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40402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docx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专业技术

一、民用建筑的构造要求

(1)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

(2)非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的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下列突出物不计入建筑高度内,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过1/4者,突出屋面的通风道、烟囱、通信设施和空调冷却塔等。

(3)不允许突出道路和用地红线的建筑突出物:

地下建筑及附属设施包括:

结构挡土墙、挡土桩、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基础、化粪池;地上建筑及附属设施包括:

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花池、围墙、散水明沟、地下室排风口、地下室出入口、集水井、采光井等

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允许突出道道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人行道上空:

①2.5m以上允许突出凸、窗扇、窗罩、空调机位,突出深度不应大于0.5m;

②2.5m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减1m,并不应大于3m;

③3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2m;

④5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深度不宜大于3m。

2)在无人行道的道路路面上空,4m以上允许突出空调机位、窗罩,突出深度不应大于0.5m。

(4)建筑用房室内净高应按楼地面完成面至吊顶或楼板或梁底的垂直距离计算;当楼盖、屋盖的下悬构件或管道底面影响有效使用空间者,应按楼地面完成面至下悬构件下缘或管道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地下室,局部夹层、走道等有人员正常活动的最低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

(5)超高层民用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

有人员正常活动的架空层及避难层净高不应低于2m

(6)建筑卫生设备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洗脸盘或盥洗槽水嘴中心与侧墙面净距不宜小于0.55m

②并列洗脸盘或盥洗槽水嘴中心间距不应小于0.70m

③单侧并列洗脸盘或盥洗槽外沿至对面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25m

④双侧并列洗脸盘或盥洗槽外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80m

⑤浴盆长边至对面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65m,无障碍盆浴间短边净完度不应小于2m

⑥并列小便器的中心距离不应小于0.65m

(7)台阶与坡道设置应符合:

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不宜高于0.15m,并不应小于0.1m室内台阶踏步不应少于2级;高差不足两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室内坡道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坡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

(8)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m;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9)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10)墙身防潮应符合下列要求:

砌体墙应在室外地面以上,位于室内地面垫层外设置连续的水平防潮层;室内相邻地面有高差时,应在高差处墙身侧面加设防潮层;室内墙面有防水、防潮、防污、防碰等要求时,应按使用要求设置墙裙

(11)烟道或通风道应伸出屋面,平屋面伸出高度不得小于0.6m,且不得低于女儿墙的高度

二、建筑抗震构造要求

1.梁的截面尺寸要求:

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净跨与载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2.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如下表

抗震等级

加密区长度(最大值)(mm)

箍筋最大间距(最小值)(mm)

箍筋最小直径(mm)

2hb,500

hb/4,6d,100

10

1.5hb,500

hb/4,8d,100

8

1.5hb,500

hb/4,8d,150

8

1.5hb,500

hb/4,8d,150

6

注:

1.d为纵向钢筋直径,hb为梁截面高度;2.箍筋大于12mm、数量不少于4肢且肢距不大于150mm时,一、二级的最大间距允许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150mm

3.柱箍筋加密要求

(1)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三者最大值

(2)底层柱的下端不小于柱净高的1/3

(3)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4)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因设置填充墙等形式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框支柱、一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4.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柱构造要求

(1)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180X240(墙厚190mm时为180X190),纵向钢筋宜采用4A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且在柱上下端适当加密;6、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A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应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①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砖成马牙槎,沿墙高每隔500设2A6水平钢筋和A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A4点焊钢筋网片,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6、7度时底部1/3楼层,8度时底部1/2楼层,9度时全部楼层,上述拉结钢网片应沿墙体水平通长设置

②构造柱与圈梁连接时,构造柱的纵筋应在圈梁纵筋内侧穿过,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③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

④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两倍层高;下部1/3楼层的构造间距适当减小;当外纵墙开间大于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

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2m

5.多层砖砌体房屋现浇混凝土圈梁的构造要求

(1)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的圈梁应上下搭接。

圈梁宜与预制板设在同一标高处或紧靠板底。

(2)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配筋应符合下表要求;按规范要求增设的基础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配筋不应少于4A12

