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4803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docx

《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docx

八年级语文《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及练习

走进汉语的世界

【经典剖析】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003全国)

A.宦官豢养盥洗患得患失风云变幻

B.莅临乖戾官吏呕心沥血不寒而栗

C.翌日对弈肄业苦心孤诣雄关险隘

D.羡慕汗腺霰弹谄媚阿谀借花献佛

[分析]本题考查对异形同音汉字的字音辨识。

正确选项是B,加点的字读音都是lì,“莅临”的“莅”容易误读为wèi。

而其余3组都包含1个与其它加点字的读音不同的字:

如A组中的盥(guàn)洗不读作huàn;C组中的雄关险隘(ài)不读作yì;D组中的谄(chǎn)媚阿谀不读作xiàn。

2.下列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004年全国卷三)

执著结束妊娠言简意赅

A.zhuóshùshēngāiB.zhùshùchénhái

C.zhùsùshēnháiD.zhuósùchéngāi

[分析]本题考查对容易读错的字的读音的识记,正确的一组是A项。

“著”是多音字,在“执著”中读zhuó,也写作“执着”,对这类异形同音同义字学生也应该掌握;“束”容易习惯性误读为sù,考查的是对声母“sh”“s”的辨识;“娠”是形声字,容易读半边为chén;“赅”也是形声字,容易受“孩”的声旁影响,而误读成hái。

这种形式的考题,过去是给出16个汉字,而这道题只有4个汉字,而且给出的读音都是在声母和韵母上有所不同,不辨识声调也可以选出正确选项,难度稍低些。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002年高考题)

①中美关系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②你比他只是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③这几天我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一再多少往往B.再三多少常常

C.一再稍微常常D.再三稍微往往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虚词的运用,答案为C。

“一再”和“再三”,都有一次又一次的意思。

但“一再”用在动词前,突出动作行为的反复性,如“一再声明”;而“再三”偏于态度谨慎、诚恳。

如“再三挽留”。

“多少”是疑问代词,表示问数量或表示不定的数量;“稍微”是副词,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

“常常”和“往往”都是副词,“常常”表示不止一次,且间隔时间短;“往往”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结合句意考虑,自然选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1991年高考题)

①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④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⑤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A.①②⑤B.②④C.③④⑥D.①③⑤⑥

[分析]本题考查汉语词汇的引申变化。

答案是B。

“可以”“以为”,这

两个词语古今没有变化,其余则发生了变化。

“亲戚”,古代“亲”指有血缘关系的,“戚”指有婚姻关系的;现代泛指跟自己家庭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范围大了。

“作息”,偏义词,指劳作;现代指工作与休息。

“其实”在古汉语中是两个词,“其”相当于“他”,“实”是“实际”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其实”是副词。

“至于”,古汉语“至”是动词“到”,“于”是表处所的介词;现代汉语“至于”是个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应用天地】

一选择题

1.下面对语言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上有近5000种语言,其中使用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有17种,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B.人类的语言与民族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往往都有共同的“祖先”。

C.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若干语系,语系以内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再分为若干语族。

D.现在世界上的语言可以分为以下一些语系:

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戈尔--芬兰语系、萨莫狄语系、阿尔泰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系、闪含语系等。

2.下面对汉语演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言是很早以前的汉语口语,由于汉语的口语从古到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言也逐渐变成了一般人不懂的书面语。

B.汉语的演变包括语音的演变、词汇的演变和语法的演变。

C.语音的演变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以及音节组合规律的变化。

D.古代诗歌讲究“平仄”,“平”指平声字,“仄”包括上声、去声、入声的字。

入声调在现代已经彻底消失,并入“平、上、去”等声调了。

3.下面对汉语语法的演变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汉语的语序和现代汉语有明显的不同,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置于动词前,而状语常常要放到动词后,有时定语为了强调也放到中心词的后面。

B.许多句式古今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

如古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格式是“……者,……也”,现代汉语必须用动词“是”;被动句,现代汉语一般用“被”,而古汉语却常用“为”和“见”等。

C.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是很普遍的,常见的类型有:

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而现代汉语基本没有这种词类活用现象。

D.在汉语的演变中,语音、词汇比较稳定,发展变化慢,而语法则发展快,古今变化大。

4.下面对现代汉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B.方言是同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

汉语就有许多方言,如北京话、上海话、东北话、山东话、壮族话等。

C.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普通话也是一种方言,与其他方言是兄弟姊妹关系,但又不同于其他方言,是一种最具影响力和模范作用的权威方言,是我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

