当,夹卡要牢固,防止因工件松动而造成锯条折损。

(2)安装锯条时,不应装得过紧或过松。

过松,会出现锯偏现象,还会由于锯条弯曲而导致折断;过紧,则锯弓出现很小的偏斜,并可能引起锯条折损。

(3)出现锯偏情况时,应另选起锯部位,重新开锯;不能在原锯口强行纠正,否则极易将锯条折断。

(4)锯条在锯割过程中途折断,或因锯条磨损而需要更换新锯条时,由于新锯条一般较原锯条稍厚而放不进原来的锯缝中,所以最好能重新选择起锯部位重新开锯,或者也可将原锯缝轻轻锯宽;若是勉强将新锯条压入原来的锯缝,则极易于造成锯条折断。

(5)出现崩齿现象时,应立即把与断齿相邻的两三个锯齿在砂轮上磨成圆弧形,并将夹在锯缝中的断齿取出,再继续完成锯割工作。

(6)锯割钢件时,应在锯条和锯缝中涂抹少量的机油或润滑油来进行冷却、润滑,以减少锯条的磨损。

(7)在锯割过程中施加的力量应适当,不能过大,以免锯条折断时弹出伤人;而且在工件被锯下的部分即将要切断时,必须用手扶住将要脱落的部分,以免其掉下砸伤人,影响操作安全。

6.简述锉刀的种类及作用。

答:

锉刀分为普通锉、特种锉和整形锉(也称什锦锉)三类。

普通锉按其断面的形状又分为平锉、方锉、三角锉、半圆锉及圆锉五种,如图1-2(a)所示。

其中,平锉用来锉削平面、外圆面和凸弧面;方锉用来锉削方孔、长方形和窄平面;三角锉用来锉削内角、三角孔和平面;半圆锉用来锉削凹弧面和平面;圆锉用来锉削圆孔、半径较小的凹弧面和椭圆面。

特种锉适用于锉削零部件的特殊表面,有直形和弯形两种,如图1-2(b)所示。

整形锉适宜用来修整工件的细小部位,是由许多各种断面的锉刀组成的,如图1-2(c)所示。

7.使用锉刀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在使用锉刀的过程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用锉刀去锉削毛坯的硬皮、氧化皮及淬硬的表面,以免锉齿被磨钝、磨光,丧失锉削能力。

(2)锉刀不能重叠放置,以免碰伤和损坏锉齿。

使用过程中应先集中使用锉刀的一个面,用钝后再使用另一面。

(3)锉削时不能蘸水或沾油,也不能用手去摸锉削的表面,否则会引起工件锈蚀或锉削时打滑。

(4)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完毕后,必须用铜丝刷顺着锉齿纹路及时清除嵌入齿槽内的铁屑,以免生锈或降低锉削的效率。

(5)锉刀舌不能被用作斜铁,或是被用来撬动其他物体,以免折断锉刀。

(6)使用小锉刀时,不能用力过猛、过大,以防锉刀被折断。

(7)锉削过程中,不能使用无手柄或手柄已损坏的锉刀,以免伤及操作者的手;应使用小毛刷清除锉削表面,而不应用嘴去吹锉屑,以免锉屑飞起落入眼中。

8.导致锉削不当的原因有哪些?

答:

在进行锉削的过程中,若工件被夹伤或产生变形,一般是由于在虎钳钳口与工件之间未加保护垫而将工件表面夹出凹痕,或是夹紧力过大而使得空心工件或刚性差的工件被夹扁;对于薄而且扁的工件,若夹持方法不当,则会在锉削过程中产生变形。

如果工件被锉出的表面有中凸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锉削时两手用力不够协调,锉刀产生摆动,使工件的前端和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被锉低。

若是锉削出的表面光洁度不符合要求,其主要原因是锉刀的粗细选择不恰当,或是锉削过程中没有及时清理嵌入锉齿中的锉屑而致。

至于发生不应加工的表面被锉损,其原因则可能是对不加工的表面没有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或是没有利用锉刀的光边所致。

9.钻孔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在钻孔的过程中,应对以下几点加以注意:

(1)钻孔前应检查钻床各部分是否正常,并应在润滑部位注油,然后将转速和进刀手柄放在最低档位,开空车试运行3~5min,待运转正常后才能开始工作。

(2)将需用的工具和量具等放在不影响操作且取用方便的位置,不得堆放在钻床工作台上,以免损坏量具或影响安全操作。

(3)钻头磨好之后应先进行试转,检验钻出的孔是否符合要求;装夹钻头前还应先将钻柄、主轴锥孔及套夹工具内外表面擦拭干净;钻头装好后,不能在硬的工件表面用力镦压,以免撞坏钻尖。