配筋

烈度

6、7

8

9

最小纵筋

4A10

4A12

4A14

箍筋最大间距mm

250

200

150

6.楼梯间构造要求

(1)顶层楼梯间墙体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A6通长钢筋和A4分布短钢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A4点焊网片;7~9度时其他各层楼梯间墙体应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置60mm厚、纵向钢筋不应少于2A10的钢筋混凝土带或配筋砖带,配筋砖带不少于3皮,每皮的配筋不少于2A6,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且不低于同层墙体的砂浆强度等级

(2)突出屋顶的楼梯间、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圈梁连接,所有墙体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A6通长筋和A4分布短钢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A4点焊网片

7.芯柱构造要求,略

3、房屋结构的技术要求

1.保护层厚度,要求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

环境类别

板、墙、壳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20

15

15

30

25

25

30

30

30

a

20

20

30

30

30

30

b

25

20

35

30

35

30

30

25

40

35

40

35

注:

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2.钢筋混凝土的优点,就在取材、耐久性好、整体性好、可模性好、耐火性好

钢筋混凝土的缺点,自重大、抗裂性能差、现浇结构模板用量大、工期长等

3.采用分离式配筋的多跨板,板底钢筋宜全部伸入支座;简支板或连续板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且应伸过支座的中心线

4.板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在室内干燥环境,设计使用年限50年的条件下,当混凝土强度小于或等于C25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0mm;当混凝土强度大于C25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为15mm;且不小于钢筋的直径D

5.砌体结构的特点:

就在取材,造价低;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耐火性;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好;施工方便,工艺简单;具有承重与围护双重功能;自重大,抗拉、抗剪、抗弯能力低;抗震性差;工程量繁重,生产效率低

6.

(1)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混凝土圈梁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80mm,板端伸出的钢筋应与圈梁可靠连接,且同时浇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100mm,板支承于内墙时,板端钢筋伸出长度不应小于70mm,且与支座处沿墙配置的纵筋绑扎,用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成板带

(2)板支承于外墙时,板端钢筋伸出长度不应小于100mm,且与支座处沿墙配置的纵筋绑扎,并用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成板带

(3)在砌体中埋设管道时,不应在截面长边小于500mm的承重墙体、独立柱内埋设管线

(4)混凝土砌块房屋,宜将纵横交接处,距墙中心线每边不小于300mm范围内的孔洞,采用不低于Cb20混凝土沿全墙高灌实

(5)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脱开或不脱开方法。

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宜采用填充墙与框架脱开的方法。

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脱开法时,墙体高度超过4m时宜在墙中部设置与柱连通的水平系梁,系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填充墙高不宜大于6m;当填充墙与框架不脱开时,填充墙长度超过5m或墙长大于2倍层高时,墙顶与梁宜有拉接措施,墙体中部应加设构造柱,墙高度超过m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墙高度超过6m时,宜沿墙高每2m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系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

7.常用热轧钢筋的品种及强度特征值如下表所示

表面形状

牌号

常用符号

屈服强度(MPa)

抗拉强度(MPa)

不小于

不小于

光圆

HPB300

B

300

420

带肋

HRB335

B

335

455

HRBF335

HRB400

C

400

540

HRBF400

HRB500

HRBF500

500

630

8.通用硅酸盐水泥的代号和强度等级如下表所示

水泥名称

简称

代号

强度等级

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

P·I、P·Ⅱ

42.5、42.5R、52.5、52.5R、62.5、62.5R

普通硅酸盐水泥

普通水泥

P·O

42.5、42.5R、52.5、52.5R

矿渣硅酸盐水泥

矿渣水泥

P·S·A、P·S·B

32.5、32.5R

42.5、42.5R

52.5、52.5R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水泥

P·P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水泥

P·F

复合硅酸盐水泥

复合水泥

P·C

 

9.六大水泥的初凝时间均不得短于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h,其他五类常用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10h

10.土方开挖,有支护土方工程采用放坡挖土,有支护的土方工程可采用中心岛式(也称墩式)、盆式和逆作法挖土,当基坑开挖深度不大、周围环境允许,经验算能确保土坡的稳定性时,可采用放坡开挖,中心岛式宜用于支护结构的支撑形式为角撑、环梁式,中间有较大空间的大型基坑土方开挖,此方法可利用中间的土墩作为支点,搭设栈桥,挖土机、运土的汽车可利用栈桥进入基坑,盆式挖土是先开挖基坑中间部分的土,周围四边留土坡,土坡最后挖除,但是土方不能直接外运,需集中提升后装车外运,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边运输工具和机械,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2M,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