D.各地方言在读音、词语和语法结构上都存在许多差异,彼此之间很难听懂,必须有一种共同语才能使不同地域的人相互沟通和交际。

5.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恢宏回书悔悟教诲B.黜免储藏雏形初期

C.芟除删除闪烁善处D.宿怨夙愿溯源素愿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chàn颤动颤抖颤栗颤巍巍

B.qiáng强制倔强强迫强弩之末

C.lù露宿暴露露马脚露头角

D.jǐ给付给水给予家给户足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纤绳掀起仙山琼楼鲜为人知

B.剿除憔悴脚踏实地矫枉过正

C.推诿猥琐唯唯诺诺委曲求全

D.蚕食忏悔胁肩谄笑馋涎欲滴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顾盼雇佣痼疾故弄玄虚

B.负疚马厩就范咎由自取

C.麻痹弊病裨益刚愎自用

D.叫嚣发酵枭雄惟妙惟肖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点缀辍学啜泣拾掇

B.绷脸蹦跳崩溃绷带

C.枢纽抠门沤肥伛偻

D.蹉跎磋商嗟叹参差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庇(pì)护遒(qiú)劲千乘(shèng)之国

B.砧(zhēn)板纾(zhū)难功亏一篑(kuì)

C.讥诮(qiào)遗(wèi)赠成绩斐(fěi)然

D.纨袴(kù)佛(fú)家宵衣旰(gàn)食

1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分别几十年的骨肉重逢了,老姐妹俩彼此看了再看,都在从对方的身上寻找儿时的影子。

B.对于这些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C.这么重大的问题,你事先既不请示,事后更不及时报告,这样做不符合党的组织原则。

D.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精简机构,压制编制,裁减多余人员,是我们厂提高生产效率、扭亏为盈的最经济不过的办法了。

1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虚词,正确的一组是()

①国外有种说法,“人的一生中只有两件事逃不过去,即纳税和死亡。

纳税是和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

②当您依法交纳了税款后,您自然就会享受到应有的权利,您在

接受教育、乘车、去公园休闲等日常生活中,已经享受了作为纳税人应该享受的权利了。

③北京地方那么大,你又不知道他的住址,一下子怎么能找到他呢?

A.因为因为就同时B.因而其实都同时

C.因而因为就况且D.因为其实都况且

13.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虚词,正确的一组是()

世界各国发展水平之间的不平衡,表现为一种经济差距技术差距,同时表现为一种知识差距、教育差距,两者之间日趋表现出互为因果的关系。

A.不但或更并且B.既和更因为

C.既和又并且D.不但或又因为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遇事不够冷静,甚至流于意气用事,使他的看法不能被对方接受,而这些看法本来可能是正确的。

B.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C.其实,细究起来,“华夏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

D.小男孩吃力地推着车,但无论如何也推不上那个土坡。

我上前帮了他一把,趁机向他聊了起来。

15.下面词语的构造全是复合构词的一项是()

A.天天学习民法贤者B.悲剧薄暮屋子存在

C.文学欣赏仿佛取胜D.失望创造竞技证明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①傲物则骨肉为行路②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③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

⑤吾从而师之 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⑦小学而大遗 ⑧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⑩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A.①③⑥B.①⑥⑧C.④⑤⑦D.②④⑨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类准确的一组是()

①必固其根本 ②驼业种树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④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⑥六王毕,四海一

⑦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⑧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⑨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⑩骊山北构而西折

A.②③⑧/①④⑦/⑤⑩/⑥/⑨B.①③/②④⑦/⑤⑩⑥/⑧/⑨

C.①⑧/②③/④⑦/⑤⑩/⑥/⑨D.①②/③⑧/④⑩/⑤⑦/⑥⑨

18.下列各句中,与“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戍卒叫,函谷举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故不我若也

19.下列句子全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③君何以知燕王④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⑤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⑥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⑦求人可使报秦者

A.①③④B.②④⑤C.③⑤⑦D.②④⑥

2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双音节词的一项是()

A.仓皇东出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C.函梁君臣之首D.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二填空简答题

1.给下面的名词搭配上量词(例如:

一条——鱼)。

粒匹张场颗

犁布脸风雪嘴牙珠子大战马米

2.选出符合普通话说法的句子(注意:

下列每组说法各表达同一意思)。

(1)A.我追他不上。

B.我追不上他。

()

(2)A.崭崭新。

B.崭新。

()

(3)A.我说他不过。

B.我说不过他。

()

(4)A.你这个人很上照。

B.你这个人很上相。

()