(4)工件应夹持正确,压紧螺栓的分布要合理,夹紧力应均匀;压紧螺栓要尽量靠近工件,以获得较大的压紧力;垫铁要略高于工件上的压紧面,以保证着力点在工件的边缘以内;若工件被压紧的表面已经加工过,则应垫上铜皮加以保护。

(5)按照画线钻孔时,应首先检查孔的位置是否正确,然后用钻尖对准孔的中心,开动钻床锪一孔窝,用目测法检查孔的位置是否偏斜;当钻头外缘点钻入工件0.5mm左右时,可用量具再次对孔的位置进行检查。

(6)使用钻模、夹具钻孔时,应预先将钻模、夹具与工件的接触表面擦拭干净,以确保定位面接触良好、紧固牢靠。

(7)钻制通孔时,应把工件下边垫空,防止钻伤工作台表面;变换转速时,应先停车再进行,以免损坏钻床齿轮或其他零部件。

(8)在孔即将被钻通或断续钻削时,应采用手动进给方式来控制钻头接触工件表面的速度。

这时应握紧、握稳进刀手柄,掌握进给量要小,以防止钻头被卡住或发生崩齿现象而损坏钻头。

(9)钻孔过程中严禁带手套操作;切屑必须使用刷子清除,不得直接用手清理,也不得用嘴去吹;在未停车之前不得用手去拧紧钻夹头,以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10.手工铰孔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

在手工进行铰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新铰刀时,应先对铰刀进行研磨。

(2)为了节省铰削时的力量,应在保证铰孔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加工余量,并应相应提高预制孔的准确度和光洁度。

(3)在铰孔的过程中,应选择使用合理、恰当的冷却润滑液。

(4)铰制过程中工件要夹正,以便于操作者在铰孔时保持铰刀的垂直位置;对于薄壁零部件,夹持力不能过大,以免造成零部件变形。

(5)铰孔时两手用力要平衡,旋转铰杠的速度要均匀,铰刀不能左右偏摆,以保持铰削过程平稳,避免孔口或孔径被扩大;同时应尽量保证铰刀轴线与孔的轴线重合,在铰制浅孔时更应加以注意。

(6)在铰孔过程中铰刀被卡住时,不能猛力扳动铰杠,而应轻轻地用手沿正、反方向交替地转动铰杠,待铰刀松动后再取出进行检查;若检查发现铰刀磨损或有轻微崩刃时,应经过修磨后才能再继续使用。

(7)铰制过程中注意变换铰刀每次停歇的位置,防止因刀齿总是在同一处停歇而在孔壁上留下挤压痕迹。

(8)铰制水平位置孔时,为了防止铰刀在铰杠重力作用下偏斜,应用手轻轻托住铰杠,并尽量使铰刀与孔的轴线重合;若工件结构限制铰刀做整周的旋转,需使用扳手扳转铰刀时,应用一手轻轻按住铰刀尾端协助进刀,并保持铰刀轴线的正确位置。

(9)孔铰通后,不要把铰刀的工作部分全部铰出孔外;否则易于将孔的下端划伤,同时也不易退出铰刀。

(10)铰孔完毕退出铰刀时不能反转,以免切屑挤塞在铰刀的后刀面与孔壁之间,划伤已加工好的孔壁表面;铰刀用完后,应擦拭干净并凃油防锈,且妥当存放,以防止碰伤刃口。

11.铰孔时产生的问题及原因有哪些?

答:

铰孔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总是及其原因如下:

(1)孔的光洁度低。

由于铰刀工作部分的刃磨质量差,其切削部分和校准部分的过渡处及刀齿末端有尖角,刃口有缺陷,铰刀刀齿的偏摆度较大等原因,都会影响铰出孔的光洁度;而且在铰制塑性材料时,由于铰刀的前角过小、没有及时清理切屑、冷却润滑液选择不当或加注不充分等原因,也会降低孔的光洁度。

(2)孔径扩大。

由于铰刀的直径不符合孔的准确度要求,刀齿的径向振摆过大,切削部分与校准部分之间的过渡刃修磨得不一致而使得铰刀工作时的径向力不平稳,手工铰孔时两手用力不够均衡,铰孔时没有及时检验而铰得过深等原因,都会造成孔径扩大。

