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39854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docx

税务会计课程教案

教师备课教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系(部)

课程名称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

授课班级—

主讲教师

职称

课程学时48

课程教案

教案编写时

间:

2016年9月1日

课程名称

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

48

总学时:

48学时讲课:

48学时上机:

学时

实验:

学时

其他:

学时

课程类别

公共课()基础课()专业

课(V)

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公共

选修课()

授课对象

(填写“年级、专业、班级号、本科/专科”)

******************************

教材:

(填写教材全名、出版社、版别、出版时间、是否国家/省级规划教材)

************************************************

主要参考资料(或网站):

教学目的、要求:

1.明确认识企业纳税工作基本流程

2.掌握企业主要纳税种类的税额计算、申报和基本会计处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增值税纳税申报

2.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

3.个人所得税会计核算

各早节学时的分配:

第一章

税务会计概论

3

第二章

增值税会计

6

第三章

消费税会计

3

第四章

营业税会计

6

第五章

其他流转税会计

6

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6

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会计

9

第八章

财产税、行为税会计

6

复习3

分教案(课次)

第1次课3学时

授课章节:

第一章税务会计概论

教学目的、要求:

1.明确认识企业纳税工作的基本流程,培养依法办理涉税事务、依法按时纳税理念

2.能够依法进行各类税务登记、纳税申报

3.掌握纳税会计的前提和原则,熟悉会计处理方法

本次课讲授的主要内容:

1.税务登记,发票管理

2.纳税申报,税款缴纳

3.纳税会计的概念、特点

4.纳税会计的前提和原则

5.纳税会计的科目设置,纳税会计处理

计划讲授时

间:

135min

教学重点、难点:

幵业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纳税申报业务流程、延期纳税;纳税会计的前提、原则;纳税会计科目设置、会计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纳税申报业务流程;如何申请延期纳税;纳税会计的前提,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板书设计等):

启发式教学、师生积极互动,教师示范、学生模拟。

作业布置:

章节习题

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反思(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何经验教训,应如何改进等):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上课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活跃。

分教案(课次)

第2次课3

学时

授课早节:

第二章增值税会计

教学目的、要求:

理解增值税的概念和类型、征税范围;掌握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的确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掌握根据经济事项进行增值税账务处理的方法。

本次课讲授的主要内容:

1.增值税的概念、类型、征税范围、优惠政策

2.销项税额的计算、特殊情况下销售额的确定,进项税额的确定,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3.一般纳税人的会计核算:

增值税的账户设置,增值税进项

税额的会计核算,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会计核算

4.小规模纳税人的会计核算

计划讲授时

间:

135min

教学重点、难点:

增值税征收范围,特殊情况下销售额的确定,增值税进项税额、销项税额的

会计核算。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区别折扣销售(商业折扣)、销售折扣(现金折扣);视同销售情况下销项税额核算。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板书设计等):

启发式教学、师生积极互动。

作业布置:

案例、课后习题。

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反思(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何经验教训,应如何改进等):

教学重难点适中,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做题。

分教案(课次)

第3次课3

学时

授课早节:

第二章增值税会计

教学目的、要求:

熟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掌握增值税的纳税申报流程,出口退(免)

税;掌握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熟悉最新“营改增”试点政策。

本次课讲授的主要内容:

1•增值税专用发票介绍、领购、幵具、认证,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

2.增值税的征收管理,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流程,小规模纳税申报表的填制,出口退(免)税基本条件

3.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基本政策

4.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税

5.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计算

6.最新“营改增”试点政策

计划讲授时

间:

135min

教学重点、难点: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幵具;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流程;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

抵退”税的计算。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如何幵具、认证增值税专用发票;如何申报,先抄税,再申报;理解并运用

最新“营改增”试点政策。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板书设计等):

启发式教学、师生积极互动。

作业布置:

章节习题

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反思(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何经验教训,应如何改进等):

教学重难点把握适宜,教学效果良好。

分教案(课次)

第4次课3

学时

授课章节:

第三章消费税会计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消费税的税制要素和应纳税额的计算;熟悉消费税的会计核算、计算方法;熟悉消费税的申报缴纳,能按规定申报缴纳消费税;掌握消费税税额计算方法、出口退(免)消费税的会计核算。

本次课讲授的主要内容:

1.消费税的概念、特点、征税对象、税目、税率

2.消费税计税依据的确定、应纳税额的计算

3.消费税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核算

4.消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

5.消费税的纳税申报表的填制

6.出口退(免)税的政策、退税率的确定

7.出口应税消费品退税额的计算

8.出口退(免)消费税的会计核算

计划讲授时

间:

135min

教学重点、难点:

消费税计税依据的确疋;消费税的会计核算;消费税的征收管理、纳税申报

表的填制;出口退(免)消费税的会计核算。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如何确定消费税依据;如何进行消费税的会计核算;如何填制纳税申报表;如何进行出口退(免)消费税的会计核算。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板书设计等):

启发式教学,师生积极互动。

作业布置:

复习,章节习题

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反思(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何经验教训,应如何改进等学生学习认真,方法得当,态度端正。

):

分教案(课次)

第5次课3

学时

授课章节:

第四章营业税会计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营业税的税制要素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掌握营业税的应纳税额的计

算方法、会计核算。

本次课讲授的主要内容:

1.营业税的概念、纳税义务人

2.纳税义务人的一般规疋,特殊规疋

3.营业税的税目和税率

4.营业税计税依据的确疋

5.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6.几种特殊行为的税务处理

计划讲授时

间:

135min

教学重点、难点:

纳税义务人的特殊规定;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扣缴义务人的相关规定;几种特殊行为的税务处理。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板书设计等):

启发式教学,师生积极互动。

作业布置:

案例、复习题。

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反思(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何经验教训,应如何改进等):

师生互动,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出勤率高,教学效果好。

分教案(课次)

第6次课3

学时

授课章节:

第四章营业税会计

教学目的、要求:

熟悉营业税的会计核算;熟悉营业税的申报缴纳,掌握申报缴纳营业税的流

程。

本次课讲授的主要内容:

1.营业税会计科目的设置

2.营业税会计核算

3.营业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4.纳税期限、纳税地点

5.营业税纳税申报表的填制

计划讲授时

间:

135min

教学重点、难点:

营业税会计核算;营业税纳税申报表的填制。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营业税会计核算;如何进行纳税申报表的填制。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板书设计等):

启发式教学,师生积极互动。

作业布置:

案例、章节习题

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反思(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何经验教训,应如何改进等):

教学重难点把握适宜,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积极思考,学生出勤率咼。

分教案(课次)

第7次课3

学时

授课早节:

第五章其他流转税会计

教学目的、要求:

能止确计算关税税额、进行关税的会计核算;熟悉关税的会计核算和申报缴纳。

本次课讲授的主要内容:

1.关税的概念、分类

2.关税的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

3.关税税则、税目和税率

4.税收优惠

5.关税税额的计算

6.关税会计科目的设置

7.关税会计核算

8.关税的征收管理

计划讲授时

间:

135min

教学重点、难点:

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关税的会计核算。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关税的计税依据如何确定;如何进行关税的会计核算。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板书设计等):

启发式教学,师生积极互动。

作业布置:

章节习题

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反思(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何经验教训,应如何改进等):

教师示范,学生操作,积极讨论。

分教案(课次)

第8次课3

学时

授课早节:

第五章其他流转税会计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额计算,纳税会计实务处理;掌握耕地占

用税、土地增值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会计核算。

本次课讲授的主要内容:

1.资源税概念、计税依据

2.资源税的会计核算

3.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概念、征税范围

4.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会计核算

5.纳税申报

6.耕地占用税的概念、计税依据

7.耕地占用税的会计核算

8.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会计核算

9.纳税申报

计划讲授时

间:

135min

教学重点、难点:

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会计核算;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如何确认计税依据;土地增值税及其金额的确定。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板书设计等):

启发式教学、师生积极互动

作业布置:

课后习题

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反思(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何经验教训,应如何改进等):

教学方法得当,学生认真学习,教学效果好。

分教案(课次)

第9次课3

学时

授课章节:

第六章个人所得税会计

教学目的、要求:

理解个人所得税基本知识;掌握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本次课讲授的主要内容:

1.个人所得税的概念、特点

2.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3.减免税规定、纳税地点、纳税期限

4.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和税率

5.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的确定

6.应纳税额的一般计算

7.应纳税额的特殊计算

计划讲授时

间:

135min

教学重点、难点:

个人所得税减免税规定;个税应纳税额的一般计算。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征税对象、税率;个税应纳税额的特殊计算,如何正确处理。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板书设计等):

启发式教学,师生积极互动。

作业布置:

课后习题

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反思(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何经验教训,应如何改进等):

学生上课认真,积极反馈,教学效果较好。

分教案(课次)

第10次课3

学时

授课章节:

第六章个人所得税会计

教学目的、要求:

熟悉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能够进行个人所得税会计核算,并办理个人所

得税的纳税申报。

本次课讲授的主要内容:

1•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会计核算

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的会计核算

3.自行申报纳税,申报期限

4.个税的征收管理

5.案例、讨论、总结

计划讲授时

间:

135min

教学重点、难点: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正确进行个税的会计核算;如何征收管理个人所得税。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板书设计等):

启发式教学,师生积极互动。

作业布置:

案例,课后习题

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反思(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何经验教训,应如何改进等):

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做题,教学效果较好。

分教案(课次)

第11次课3

学时

授课章节: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会计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企业所得税的税制要素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本次课讲授的主要内容:

1.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

2.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和税率

3.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的确定

4.讨论、总结

计划讲授时

间:

135min

教学重点、难点:

区别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如何区别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板书设计等):

启发式教学、师生积极互动。

作业布置:

课后习题

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反思(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何经验教训,应如何改进等学生积极配合,师生互动,教学效果良好。

):

分教案(课次)

第12次课3

学时

授课章节: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会计

教学目的、要求:

能够正确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

本次课讲授的主要内容:

1.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

2•准予扣除项目,限额扣除项目,不得扣除项目

3.应纳税额的计算、清算所得、亏损弥补

4.讨论、总结

计划讲授时

间:

135min

教学重点、难点: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不得扣除项目。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板书设计等):

启发式教学,师生积极互动。

作业布置:

课后习题

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反思(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何经验教训,应如何改进等):

教学重难点把握适宜,学生学习态度认真。

分教案(课次)

第13次课3

学时

授课章节: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会计

教学目的、要求:

能够熟练进行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能够按规定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本次课讲授的主要内容:

1.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依据

2.企业所得税会计科目的设置

3.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4.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

5.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6.税前扣除管理

7.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资料的填制

计划讲授时

间:

135min

教学重点、难点:

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确认、计量;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资料的填制。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税法计税基础差异处理;如何进行纳税申报。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板书设计等):

启发式教学,师生积极互动,教师示范,学生模拟。

作业布置:

课后习题

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反思(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何经验教训,应如何改进等):

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认真计算。

分教案(课次)

第14次课3

学时

授课早节:

第八章财产税、行为税会计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印花税的税制要素、应纳税额的计算;熟悉车辆购置税、城建税及教育

费附加的税额计算、会计核算。

本次课讲授的主要内容:

1.印花税的概念、特点、征税范围

2.印花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会计核算

3.纳税申报

4.车辆购置税的概念、计税依据

5.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应纳税额的计算、会计核算

6.复习其他小税种

计划讲授时

间:

135min

教学重点、难点:

印花税应纳税额的计算;车辆购置税的计税依据。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印花税的会计核算;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板书设计等):

启发式教学,师生积极互动。

作业布置:

课后习题

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反思(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何经验教训,应如何改进等):

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认真思考。

分教案(课次)

第15次课3

学时

授课早节:

第八章财产税、行为税会计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房产税的税制要素、应纳税额的计算、会计核算;掌握车船税、契税的

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会计核算。

本次课讲授的主要内容:

1.房产税的概念、纳税人

2.应纳税额的计算

3.纳税申报

4.车船税的征税范围、计税依据

5.契税的概念、征税范围、会计核算

6.复习其他小税种

计划讲授时

间:

135min

教学重点、难点:

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契税的计税依据。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房产税的税收优惠。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板书设计等):

启发式教学、师生积极互动。

作业布置:

课后习题。

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反思(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何经验教训,应如何改进等):

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出勤率高。

分教案(课次)

第16次课3

学时

授课章节:

拓展实训、复习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会计核算;掌握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会计核算。

本次课讲授的主要内容:

1•增值税案例实训

2.消费税案例实训

3.营业税案例实训

4.企业所得税案例实训

5.个人所得税案例实训

计划讲授时

间:

135min

教学重点、难点: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应纳税额计算、会计核算;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会计核算。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应纳税额的会计核算;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的应纳税额的会计核算。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板书设计等):

启发式教学、师生积极互动。

作业布置:

案例实训

主要参考资料:

教学反思(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何经验教训,应如何改进等):

复习效果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