(5)A.我教两年级语文。

B.我教二年级语文。

()

3.指出下列活用的词的类型。

①盖上出也()②遂负土累石塞其隘()

③又峻急多坻石()④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

4.古汉语表示数目的词语和现在不一样,解释下面加点的数目词的意思。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4)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5)未至匈奴二里所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2)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3)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6.在汉语中,形容词可以重叠,如“干净/干干净净,碧绿/碧绿碧绿”,但也有些形容词不能重叠,如“丰富”。

请把下面能重叠的形容词挑出来,并说说重叠后的作用。

青疲惫扎实谨慎老实整齐雪白笔直整洁滚圆

7.各地方言都存在着和普通话用词相同、意义也相同而读音不同的词。

如“树”读成“xù”,“山”读成“sān”。

请你找出10个本地方言与普通话读音不同的词语,并查一下普通话的正确读音。

8.各地的方言都存在着和普通话用词不同而意义相同的词。

如“玉米”,有的地方分别叫“棒米、包米、包谷”。

请你找出10个本地方言的词语。

9.美国方言学会曾于2000年1月举行过一次有趣的“世纪之字”评选活动。

获得提名的“世纪之字”有“自由”、“正义”、“科学”、“政府”、“自然”、“OK”、“书”、“她”……而进入决赛的只有“科学”和“她”。

你认为最后获胜的是哪一个字?

请谈谈理由和这个字的来源。

10.有关网络用语对学生的影响,近来不断被老师和家长提起。

很OUT(表示老土)、886(再见)、7456(气死我了)、TST(踢死她)、GG(哥哥)、MM(妹妹)常常出现在孩子们的作文中。

一名有着多年网龄的“网虫”把网络语言概括为“网络语言=汉字+数字+符号+外文+其他”。

对此,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见仁见智,争论不休。

有人认为,这种网络语言很可能会带来汉语的革命,就像上世纪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简化字取代繁体字一样,给汉语言文字带来巨变。

也有人认为这种不伦不类的语言一旦进入共同语,会造成对语言的污染,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测试平台】

一选择题

1.下面对现代汉语的特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汉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B.每个音节都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C.现代汉语单音节词的数量占优势,在构造形式上基本都是合成词。

人类语言的三种构词方式――重叠构词、派生构词、复合构词,在汉语中都存在,以复合构词为最多。

汉语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

D.现代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句子中的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是通过虚词和语序表示的,虚词的作用大致相当于印欧语言的形态变化。

2.下面对汉语词汇的演变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为主,词形的变化解决了汉语音节有限而词语数量不断增长的矛盾,避免了多音词和多义词的大量产生。

B.词语的消长变化是指旧事物消亡了,与之相应的旧词语不用了;新事物产生了,相应地也产生了表达这些事物的新词语。

C.词语的演变还有社会因素、观念改变、语言系统内部等因素。

有些事物或现象没有变化,而表达这些事物或现象的词语被别的词语代替了。

D.有的词语形式不变,意义发生了变化。

词义或者扩大,或者缩小,或者转移。

对这种古今词义的引申变化,要仔细辨别。

3.下面对方言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语言是汉语,现代汉语可以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等七大方言。

B.不同地域的方言难以听懂,有的是同样的词语而读音不同,有的是同样的意思用了和普通话完全不同的方言词,有的是语法结构有差异。

C.现代汉语的各种方言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如普通话里没有入声,而在粤、闽等方言里却保留着大量的入声字,这对于我们研究古汉语的语音和古代诗歌的平仄很有帮助。

D.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北京方言并不是普通话,在北京地区仍然要学习推广普通话。

4.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别出机杼(shū)鞭辟入里(pì)稗官野史(bài)

B.鳞次栉比(zhì)奴颜婢膝(bì)以儆效尤(jǐng)

C.觥筹交错(gōng)喑呜叱咤(chà)瞠目结舌(chēng)

D.纵横捭阖(bǎi)相形见绌(zhuō)鬼蜮伎俩(yù)

5.选出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

A.暴风骤雨暴殄天物一暴十寒B.情分不薄日薄西山妄自菲薄

C.和衷共济和颜悦色曲高和寡D.将计就计将功折罪挈妇将雏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弹射偏袒啖以重利肆无忌惮

B.痉挛根茎独辟蹊径泾渭分明

C.淆乱叫嚣祸起萧墙骁勇善战

D.赡养禅让擅离职守缮写公文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绯闻斐然缠绵悱恻蜚短流长B.休憩收讫无处栖身锲而不舍