11.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采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21天

4、人工降排地下水与基坑监测技术

1.基坑开挖深度浅,涌水量不大时,可边开挖边用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在软土地基开挖深度超过3M,一般就要采用井点降水

2.明沟、集水井排水指在基坑的两侧或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在基坑四角或每隔30M40M,设置集水井,排水明沟宜布置在拟建筑基础边0.4M以外,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应不小于0.3M,排水明沟的底面应比挖土面低0.3~0.4M,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0.5M以上,并随着基坑的挖深而加深,常用的水泵有潜水泵,离心泵,泥浆泵

3.降水即在基坑开挖之前,用真空(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或管井深入含水层内,用不断抽水方式使地下水位下降至坑底以下,基坑降水要编制降水施工方案,主要内容包括降水方法,井点管长度,构造与数量井点系统分布图井孔施工方法及设备,质量和安全技术措施,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的估计及预防措施等

4.防止或减少降水影响周边环境的技术措施

(1)回灌技术,在降水井点和保护建构物之间打设一排井点,在降水井点抽水时,通过回灌井点向土层内灌入一定数量的水(即降水井点抽出的水形成一道隔水帷幕,回灌井点与降水井点距离不宜小于6M

(2)采用砂沟,砂井回灌,沿砂井身围布置一道砂沟,将降水井点抽出的水,适时适量排入砂沟,回灌砂井的灌砂量

(3)基坑深度大于等于5M或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以及其他需要检测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应在开工之前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实施检测

5、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1.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该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1/1000~3/1000

2.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如下表所示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结构

≥100

3.钢筋原材进场时,应按规范要求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热轧带肋钢筋应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4.常见的焊接方法有:

电阻点焊、闪光对焊、电弧焊(包括帮条焊、搭接焊等)电渣压力焊、气压焊、埋弧压力焊等

5.钢筋机械连接有钢筋套筒挤压连接、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包括钢筋镦粗直螺纹套筒连接、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等三种方法。

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通常适用的钢筋级别为HRB335、HRB400、HRR400;适用的钢筋直径范围通常为16~50mm

6.当钢筋直径大于28m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32mm时,不宜采绑扎搭接接头

7.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构件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数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8.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宜设置在梁端1/3跨度内

9.当梁的高度较小时,梁的钢筋架空在梁模板顶上绑扎,然后落位,不小于1M时,梁的钢筋宜在梁底模上绑扎,其两侧或一侧模板后安装

10.板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11.细部构造筋处理

(1)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在接头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2)墙、柱、梁钢筋骨架中各垂直钢筋网交叉点应全部扎牢;板上部钢筋网的交叉点应全部扎牢,底部钢筋网除边缘部分外可间隔交错扎牢

(3)梁及柱中箍筋、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及暗柱箍筋、板中钢筋距构件边缘的距离宜为50mm

12.浇注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中水泥、砂配比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柱墙模板内的混凝土浇注时,当无可靠措施保证混凝土不产生离析,其自由倾落高度应符合如下规定,当不能满足时,应加设串筒、溜槽、溜管等装置

(1)粗骨料粒径大于25mm时,不宜超过3m

(2)粗骨料粒径小于25时,不宜超过6m

13.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施工缝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柱、墙水平施工缝也可留设在基础、楼层结构顶面,柱施工缝与结构上表面的距离宜为0~100mm,墙施工缝与结构上表面的距离宜为0~300mm

(2)施工缝与结构下表面的距离宜0~50mm;当板下有梁托时,可留设在梁托下0~20mm

(3)略

14.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

(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3)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砂浆

15.后浇带的设置和处理

(1)后浇带通常根据设计的要求留设,并保留一段时间,(若无设计要求,则至少保留28天)后再浇筑,将结构连成整体

(2)后浇带应采取钢筋防锈或阻锈措施

(3)填充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并保持至少14天的湿润养护。

后浇带按接缝处按施工的要求处理

16.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温养护,保湿养护可采用洒水、覆盖、喷涂养护剂等方式。

17.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应少于7d,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养护时间应根据水泥性能确定

(2)采用缓凝型外加剂、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配制的混凝土,不应少于14d

(3)抗渗混凝土、强度等级C60及以上混凝土,不应少于14d

(4)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5)地下室底层墙、柱和上部结构首层墙、柱宜适合增加养护时间