(3)孔径缩小。

由于磨损,使铰刀的直径减小、切削刃变钝,对一部分余量产生挤压作用,在铰刀退出后被挤压的材料弹性恢复,就会造成孔径缩小。

(4)孔的轴线不直。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底孔轴线不直,特别是直径小、深度大的孔尤为突出;铰刀校准部分倒锥过大,而使得其校正和导向作用差;手工铰孔时两手用力不均匀,铰刀切削角过大,而使得其导向性不好、易于产生偏斜等。

(5)孔呈多棱形。

由于底孔不圆、铰削余量不均、机床准确度差、铰削过程中不平稳或有振动等情形,都可能使铰出的孔呈多棱形。

(6)孔口扩大。

由于铰刀切削角过大而不易入孔,使得铰刀产生晃动、切削刃径向振摆过大、入孔偏斜;或两手用力不平衡,而使铰刀晃动等原因,都会使孔口扩大。

(7)铰刀易磨损或崩刃。

由于铰刀刃磨时,切削刃发生退火、烧损现象,使其硬度和耐磨性降低,或是铰孔时没有及时清理切屑,冷却润滑液不能顺利流入切削区发挥作用,都将造成刀具磨损加快或铰刀輬口挤崩。

此外,由于工件的材料硬度高、塑性大、铰刀的前后角过大而使刀齿的强度降低、铰削余量或切削量过大等原因,也都会使铰刀的磨损加快,甚至造成崩刃。

12.攻丝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用手工方法攻制螺纹时,首先应根据工件材料选择合理的底孔直径。

在开始攻入时,两手用力要均衡,并要注意检查丝锥与工件表面的垂直度,不能等攻歪后再强行校正;攻第二锥时,应先用手将二锥旋入螺孔,再使用铰杠攻入。

在韧性材料上攻丝时要加切削液,攻丝过程中还应经常倒转丝锥以便切屑断裂后排出;同时还应经常检查丝锥的磨损情况,及时用油石或砂轮修磨丝锥的前刀面。

只有做好以上的工作,才能保证攻出的螺纹不会发生乱牙现象。

在攻丝的过程中,若选择的底孔直径过小,就会使丝锥的切削量太大,易于使丝锥折断;若遇螺纹孔中有砂眼或夹渣、选择铰杠不合理及使用活扳手攻丝等情形,会因产生的扭矩过大或用力不均衡而造成丝锥折断。

此外,还应注意随时观察或用角尺检查丝锥与工件表面的垂直情况,避免因丝锥歪斜、单边受力过大而导致丝锥折断。

在攻制盲孔时,应预先检查预制孔的深度,在丝锥上做出深度标记,并注意及时清理切屑,防止丝锥折断现象的发生。

13.套丝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在套丝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随时检查和校正板牙,不能等偏斜很多后再强行纠正。

(2)两手用力要均匀,并应选择适当的冷却润滑液,用以提高螺纹的光洁度。

(3)应经常反转板牙,以便于使切屑破碎后及时排出,避免切屑堵塞而咬坏螺纹。

(4)检查套丝的圆杆直径不能过大,以免由于其切削量过大而将螺纹挤毛;而圆杆的倒角也应均匀端正,以免刚开始套丝时就已产生歪斜,使螺纹槽对边深浅不一。

14.简述刮削及其过程。

答:

刮削是使用各种不同形状的刮刀,在工件表面上刮去一层很薄的微量金属,以提高其表面的光洁度和形状准确度。

通常是将工件与夹板、平尺或经过精加工的配合件相研配,将工件表面的高点用刮刀去掉,经过多次的循环研配,逐次刮去设点,最张使配合表面的接触点增加,形成工件的正确形状或接触面之间的精密配合。

刮削的过程一般分为粗刮、细刮、精刮和刮花纹等。

粗刮通常是用来消除机械加工遗留的走刀痕迹,去掉工件表面较明显的凹凸、扭曲点。

细刮是在粗刮在基础上,有选择地挑刮研配后出现的大而亮的高点,使显示点由大到小,以达到在单位面积内的显示点要求。

精刮与细刮的方法相同,只是其刀纹更短、更细,以达到更高的准确度要求。

刮花纹则有两种情况:

其一是在细刮的基础上,将裸露的导轨或平面刮花,以使其美观;其二是在经过精刨、缚磨的导轨可有相对运动表面上刮一层花纹,以改善润滑条件,并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