C.馈赠溃败喟然长叹不积跬步D.寂寞蓦然厉兵秣马相濡以沫

8.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复辟(bì)纤维(xiān)扪心自问(mén)瞠目结舌(chēng)

B.掂量(diān)腼腆(tiǎn)草菅人命(jiān)为虎作伥(zhàng)

C.恫吓(tóng)讥诮(qiào)数典忘祖(shǔ)怆然泪下(chuàng)

D.内讧(hòng)分娩(wǎn)呱呱坠地(gū)耳濡目染(rú)

9.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方案没有敲定,我只能_____说说方案的框架。

(2)社会学家坚决反对“‘克隆’______用于人类繁衍”的动议。

(3)凡明天参加本系统庆祝建党80周年歌咏比赛的同志______调休一天。

A.大略可以一律B.简略 可以一概C.大略 能够 一概D.简略 能够 一律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杨丰望着窗外,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

“这场雨下多久呢?

我真希望它多下几天。

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无穷,这就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③改革开放,是走前人从未走过的路,不遇到一些挫折,走一些弯路,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A.能够以至难免 B.可以以至不免C.能够以致不免 D.可以以致难免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李白的自述和有关资料,认定李白确是出生在中亚细亚的碎叶城。

②由于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的物质交流速度。

③这样做稳妥,但是太费事,太耗费时间,我就怕这个工程赶不过来。

A.根据进而自然   B.根据从而固然

C.按照进而固然   D.按照从而自然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六七十岁的老人这样认真地学习电脑,何况我们这些年轻人呢?

②他这个设计方案,我认为有多处不妥,应该再让大家讨论讨论。

③日晕发生的时候,金顶上空先出现了环绕太阳的晕圈,后来形成

了两个相交的椭圆。

A.还似乎逐渐  B.也好像逐渐C.还好像逐步  D.也似乎逐步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项是()

A.漱涤万物,牢笼百态B.徘徊于斗牛之间

C.又可冀其成立邪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C.宏兹九德D.代百司之职役哉

1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属于“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侣鱼虾而友麋鹿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D.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16.下面的句子不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何为其然也?

B.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C.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D.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

17.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具以(之)表闻B.(帝)过蒙拔擢(臣),宠命优渥

C.吾念,汝从(吾)于东D.未可以(之)为信也

18.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C.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

19.选出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夜则以兵围所寓舍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D.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0.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与秦盟B.形似酒樽,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不令居安思危,戒奢以俭D.掭以尖草,不出

二简答题

1.汉语中有些词语是很有趣的,正读是一个词,反读同样也是一个词,比如“故事”反过来读便成了“事故”,两个词的意义却风马牛不相及。

这样的词你能再说出3个吗?

2.“差点儿”和“差点没”意思相近而又有区别,比较下面的句子,两个词语表达的意思是否一样?

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规律?

(1)这道题真难,差点儿答错/这道题真难,差点儿没答错

(2)今天差点儿见着他/今天差点没见着他

3.指出下列句子翻译的错误及原因。

(1)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

《西门豹治邺》

译成:

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苏武传》

译成:

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

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

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4.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宾语前置的类型。

(1)不吾知也 

(2)大王来何操?

(3)晋何厌之有?

(4)唯余马首是瞻

(5)微斯人,吾谁与归?

5.下列句子有何句式特点?

请加以分析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⑵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⑶吾孰与徐公美?

参考答案

【应用天地】

一1.A(世界上现在大约有5000多种语言)2.D(入声调在普通话里已经消失,在粤语等方言里还存在)

3.D(词汇相对不稳定,发展变化快)4.B(壮族话是一种语言,不是方言)

5.D(都读sù,A项hui,分别是一、二、三、四声;B项chu,分别是四、三、二、一声;C项shan,分别为一、一、三、四声)

6.D(A颤栗zhàn;B倔强jiàng,强迫qiǎng;C露马脚lòu)

7.C(wěi;A掀、仙均为xiān,纤绳qiàn,鲜xiǎn;B剿、脚、矫都读jiǎo,憔读qiáo;D依次为:

cán、chàn、chǎn、chán)

8.D(分别为xiāo、jiào、xiāo、xiào)

9.C(A缀zhuì;辍、啜chuò;掇duō;B绷脸běng;蹦bèng;崩溃、绷带bēng;C依次为:

shū、kōu、òu、yǔ;D蹉、磋cuō;嗟jiē;差cī)

10.C(A庇bì,B纾shū,D佛fó)

11.B(A项应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