(6)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施工方案及相关规范确定

(7)当采用塑料薄膜布覆盖包裹时,其外表应覆盖包裹严密,并应保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8)采用养生液养护时,应按产品使用要求,均匀喷刷在混凝土外表面,不得漏喷刷

18.砂浆强度是由边长7.07CM的正方体试件,经过28D标准养护,测得一组三块试件的抗压强度值来评定,试块应在搅拌机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同盘砂浆应制作一组试块,每检验一批不超过250m3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验一次

19.砖砌体工程

(1)常用的砌筑用砖有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实心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等种类。

烧结普通砖按主要原料分为黏土砖、页岩砖、煤矸石砖和粉煤灰砖

(2)烧结普通砖的公称尺寸为240*115*53

(3)砌筑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应提前1~2d适度湿润,严禁采用干砖或处于吸水饱和壮态的砖砌筑

(4)烧结类块体的相对含水率60%~70%;混凝土多孔砖及混凝土实心砖不需浇水湿润,但在气候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宜在砌筑前对其喷水湿润。

其他非烧结类块体的相对含水率40%~50%

(5)砌筑方法有三一砌筑法、挤浆法(铺浆法)、刮浆法和满口灰法四种。

通常宜采用三一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的砌筑方法,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度过不得超过500mm

(6)240厚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砖砌体的阶台水平面上及挑出层的外皮砖,应整砖丁砌

(7)砖墙灰缝宽度宜为10mm,且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砖墙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垂直灰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假缝

(8)在砖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不应超过1m。

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地区建筑物的施工洞口位置,应会同设计单位确定,临时洞口应做好补砌

(9)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留置脚手眼

1)120mm厚墙、清水墙、料石墙、独立柱和附墙柱

2)过梁上与过梁成60度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3)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4)门窗洞口两侧古彻体300mm,其他砌体200mm范围内;转角处石砌体600mm,其他砌体450mm范围

5)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

6)轻质墙体及夹心复合墙外叶墙;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10)不应在截面长边小于500mm的承重墙体、独立柱内埋设管线

(11)抗震设烈度8度及以上地区,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普通砖砌体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多孔砖的砌体的斜槎长高比不应小于1/2。

斜槎高度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

(12)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且应加设拉结钢筋,拉结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120mm墙厚放置1Ф6拉结钢筋(120mm厚墙放置2Ф6拉结钢筋)

2)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且竖向间距偏差不应超过100mm

3)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抗震设防烈度6、7度地区,不应小于1000mm)

4)未端应有90度弯钩

(13)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抗震多层砖房,应先绑扎钢筋,然后砌砖墙,最后浇筑混凝土。

墙与柱应沿高度方向每500mm设2Ф6拉筋(一砖墙),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m;构造柱应与圈梁连接;砖墙应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没高度方向的尺寸不超过300mm,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先退后进。

房层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完以后,才能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14)正常施工条件下,砖砌体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5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内

(15)填充墙砌体工程通常采用烧结空心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

(16)砌筑填充墙时,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宜小于30%

(17)在厨房、卫生间、浴室等处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宜现浇混凝土坎台,其高度宜为150mm

(18)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1.施工方案需要组织专家论证的土方开挖工程如下

(1)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物安全的基坑(槽)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土方开挖一般从上往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及边坡的稳定,如深度在5m内可一次性开挖,在接近设计坑底高程或边坡边界时应预留20~30cm厚的土层,用人工开挖和修坡,超挖时,不准用松土回填到设计高程,应用砂、碎石或低强度混凝土填实到设计高程

3.基坑开挖完毕,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由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等有关人员共同到现场进行检查、鉴定验槽,核对地质资料,检查地基土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图纸要求是否符合,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扰动的现象,经检查合格,填写基坑槽验收,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及时办理交接手续

4.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2m处不得堆置土方、建筑材料,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

5.钢筋笼制作与安装质量控制

(1)钢筋笼宜分段制作,分段长度视成笼的整体钢度、材料长度、起重设备的有效高度三因素综合考虑

(2)加箍宜设在主筋外侧,主筋一般不设弯钩,为避免弯钩妨碍导管工作,根据施工工艺要求所设弯钩不得向内圆伸露

(3)钢筋笼的内径应比导管接头处外径大100mm以上

(4)为保证保护层厚度,钢筋笼上应设有保护层垫块,设置数量每节钢筋笼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