常见的花纹有方格花纹、月牙花纹、链条花纹和燕子花纹等。

15.刮削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在刮削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有:

(1)进行刮削之前,需先将工件的锐角、锐边去掉,以免发生碰伤;对不允许倒角的工件,刮削时要特别注意操作要领。

(2)对于大型工件,在搬动、起吊或翻转时,要注意安全,放置应稳妥。

(3)站在脚踏板上进行刮削时,踏板应放置平稳,以防用力推刮时滑倒。

(4)刮削工件边缘时,用力应稍小些,以免刮刀冲出工件而使操作者失去平衡,发生摔跌或事故。

(5)刮刀使用后应存放妥当,避免碰伤刃口或移作他用。

16.简述钎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答:

利用易熔的金属钎焊料(熔化温度在325℃以下)把金属件连接起来的方法即称为钎焊。

在钎焊的过程中,被连接件本身并不熔化。

根据软钎焊的不同要求,应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和选择与其对应的专用工具,如烙铁焊的烙铁、浸锡的化锡锅、感应焊的感应设备、火焰焊的喷灯或氧气-乙炔火把等。

此外,还需具备一些相关的辅助工具,如锉刀、焊钳、烙铁支架、焊剂及焊剂容器等。

在钎焊过程中,钎焊焊剂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清除焊缝表面、内层的氧化物。

因为覆盖在金属表层的氧化物隔离了焊料和金属的接触,易于造成焊接层松软、强度不足,甚至影响焊接无法完成。

在钎焊过程中,焊剂是通过化学反应来清除金属表层的氧化物的。

软钎焊常用的焊剂有用于镀锡铁板、铜和铜合金焊接的氯化锌溶液,用于锌和镀锌零件焊接的盐酸,用于各种金属焊接的焊油,以及用手铅和各种电子元件焊接的松香等。

钎焊是把钎焊料加热熔化成为液态之后,使其浸入焊缝,待焊料冷却凝固后和被焊接的母材紧密结合,从而实现了金属件的连接。

若是焊缝过大,则钎焊料不易填满焊缝,影响焊接效果。

通常,钎焊缝应选择在0.05~0.20mm之间。

此外,为了保证焊缝间隙不至于过小,钎焊时还应使用焊钳或其他夹具,将零件夹住定位之后再施焊。

17.研磨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在研磨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研磨表面出现划伤。

主要是由于平板或研磨面嵌入粗砂粒所致。

需将研磨面清洗干净后,用天然油石在嵌有粗砂粒处做平面“8”字形研磨,以去掉粗砂粒。

(2)研磨面发黄、光洁度差。

主要是同于研磨料或研磨程度不足所致。

需将平板重新压入研磨砂继续研磨。

(3)研磨面出现塌边。

主要是由于平板凹凸不平所致。

需将平板用三块互研法校正后,再继续进行研磨工作。

(4)研磨表面光洁度不均匀。

主要是由于研磨剂涂抹不匀、研磨料中混入粗砂粒、研磨时压力不均衡等原因所致。

需将研磨面清洗干净后重新更换研磨剂,并注意将研磨膏涂匀,各处用力均匀地继续进行研磨。

(5)研磨孔时出现喇叭口。

主要是由于研磨棒过长或其两端探出孔外的部分太长所致。

需重新选用长度合适的研磨棒,并注意两头探出的长度应适当。

(6)研磨孔时出现腰鼓形。

主要是由于研磨棒太短或其探出孔外的不足所致。

需适当地加长研磨棒,并注意在研磨时将研磨棒在孔外适当地探出。

(7)研磨的平面变形。

主要是由于研磨时压力过大或压力不均衡所致。

需使用恰当的压力,并使压力均匀分布地重新进行研磨工作。

(8)研磨孔时出现锥度。

主要是由于研磨过程中对研磨棒或工件的调头次数太少所致。

需注意在研磨时把研磨棒随时调头,且每次调头的时间间隔也要保持相等。

(9)研磨地出现椭圆度。

主要是由于研磨棒太松、孔与研磨棒的间隙过大所致。

需重新选取研磨棒,并注意新的研磨棒与的间隙要恰当。

第三节 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工艺

1.简述布氏硬度与洛氏硬度。

答:

布氏硬度是用来表示塑料、橡胶、金属等多种材料硬度的一种标准,是瑞典人布林南尔首先提出的,表示符号为HB,单位为kg/mm2。

其测定方法是:

以一定的负载(一般为3000kg)把规定直径(10、5、2.5mm)的淬硬钢球压入试验材料的表面,然后以试样表面球形压痕的表面积去除以所加载荷,得出的商值即为试样的布氏硬度值。

洛氏硬度主要是用来表示金属等材料硬度的一种标准,是由美国冶金学家洛克威尔首先提出的,表示符号为HR。

其测试方法是:

将标准形状的专用端子(淬硬的钢球或顶角为120°的圆锥形金刚石棱锥)在两个连续附加的一定载荷的作用下压入受检试样的表面,然后以试样材料表面上的压痕(可以直接从深度表的刻度上读取数值)来计算出硬度值。

洛氏硬度在测试时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采用60kg负载和金刚石压入器所测取的硬度值表示为HRA,采用100kg负载和直径为1.5mm淬硬钢球测量取得的硬度值表示为HRB,采用150kg负载和金刚石压入器测量取得的硬度值表示为HRC。

在材料硬度的测试方法中,布氏硬度的测定值比较准确、可靠,但此方法除了测试塑料、橡胶外,一般只适用于HB=8~450范围内的金属材料,对较硬的钢材或较薄的钢板不太适合;而洛氏硬度更适用于测定极软或极硬的金属材料,对组织不均匀的材质则不太准确。

2.简述维氏硬度与肖氏硬度。

答:

维氏硬度主要是用来表示金属等材料硬度的一种标准,是由英国科学家维可斯首先提出的,表示符号为HV,单位为kg/mm2。

其测试方法为:

将一定压力施加到四棱锥形的钻尖上,使之压入所测试材料的表面而产生凹痕,根据凹痕面积上的压力,即可计算出硬度值。

肖氏硬度是用于度量橡胶、塑料和金属等多种材料硬度的一种标准,是由英国人肖尔首先提出的,表示符号为HS。

其测试方法为:

应用弹性回跳法,将一定规格的撞销(为一具有尖端的小锥,锥尖上一般镶有金刚钻)从规定的高度下落至测试材料的表面上而发生回跳,根据测试回跳的高度,即可得出硬度值。

3.12Cr1MoV钢管焊接后的热处理温度有何要求?

答:

在对12Cr1MoV钢管进行焊接后,一般采用高温回火的方法对其进行热处理。

在热处理过程中,高温回火的温度掌握在710~740℃的范围。

另外,当钢管壁厚δ≤12.5mm时,需恒温保持1h;当12.5mm≤δ≤25mm时,需恒温保持2h;当25mm<δ<50mm时,需恒温保持2.5h。

4.简述金属材料的性能指标。

答:

金属材料的性能可分为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两种。

其使用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使用条件下所表现的性能,而工艺性能则是金属材料在冷、热加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具体指标如下:

机械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受外力作用时产生永久变形而不发生断裂的能力,冲击韧性是指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金属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即通常金属的硬度越高,其强度越大。

可锻性是指金属材料承受压力加工的能力。

可锻性好的金属材料,能经受较大的塑性变形而不会发生破裂。

可焊性是指金属材料是否易于焊接的性能。

切削加工性是指金属材料是否易于进行切削加工的性能。

5.简述碳素钢的分类及用途。

答:

碳素钢是含碳量为0.02%~2.11%的铁碳合金。

按含碳量的不同,碳素钢可分为低碳钢(含碳量小于0.25%)、中碳钢(含碳量在0.25%~0.6%的范围内)和高碳钢(含碳量大于0.6%)三个种类。

碳素钢按用途不同可分为碳素结构钢和碳素工具钢两大类,其中的碳素结构钢又可分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结构钢两种。

普通碳素结构钢是指仅保证钢的化学成分或机械性能两个指标其中之一的碳素结构钢,而优质碳素结构钢则是指同时保证钢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的、质量优良的碳素结构钢。

对于一些供应时既要求保证钢的机械性能,同时又要求保证钢的个别化学成分符合要求的碳素结构钢种,将它命名为“特类钢”,并划归为普通碳素结构钢的一个特类。

碳素结构钢主要是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和工程结构件的,含碳量多在0.7%以下,多属于低碳、中碳钢;而碳素工具钢则用于制造各种加工工具和量具,含碳量一般在0.7%以上,属于高碳钢。

6.简述合金钢的分类及用途。

答:

合金钢的种类繁多,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其成分、用途及质量来划分,主要有:

(1)按照钢中合金元素的含量分类。

1)低合金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